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率的单位是()
A.伏特(V)B.安培(A)C.焦耳(J)D.瓦特(W)
【答案】D
【详解】A.伏特是电压的基本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
B.安培是电流的基本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焦耳是电能的基本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瓦特是电功率的基本单位,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答案】B
【详解】A."皮影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景物在水中的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正确,
符合题意;
C.筷子在水中"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Bo
3.下列措施中,能够减慢蒸发的是(
A.将湿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B.用吹风机的热风挡,吹湿头发
C.用保鲜袋包装蔬菜放入冰箱D.用扫帚将雨后操场上的积水扫开
【答案】C
【详解】A.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增大了表面积,提高了衣服的温度,加快
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
B.用电吹风机的热风档吹头发,即加快空气流动速度也提高头发温度,加快蒸发速度,故
B不符合题意;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降低温度,减小空气流通速度,使蒸发速度减慢,故C符合
题意;
D.用笞帚把地上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表面积,加快蒸发速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帽的面积较大
【答案】A
【详解】A.压路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压路机的重力,压路机碾子很重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
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
B.书包带做的较宽,增大了受力面积,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滑雪板的面积较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图钉帽的面积较大,增大了图钉与手指的接触面积,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5.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庭生活中,可以在未断开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
B.家庭电路中,必须安装空气开关或保险丝等保险装置
C.教室中的一个开关可以控制一排日光灯,说明这些日光灯是串联的
D.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电路中某处发生了短路
【答案】B
【详解】A.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
B.当干路电流过大,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或空气开关会断开,防止电路电流过大引起火灾,
故B正确:
C.日光灯并联时,开关在干路,也可以一个开关控制一排日光灯,故C错误;
D.电路总功率过大时,也会导致电流过大,空气开关跳闸,故D错误。
故选Bo
6.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放在炉子上加热的水,温度升高B.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被晒热
C.天冷时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热D.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答案】C
【详解】A.放在炉子上加热的水,即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吸收太阳能,升高温度,即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B不符
合题意;
C.天冷时双手相互摩擦手,克服摩擦力做功,使得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
方式改变内能,故C符合题意;
D.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放出热量,温度降低,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D不符合题
.Σ⅛^-
居、O
故选Co
7.如图所示,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
跳动起来,而且声音越大纸屑跳动得越剧烈根据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说明()
甘
A.声速与频率的关系B.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答案】C
【详解】AD.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
屑会跳动起来,而且声音越大,纸屑跳动得越剧烈,可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
不能根据纸屑跳动的幅度说明声速与频率的关系、乐音与噪声的区别,故AD错误;
BC.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振动:但根据纸屑跳动的幅度是为了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即纸屑跳动的幅度越大,
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正确。
故选Co
8.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行车的轴承内部装有滚珠,是为了减小摩擦
B.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间不会产生摩擦力
C.汽车轮胎上安装防滑链,是为了减小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D.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发生摩擦的两物体间的相对速度有关
【答案】A
【详解】A.自行车的轴承内部装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是为了减小摩擦,故A
正确;
B.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间会产生摩擦力,若两物体互相接触且有压力、接触面粗糙、两物
体有相对运动趋势,三个条件同时存在,此时两个物体虽相对静止,但具备摩擦力产生的条
件,属于静摩擦力,故B错误;
C.汽车轮胎上安装防滑链,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车轮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故C错误;
D.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发生摩擦的两物体间的相对速度无关,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
糙程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Ao
9.如图所示为我们熟悉的实验情景,其中研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图是
【答案】D
【详解】A.图中是覆杯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不符合题意.
B.图中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左图中玻璃管两端橡皮膜处于液体同一深度,所以橡皮膜凹陷程度相同,但
凹陷方向不同,说明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相等;右图中玻璃管两端橡皮膜处于液
体不同深度,深度大的橡皮膜凹陷程度大,深度小的橡皮膜凹陷程度小,说明同种液体中深
度越深压强越大.不符合题意.
D.图中从纸条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纸条能够飘起来,是由于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
下方,使得纸条上方的气压小于下方,从而使纸条受到向上的力而飘起来.是研究流体压强
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故D符合题意.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恒定,&、为两个定值电阻,且用>生。开关S闭
合时,通过自、&的电流分别为/人七两端的电压分别为S、下列说法正确
12,Ri,U2,
的是()
A.I1>l2B.Uι<U2C.Ii=I2D.Ui=U2
【答案】D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Ri.Rz两个定值电阻并联在电路,其两端电压同为电源电压,即
Ul=U2;根据并联电路电流分流特点可知,支路中电阻越大则电流越小,因&>七,贝IJ/K/2。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如图展示了几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司南能够指南北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B.孔明灯在竖直匀速上升过程中所受的浮力大于其
所受的重力
C.杆秤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测量的
人抬起独轮车车把的过程中,独轮车属于费力杠杆
【答案】A
【详解】A.地磁场能对地球附近的磁体产生磁力,所以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受地磁场的作用,
故A正确;
B.孔明灯在竖直匀速上升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故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所
受的重力,故B错误;
C.杆秤是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测量的;
D.人抬起独轮车车把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独轮车属于省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A。
12.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家中做的一个小实验,先把鸡蛋放入清水中,发现鸡蛋会下沉到杯底,
然后逐渐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看到鸡蛋慢慢的向上浮起,最终浮出液面,处于漂浮状态。
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鸡蛋在清水中沉底时,鸡蛋没有受到浮力
B.鸡蛋上浮是因为向水中加盐使鸡蛋受到的重力减小
C.鸡蛋上浮是因为向水中加盐使其受到的浮力大于受到的重力
D.鸡蛋最终漂浮在水面上时,鸡蛋受到的盐水作用力大于鸡蛋受到的重力
【答案】C
【详解】A.鸡蛋深入水底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小球重力,故A错误;
BC.鸡蛋上浮是因为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鸡蛋受到的重力,故B错误,C正确;
D.鸡蛋最终漂浮在水面上时,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鸡蛋受到的重力,故D错误。
故选Co
13.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表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B.硝化棉燃烧,是因为活塞对玻璃筒中的气体做功,温度升高到硝化棉的燃点
C.迅速下压活塞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迅速下压活塞过程与汽油机做功冲程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B
【详解】A.本实验通过下压活塞将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表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
能,故A错误;
B.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会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
升高,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棉花就会燃烧,故B正确;
C.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使气体的内能增加,
故C错误;
D.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14.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电磁铁上方用弹簧悬挂条形磁体,开关闭合后,当滑片P从α
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始终保证条形磁体未接触电磁铁,弹簧的形变为弹性形变,灯泡处
于发光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弹簧长度变长
B.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弹簧长度变短
C.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弹簧长度变长
D.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弹簧长度变短
【答案】A
【详解】滑片P从4到匕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在逐渐减小,总电阻也在减小,根据
欧姆定律∕=g可知,电压一定,电阻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电流变大会引起
电磁铁的磁性变强,利用安培定则,电磁铁的上方是S极,此时吸引力变大,弹簧的伸长长
度会变长。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0
15.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小灯泡L在不同电压下电阻的电路图。电源两端电压恒定为
4V,他将测得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绘制在图乙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IV时,小灯泡的电阻为2Q
B.当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的阻值相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3A
C.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A时,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为0.2W
D.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3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5Q
【答案】D
【详解】A.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IV时,由乙图像可知,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0.2A,
根据欧姆定律/=M可得小灯泡电阻,则
R
故A错误;
B.电源电压4V恒定,由甲图可知,滑动变阻器和小灯泡L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流规律,
通过滑动变阻器和小灯泡的电流相等,当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的阻值相等时,由欧姆定律变
形公式U=/R可得滑动变阻器和小灯泡两端电压相等,即
^>=‰=^=→4V=2V
由图乙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V时,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小于0.3A,故B错误;
C.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A时,此时电路总功率
%=U总∕=4VX0.2A=0.8W
故C错误;
D.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3A时,由乙图可知此时小灯泡分压2.5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
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t∕s=t∕-l7∣.=4V-2.5V=1.5V
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中祥感加
故D正确。
故选D,
二、多选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越高
B.当物体温度为0。C时,物体就没有内能了
C.充分燃烧2kg煤油比Ikg煤油产生的热量多,是因为质量大的煤油热值也大
D.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答案】AD
【详解】A.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A正确;
B.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任何时候物体都具有内能,故B错误;
C.充分燃烧2kg煤油比Ikg煤油产生的热量多,是因为质量大;但是热值是物质的一种属
性,与质量大小无关,故C错误;
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故D正确。
故选AD。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炭、石油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
B.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但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用电器在工作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D.水力发电的主要过程是用流动的水冲击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在此过程水的机械能转
化为电能
【答案】CD
【详解】A.煤炭、石油资源随着开采会逐渐枯竭,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电磁波可以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用电器在工作过程中消耗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比如内能、机械能、声信号、光能,
故C正确;
D.水从上游流下来时水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冲击水轮机是
水的动能转移到叶轮上;水轮机的叶轮,带动发电机发电,将叶轮上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此过程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
故选CD。
18.关于图所示的几种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电WS水袋通电时将电能转化成内能
C.吸盘能够吸在玻璃上,是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D.洗手池下面利用回水弯管阻隔异味,应用了连通器原理
【答案】BCD
【详解】A.验电器是应用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故A错误;
B.电热暖水袋通电时,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B正确;
C.吸盘能够吸在玻璃上,将吸盘内气体排尽,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
用下紧紧贴在墙上,是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故C正确;
D.洗手池下面回水弯管成U形,水不流动的时候,U形管内的水持平,可以阻隔下水道的
气味散发出来,应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D正确。
故选BCDo
19.如图所示为几种电磁现象和应用,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答案】AB
【详解】A.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悬浮利用的是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故A正确;
B.因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可以据此做成电磁铁,故B正确;
CD.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闭合回路
中,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即电磁感应现象,故CD错误。
故选AB0
20.已调零的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装满水的薄壁溢水杯放在电子秤上,如图所示。此
时溢水杯中水深8cm,电子秤的示数是0.33kg,将一重为2N的物体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
水用另一容器接收,不会流到电子秤上),静止时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已知溢水杯的底面积
32
>33xlθ-m,水的密度为1.0χl03kg∕rτι3,g取IO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入物体前,溢水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为800Pa
B.放入物体后,当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2N
C.放入物体后,当物体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为530g
D.放入物体后,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对电子秤的压强为IlOOPa
【答案】ABD
【详解】A.放入物体前,溢水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
p=0水g/?=1.Ox1(/kg∕m,×1ON/kgX0.08m=800Pa
故A正确;
B.放入物体后,当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
Fn=G=2N
故B正确;
C.不计溢水杯的质量,放入物体后,当物体静止时,电子秤受到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加上
物体的重力减去排开液体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电子秤受到的压力依然等于水的
重力,根据G=mg可知,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330g,故C错误;
D.不计溢水杯的质量,由C己知,放入物体后,当物体静止时,电子秤受到的压力依然等
于水的重力,即
F=G,κ=m,t,g=().33kg×1ON/kg=3.3N
则溢水杯对电子秤的压强
F_3.3N
=IlOOPa
^3x103m3
故D正确。
故选ABDo
三、填空题
21.如图所示,物体A长度的测量值为cmo
A
∣ιιιι∣ιιιι∣ιιιι∣ιιιι∣ιιιι∣ιιιι∣ιιιι∣ιιlι∣ιιιι∣ιιιι
Ocm1234
【答案】3.80
【详解】刻度尺上ICm之间有10个小格,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Imm;物体左侧与0刻度
线对齐,右侧估读为3.8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3.80cm
22.如图所示,此时电能表的示数为kW∙h.
【答案】3352.6
【详解】电能表最后一位数字为十分位,所以该电能表读数为3352.6kW∙h.
23.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5
°gc
1≡Ir20
【答案】29
【详解】由图像可知,温度计示数向上变大,因此为零上,温度计分度值为因此此时
温度计的示数为29。5
24.如图所示,为平面镜,A。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则入射光线A。的反射光线将
沿着(选填"。8""。U或"0D")方向射出.
ΛJ
【答案】OD
【详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图示中入射角为NAON,则反射角大
小与之相等,故为NNOD;所以反射光线沿着OD方向射出。
25.如图所示,OB是以。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8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
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_LA8、AC±OB.线段表示力F的力臂(选填
"0A""A8"或"AC')。
【答案】OA
【详解】力臂是指力的作用线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图中。点为杠杆支点,AB线为力F的
延长线,0A_LA8,故线段OA表示力F的力臂。
四、实验题
26.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⑴水的沸点是℃;
(2)若其它条件不变,在水的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中,继续对水加热(选填"需要"或"不
需要
【答案】IOO需要
【详解】(1)[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加热一段时间后,继续加热水温不再升高,说明此时水
已沸腾,因此水的沸点是100℃。
(2)⑵在水的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对水加热才能保持沸腾。
五、填空题
2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
⑴调节天平前分度盘指针位置的情形如图甲所示,测量前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2)天平调平衡后测量石块质量时,天平右盘中跌码和游码的情形如图乙所示,可知石块的
质量是g;
(3)图丙是测量石块体积的情形。可知石块的体积是cm3,石块的密度是
________g/enʌ
【答案】左52202.6
【详解】(1)口]如图,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横梁的右端下沉,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
向移动,所以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⑵⑵石块的质量
Wil=m砧+∕⅞=50g+2g=52g
⑶[3]⑷石块的体积
,3
匕i=匕-vι=40cm-20Cm3=20cm
石块的密度
m_52g
=2.6g∕cm1
V-20cniτ
六、实验题
28.某同学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连接的电路实物图如图
甲所示:
甲乙丙
①连接电路时,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置于最端(选填"左"或"右");
②实验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
路的电阻(选填"增大"或"减小");
③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A,小灯
泡的额定功率P=W。
【答案】右增大0.30.75
【详解】(1)⑴为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闭合开关前应该将滑片放到最大阻值处,即最右端。
⑵⑵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示数为2.6V,要使灯泡正常发光,应该将电压调为2.5V,所以要
将滑动变阻器的电压调高,因此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要调大。
⑶⑶⑷如图丙所示,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为0.3A,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P=UI=2.5V×0.3A=0.75W
29.图(a)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甲、乙两个
烧瓶内盛有等质量且初始温度相同的同种液体,甲烧瓶内的电热丝的电阻恒为R/,乙烧瓶
内的电热丝的电阻恒为R2,实验中使用的两个温度计完全相同。
(1)图(b)是等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为了使图(a)中温度计示
数变化更明显,则烧瓶内的液体应选用:(选填"水"或"煤油")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某个位置,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一段时间内甲瓶中温度计
的示数变化,断开开关: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另一个位置,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相
同时间内甲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断开开关。这个实验过程所探究的问题是:电流通过导
体产生的热量与是否有关;
(3)利用该实验装置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煤油电流大小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大小是否有关
【详解】(1)[1]由图乙知,在相同时间内,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吸收相同热量时,煤油
升温快,即温度计的示数变化会更明显,所以烧瓶内的液体应选用煤油。
(2)[2]在实验探究中所用的电路是串联电路,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可以改变
通过电路的电流,而滑动滑片的过程,一直观察的是同一烧瓶中的情况,即导体的电阻保持
不变,所以探究的是导体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3)⑶该实验装置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是导体的电阻是否有关,
因为电路串联,闭合开关后,通过甲、乙烧瓶中的两个电阻丝的电流相等,通过观察两支温
度计的情况,便可比较不同电阻放出热量的多少。
30.为了验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小明选用如图所示的圆
柱体A(PA>P水>p酒精)、已调好的弹簧测力计、两个装有适量水和酒精的烧杯进行实验.
(I)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①将圆柱体A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②将圆柱体A下部的一格浸入水中,圆柱体不接触容器,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
③,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
(2)由FLFZRT⅞(选填"="或"工"),可以验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液
体的密度有关
【答案】将圆柱体A下部一格浸入酒精中,圆柱体不接触容器H
【分析】(1)影响浮力的因素: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控制变量法补充步骤;
(2)根据称量法算出两次浮力,比较得出结论.
【详解】(1)③要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排
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故需要将圆柱体A下部的一格浸入酒精中,圆柱体
不接触容器,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
(2)圆柱体A下部的--格浸入水中时的浮力:F^i=Fi-Fz;圆柱体A下部的「格浸入酒精中
时的浮力:F泮Z=FI-F3:由F1-F2HFl-F3可知,F浮IHF浮2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
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七、填空题
3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甲中直接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提升重物高度为h过程
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o图乙中弹簧测力计通过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个重物,记录重物
和绳子自由端的始末位置,重物上升高度仍为力,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5,弹簧测力计示
数始终为F2。请你根据记录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
FifN/i/emF"Ns/cm拉力做功W/J
甲图35______
乙图52.1100.21
(I)Fl提升重物做功为所,=J,比较叫,与WR得到的结论是;
(2)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通过动滑轮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是(结果保留一位小
数)。
【答案】0.15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省力,但不省功71.4%
【详解】⑴[1]U提升重物做功为
=2η∕z=3N×5×10^2m=0.15J
[2]由表格数知
WF,=0.21J>0.15J
比较叫:,与WF,得到的结论是: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省力,但不省功。
(2)⑶动滑轮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为
7=-⅛-×100%=∙^-×100%=3NX5-02m×100%≈71.4%
WnW.,,0.2U
八、综合题
32.如图甲所示木块在平行于台面的轻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⑴请你画出匀速运动过程中木块的受力示意图;
()
⑵某同学利用该装置和刻度尺、秒表,测量了木块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根据实验中记录
数据做出了ST图像,图乙所示。木块运动过程中,水平台面足够长,与木块相连的钩码没
有触地。由图可知经过2s该木块通过的路程为I
【答案】0.8
【详解】⑴⑴木块在水平方向受水平向右的拉力和地面对木块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
在竖直方向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如下图所示。
(2乂2]由图乙知,当时间为1.0S时,木块移动的距离为0.4m,木块运动的速度为
S,0.4m
V=—l=-----=--0.4m/s
八1.0s
2s该木块通过的路程为
s=vt=0.4m∕s×2s=0.8m
九、实验题
3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光具座放置在水平面上,焦距为IOCm的凸透镜固定
在光具座50Cm刻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所示。
⑴实验前先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的位置,使它们在同一;
⑵将蜡烛移到O刻线位置,光屏的位置如图,为了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
屏向移动(填"左"或"右");
⑶当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左侧时,若不移动光屏,可在凸透镜右侧加装一块(填"凸
透镜"或"凹透镜”),光屏上可以再成清晰的像;
⑷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移开光屏可以在光屏这•侧透过透镜观察到
烛焰放大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填"投影仪"或"放大镜
【答案】高度左凹透镜放大镜
【详解】⑴[1]实验前先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的位置,使它们在同一高度,
这样像才能呈在光屏中央位置。
(2)⑵将蜡烛移到O刻线位置,此时物距是50cm,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则像在一倍
到二倍焦距之间,光屏的位置此时位于二倍焦距之外,为了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清晰的像,
应将光屏向左移动。
⑶⑶当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左侧时,若不移动光屏,可在凸透镜右侧加装一块凹透镜,因
为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可以使光线延迟会聚,这样光屏上可以再成清晰的像。
⑷⑷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此时蜡烛距凸透镜5cm,物距小于凸透镜
一倍焦距,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3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是否与线圈匝数有关",他的实验步
骤如下:
①将弹簧测力计和电流表调零,断开开关,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移动变阻器滑片调至阻值
最大处。
②闭合开关,将滑片调至适当位置,记录电流表示数〃,用弹簧测力计把铁块P从电磁铁A
上端拉开瞬间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1,断开开关。
③更换通电线圈匝数不同的电磁铁B接入电路(A、B两电磁铁除匝数不同外,其他都完全
相同),保持滑片位置不变,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2,用弹簧测力计把铁块P从电磁
铁8上端拉开瞬间,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2,断开开关。
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回答下面的问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向(选填"左"或"右")移动,电流表示数将变大。
实验中把铁块P从通电电磁铁上端拉开的瞬间,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通电螺线管对铁块P磁力
的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你认为该同学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写出你的改进措施«
【答案】左不相等在改变通电螺线管匝数时,没有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见解析
【详解】⑴电流表示数将变大,表明电路的总电阻是减小,由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可知知道,
当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知道,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变大0
⑵把铁块P从通电电磁铁上端拉开的瞬间,铁块P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受力不平衡,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要大于通电螺线管的吸引力。
⑶由于更换通电线圈匝数不同的电磁铁B接入电路时,需要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不变,所以
本题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电流相同。
[4]由以上分析知道,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在步骤③中匝数不同的螺线管接入电路后,闭合
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使电流表示数仍为"
十、综合题
35.红外测温仪
红外线测温仪(如图所示)与传统的水银温度计相比,具有使用方便、非接触、可很快测出
体温的优点。
在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0C)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
辐射能量。红外辐射乂被称为红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电磁波波速c、波长A和频率了之
间的关系是几=7。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
的关系。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
图是一款医用红外测温仪原理图。
(2)
人
体
图中⑴为红外温度传感器它将检测到的人体辐射的红外辐射能量转换成电信号,转换后的
电信号被发送到主控制CPU中进行处理。
红外传感器里有滤光片,主要截断可见光和近红外的辐射,减轻了环境光和太阳光对传感器
的干扰。
图中(2)为超声波传感器,用来测量红外温度传感器到人体间的距离。
图中⑶为环境温度传感器,用来测量周围背景的环境温度,其测量结果用于超声波传播速
度的精准计算,同时其测量结果也用于对红外温度进行补偿。图中⑷为主控芯片,可以很
快处理大量的数据.
图中⑸为PC机,它将记录好的实验数据经过分类整理后输入到MATLAB计算科学软件中,
进行BP神经网络训练,然后通过训练好的网络对采集到的红外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与真值
更为接近的补偿值。最终的补偿结果将显示在LCD屏幕上。当显示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
系统发出警报,蜂鸣器报警。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有人担心红外测温仪的红外线对人体有伤害。与遥控器发出红外线机理(选填"相
同"或"不同"),红外测温仪利用的是人体自身发出的红外线,而不是体温枪自身发出的,因
此它是对人体没有伤害的;
⑵体的正常温度在36~37°C之间,放射的红外波长约9~13um.在此区间人体放射的红外线
的频率范围约为Hz;
⑶图是红外温度传感器中的部分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是热敏电阻,
其阻值随可测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定值电阻Ro为保护电阻;被测温度较高时,显示仪的示
数也会变大。关于该部分测温原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
B.显示仪是由电压表改装成的
C.被测温度越高,电阻Ro两端的电压越小
D.被测温度越高,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越小
⑷测量中误差不可避免,根据文中所述,该款红外测温仪为了减小因环境干扰产生误差的
措施有:(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不同2.3χl0i3~3.3xl0i3B环境温度传感器用来测量周围背景的
环境温度,其测量结果用于超声波传播速度的精准计算,同时其测量结果也用于对红外温度
进行补偿,红外传感器有滤光片,主要截断可见光和近红外的辐射,减轻了环境光和太阳光
对传感器的干扰
【详解】(1)⑴测温仪是通过接收身体表面辐射出来的红外线来测温的,遥控器是通过发出
不同的红外线来遥控的,所以红外测温仪与遥控器发出红外线机理不同。
(2乂2]由人=9可知,当红外波长约9μm时,人体放射的红外线的频率为
/=>就等=3.3XdHZ
当红外波长约13μm时,人体放射的红外线的频率为
片上装黯=2.”吁HZ
1313
则人体放射的红外线的频率范围约为2.3×10~3.3×10HZO
⑶⑶由图可知,显示仪并联在Ro两端,所以显示仪是由电压表改装成的,因为R是热敏电
阻,其阻值随可测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被测温度越高,R的阻值越小,电路中的总电阻
越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越大,即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越大,由欧姆定律可知,
电流越大,电阻R。两端的电压越大。
故选B,
⑷⑷根据文中所述,该款红外测温仪为了减小因环境干扰产生误差的措施有:环境温度传
感器用来测量周围背景的环境温度,其测量结果用于超声波传播速度的精准计算,同时其测
量结果也用于对红外温度进行补偿,红外传感器有滤光片,主要截断可见光和近红外的辐射,
减轻了环境光和太阳光对传感器的干扰。
十一、计算题
36.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2V,
电路的总功率为3W。求:
⑴电路中的电流/;
⑵电阻上的阻值;
⑶电阻Rl消耗的电功率Pio
【答案】(1)O.5A;(2)4;(3)2W
【详解】(1)已知:电源两端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路的总功率为3W,
电路中的电流为
-5A
U6V
⑵电阻R2的阻值为
⑶电阻RI消耗的电功率为
片=(。-4)∕=(6V-2V)×0.5A=2W
答:⑴电路中的电流为0.5A;
(2)电阻Rz的阻值为4Q;
⑶电阻Ri消耗的电功率为2W。
37.图是用动滑轮提升物体A的示意图。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重为400N的物体
A在20s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4m。在此过程中,拉力F=250N°绳重、滑轮与轴的摩
擦忽略不计。求:
⑴动滑轮对物体所做的功W/〃;
(2)拉力F的功率P;
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小
⑷动滑轮受的重力G浜
【答案】(1)16OOJ;(2)100W;(3)80%;(4)100N(,
【详解】⑴动滑轮对物体所做的功
Wh.m=Gh=400N×4m=1600J
⑵绳子的股数片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2×4m=8m
拉力F的功率
.WFs250N×8mSCm
τr=—=—=--------------=IOOW
tt20s
⑶拉力所做的功
Ws=Fs=250NX8m=2000J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7=xιoo%=1^99IX100%=80%
W&2000J
⑷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外=WirW“用=200OJ-1600J=400J
动滑轮受的重力
G⅛L=1921=IOON
动〃4m
答:(1)动滑轮对物体所做的功是1600J;
⑵拉力F的功率为IoOW;
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0%;
⑷动滑轮受的重力是IooN。
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A.焦耳B.瓦特C.欧姆D.牛顿
【答案】A
【详解】在国际单位制中,焦耳是功和各种能量的基本单位,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
-∙⅛t.
后、O
故选
Ao
2.图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A.B.
【答案】B
【详解】A.冰化成的水,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霜是水蒸气直接凝华而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雪是水蒸气直接凝华而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
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
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
【答案】A
【详解】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属于
做功增加物体的内能;
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是炉火的内能转移给了水,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
内能;
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是蔬菜的内能转移给了冰箱,属于热传递减小了物
体的内能;
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是太阳光的热辐射增加了石凳的内能,属于热
传递增加物体的内能.
故选A
4.关于能源以及能的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风力发电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四冲程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C
【详解】A.煤、石油、天然气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
A错误;
B.风力发电机的发电过程中,消耗机械能而产生电能,故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故B错误;
C.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将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故C正确;
D.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Co
5.下列关于光的现象和传播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射光线与所对应的入射光线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
B.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其反射角等于90°
C.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用其制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答案】C
【详解】A.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一定在同一平面内,故A错误;
B.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等于0°,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反射角大小也是0°,故B错误;
C.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反射现象,故C正确;
D.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用其制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故D错误。
故选Co
6.下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中的负电荷定向移动能形成电流
B.人们规定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C.电路两端有电压时,电路中一定有持续的电流
D.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答案】A
【详解】A.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能形成电流,故A正确;
B.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故B错误;
C.电压是使电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路两端有电压且电路是通路时,电路中才有电流,故
C错误;
D.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
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7.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定值电阻R/与&并联
B.电压表VI和V2的示数一定不相等
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过程中,电压表Vl和V2的示数之和始终等于电源两端的电压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电压表Vl的示数变小
【答案】D
【详解】A.电路中只有一条闭合的回路,故定值电阻R/与&串联,故A错误;
B.定值电阻R/与R2串联,当R/与R2电阻相等时,定值电阻R/与R2串联,分到的电压相
等,电压表V1、V2分别测量以与&电压,此时电压表Vl和V2的示数相等,故B错误;
C.定值电阻R/、R2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不为。时,电压表Vl和V2的
示数之和始终小于电源两端的电压,故C错误;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变大,使电路电流变小,R/电压
变小,因此电压表Vl的示数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8.如图所示,用细线提着物体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线对物体的拉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B.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详解】AC.当用细线提着物体在空中保持静止时,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只受到细线
对它的拉力和自身的重力,所以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则二力
的大小相等,故A错误,C正确;
B,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细线的拉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
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D.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对细线的拉力,这两个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所以不是一对
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9.小秋利用祛码、小木桌、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图示为
该实验过程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乙丙
A.图甲、乙探究的问题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是否有关
B.图甲、丙探究的问题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
C.由图甲、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
D.由图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答案】D
【详解】A.甲乙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故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故
A错误;
BC.甲丙压力受力面积都不同,无法探究,故BC错误;
D.由图乙、丙可知,压力相同,乙受力面积小,凹陷明显,所以压力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品牌加盟及师资输出人才培养合作协议
- 心理咨询专业保密协议补充内容
- 家族信托资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同
- 供应链商业方法专利合作开发与应用合同
- 智能交通认证补充协议
- 民宿短租平台智能客服系统用户协议
- 药品MAH委托生产生产质量追溯与召回服务协议
- DB42-T 2033.1-2023 景观花海植物种植技术规程 第1部分:百日菊
- 置业顾问季度个人总结模版
- 下关第一中学2025年高三二模冲刺(六)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3年08月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公开招聘30人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 应用翻译-华东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JGJ142-2004《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条文说明
-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南昌大学
- 2、圆口纲完整版课件
- JB/T 20173-2016辊压干法制粒机
- 外科护理学题库(中专)
- DB2110T 0004-2020 辽阳地区主要树种一元、二元立木材积表
-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每日“防高坠三检”检查记录表
-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解读培训课件
- 基于深度学习的问题链讲座课件(44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