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高中物理合格考模拟卷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上海高中物理合格考模拟卷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上海高中物理合格考模拟卷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上海高中物理合格考模拟卷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上海高中物理合格考模拟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2020)高中物理新教材新题型合格考模拟试卷七

一、阅读材料“游乐场”,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游乐场是儿童自由自在玩耍的好去处,通常会有挠挠板、秋千、羊杠、双手工、滑梯、吊环、玩具小屋

及迷宫等。大型游乐场还会建造过山车、摩天轮、旋转木马等游艺设施。这些在游乐场中的游戏能够帮助儿

童发展协作能力,强健身体的同时锻炼语言能力,也为其提供了娱乐和享受。

1.(3分)小明坐在游乐场的旋转木马上,绕中心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小明做匀速圆周运

动的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的是()

A.动能B.合外力C.线速度D.加速度

【答案】A

【解析】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线速度、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角速度、转速、周期发

帖编辑变,因此A对,BCD错

2.(3分)小明在骑游园车观光时,发现游园车的传动示意图如图所示,A轮与脚踏相连,B轮与后轴相

连,C为后车轮。当人匀速蹬车时()飞匚

A.A轮与B轮的角速度相同B.B轮与C轮的角速度相同λC

C.A轮边缘与B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相同D.B轮边缘与C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相同

【答案】B

【解析】圆周运动间传动规律:皮带传动、齿轮传动、摩擦传动、链条传动,轮子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

同轴一起转动角速度转速周期相等;根据V=3r和向心加速度a=F=”2r,B对,ACD错。

3.(3分)在游乐场中,小明从滑梯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假设滑梯为斜面),下列图像可以表示他在滑梯

上运动和受力情况的是()

【答案】A

【解析】A、斜面上的人受到重力、弹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三个力都是恒力,因此人受到沿斜面向

下的恒力作用,A对;BD、根据F=ma得加速度a恒定,人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X=Tat

BD错;C、v=at,C错.

4.(4分)如图所示为游乐场的旋转飞椅。将人和椅子一起看成质点,在水平面内做

匀速圆周运动时,由提供向心力。当人的速度大小为V,悬挂绳索与竖

直方向夹角为45°时,人的转动半径为

【答案】合外力;g

【解析】人和椅子作为整体,受力分析可知,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其合力提供向心力,

Ingtan45o=m—r=—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8

5.(7分)如图所示为游乐场的一种滑道示意图,滑道最高点A与最低点B之间的高度差h=l.8m。一个

质量m=20kg的小孩(视为质点)沿左边的台阶登上滑道顶端,A

再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滑道下滑,小孩在滑道上的AB段滑行,ʃβΛ

时受到的阻力忽略不计,g取]0m∕s2o〃力〃,〃浦

(1)小孩沿左边的台阶向上登高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增加还是减少?

(2)求小孩从A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肌

(3)求小孩经过B点时的速度V的大小。

【答案】(1)重力势能增加;(2)360J(3)6m∕s

【解析】(1)选择地面为重力势能的零势能面,小孩登高过程中,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也增加。

(2)小孩从A点滑到8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W="3=20χl0χl.8J=360J0

(3)小孩从A到3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

12.

-mv~=mgh…

设小孩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①

由①式可得:"屈=6"∕s.

二、阅读材料“牛顿运动定律”,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1687年,牛顿出版了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书中牛顿提出了著名的牛

顿运动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他发明的微积分,证明了从引力的平方反比律出发可以验证开普勒

三定律。牛顿三大定律的提出震撼了物理学界,使人们对物理问题的研究和物理量的测量有意义,从而使它

成为整个力学甚至物理学的出发点。

1.(3分)牛顿运动定律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牛顿运动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合外力为零情况下的特例

B.向尾部喷气使火箭加速的过程,可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解释

C.我们用力提一个很重的箱子,却提不动它,这跟牛顿第二定律有矛盾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必定与其所受合力的方向相同

【答案】B

【解析】A、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或产生加速度的原

因,同时指出了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因为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从这里可以看

出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情况下的定律,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的加速度a=0条件下

的特例,A错;

B、向尾部喷气使火箭加速的过程,可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解释,B对;

C、我们用力提一个很重的箱子,却提不动它,这跟牛顿第二定律不矛盾,因为箱子受到的合力为零,故箱

子静止,C错;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必定与其所受合力的方向相同,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无关,

D错。

2.(3分)在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之后,某同学想到用如下的方法取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

球,一只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只手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则()I3叫时

A.该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毛球

B.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

C.羽毛球简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会从上端出来

D.该同学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

【答案】D

【解析】一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手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羽毛球筒在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而

羽毛球由于惯性而保持静止,所以羽毛球会从筒的上端出来,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故D正确。

3.(3分)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的效果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即受力是和运动一一对应的。一

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它受到水平向右16N的拉力,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g取Iom∕s2,根据牛顿第

二定律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为()

A.5m∕s2B.6m∕s2c.7m∕s2D.8m∕s2

【答案】B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ma,即F-μmg=ma,所以a=6m∕s2°B对,ACD错

4.(3分)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作用力必然会产生另外一个同样大小且方向相

反的作用力。小明用手托着一块砖∙,开始时静止不动,后来手突然向上加速运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静止时,砖块受到的支持力等于砖块的重力

B.加速时,砖块对手的压力大于砖块的重力

C.静止时,砖块受到的支持力等于砖块对手的压力

D.加速时,砖块受到的支持力大于破块对手的压力

【答案】D

【解析】A、静止时受力平衡,支持力等于砖块的重力,A对;B、加速向上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合力

向上,砖块对手的压力等于手对砖块的支持力,手对砖块的支持力大于砖块的重力,B对;CD、静止时砖块

受到的支持力与砖块对手的压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C对,D错

5.(8分)如下图所示,用“打夯”的方式把松散的地面穷实。某次打夯时,两人同时通过绳子对重物

各施加一个恒力,力的大小均为320N,方向都与竖直方向成37°,重物离开地面30Cm后停止施力,最后

重物落地并把地面砸下深2cm的坑。已知重物的质量为50kg,g取IOm/S2,cos37。ft,

=0.8。求:(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Q岁

(1)两人同时用力时重物的加速度大小;

(2)重物刚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3)重物对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

【答案】(1)0.24m∕s2;(2)2.5m∕s;(3)8.3×IO3N

【解析】从两人刚开始同时用力到重物压实地面后停下的整个过程,可分解为匀加速运动、竖直上抛运

动和匀减速运动三个子过程,对应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的=g和生。

(1)在加速过程,两人同时用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Fcos37O-〃zg=〃/①

解得4=°∙24%次②

(2)设从开始到两人停止用力重物上升的高度为〃,两人刚停止用力时重物的速度为%,刚落地时速

度为V,则在加速过程有片=2。/③在竖直上抛过程有,一年=2g〃④联立解得u=2∙5m∕s⑤

(3)在最后的减速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外一〃若="啊⑥

由运动学公式有°-y=-2%人⑦解得地面对重物的阻力时=8.3χl()3N⑧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重物对地面的平均冲击力A%=8.3x10'N⑨

三、阅读材料“功和能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随着动力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功”和“能”的概念。伽利略将力与路程的乘积称为“矩”,莱

布尼茨把与重量和高度的乘积等值的运动作为基本量来考察运动的量度一一“活力”。从1820年起,在法国

出版的一系列工程技术论著中,“功”逐渐被确立为一个重要概念,特别是在分析机器的运转中,“功”被看

作一个基本参数,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在物理学中很多能量的计算都是通过功的计算得出的。

1.(3分)一种性质的力做功会引起对应的能量发生变化,下列关于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

A.重力做功引起重力势能变化

B.弹力做功引起弹性势能变化

C.摩擦力做功引起内能变化

D.除重力外其他力做功引起机械能变化

【答案】C

【解析】A、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变化量,A对;B、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量,B对;C、静

摩擦力做功不引起内能变化,C错;D、除重力外其他力做功等于机械能变化量,D对。

2.(3分)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一般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或者转化。如下图所

示,在水平面上放置一木块,某时刻一同学用轻绳拉着木块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面运介一1

动。一段时间后木块获得某一速度,则()

A.木块所获得的动能一定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人对木块做的功一定等于木块机械能的增加量

C,木块所获得的动能一定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木块所获得的动能一定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A

【解析】A、木块沿粗糙水平面运动,拉力对木块做正功,摩擦力对木块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得:

WF-Wr=线,则心<叫,即木块所获得的动能一定小于拉力所做的功,A对;B、根据功能关系可知,人

对木块做的功与摩擦力对木块做的功之和等于木块机械能的增加量,B错;CD、由动能定理得:-wj=&,

可知不能确定木块所获得的动能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大小,故CD错误。

3.(3分)功是过程量,谈到功对应着某一个过程。有一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力作用下运动,力Fl对

物体做功6J,物体克服力F2做功8J,则物体的动能在这个过程中()

A.增加14JB.增加IOJ(:.增加21口.减少2)

【答案】D

【解析】求合力的功有两种方法,此处可选择:先求出各个力做功,再根据功的代数和求出总功;由题

意可知,力FI对物体做功6J,物体克服力F2做功8J,即-8J.两力的合力功它们之和,故W=6J+(-8J)=-2J,

则根据动能定理可知,物体的动能为减少了2J;故D正确,ABC错误

4.(3分)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o沿水平方

向射中木块并最终留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以速度V运动。已知当子弹相对木块

静止时,木块前进距离L,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L1,木块对子弹的阻力为F(F

视为恒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子弹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FL,

C.系统产生的热量为F(L+L)D.子弹对木块做的功为JMV

【答案】D

【解析】A、有阻力做功,有内能产生,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A错;

、子弹克服阻力做功为:错;

BWf=F(L+l√),B

C、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产生的热量为:Q=Fl/,C错;

D、以木块为研究对象,由动能定理可知,子弹对木块做的功为:WwMV2,D对。

5.(8分)小明站在地面上以1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质量为1千克的篮球,小明抛球的出手点距地

面的高度为的1.05米,忽略空气阻力(g=10m∕s2).求:

(1)请运用功能关系求篮球上升过程中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多少米;

(2)篮球从抛出到落回地面所用的时间为多少秒。

【答案】6.05m;2.1s

tngh+—mvi=mgH

【解析】(1)选地面为参考平面,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解得最大高度”=6.05w

(2)根据u=得,t]="=^s=ls;

gio

根据得,故总时间

h=ggf2t2=l..ls;t=tι+tw=2.1s°

四、阅读材料“避雷针",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接闪杆,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避免雷击的袭击。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

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每一个防雷类

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

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

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造雷击。

1.(4分)如下图是模拟避雷针作用的实验装置,金属板M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板N接负极。金属

板N上有两个等高的金属柱A、B,A为尖头,B为回头。逐渐升高电压,当电压达到上

一定数值时,可看到放电现象,则()N/ʌi>

A.A容易放电B.B容易放电

C.A、B都容易放电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A为尖头、B为圆头。当金属板M、N接在高压电源上,因末端越尖越容易放电,

故A金属柱容易放电。

2.(4分)安装在楼顶平台上的避雷针,上方有雷雨云时,接闪杆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

下图所示,图中竖直黑线PQ为接闪杆,M、N为电场中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电势比N点高

B.M点电场强度比N点大

C.接闪杆表面的电场线有些位置和其表面不垂直

D.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M点移动到N点,其电势能增大

【答案】A

【解析】A、电场线方向是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即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所

以M点的电势比N点的电势高,A正确;

B、电场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所以M点的场强比N点的场强小,B错;

C、根据静电感应可知接闪杆表面相对于等势体,电场线总是垂直等势面,C错;

D、对正电荷来说,从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D错。

3.(4分)东方明珠电视塔顶端装有高大的避雷针,当带负电的积雨云经过其上方时,避雷针的顶端会

因静电感应带上正电,下图中虚线为避雷针此时周围的等差等势线,其中A、B两点

关于避雷针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D点的场强大于C点的场强

C.D点的电势低于A的电势

D.带负电的雨滴经过D点时的电势能小于经A点时的电势能

【答案】C

【解析】A.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等势面垂直,可知两点电场强度方向不同,A错;

B.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分布特点可知,等差等势线密集的地方,电场线密集,所以C点场强大于D点

场强,B错;

C.电场线垂直等势面,且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避雷针因为带正电,其电势高于积雨云的电势,所

以有电场线经过C指向D,D点电势低于C点电势。又由于A、B、C在同一等势面,所以D点电势低

于A点,C正确;

D.根据电势能表达式e=q巾可知,可知负电荷所处位置电势越低,其电势能越大。所以D点电势能大

于A点电势能,D错。

4.(4分)东方明珠塔尖装有一避雷针,某次雷雨天气闪电击中避雷针,避雷针发生尖端放电现象,若

避雷针放电时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在空间取一条水平线abc和一条圆弧线adc,∖∖∖--jJ/

bd连线为ac连线的中垂线,电场线关于直线bd对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W>∕

A.adc是一条等势线J⅛

B.b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

C.a、C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D.同一负点电荷的电势能在b点比在d点大

【答案】D

【解析】A、由图,a处与C处连线adc与电场线不垂直,所以不是等势线,A错;

BD、由图,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则b点的电势低于d点的电势,根据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的电

势能小,则负电荷在b点比在d点的电势能大,B错,D正确。

C、电场强度是矢量,其方向沿电场线的切线方向,结合图可知,a、C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不相同,所以a、

C两点的电场强度不相同,C错。

5.(4分)为了避免雷击损坏建筑,我们常在建筑顶部安装避雷针,当低空带负电的云团靠近避雷针

时,云团和地面之间形成电场分布,避雷针的顶端及周围形成的电场的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

等)和电场线分布情况,如图所示,电场中有A、B、C、D、E五点,其中D、E为避雷针上的两点。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WWWWHW

A.图中实线为等势线I∖wW/IA

B.A点电场强度可能等于B点电场强度大小∖/

C.D点的电势低于E点的电势

D.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其在C点的电势能

【答案】D

【解析】A.电场线是由正电荷或无穷远出发,终止于无穷远或负电荷,故图中实线为电场线,根据等

势线与电场线垂直,可知图中虚线为等势线,A错;

B.根据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可知A点电场强度小于B点电场强度大小,故B错误;

C.低空带负电的云团靠近避雷针,则电场线由避雷针指向低空带负电的云团,根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

不断降低,可知D点的电势高于E点的电势,故C错误;

D.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不断降低,所以C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而因为电子带负电,所以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大于其在C点的电势能,故D正确。

6.(2分)某次雷雨时一次闪电从云层向地面输送了32C的负电荷,在这个过程中有个电子

到达地面?

【答案】2XlO20

【解析】电子的电荷量:^=∣-6×10-l9C.

q32

向地面输送了32C电荷量的负电荷,电子的个数为:-e-L6xl(Γ'9个=2x10”个。

五、阅读材料“家庭电路”,回答下列问题,共18分

家庭电路的组成,无非是入户电源线、电能表、总开关、断路器、用电器、导线、插应开关、入户电源

线(火线、零线)。给我们家庭用电提供电压,电能表用来计算我们用了多少电,然后总开关和断路器控制

家庭电路的通断,提供用电保护。在这些基础上,用电器的抬头连接插庄,再由插庄里的导线(电线)连接

到开关、电源上,实现正常的通电和用电。

1.(3分)家庭电路中,一条导线中的电流为50IIA,已知电子所带电荷量为-1.6X10-i9C,则在3.2s

内通过这条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子个数为()

A.IXlO15B.IXlO19C.2×IO16D.2XlO17

【答案】A

【解析】电流∕=50"A=5xl(Γ'A;

I=QS

由一£可得,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为:⅛=Λ=5×1O-5×3.2C=1.6×1O^C.

q1.6×10-4

Yl=-=-------------

通过横截面的电子数为:tl∙6xl(Γ”个=IXlO”个;A对,BCD错。

2.(3分)如下图所示是家庭电路正常工作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线B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220V

B.保险丝能在有人触电时自动切断电路

C.电冰箱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能使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D.闭合开关后,测电笔先后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氛管都发光

【答案】

【解析】A、由图知,保险丝安装在火线上,A是火线,B是零线,零线B与大地之间电压为0V,A错;

B、保险丝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电流通过时,保险丝发热自动熔断,切断电路,从而起到

保护电路的作用,但有人触电时电路中的电流不是很大,保险丝不会自动切断电路,B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