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检测题(附答案)
一、积累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燕山(ydn)坚效(jin)侦探(zhen)强场发挥(Mn)
B.尊时(zαn)嗔着(ye)宪兵(xi∂n)奄奄一息(ydn)
C.哽咽(yan)绞刑(jiao)瞻仰(zhɑn)两髯斑白(bin)
D.铭记(ming)追悼(diao)收敛(Iian)怒气冲冲(nu)
3.下面各项字形有误的是()
A.迸射责任制度眼疾手快
B.嚓亮送葬哀思粉骨碎身
C.开辟寄托钢铸精兵减政
D.战壕匍匐恳切一目了然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听到事情已经被解决了,她顿时序营里处。
B.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净,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了。
C.哥哥离开家时,奶奶再三嘱咐,生怕他有个三挎西母的。
D.这个十恶不赦的罪犯终于被执行了死刑,总算是如得基折。
5.与例句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句是()
例: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一一隆化中学。
Λ.那个书包很漂亮,而且装有很多东西一一现在不见了.
B.老师大声喊到:“预备一一跑!”
C.我永远忘不了加入少先队的那天一一2020年6月1日。
D.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一一而且要背出来。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兴发言要注意场合和对象,做到自然大方。
B.《石灰吟》《马诗》《竹石》都是通过借景抒情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
C.《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议论文,表达的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宗旨是为人
民服务。
D.《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李大钊被捕时“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展现了革命者的临危不
惧、沉着镇定。
7.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尖锐:①物体有锋芒,容易刺破其他物体的;锋利。②认识客观事物灵敏而深刻;敏锐。③
(声音)高而刺耳。④(言论、斗争等)激烈。
(1)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我就听见啪啪几声线第的枪声。()
(2)他的漫画线的活泼,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意义,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3)新闻发言人总能面带微笑地回应发第的提问,这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8.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描写方法。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神态描写D.语言描写E.环境描写
(1)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2)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3)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4)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
(5)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激起了点点尘土,四周冒起了
白烟。()
9.按要求写句子。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改为夸张句)
(2)一个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改为肯定句)
(3)老班长摸摸嘴说:“我早就吃过了。”(改成转述句)
(4)仿照画“”的部分,补全空缺处,使之构成排比。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
;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明月朗照,五谷飘香,是
生命的纯熟;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
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避、暴、匪、势、底、剥、稚”
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
多练。
Λ.坚劲(jin)------jing;侦探(zh⅛n)------zhen;
B.正确;
C.哽咽(ydn)------ye;两鬓斑白---bin;
D.追悼(diαo)------dao;收敛(1iɑn)------liHn。
3.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字形。
C错误。“精兵减政”应改为“精兵简政”。
4.D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喜出望外:因遇到出乎意料的好事而高兴。符合选项A的意思,意思是事情解决了很高兴。
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符合选项B的意思,
意思是大家来自全国各地。
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人的死亡。符合选项C的意思,意思是奶奶再三嘱
咐,害怕哥哥离开家后会出现意外等一些不好的事情。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不符合选项D的意思,该句意思是这个罪犯被执行了
死刑是罪有应得,而不是死得有价值。
5.C
【详解】本题考查破折号的作用。
破折号是一个用途比较广的标点符号,它的主要用法包括:
①表示补充说明,用以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
②表示话题转换;③表示话语的中断;④表示声音延长;
⑤表示引出下文;⑥表总结上文;⑦表示插说;
⑧表分行列举,每个分列项前用破折号;⑨用在副标题前;⑩表示强调。
“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一一隆化中学。”这句话在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解释了敌军司令部所在的具体位置是隆化中学。
ʌ.句子中破折号表示话题转换。
B.句子中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
C.句子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解释了那天的具体时间是2020年6月1日。
D.句子中破折号表示强调。
由此可知,C选项句子中的破折号与例句中破折号作用相同。
6.B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口语交际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A、C、D三项都正确。
B选项,不正确。《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于谦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
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
流合污情。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
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马诗》通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
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竹石》是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的七言绝句。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表现了
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
7.③②④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枪声”一般声响很大,有些刺耳。因此,例句的“尖锐”的意思是:(声音)高而刺
耳。故选③。
(2)从“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意义”可以知道例句里的“尖锐”的意思是:认识客观事物
灵敏而深刻;敏锐。故选②。
(3)从“新闻发言人总能面带微笑地回应”“智慧的体现”可以知道新闻发言人和记者就某
个问题讨论得十分激烈,新闻发言人总能运用自己的智慧来缓和场面,避免冲突。因此,例
句的“尖锐”的意思是:(言论、斗争等)激烈。故选④。
8.CBDBCBE
【详解】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1)结合“钢铸一般的脸”可知这是神态描写。
(2)这是他说的话,属于语言描写。“跑”是动作,这是动作描写。
(3)结合“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可知这是神态描写,“挺立”“放射”是动作,这是动
作描写。
(4)“夹紧”“匍匐前进”“滚”是动作,这是动作描写。
(5)结合“激起了点点尘土,四周冒起了白烟”可知这是环境描写。
9.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一个人想活下去,
就要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老班长摸摸嘴说,他早就吃过了。润物悄
然万物复苏是生命的伊始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1)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
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本题要在“重”字上进行夸张。
(2)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不能不”
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一定”等词。
(3)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①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
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
“他”(4)仿照画线句式、结构,抓住春天的景点特点来进行仿写。
二、诗词曲鉴赏
(-)诗词曲鉴赏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诗歌的第一、二句用了的修辞手法,我是从、
看出来的。
2.这首诗中的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A.披着威武的鞍具(金络脑),在秋高气爽的原野上吃草。
B.披着威武的鞍具(金络脑),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
3.诗人通过咏马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诗人通过咏马,表达了自己热望建功立业却又不被赏识的愤懑之情。
B.希望自己像马一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
【答案】
1.比喻如似2.B3.Λ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全诗,了
解诗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手法。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意思是:广阔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弯如金钩。
诗句中把“沙”比作“雪”,把“月”比作“钩”,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诗句中的喻
词“如”“似”看出来的。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注意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答。
通过朗读全诗,从“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可知,这首诗中的马披着威武的鞍具(金络
脑),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和诗词表达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
结合诗中内容可知,这首诗是写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作者托物言志,
借一匹骏马渴望驰骋疆场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热切愿望和不被赏识的愤懑之情。
故选:Ao
(二)品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代诗人
5.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①吟:②若:
③等闲:④清白:
6.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千锤万凿,()烈火焚身,()粉骨碎身,我()要留清白在人间。
7.这首诗使用的表现手法是()
A.托物言志B.借景抒情
8.前两句诗将“烈火焚烧”与“”进行对比,衬托了石灰的.后两句
借石灰之口,表达了诗人的精神和.的追求。
【答案】
4.明于谦
5.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好像平常,轻松指高尚情操
6.无论还是即便也
7.A
8.若等闲顽强不怕牺牲留高尚品格在人间
【分析】
4.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识记。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
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5.本题考查字词的解释,解答此题时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和平时积累的字、词、句,
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①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②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
③等闲:平常,轻松。
④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6.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
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前面分句“千锤万凿”与后面分句“烈火焚身”是并列表示条件的句子,可用“无论……还
是……\
“粉骨碎身”提出假设,“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假设情况下产生的结果,为假设关系,可
用"即使……也……
7.本题考查古诗使用的表现手法。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
情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8.本题考查诗词的理解与分析。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意思是石灰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
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
“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烈火焚烧”,指烧炼石灰石,与“若等闲”对比,衬托了石灰的顽
强。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
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J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
留在人世间。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
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
清白的人,表达了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和留高尚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三)阅读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人名)。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ʌ.本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自己的《竹石图》上
B.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是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C.“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
I).本诗借物抒情,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乂执著的品质
【答案】
9.清郑燮(郑板桥)
10.D
【分析】
9.本题考查了学生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
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
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课文和自己的积累作答。
通过积累的文学常识可知,《竹石》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燮。
10.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理解时要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和诗歌表达的含义,
结合己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
结合学过的内容可知,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
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
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
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
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
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综上可知A、B、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本诗是一首咏物诗,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
的品质。
三、课内阅读
(-)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
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了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
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
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
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会意了,接着说:“似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
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
我们。
11.请给这个文段加上一个小标题:
12.用“”找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3.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伟大的力量”是指什么?
14.这段话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通过这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5.读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体会划线句子的内涵。
问题:父亲脸上的表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16.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这时他心里也许在想:
17.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18.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和蔼()机敏()火冒三丈()
【答案】
11.法庭上
1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
平静而慈祥的脸。
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及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13.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4.主要写了李大钊在敌人的法庭上异常坚定,沉着。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深切地怀
念之情。
15.是因为他对于革命事业充满了信心,他想用沉着、冷静的气氛来感染“我们”,让我们
化悲愤为力量。从中看出李大钊对亲人的慈爱和忠于革命的决心。
16.我的孩子对不起了,大爱无情,为了革命的胜利这也是我应该做的,不久的将来胜利一
定会来的,我相信虽然我不在了,我的同志一定会照顾你们的,相信你们一定会过得很好。
再见了。
17.“,。”,
18.慈祥机智怒气冲冲
【解析】
11.本题考查给语段加上标题。
通过阅读与理解本语段内容,本语段主要描述了“我们”和父亲在法庭上见面的情景。父亲
在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安定、沉着,表现了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
样。因此,本短文就加小标题为“法庭上”。
12.本题考查对于短内容的理解,并回答问题。
从文中这两句话“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
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J可看出这是作者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从这两句话中可体会出李大钊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句中的“没戴眼镜”“乱
蓬蓬的长头发”这两个词语说明了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句中的“平静”说明了父亲经历残
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句中的“慈祥”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父
亲临危不惧,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品质。
13.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根据句子“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一一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短文中这句话“他
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中的“伟大的力量”是指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正因为
如此,他才能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坦然自若,才能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绝不动摇,而
且也不因亲人的哭声、喊声而忧伤。他用安定沉着来影响亲人,让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14.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深刻理解,并回答问题。
通过认真阅读与理解本语段内容,本语段主要主要写了李大钊在敌人的法庭上异常坚定,沉
着,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深切的怀念之情。可从文中这些内容“父亲瞅了瞅我们,没
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
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一一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
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
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J表现出来。
15.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文中的画线句子“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J
根据这句话可提出如下问题:父亲脸上的表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可回答
为:是因为他对于革命事业充满了信心,他想用沉着、冷静的气氛来感染“我们”,让我们
化悲愤为力量,从中看出李大钊对亲人的慈爱和忠于革命的决心。
16.本题是考查补写人物心理思路。
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
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我”,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如用第三人称,则是在陈述人
物心理注意要符合人物性格,符合当时情况。
文中的这句话“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这句话表明了父亲李大钊没有中敌
人的圈套,内心表现的非常强大,在敌人面前给孩子做出坚强的表率。这时他心里也许在想:
我的死你们不用伤心,过好自己的生活。我是为革命而死的,我死得其所。希望你们能化悲
痛为力量。共同革命,盼望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
17.本题考查加标点。通过阅读与理解本短文内容,第六自然段写的是“我”抢着回答敌人
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这句话的内容,因此,“我”回答的话,应加双引号,句中
“是的”后边应加逗号,“我是最大的”后边加句号,引号外边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
这句话说明了“我”抢着回答的原因,后边应加逗号,“就这样抢着说了”后边应加句号。
即填标点为:“是的,我是最大的J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
18.本题考查在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和蔼:性情温和,态度可亲。文中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是“慈祥”;
机敏:机警敏锐,对情况的变化觉察得快。文中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是“机智”。
火冒三丈:形容愤怒到极点。文中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是“怒气冲冲”。
(-)课内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①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
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
同志。
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
固有一死,或,或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
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③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
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
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
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
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9.在横线处补充句子。人固有一死,或,或O
20.请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ʌ.人圉有一死()B.精兵简政()
21.《为人民服务》一文是同志为悼念____同志而作的演讲。
22.第②段的中心句是第句。说说在这段中作者引用司马迁的话有什么好处?
23.为了说明“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一观点,文中举了什么例子?请简要概述。
24.读到“为人民利益而献出生命”,你想到了哪些人?请列举2人:()()
25.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主席的诗词,请你写两句:
【答案】
19.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20.本来使简单,简化
21.毛泽东张思德
22.1作者引用司马迁的名言证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23.文中举了李鼎铭先生的例子,他是党外人士,但他提出的意见对人民有好处,就被采用
了。
24.雷锋黄继光
2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解析】
19.本题考查现代文默写。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
答案。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
的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
20.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人固有一死:人本来就有一死。固:本来。
精兵简政:缩减机构,精简人员。简:使简单,简化。
2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稿。张思德
同志在陕西烧炭时,因炭窑倒塌而牺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
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
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22.本题考查中心句的判断和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文段的中心句一般在句首或句尾。本段文字主要内容是论述死的意义。因此第1句是中心句。
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
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
大事,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作者引用司马迁的名言证明
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2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文章内容““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
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
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可知答案。
24.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
为人民利益而献出生命的人有:邱少云、雷锋、焦裕禄、刘胡兰等。
25.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如:当年廛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董存端舍身炸暗堡
1948年5月25日,这是一个董存瑞用生命擎起的日子,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
胜利。
那一天,董存瑞所在的爆破组的任务是炸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碉堡和炮楼。董存瑞带领
战士向敌人的炮楼冲去,一鼓作气把四个炮楼和五个碉堡炸上了天,隆化中学的“铜墙铁壁”
被撕开了个大口子,但还有一座旱桥上的桥形碉堡在不停地吐着火舌,挡住了部队前进的道
路。
李振德抱着炸药包冲向碉堡。他机智地跃进,眼看就要冲出火力网了。不料,一颗子弹
打到了雷管,“轰——”李振德牺牲了。
”老李!“董存端伤心极了»他对指导员说:“我来!隆化不解放,就是我没完成任务。”
指导员沉思了一会儿,答应了。董存端郑重地交给指导员一个小包,说:“如果我牺牲了,
这就是我最后一次交党费。”“不!”指导员眼里含着眼泪,“你的党费还没交到头,我等你回
o
董存瑞抱起炸药包,和郅顺义一前一后配合着前进。密集的子弹从耳边飞过,董存瑞带
着愤怒,带着仇恨,带着一腔热血,冲出了火力网,到了桥下。这里桥底光滑得很,炸药包
放低了炸不着桥上的碉堡,放高了又没有支撑点,董存瑞急得团团转。眼看总攻的时间就要
到了,头顶是敌人狂扫的机枪,远处是心急如焚的战友,一分一秒是那么珍贵。董存瑞使劲
用枪把在桥墩上凿啊凿,想凿出个洞来,但混凝土桥墩非常结实,怎么凿也无济于事。
总攻的号南吹响了。董存瑞毅然举起炸药包,用他的血肉之躯做成了支撑点,坚定地拉
响了导火索。随着一声巨响,火光四溅,浓浓的黑烟弥漫天空。为了战斗的胜利,董存瑞献
出了他年仅19岁的生命。
中国人民永远铭记这个日子——1948年5月25日。朱总司令亲自为董存瑞题词:“舍
身为国,永垂不朽。"我们永远怀念这位英雄。
26.短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根据短文补全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f目睹战友牺牲,董存瑞决定自己上一一
27.短文画“”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补全下面的句子。
战斗结束了,战士们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怀着,怀着,来为牺牲的战友们
送行。
28.读文中几处画“—”的句子,这几句话主要从、
两方面对董存瑞进行了描写。我们从中感受到董存瑞是一个的人。
29.短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说说短文这样写的好处。
30.朱总司令的题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一
读到朱总司令的题词,你想到了什么?
【答案】
26.旱桥上的碉堡挡住了部队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董存瑞举起炸药包,拉
响导火索
27.排比对战友的思念对敌人刻骨的仇恨
28.语言动作甘于奉献、勇于牺牲
29.首尾呼应。可以更好地表现出作者对董存瑞的敬仰之情,让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给读
者留下深刻印象。
30.董存瑞为了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精神永远流传我想到了邱少云,他
为了不暴露部队,被大火活活烧死,他和董存瑞一样,都是“舍身为国,水垂不朽”的人。
【解析】
26.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第一自然段为总起段,告诉读者们1948年5月25日这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也告诉了我
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董存瑞。
旱桥上的的碉堡挡住了部队:可以定位到第二自然段。
目睹战友牺牲,董存瑞决定自己上:可以定位到第三至第四自然段。
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可以定位到第五自然段。
董存瑞举起炸药包,拉响导火索:可以定位到第六自然段。
27.本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
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
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画“”的句子用三个句式一样的“带着”,写出了董存瑞的愤怒与对敌人的仇恨。仿
写时,抓住排比的特点,从关键词“牺牲的战友们”入手,写出战士们的伤心、愤怒与痛惜
等等即可。
28.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鉴赏能力。
第一处画横线的句子可以定位到第四自然段,这里运用了语言描写手法,关键词“他对指导
员说"、“董存瑞郑重地交给指导员一个小包,说”。由本段第一第二句可以看出来董存瑞很
伤心,第三第四句可以看出来他很勇敢,敢于担当,第六句可以看出来他爱国爱党,甘于奉
献,不怕牺牲。
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可以定位到第六自然段,这里运用了动作描写手法,关键词“吹响”、
“举起”与“拉响”等等。由本段第二句中的关键词“毅然”、“坚定”可以看出来董存瑞很
勇敢,不怕牺牲。
29.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首尾呼应,又叫首尾照应、首尾圆合,即开头提到的内容,在结尾要作出解释、说明、交代、
回应等。它不同于前后照应,前后照应不仅仅局限于首尾内容,前后内容也可呼应。
作用:一是结构,能使结构更加完整和严谨;二是内容,能使含义更加深刻,使情感更加强
烈,使主题更加突出,从而加深读者印象,引起读者共鸣,提高表达效果。
第一自然段中的“1948年5月25日,这是一个董存瑞用生命擎起的日子”与“中国人民永
远铭记这个日子一一1948年5月25日”相呼应,使文章含义更加深刻,对董存瑞的怀念与
赞美之情跃然纸上。
30.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舍身为国,永垂不朽。”意思是为了祖国舍弃自己的生
命,这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不会磨灭,会永远流传。为了中国解放这一伟大事业,牺牲
的先烈还有很多,例如马本斋: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族
英雄。
二、拓展提升
(一)课外阅读。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
----描自肖思远的战地日记
春节前夕,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又一批新战士,走进喀喇昆仑腹地的军营,准备在新训
后奔赴高原边防一线。
有人说,选择这片高原,是既需要要理想、更需要勇气的。天下有那么多的好地方,-
颗颗年轻的心却偏偏速择了边关一1997年,高中毕业的祁发宝报名参军,带着新兵营“军
事课目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向组织申请:到高原去、到斗争一线去。
2009年,陈红军从地方大学毕业,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听说要征兵时就临
时“变卦了”,最终走进火热军营。
2016年后,年轻的肖思远、王焯冉、陈祥榕也相继走上边关。一年年来,无数与他们
一样的青年做出同样的选择。走上高原是因为理想,留在高原则考验信念。他们首先要战胜
的,是无法摆脱的高寒缺氧,满目的荒漠冰川,漫长的冬季封山,以及由此形成的遥远而荒
凉的时空。。。。。。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必须时刻警惕,随时准备挺身而出,挫败一切侵犯中国领土的
图谋。官兵说,风与雪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就像一个超级过滤器,足以滤去你心中所有的
浮华,最后只剩下对这片土地清澈的爱。“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写下
的战斗口号。班长孙涛问他:“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Y'
“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他坚定地说。
这种爱无关年龄,都是一份“边关有我在,祖国请放心”的勇敢担当一
“头顶烈日为祖国守边防、手扶蓝天甘为人民作贡献。”祁发宝勘察天文点前哨、默念
着老营房上的这句标语感慨不已:“老前辈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坚守边防一线,现在
我们更应该担起责任,把边防守好。”
肖思远牺牲后,战友们整理遗物时,看见他在一篇战地日记中写道:”走在喀喇昆仑,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上,无比自豪!”
这种爱无关年龄,都是一腔“党叫干啥就干啥”的赤胆忠诚一陈红军所在营官兵聊起
营长时说,他最喜欢的,似乎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在一本书中,他特意标注了一段话:“党
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
走上斗争一线前,王焯冉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这个时候递交入党申请
书,就是希望组织能在任务中考察自己,在斗争一线考察自己。”
边防斗争中,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践行了自己的誓言。万千将士如斯,万里边关如铁。“为
人民戍边、为祖国守防”成为一代代边防官兵传承的血脉信念。
今天,坚守着无数边防军人用生命筑起的精神高地,祁发宝所在团有5任团长仍然并肩
奋战战边防斗争一线。今天,读着身边团长、营长、班长的英雄故事,新一代喀喇昆仑卫士
茁壮成长。
——节选自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推文《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31.请根据短文内容,为短文起个标题,并把标题写在文章开头的横线上。
3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挺身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牺牲,
33.根据短文划线部分内容,选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ʌ.边防战士的誓言是“为人民戍边,为祖国守防”。
B.边防战士的勇敢担当,不光体现在他们为祖国贡献的决心,更体现在他们不畏艰险守护
人民的美好愿望。
C.战士陈祥榕写下的“清澈的爱”是他赤胆忠诚的气魄与理想信念的具体表现。
D.陈红军听说要征兵就临时“变卦”不当公安特警,是因为他认为当兵更能够成为祖国的
界碑,守卫领土,是更自豪的事情。
34.“他们首先要战胜的,是无法摆脱的高寒缺氧,满目的荒漠冰川,漫长的冬季封山,以
及由此形成的遥远而荒凉时空……”那时候他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请你尝试用第一人称
描绘战士们的内心独白。
35.请你尝试用几句话为这些边防战士写一段颁奖词。
【答案】
31.戍守在边疆的战士
32.挺身而出形容面对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文中指战士在危难时刻勇敢地为
国家站出来。牺牲指为正义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文中指肖思远牺牲了。
33.D
34.我们要战胜的是高寒缺氧,是荒漠冰川,是冬季封……虽然会有无数的困难险阻,但为
了祖国,为了人民,我们无惧困难,坚守边疆。
35.战士们,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险难险阻,你们都坚守在祖国的边疆,无怨无悔,你们是
我们的骄傲,向你们致敬!
【解析】
31.本题考查了如何给文章加合适的题目。
结合文章内容,可用主要人物作题目,也可用主要事件来作题目,还可以用所告诉我们的道
理来作题目。
本文主要写了肖思远、王焯冉、陈祥榕等边防战士的感人事迹,表达了他们热爱祖国、为国
奉献的精神品种。
所以题目可围绕“边防战士”来取。
3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
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结合句子“随时准备挺身而出,挫败一切侵犯中国领土的图谋。”可知“挺身而出”的意思
是在危难时刻勇敢地为国家站出来。
结合句子“肖思远牺牲后,战友们整理遗物时”可知“牺牲”的意思是肖思远为正义事业舍
弃自己的生命。
3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根据文中句子“'为人民戍边、为祖国守防’成为一代代边防官兵传承的血脉信念。”可
知本句叙述正确。
B.根据文中句子“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可知本句叙述
正确。
C.根据文中句子“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可知本句叙
述正确。
I).题目叙述错误。“是更自豪的事情”叙述错误,这是他勇敢担当的体现。
34.本题是考查补写人物心理。
思路: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
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我北
示例:这地方真的很难待啊,但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我们要战胜困难,守住祖国的边关!
我们要认真阅读文章的内容,结合文章的内容用第一人称的形式描绘战士们的内心独白,我
们要结合战士们所在的环境合理想象,写的时候语句表达要连贯通顺,不要出现错别字。
35.本题考查写颁奖词。
颁奖词要大笔写意,点明人物的事迹。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
简要概述,如同画写意画,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因此,颁奖词不
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人物事迹点到为止。纵深开掘,彰显人
物的精神。对人物精神的赞美是颁奖词写作的重点。运用叙述、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
示例:他们以火一样的激情投身火场,他们怀揣群众利益走向危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
了他人的生命,捍卫了武警消防兵这个崇高的职业。那壮烈的一幕将永存史册,他们勇往直
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更将长留在人们心里,那将是对什么是敬业精神的最好诠释。
(≡)课外阅读。
1948年5月25日,这是一个董存瑞用生命擎起的日子,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
胜利。
那一天,董存瑞所在爆破组的任务是炸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碉堡和炮楼。董存璃带领战
士向敌人的炮楼冲去,一鼓作气把四个炮楼,五个碉堡炸上了天。隆化中学的“铜墙铁壁”
被撕开了个大口子,但还有一座旱桥上的桥形碉堡在不停地吐着火舌,挡住了部队前进的道
路。
李振德抱着炸药包冲向暗堡。他机智地跃进,眼看就要冲出火力网了。不料,一颗子弹
打在雷管上,“轰……”,李振德牺牲了。
“老李!”董存瑞伤心极了。他对指导员说:“我来!隆化不解放,就是我没完成任务。”
指导员沉思了一会儿,答应了。董存瑞郑重地交给指导员一个小包,说:“如果我牺牲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4小时营业点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指纹识别电子解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苏教版科学教学反思与课堂改进策略
- 拆除旧吊机方案(3篇)
- 有偿访谈避雷措施方案(3篇)
- 渠道结算运营方案(3篇)
- 卫生防病与感冒发烧防护指南
-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特征
- 商场修建施工方案(3篇)
- 渔业企业分工方案(3篇)
- 旋风分离器效率计算
- 温硝化制硝基苯装置的改进
-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课件
- 财务部半年度述职汇报PPT模板
- 药品种类清单
- 公共基础知识(社区工作者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
- GB/T 37915-2019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
- GB/T 31298-2014TC4钛合金厚板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卡西欧gw5600说明书
- 中兴NGN培训教材 MSG9000结构原理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