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xǐng)缄默(jiān)眼框(kuàng)风雪载途(zǎi)

B.连翘(qiáo)晦暗(huì)锵然(jiàng)草长鹰飞(yīng)

C.幽悄(qiǎo)斡旋(wò)追溯(sù)人情世故(gù)

D.龟裂(qūn)郧石(yǔn)褶皱(zhě)惊心动魄(pò)

2.下面句子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空中俯瞰潍坊,如巨龙盘卧的北海路立交桥与蝴蝶造型的开元立交桥,交织出一幅交通枢纽的壮美画卷,让人叹为观止。

B.“这些网络游戏就是化了枚的魔鬼,是在教唆犯罪。”一位参加过网络游戏测评的教育界人士义愤填膺地说。

C.上课铃声响起,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刚刚还在打打闹闹、笑语欢腾的同学立刻销声匿迹了。

D.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犹如潮水,潮涨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3.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竹,是上苍赏赐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水汽,,,。

①泻进山脚下的洼地②凝结在叶尖化为晶莹的露珠③汇成一泓清莹的静湖④跌落岩峰汇聚成“叮咚”作响的山泉

A.①③④②B.②④①③C.④③①②D.②③④①

4.下列文段中四处画线句语病分析及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①端午节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影响广泛、非常受人们重视的,仅叫法就有二十多种,如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2009年9月,我国端午节申遗成功。时至今日人们仍在讨论该如何保护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学者认为,②传统文化习俗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的原因,与目前的社会环境有关。在丰富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方面,民间机构和煤体应通过精心举办各类活动,精心制作各类节目,让大家都来关注传统文化习俗。

还有学者认为,③在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中融入端午元素可以产生积极的多种影响;④可以向外国游客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让国内游客在各地都能感受到端午文化习俗的魅力。而这一工作由政府部门牵头,投入会更有保障,文化精髓不易被误解或歪曲,因而更容易形成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A.第①句语病类型是句子结构不整,可以在句子结尾加上“的节日”

B.第②句语病类型是句式杂糅,可以去掉句中“的原因”。

C.第③句语病类型是语序不当,可以将“多种”和“积极”调换位置。

D.第④句语病类型是用词不当,可以将“展现”改为“表现”。

5.节日孕育诗意,请根据诗意选择相应的传统文化,最恰当的一项是()

(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__________

(2)年年___________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3)爱__________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4)忆对__________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A.清明、重阳、春节、中秋B.二月二、端午、元宵节、重阳

C.二月二、端午、春节、重阳D.清明、端午、元宵节、中秋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延安》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节一行,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B.《诗经》是中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起源。《诗经》一共有305篇诗歌,按照内容性质可以分为风、雅、颂。其中,“风”指的是各地民歌。

C.《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刻画了一群淳朴天真善良的小伙伴,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D.《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皇帝年号,“壬戌”是天干地支纪年。

二、情景默写

7.将下面所引名句填写完整。

(1)阅读古诗文,能让我们了解古人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①______,②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世外桃源;《式微》中,因人民苦于劳役,对君主发出了“微君之故,③______”的怨言;《子矜》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心上人,望眼欲穿,唱出了“④______,⑤______”的无限情思;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颈联“⑥______,⑦______。”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2)⑧______,心贪则物常不足。(传统文化《节制欲望》)

三、名著阅读

8.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

原句原义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1)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2)

9.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大幸事莫过于拥有一位了不起的引路人。通过阅读名著,我们就有机会遇见人生引路人。请依据阅读经验,完成下表。(选择其中一本书作答。若选第③本,答题时请先写出书名)

书籍名成长者引路人人生引领

《西游记》(示例)我孙悟空通过阅读《西游记》,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到保护师父西天取经,共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上斩妖除魔的经历分析,我发现做事不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艰难和曲折;生活中,要消灭假、丑、恶,弘扬真善美。要学习孙悟空性格中最闪耀的一面:善恶分明,拥有一颗宽容、忠贞的心。

①苏菲的世界苏菲A.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青年们A.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我(读者)A.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10.八年级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仿照例句,为活动拟写一条倡导节约环保的宣传标语,要求引用古诗句并说出其中蕴含的物候规律。

例句:人人节约一度电,家园“处处闻啼鸟”。

物候规律:节约用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自然环境得到保护,鸟儿能欢快鸣叫。

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

物候规律:________________

(2)

同学们进行了“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的随机调查,统计出下表。请你写出两条从图表中获得的主要信息。

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调查统计表

调查内容青年中年老年

你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吗93.7%78.2%68.8%

你认为垃圾分类有必要吗80.5%73.3%55.6%

你开始垃圾分类了吗40.5%35.6%45.3%

五、语言表述

11.“罪莫大于可欲,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那么,我便无欲无求,别跟我谈追求,更别跟我说理想,马马虎虎过得去,岂不更好?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①,

曾是洛阳花下客②,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物华:泛指万物。②洛阳花下客:进士及第后曾任洛阳留守推官。北宋时洛阳的花园最盛,牡丹尤其著名。

12.诗人怀疑春风吹不到这里,是因为这边远的山城__________、残雪__________、冻雷催抽芽。

13.尾联“不须嗟”三个字,表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七、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游大林寺序

[唐]白居易

①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①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②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②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③今垂④二十年,寂寞无继者。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序。

[注]①聚落:村落,村庄。②庐:庐山。相传周朝时有氏七兄弟隐居庐山,故有此说。③迫:至,到。④垂:将近。

14.写出或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用法实词意思

通假字山桃始华(1)华:_______

一词多义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造:①制造,作;②始;③成就,功绩;④创造化育;⑤到……去)(2)选择________项

古今异义因口号绝句云(3)古义:________

词类活用其岸势犬牙差互(4)犬牙:________

1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其僧皆海东人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B.因与集虚辈叹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C.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D.乃记之而去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17.甲、乙两文都用了融情于景的手法,同是优美景象,表述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分别写出这两篇文章所表述的情感。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鼓神

王雁

①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陕西省略阳县。这里地处秦岭腹地,山高坡陡民穷,是李白为之嗟吁的蜀道第一关。我流连在这里,贩点山货倒点野味,甚是凄惶可怜,甚至到了春节年关还不敢做归乡的打算。

②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鞭炮声鼓锣声从街巷小院传来,听得人心烦意乱,我裹掖着衣服离开县城走向一个熟悉的小山村。这里也在操练鼓锣做春节上街游行的准备。既然躲不掉就留下来听听吧。于是我就混在一帮老头婆姨姑娘小孩子中间,看着坝中十来个中青年汉子把鼓锣敲得震天价响。并被那整齐高亢的鼓点声带进了一片热烈粗犷的喧嚣之中。

③敲打锣鼓的汉子脱去棉袄,穿着对襟衣服,捞脚挽袖,红着脸膛,挥舞着双臂,在一面直径一米大的大鼓的指挥下把小鼓腰鼓和钢铍铜锣敲得地动山摇,惊神泣鬼,急时如狂风暴雨,缓时似惊鹿踏雪,重捶如万马奔腾,虚敲似岚岗生月,有龙点头,有凤摆尾,有四季花儿开,还有红火十二月……

④鼓打锣鼓的汉子们敦实成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刨的人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这气氛使我这个异乡人感到更加的凄惶悲哀,孤零孑孓。我准备悄悄离开。

⑤正在这时,敲打大鼓的壮汉把双糙一收,抹一下额上的汗水,用眼光把人群扫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我身边的一个瘦老头身上,说:

⑥“张伯,你来玩一把。”

⑦“别,别……”

⑧这个叫张伯的老头既瘦弱又邋遢,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布棉袄,双手操在袖筒中甚是差惑地直往后退。我感到他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但姑娘媳妇们却揪住他往前推搡,说:“鼓神,来一个!”打鼓的汉子一脸虔诚地把双槌直往他面前送,那些后生们也满脸殷殷地望着他。

⑨我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出什么花样来。他感到是再也推辞不掉了,布满皱纹和胡茬的脸上突然焕发出一股豪气,把棉袄扔到一旁,走到大鼓前。就在他将双槌握在手中的时候,奇迹出现了:一个像黄土一般平凡的汉子忽然天神顶天立地般站在了大家面前。他眼睛充满光辉,脸上透出神圣,手臂像钢棍一样坚强起来,在轻轻地敲打了鼓沿几下后,双臂猛一挥,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倏地刺进了我的耳膜和心脏。接着小鼓铜锣一起轰鸣,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冲动和古老意念的混乱音符猛地从地底蹿出来,通过双脚直抵进了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巨痛的快感。我像被魔语诅咒了似的,双目紧盯着他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进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乌云横压,齐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

⑩就在敲击出的声声鼓鸣中,我似乎听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男人的粗犷,女人的娇娉,还有生命……这些奇妙的幻像在锣鼓声交织而成的音韵的罗网中不断的冲突、纠缠、呼啸、狂乱……它们似在演绎着生命,似在点拨着生活,似在操纵着人类奔向精神将要达及的终点……

我站在肃立的山民间,观看眼前不可思议的奇迹:大鼓在响,小鼓在响,钢锣铜钹铿铿锵锵,而指挥这支创造奇迹的鼓队的老人他,已不再是一个蔫耷汉,而是一个飘逸的精灵,一串神秘的符号,一团无形的罡气!皇天在上,厚土在下,人在其中,这个人群中的英杰此时就代表着人类在立地顶天!

我惊愕了,世上竟有着这样的声音。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我从人群中慢慢地退了出来,充满敬意地望着他们。我想我该回家过年了。

(选自《首届老舍散文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18.通读全文,仿照示例,梳理本文写作思路。

①略:_______________②详:______________③我:____________

19.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鼓神”的“神”表现在哪里?

20.请从第④段或第⑨段中,选择一处画横线的句子赏析。

21.据说,近年来许多外国人专门跑到民间学击鼓,但得其真传者无几。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得其真传者无几”的原因。

链接材料:安塞位于陕北高原。安塞腰鼓起源于春秋以前,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原有迎神驱邪之意。逐渐成为习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打腰鼓主要是打情绪,打耐力。鼓手打到兴头上,往往忘乎所以,随心所欲地发挥鼓点的节奏,脚步随情绪腾空而起,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强悍威勇的艺术个性。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风云四号”:守望人间“冷暖”

①“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静止气象卫星,综合体现了中国气象与航天科技水平,___________。

②“风云四号”卫星作为我国第二代静止卫星,采用三轴稳定工作方式,这可以保证卫星观测仪器长时间连续观测,相对于“风云二号”卫星的自旋稳定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了观测效率。这种工作方式的改变,背后却包含着大量技术难关的攻克。

③在太空中,太阳的光压和带来的辐射温度的变化对卫星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自旋的“陀螺”可以通过旋转均匀受热,保证卫星的热量均衡和姿态稳定。而到了三轴稳定的三脚架,太阳照射的一面和背对太阳的一面温度差异高达几百摄氏度,巨大的热形变给卫星平台工作和图像定位配准带来了超乎想象的困难。“风云四号”卫星和地面应用系统的技术团队提出了独特的星地一体化技术路线,突破了关键技术,实现了基于测量的高精度实时图像导航和配准,在轨运行完全达到了预计指标要求。

④“风云四号”卫星除了姿态稳定方式上的进步外,最重要的就是搭载了四个先进的观测仪器,这“四大天王”就是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闪电成像仪和空间天气监测仪。其中扫描成像辐射计的通道数量由“风云二号”的5个增加到14个;观测时间分辨率提高1倍,可每15分钟实现一次金圆盘扫描,最快可以每1分钟生成一次区域观测图像;最高空间分辨坐校“风云二号”提高近6倍,达到500米。

⑤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实现了静止轨道晴空大气的高精度温度、湿度廓线探测,其观测能力是现有地面测空系统的上千倍,将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提供重要助力。

⑥闪电成像仪首次实现了亚太地区卫星闪电成像观测,可对中国及周边区域闪电分布进行连续监测,为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跟踪提供全新的观测手段,提高对雷电和暴雨等灾害预警水平。

⑦空间天气监测仪精度较“风云二号”有显著提高,通道数量和探测要素大幅增加,此外,“风云四号”卫星也是中国首颗同时搭载空间环境和效应探测仪器的静止轨道卫星,将进一步增强中国的空间天气监测能力。

⑧在轨测验期间,“风云四号”卫星对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天气和蓝藻水华等环境生态问题进行了实时有针对性的应用监测。此外,“风云四号”卫星还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提升了遥感应用服务效果。

⑨“风云四号”卫星是中国历史上投资最多、研制时间最长、技术难度最大的对地遥感卫星,也是中国气象卫星在世界气象卫星领域从跟跑、并跑转向领跑的实现者和见证者。

⑩2017年9月25日是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在轨交付的日子。为了庆祝“风云四号”取得的巨大突破,微信启动页首次“变脸”,展示“风云四号”拍摄到的祖国画面。

22.“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静止气象卫星,具体体现在:一是________;二是搭载了________、________、闪电成像仪和空间天气监测仪等四个先进的观测仪器。

23.根据文意,在第①段画线处选择正确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A.是“智慧气象”的重要成果之一。

B.是“智慧气象”的重要成果。

24.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具体分析其作用。

25.“风云四号”卫星在很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请展开想象,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不得使用文中的例子)

九、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也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解析:

1.C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眼框——眼眶,风雪载途(zǎi)——zài;

B.锵然(jiàng)——qiāng,草长鹰飞——草长莺飞;

D.龟裂(qūn)——jūn,郧石——陨石;

故选C。

2.C

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A.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符合语境;

B.义愤填膺: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心胸。符合语境;

C.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不能形容同学立刻安静下来,使用有误;

D.周而复始:一圈又一圈的轮转;形容不断循环。符合语境;

故选C。

3.B

解答语句排序,方法有: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②按事情发展顺序排列;③按总分或分总顺序排列;④按空间转移顺序排列;⑤按句意之间的逻辑排列。先整体阅读语段,该语段主题是竹子,文段写到“滋生水汽”,对应需排列的五个句子,判断排列的句子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凝结为露珠”到“汇聚成山泉”,再到“泻进洼地”,最后到“汇成静湖”。

故选B。

4.D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D.根据第④句“可以向外国游客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让国内游客在各地都能感受到端午文化习俗的魅力”可知,用词不当。可以将“展现”改为“展示”;

故选D。

5.D

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出自晏殊《破阵子·春景》,意为:燕子归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梨花落尽又迎来了清明;

(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出自赵蕃《端午三首》,意为: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

(3)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出自《折桂令·元宵》,意为:最爱元宵节的风光,月色迷人,灯火辉煌;

(4)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出自辛弃疾《一剪梅·中秋无月》,意为:回忆昔日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丛。花影映照在酒杯中,皓月也倒映在酒杯中;

故选D。

6.B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有误,《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不是浪漫主义的起源。

故选B。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胡为乎中露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心足则物常有余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旷、俨、兮、涯”等字词的书写。

8.(1)为人做事要有始有终,矢志不渝。

(2)要善于借助别人(或听取别人的意见)帮助自己改正缺点。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1)根据“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可知,其意思是:凡事有开始,但很少有(或鲜有)结果,有始无终;后借此语以讽谕持志不终的人。这句话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有头有尾、善始善终;

(2)根据“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可知,意思是: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既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这句话教育我们要善于借助别人(或听取别人的意见)帮助自己改正缺点。

9.参考示例:

①A艾伯特B艾伯特是苏菲的哲学启蒙导师。他起初以神秘人写信的方式,引导苏菲思考“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开始,激发了苏菲强烈的好奇心,从而走进哲学的世界,探讨哲学的起源。后来又给苏菲面授课程介绍了哲学的发展历程,介绍不同的流派和重要的代表人物,引导苏菲认识世界,思考人生的意义。

②A朱光潜B他通过十二封信,与青年们谈了十二个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的话题,比如有关于读书、写作、升学与选课之类等很实际的问题,也有关于情与理、动与静等思想态度的问题,还有关于人生的哲学问题等等。他的指导让青年人能拨云见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来独立面对未来的人生之路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主角苏菲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14岁女孩,艾伯特·诺克斯则是艾勃特-纳格创造的哲学家。是苏菲的老师。苏菲不仅仅是向艾伯特学习,她也向他提问并表现出她有自己想要实施的想法。小说结尾处,苏菲表明她是一个哲学家,因为她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并能实践自己所想。苏菲为人友善,但不善交际。更多时候她是在自省,而不是交谈,事实上,苏菲开始学习哲学以后,她几乎忘记了她的好朋友乔安。苏菲很挑剔,对她爱的人也不放过。她母亲在整本书中不得不多次听苏菲的批评,乔安和艾勃特也听了不少。苏菲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愿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想。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主要讲述了十二封朱光潜旅欧洲期间从海外寄到某一家杂志社登载过的信。每封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题,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凡此种种。自朱光潜先生笔下汩汩流淌的,是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受益颇多。虽随了个话题抒述其意见,统观全体,却似乎也有一贯的出发点可寻,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沉,要从根本上做工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

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A保尔B

通过阅读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的人生经历,从他从小生活艰辛,到后来参加红军打仗,负过伤,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前前后后经历四次死里逃生,他都挺过来了。在重重困难面前,保尔始终凭着坚强的意志力,以及亲人的鼓励和帮助,勇敢地对困难和疾病发出挑战,始终追寻着自己的理想。这种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我,让我明白人生路上,困难和挑战常伴,退缩和逃避的心理出现也很正常,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坚定理想和信念,终会使自己开出最美的花。

10.(1)示例一:风轻云淡霾散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空气质量提升,自然环境得到改善,燕子年年归来也不觉新奇。示例二:“落红不是无情物”,遭遇摧残难护花。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影响土壤中营养物质的累积,破坏了生物循环规律。

(2)青年人垃圾分类意识较强;老年人行动落实更好;市民普遍具有分类意识,但行动有待提升。(答出两点即可,)

(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解析不唯一。要引用古诗,并指出其中蕴含的物候规律。

示例:节约每一滴水,才能“百川东到海”。

物候规律:节约用水,维护河流生态平衡,自然环境得到保护,百川才能东到海。

(2)本题考查提炼和概括。

根据“你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吗”调查结果青年为“93.7%”、中年为“78.2%”、老年为“68.8%”分析可知,青年人垃圾分类意识较强;

根据“你开始垃圾分类了吗的”调查结果青年为“40.5%”、中年为“35.6%”、老年为“45.3%”分析可知,老年人行动落实更好;

根据“你认为垃圾分类有必要吗”调查结果青年为“80.5%”、中年为“73.3%”、老年为“55.6%”分析可知,市民普遍具有分类意识,但行动有待提升。

11.虽说知足者常乐,但知足绝不是无欲无求,更不是没有理想追求,否则生活就会少了斗志,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最终会一事无成,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因此,对待生活要有知足常乐的态度,但同时也要树立理想追求。

本题考查语言表述。首先要理解引用句子的意思。引用出自老子,意为: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要求我们要知足常乐。“别跟我谈追求,更别跟我说理想,马马虎虎过得去,岂不更好”指的是一种无理想追求的状态。显然这一观点曲解了“知足常乐”。谈看法的时候注意否定这一看法即可。

示例:知足常乐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而理想追求是一种人生追求。不谈理想追求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人生,因此我们还需做一个有理想追求的人。

12.二月未见花压橘枝13.示例一:诗人在尾联写自己早年为官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不须嗟”三个字,表述了诗人虽处逆境,但仍豁达的情感。

示例二:诗人在尾联说自己曾在洛阳见过盛盖天下的洛阳名花名园,见不到此地晚开的野花也不须嗟叹了,但实际上“不须嗟”为反语,前后对比,充满着政治失意的无奈和凄凉。

12.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前两联的意思是:我真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边远的山城,已是二月,居然还见不到一朵花。有的是未融尽的积雪压弯了树枝,枝上还挂着去年的橘子;寒冷的天气,春雷震动,似乎在催促着竹笋赶快抽芽。由此分析,可提取诗句中“二月未见花、残雪压橘枝”作答。

13.考查诗歌情感的理解。

对于此诗的情感有两种解读。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歌内容作答。此诗作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此年欧阳修因事左迁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示例一:题目冠以“戏”字,是声明此篇不过是游戏之作,其实正是他受贬后政治上失意的掩饰之辞。全诗先是描写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接着抒发自己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及眷眷乡思,最后两句是自作宽慰之言。“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意思是:我曾在洛阳见够了千姿百态的牡丹花,这里的野花开得虽晚,又有什么可以感伤,可以嗟讶?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平,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表述了一种豁达的情怀。欧阳修在这样一首普通的诗中表述了决不屈服的昂扬之志,道出了哲理性的人生思考。

示例二:从反语手法的角度分析,诗末两句诗人虽然是自我安慰,但却透露出极为矛盾的心情,表面上说他曾在洛阳做过留守推官,见过盛盖天下的洛阳名花名园,见不到此地晚开的野花也不须嗟叹了,但实际上却充满着一种无奈和凄凉,“不须嗟”为反语,不须嗟实际上是大可嗟,故才有了这首借“未见花”的日常小事生发出人生乃至于政治上的感慨。“不须嗟”是自作宽慰之言,看似超脱,实是悲凉,表现出平静的表面下更深沉的痛苦、无奈和凄凉。

14.开花⑤随口吟诗像狗的牙齿15.A16.(1)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寺的周围大多是清澈的溪水和苍黑的岩石,矮短的青松和修长的翠竹。17.《小石潭记》记叙了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游大林寺序》中游览了大林寺优美的风景,联想到自己因直上封章,受到诬陷、打击而遭贬谪,对世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感叹。

14.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句中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第①空:“山桃始华”意思是山上的桃树刚刚开花。“华”通“花”,名词作动词,开花;

第②空:“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意思是十分惊讶如同到了另一个世界。“造”意思是到……去,故选⑤;

第③空:“因口号绝句云”意思是因而随口赋诗一首说。“口号”意思是随口吟诗。

第④空:“其岸势犬牙差互”意思是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犬牙”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狗的牙齿一样。

15.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结合语境确定词义。

A.都是“代词,那里的”;

B.连词,于是/动词,依据;

C.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指渔人看到的奇丽景象;

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故选A。

16.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重点词有:

(1)翠蔓:翠绿的藤蔓;络:缠绕;披拂:随风飘拂;

(2)环寺:寺的周围;清流:清澈的溪水;瘦竹:修长的翠竹。

17.本题考查文章的情感主旨。

根据甲文第②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第④段“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可知,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借景抒情,表述了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情感;

结合乙文第①段“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可知,大林寺清幽寂静,再结合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知正当大地春归,芳菲落尽之时,而这里却像早春二月,春意始盛,生机勃勃。梨花、桃花正盛开,周围长着毛茸茸的绿绿的短草,表现出大林寺胜景给他所带来的美好感受;

结合乙文第②段“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寞无继者。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可知,自李渤等三人在大林寺壁上题句以后,二十年来“寂寥无继来者”,联想到自己因直上封章,受到诬陷、打击而遭贬谪,进而感叹到世人看重的不是高尚的人生情趣,不是林泉之乐,而是追逐名利,趋炎附势。

参考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成为水中的小岛,成为水中的不平岩石,成为水中的悬崖。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我和河南人元集虚、范阳人张允中……共十七人,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东林寺与西林寺,到达化城寺,在峰顶休息后,又登上香炉峰,后在大林寺住宿。大林寺路远又荒凉,所以人们很少到这里。寺院的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青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寺中仅有木板屋与木器,寺僧都是海东人。因为山高地深,所以节气来得很迟。当时已是初夏四月,而这里还像正月、二月的天气,山上的桃树刚开花,涧中水草还很短小;人物风俗气候与平地村落都不相同。刚来十分惊讶,如同到了另一个世界。因而随口赋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然后遍览寺壁,看到郎中萧存、魏弘简,补阙李渤三人的姓名与文句。于是对元集虚等感叹道:此地的风景实在是庐山第一境。由驿路到山门,也不到半天的路程,但是自从萧存、魏弘简、李渤游览后,到今天将近二十年,寂寞得竟无人问津。唉!可见名利诱惑人到了何等程度啊!

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18.①敲打大鼓的壮汉②敲打大鼓的老汉③决定回家过年19.一是“神”在技艺:鼓神貌不惊人,却身怀绝技,双槌挥舞,出神入化,惊天动地,极具艺术感染力;二是“神”在精神:鼓神身上蕴藏着的黄土高原的豪气,随鼓声而迸发,展示着人类进取的力量和立地顶天的精神,震人魂魄,使人受到极大鼓舞。20.示例一:第④段赏析:“卖”是卖弄,“逞”是炫耀,“不可一世”是形容极其狂妄自大,这三个词语原是贬义,这里贬词褒用,表现出汉子们打鼓时的精神抖擞、气势非凡。

示例二:第⑨段赏析:从修辞上看,运用了排比、比喻(从描写方法看,运用了动作描写;同时还从视觉、听觉并运用想象的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将鼓神击鼓时的姿势、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突出了鼓神击鼓技艺水平之高,表述了“我”对鼓神高超技艺的赞叹之情。21.示例:没有当地人特有的性格与气质;未能达到忘我的境界;中华民间击鼓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更加注重神韵和意境。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根据第①段“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陕西省略阳县。这里地处秦岭腹地,山高坡陡民穷,是李白为之嗟吁的蜀道第一关。我流连在这里,贩点山货倒点野味,甚是凄惶可怜,甚至到了春节年关还不敢做归乡的打算”可知,表演前,“我”是怕过年的落魄人,不敢回家过年;

根据第②段“于是我就混在一帮老头婆姨姑娘小孩子中间,看着坝中十来个中青年汉子把鼓锣敲得震天价响。并被那整齐高亢的鼓点声带进了一片热烈粗犷的喧嚣之中”可知,第一次击鼓,详细描写了敲锣打鼓的众人;

根据第④段“鼓打锣鼓的汉子们敦实成风”可知,第一次击鼓,略写了敲打大鼓的壮汉;

根据第⑧段“这个叫张伯的老头既瘦弱又邋遢,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布棉袄,双手操在袖筒中甚是差惑地直往后退。我感到他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第⑨段“我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出什么花样来。他感到是再也推辞不掉了,布满皱纹和胡茬的脸上突然焕发出一股豪气,把棉袄扔到一旁,走到大鼓前”可知,第二次击鼓,详写了敲打大鼓的老汉;

根据第⑧段“打鼓的汉子一脸虔诚地把双槌直往他面前送,那些后生们也满脸殷殷地望着他”可知,第二次击鼓,略写了敲锣打鼓的众人;

根据第段“我惊愕了,世上竟有着这样的声音。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我从人群中慢慢地退了出来,充满敬意地望着他们。我想我该回家过年了”可知,表演后,“我”感悟到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和“我”该回家过年了。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理解。

根据第⑨段“我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出什么花样来。他感到是再也推辞不掉了,布满皱纹和胡茬的脸上突然焕发出一股豪气,把棉袄扔到一旁,走到大鼓前。就在他将双槌握在手中的时候,奇迹出现了:一个像黄土一般平凡的汉子忽然天神顶天立地般站在了大家面前。他眼睛充满光辉,脸上透出神圣,手臂像钢棍一样坚强起来,在轻轻地敲打了鼓沿几下后,双臂猛一挥,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倏地刺进了我的耳膜和心脏。接着小鼓铜锣一起轰鸣,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冲动和古老意念的混乱音符猛地从地底蹿出来,通过双脚直抵进了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巨痛的快感”可知,一是“神”在技艺:鼓神貌不惊人,却技艺高超,表演极具艺术感染力;

根据第⑩段“就在敲击出的声声鼓鸣中,我似乎听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男人的粗犷,女人的娇娉,还有生命……这些奇妙的幻像在锣鼓声交织而成的音韵的罗网中不断的冲突、纠缠、呼啸、狂乱……它们似在演绎着生命,似在点拨着生活,似在操纵着人类奔向精神将要达及的终点……”、第段“我站在肃立的山民间,观看眼前不可思议的奇迹:大鼓在响,小鼓在响,钢锣铜钹铿铿锵锵,而指挥这支创造奇迹的鼓队的老人他,已不再是一个蔫耷汉,而是一个飘逸的精灵,一串神秘的符号,一团无形的罡气!皇天在上,厚土在下,人在其中,这个人群中的英杰此时就代表着人类在立地顶天”、第段“我惊愕了,世上竟有着这样的声音。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可知,二是“神”在精神:鼓神身上蕴藏着的黄土高原的豪气,展示着人类进取的力量和立地顶天的精神,震人魂魄,使“我”感悟到“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深受鼓舞。

20.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根据题干“请从第④段或第⑨段中,选择一处画横线的句子赏析”可知,选择一个画横线的句子赏析即可。示例如下:

示例一:第④段赏析:

根据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鼓打锣鼓的汉子们敦实成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刨的人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可知,“卖”是卖弄;“逞”是炫耀;“不可一世”是形容极其狂妄自大;这三个词语原是贬义,这里贬词褒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汉子们打鼓时的精神抖擞、气势非凡。

示例二:第⑨段赏析:

根据第⑨段画横线的句子“我像被魔语诅咒了似的,双目紧盯着他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进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乌云横压,齐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可知,从修辞上看,运用了排比、比喻,把鼓神敲鼓的声音比作“枪击钢板”“乌云横压”“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等;

“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进而贴鼓轻抚”;从人物描写方法上看,还运用了动作描写;

从写作手法来看,还从视觉、听觉并运用想象的手法;“双目紧盯着他”“只见”这是视觉描写;“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乌云横压,齐如布兵排阵”这是听觉描写;“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这是想象的手法;

生动形象地将鼓神击鼓时的姿势、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突出了鼓神击鼓高超的技艺,表述了“我”对鼓神的赞叹、敬佩之情。

21.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理解。

根据链接材料“安塞位于陕北高原”、“打腰鼓主要是打情绪,打耐力。鼓手打到兴头上,往往忘乎所以,随心所欲地发挥鼓点的节奏,脚步随情绪腾空而起,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强悍威勇的艺术个性”可知,没有陕北高原的滋养,欠缺陕北高原人特有的性格与个性;未能达到忘我的境界;

根据第⑩段“就在敲击出的声声鼓鸣中,我似乎听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男人的粗犷,女人的娇娉,还有生命……这些奇妙的幻像在锣鼓声交织而成的音韵的罗网中不断的冲突、纠缠、呼啸、狂乱……它们似在演绎着生命,似在点拨着生活,似在操纵着人类奔向精神将要达及的终点……”、第段“皇天在上,厚土在下,人在其中,这个人群中的英杰此时就代表着人类在立地顶天”可知,中华民间击鼓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象征民族激扬的精神,更加注重神韵和意境,仅靠学习难以挖掘出其中的奥秘。

22.采用三轴稳定工作方式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23.A理由:从全文来看,“智慧气象”的重要成果不是只有“风云四号”一个,所以用“之一”非常合适。24.具体说明了“风云四号”的扫描成像辐射计与“风云二号”相比,它的分辨率和扫描速度得到了大大提升,体现了其先进性。25.示例:监测雾霾、沙尘等生态问题;为农业发展提供帮助等。(举一例即可)

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解答此题,可以抓住相关的段落,精确查找。本题在②到④段中可以获得解析。

据第②段“‘风云四号’卫星作为我国第二代静止卫星,采用三轴稳定工作方式,这可以保证卫星观测仪器长时间连续观测,相对于‘风云二号’卫星的自旋稳定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了观测效率”可知,具体体现在采用三轴稳定工作方式;

据第④段“‘风云四号’卫星除了姿态稳定方式上的进步外,最重要的就是搭载了四个先进的观测仪器,这‘四大天王’就是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闪电成像仪和空间天气监测仪”可知,具体体现在搭载了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千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等先进的观测仪器。

23.本题考查文章语句的衔接。

据第①段“‘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静止气象卫星,综合体现了中国气象与航天科技水平”及通读全文内容可知,“风云四号”只是“智慧气象”的重要成果的其中一个,并不是全部的重要成果。因此,用“之一”进行限定,符合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科学性。若直接表述为“是‘智慧气象’的重要成果”,说法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相符。故第①段画线处应填入A。

2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第④段画线句子“其中扫描成像辐射计的通道数量由‘风云二号’的5个增加到14个;观测时间分辨率提高1倍,可每15分钟实现一次金圆盘扫描,最快可以每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