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汇总六_第1页
云南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汇总六_第2页
云南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汇总六_第3页
云南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汇总六_第4页
云南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汇总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汇总六一、积累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fángyùdāngejīnghuángchǒuèhuìhuǐjiǎohuo教后2.从下列词语中,选出读音错误的一项。()(1)A.汤匙shí B.燃放rán C.帐篷peng D.皎洁jiǎo()(2)A.憎恶zēng B.炽热zhì C.眷恋juàn D.苦心孤诣yì()(3)A.念叨dao B.拘留jū C.间断jiǎn D.栅栏zhà()(4)A.咔嚓cā B.参差cī C.矗立chù D.千钧一发jūn3.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1)A.展览 B.通宵 C.宽慰 D.司空见贯()(2)A.浓稠 B.依喂 C.明媚 D.迫不及待()(3)A.争辨 B.震撼 C.染缸 D.抵御()(4)A.领域 B.徘徊 C.辟免 D.揉搓4.下列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弈》通过两个人跟从同一个老师学下棋,因学习态度大不相同导致最终结果也不同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专心致志、用心钻研。B.《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本想阻止一只大雄鹅飞走而爬上了鹅的背,开启了一场“骑鹅旅行记”。C.《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同时还有点虚荣心。D.《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丹尼尔•笛福,被誉为欧洲的“小说之父”。5.选出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A.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想办法克服。B.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就能深刻地了解这些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C.学习与其临时抱佛脚,不如平时好好用点功。D.我宁愿骄傲地离开,也不愿再委曲求全。6.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匆匆》是朱自清写的,文章多处使用问句的形式来直接表达情感。B.《北京的春节》一课把除夕、初一、初六等每一天的活动内容都写得很详细。C.对名著中人物进行评价时,应立体多元,角度不能单一。D.《那个星期天》通过周围环境的变化衬托了“我”心情的变化。7.选出下列习俗与寓意对应不正确的一项()A.过年时吃年糕(五福临门) B.过年的时候守岁(辞旧迎新)C.过年时吃鱼(年年有余) D.建筑物上雕刻蝙蝠(福气盈门)8.请选出下面作品中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代表作品()。A.《九成宫醴泉铭》 B.《颜勤礼碑》C.《玄秘塔碑》 D.《三门记》9.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1)通国之善弈者也。()A.容易 B.喜欢 C.擅长(2)思援弓缴而射之。()A.指鸿鹄 B.指弈 C.指专心致志那个人(3)孔子不能决也。()A.判断 B.决定 C.下决心10.语言积累。仿照例句画线部分的写法,选择下列一种情景,写一句话。饿安静盼望害怕住在方家大院的八儿,喜得都要发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根据情境填入恰当的语句。(1)李丽做错了事,老师批评了她,她很不高兴。同学王明对她说:“,。”刘娜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2)当你认识到自己的知识太少,经历的事太少时,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事非经过不知难。”(3)老师,您的教育之恩,我们将牢牢铭记。毕业之际,我想借用《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来赞美老师对我们的教育。12.按课文内容填空。(1)《石灰吟》和《竹石》两首诗都运用了的手法,是作者人生志向的表白。于谦用“,”来表达洁身自好的品格;郑燮用“,”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节操。(2)古诗句中告诉了我们不少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或传说,《寒食》中“,”就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3)读了朱自清先生写的《匆匆》一文,我也想要用《长歌行》中的诗句“,”来提醒自己要珍惜时间。二、阅读理解。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ㅤㅤ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ㅤㅤ“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ㅤㅤ“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ㅤㅤ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13.选文主要写的是。14.选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是对父亲和的描写,“”“”等词语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一词说明李大钊经历折磨依旧坚强;“慈祥”一词充分体现了。15.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一种伟大的力量”指。李大钊同志的牺牲,让我想到了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他的死就是比泰山还要重的。阅读材料,完成问题。ㅤ材料一: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选自周国平误写书籍《经典和我们》)材料二:2017年我国网上公布的成年国民人均阅读分配时间表读书时间读报时间看电视时间20.38分12分144分ㅤㅤ材料三: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的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的左脑交流,而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而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摘自报纸)16.上面三则材料是六年级的小宇同学在调查过程中搜集到的。从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搜集信息的渠道有、和。17.根据材料一,周国平认为人们读书的目的主要有、、。18.阅读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为了消遣,我们可以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B.我国成年国民看电视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读报的时间。C.阅读书籍是在和我们的右脑交流。D.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19.材料二所用的说明方法是,其作用是。20.谈到读书,如果让你从《汤姆•索亚历险记》《骑鹅旅行记》《鲁滨逊漂流记》《西游记》《童年》等名著中选择一本推荐给学弟学妹,请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我推荐《》给学弟学妹阅读。理由: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成全善良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ㅤㅤ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ㅤㅤ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ㅤㅤ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ㅤㅤ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ㅤㅤ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ㅤㅤ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ㅤㅤ“爸,伤口疼了吧?”ㅤㅤ“一点点吧!”ㅤㅤ“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ㅤㅤ“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ㅤㅤ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21.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在文中的“隐情”指的是。22.“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中的第一个“善良”在文中指的是,第二个善良在文中指的是。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2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联系短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一种善良”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习作实践。25.习作。“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慨,或高兴,或自豪,或遗憾,或困惑……小学生活一定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这些经历成了你记忆中的珍宝。请你选择一件令你回味的事,通过具体的事例,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26.ㅤ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让中华民族早就实现了“手可摘星辰”的浪漫。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一个背包飞行器,如果你有一个时光穿梭机,如果你……你会运用哪些不可思议的科学技术?你会做些什么?又会发生怎样的奇特经历?请大胆发挥想象,写一个科幻故事。ㅤㅤ要求:①题目自拟,思想积极向上,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条理,详略得当,选择题一习作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选择题二习作想象丰富,科幻有一定创意。②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在450字以上;③习作中避免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防御;耽搁;惊惶;丑恶;诲;悔;搅和【解析】【分析】书写时要注意“防御”的“御”不要写成形近字“卸”,“耽搁”的“耽”不要写成形近字“枕”,“惊惶”的“惊”不要写成形近字“掠”,“后悔”的“悔”不要写成形近字“晦”。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防御、耽搁、惊惶、丑恶、诲、悔、搅和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2.【答案】(1)A(2)B(3)C(4)A【解析】【分析】(1)A.有误。匙:读“chí”时,意思为:舀汤用的小勺子。读“shi”时,意思为:[钥~〕开锁的东西。故“汤匙”的“匙”读作“chí”;B、C、D正确。

(2)B.有误。“炽热”的“炽"读作"chì”;A、C、D正确。

(3)C.有误。间:读“jiān”时,意思为:②方位词,中间。②方位词,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③一间屋子;房间。④房屋的最小单位。读“jiàn”时,①空隙。②嫌隙;隔阂。③隔开;不连接。④挑拨使人不和;离间。⑤拔去或锄去(多余的苗)。故“间断”的“间”读作“jiàn”;A、B、D正确。

(4)A.有误。嚓:读“chā”时,意思为:拟声词。摩擦、断裂等的声音。读“cā”时,意思为:拟声词。短促的断裂声、摩擦声等。故“咔嚓”的“嚓”读作“chā”;B、C、D正确。

故答案为:(1)A;(2)B;(3)C;(4)A。

【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我们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3.【答案】(1)D(2)B(3)A(4)C【解析】【分析】(1)D.司空见惯: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因此,“司空见贯”应是“司空见惯”;A、B、C正确。

(2)B.依偎:紧挨着;亲热地靠在一起。因此,“依喂”应是“依偎”;A、C、D正确。

(3)A.争辩:争论,辩解。因此,“争辨”应是“争辩”;B、C、D正确。

(4)C.避免:防止;设法不使某一情况发生。因此,“辟免”应是“避免”;A、B、D正确。

故答案为:(1)D;(2)B;(3)A;(4)C。

【点评】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4.【答案】D【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他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5.【答案】B【解析】【分析】A、C、D正确。

B.“你就能”错,“只有”与“才”搭配,表示条件关系。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判断使用的关联词语是否恰当。6.【答案】B【解析】【分析】A、C、D说法正确。

B.说法不正确。《北京的春节》—课把除夕、初一、正月十五等每这几天的活动内容写得很详细,但没有写初六这天人们的活动。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课文理解、阅读策略和方法。作家及其作品属于文学常识的范畴,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7.【答案】A【解析】【分析】A.不正确。过年时吃年糕寓意—年更比一年高。

B、C、D对应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节日风俗。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了解的可上网或阅读相关书籍,报刊完成。8.【答案】D【解析】【分析】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书取法钟繇、"二王"、李邕、赵构等,于篆、隶、真、行、草诸体皆擅,尤以楷书、行书著称;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妻书法作品代表作是《三门记》。A项《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代表作;B项《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代表作;C项中《玄秘塔碑》是柳公权代表作。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书法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书法常识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9.【答案】(1)C(2)A(3)A【解析】【分析】(1)通国之善弈者也: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善:善于,擅长。故选C。

(2)思援弓缴而射之: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之:代词,这里指鸿鹄。故选A。

(3)孔子不能决也: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决:决断,判断。故选A。

故答案为:(1)C;(2)A;(3)A。

【点评】考查了字词解释。做此题要先理解诗歌词句大意,再根据诗歌词句意思理解做题。诗歌词句中重点字词的意思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多加积累,做题时方便搜索调取。遇到不确定的字词,也可联系诗歌词句整体进行分析解释。10.【答案】饿:我饿得前胸贴后背。【解析】【分析】考查句子仿写、情景写话。例句用夸张手法,据此仿写。

故答案为:俄:我饿得前胸贴后背。

【点评】考查了句子仿写。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仿写句子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特点、语气等,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11.【答案】(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2)书到用时方恨少(3)润物细无声【解析】【分析】(1)结合题干中的“李丽做错了事,老师批评了她,她很不高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可知填写的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

(2)结合题干中的“事非经过不知难。”,可知填写的诗句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会的知识太少了。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用上这些知识。

(3)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结合题干中的“老师,您的教育之恩,我们将牢牢铭记。”“随风潜入夜”,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润物细无声”。

故答案为:(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2)书到用时方恨少;(3)润物细无声。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语语、俗语及惯用语。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12.【答案】(1)托物言志;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解析】【分析】(1)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结合题干中的“表达洁身自好的品格”,可知填写的诗句是“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清代郑燮怕的《竹石》,结合题干中的“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节操”,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出自唐韩翊的《寒食》。结合题干中的“描绘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匆匆》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他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这让我想起《长歌行》中劝告人们珍惜时间的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故答案为:(1)托物言志;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诗歌默写诗歌写作手法和古诗文默写。作答此题要求我们在日常的课文学习中,识记相关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答案】13.父亲在法庭上的表现14.外貌;神态;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平静;李大钊对亲人的爱15.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解析】【点评】(1)此题是依据段意找段落,解答时先整体感知短文内容,看看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把意思相近的段落合并在一起。

(2)要想很好地理解句子的描写手法,需要深入地理解句子,并结合上下文弄清句子的表现形式。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3)关键句理解的考查。联系文章的中心,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来分析。13.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阅读文段可知,这段话主要写了“我们"和父亲在法庭上见面。及父亲在法庭上的表现。

故答案为:父亲在法庭上的表现14.考查学生对描写手法的理解。阅读句子“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可知,这个句子是对父亲的神态和外貌描写,“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等描写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一词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一词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故答案为:外貌、神态、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平静、李大钊对亲人的爱15.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一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可知,“伟大的力量"是指: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李大钊同志的牺牲,让我想到了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的死就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故答案为: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答案】16.著作;网络;报刊17.为了实际的用途;为了消遣;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18.C19.列数字;说明我国成年国民读书时间比读报时间长,成年国民喜欢看电视,不喜欢读书看报,我国成年国民用在电媒上时间远远超过纸媒上的时间。20.西游记;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内容故事上环环相扣,使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带给我们一些许多的道理,比如有志者事竟成,不怕艰难向前冲等。【解析】【点评】(1)、(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4)此题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结合上下文,分析说明作用。

(5)解答此题先写出自己最喜欢的名著中人物的名字,再写出喜欢的理由,理由可以从人物的性格特征写起。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16.本题内容理解与概括。由“节选自周国平著作《经典和我们》"“摘自网络"摘自报刊"可知,这位同学搜集信息的渠道分别是:著作、网络、报刊。

故答案为:著作;网络;报刊17.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由句子“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二是为了消遣""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可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为了实际的用途;为了消遣;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18.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结合“书籍是与我们的左脑交流,而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可知C答案是错误的。故选:C。

故答案为:C19.考查说明方法。从读书时间:20.38分;读报时间:12分;看电视时间:144分可知我国成年国民读书时间比读报时间长,成年国民喜欢看电视,不喜欢读书看报,我国成年国民用在电媒上时间远远超过纸媒上的时间。

故答案为:列数字;说明我国成年国民读书时间比读报时间长,成年国民喜欢看电视,不喜欢读书看报,我国成年国民用在电媒上时间远远超过纸媒上的时间。20.考查经典名著、实践作业、推荐介绍。根据自己阅读实际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西游记;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内容故事上环环相扣,使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带给我们一些许多的道理,比如有志者事竟成,不怕艰难向前冲等。【答案】21.臀部有伤口,不能坐22.让座女孩的善良;老人成全善良的善良;总结全文23.是主要写公交车上,一位臀部受伤的老人,为了成全一位姑娘的善良,忍受着痛苦坐在姑娘让出的座位上的事。老人成全了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呢?24.一个能成全别人善良的人,自己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如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小学生搀扶老人过马路,明明老人可以拒绝这个孩子的,但面对善良小学生时,他乐意让小学生搀扶,这位老人也是很善良的一个人。【解析】【点评】(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2)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我们要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要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任务、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明的写出来。

(4)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2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掌握。这篇短文主要讲了在公交车上,一个姑娘给臀部有伤的老人让座,老人虽然知道自己由于臀部有伤不能坐着,但还是接受了姑娘的好意。文中“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这句话中老人的隐情是臀部有伤口,不能坐。

故答案为:臀部有伤口,不能坐22.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文中的这句话“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说的是姑娘和老大爷都有善良的心。这句话就这个故事而言,前一个善良指让座女孩的善良,后一个善良指的是老人成全善良的善良。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总结全文。

故答案为:让座女孩的善良;老人成全善良的善良;总结全文23.考查了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描写的是在公交车上,一位臀部受伤的老人,为了成全一位姑娘的善良,忍受着痛苦坐在姑娘让出的座位上的事。老人成全了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呢?

故答案为:是主要写公交车上,一位臀部受伤的老人,为了成全一位姑娘的善良,忍受着痛苦坐在姑娘让出的座位上的事。老人成全了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呢?24.考查了对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可以从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来考虑,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回答。

故答案为:一个能成全别人善良的人,自己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如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小学生搀扶老人过马路,明明老人可以拒绝这个孩子的,但面对善良小学生时,他乐意让小学生搀扶,这位老人也是很善良的一个人。25.【答案】这件事我做对了在记忆的深处,有着许许多多童年的回忆,他们就像一颗颗小星星,密密麻麻的散布在我的心里,现在,我就挑一颗最亮的给你看吧!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和表姐一块去商店买东西。路上,姐姐突然对我说:“贝贝,你应该听说过雷锋这个人吧!”我有点莫名其妙:“嗯,怎么了?”他又说:“那么,你想不想像雷锋一样助人为乐啊?”“当然想。”我心想姐姐问我这个干嘛?想着想着,忽然看见前面陡坡上有一位年过七十的老奶奶推着三轮车艰难的向前走着,心想:原来姐姐是这个意思啊!我拉着姐姐的手,跑到了三轮车旁,看到老奶奶已经满头大汗了,连忙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我来帮你推吧!”还没等老奶奶回答,我们两个便开始推三轮车,一位三轮车上有很多东西,我们两个把吃奶的劲有使了出来,终于把车推了上去。老奶奶连忙转过身来,微笑着向我们道谢。这时,我细细地观察这位老奶奶:一头又稀又白的头发,手上因为长年操劳而变得非常粗糙,身上穿着一件脏兮兮的衣服,我心想:唉——老奶奶这么大年纪了,还……这时,老奶奶又说:“你们两个准备去那儿?我来送送你们吧!”“不用了,不用了,您慢走吧!我们到了。”我们两个连连摆手,然后逃也似地溜走了,生怕老奶奶真的送我们。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十分高兴,心想原来助人为乐是这么快乐啊!这件事我做得对极了!以后,我一定要多帮助人!这是我那一颗最来亮的星星,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