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八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八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八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八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八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八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解析)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八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7.0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zhì)默契(qì)瞥见(piē)藏污纳垢(gòu)

B.绯红(feī)扒手(bá)犀利(xī)深恶痛疾(wù)

C.侏儒(zhū)畸形(jī)要塞(sài)油光可鉴(jiàn)

D.甲胄(zhòu)窒息(zhì)模糊(mó)屏息敛声(pǐng)

2.下面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躁热凛冽通风罩任劳任怨B.掌故私塾日暮里抑扬顿挫

C.湛蓝吹嘘速成班为富不人D.愚顿禁锢沉淀物鹤立鸡群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因此催生了世界大国战略博弈的新格局.

B.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管理.

C.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

D.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甘肃省博物馆获得历史文物藏品近82000多件.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4.根据提示默写。

(1)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2)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1)王维《使至塞上》中把自已孤寂的情绪和大漠奇特壮丽草奇特壮丽的景象融为一起,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______。(郦道元《三峡》)

(3)《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下承天寺庭院中的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5.名著阅读。

(1)《昆虫记》的是法国的______。

(2)请你至少写出三种《昆虫记》中描绘的昆虫,并且分别简要概括他们的特点。

四、语言表述(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6.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

(1)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

(2)玄妙灵动的狐女、机智勇敢的屠户,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

(3)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

(4)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经》的抑扬顿挫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8.0分)

7.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抹不去的记忆

——写在袁隆平先生逝世一周年

夏树

①袁隆平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里,时常有人将金黄的稻穗摆在他的墓前,这是绵延无尽的追忆和思念。

②去年8月,我接到农业农村部机关党委的来电,说部里要组织袁隆平先进事迹报告会,希望我能参加这项工作。在组织事迹报告会的日子里,我时常被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感动着。

③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告诉我们,袁老师91岁高龄还坚守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稻田旁,这在世界科学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他完全可以坐在长沙的办公室里,听学生给他汇报科研数据,也可以让学生站在稻田里和他视频。

④年近花甲的赵炳然研究员,三十多年来一直跟随袁老师南繁育种。他说,袁老师有三个孩子,因为科研工作太忙了,一直顾不上,在第二个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就急匆匆地去了海南,临行前他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亲了又亲,深情地对妻子说:“我要去找我科研上的孩子了,你就支持我吧,谅解我吧!”赵炳然说:“袁老师每天都要到田里去看看,摸一摸他心爱的稻穗,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他从骑自行车下田、骑摩托车下田、自己开小轿车下田,一直到我们开车搀扶着他老人家下田。在他一生的科学实践中,始终要求自己亲自下田,掌握翔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他也要求我们所有科研人员必须下田,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电脑里长不出水稻’。”

⑤杂交水稻中心的吴俊研究员说,袁老师73岁那一年,大家无论如何也不同意他再骑摩托车下田了,于是,他得到了一本由交管部门颁发的小汽车“特别驾照”,这个“特别”在于只能从院内开到试验田。“有一次,记者采访袁老师,他得意地说:‘我就是喜欢飙车。’我们在一旁就想笑,心想,您那算什么飙车啊!但袁老师就是这样,永远自信爆棚。”

⑥吴俊也曾见过袁老师开会时发火。那是2018年,在讨论一个粮食高产项目指标时,有人提出种植经济效益好的优质稻,有人提出稻田养虾等混养模式,只要收入能折合1200公斤稻谷就算达标。那年已经88岁的袁老师,一听这话就生气了,把本子往桌上一摔,非常严肃地说:“我不同意!到了缺粮的时候,钱管什么用?两个金元宝也换不来一个大馒头。”

⑦湖南杂交水稻中心副主任李莉,原本是一个学油菜的硕士,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一生的专业方向。

⑧2006年5月,马上就要毕业的李莉,正到处投简历找工作。一天,在湖南省农科院杂优中心的办公楼里,袁老师正好迎面走来,这是李莉第一次见到袁隆平院士,还没有回过神来,袁老师就亲切地问她:“你找谁?”“我找工作。”袁老师说:“那到我办公室来吧。”短短十几分钟的英语对话,竟让李莉完成了入职面试。

⑨袁隆平用他严谨的科学态度,把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当成一棵小苗,用心去浇灌、培育。他希望李莉做一个像他那样的人,像他那样热爱种子的人。他对李莉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⑩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记者们含泪拍下了这样的画面:工作人员用轮椅推着袁老师进入会场,已行动不便的他仍记挂着第三代杂交水稻,希望推广的步伐快一些,再快一些。

弥留之际,守在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新品种的耐盐浓度达到0.9%,提前两年达标,袁老师听后,用尽生命最后的一丝力气点了点头,然后闭上了眼睛。站在病床前的家人和学生,轻轻地唱起了他一生最喜爱的歌曲《测阳河》:“测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的水路到湘江……”

送别的那一天,长沙花店里的菊花售整,明阳山殡仪馆外排起了长队,足有两公里,三十万人冒雨送先生最后一程。我想起诗人臧克家的那句诗:“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他一生守望稻田,把稻香送给全世界。他憧憬着禾下乘凉的美梦,希望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希望全人类都吃饱、吃饱、吃好。他以他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家国情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1)文章第②段说“我时常被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感动着”,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这些“鲜活的故事”。

(2)文章第⑥段是如何塑造袁隆平的人物形象的?

(3)在叙事中,多次引用他人的转述或回忆来展现主人公的形象。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

(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8.阅读回答问题。

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①我的语文老师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②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桌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

③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④大概一个星期后,她又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

⑤晚上,我回到学校夹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看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⑥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⑦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⑧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们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的品质的建构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个学校里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1)(考点:内容概括)本文叙述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①______

②______

(2)(考点:赏析句子)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①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

②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地好,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

(3)(考点,句子含义理解)根据语境,谈谈你对“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这句话的理解。

(4)(考点:分析人物形象)为什么认为“我的语文老师”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文略)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①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②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③,俾④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⑤形胜。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有删改)

①欹(qī)嵌:石块错斜嵌插在溪岸的样子。②邑(yì):城镇。③芜秽(wúhuì):丛生的杂草。④俾(bi):使。⑤裨(bi):补助,增添。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悉皆怪石

B.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C.清流见底/南流数十步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植松与桂,兼之香草

(2)翻译句子。

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甲文和乙文都写了自然山水,在表述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异同?请简要概括。

七、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0.阅读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西湖早春图,如春水初涨、莺争暖树、______、______、草没马蹄,抒发了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二句展现的景象。

八、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11.写作。

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或事情值得收藏,比如收藏往昔旧物,留住时光里的温情;收藏如水明月,邂逅苏子旷达的灵魂;收藏名言警句,获得成长路上的不竭动力……那么你收藏了什么呢?这份收藏的背后有何故事和意义呢?

请以“收藏”为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思所感,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也不要写成书信体。②不少于600字,不要抄袭,不要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九、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2.诚实守信,同心共筑。“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了“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踊跃搜集相关图文资料。

(1)老师让同学们每人搜集两条关于诚信的名言,张贴在教室,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诚信的人。请你也来参与完成。

(2)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则新闻材料,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

本报天津8月30日电(记者新博、金歆)8月29日,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诚信建设高峰论坛在津举行,会上首次发布网络诚信发展年度报告—《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编撰,全面反映2021年以来我国网络诚信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报告》从总体概况、履责情况、问题挑战、思考建议4个部分阐述年度网络诚信建设情况。《报告》显示,我国网络诚信建设呈现五大特点:规范力度明显加大、诚信机制加快健全、宣传教育深入人心、社会实践丰富多彩、失信惩戒成效明显,我国网络诚信建设整体状况持续向好。

(3)以下是你收集的两幅公益宣传画,请你从中任选一幅,给同学们进行讲解。

解析和解答

1.C

A.有误,“炽热”的“炽”应读作“chì”。

B.有误,“绯红”的“绯”应读作“fēi”,“扒手”的“扒”应读作“pá”。

C.正确。

D.有误,“屏息敛声”的“屏”应读作“bǐng”。

故选:C。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

字音是基础部分常考的归纳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2.B

A.有误,“躁热”的“躁”应为“燥”。

B.正确。

C.有误,“为富不人”的“人”应为“仁”。

D.有误,“愚顿”的“顿”应为“钝”。

故选:B。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

字形是基础部分常考的归纳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3.C

A.缺主语;

B.用词不当,删掉“引导和”

C.正确;

D.“近82000多”表约数的词使用重复,删掉其一.

故选C.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

4.黄鹤一去不复返,山随平野尽

牧人驱犊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解析:

(1)黄鹤一去不复返(重点字“返”)

(2)山随平野尽(重点字“随”)

(3)牧人驱犊返(重点字“犊”)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沿溯阻绝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5.法布尔

(1)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把握。《昆虫记》的是法国的法布尔。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蜣螂:以其它动物的尸体和粪便为食,被称为“清洁工”。狼蛛:一口就能咬到敌人致命的部位,是一招致死的杀手。

解析:

(1)法布尔

(2)蝉:为快乐而放声高歌,永远不知疲倦的歌唱家;黄蜂:本能让他们遭受美丽的嘲笑,却没有赋予他们动脑筋的能力;螳螂:外表美丽而天性凶残,是不折不扣的杀手。

《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生命尊敬与热爱。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6.(4)

(1)

(3)

(2)

本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衔接能力,观察文本的上下文,提高语言运用的连贯与衔接能力,此题是按照历史年代的先后顺序,依次为:汉朝,东晋,唐朝,清朝,故:(4)(1)(3)(2)。

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此类题看似简单,实则比较复杂,得分率一般不高,但只要我们掌握好解题思路和方法,还是能很好地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体裁和中心;其次,理清思路;再次,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连读,语感检验。

做该题时,要先了解文段的内容,找出写作的顺序,并弄清楚句子之间的关系,方可得出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此类题看似简单,实则比较复杂,得分率一般不高,但只要我们掌握好解题思路和方法,还是能很好地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体裁和中心;其次,理清思路;再次,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连读,语感检验。

7.(1)本题考查概括事件。

根据第③段中的“袁老师91岁高龄还坚守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稻田旁”可得:袁隆平91岁高龄还坚守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稻田旁。

根据第④段中的“袁老师有三个孩子,因为科研工作太忙了,一直顾不上,在第二个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就急匆匆地去了海南”可得:袁隆平为了科研事业,对于三个孩子都疏于照顾,舍小家为大家。

根据第④段中的“在他一生的科学实践中,始终要求自己亲自下田,掌握翔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他也要求我们所有科研人员必须下田”可得:袁隆平在他一生的科学实践中,始终要求自己亲自下田,掌握翔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还要求科研人员必须下田。

根据第⑥段中的“有人提出稻田养虾等混养模式,只要收入能折合1200公斤稻谷就算达标。那年已经88岁的袁老师,一听这话就生气了,把本子往桌上一摔,非常严肃地说:‘我不同意!到了缺粮的时候,钱管什么用?两个金元宝也换不来一个大馒头。’”可得:袁隆平坚决反对“稻田养虾等混养模式”,认为粮食安全比经济效益更重要。

根据第⑨段中的“袁隆平用他严谨的科学态度,把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当成一棵小苗,用心去浇灌、培育”可得:对待新人,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培养,用心教导。

根据第⑩段中的“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记者们含泪拍下了这样的画面:工作人员用轮椅推着袁老师进入会场,已行动不便的他仍记挂着第三代杂交水稻,希望推广的步伐快一些,再快一些”可得: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袁隆平仍记挂着第三代杂交水稻。

(2)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

第⑥段中的“把本子往桌上一摔”是对袁老的运作描写。联系本段中的“有人提出稻田养虾等混养模式,只要收入能折合1200公斤稻谷就算达标”可知,这个动作表现了袁老对有人提出的“稻田养虾等混养模式”非常生气。从“摔”这个动作里,可以看出他反对态度的坚决。

第⑥段中的“我不同意!到了缺粮的时候,钱管什么用?两个金元宝也换不来一个大馒头。”是对袁老的语言描写。直接表明了自己不同意的态度。“到了缺粮的时候,钱管什么用?两个金元宝也换不来一个大馒头”表现了粮食安全在袁老心中的重要性。

联系人物形象可知,此处对袁老的运用和语言描写,刻画了他不唯经济、不唯功利的人物形象。

(3)本题考查写作手法。

根据第⑥段中的“杂交水稻中心的吴俊研究员说,袁老师73岁那一年,大家无论如何也不同意他再骑摩托车下田了,于是,他得到了一本由交管部门颁发的小汽车‘特别驾照’,这个‘特别’在于只能从院内开到试验田。‘有一次,记者采访袁老师,他得意地说:‘我就是喜欢飙车。’我们在一旁就想笑,心想,您那算什么飙车啊!但袁老师就是这样,永远自信爆棚。’”可知,此处就是袁老身边的人转述,吴俊是袁老身边的研究员,通过他的转述,生动地展现了袁老极其自信、乐观积极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和真实性。

根据第⑧段中的“2006年5月,马上就要毕业的李莉,正到处投简历找工作。一天,在湖南省农科院杂优中心的办公楼里,袁老师正好迎面走来,这是李莉第一次见到袁隆平院士,还没有回过神来,袁老师就亲切地问她:‘你找谁?’‘我找工作。’袁老师说:‘那到我办公室来吧。’短短十几分钟的英语对话,竟让李莉完成了入职面试”可知,这是袁老身边人的回忆。通过李莉的回忆,展现了袁老用心培育新人的特点,使他的形象更加立体,精神品质更加突出。

(4)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

末段中的“他一生守望稻田,把稻香送给全世界。他憧憬着禾下乘凉的美梦,希望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希望全人类都吃饱、吃饱、吃好”是对袁老一生的总结,深化了文章主题。

末段中的“他以他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家国情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永远抹不去的记忆”体现了袁老严谨的科学学态度和精神,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联系感情可知,高度评价了袁老的一生与精神品质,说袁老给人们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表述了对袁老离去的悼念之情。

解析:

(1)①袁隆平91岁高龄还坚守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稻田旁。

②袁隆平为了科研事业,对于三个孩子都疏于照顾,舍小家为大家。

③袁隆平在他一生的科学实践中,始终要求自己亲自下田,掌握翔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还要求科研人员必须下田。

④袁隆平坚决反对“稻田养虾等混养模式”,认为粮食安全比经济效益更重要。

⑤对待新人,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培养,用心教导。⑥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袁隆平仍记挂着第三代杂交水稻。

(2)运用动作描写,“摔”的动作表现出袁隆平对提出的“稻田养虾等混养模式”非常生气,并且反对的态度之坚决;通过语言描写,直接表明态度,体现出粮食在袁隆平心中的重要性。刻画出袁隆平不唯经济、不唯功利的人物形象。

(3)①通过袁隆平身边人的回忆,描写与袁隆平相关的事,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和真实性;②通过他人的转述,使袁隆平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精神品质更为突出。

(4)最后一段内容是对袁隆平一生的总结,深化了文章主题,体现出袁隆平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神,给人们留下难以抹去的回忆,表述了对袁隆平的深切悼念。

本文通过记叙袁隆平一生的事迹,高度赞扬了袁隆平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家国情怀,体现出袁隆平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精神品质,给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表述了对袁隆平深切的哀悼和怀念。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

8.老师给我们讲什么是语文。

老师当众说“我”的作文差,事后老师又具体指出“我”作文的缺点。

(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能力。

第②③段写的是老师给我们讲什么是“语文”。第④——⑦段写老师当众说“我”的作文差,事后具体指出“我”作文的缺点,使“我”深受感动,这件事对“我”以后的成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

第①句“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来到”是动作描写,结合“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句可知,“我”在当时的愤怒和对老师粗鲁的态度,结合“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句可知,可知曹老师的认真,发现了“我”很严重的问题,也是心平气和地给“我”一一指出,也反衬了老师的宽容。

第②句“月亮特别地好,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句描写了“月光”,是环境描写,安静、美好的月夜景色衬托了“我”美好的心情,结合“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句可知,表现了此时“我”理解了老师,收获了进步。

(3)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

从第⑤⑥段老师对“我”作文的分析来看,老师既肯定“我”的才情,又剖析了“我”心态上的浮躁,并且究其原因是“当那些老师们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在此基础上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4)本题考章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老师告诉“我们”什么是语文,教学生用诗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万物,以心去体悟平凡的事物,可见其知识渊博,教学方法独特。批评我,事后指出“我”作文的缺点,可见其对学生要求严格,关爱学生成长,她用严厉的批评点醒我,让“我”终身受益,所以内心无比感激。综合这些分析,虽然老师外表并不美丽,但她渊博的学识和对学生的真心关爱,使“我”觉得她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

解析:

(1)①老师给我们讲什么是语文;②老师当众说“我”的作文差,事后老师又具体指出“我”作文的缺点。

(2)①动作描写,用“撕”“扔”“冲”等一系列动词,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我”怒火之大,表现了我愤怒的情绪和对老师粗鲁的态度,反衬出语文老师的大气与宽容。

②这一句描写了走出老师卧室时校园的清澈月光;通过环境描写衬托出老师的谈话让理解了老师,化解了对她的恼恨;老师的教导使自己在学习和写作上有所收获,心情大好。

(3)有才气原本是好事,但是如果没有自知之明,不思进取,就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就是有害的。就像文中的“我”在作文本上写的字由认真到张扬,和写春天时由诚实到臃肿、夸张,这是“我”的心态出了问题,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4)因为语文老师是一个有方法、有情怀、有思想的老师。她不拘泥于教材,而是信手括来,充分体现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在对待“我”这个所谓作文优秀生时,冷静理性的分析“我”的作文优劣,因材施教,负责有爱。因此,认为“我的语文老师”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

这篇文章写了语文老师两件事,第1段直抒对老师的怀念和赞美,引出回忆。第2-3段写老师用独特的方法为我们讲什么是“语文”,可见其知识的渊博、教法的独特。第4-7段写老师当众说“我”的作文差,事后具体指出“我”作文的缺点,使“我”深受感动,可见其对学生要求严格和真心关爱的特点。第8段再次抒发赞美之情。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意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9.A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全,都。

B.结构助词,的/代词,它。

C.溪流(名词)/流经(动词)。

D.欣赏、领悟/和。

故选:A。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语:交辉,交相辉映。句意为: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

②重点词:歇,消散;乱,此起彼伏。句意为:早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

的鸣叫声。

(3)本题考查对比阅读。两个语段都是描写自然美景的名篇,都表述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语段(一)是寄给谢中书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短短六十八个字,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的自然美,表述了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文末“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述了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语段(二)第一段描写小溪的环境清幽秀丽,第二段综合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述方式感叹小溪不为人所赏爱,借此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据此结作答即可。

解析:

(1)A

(2)①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

②早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3)相同点:都通过对秀丽风景的描写,表述了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不同点:甲文表述了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及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乙文借小溪水清、石怪、境幽,值得赏爱却无人赏爱,表述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

参考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从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这条小溪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两岸全是一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它们的美妙)。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间田野,就是很适合避世隐居的人居住;如果它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都会城镇(市民游览)的胜地,仁者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它);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但无人知晓)而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起了亭阁,栽上了松树、桂树,又种植了鲜花香草,来增加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右面,便命名为“右溪”。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明白地告诉后来人。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10.燕啄春泥

花迷人眼

(1)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诗歌内容。结合“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可概括为燕啄春泥、花迷人眼。

(2)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画面。解答此题需要了解诗句的意思。此句译为: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即可。

解析:

(1)①燕啄春泥②花迷人眼

(2)湖边五颜六色的野花迷乱了诗人的眼睛,马蹄在新生的嫩草里时隐时现,诗人信马由缰,沉浸在春意蓬勃的大自然里。

译文:

钱塘湖春行走在西湖边,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诗中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景中寄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它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11.收藏心中的感动生活中总有许多的事情让我们永远收藏,那或许是一种美好,或许是一份感动。

一天放学后,我拿着新买的书兴冲冲的朝家赶,我一路小跑,想早点回去看。跑过一条小巷时,“砰咚”一声响,我把一个苹果摊给撞翻了,苹果散落一地。“不好!”我不禁暗暗叫苦。怎么办呢?要是给摊主抓住了,可能要我赔他苹果,说不定还会揍我一顿,这可得想个脱身的办法呀,我想。抬头一看,幸运的是摊主不在,只有旁边一位摊主用眼睛瞪着我,我迟疑了一下,蹲下身胡乱地捡起几个苹果,丢进摊主的箩筐里后,一溜烟便溜之大吉了。只听见旁边的摊主大声吼道:“这个娃儿太……”

跑了一阵,我发现没人追赶,便停了下来,长长地舒了口气。我突然反应过来,想看看新书是否弄脏了,才发现自己两手空空。糟了,书丢了!丢在哪儿了呢?我反复回想着。忽然,我眼睛一亮,会不会是丢在苹果摊那里?“很有可能!”我自言自语道。“对,去找找。”我拔腿就走,可刚迈出两步,猛然又收了回来。这不是自投罗网吗,我想。可是刚买的书丢了太可惜了。我咬咬牙,还是快步转回去,到了拐弯处,我放慢脚步,侧着头远远地向苹果摊那里张望,只见一位老爷爷弯着腰正在捡地上四处散落的苹果。他就是摊主!旁边的那位摊主好像在对着老爷爷说着什么。

到底过不过去?我琢磨着。这时旁边那位摊主发现了我,说道:“就是那个小娃儿!”我见躲不过,就只好硬着头皮走过去,做出一副准备接受惩罚的样子。只见老爷爷一手捡拾苹果,另一只手拿着一本书,那不正是我的书吗?可是,他肯不肯还给我呢?我疑虑着。无奈之下,磨磨蹭蹭地走到老爷爷跟前。谁知老爷爷没有责怪我,还笑着说:“这本书是你丢的吧,还给你,小朋友!以后走路一定小心些哟,不要把自己撞伤了。”说完,老爷爷把书还给了我,便又忙着捡苹果去了。我一直站着,直到老爷爷把苹果捡完。老爷爷看我还站在哪里,便说道:“去吧,孩子,没事的。”我红着脸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