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章末真题5 机械能 作业_第1页
2023-2024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章末真题5 机械能 作业_第2页
2023-2024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章末真题5 机械能 作业_第3页
2023-2024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章末真题5 机械能 作业_第4页
2023-2024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章末真题5 机械能 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真题练5机械能

1.(2021・山东卷,3)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水平桌面上有

一长为L的轻质细杆,一端可绕竖直光滑轴0转动,另一端与质量为m

的小木块相连。木块以水平初速度v。出发,恰好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圆

周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B)

解析:在运动过程中,只有摩擦力做功,而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根

2

据动能定理有-Ff-2πL=O-Jmv0,可得摩擦力的大小Ff=答,选项B

24πL

正确。

2.(2021・广东卷,9)(多选)长征途中,为了突破敌方关隘,战士爬上

陡峭的山头,居高临下向敌方工事内投掷手榴弹。战士在同一位置先

后投出甲、乙两颗质量均为m的手榴弹。手榴弹从投出的位置到落地

点的高度差为h,在空中的运动可视为平抛运动,轨迹如图所示,重力

A,甲在空中的运动时间比乙的长

B.两手榴弹在落地前瞬间,重力的功率相等

C.从投出到落地,每颗手榴弹的重力势能减少mgh

D.从投出到落地,每颗手榴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mgh

解析:甲、乙两颗手榴弹竖直方向下落的高度相同,由平抛运动的特点

可知,它们的运动时间相等,A错误;落地前瞬间,PG=mgVy=mg2t,由于运

动时间相等,故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B正确;从投出到落地,重力做功

为mgh,故重力势能减少mgh,C正确;从投出到落地过程中只有重力做

功,手榴弹的机械能守恒,D错误。

3.(2022・广东卷,9)(多选)如图所示,载有防疫物资的无人驾驶小车,

在水平MN段以恒定功率200W、速度5m/s匀速行驶,在斜坡PQ段

以恒定功率570W、速度2m/s匀速行驶。已知小车总质量为50

kg,MN=PQ=20m,PQ段的倾角为3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

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D)

A.从M到N,小车牵引力大小为40N

B.从M到N,小车克服摩擦力做功800J

C.从P至IJQ,小车重力势能增力口1×10'J

D.从P到Q,小车克服摩擦力做功700J

解析:从M到N,由PI=FV可得小车牵引力F尸&挈N=40N,选项A正

V15

确;从M到N,小车匀速行驶,牵引力等于摩擦力,可得摩擦力f.=F1=40

N,小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π=f1・MN=40×20J=800J,选项B正确;

从P到Q小车上升的高度h=PQsin30°=20X0.5m=10m,小车重力

势能的增力口量AEp=mgh=50X10X10J=5000J,选项C错误;从P到

Q,由P2=F2V2可得小车牵引力F?="=TN=285N,从P到Q,小车匀速行

驶,小车牵引力F2=f2+mgsin30°,解得f2=F2-IngSin30°=285

N-50×10×∣N=35N;从P到Q,小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Wf2=f2・PQ=35×20J=700J,选项D正确。

4.(2021・湖南卷,3)“复兴号”动车组用多节车厢提供动力,从而达

到提速的目的。总质量为m的动车组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该动车组

有四节动力车厢,每节车厢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均为P,若动车组所受的

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Fa=kv,k为常量),动车组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vm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动车组在匀加速启动过程中,牵引力恒定不变

B.若四节动力车厢输出功率均为额定值,则动车组从静止开始做匀加

速运动

C.若四节动力车厢输出的总功率为2.25P,则动车组匀速行驶的速度

为IVm

D.若四节动力车厢输出功率均为额定值,动车组从静止启动,经过时

间t达到最大速度Vm,则这一过程中该动车组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17z

-mvm-Pt

解析:在动车组匀加速启动的过程中,对动车组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

二定律有FH⅛=ma∣,其中F∣a=kv,在动车组匀加速启动的过程中,加速

度a∣不变,V增大,则F阻增大,故牵引力Fl逐渐增大,A错误;若四节动

力车厢输出功率均为额定值,则牵引力F2=竺,而F2-F『ma,其中F阻=kv,

V

由V增大可知加速度a减小,所以动车组从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减小的

变加速运动,B错误;设当四节动力车厢输出的总功率为2.25P时,动

车组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动车组匀速行驶时受力平衡,有F'=FRI

2

=kvm',则4P=kvm,2.25P=kv∕;解得v√=^vra,C正确;当四节动力

车厢输出功率均为额定值时,对动车组从启动到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

根据动能定理有4Pt-W克三m∕Λ解得这一过程中该动车组克服阻力

2

做的功W⅛=4Pt-∣mvm,D错误。

5.(2022•河北卷,9)(多选)如图,轻质定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物体P

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悬挂在定滑轮上,质量mQ>mp,t=0时刻将

两物体由静止释放,物体Q的加速度大小为翳T时刻轻绳突然断开,

物体P能够到达的最高点恰与物体Q释放位置处于同一高度,取t=0

时刻物体P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面,此时物体Q的机械能为Eo重力

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两物体均可视为质点。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BCD)

ʃ

A.物体P和Q的质量之比为1:3

B.2T时刻物体Q的机械能为I

C.2T时刻物体P重力的功率为监

D.2T时刻物体P的速度大小为等

解析:开始释放时,对Q有mQg-Fτ=n⅛•/对P有Fτ-mpg=m1.•李解得

Fr⅛g,≡=⅛A错误;在T时亥∣J,两物体的速度V聋,P上升的距离

3TTIQ23

h尸;义?丁=吟:,细线断后P能上升的高度h2=手=哈,可知开始时P、

2362g18

Q距离为h=h∣+h尸"p,贝IJ开始时Q的机械能为E=π⅛gh=Rj;O〜

mQT2

T内绳子拉力对Q做负功,WT=-FTht=-^,则T时亥IJQ的机械能E'

9

=E-吗LA⅞此后物块Q的机械能守恒,则在2T时刻物块Q的机械

92

能仍为I,B正确;在2T时刻,重物P的速度V2=VLgT=-等,负号表示方

向向下,此时物体P重力的功率Pc,=mpgIv2∣亨・等=萼工弟C、D

正确。

6.(2022•湖北卷,1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拉力传感器验证机械能守

恒定律的实验。一根轻绳一端连接固定的拉力传感器,另一端连接小

钢球,如图甲所示。拉起小钢球至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使小钢球在竖

直平面内摆动,记录钢球摆动过程中拉力传感器示数的最大值TmaX和

最小值Tnig改变小钢球的初始释放位置,重复上述过程。根据测量数

据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的Lax-Tmin图像是一条直线,如图乙所示。

⑴若小钢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图乙中直线斜率的理论值

为O

⑵由图乙得:直线的斜率为,小钢球的重力为No

(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钢球摆动角度偏大

B.小钢球初始释放位置不同

C.小钢球摆动过程中有空气阻力

解析:(1)设初始位置时,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0,则细线拉力最小

值为Tmin=mgcosθ,到最低点时细线拉力最大,则mgl(1-C0S

2

θ)ʌv,Tιnax-mg=my,联立可得Tmaχ=3mg-2Tmin,即若小钢球摆动过程中

机械能守恒,则题图乙中直线斜率的理论值为-2。

71

(2)由题图乙得直线的斜率为k=~-ζ2o~=-2.1,3mg=l.77N,则小钢

球的重力为mg=0.59N0

⑶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小钢球摆动过程中有空气阻力,使

得机械能减小,故选Co

答案:(1)-2(2)-2.10.59(3)C

7.(2021•福建卷,14)如图a,一倾角37°的固定斜面的AB段粗糙,BC

段光滑。斜面上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底端C处,弹簧的原长与BC

长度相同。一小滑块在沿斜面向下的拉力T作用下,由A处从静止开

始下滑,当滑块第一次到达B点时撤去ToT随滑块沿斜面下滑的位移

S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已知AB段长度为2m,滑块质量为2kg,

滑块与斜面AB段的动摩擦因数为0.5,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

(1)当拉力为10N时,滑块的加速度大小;

⑵滑块第一次到达B点时的动能;

(3)滑块第一次在B点与弹簧脱离后,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解析:(1)设滑块的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U,滑块受斜面的支持力大小为N,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拉力为

10N时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ɔ由牛顿第二定律和滑动摩擦力公式有

T+mgsinθ-f=ma,

N=mgcosθ,

f=μN,

2

联立上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a=7m∕so

⑵设滑块在AB段运动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W,由功的定义有

W=TιSι+T2s2,

式中「、T2和si、S2分别对应滑块下滑过程中两阶段所受的拉力及相

应的位移大小。

依题意,Tι=8N,Si=Im,T2=ION,S2=Imo

设滑块第一次到达B点时的动能为Ek,由动能定理有

W+(mgsinθ-f)(sι+s2)=Ek-O,

联立上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Ek=26Jo

(3)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滑块第二次到达B点时-,动能仍为Eko设

滑块离B点的最大距离为S-由动能定理有Ymgsinθ+f)Sroax=O-Ek,

联立上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sraax=l.3mo

答案:(1)7m∕s2(2)26J(3)1.3m

[备用]

1.(2022・全国乙卷,16)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大圆环上套有一个

小环。小环从大圆环顶端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在下滑过程中,

小环的速率正比于(C)

A.它滑过的弧长

B.它下降的高度

C.它到P点的距离

D.它与P点的连线扫过的面积

解析:小环从大圆环顶端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其机械能守恒,下

落h高度过程中,有mgh=∣mv2,解得V二廊I,选项B错误;设小环位置

与P点连线所对的圆心角为θ,小环下滑过程滑过的弧长s=Rθ,而

所以选项错误;小环位置到点的距离

h=R(bcoIXs)AP

L=2Rsin-,h=R(l-cos0),I-COS。=2Sin乜即h=2Rsir?也二,代入

2222R

V=J须可知V与L成正比,即小环的速率与小环到P点的距离成正比,

选项C正确;小环位置与P点连线扫过的面积A=⅛2θ-⅛≡inθ,分析

知与V不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