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单元解读

【单元主题】

本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主题,编排了《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

四篇课文。《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丁香结》描写了

北京城内外丁香的美丽姿态,记述了由“丁香结”生发的联想;《古诗词三首》分别描述了月

夜下的建德江、夏雨中的西湖以及上饶乡村的景色;《花之歌》则从花的视角描画了四季更迭

花开花谢的现象。四篇文章题材不同,景色各异,作者在描述景色时均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联

想。

【阅读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安排这一要素,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

能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能由课文展开联想,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活跃思维、

激发创造力。怎么想开去呢?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比如,阅读《草原》,读到主客相聚与惜别的内容,可以联想自己与别人相聚和惜别的情景,

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二,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比如,《丁香结》

一文,作者由丁香结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由此可以想到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如梅、兰等,

想想这些植物象征着什么,并由这些植物联想到人生。围绕这一要素,本单元通过设计习题、

“交流平台”进行训练,引导学生习得方法。

《草原》的课后题提示学生联想自己生活中相似的经历,借以理解作者的深厚情感;

《丁香结》由花的“结”想到心的“结”,由具体事物引发人生思考,课后题引导学生结

合自己的生活,理解作者的感悟。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再次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以

《丁香结》《草原》为例,提示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基于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从

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既是一种学习策略,也是一种阅读方法。

以上这些习题和提示语为我们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提供了方法,现制定并细化本单元的阅

读学习目标如下: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和指定的课文段落。默写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能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景色,体会表达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

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由此所想

到的人、事或人生思考等。

k√

【写字训练要素】

本单元要求学生会写22个字,会写37个词语。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六

年级在写字上强调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要求能用毛笔字写楷书,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强调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写作训练要素】(3-6年级)

本单元习作要求为“发挥想象,把自己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重点部分写详细二这是让

学生在阅读本单元课文、感受作者丰富想象的基础上创编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

造力,学习在习作时要把重点内容写详细。与第一、二学段的想象类作文相比,这次习作想象

的角度有所变化,要求以别的事物的角度看世界、体验生活,体现''变形"后的生活世界和经

历。

根据以上思考,将习作训练要素细化为:

1.根据习作要求和提示,联系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记叙变形后的经历、生活,把

重点部分写详细。

2.能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3.学会赏析别人的做法,发现优点和不足,乐于表达,乐于分享。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1.会写22个生字,会写3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和指定的课文段落。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

中》。

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由此所想到的人、事或人生思考

等。

4.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领悟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5.根据习作要求和提示,联系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记叙变形后的经历、生活,把

重点部分写详细。

6.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体会分号的用法;初步了解地名和人名拼音的拼写规则。

【学生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初步具有了自主学习的学习能力,但在学习方法上

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既要不断强化“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阅

读习惯和能力,更要引导学生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既要立足课文,又要联系生活实际。教师

可通过举例或结合课后题,教给学生一些方法。

另外,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力相比低年级而言,有了一定的束缚,反而不如低年级的想象力

丰富。为此,教师在本单元教学时,要善于发现四篇课文的共同特点,即作者在描绘景色时均

融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

潜能。

课题1草原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会写“毯、陈”等8个生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理解由生字

学习目标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课文第1自

然段。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4.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草原优美的景色和蒙汉民族团结、情谊深厚的感情。

学习1.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课文第1自

重难点然段。

2.能体会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好处,并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抄写下来。

学情分析

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

通过播放视频,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了解老舍先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对草原有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感受其美丽,为进一步学习课

文,做好情感铺垫。)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番草原风光。

1.播放课件,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

2.简介作者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主要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学习任务二

根据课前布置的自主预习卡,结合自己的完成情况,汇报预习成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学会在预习中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有了

进一步的感知,为下一步研读课文打好基础。)

课件出示自主预习卡。

同桌互相交换”自主预习卡",检查“预习卡”中的第二题生字的书写,

并提出问题,先互相解决,共性问题全班解决。

2.同桌互相读一读词语,互相纠正读音。

【预设】检查读写,教师指导重点字的读音和写法。

课件出示词语:蒙古包。指名读,指导读准多音字“蒙”。课件出示图片和资料介绍有关蒙古族特色的

事物。

指导学生观察汉字,分类指导书写:

①“陈、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②“毯、腐”。注意半包围结构的写法。

3.全班交流“自主预习卡”的第3题。

同学们,大家课前已经自主预习了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1)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内容。相机出示课件:

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2)小结:阅读课文时,同学们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小标题的方式发现了作者写作的巧妙。老舍

先生就如一位出色的导游,通过移步换景,由景及人,为初到草原观光的人们精心勾画出三幅美丽的画卷,

令我们初步感受到草原的风光美。

学习任务三

精读课文第1自然段,品味“草原风光图”,体会作者对草原的喜爱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精读的方法,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去体会草原的美;指导学生概括分类的方法,通

过总结草原景物的特点,体会抓住事物特点去写的表达方法。)

感受蒙古草原自然风光美。

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感受到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

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

【预设】: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草原风光美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2.全班汇报,重点指导以下重点句子。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①通过图片或者展开想象,理解“一碧千里”的意思。

②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并不茫茫”是什么意思?

【预设】:小组合作探究,推荐代表汇报展示。体会草原很绿很辽阔的特点。

(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

的愉快。

①想一想,把“清鲜”换成“清新”,把“明朗”换成“晴朗”好不好,并说明原因。

(通过阅读,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含义,感受用词的准确。)

②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仔细读,想一想: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有什么

好处?

①骏马和大牛会回味吗?这是什么写法?

②作者为什么会想到骏马和大牛是在回味草原的乐趣呢?

(使景物更逼真,有感情色彩;使抒发的情感有寄托。)

3.学法迁移:这段中还有哪些句子是情景交融的?找出来读一读。

预设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

满心的愉快J

(抓住“那么”“总想”“满心”,感受情景交融间,作者内心的赞美与喜爱。)

预设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J

(抓住“绣”字,体会草原之美,进而体会作者内心的赞叹。)

课堂小结:

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记在脑海中吧!请同学们尝试背诵第1自然

段。

自主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背诵。

2.配乐朗读课文,制作成小视频。

板书:

空气:清鲜

天空:明朗

草原:一碧千里、翠色欲

草原

‘主客联欢图

课题1草原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L抓关键语句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并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想一想自

学习目标己所看到的田野等是什么样的,锻炼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

2.圈画出蒙古族人民热情招待作者一行人的句子,仔细读一读,感受一下蒙汉

民族团结、情谊深厚的感情。

学习抓关键语句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并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想一想自己

重难点所看到的田野等是什么样的,锻炼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

学情分析

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四:复习课文,引出话题。

L上节课我们己经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草原的?

(草原风光美、草原人情美)

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课文,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学习任务五:聚焦“喜迎远客”“主客联欢”场面,体会蒙汉情深。

(设计意图:通过抓关键语句,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领悟表达方式,充分体会作者的情感。在

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习得阅读的方法。)

L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品读重点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思考:蒙古族人民是怎样迎接、客人的?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出示课件: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

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1)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预设】

生1:“男女老少”说明来迎接的人很多。

生2:从“各色的衣裳”也能体现出来,因为蒙古族同胞把客人到来当成是节日一样,才会身着盛装。

(2)为什么把迎接的人群比作彩虹呢?

【预设】因为写马群,突出一个“快:“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马疾驰,像一条彩虹向我们

飞过来”,这些都说明迎接着心情的急迫和愉悦,体现出了蒙汉情深。

(2)指名读一读这个句子,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2.小组合作交流,感受蒙汉情深。

(1)(课件出示)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着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

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蒙古族同胞和作者一行人是怎样握手的?

【预设】

生1:“总是握着,握住不放”让人体会到主客双方激动的心情,进而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热烈、浑厚的

感情。

生2:“热乎乎地握着”,不仅是手热乎乎地握着,而且他们的心也是热乎乎的。

(2)(课件出示)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

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

【预设】

生1:“倒上了、摆上了、不大一会儿”写出了蒙古族同胞早有准备。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

来款待客人,这充分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生2:我从主客之间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体会到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感情深,就像是一家人。

生3:这样热闹的情景让我想到了过年时一家人团聚的时候,我感到他们就像是一家人。

小结:是啊,这几位同学不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到了蒙汉情深,而且能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

真是阅读课文的一个“妙招”啊!

(3)(课件出示)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

古马。

①出示套马、摔跤、民族舞等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②全班齐读,读出蒙汉两族人民同欢乐的场景。

(4)(课件出示)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怎样来理解这句诗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

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②假如你们分别是主人和客人,你们会说些什么呢?

【预设

主人一一尊贵的客人们,这次还没招待好,下次还要再来呀!

客人一一感谢你们的热情款待,我们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情谊会一直延续下去的,也欢迎你们到我们

那儿做客。

教师小结:从喜迎远客、亲切相见、盛情款待到依依惜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无不展现着草

原的人情美。

学习任务六:思维延伸,探究写法。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习得表达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情景交融法进行表达实践,提高语用能力。)

1.运用情景交融法进行描写

这篇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根据抒发感情的需要,先景后情,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

法把感情渗透于字里行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一切景物都含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第一次见到草

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

作者在描写初见草原的景物时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为我们展示出一幅草原静态美的国画,但静中又

有动,例如写羊群。

2.举例延伸,进一步理解情景交融法。

课件出示: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

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镶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

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

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小结:这段文字抓住草原的广阔、美丽描写,作者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3.练一练:你最喜欢哪一处景物?动手写一写,注意运用情景交融法进行描写。

4.展示分享,互相评价。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远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到

了蒙汉人民之间浓浓的深情厚谊。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们还学习了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联系

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

自主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1.完成“分层作业单”。

2.运用本节课学过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藏北草原》《夏日草原》。

板书:

草原风光图

蒙汉情深何忍别

草原喜迎远客图

天涯碧草话斜阳

主客联欢图

课题2丁香结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学习目标2.通过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描写丁香花部分,品读其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学习学习描写丁香花部分,品读其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重难点

学情分析

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图片:同学们,你知道这些花有什么寓意吗?

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

吧。

2.理解课题,了解作者。

(I)板书课题,指名读,正音。

(2)出示丁香花苞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丁香结的字面意思指的是丁香花苞。

(3)学生齐读课题。

(4)介绍作者: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会科学院

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系列篇小说《野葫芦弓I》

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学习任务二:根据课前布置的自主预习卡,结合自己的完成情况,汇报预习成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学会在预习中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有了

进一步的感知,为下一步研读课文打好基础。)

课件出示自主预习卡。

1.同桌互相交换“自主预习卡”,检查“预习卡”中的生字的书写,

并提出问题,先互相解决,共性问题全班解决。

2.同桌互相读一读词语,互相纠正读音。

3.全班交流“自主预习卡”的第3题。

同学们,大家课前已经自主预习了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1)小组交流,尝试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一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姿态、气味、形状、颜色等方面描写了丁香花。

第二部分(第4一6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的疑问和联想描写了丁香花,最后以一

个反问句作为总结,意义深远,告诉了读者要以豁达的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

(2)小结:谁说草木无情?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作者从多个角

度展现了丁香花的形象,丰富了丁香花的内涵,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可爱的丁香花。这是一篇清

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习任务三:精读“赏花”,想象、体会花的美丽。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精读的方法,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去想象丁香花的美,体会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

并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画面。)

1.指名读第1至3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哪里的丁香花?

作者写了城里、城外、斗室外以及雨中的丁香。

2.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在旁边写下批注。

3.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

望。”这里把花写成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好在哪里?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写成了孩童,生动地描写了丁香花样貌。“星星”体会出丁香花的小巧、

色泽明亮,“探”“窥”两个动词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像孩童般活泼、灵动,姿态动人。)

(2)“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

是丁香J

你从句中知道了什么?(丁香花的颜色、气味。)

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丁香花独特淡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

(3)“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J“檐前积雪”指的是什么?

(丁香花)“香气直透毫端”说明了什么?(说明香气非常浓郁。)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

不显得单薄”?(丁香花虽然小却繁多,单个的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花聚到一起就形成许多簇,使整棵

树耀眼夺目。)

4.思考: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根据学生回答梳理.)

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族。

颜色:紫色、白色。

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从感觉角度分析,形状、颜色、气味是哪种感觉?(视觉、嗅觉。)

作者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

(结合课文,圈画出关键词,总结归纳:灵动优雅、洁白无暇、可爱芬芳)

5.有感情地朗读第1-3自然段,

课堂小结:

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丁香花的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引发作者遐想、启示的丁香结”。

自主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背诵。

2.配乐朗读课文,制作成小视频。

板书:

丁香结

一城里:姿态、色彩

赏花-城外:美丽芬芳

斗室外:三棵白丁香

课题2丁香结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学习描写丁香结的部分,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语句。

学习目标2.能说出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

的理解。

3.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法,并学会运用。

学习能说出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

重难点理解。

学情分析

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四: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回顾词语,巩固对词语的掌握: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感受语言美感的兴趣。)

L出示词语课件,指名读词,检查重点词语的理解情况

设计意图:

宅院幽雄伏案浑浊笨拙参差眼帘单薄

照耀文思梦想迷蒙模糊花蕾衣襟恍然

愁怨顺心平淡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出示课件):赏花悟花

3过渡:课文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丁香花来写的,丁香花一直是作者心中的“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品悟优美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的美感,体会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

学习任务五:理解“悟花”,发挥想象,感悟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豁达的人生态度,在拓展丁香

结的相关诗句中深入体会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1.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由古诗句展开想象,思考:古诗中“丁香结”常常表达什么?

(1)学生阅读古诗句,由古诗句展开想象,谈谈理解。

【预设】:作者先写芭蕉不明白丁香花的心思,接下来通过一幅画面告诉人们答案:“丁香空结雨中愁J

这画面中有雨,有多愁善感的雨,这不就写出丁香花的愁怨与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吗?

(2)作者为什么将丁香花与细雨迷蒙连在一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通过写丁香花和细雨迷蒙的画面,说明丁香花有许许多多的愁怨,许许多多理不清的忧愁。

作者仅仅在写丁香花吗?(不,是借花抒情,借丁香花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怨,抒发自己内心无限的

忧愁)

2.阅读第5自然段,由丁香花的外形想开去,理解“丁香结”的说法。

课件出示: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戴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1)课件出示丁香花苞和盘花扣的图片,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工对比发现两者外形相似。

(2)这样写妙在哪里?

【预设】: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丁香花苞的外形,自然过渡到写“丁香结”,与上下文

浑然一体。

3.阅读第6自然段,思考:作者由丁香花、“丁香结”的说法想开去,有什么寓意?在丁香花里,作

者又有什么生活感悟呢?请找出来读一读。

【预设工作者不仅仅借花抒情,而且借花喻理。

课件出示:

“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1)指名读“阅读链接”中的诗句,启发学生思考:在古人的诗词中,“丁香结”都和什么联系在一

起?如果将古人的感叹和作者的感叹进行对比,能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预设】:古人常借丁香结喻愁怨。作青反其道而行之,新颗的立意体现出作者开阔的狗襟和积极的人

生态度。

(2)齐读“阅读链接”中的诗句,交流,你获得了哪些生活感悟呢?

【预设1】:人生就在愁怨中,不要因为愁,忘却了生活的味道,可以这样说:没有了愁怨,生活本身

就不完美!

【预设21人生中离不开愁怨,但只要我们找到生活的快乐,就能打开心结,让自己快乐起来。怎样

才能打开人生中的心结呢?就是要有豁达的胸怀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小结:作者由丁香花想到古人诗里的丁香结,知道了丁香结在古人眼中就是惆怅、愁思的象征,负担

着解不开的愁怨,而这正是“丁香结”的寓意。

1.思考: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预设】作者给“丁香结”赋予了新的寄寓一一既然人生难免遇到困难,那不妨用乐观豁达的心态面

对,积极解决问题,并把它看作是一种人生的味道。如:遇到学习上的压力,在考试中失利,与同学争吵

等生活中不顺利的事情,虽然让人不愉快,但积极面对,就能不断成长,也不失为有滋有味的生活。

学习任务六:小试牛刀,迁移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笔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语用实践的平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1.丁香代表着一种生活的态度和精神,你觉得生活中还有哪些植物具有象征意义?(如梅兰竹菊等)

你从它们身上感受到什么品质?有什么启发?(想到人生的追求等)

小结:由丁香,我们会想到其他的一些植物,它们也有象征意义,也代表着某种精神。我们在以后的

写作中也可以借鉴这种写法。

2.小练笔:学习本文多角度写景物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发挥想象,写一个小片段,把重点

部分写详细。

3.展示小练笔,共同评议。

课堂小结:

本文展现了作者看到的城里,城外和自己家中的丁香花,由古人诗词联想到丁香结,并悟出丁香结的

说法,最后抒发感悟,告诉了我们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也正是有这些解不完的结,我们的人生才

充满乐趣。

自主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L完成“分层作业单”

2.自读宗璞散文《紫藤萝瀑布》,由文章内容想开去,比较和《丁香结》有何共同之处。

板书:

丁香结

借物抒情

赏花悟花

积极乐观

课题3古诗词三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背诵《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学习目标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发挥想象,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重难点

学情分析

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激趣导入,初读诗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对草原有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感受其美丽,为进一步学习课

文,做好情感铺垫。)

1.我们的祖国有巍峨的群山,有浩瀚的江海,有无边的森林,有起伏的稻田。唐诗宋词中,就有许

多是描写山水风景的。今天,我们将学习《古诗词三首》。(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

2.理解诗题,读通诗句

课件出示课题:《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指导书写:注意“德”右边中间不能写成“四”,“心”字上面一横不能丢。

(2)引导学生抓住“宿”“六月二十七日",知道写诗的时间:抓住“建德江”“望湖楼”.

(3)自读两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学习任务二:根据课前布置的自主预习卡,结合自己的完成情况,汇报预习成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学会在预习中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有了

进一步的感知,为下一步研读课文打好基础。)

课件出示自主预习卡。

1.同桌交换“自主预习卡”,互相检查生字的读写。

2.同桌互看,对方提出的问题探究能不能解决。

3.选择一两位同学的问题在全班交流。

学习任务三:精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感受变化之快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画面,感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描绘的雷阵雨的变化之快,理解诗人

所表达的感情,并通过比较阅读加深理解。)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借助注释,说出诗词大意。

3.想象画面,品读诗句。

(1)雨前一一黑云翻墨未遮山。

提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知道描述的时候要加上“好像”“仿佛”等比喻词才能准确表达诗句

的意思。

看到这幅画面,你会联想到哪些四字词语?

【预设】乌云翻滚、乌云密布、乌云滚滚…

和“黑云翻墨”比较,联系生活经验,感受诗人用新奇、贴切的比喻写出了乌云扩张、蔓延的变化过

程,而且这一变化几乎发生在一瞬间。

(2)雨中一一白雨跳珠乱入船。

提示:描述画面,同样体会比喻的贴切、新奇,感受雨的大和急。

(3)雨后一一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提示:描述雨后的画面,感受雨后湖面的平静。

(4)有感情地朗读。

提示:六月二十七日这一天,苏轼站在望湖楼上看着眼前这变幻莫测的西湖雨景,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愉快,陶醉、愉悦、沉醉…)苏轼不仅醉在酒中,还醉在景中啊。

(5)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比较异同。

【预设】:

①相同之处:都写了西湖雨景,都用了比喻。

②不同之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先雨后晴,《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先晴后雨:前者是以景

喻景,后者是以人喻景。

课堂小结:

通过两首古诗的对比,我们知道了这两首古诗都描写了景色,但是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大家借助

刚才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自读《旅夜书怀》和《五月十九日大雨》这两首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自主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1.配乐朗读古诗,尝试背诵。

2.借助本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自读《旅夜书怀》和《五月十九日大雨》这两首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板书:

课题3古诗词三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第2课时

学校授课班授课教

级师

1.背诵《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并默写。

学习目标2.体会《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的不同情感。

学习体会《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的不同情感。

重难点

学情分析

教学辅助L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四:复习导入,解读题目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宿建德江》,还记得这首诗描写了月下怎样的景色吗?

【预设】:写了月下作者乘小船停靠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远望苍茫空旷的野外,天幕

低垂,似乎比树还低,笼罩一切。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一轮明月却是那么亲近船上的客人。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辛弃疾的一首词,看看这首词又写了月下怎样的风景。齐读课题:《西

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课题有两部分,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第一部分“西江月”是词牌名。第二部分“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时间:夜里。地点:黄沙道。事情:行。

(3)说说题目的意思。

【预设】:夜间行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2.多种形式,初读词作

(1)自由朗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要求读通、读顺。

(2)指名朗读,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

相机正音:“路转溪桥忽见”的“见”同“现”,读音Xian。

(3)范读,引导学生读词的时候注意稍加停顿,读出节奏。

教师小结:古诗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着读着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就浮现在我

们眼前了。

学习任务五:精读《宿建德江》,感受愁绪之深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精读的方法,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诗中描绘的画面,理解诗人所

表达的感情,使朗读更有韵味。)

L范读,学生想象画面:读着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

移舟泊烟渚一一(诗人所做)天色将晚,烟雾迷蒙,诗人无奈夜宿:

日暮客愁新一一(诗人所思)诗人满腹愁绪,无心入眠:

野矿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一(诗人所见)结合插图找到对应的景物,理解诗句的意

思。

2.品读新“愁”:诗中哪个字最能打动我们、感染我们?

【预设】“愁”

(1)引导学生由“愁”字想开去。

结合已有积累和体验想开去。联系创作背景,以及自己孤身一人离开父母时的情感体

验,感受孟浩然的羁旅之苦:“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此时此刻,孟浩然的新愁是什

么呢?(思乡之愁.)从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

联想其他作者的类似作品,联想相同作者的其他作品。

【预设】联想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的异客”一词,进一步体会孟浩然的思乡之愁。

⑵走近“月”的意象。

诗人孤身一人,只有谁陪伴他?他的满腹愁绪又只能向谁倾诉?

补充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了解“月亮”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象征意义。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尝试带着体会到的诗人的愁绪,用缓慢、低沉的语调诵读全诗。

(2)借助插图,练习背诵。

4.小结学法,回顾学习过程

教师相机板书,提炼学法:想象画面,品读诗句,体会情感。

学习任务六:精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感受喜悦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阅读,想象画面,抓住具体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感受两

位作者内心的不同情感。)

L理解词意,想象画面

(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简单做批注。

(2)指名说说词语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惊鹊:鹊儿被惊醒

鸣蝉:蝉儿鸣叫。

社:社庙。

溪桥:溪上的小桥。

(3)指名说出句子的意思,

明月别技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柄息在枝头的喜鹊。清

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

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

淅沥沥的小雨。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往日的茅屋小店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

的源头,它忽然出现在眼前。

(4)试着把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2.合作探究,深入词情

(1)小组合作,探究词景。思考:你从词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从中你想到了什么?

(2)汇报交流。

看到的:明月、惊鹊、星、雨、茅店

闻到的:稻花香

听到的:蝉鸣、说丰年,蛙声

交流1:

【预设1】小组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闻到的是稻花香:听到的是说丰年,蛙声。

【预设2]这儿的“说”字,是谁在说?

是青蛙在说,也是农人、作者自己在说。

【预设3】发挥想象,他们说的是什么呢?

【预设4]作者闻着飘于黄沙岭的稻花香,想到了丰收时的情景,心里充满了喜悦之

情。

交流2:旧时茅店社林边,略转溪桥忽见。

①让你想到了哪句诗?

【预设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让我想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又一村”这句诗。

②这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预设】天气忽变,作者一开始可能挺着急的,他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

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庙树林的旁边,走过小溪,忽然就看到了,心里又多了一分欣喜。

3.对比阅读,体会情感。

比较《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不同点:抒发的感情不同,《宿建德江》借月亮抒发诗人旅途寂寞、孤独之情,《西

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词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充满了对丰收的向往,流露出

愉悦之情。

课堂小结:

古诗词中还描绘了许多的美景,大自然的景色在作者笔下不仅仅凝聚成一幅幅优美的图

画,也记录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和思考。

自主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1.背诵《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默写。

2.完成“分层作业单”。

移舟泊烟渚

所感

触景生情

日暮客愁新

宿

江野旷天低树

所见

借景抒情

江清月近人

「上阙一惊鹊、鸣蝉、稻花香、蛙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下阙一星、雨

说丰年

路转溪桥忽见

课题4花之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1课时

学校授课班授课教

级师

1.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感受以第一人称写作的好处。

学习目标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各种想的理解,掌握作者描写景物

的方法。

3.了解花的作用及其品格,体会作者想象的奇特,体会作者积极向

上的人生态度。

学习1.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各种想的理解,掌握作者描写景物

重难点的方法。

2.了解花的作用及其品格,体会作者想象的奇特。

学情分析

教学辅助L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

们对于文本内容及创作背景的兴趣。)

1.观察图片: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

2.走进作者: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

“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主要作品:《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一朵朵娇艳美丽的花朵,带给人们的是美的享受,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这节课,让

我们跟随诗人一起感受花的美好,花的灵性吧!

学习任务二:根据课前布置的自主预习卡,结合自己的完成情况,汇报预

习成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学会在预习中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学生对课

文内容也有了进一步的感知,为下一步研读课文打好基础。)

课件出示自主预习卡。

2.同桌互相交换”自主预习卡”,检查“预习卡”中的第二题同桌互相读一读词语,

互相纠正读音。

2.选择一两位同学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自主预习卡”的第3题。

(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采用自己

喜欢的方法解决。

【预设】

苍穹:天空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这里泛指帽子。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很浓。

硕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朋:伦比。

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

(2)再读课文,引发思考。

①默读课文,一边思考一边批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

②学生反馈,相机指导:通过“我”是花的描写,你发现了什么?

(由花的特点想开去)

学习任务三:精读课文,感受想象的奇特

(设计意图:以问题来驱动学生读懂文意,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明确,注意力集中。随着

问题的逐步解决,课文的大意也就明确了。)

1.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读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想象的独特?做上批

注。

【预设】:学生会关注我'是什么”以及各类拟人的动词。

2.关注“‘我'是什么",发现想象的奇特。

(1)学生默读第1、4自然段,画出相关信息,思考: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别名”?

(2)交流反馈,关注“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礼品”“冠冕”“祭献”

等词语。

(3)小结:作者由花的各个方面想开去,赋予了它独特的名称,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作着

想象的独特。

3.关注“我”的行为,感受想象的奇特。

(1)出示课件,学生自由朗读: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乌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都。

⑵引导学生关注“欢迎”“送行”“摇曳”“呼吸”等拟人化的动词,想象花的“行为”,

感受想象的奇特。

(3)朗读指导:同桌合作,对读分号前后部分,想象画面,感受作者想象的奇特。

(4)小结:作者由花的动作想开去,用分号把并列的行为连接起来,让我们不得不感叹

作者想象的独特。

学习任务四:拓展阅读,感受想象的奇特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阅读,学生感受奇特想象的好处,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合理

运用。)

1.默读“阅读链接”中的《杨柳与水莲》一文。

(D体会这首散文诗隽永的意味。

(2)了解这首散文诗通过杨柳与水莲的对话表现主题的拟人化的写法。

2.小组合作,多种形式朗读全诗。

(1)找到文中想象奇特的地方。

(2)同桌交流:说说这段文字与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全班交流: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3.思考:面对同样的夜,杨柳与水莲的感受为什么会不同?作者想要借此表达什么?

【预设】:用充满爱和希望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才会美好。

课堂小结:

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诗人通过花语的倾心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

生生的图画,图画中有诗意的浪漫,也有现实的真实,诗人是用诗意的叙述和思考的敏锐来

书写人生的。

自主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背诵。

2.拓展阅读纪伯伦的《浪之歌》《雨之歌》。

板书:

课题习作《变形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课时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L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自己变成另外一种事物后的经历写具体。

学习目标2.结合课本上的示例文字及题目引导,打开思路,确定写作对象。

3.写作时,要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点,学生间交换习作,互评互改。

学习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自己变成另外一种事物后的经历写具体。

重难点

学情分析

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读一读一些想象的文章,获得一些灵感。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激发动机,明确习作主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欣赏绘本《小猪变形记》,引出话题“变形”,激发学生兴趣,做

好情感铺垫。)

L学生欣赏绘本《小猪变形记》,引出话题“变形”。

2.揭题。(板书:变形记)

3.解题“变形”,引导学生感受变化的快乐。

出示:你可以变得很小,如一只蚂蚁,一棵草,一粒石子:也可以变得很大,如一头大象,一辆汽车,

甚至是一个星球。

4.拟题指导。

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关注感受、地点、时间等关键词,发现“有趣”。

学习任务二:畅谈“变形”,打开写作思路

(设计意图:回顾《花之歌》,感受文章想象的奇特,用例文引路,打开学生的想象大门.)

1.想一想:回顾本单元,略读课文《花之歌》,引导学生想开去:此文中作者变形为花,最想表达什么?

【预设工作者变形为花,以花的视角和口吻进行表达,是为了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探索和感悟:

人生就是一朵花,失意时不要顾影自怜,得意时不要孤芳自赏,不论失意还是得意,心里总开满怡人的“鲜

2.聊一聊:聊聊“想象”的作用和内容,边交流边逐步出示和完善思维导图(见下图),尽可能让学生

多角度想开去。

动物墓实存在的

植物事中虚构的

物件具有超能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