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期中考试试题PAGEPAGE1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下表示意2009~2019年我国主要城市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前十名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项目2009~2019年增幅排名情况人口增幅合肥61%,东莞54%,深圳51%,广州48%,郑州38%,佛山36%,济南33%,成都29%,杭州28%,天津27%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合肥347%,成都277%,重庆261%,福州260%,武汉251%,郑州259%,西安242%,南京231%,深圳228%,南通226%1.2009~2019年,我国人口增幅最大的区域是()A.长江三角洲地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 C.京津冀地区 D.辽中南地区2.近年来,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较快,主要得益于()A.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B.中部崛起的政策 C.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 D.承东启西的位置【答案】1.B2.C【解析】【1题详解】对比四个选项,结合材料,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东莞54%,深圳51%,广州48%,佛山36%在其他几个城市中人口增幅较大。故选B。【2题详解】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较快主要得益于中部地区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C正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部崛起的政策、承东启西的位置都会促使中部地区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是经济水平快速提高的推动力,ABD错误。故选C。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近几年来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原先产生的秸秆主要在春播时大量燃烧。佳木斯坐落于三江平原腹地,某企业在该地投资25亿元发展造纸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佳木斯发展造纸业的区位优势是()A.靠近大兴安岭,林业资源丰富 B.工业发展早,工业发展水平高C.水稻种植面积大,秸秆较丰富 D.靠近俄罗斯,市场需求量较大4.佳木斯发展造纸业产生的主要环境效应是()A.减少当地水资源污染 B.缓解全球气候变暖C.减少城市的垃圾污染 D.缓解当地大气污染5.可能与佳木斯造纸业集聚的工厂是()A.印刷厂 B.火电厂 C.服装厂 D.家具制造厂【答案】3.C4.D5.A【解析】【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佳木斯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当地以水稻种植为主,秸秆数量多,造纸原料充足,故C正确;三江平原腹地距大兴安岭较远,故A错误;三江平原主要发展农业,工业发展较晚,故B错误;佳木斯造纸并不依赖俄罗斯市场,主要为我国市场,故D错误。故答案选C。【4题详解】造纸工业可能导致水资源污染,故A错误;佳木斯发展造纸业工业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减少的排放量有限,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小,故B错误;秸秆在乡村地区,对城市垃圾影响小,故C错误;当地秸秆用于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大气污染,造纸可以减少秸秆燃烧,减轻大气污染,故D正确。故答案选D。【5题详解】造纸工业的产品纸张能够为印刷厂提供原料,二者最可能集聚,故A选项正确;火电厂、服装厂、家具制造厂与造纸厂既没有产品联系,也没有工序联系,故CBD错误。故答案选A。【点睛】选择题中,有些选项本身可能没有错误,也可能符合题干要求,但作为选择题目,我们要选择最佳的那个选项。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区域简图,其中箭头示意我国某种资源输送线路和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运输线路所输送的资源最可能是()A.棉花 B.磷矿石 C.淡水 D.工业制成品7.下列关于中线与东线输送物质质量优劣的比较与主要影响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线优于东线源地环境 B.东线优于中线源地环境C.中线优于东线沿途环境 D.东线优于中线沿途环境8.与中线方案相比,东线方案最大优势是()A.工程量小 B.利于资源保质 C.路程较短 D.所经区域人口稠密【答案】6.C7.A8.A【解析】【6题详解】阅读材料,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线路输送的资源是淡水资源,属于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故C正确;棉花主产区不在南方地区,运输的线路也不需要通过中东线运输,其运载较为方便,故A不选;磷矿石在图中以南区域分布稀少,且北京天津等地工业迁移,对磷矿石需求少,故B不选;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工业制成品多且质量更好,故D不选。答案选择C。【7题详解】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源地上看,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是由丹江口水库调水,东线从长江下游调水,丹江口水库水质更加清洁,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小,因此更优,且源地环境更优美,而东线源地区域内人口较为密集,人类活动频繁,因此水质较差,环境也较差,故A正确,B错误;从沿途环境看,中线和东线均经过华北平原地区,由南方向北方过渡,自然环境差异小,因此两者差异不大,故CD错误。答案选择A。【8题详解】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线所经过区域,地势起伏相对较大,工程量较大,建设成本较高,而东线方案经过的是距离海洋较近的平原地区,地势低平,起伏很小,修建更易,且利用原有的京杭大运河输水,工程量较小,故A正确;跨流域调水工程使用的工程措施差异很小,因此对水资源的保质差异也不明显,故B错误;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而东线从长江调水,路程中线较短,故C错误;东线所经过区域人口稠密,受到的影响较大,是劣势不是优势,故D错误。答案选择A。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图示区域()A.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南部有极昼、极夜现象C.草场资源分布面积广大 D.北部有极昼、极夜现象10.①②两海域相比,②海域每年的结冰期长达5个月,而①海域则常年不结冰,主要是因为①海域()A.纬度较低 B.受暖流影响 C.受大陆影响小 D.受西风气流影响【答案】9.D10.B【解析】【9题详解】该图示区域为北欧地区,沿海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A错误;北部地区处在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B错误,D正确;北欧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C错误,所以选择D。【10题详解】①②两海域纬度相差不大,都位于较高纬度,①海域不结冰的原因不是纬度较低,A错误;①海域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常年不结冰,B正确;①海域受大陆影响较小,但不是不结冰的主要原因,C错误;①②两海域纬度较高,受到极地东风影响,D错误,所以选择B。每年春季,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江南春雨是东亚地区独特的天气与气候现象,其与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息息相关。江南春雨是南海夏季风暴发之前我国江南地区春季的一段持续而相对稳定的多雨期,它是除了初夏在长江中下游梅雨季节外的又一个多雨时段。图左示意1980~2019年湖南省春雨在全年降水量的占比多年平均空间分布,图右示意1980~2019年湖南省春雨在全年降水量的逐年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湖南省春雨在全年降水量的占比()A.自北向南递减 B.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C.自西向东递减 D.自东南向西北递减12.影响1980~2019年湖南省春雨在全年降水量占比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大气环流 C.纬度 D.距海远近13.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次年,湖南省春雨()A.开始早,雨期长 B.开始晚,雨期长 C.开始早,雨期短 D.开始晚,雨期短【答案】11.D12.B13.A【解析】【11题详解】通过读图可知,湖南春雨量空间分布表现为自东部、南部向西部、北部逐渐递减,即自东南向西北递减,D正确,ABC不符合降雨量变化趋势,ABC错误,所以选择D。【12题详解】通过阅读湖南省春雨在全年降水量逐年占比变化图,可以看到降水占比是波动的,地形能够影响降水的空间分布,但时间上的不同与地形因素关系不大,A错误;大气环流随着时间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如厄尔尼诺事件使得大气环流产生异常等,B正确;纬度位置、距海远近较为稳定,不会随着时间变化对降水产生影响,CD错误,所以选择B【13题详解】厄尔尼诺事件次年,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现象,因此春雨开始早,雨期长,易引发洪涝灾害,A正确,C错误;拉尼娜事件,使得我国南方地区的水汽输送会减弱,江南、华南等地降水可能较常年同期偏少,因此春雨偏弱,湖南春雨开始晚、雨期短、雨量偏少、强度弱,BD错误,所以选择A。2022年1月21日,为期5天的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落下帷幕。会议上,南非埃菲西恩特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维·鲁特说,当下各个国家需要共同努力,开放经济,确保全球经济尽快复苏,这将使包括南非在内的所有国家从中受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会议结束当日,下列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伦敦 B.香港 C.巴西利亚 D.莫斯科15.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期间()A.北京昼长逐渐变长 B.东京昼长大于夜长C.南极出现极夜现象 D.巴西利亚寒冷干燥【答案】14.C15.A【解析】【14题详解】会议结束当日为2022年1月26号,此时太阳直射赤道以南,在南回归线以北,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巴西利亚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近,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在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期间太阳直射点从向北移动,但依然位于南半球,导致北京昼长逐渐变长,东京昼长短于夜长,A正确,B错误。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南极出现极昼现象,C错误。巴西利亚是处于夏天,所以气候相对温暖,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推动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渠道。1974年,山东省寿光市小东关村建设了1个玻璃温室,第二年清明节前后新鲜黄瓜上市,随后新建的温室逐步使用了塑料薄膜和地膜。从第一代冬暖式蔬菜大棚开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寿光蔬菜大棚经历了七代变革。下图示意寿光历年蔬菜播种面积及产量。(1)使用大棚后寿光蔬菜产业的总产量并未持续上升,试推测其原因。(2)推测寿光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3)为寿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答案】(1)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蔬菜生产的劳动力不足;受城市化影响,耕地面积减少;使用时间较长的蔬菜大棚出现老化,低矮潮湿,霉菌病害多。(2)土壤肥力下降;蔬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农民总体素质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技术水平低,品牌少。(3)强化品质建设,提高寿光蔬菜品牌价值;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加快培育设施蔬菜发展新模式;加强新技术应用,推进蔬菜设施智慧化;强化产业融合,实现蔬菜产业链协调发展;推进蔬菜种业发展,打造蔬菜种业“硅谷”。【解析】【小问1详解】从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进行逆向思考,首先劳动力短缺造成产量增速减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蔬菜生产的劳动力不足;接着,农业生产需要利用土地资源,受城市化影响,耕地面积减少,产量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从生产技术角度,使用时间较长的蔬菜大棚出现老化,低矮潮湿,霉菌病害多,造成减产。【小问2详解】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从生态环境角度,农业生产对生态环产生一定的破坏,土壤肥力下降;从科技角度,蔬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技术不能持续发展;从劳动力角度,农民总体素质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从品牌角度,知名品牌少,不能更好的扩展市场。【小问3详解】从提升蔬菜产品品质角度,推进蔬菜种业发展,选育良种,打造蔬菜种业“硅谷”;强化品质建设,制定完善的蔬菜品质标准,提高寿光蔬菜品牌价值;从蔬菜种植的科技角度,加大科技投入,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加快培育设施蔬菜发展新模式;加强新技术应用,推进蔬菜设施智慧化;从蔬菜产业角度,强化产业融合,实现蔬菜产业链协调发展,推进建设蔬菜产品多样化,产业化。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南方冬季气候冷湿,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近年来,南方地区是否需要供暖一直是网友争议的热点,集中供暖需要锅炉和输暖管网等大量配套设施。下图为我国集中供暖分界线示意图。(1)指出我国与集中供暖分界线相接近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的意义。(2)简述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冷湿的原因。(3)说出我国南方难以大面积开展集中供暖的理由。【答案】(1)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分界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2)为平原地形,缺少高大山脉阻挡,利于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受冷空气影响大,气温较低;长江中下游距海近,陆上河湖水面广阔,蒸发量大,加上降水相对较多,空气潮湿。(3)南方房屋墙体较薄,保温作用差,暖气利用率低;南方冬季温度较高,寒冷期较短,需要供暖的时间短,集中供暖经济效益差;集中供暖的建设费用高,成本高。【解析】【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集中供暖分界线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很接近。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南方地区为常绿阔叶林,北方地区为落叶阔叶林,故又是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是我国暖温带,以南是亚热带,即又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故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是半湿润区,以南是湿润区,即为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小问2详解】本题可从冷和湿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平原地形,北部缺少高大山脉阻挡,利于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受冷空气影响大,气温较低;长江中下游距海近,且陆上多河湖,河湖水面广阔,蒸发量大,大气中水汽多,加上降水相对较多,空气潮湿,形成冬季冷湿的气候。【小问3详解】本题主要从供暖的效率、效益、成本等角度分析。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房屋墙体较薄,保温作用差,暖气利用率低;南方纬度较低,冬季温度较高,寒冷期较短,需要供暖的时间短,集中供暖经济效益差;集中供暖需要锅炉和输暖管网等大量配套设施,供暖的建设费用高,成本高。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萨雷兹堰塞湖(高原堰塞湖,如下图),位于塔吉克斯坦东部的帕米尔高原,是世界上最深的堰塞湖。1911年帕米尔地区发生里氏7.7级地震,在这次灾害中被淹没的最大村庄为萨雷兹村,因而该湖被命名为“萨雷兹堰塞湖”。此次地震形成的乌索伊堰塞罕坝坝体高约600m,湖区平均海拔约为3263m,地势起伏较大。1914年,萨雷兹湖开始通过乌索伊堰塞罕坝渗水,逐渐在下游形成巴尔坦格河。图1为萨雷兹堰塞湖分布示意图,图中白色区域为积雪冰川带,图2为1972~2019年萨雷兹湖水域面积时序变化图。图1图2(1)描述萨雷兹堰塞湖的形态特征。(2)分析萨雷兹堰塞湖成为高原堰塞湖的形成过程。(3)指出萨雷兹堰塞湖水位季节变化特征,并简述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答案】(1)湖泊整体呈东西方向延伸;湖岸地势陡峭,坡度较大;水域面积总体上处于波动式持续扩张的态势。(2)地处高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