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语文以下是“文化传承”“读书悦享”两大主题学习任务,共6页,1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规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一、文化传承【活动一】忆▪诸暨先贤1.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8分)诸暨文化昌盛,人杰地灵,一位位贤达恰似一座座丰碑,屹立于历史长河之中。“①,②”(《春望》),面对残破的故土,西施毅然决然地走上一条复国之路。“③,④”(《饮酒(其五)》),看过人情的冷暖,王冕也和陶潜一样选择隐居田园,将心志借花来托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⑤,⑥。”(《与朱元思书》),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令杨维桢寄情其中,躲避世俗之扰。“⑦?何处无竹柏?⑧”(《记承天寺夜游》),前有苏轼与怀民,后有陈洪绶与张岱,他们在交游中唱和,在唱和中忘忧。【活动二】承▪诸暨文明在“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校准备组织“最受欢迎”文化遗产评比活动。802班决定推荐来自家乡的国家级非遗“线狮(草塔抖狮子)”,请你参与。(17分)【任务一撰写申请报告】“最受欢迎”文化遗产申请报告项目名称线狮(草塔抖狮子)遗产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者802班项目说明线狮(草塔抖狮子)是一项集体育、杂技与木偶技巧于一体的民族艺术,以手拉狮线使球动狮舞,故得抖狮之名。起源于清朝,2014年12月,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草塔抖狮子由狮笼、彩球、5只狮子和若干纤绳组成。5只狮子分别着黄、绿、蓝、红、褐五色,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庙会时,伴着锣鼓吹奏敲打,__________。彩狮合鼓点翻滚起舞,表演出抖、调、腾、扑等各种姿态,尽显欢庆气氛。相传,宋末元初,赵氏(宋皇室后裔)与杨氏(宋名将杨继业后裔)因战乱先后避居草塔。两氏因诸多原因明争暗斗,后又因水源灌溉问题争斗愈发激烈。夹在其中间的朱氏(宋理学家朱熹后裔)提议在每年传统庙会之际,台阁迎春龙狮呈祥,以示邻里和睦相处。此提议得到深受争斗之苦的赵、杨二族赞同,赵氏台阁、杨家舞龙、朱氏抖狮遂由此而来。项目说明草塔抖狮子采用传统民俗活动和游艺融合的手段,促进村民间的协作与交流,诠释着儒家“仁”“礼”思想与“人和”理念,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①根据调查发现:近几年,非遗保护工作使抖狮子表演回温,开始走出诸暨;但同时,抖狮队成员趋于老龄化状态,抖狮子道具制作已呈现出后继乏人的局面。②为更好地保护传承该项目,接下来,我市将制订并完成“线狮(草塔抖狮子)”记录体列规范,撰写拍摄脚本,召开学术研讨,对该项目传承群体性的主要人物进行田野采访等。③注:①选自“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方公众号2023年9月4日文《那些流淌着“运动基因”的绍兴非遗·草塔抖狮子》。②选自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有删改。③选自《诸暨日报》2021年9月23日文《光影记录,唤醒草塔抖狮的记忆》。2.根据“项目说明”部分的内容,补全“撰写内容”。(2分)申请报告撰写注意事项撰写内容:(1)遗产概述;(2)_____________________;(3)保护现状及面临的问题;(4)拟采取的保护措施。撰写形式:(1)图文并茂;(2)语言准确,简洁,富有感染力。3.在“项目说明”介绍“抖狮子”表演环节,以下A、B两句哪一句放入文中画线处更恰当?请说明理由。(3分)A.4个青壮大汉扛笼而行,后有8人牵线,控制彩狮在狮笼中或跳、或抖、或扭、或举趾搔耳,再由1位会武功的引狮人抛球逗狮。B.青壮大汉肩扛金笼,气宇轩昂,威武而行;后方牵线人,操控彩狮,挑逗扭转,收放自如;前方引狮人凌空腾跃,抛球逗狮,好不壮观!我觉得()句恰当,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准备模拟答辩】4.模拟答辩环节,组员找到了以下四则新闻材料。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优秀文化遗产。(4分)秀!非遗“草塔抖狮子”,亮相杭州亚运会2023年9月12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绍兴站活动在鲁迅故里西门启动。由诸暨市博物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创的《金狮欢腾迎亚运》亮相绍兴博物馆点位,展示了诸暨非遗风采,用热情点燃亚运…舞龙抖狮唱大戏诸暨民俗闹元宵好不热闹2017年2月11日元宵节的午后阳光明媚,在诸暨新落成的西施大剧院,节日的气氛犹如天气一样火热。舞龙、抖狮、西路乱弹……一大批极富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轮番上演,将元宵活动推向一波又一波的高潮……草塔抖狮落户诸暨二中这一国遗项目有了最年轻的传人2019年12月1日鼓声响,纤绳起,球动狮舞。日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草塔抖狮展示室”在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挂牌(以下简称二中),该校正式成为草塔抖狮教学性传承基地…诸暨西路乱弹小戏《抖狮结义》首演2019年7月12日由诸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诸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创排的西路乱弹小戏《抖狮结义》在诸暨电视台演播大厅首演。《抖狮结义》将诸暨三大“国遗”项目西施传说、西路乱弹、草塔抖狮子进行集中诠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三邀请专家指导】5.班级准备邀请“草塔抖狮子”国家级传承人赵伯林到场指导,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写一封邀请函。(5分)要求:(1)说明活动的内容、意义等相关信息;(2)语言得体;(3)不超过120字。邀请函尊敬的赵伯林先生:××学校802班班委会×年×月×日【任务四畅谈活动收获】6.下面是某同学的活动收获。请你根据语境,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非遗是什么?它是地方文学“西施传说”,它是民间戏剧“西路乱弹(A.tánB.dàn)①”,它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赵家桔槔井灌工程”……它是中华文明(mián)②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近年来“非遗在社区”等活动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批批珍贵、(bīn)③危的非遗得到有效保护。非遗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此次活动,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我们每个人都将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保护传承非遗这项伟大工程。二、读书悦享班级开展了以“阅读经典,滋养心灵”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任务一书韵流香】7.“一粒沙里见世界”,小小的绰号也蕴含着丰富的意蕴。以下两个选项分别是谁的绰号?请任选一个,结合名著中的相关情节,探究人物的个性化特征。(3分)A.伙夫头(《红星照耀中国》) B.徐老虎(《长征》)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两段文字,哪一文段选自名著《昆虫记》?请结合内容写下你的判断依据。(3分)[甲]另有一种秋叫蛐子,较晚出,体小,通体碧绿如玻璃料,叫声清脆。秋叫蛐子养在牛角做的圆盘中,顶面有一块玻璃。我能自己做这种牛角盒子,要紧的是弄出一块大小合适的圆玻璃。把玻璃放在水盒里,用剪子剪,则不碎裂。秋叫蛐子价钱比侉叫蛐子贵得多。养好了,可以越冬。叫蛐子是可以吃的。得是三尾的,腹大多子。扔在枯树枝火中,一会儿就熟了。味极似虾。[乙]幸运垂青耐心的人,我的孜孜不倦终于有了报偿。稍稍隆起的肉在不停地变化着,出现了一拱就破的一条细线。卵的顶端被其中的婴儿的额头顶着,顺着那条细肉线抻着,像小香水瓶一样微微打开,分落两旁。蟋蟀便像小魔鬼似的从这个魔盒中钻了出来。小魔鬼出来之后,壳儿还鼓胀着,光滑而完整,呈纯白色,圆帽挂在孔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经典欣赏】(一)阅读《炭火好似故人眸》,完成9-12题。(17分)炭火好似故人眸李丹崖①北风劲吹的日子,若是偏逢铅灰色的天气,旧时,在乡村,很多人家会拿出来炭火炉子。那种黄泥烧成的炭火炉子,中间用钢丝捆作的炉箅子,上面架住的是通红的炭火。冬深近炉,人心生暖。炉子上,通常煮着红枣雪梨茶,也煮着羊骨头粉丝,或是地瓜粥……②有一年冬天,牛肉特别便宜,走街串巷的都是卖牛肉的人,那一年,我清楚地记得,祖父买了很多牛舌、牛肺,洗净了,与佐料一起放在砂锅里来炖。那时候,三叔的三间堂屋刚刚建好,还没有做隔断,那香气,三间堂屋里香了三天,还没有散去。我至今记得祖父煮那锅牛舌牛肺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用火柴点燃一根树枝生着炭火,颤颤巍巍地倒入清水,水沸后,他又吸吸溜溜地放入那些牛下水(吾乡喜欢把牛杂称之为“牛下水”)。外面天寒地冻,祖父用压水井里的水来冲洗那些牛下水,还有香菇干。井水来自地下,冒着热气,并不凉,北风一吹,寒气却朝人的骨头缝里钻,祖父双手冻得通红,直到进了屋,把食材下了锅,偎着炉火,心思才定下来。祖父给我发了一双筷子说:“等着吧,一会儿就可以吃了。”我眼巴巴地盯着那炭火,火舌明明灭灭,在温暖的室内,看得人昏昏欲睡,冷不丁地,沸水顶开了砂锅的盖子,呱嗒——我一激灵:“可以吃了吗?”祖父笑了,“快了快了,别瞌睡!”③不知道砂锅的盖子“呱嗒”了多少下,我的鼻孔都被香气撩得幽深缠绕了,终于好了。我至今记得那滋味,爽脆弹滑的牛舌,嚼起来噗嗤噗嗤的牛肺,酣畅的菌子的香,还有一两块面面的胡萝卜,吃得人大汗淋漓。砂锅吃完了,祖父用纱布裹着砂锅的两只耳,端掉,放在旁边的木板上,炭火将近萎了,却红彤彤的,把祖父的眼睛映得通红,他把一把火钳横放在陶炉上,事先洗好的地瓜一一横放在火钳上。不多时,地瓜的甜香开始再次霸占我们的鼻孔。烤了一半,把地瓜翻了个身,接着用萎火再烤另一半,直到地瓜滋滋冒糖稀,用纸板包着地瓜拿下来,顾不上放凉,我就拿起一只,撕开地瓜皮,用筷子掘着吃。蜜甜的地瓜烫牙,在吾乡,把这样新烹好的食物称之为“烫牙香”。祖父要我“慢点吃”,他满脸堆笑,眸子里闪耀着如同那个冬日炭火一样的光芒,那光芒,直至我在键盘上敲下这段文字,依然在闪烁。④祖父已经离开我二十多年了,他在一个冬日,拖着一车药材,和邻居一起到城市去卖药材。路上,因突发心脏病永远离开了我们。那个冬日何其冷,我在祖父身边看着长明灯闪耀跳动,泪光中再次看到他炭火一样的眼眸。⑤不知何时,炭火消失了一段时间,鲜有人问,似乎有十余年,在乡间已经没有人会烧炭。近些年,炭炉在城市里风靡,竟然转入此中来。城市人大都用炭炉煮茶,老白茶、普洱、秋葵花、陈皮等,如今的炭炉做得更好看,好有一些古诗句,类似于“客至炉上火,邀取小红泥”“寒夜围炉宜煮雪”等句子。因为一个茶局,我在老城中心的“三馆居”再次邂逅陶炉,干净的陶炉壁,明晃晃的炉箅子,铁炉如肺,煮水汹涌,喝的是武夷岩茶,高香;炉箅子上还烤着橙子、雪梨等水果,滋滋冒着果糖香氛。再看现在的炭,也多种多样了,有核桃烧成的,称之为“核桃炭”,依旧核桃形状,很雅致;亦有橄榄型的,称之为“橄榄炭”,炭火本身除了草木香还有一重果香在,且无烟,真是高级。近黄昏,茶过三巡,味道淡了,看人添茶的时候,再次撞见炉子里红通通的烟火,那一刻,我再次想起了祖父的眼睛。⑥炭会过期吗?似乎不会。炭火通红,多少年过去了,温暖如斯不改。(选自《大公报》2023.12.07)【散文·理文脉】9.梳理文章脉络,将下图补充完整。(3分)【散文·品语言】10.结合语境,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1)我至今记得祖父煮那锅牛舌牛肺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用火柴点燃一根树枝生着炭火,颤颤巍巍地倒入清水,水沸后,他又吸吸溜溜地放入那些牛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多时,地瓜的甜香开始再次霸占我们的鼻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析写法】11.第⑤段中作者花了较多笔墨来介绍城市里的炭炉煮茶及炭的不同种类,有何用意?(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探文蕴】12.同样是回忆性散文,本文与汪曾祺先生《昆明的雨》在叙写内容和表达情感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分析文中所蕴含的美。(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古诗文,完成13-16题。(14分)阅读以下古诗,完成第13题。古风·孤兰生幽园[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兰[宋]陆游南岩路最近,饭时已散策。香来知有兰,遽求乃弗获。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无心托阶庭,当门任君锄。13.这两首诗歌都写到了“兰”,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以下文言文,完成14—16题。(10分)赵咨巧对魏文帝刘备兴兵伐吴,吴国派赵咨出使魏国,魏文帝曹丕问:“吴王乃何如主也?”赵咨答曰:“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吴侯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颇知学乎?”答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帝曰:“吴可征不?”咨对曰:“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备御之固。”又曰:“吴难魏不?”咨曰:“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难之有?”又曰:“吴如大夫者几人?”咨曰:“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咨频载使北,人敬异。权闻而嘉之。(节选自《三国志▪吴书》)14.根据语境解释加点词。(3分)(1)拔吕蒙于行阵__________ (2)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__________(3)小国有备御之固__________15.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3分)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16.文章题为“赵咨巧对魏文帝”,“巧”在哪里?结合文本内容,简析赵咨的对答艺术。(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三读书追梦】17.按要求写作。(40分)“百度百科”关于“追”字是这样解释的:【释义】1.赶,紧跟着:~逐。~逼。~随。~光。~剿。~捕。~奔逐北。2.回溯过去,补做过去的事:~溯。~悼。~加。~认。3.竭力探求,寻求:~问。~寻。~究。~索。一个“追”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想象?请以“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①自选角度立意,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8分)①国破山河在②城春草木深③采菊东篱下④悠然见南山⑤经纶世务者⑥窥谷忘反⑦何夜无月⑧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2.(2分)人文、历史价值3.(3分)示例一:我觉得A句恰当。理由:A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简洁地说明了表演“抖狮子”所需人数及表演内容,真实客观地还原演出全貌。示例二:我觉得B句恰当。理由:B句句式整齐,运用大量四字短语及场景描写,生动描绘了在表演人员的密切协作下,“抖狮子”演出现场的喜庆、热闹、壮观,使报告语言更具感染力。(手法1分,作用2分,意对即可。)4.(4分)①积极谋求更高平台,向外展示优秀文化遗产,提高遗产的知名度;②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与学校合作,培育宣传、保护、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年轻力量;③创新联合多个优秀文化遗产,走融合式发展的新途径。(答出1点得2分,2点得4分,意对即可。)5.(5分)示例:您好!为更好地宣传家乡文化遗产,增强同学们的遗产保护意识,我班决定推荐“草塔抖狮子”参加学校“最受欢迎”文化遗产评比活动。您是“草塔抖狮子”的国家级传承人,若您能莅临指导,必将给我们以极大鼓舞和帮助!期待您的回复!(活动目的2分,活动内容2分,语言表达得体1分。)6.(3分)①A②绵③濒(每空1分)7.(3分)示例一:选A.这是朱德的绰号。《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朱德貌不惊人,为人和蔼,且年纪已大,衣着与战士一样破旧,人们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伙夫头”,他本人也以这个绰号为荣。担任全军统帅后,他依然与士兵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伙夫头”这个绰号是朱德真实形象的写照,他是一位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革命领袖。示例二:选B.这是徐海东的绰号。《长征》中写道:徐海东率领红军作战时身先士卒,凶猛无比,仗还没打就令敌人胆战心惊,人称“徐老虎”。一次战斗中,一颗子弹卡在了他的腿骨里,没有任何麻醉药物,他硬是让人把子弹生生地拽了出来。不凡的经历造就了英雄不凡的品格,“徐老虎”这一绰号生动体现了徐海东勇敢无畏、坚强不屈的英雄品格。(判断1分,结合事例阐述2分。)8.(3分)乙文选自《昆虫记》。乙文中,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将蟋蟀比作“婴儿”“小魔鬼”,将卵比作“魔盒”,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蟋蟀破卵而出的过程写得细腻详实,这离不开作者悉心的观察,体现了法布尔对事业的热爱和“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而甲文截取生活中对“秋叫蛐子”的观察,语言平淡质朴而又韵味无穷,富有生活的情味,不是法布尔的风格。(判断1分,依据2分。依据可从语言特点、科学精神等方面答题。)9.(3分)①炖牛下水②迫不及待地开吃③悲伤不已/怀念祖父(一点1分,共3分。)10.(4分)(1)运用叠词,生动写出了祖父煮牛下水时的小心细致,也写出了祖父年事已高、动作迟缓,侧面表现了祖父对“我”的疼爱。(2分)(2)霸占,原指倚仗权势强行占有。此处大词小用(贬词褒用),突出地瓜甜香之浓郁,为下文“我”迫不及待地吃地瓜做铺垫,表现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2分)11.(3分)城市的炭炉煮茶让作者再次忆起与祖父一起围着炭炉的美好时光,表达了作者对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的陶醉、喜爱,以及对祖父的深深怀念。结构上,炭火照应文题。(内容上2分,结构上1分。)12.(5分)①滋味美。《昆明的雨》作者在文中向人们描述了云南的各种菌子,味道鲜浓,还有个大味甜的“火炭梅”,以及雨季小酒馆里那一碟猪头肉和半市斤酒,所有这些都充满了味觉的诱惑;本文作者向我们描述了冬季火炉子上的红枣雪梨茶、香气绕梁的牛下水,香甜烫牙的烤地瓜……同样有滋有味,充满诱惑。②氛围美。昆明雨季,那倒挂的仙人掌、满山遍野的菌子、带着雨珠的缅桂花,尤其在雨中与好友小聚闲话,那种宁静美好的氛围,闲适自在,令人沉醉;本文作者描写了北风劲吹、冬日严寒,祖孙一起围着火炉子烤火、取暖、品尝美味,屋外天寒地冻,室内温暖如春,何其美妙。③人情美。汪曾祺在《昆明的雨》中描写了穿着民族服饰吆喝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特意摘了缅桂花给各家送去的房东,作者笔下昆明的人热情淳朴,充满了生命力,也让作者无比留恋和怀念;本文作者通过回忆冬天围着炉子烤火取暖,等着祖父给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