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市疏港路西延长线市政道路工程 环评报告_第1页
海南省文昌市疏港路西延长线市政道路工程 环评报告_第2页
海南省文昌市疏港路西延长线市政道路工程 环评报告_第3页
海南省文昌市疏港路西延长线市政道路工程 环评报告_第4页
海南省文昌市疏港路西延长线市政道路工程 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项目名称:海南省文昌市疏港路西延长线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单位(盖章):海南文昌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人“五十二、交通运输业、管道运主干路”□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专项评价设置规划环境影响无2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其他符合性分析于国家鼓励类第二十二大类“城镇基础建设”类,“4、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和9、城项目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清澜片区,根据海南省),),3则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规定,项目在35m范围内执行4编码:ZH46900510014),见附件4。根据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发布《海南省生态环境准),陆域综合环境管控单元名称文昌市重点管控单元1管控单元编码ZH46900520001管控维度与本项目有关的管控要求本项目情况是否符合空间布局约束1.执行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1、严格控制环境敏感地区建设“两高”行业项目。不新增高污染、高耗能类建设项目,严格控制新增项目准入。2、优化全省产业园区布局,新建产业项目原则上集中在园区建设运营。引导产业项目在省级和市县工业园区内选址建设。本项目为市政道路工程,不属于高污染、高耗能类建设项目;项目施工期均使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无集中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污染源;本项目不设混凝土拌和站和沥青拌和站,沥青和混凝土等建材均为外购。符合2.执行土壤环境(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1.禁止将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或者污染土壤用于土地复垦。本项目为市政道路工程,临时用地使用结束后使用表土进行复垦,播撒草籽。符合3.执行自然资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普适性管控要求。1.禁燃区内禁止燃用《高污染燃料目录》中的Ⅲ类(严格)燃料,禁燃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以煤或煤制品、重油、渣油及各种可燃废物、直接燃用的生物质燃料(木柴、木屑、秸秆、稻壳等)等高污染燃料作为燃料的设施,现有的高污染燃料燃用设施改用清洁能源。本项目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不使用高污染燃料,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清洁液化石油气。符合5污染物排放管控1.执行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1.加强环境管理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区域环境质量不下降。区域内新增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实行区域等量削减。2.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逐步推进老旧车淘汰。规范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及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油品质量。3.推进道路机械化清扫、喷雾等低尘作业方式。装卸物料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方式防治扬尘污染。严查运输车辆扬尘污染,严厉打击私拉私倒和沿途遗撒现象。城市扬尘污染管控,应实施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制度,严禁敞开式作业,落实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并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项目施工期对施工场地和周边运输道路定时洒水降尘,临时堆场采取遮盖和定时洒水等方式降尘,土方及时清运,清运车辆严密遮盖,严禁超载和超速,防止沿途撒落;项目施工采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使用清洁液化石油气。项目采取上述措施,严格管控,降低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符合2.执行自然资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普适性管控要求。1.使用管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生物质成型燃料等清洁能源,确保排放的污染物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项目施工采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使用清洁液化石油气。符合环境风险防控1.执行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强化重点时段大气污染跨市县跨部门联防联控,有效防控、应对污染天气。本项目施工扬尘和车辆运输扬尘会对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大气环境产生影响,在采取围挡施工,定期洒水降尘,避免大风天气进行土方施工,以及堆场遮盖的管控措施下,能有效减小大气环境污染。符合2.执行土壤环境(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1.企业事业单位拆除设施、设备或者建筑物、构筑物的,应当采取相应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项目主要拆除临时用地部分构筑物等,不涉及土壤污染的拆迁活动,拆除的建筑垃圾及时清运。符合管控要符合陆域综合环境管控单元名称文昌市优先保护单元14管控单元编码ZH46900510014管控维度与本项目有关的管控要求本项目情况是否符合6空间布局约束1.执行生态空间(陆域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海岸带自然岸段、海岸带自然岸段生态缓冲、一般生态空间、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海岸防护)普适性管控要求。1.原则上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2.生态保护红线内禁止开展以下人类活动: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围填海、采砂等破坏海、河、湖岸线等活动;大规模农业开发活动,包括大面积开荒,规模化养、捕捞活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制造业活动;房地产开发活动;客(货)运车站、港口、机场建设活动,火力发电、核力发电活动,以及危险品仓储活动等;生产《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7年版)》产品的活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管理办法》所指的环境高风险生产经营活动;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活动。3.除国家(省)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保障项目建设外,禁止新增建设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原有居住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不得随意扩建和改建。禁止生态保护红线内空间违法转为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本项目为市政道路工程,道路终点位于文昌市中心城区清澜片区边界,是清澜片区与其他片区构建联系的一环。项目选址与清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走向一致,具有唯一性。且项目与深田水库饮用水保护区距离570m。因此,对于道路终点处涉及优先保护单元,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采取规范施工作业、设置沉淀池、排水沟等、使用洒水抑尘系统降低空气中扬尘量等措施,可有效避免施工废水、地表径流水污染优先保护区环境。符合2.执行水环境(饮用水水源地)普适性管控要求。1.仅允许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开展:隔离防护功能、入河排污口清退、水质净化工程、取水口保护工程、水土保持;宣传警示标志牌及监测设施建设、其他与供水设施相关的工程等不损害或有利于维护饮用水水源地功能的活动。2.对水源涵养林等防护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3.执行大气环境(优先保护区)普适性管控要求。1.区内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按现行法律法规执行。2.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大气污染物排放工业7项目。3.区域内现有不符合布局要求的,应建立退出或关停机制、制定治理方案及时间表。5、与《文昌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陆域)可知,项目选址终点处涉及优先保护单元边界,因此本项目属于重点管控单元、优先环境管控单元类型全市总体生态环境管控要求本项目落实情况优先保护单元指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区域,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陆域、海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全市划分优先保护单元87个,其中陆域67个,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1%;海域20个,占全市近岸海域总面积的52.2%。优先保护单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突出空间布局约束,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规模开发活动,确保生态环境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本项目为市政道路建设项目,项目终点边界涉及优先保护单元。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经采取沉淀循环利用、临时用地修建排水沟等措施。运营期地表径流通过雨水系统收集后排入深田水库的下游溢洪道,不直接排入附近河流水体。在采取上述措施后,不会对水体及周边耕田林地等造成污染影响和生态环境功能降低、性质改变等。重点管控单元指涉及水、大气、土壤、自然资源等资源环境要素重点管控的区域,主要包括重要产业园区、重要港区、中心城区以及大气扩散条件差的区域,现有和规划的工业或城镇建设用海区、港区、倾废区、排污混合区等开发利用强度较高海域,以及水动力条件较差、水质超标、生态破坏较重和存在重大风险源的海域。全市划分重点管控单元50个,其中陆域43个,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0%;海域7个,占全市近岸海域总面积的0.6%。重点管控单元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突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优化空间布局,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出差别化的生态环境准入要求。项目在施工期加强管理,通过控制施工红线范围、地面洒水、防尘布覆盖物料堆土、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建立临时排水沟和沉淀池处理地面雨水径流、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及时收集后合理处置等措施。项目严格控制施工红线,施工完毕后及时清理恢复施工场地、平整场地,可有效减少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此,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8二、建设内容地理位置本项目道路工程为新建城市主干路,建设地点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清澜片区,道路起点位项目组成及规模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电力通信工程、绿化工程等。项工程类别工程内容备注主体工程路基工程本项目按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路市政道路标准设计,道路全长491.439m;全线设计速度50km/h,道路红线宽度为42m。/路面工程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交叉工程本项目起点与昌海南路交叉1处。辅助工程给排水工程1)排水:采用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排水体制,污水管为单侧布置,管径为DN300,污水由西向东排至疏港路DN500污水管道,最终进入清澜污水处理厂处理;雨水管为双侧布置,管径为DN900,路面径流雨水通过管道自东向西收集后排入深田水库的下游溢洪道。2)给水:项目规划沿道路敷设给水管道,管径为DN150,并与昌海南路给水管道相衔接。/交通工程道路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和交通安全设施等。/照明工程路灯采用单杆双挑路灯,光源采用LED灯,功率160W/80W。灯杆沿道路两侧分幅绿化带中线对称布置,常规段灯杆安装间距控制为30m。/电力工程设置16线电缆沟,为1.41m(宽)×1.38m(深)砖砌结构,并用1:2防水水泥砂浆内外均抹面厚20mm。通信工程通信通道为12孔综合管,设计上采用3层×4列φ110UPVC管(配七孔梅花管)。拆迁工程现状道路沿线均有高低压电杆、通信杆等,将拆除8根混凝土电杆,迁移40m电力线,1座通信检查井。绿化工程绿化景观设计范围:3m宽中央分车带、两侧各1.5m宽侧分带绿化以及人行道绿化带。道路两侧行道树、树池、道路中央分隔带、机非分隔带等。/公用工程供水市政供水。/供电市政供电。/排水现有周边市政路雨水、污水管网。/施工营地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租用项目周边民房居住。/9工程临时堆存场项目不设混凝土拌和站和沥青拌和站。项目终点处南侧空地作为土石方调度的临时堆放、建材堆料场,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的临时存放区域。区域占地约1000平方米,位置坐标为:110°47′16.39″,19°31′53.83″N,临时用地现状周边为空地,施工结束后及时播撒草籽恢复原状。/不设置弃渣场、取土场,采用边开挖土方边运输方式建设,无法利用的土石方则运至指定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理;项目借方均为外购。/施工便道项目用地(从K0+040至K0+330)沿线南侧设置一条长290m、宽5m的临时施工便道,方便车辆运输和村民进出。环保工程废水治理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民房厕所收集;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地表径流水通过临时排水沟导流至沉淀池沉淀后再排入沟渠。/营运期路面径流雨水通过管道自东向西收集后排入深田水库的下游溢洪道。/废气治理施工期产生的扬尘主要采取洒水抑尘措施;沥青摊铺废气在大气扩散作用下减弱至消失;车辆废气采用低速、环保车辆等减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营运期对道路汽车尾气采取加强道路两侧绿化,加强车辆管理;提倡使用高清洁度燃油,抑制汽车尾气污染。/固废治理施工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当地环卫处理;项目产生的建筑垃圾统一收集分类,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统一运至当地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置。/营运期对道路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噪声治理施工期的施工设备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营运期对交通噪声采取加强管理、绿化种植、隔声窗等措施。/生态环境施工期采取的措施:表土剥离临时堆存进行苫盖并用于后期绿化等。/施工结束后对生态进行修复、补偿。/疏港路西延长线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清澜片区,项目建设按照《城市道路工程设序号项目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2道路长度491.439m3起讫桩号K0+000至K0+491.4394设计速度50km/h5路幅宽度42m6车道数双向六车道7车道宽度3.67m8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9最大纵坡2.481%最小纵坡2.481%最大坡长491.439m最小坡长491.439m竖凹形曲线最大曲线半径最小曲线半径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20年地震效应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30g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规模建设长度m491.439-宽度m42-拆迁工程迁移电力线m暂估、以现场核实统计为准拆除电力杆根8-迁移通讯光纤线m40-拆除通讯电话杆根3-拆除通信检查井座1-路基土方挖方m3142343.948包含清表土方填方m33733.087-清表(30cm厚)m37998.903-路基处理回填砂性土m32328特殊路基K0+170~K0+205清除不良土质m32328特殊路基K0+170~K0+205填筑M7.5浆砌片石m31085.7植草m35650.5挖除C20混凝土预制块m3机动车道4cm改性细粒式沥青砼(AC-13C,SBS含量5%)m212330.3粘层沥青(PA-3)12330.35cm中粒式沥青砼(AC-20)12330.3粘层沥青(PA-3)12720.07cm粗粒式沥青砼(AC-25)12720.01cmES-3型稀浆封层14251.9PA-2透层沥青14251.938cm5.5%水稳碎石基层14251.918cm级配碎石垫层15548.2非机动车道4cm改性细粒式沥青砼(AC-13C,SBS含量5%)m22040粘层沥青(PA-3)m22040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m220401cmES-3型稀浆封层m22788PA-2透层沥青m2278820cm5.5%水稳碎石基层m2278818cm级配碎石垫层m23196拆除现状挡土墙m3人行道和工程6cm人行道面包砖m26cm厚盲道砖m24733cm中粗砂m215cm4%水泥稳定石屑m212×34cmC30砼路缘石m332010×25cmC30砼侧平石m332010×15cmC30砼侧边石m96010×15cmC30砼树池石m840C15细石水泥砼m3新建花岗岩阻车石个8迁移花岗岩阻车石个水泥砂浆m30.3拆除渠化岛m3270给排水工程给水工程圆形立式闸阀井座单侧布置管道排气阀井座1-排泥湿井座1-雨水工程雨水检查井座22-混凝土满包管个246-II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m双侧布置管道单箅雨水口个-双箅雨水口个-污水工程φ1000圆形混凝土污水检查井座单侧布置管道球墨铸铁管m558规格:DN300、DN400污水沉泥井座3-一体化防沉降井盖个-绿化秋枫株-工程雨树株54-黄槐株-本项目的交通量在结合历年交通观测的数据、分析项目所在),年份日标准车当量(pcu/d)日绝对交通量(辆/d)2024投入营运后第1年2030105168413投入营运后第7年203814104投入营运后第15年表2-5拟建道路交通量预测单位(辆/道路名称预测年限昼间夜间小型车车大型车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海南省文昌市疏港路西延长线市政道路工程2024年392172030年284746237312038年3815042年份车型分类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合计小客车小货车农用车中货车大客车大货车铰接车2020年相对比例41.34.87.326.32.02030年45.25.52.52040年45.25.52.53.1.1道路平面设计本项目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清澜片区。道路起点与已建疏港大道与昌海南路交叉口顺接,3.1.2道路纵断面设计疏港路西延长线纵断面根据规划控制标高,现状地形条件,相交道路的现状高程,同时3.1.3道路横断面设计42m=3.5m人行道及绿化带+3.5m非机动车道+1.5m侧分带+11.0m机动车道+3m中央分隔带+11.0m机动车道+1.5m侧分带+3.动车道划分为:0.25m路缘带+3*3.5m路堤填筑必须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填土、填石或土石混填路段路基填筑每层松铺厚度开挖反坡(1:4)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路堤填筑前必须将表面腐植土、淤泥等不合格地面横坡缓于1:5时,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地面坡路堤,必须验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地基表层必须碾压密实。拟建道路起点K0+000至K0+020段挖深<1m;K0+0道路路基强度的要求,可作为道路路基持力层。由于本项目基本为挖方区,后期坡,可采用放坡或挡土墙进行支护,挡墙基础持力层可采用②粉砂层作为基础持本项目起点接已建疏港路和昌海南路交叉口。本项目路段标高较顺接道路高,为防止新填筑路基与老路基接合部产生差异沉降造成路面和市政管线损坏,设计在新老路基接合部开挖台阶,并与台阶上方铺筑双向土工格栅,并严格控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在荷载作用和水浸等自然因素不利影响下,均能保证其设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提高回弹模量。路基填土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或是现场开挖应进行废弃路基压实度及填料要求按现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和《城市道路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检查控制填土含水量,正确选择和使用压实机械。路基填料最小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备注填方路基上路床0~308下路床30~805上路堤80~1504下路堤3零填及挖方路基0~30830~805注:①粗粒土(填石)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度2/3。②路床填料CBR值达不到规定时,可掺石灰或换填其他稳定材料处理。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重型压实(%)填方路基上路床0~30≥95下路床30~80≥95上路堤80~150≥93下路堤≥92零填及挖方路基0~30≥9530~80≥93本工程为区域市政道路工程,采用管道排水方式。车行道均设2%横坡,路面雨水通过路面横坡、道路纵坡,引排至车行道外侧的雨水进水口,通过过路面设置的雨水口收集路面本项目设3m宽中央分隔带。为了避免降落在分隔带上的表面水在渗入到分隔带土体及路面结构后,影响路基和路面结构的稳定,除做好坡面绿化外,本次设计考虑在绿化分隔带3.1.5路面设计方案本项目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拟定机动车道路面、非机动车路面及人行道路面结构组合车道类型结构方案疏港路西延长线柔性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下面层:5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7cm粗粒式沥青砼(AC-25)封层:1cm稀浆封层(ES-3型)基层:38cm5.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18cm级配碎石底基层总厚度73cm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下面层: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封层:1cm稀浆封层(ES-3型)基层:20cm5.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18cm级配碎石底基层总厚度49cm人行道路面结构面层:6cm人行道面包砖找平层:3cm中粗砂基层:15cm4%水泥稳定石屑总厚度24cm西侧的两个渠化岛需要进行改造,改造后的渠化岛采用高出路面的渠化岛,设置人行道铺装3.3给排水工程3.3.1项目区域给水现状及规划设计疏港大道建有DN300市政给水管,为疏港路西延线预留DN300给水接驳井,为拟建道路给根据《文昌市中心城区清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沿道路敷设给水管道,管道管3.3.2排水现状及周边水系根据现场踏勘及业主提供的管线测量资料,现状昌海南路与疏港路交叉口处,疏港路北侧设置DN500污水管道,昌海南路东侧建有DN400污水管,并接至疏港路现状污水管道。本项目周边水系主要有深田水库及其泄洪道,拟建道路终点距离深田水库泄洪道约为根据《文昌市中心城区清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沿道路铺设雨水管道,管径为3.3.4污水工程设计根据《文昌市中心城区清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沿道路敷设污水管道,管径为3.3.5项目与周边路网、管网的衔接关系本项目新建综合排管应与相交的已建道路综合排管顺接,对于相交的规划道路则考虑预留规划道路综合排管顺接接口。施工前应仔细核对相交道路综合3.4.1照明工程设计本工程为城市主干路,对于标准断面路段,本次设计采用双臂LED,灯具仰角不大于3.4.2照明光源及控制用接线盒连接,接线点设在灯杆工作门内,相孔综合管,设计上采用3层x4列φ110UPVC管(配七孔梅花管)。道路直线段每隔约70米左右设置一个通信检查井,检查井采用砖砌结构。管道壁厚镀锌圆钢捆扎固定,间距约1米,管孔间隙3.6.1交通设施设计本项目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项目工程设置相应的道路交通静态管理与防护设施如标志、标线、护栏、信号灯、监控设施等。布设交通标线:车行道边缘线、车行道分界线、导3.6.2交通标线及信号灯设计道路标线要求采用震荡标线及热熔标线。所有标线采用加热型涂料,涂料的技术条件应满足交通行业标准《路面标线材料》规定的要求。本项目车道边缘线宽度为15cm的白色实对中央绿化带进行景观绿化设计,在3m宽的中分带乔木选用福建茶亮叶朱蕉、洋金凤3.8土石方平衡项目占地19842.47m2,本次工程总挖方142343.948m3(包含清表土方量),其中清表土方33法利用的土石方则运至指定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理。本项目不单独设置弃土场,采用边开挖土道路长度挖方填方弃方(m3)总数量(m3)清表土方(m3)总数量(m3)利用土填方(m3)借土填方(m3)安居房项目周边两条市政道路项方则运至指定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疏港路西延长线491.439142343.9487998.9033733.0873733.087/138610.861备注///外购运至指定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理总平面及布置拟建海南省文昌市疏港路西延长线市政道路工程位于海南文昌市清澜片区,起点接已建疏港大道与昌海南路交叉口(桩号K0+000,含平交口部分改造),路线按规划线位自东向本项目为城市主干路,功能定位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为城市分区间中长距离联系以交通规划,属于规划道路中的城市主干路,项目建成后能够满足所在地区交通功能需求。本项目各类管线布置在道路规划红线内,项目不占用基本农田,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因此,城镇住宅用地、农村道路、设施农用地、旱地、公路用地、施工场地内不设置砂浆拌和及沥青拌和设施,项目采用的商品沥青混凝土以及砂石等材避免土石方在项目区堆积过多造成水土流失,可回填的土石方堆放在临时用地,用防尘布遮项目终点处南侧空地作为土石方调度的临时堆放、建材堆料场,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的临址相较项目起点处标高较高,为避免雨水冲刷导致水土流失,需在临时堆存场周围设置挡土墙、排水沟、沉淀池等措施。在经采取措施后该临时用地的选址较为合理。且现状周边为空项目现状道路交通较为便利,与现有道路联系,皆可使用汽车进行运输。因项目西侧与南侧存在村庄,项目用地(从K0+040施工方案考虑建设项目的施工特点、工艺流程及资源利用、平面布置和空间性要求,建议本项目先进行管道工程的铺设再进行道路工程施工。组织交叉施工,充分衔接和搭接,确保总工期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现有道路交通造成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对→分层填筑-碾压夯实→分层填筑-碾压夯实-摊铺平整①施工时在利用现有道路进行物料运输时要保证现有道路人②车辆停留问题:为了确保过往车辆安全、顺畅通行,施工车辆不能长时间停留在施工施工交通组织方案直接影响交通和道路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及办公,与施工工期也密切相关,因而规划要求施工单位要及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化解矛盾,促进施工准备工作→路基开挖→边坡防护→路面工程→配套工程道路路基施工前,要求全线范围内30cm厚杂填土全部清除以保证路床稳定,清除杂填路基施工严格按照《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的有关规定进行废气、固废、废气、噪声废气、固废废气、固废、废气、噪声路基修整碎石垫层摊铺、碾压养护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摊铺、碾压-沥青喷洒-碎石垫层摊铺、碾压养护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摊铺、碾压-沥青喷洒-清除表面的浮砂、杂物废气、固废废气、固废、废气、噪声废气、噪声路基开挖、填筑至路基设计标高路基开挖、填筑至路基设计标高整平路基面废气、噪声废气、噪声固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设置必要的、足够的警戒标志;定期检查各种施工设备,确保施工机械正常运转,并将经检修不合格的机械设备清除出施工现场;临时用地周边修建挡渣墙和截排水设施,加盖篷布;及时发现不良地质情况并消除隐患;设置施工期环境监理,定期开展施工噪声、扬尘环境监测,保证区域环境质量达),时用地内所有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垃圾运至指定位置处理,建设单位必须结合该地区的环境条件,进行生态恢复建设,使场地恢复原貌,难以保持灌木的地方,应以草本植物为主,避(1)临时堆存场区:采取撒播草籽方式进行恢复绿化,采用马尼拉草种,撒播密度其他本项目道路路线与《海南文昌市清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系统规划一致,因此无路线比选。项目占地不涉及水体,不建设涵洞、桥梁,因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表3-1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简表(摘录)区所在区域与面积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敏感性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生态保护措施产业发展方向区包括文昌市从铺前镇、冯坡镇、翁田镇、龙马镇、昌洒镇的沿海乡镇的海岸带部0.88km2海岸带珊瑚礁生态系统质下降害、气象灾害(台风/风暴)洪涝、风暴潮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带防护、社会生产功能红树林、珊瑚礁、麒麟菜和海防林保护,工业污染治理药和锆钛矿深加工业拟建项目作为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通过采取各),表3-2工程沿线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情况表序号地类名称面积(m2)百分比(%)1城镇住宅用地55704.369.332农村道路10109.623设施农用地3324.430.564旱地153.210.035公路用地56916.689.536坑塘水面5782.490.977乔木林地215334.5236.068交通服务场站用地1651.540.289农村宅基地27404.374.59其他草地28483.734.77其他林地39504.836.62水田14751.262.47特殊用地82255.09橡胶园55821.929.35合计597198.05100.00表3-3工程沿线占地范围内土地利用情况表序号地类名称面积(m2)百分比(%)1城镇住宅用地6.820.0343712农村道路388.361.9572163设施农用地639.743.2240954旱地842.184.244335公路用地1085.755.4718496坑塘水面1199.816.0466777乔木林地15679.8179.02146合计19842.47100由表3-2可知,评价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以乔木林地占优势,占整个评价范围的equisetifoliaForst.、槟榔ArecacatechuL.为主;村落景观植被主要以橡胶Heveabrasiliensis(Willd.exA.JuArtocarpusheterophyllusLam.、苦楝MeliaazedarachL、刺竹BambusastenostachyaHackel、大叶相思AcaciaauriculiformisA.Cunn.exBenth为主。Pruski、厚藤Ipomoeapes-caarundinaceumRetz、蓖麻RicinuscommunisLinn蓬Erigeronannuus(L.)Pers.Digitaria.ciliaris(Retz.)Koel、芒MiscanthussinensisAndress等。表3-4工程沿线常见植被类型生境种类植被型组植被型群系拉丁学名陆生植被阔叶林季雨林桉树人工林EucalyptusrobustaSmith木麻黄人工林CasuarinaequisetifoliaForst.灌草丛丛蟛蜞菊草丛Sphagneticolacalendulacea(L.)Pruski栽培植被果树菠萝蜜、木瓜ArtocarpusheterophyllusLam.样方编号1位置疏港路调查时间2023.6.11样方面积1m×1m经度110°47'10.58"纬度19°32'8.49"群落名称蟛蜞菊草本群落盖度%90生物量kg/m2物种名称植物类型高度m冠幅(m×m)胸径cm蟛蜞菊草本0.2--SOC--厚藤草本0.15--COP--牛筋草草本0.4--SOC--芒草本0.6----样方编号2位置村道调查时间2023.6.11样方面积5m×5m经度110°47'1.82"纬度19°31'58.45"群落名称桉树林盖度%生物量kg/m2物种名称植物类型高度m冠幅(m×m)胸径cm桉树乔木SOC7~23九节灌木2.6COP--大叶相思灌木----香丝草草本0.5----假鹰爪灌木----样方编号3位置村道调查时间2023.6.11样方面积5m×5m经度110°46'58.27"纬度19°31'58.43"群落名称车桑子+大青+金丝草盖度%70生物量kg/m23物种名称植物类型高度m冠幅(m×m)胸径cm车桑子灌木2.82.4×2.5COP--金丝草草本0.15--COP--大青草本0.6----下田菊草本0.3----鬼针草草本0.5----芒草本0.6----1×1m2样方5×5m2样方桉树林胸径测量灌草样方调查植被》结合《海南植被志》(第一卷杨小波,为主,其他常见植物还包括大青、下田菊、鬼针草等,结构简单,植被覆盖率约为三、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报,2022年文昌市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为365时平均浓度第95百分位数为0.7μg/m3;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第90百分位数为112μg/m3,项目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本项表3-6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μg/m3)二级标准值(μg/m3)%达标情况SO2年平均浓度4606.67达标NO2年平均浓度640达标PM10年平均浓度257035.7达标PM2.5年平均浓度3534.3达标CO24小时平均浓度第95百分位数0.74达标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第90百分位数70达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六项基本污染物均达根据项目周边环境特征,选取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声环境保护目标作为监测表3-7噪声监测监测点位布监测点位编号性质监测点位名称点位位置及坐标监测因子执行标准N1-1环境长征清等效连续《声环境质量标N1-2澜一贝小区项目红线30m处(E110°47′27.42″,N19°31′59.09″)A声级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N1-3N1-4N1-5N1-6N2文教村项目红线26m处(E110°47′12.77″,N19°31′53.89″)《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衰减断面噪声距项目路肩20m处《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2#距项目路肩40m处3#距项目路肩80m处4#距项目路肩120m处5#距项目路肩200m处测点名称测点时间测时主要声源等效声级dB(A)标准限值达标情况型车车N1-1长征清澜一贝小区昼间环境噪声53.77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44.455达标昼间环境噪声52.37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44.955达标N1-2长征清澜一贝小区昼间环境噪声52.97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42.755达标/昼间环境噪声52.07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45.455达标/N1-3长征清澜一贝小区昼间环境噪声54.17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42.855达标/昼间环境噪声52.47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46.055达标/N1-4长征清澜一贝小区昼间环境噪声53.17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42.555达标/昼间环境噪声52.37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45.755达标/N1-5长征清澜一贝小区昼间环境噪声54.27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43.655达标/昼间环境噪声52.57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44.955达标/N1-6长征清澜一贝小区昼间环境噪声54.27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43.755达标/昼间环境噪声52.07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44.855达标/N2文教村昼间环境噪声43.56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39.850达标/昼间环境噪声47.26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41.850达标/监测点位测点时间测时主要声源等效声级dB(A)标准限值达标情况1#距路肩20m处昼间环境噪声43.36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40.050达标昼间环境噪声45.46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38.250达标2#距路肩40m处昼间环境噪声40.36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38.250达标昼间环境噪声44.26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37.750达标3#距路肩80m处昼间环境噪声43.86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39.150达标昼间环境噪声45.36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39.450达标4#距路肩120m处昼间环境噪声41.86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36.350达标昼间环境噪声44.46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37.650达标5#距路肩200m处昼间环境噪声43.06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36.350达标昼间环境噪声44.060达标夜间环境噪声37.850达标通过对表3-6环境噪声监测结果分析,监测点N1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深田水库饮用水水源有水质断面监测点位,断面监测点近水体名称断面名称月份水质目标本月水质达标情况超标指标及倍数深田水库饮用水水源深田水库取水口4月IIIIII达标/III达标/III达标/综上,项目范围内涉及水域地表水质量基本达到水无无项有的有境染生破问与目关原环污和态坏题结果,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声环境保护目标最大噪声级增量在5dB(A)以上,表3-11本项目环境空气、地表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保护目标名称坐标与项目的位置关系规模主要保护对象涉及的功能分区相对方位相对距离/m地表水环境深田水库E110°46′52.35″,N19°31′58.64″西北570/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大气环境长征清澜一贝小区E110°47′27.42″,N19°31′59.09″南侧30648户居住环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中二级标准文教村E110°47′12.77″,N19°31′53.89″西侧2626户居住环境罗村E110°47′19.43″,N19°31′45.47″南侧27232户居住环境山松村E110°47′34.92″,N19°32′8.28″东北侧30045户居住环境生态环境乔木林地、灌丛等植被景观、土壤等生态系统周边邻近///生态环境不占用、破坏生态环境。表3-12本项目噪声环境保护目序号声环境保护目标名称所在路段里程范围线路形式相对方位声环境目标预测点与路面高差/m不同功能区户数距道路边(红距离 /m距离道路中心线距离 /m声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说明声环境执行标准4a类2类1长征清澜一贝小区项目起点及沿线K0+000~K0+350沿线布设南侧648/3051在建住宅区,筑朝向由北至南。现状主要受交通活噪声的影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类标准,其他区域执行2类标准2文教村项目终点K0+491.439沿线布设西侧+0.021252647居民点较集中,多为1-2混结构为主,建筑朝向由主要受社会生活噪声的影响。《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类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单位浓度限值标准限值来源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平均μg/m3206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24小时平均501小时平均500二氧化氮NO2年平均μg/m34040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200200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mg/m3441小时平均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平均μg/m31小时平均200颗粒物PM10年平均μg/m3407024小时平均50颗粒物PM2.5年平均μg/m33524小时平均3575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μg/m320024小时平均300深田水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3-1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序号参数Ⅲ类标准值标准来源1pH(无量纲)6-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DO53高锰酸钾指数64COD205BOD546氨氮7总磷(以P计)0.2(湖、库0.05)8总氮(湖、库,以N计)9氟化物(以F计)挥发酚0.005石油类0.0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硫化物0.2粪大肠杆菌(个/L)10000根据《文昌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规定,项目区域属于2类、4a类区混合边界线的区域定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4a类标准。若临街建筑以低于三层楼房建筑(含开阔地)为主,将2类声环境功能区交通干线边界线外35±5m距离内的区域划分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两侧对于不同的声环境功能区所执行的标准级别详见下表3-15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摘录)单位:dB(A)标准名称适用类别标准限值昼间夜间《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60504a类7055道路施工扬尘、车辆尾气无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表3-16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摘录)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mg/m3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氮氧化物240周界外浓度最高点二氧化硫550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4*周界外浓度最高点一般应设置於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的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若预计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点越出10m范围,可将监控点移至该预计浓度最高点。《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类别额定净功率(Pmax)/kW光吸收系数/m-1林格曼黑度级数I类Pmax<193.00119≤Pmax≤372.0037≤Pmax≤560II类Pmax<192.00119≤Pmax<371(不能有可见烟)Pmax≥370.80III类Pmax≥370.501(不能有可见烟)Pmax<370.80备注:满足GB20891-2014第三及以后阶段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执行II类限值。表3-19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阶段额定净功率(PmaxkW)CO(g/kWh)HC(g/kWh)NOx(g/kWh)HC+NOx(g/kWh)PM(g/kWh)NH3(ppm)PN(#/kw.h)第三阶段Pmax>5603.5——6.40.20——130≤Pmax≤5603.5——4.00.20—75≤Pmax<1305.0——4.00.30—37≤Pmax<755.0——4.70.40—Pmax<375.5— 7.50.60 第四阶段Pmax>5603.50.403.5,0.67a 0.1025b 130≤Pmax≤5603.50.192.0 0.0251256≤Pmax<1305.00.193.3 0.02537≤Pmax<565.0— 4.70.025Pmax<375.5— 7.50.60 a适用于可移动式发电机组用Pmax>900kW的柴油机;b适用于使用反应剂柴油机。),表3-20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地。本项目为城市主干道,道路边界线外35±5m距离内的区域划分为4a表3-21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摘录)单位:dB(A)标准名称适用类别标准限值昼间夜间《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60504a类7055一般工业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废物执行《本项目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不涉及大气污染物SO2、NOx排放总量。、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建设项目现场不设置混凝土拌和站和沥青拌和站,工程所需混凝土及沥青均采用外购的方式,因此施工期空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现场开挖产生的扬尘、施工材料或土方装卸及运输产生的道路扬尘、路面摊铺产生的沥青熔烟以及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车辆运输过程也有道路扬尘产生。施工过程中基础开挖、平整土地产生的扬尘对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物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等引起扬尘污染,尤其在风速较大或装卸、根据类比调查,施工场地上风向50m范围内TSP浓度约0.3mg/m3,施工工地内处能够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据有关调查显示,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一般情况下,施工场地、施工道路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100m减少70%左右,表4-1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范围内。项目建设不可避免会增加扬尘量,且项目设有围挡、喷淋系统等防护措施,对长征清澜一贝小区、文教村造成的扬尘污染是短期和局部的影响,施工完成后便会距离(m)52050100(mg/m3)不洒水2.890.86洒水2.010.670.60烟也随即消失。由于沥青摊铺仅在路面上作业,且沥青摊铺作业时间较短,在文昌大气扩散作用下,沥青摊铺产生的浓度将大大降低。铺设沥青前会告知周边文教村等居民,避免影响期出行和误入沥青铺设场地,因此本项目沥青路面铺装施工对周围环境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主要污染物为中的氮和氧化合后的产物;非甲烷总烃是汽油燃烧不完全的产物。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的浓度随汽车行驶速度的升高而升高,一氧化碳的浓度和非甲烷总烃的浓度随汽车行驶速度的升高而降低。汽车在进、出施工场地时,一般是低速行驶,因此,非甲由于施工机械数量有限,尾气排放量不大,施工影响范围主要局限于施工区内,并随施工的完成而消失。施工车辆废气排放量极少,施工过程中各机械设备排放的废气很快就会随风稀释扩散,不会对当地环境空气造成施工期的废水主要包括施工废水、雨季地表径流水及建筑项目施工废水主要是道路施工中的道路排水、基坑排水、设备和车辆冲洗产生的施工废水产生过程具有不连续、废水种类较单一等特点,因此,可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控制污水中污染物的产生量。施工现场因地制宜地建造沉淀池临时处理设施,含油量大的施工机械冲洗水或悬浮物含量高的其它施工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洒水抑尘和路面养护等,不得排入附近水体。经采取相关防护措施后施工废水对周边地项目路基的开挖填筑将造成较大面积的地表裸露,土方挖掘后未及时回填,在雨水作用下,形成泥浆水,即施工场地雨污水、场地积水、临时堆场废水。根据现场勘雨季时雨水冲刷泥土,泥土随雨水进入地表水体,将会导致附近地表水体中悬浮物浓项目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红线,路基填筑施工前应先在临时堆场周边先筑挡土坎和截流沟,在雨水汇流处建设沉淀池,对初期径流进行沉淀处理。项目施工场地和临庄,对径流悬浮污染物有一定过滤和阻滞作用。施工地表雨水径流不会直接流入深田水库的下游溢洪道,而是经沉淀池处理后外溢水体随着现状沟渠流动进入深田水库的下游溢洪道,此时水体中悬浮物含量已被稀释降低,不会对深田水库造成较大的水质冲击。在施工期严格禁止破坏用地红线范围外的植被,对红线外裸露的沙土及时播撒项目施工人员租住周边居民房,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现状道路市政管网,最终排入清澜污水处理厂处理,无营地生活污水外排。项目施工期间,施工队伍按40人计,施工人员每天生活用水以150L/人计,用水量为6m3/d,污水排数按照0.85计算,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5.1m3/d,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污染基于上述措施的采取,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对周施工期主要噪声源来自各施工开挖工程、浇注工程等阶段所使用机械设备产生的运行噪声、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道路工程建设施工工作量较大,而且机械化程度较而且具有局部地段特性。根据声环境影响专项评价报告,施工机械噪声在无遮挡情况),量可形成较明显的影响;但随着距离的加大,均有明显的衰减,至200m处的噪声贡),70dB(A),夜间55dB(A)。仅凭距离衰减,即项目周边最近的敏感点为距离道路终点26m处的文教村和项目起点30m处的长征施工噪声的影响将随着工程的竣工而不再存在,施工噪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的、短期的行为。通过采取设备减震、大噪声设备远离居民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弃土方、建筑垃圾以及施工挖填、道路的修建等开挖方均考虑本区域回填利用,暂时堆放在临时用地,无法利用的弃土方在当日收集运至指定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理。临时堆土则采用篷布覆盖,避免生活垃圾以每人0.5kg/d计,高峰期施工人员有40人,施工人员生本项目施工机械不在项目区域进行维修,施工机械维修均委托当地的机修厂,不产生废机油等危险废物。项目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拆除建筑产生的废弃物,废弃混凝土电力杆和其他施工废料等。对建筑垃圾中部分可回收物进行回收,无法回收利用的则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均得到了合理的处置,对周围环境产生s、施工期对区域陆地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动植物、水土流失、项目占地以及地、旱地、公路用地、坑塘水面、乔木林地等。本项目施工期生态环境直接影响范围为用地红线范围和临时用地范围。对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永久占地造成的植被永久性损失;二是临时占地,如施工临时堆存场、施工便道等造成地表植被的暂时性破坏,不会造成评价区植被类型的减少,更不会造成区域植物区系发生改由于项目现状植被多为人工种植植被,无珍稀保护植物对评价范围的地表植被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生物量减少地面裸露,开挖土因结构松散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等情况,但不会对植物多样性造成影响。评价区内分布的植物,都是当地较为常见的物种且分布广泛,因此,工程建设期间对植物的多样性影响较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扬尘,降落到施工道路两侧的草皮和树木枝叶上,可能影响其光合作用,使之生长减缓甚至死去。此外,路面铺设石料等在未压实的情况下若被雨水冲刷渗入地下,污染土壤,会导致土壤板结,影响植物根系对水分和矿物质的吸收,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但随着施工的结束,扬尘情况会有所好转,但是这些影响不会随着施工的结束而得到解决,它们的影响将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粉尘、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减缓本项目粉根据实地调查,结合无人机影像、卫星影像,可知,评价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呈大面积的分布在评价区内,占地主要破序号类型面积(m2)百分比(%)1乔木林19195.8296.752灌丛82.870.423农村道路563.782.83合计19842.47100本项目林地以人工林为主,不同人工林生物量不同,变化较大,范围约损失量约为207.53t~265.20t。通过道路绿化工程的建设可有效补偿施工扰动所带来的本项目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是植被破坏、人类活动和施工噪声,施工人员的活动和机械噪声以及自然植被的破坏还会引起野生动物局部的迁移,对项目周边野生动物的活动和栖息造成一定影响。由于施工期工程占地缩小动物的栖息空间,会割断部分两栖类、爬行类以及哺乳类动物的活动区域、迁徙途径和觅食范围,施工作业会干扰部分鸟类在占地区域的觅食活动,觅食活动地点发生小范围的迁移。但是工程评价工程建设对动物影响的范围不大且影响时间较短,因此对动物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可本项目施工前对会对项目占地区内的动物采取人工驱赶或诱导方式,使其远离施工区域,禁止扑杀和恐吓野生动物的行为。不会对项目区内的动物造成明显不利的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车辆产生的噪声、人为活动的干扰等因素,可能导致线路两侧附近的两栖、爬行类动物产生回避行为,使其向外围转移,沿线两侧较近范本项目不会导致区域内相关物种永久消失,在施工结束后,不利影响也随之减缓乃至消失,因此施工建设不会对动物多样性造成明显不利的影响。项目建设完成后,在施工期被驱离的动物会回迁,但由于本项目为城市主干道项目,运营期的交通噪声会对动物有影响,但回迁动物多为噪声不敏感动物,因此,运营期对动物的活动产生施工期景观影响主要为路基开挖等产生的裸地、施工人员的活动等可能带来一定的视觉差异冲击。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地表裸露景象,并永久改变区域地形地貌,同时道路建设造成景观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非连续性,造成局部景观短时间内不相协调。项目施工期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复垦,施工结束后通过绿化恢复,景观观赏性逐步提高,项目建设对景观影响较小,在可接受程度内。同时根据《海南文昌市清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项目用地规划为道路用地,本项目属于市政配套的路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区域景观有短时不利影响,影响程度较小,在可施农用地、旱地、公路用地、坑塘水面、乔木林地等,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项目建生态产生暂时性影响,但施工结束后,可通过平整土地、播撒草籽,均可恢复到原来(s)水土流失项目建设期间,道路施工、临时堆土等施工活动,将扰动地表,破坏地表形态,损坏植被,导致地表裸露,土层结构破坏,使场区内新增一定量的水土流失。工程建设过程中容易诱发水土流失的区域主要是:道路工程区域。工程建设期是可能造成的①水土流失背景值: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中表41.2-1水力侵蚀强度分级表可知,工程占用地类主要为城镇住宅用地、农村道路、设施农用地、旱地、公路用地、坑塘水面、乔木林地等,侵蚀轻微。且项目属南方红壤区,水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总量和新增土壤流失量的预测按施工期(包括施工准备期)ik根TFji——不同预测单元不同时段的预测面积,k根据项目实地调查和类比区域道路工程,施工期道路广场区扰动后平均土壤侵蚀表4-3水土流失量预测成果表预测时段预测单元背景值(t/km2• 扰动后侵/km2•a)侵蚀m2)侵蚀时间背景流失预测流失量新增加流失量各预测单元新增流失量占新增流失总量百分比(%)施工期路基工程5000.424.168.32临时用地5000.10.420.210.630.424施工便道区5000.1450.420.310.930.627小计///4.689.36自然恢复期路基工程5006000.424.42.462临时用地5006000.10.50.6施工便道区5006000.1450.730.8722小计///3.237.13.87总计///7.91/注:项目施工期预测时段为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共计5个月;自然恢复期则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植被生长周期等特点,预测时段确定为工程完工后1年。采用上述公式计算可得,在整个预测期内,项目水土流失总量为21.14t,新增土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加以防治,将可能对区域环境、对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对①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在本项目建设期间,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原地表造成扰动,场地开挖、回填区域,形成大量裸露地表,表层土质松散,容易随雨水流走,使得地表径流含沙量增加,并挟带泥沙流向项目区周边低洼处,如果淤泥冲刷到现有昌海南路和疏港大道上,会造成该区域下游淤积、堵塞,影响防洪排水能力,导致现有昌海②对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该工程的建设为进一步促进当地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若工程建设区域可能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得不到有效防治,必将使建设区现有水土流失加剧,危及周边道路和房屋,给建设区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将会产生或激化企业与当地群众的矛盾,直接影响企业的社会效益,③对主体工程安全运营的影响:工程建设导致的水土流失与工程本身的安全息息相关。工程建设扰动地表,产生的大量土石方如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造成水土流失将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以及工程的安全运行,也对企业的今后的运营安全会造成一定对于道路工程区内乔木林地、荒草地等的表层土,应在工程施工前预先对其进行剥离,以备工程后期土地整治覆土之用。道路工程乔木林地、荒草地等的表层土按厚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不可回用的开挖土方要及时运走,不能及时回填的则要根据地势进行临时防护,对临时的堆积高度进行控制并对堆积坡面进行削坡处理,以减少为保持渣体稳定,在施工期间需严格控制堆渣程序,严格遵循“先拦后弃”原则。堆渣时为增加边坡的稳定系数,尽量先堆弃石方或将石方堆在渣场下游,依次堆弃土方,这样便于堆渣完成后土地平整。堆渣过程中由挡墙向后堆弃,分层堆放并夯实。渣场堆渣高度一般在8~11m之间,结合边坡土质成分、良好的地质条件,参照实际本项目的临时堆存场拟设在项目终点南侧。因项目占地地形的特殊性,为防止堆渣料滑塌或散落,在堆放量较大的场地需修建浆砌片石挡渣墙,以保护坡脚,同时也避免引发牵引性滑塌堆土影响周边耕地和村庄等。挡墙的设计以《挡土墙设计规范》为标准,石料选择坚固的岩石,不要采用风化、有裂隙、夹泥岩的石块,对于横坡方向较长的浆砌片石挡渣墙沿横坡方向每隔10m~15m设一道宽2cm的纵向沉降缝,并用麻絮堵塞。同时,为使墙后堆渣体内不充水,以减轻对挡墙的压力,通常在墙身排排水孔呈品字形排列,最低一排排水孔高出地面。排水孔进水口处做反滤层,以免渗流引起对渣体底部的破坏,在堆场底部事先铺砌一定厚度的粘土并夯实,作为隔水层。若渣体下面仍有地下水渗出时,可适当加密排水孔、加大排水孔尺寸或增设纵向④土石方开挖尽量避开暴雨季节施工,控制好土石方施工周期,尽量减少疏松土a.施工时要随时保持施工现场排水设施的畅通,地质不良地段的路基施工尽量避b.雨季填筑路堤时,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以保证路堤的质量。雨前和收工前将铺填的松土碾压密实,不致积水。当暴雨来临时应使用一些防护物,如使用草席或帆布对临时堆放点等进行覆盖,利用填土编织袋挡墙在堆场区域四周码放成挡墙进行拦挡;临时挡墙外围开挖临时排水沟,用于施工期间及雨季排出场地内的地表径c.在堆场等周围,应设土工布围栏,以减少建材随雨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为NOx、CO、THC(烃类)和烟尘等,其中NOx和CO排放浓度较高。机动车废气污染物主要来自燃料系统挥发和排气筒的排放,而大部分碳氢化合物和几乎全部的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都来源于排气管。一氧化碳是燃料在机内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主要取决于空燃比和各种汽缸燃料分配的均匀性。氮氧化物产生于过量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的汽缸内。氢化合物产生于汽缸壁淬冷效应和混合气不完全燃烧。在正常气象条件下,项目机动车汽车尾气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机动车道两侧0~20米,项目道路两侧人行道上设置有行道树,对尾气有一定削减作物料运输扬尘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汽车在行驶途中带起落而引起的扬尘,其产尘量的大小与车速、路面状况及季节干湿等因素有关。本项目建设完成后,道路路面状况较好,在秋冬季节,由于天气干燥,运输散装含尘物料的车辆,洒落、风吹将产生一定的扬尘。为了减少物料运输对空气环境的影响,运输散装含尘物料的车辆一定要采用加盖专用遮盖逢布,防止物料洒落现象发生,减少车辆驶过时产生的扬尘,同时道路定期安排专职人员进行打扫,因此产生的扬尘对周边环本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雨水冲刷路面形成路面径流。道路建成投入运行后,各种类型车辆排放尾气中所携带的污染物在路面沉积、汽车轮胎磨损的微粒、车架上粘带的泥土、车辆制动时散落的污染物及车辆运行工况不佳时泄漏的油料等,都会随降雨产生的路面径流进入道路的排水系统并最终进入地表水体,其主要的污染物有石油类、有机物和悬浮物等,这些污染物可能对沿根据国内对南方地区路面径流污染情况试验有关资料,降雨初期到形成路面径流由于项目路线相对较短、路面宽度有限,故路面径流占例是很小的,而且分散在整个沿线,因此,路面径流基本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即使有影响,也只是短时间影响,而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加,这种影响会逐渐减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道路交通噪声,同时考虑运营期交通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分本项目拟建道路两侧代表性声敏感点为长征清澜一贝小区和文教村,预测点位置执行的功能区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和2类声环境功能区。4a类和2类声环境功能区预测点各特征年噪声昼间预测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本项目为道路工程,营运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道路落叶、车辆乘客、行人途经项目道路时丢弃的废物以及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装载的货物等。环卫部门每天选址选线环境合理性根据《海南文昌市清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可知,本项目为东西向贯穿清澜片区的城市主干道,往西通往迈号,向东远期跨越清澜湾。疏港大道是清澜片区承担东西向交通流的主要道路,对片区交通起到主要作用,且项目选址与清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走向一致,具有唯一性,道路建成后与纵向干道共同组成片区交通主干路网,并与次干路、支路一起形成科学合理的交通路网,建立各片区道路之间的联系,本项目用地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不占用公益林,不涉及生态敏感区。项目施工期将会产生一定量的施工废水,通过隔油沉淀处理后废水用于沿途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期主要产生道路扬尘、施工机械设备尾气等废气,采取施工道路浇洒等措施抑制施工扬尘的污染;营运过程中无生产废水产生及排放,产生的影响主要为交通噪声影响,经过采取加强绿化带建设、交通管控等措根据前文“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可知,本本项目建设的制约因素主要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项目施工期和运本项目为城市主干路建设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开挖土方量大等特点,在施工期不可避免会对拟建道路邻近村庄居民如文教村、罗村的生活造成噪声、扬尘、出行方面的影响。项目南侧和北侧存在两两个房地产项目正在建设,项目场地内有现状土路,施工时均可作为临时进场便道,还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需要,修建临时施工便道,以保证现状村落出行方便,筑路材料和设备就近采购,并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方案,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设置围挡、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邻近村庄路段严格采用炮雾机喷淋系统洒水降尘、运输车辆低速通过村庄路段等,有效降低根据项目声专题报告中环境保护目标经叠加背景值后交通噪声预测结果可知,项))类标准(60dB(A)、50dB(A))。本项目对道路沿线采用种植绿化林带方式为主进行噪声防护为最适宜海南本土的降噪方式,拟设计种植绿色长廊把机动车道与步行在道路建成通车后敏感点路段进行跟踪监测,远期发现超标情况时,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例如设置隔声屏障、隔声窗等。因此,经采取相关降噪措施综上,基于采取一定的措施,周边环境对本项目、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工程结束后,进行生态恢复,对裸露地段进行3)施工便道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大填大挖,做好拦挡,5)在施工场地建设时应做好水土保持措施,道路施工B.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恢复施工场地、平整场地、并修缮道路沿线汇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裸露地进行绿化,根据立地条件,合理组织施工程序和施工机械,严格按照道路施工规范进行排3)施工期间加强堆料场,加强施工区的各类卫生管理,避4)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开展生态监测,根据项目施工的影响,合理组织械、土石及其它建筑材料不得乱堆乱放,防止破坏②施工期应限制施工区域,所有车辆按选定的道路走“―”字型作业II、土石方开挖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并在雨季到来之前做好边坡防护及排水直持续施工到夏秋雨季,因此应考虑到降雨和径流对尚未完成防护的边坡形成冲刷,故因为项目道路工程开挖填筑过程中的土石方结构松散,受雨水冲刷极易引起严重的1)施工单位加强施工区的规划管理:物料堆场等定点堆放并减少露天堆放;开挖土并根据情况采取洒水、密闭存储、围挡(高度最少不能低于2m)、施工现场地坪进行硬2)施工期间须做到文明施工,在天气干燥、有风等易产生扬尘的情况下,对施工场3)加强施工现场车辆管理。建设施工工地出入口必须进行净化处理,并配备专门的4)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大风天气。对所有堆料场均采取半封闭或覆盖措施,在5)运输车辆行驶经过沿途居民点时注意控制车速,防止产生大量扬尘对周边居民点造成影响。在物料运输高峰期及大风天气,对运输道路应定2)燃油机械尽量使用含硫率低的清洁柴油,以减轻对大3)加强车辆管理,合理规划路线,使得车辆高效运2)在摊铺期间,注意相关设备的选型、设备完好率和操作规范,保证沥青烟气边界②工地车辆出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车辆驶离工地前,在洗车平洗车平台用水来自沉淀池处理后的施工废水,清洗后经排水泥浆经沉砂池沉淀后回用于项目区。沉淀池内的沉淀泥沙⑤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台风、风暴潮多发期施工,使工气象灾害的措施,当台风来临时,需按照防台要求对施工场地进行妥善安置,避免热带气旋等恶劣天气带来的损失。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对于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民房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在采取上述水污染防治措施后,项目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