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练习一、单选题1.有学者认为这场革命“是19世纪初期以来工人运动的高峰与总结,它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暴力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正确性,是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一次尝试,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次城市起义。”这场革命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巴黎公社C.俄国二月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2.巴黎公社规定:“公社委员最高薪金规定为每年六千法郎,日薪十五法郎.……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而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享受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都随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这一规定表明巴黎公社A.坚持平等的原则 B.确立了民主监督机制C.实行民主集中制 D.践行了社会主义原则3.《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A.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B.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各种设想C.用统一的社会生产代替私人生产 D.认识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4.恩格斯曾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政治运动中。"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A.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 B.开创了新的学术流派C.重视与工人运动结合 D.以论战形式广泛传播5.巴黎公社的主要领导人德勒克吕兹曾写道:“自由、平等、博爱!--这就是我们的纲领。在这些字眼里包含着绝对的永恒的真理,只要名符其实的人类社会存在下去,这个社会就不会有别的理想!”该主张A.说明他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B.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C.体现了针对理想社会的科学构想 D.折射出公社需要科学革命理论指导6.评论一:“他发出了仇恨与毁灭的好斗叫嚣,是昧着良心反对中产阶级社会秩序的恶魔。”评论二:“世界就是他的祖国。他孜孜以求的是为劳苦大众谋福利。”——1883年马克思逝世之际世界对他的评论出现上述不同评价的主要原因是评论者的(
)A.所处时代 B.阶级立场 C.文化水平 D.生活地域7.有学者指出:(欧洲):“工人阶级为争取议会改革而斗争的过程中,有少数工人在斗争的实际锻炼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新观念,这表现在:有的工人认识到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可调和,从而提出不要与资产阶级建立联盟,而要开展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从这些“新观念”的形成可以看出A.欧洲工人运动逐渐走向成熟 B.工人阶级深受圣西门思想影响C.巴黎公社革命触动工人阶级 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已走向衰落8.“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句话出自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权利法案》9.《共产党宣言》自问世以来,出版了1000多个版本,被译成200多种文字,成为迄今为止发行量最大并深刻改变世界格局和人类命运的不朽著作。《共产党宣言》这种恒久的生命力源自于A.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政治智慧 B.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蓬勃发展C.欧美资本主义民主的不断衰落 D.其基本原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10.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指出:“议会政治和选举权本来是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封建制度而锻造出来的武器,资产阶级如果将其贯彻到底,则对占人口大多数的无产阶级有利,从而不可避免会带上社会主义的性质”。马克思意在说明A.暴力革命已不合时宜 B.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C.工人斗争应与时俱进 D.资产阶级革命性质转变11.1922年的五一节纪念会上,李大钊在题为《五一劳动节于今天中国劳动界的意义》的演讲中指出,“五一是工人的日子”“是工人站起的日子”。李大钊这一判断是基于A.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罢工B.1789年代表第三等级的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C.十月革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D.中共“一大”后组织领导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思想来源不包括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3.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巴黎公社委员阿尔蒂尔・阿尔努谈到自己的工作时说道:“我们每个人都兼任某个委员会的工作,每个委员会都相当于国家的一个部,分别负责管理公共教育军事、物资、外交和治安等,领导一个委员会的工作就足以耗尽一个人的全部精力。另一方面,我们又是区长和民事官员,负责管理各自的区。"这说明公社A.继承并发展了三权分立的代议制民主形式B.权力集中于个人是受封建专制传统的影响C.缺乏对权力的必要监督容易滋生贪腐行为D.实行由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原则14.1871年6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详细阐述了工人阶级打碎旧国家机器的理论,“打碎”包括破坏旧的国家压迫性机关,也包括改造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合理职能。马克思这一理论主要得益于A.第一国际 B.三大工人运动 C.巴黎公社 D.法国大革命15.“无产者在这场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雄壮的誓言出自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它的发表标志着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 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首次伟大尝试C.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马克思主义诞生16.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出自A.《政府论》 B.《共产党宣言》C.《法国民法典》 D.《共同纲领》二、材料分析题17.探索·实践·变化材料一《政府论》是洛克倾注多年的心血之作。在这部著作中,他对近半个世纪英国政治思想领域的斗争进行了清理和总结,为新政权提供了理论论证。洛克法治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依法行政,即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即王权)。他指出,在君主专制政体中,君主只是用心血来潮或毫无约束的意志代替法律,而没有任何准绳和规定约束君主的行为。——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用“光荣革命”后的史实说明英国政治变革是如何体现洛克思想主张的。材料二瓦特在中学学习了法语、希腊语,还自学了德语、意大利语,这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和看懂更多优秀外文文献。瓦特本人在伦敦学艺期间购买了《数学仪器的制造和使用》。他在格拉斯哥大学工作期间阅读了不少书籍,了解了关于蒸汽机发明的知识,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有助于瓦特在蒸汽机改良过程中有效地解决一些精准测量与数量化表达的问题。——摘编自韩玉德、安维复《试论詹姆斯·瓦特的工匠精神》(2)依据材料二,概括瓦特取得成就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广泛应用的影响。材料三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较系统的论述,论证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阐述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扩大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健康发展。——摘编自《社会主义发展简史》(3)依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18.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再次向世人宣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历史文化名城特里尔。1947年,他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其中两个展室的主题分别为“转折点1848年”和“卡尔马克思思想的世界影响”。——摘自百度百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1848年是马克思的“转折点”?材料二
1917年11月7日,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晚上9时,“阿芙乐儿”号巡洋舰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炮声,这是进攻临时政府最后据点——冬宫的信号。次日凌晨,冬宫被占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接着,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材料三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毛泽东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0月,毛泽东率部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Ι(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俄共(布)与中国共产党在斗争方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在革命道路选择上两者又有什么不同?(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俄两国选择不同革命道路的认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25年)忍饥挨饿的英国失业工人被逼得走投无路,以致爆发了公开的暴动。数千人聚在一起,前往西克斯公司的一家工厂,冲入厂房,彻底破坏了全部自动织机。人群接着向布拉克本前进,来到市内一家有自动织机的埃克尔斯公司的一家工厂,毁坏了全部织机。——摘编自<苏>门德尔逊《经济危机和周期的理论与历史》第一卷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英国工会运动发展很快,许多部门都成立了工会。工会领导人逐步走上了工联主义道路。工联主义者企图依靠资产阶级的让步来改善工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鼓吹劳资合作,把改善目前工人的生活和劳动条件视为无产阶级斗争的唯一要求。材料三
巴黎公社是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巴黎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它所实行的政治制度展现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民主国家的雏形。巴黎公社革命的失败从客观因素来看,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还有较强的生命力,以社会主义制度来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条件尚未成熟,国际和国内资产阶级的力量比无产阶级的力量强大得多。——材料二三均摘自史仲文、胡晓琳主编《世界全史(百卷本)》(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50年代工人斗争方式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变化的原因。(2)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19世纪工人运动失败原因的认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推出《共产党宣言》后,曾经说宣言的内容已经很完美无法修改,但是后来随着《共产党宣言》不断再版,他们也可能认识到理论的不完善和不完美,于是在1872—1893年这20多年的时间里,他们为不同的版本写了7篇序言。比如他们在1872年的德文版序言中特地指出要用“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个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这一“实际经验”,来修正《共产党宣言》中这一“已经过时”的观点。在1888年英文版的正文中,恩格斯特地在共产党宣言第一句话中加上了“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经这样一补充,原文中的这句话就变得更加准确、严密。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样的补充中不断发展成熟。——摘编自陈学明《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十大疑问》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参考答案:1.B【详解】“19世纪初期以来工人运动的高峰与总结”“是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一次尝试”“特定条件下的一次城市起义”都表面这次运动是巴黎公社,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涉及到暴力夺权;C选项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D选项不符合“第一次”。点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几个关键点:一是无产阶级革命;二是第一次伟大尝试;三是暴力夺取政权。符合这三点的只有巴黎公社。除此之外,特定条件下的城市起义也印证了选择的正确性。2.A【详解】从材料中的“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享受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都随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等信息可以看出,巴黎公社坚持平等的原则,公职人员与普通工人工资报酬相当,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监督,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民主集中制,排除C项;巴黎公社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材料不能反映践行社会主义原则,排除D项。3.D【详解】材料“……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故选D。4.C【详解】根据“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政治运动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恩格斯重视与工人运动结合,C项正确;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开创了新的学术流派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论战的形式,排除D项。故选C项。5.D【详解】巴黎公社追求自由、平等、博爱这些人类社会永恒的真理,但由于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使得巴黎公社最终失败,说明公社更需要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故选D;材料仅能反映他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无法说明他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排除A;巴黎公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而不是德勒克呂兹的个人主张,排除B;德勒克呂兹的主张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和愿望,不是科学的构想,排除C。6.B【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马克思致力于全人类的解放,提出资本主义制度终将被社会主义制度取代等科学论断。所以,在他逝世之际,世界对他的评论不一。“他发出了仇恨与毁灭的好斗叫嚣,是昧着良心反对中产阶级社会秩序的恶魔。”,这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的评论;“世界就是他的祖国。他孜孜以求的是为劳苦大众谋福利。”这是站在无产阶级及被压迫阶级立场上的评论。由此可知,出现材料中不同评价的主要原因是评论者的阶级立场,B项正确;评论者所处时代相同,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评论者的文化水平和生活地域,排除C、D项。故选B项。7.A【详解】根据“有的工人认识到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可调和,从而提出不要与资产阶级建立联盟,而要开展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可知工人阶级中已经有人意识到要开展阶级斗争,说明欧洲工人运动逐渐走向成熟,故选A;根据“有少数工人在斗争的实际锻炼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新观念”可知与圣西门思想无关,排除B;根据“工人阶级为争取议会改革而斗争的过程”等信息判断可知此时尚未出现巴黎公社运动,排除C;“已经走向衰落”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8.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尖锐,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C正确;《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文献,核心是人权和法治,A错误;《独立宣言》是美国宣布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文献,B错误;《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错误。9.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强大的生命力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D项正确;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政治智慧是具体原因之一,不是根源,A项错误;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蓬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和阶级基础,不是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B项错误;欧美资本主义民主的不断衰落是《共产党宣言》原理正确的验证与体现,不是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原因,C项错误。10.C【详解】材料“资产阶级如果将其贯彻到底,则对占人口大多数的无产阶级有利,从而不可避免会带上社会主义的性质”体现的是无产阶级斗争应该通过议会斗争来维护自身权益,说明的是工人斗争应该是与时俱进的,C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11.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纪念五一节,强调五一劳动节是“工人的日子”等,是基于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罢工,自觉维护劳动者的权益,A项正确;1789年代表第三等级的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即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不能说明工人阶级已经站起来了,B项错误;十月革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与五一劳动节无关,C项错误;发生在1923年初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与李大钊的讲话无关,D项错误。12.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启蒙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B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包括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ACD三项不符合题意。13.D【详解】根据“每个委员会都相当于国家的一个部,分别负责管理公共教育军事、物资、外交和治安等,”可知巴黎公社中的每个委员会都可以行使部分国家权力,由此可知公社实行由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原则,D项正确;是每个委员会都行使部分国家权力,并不是继承三权分立,排除A项;巴黎公社并没有把权力集中于个人,排除B项;“容易滋生贪腐行为”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14.C【详解】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阐述的工人阶级打碎旧国家机器的理论与1871年3月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有关,巴黎公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故选C;第一国际成立于1864年,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三大工人运动爆发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与材料不符合,排除B;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爆发,不符合材料内容,D错误。15.D【详解】根据材料“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段文字出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D项正确;欧文等人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排除A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首次伟大尝试,排除B项;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C项。故选D项。16.B【详解】根据“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知这段话强调要推翻不平等的旧的阶级社会,建立新的平等的新社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应该是和《共产党宣言》有关,《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成立,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推翻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选B;AC中没有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容,D与材料主旨无关,均排除。17.(1)主张:用法律约束和限制王权。说明: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2)原因:勤于学习,善于汲取他人经验,重视实践应用。影响: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推动了机器的普及;革新了动力技术,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3)创新:创立了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和发展,成为亚洲和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详解】(1)本题是特点、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主张:根据材料“洛克法治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依法行政,即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即王权)”可概括出用法律约束和限制王权。说明:结合英国代议制发展历程和限制王权的史实进行概括,如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2)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原因:根据材料“瓦特在中学学习了法语、希腊语,还自学了德语、意大利语,这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和看懂更多优秀外文文献”“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可概括出勤于学习,善于汲取他人经验,重视实践应用。影响:结合所学可知,蒸汽机以蒸汽为动力,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推动了机器的普及;革新了动力技术,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创新:根据材料“首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较系统的论述”“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可概括出创立了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意义:根据材料“论证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阐述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扩大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健康发展”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和发展,成为亚洲和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18.(1)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相同:都采取暴力革命(武装斗争)不同:苏俄采取了城市中心道路;中国则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3)认识: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详解】(1)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2)第一小问“相同”,材料中“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接着,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说明材料二的观点是暴力革命,城市起义;材料中“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毛泽东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0月,毛泽东率部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表明材料三的观点是暴力革命,从城市向农村转变。所以俄共(布)与中国共产党在斗争方式上的相同点是进行暴力革命。第二小问“不同”,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前者是属于城市中心论,后者则是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与苏俄走的道路不同,正是因为两国的国情不同,因此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的认识。19.(1)变化:由捣毁机器等暴力方式,变为成立工会组织进行谈判的和平方式;由自发斗争,变为主动争取经济、政治权利的斗争。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劳资关系缓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2)认识:此时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的力量也比较弱小,还没有能力完成自己的任务;没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一“数千人聚在一起,前往西克斯公司的一家工厂,冲入厂房,彻底破坏了全部自动织机”可知,由捣毁机器等暴力方式;根据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英国工会运动发展很快,许多部门都成立了工会。工会领导人逐步走上了工联主义道路”可知,成立工会组织进行谈判的和平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器制作与音乐教育创新考核试卷
- 团队协作中的时间管理技巧考核试卷
- 危险品仓储安全检查与周边环境安全距离核查考核试卷
- 医疗器械用信息化学品稳定性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评估考核试卷
- 防伪标识识别技术考核试卷
- 碳材料超高强度碳纤维原丝制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海滨小城》(第2课时)教学课件
-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5年节庆活动踩踏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合同
- 2025年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自建房精装修项目合作协议
- 浙江保安员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T/CSRA 23-2023塑料快速多因素耦合法第1部分:老化活化能的测定
- 羽毛球场馆项目可行性报告
- 《新药审批流程解析》课件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拓展)古诗文背诵与运用
- 诊断与评估课件 第三章 特殊儿童的评估取向与范围学习资料
- 淘宝模特合同协议模板
- 高级碳排放监测员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数字化背景下的胜任力模型构建-全面剖析
- 医疗机构污水培训课件
- 屠宰场建设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