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与碱的化学性质-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材实验(人教版)(教师版)_第1页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材实验(人教版)(教师版)_第2页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材实验(人教版)(教师版)_第3页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材实验(人教版)(教师版)_第4页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材实验(人教版)(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材实验大盘点

专题05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⑵实验梳理

(-)水对酸的化学反应的影响

【实验目的】探究水对酸的化学反应的影响。

【实验步骤】

L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少量的柠檬酸晶体,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在另一支试管中加

入镁带,观察现象。

2.另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柠檬酸溶液,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L蓝色石蕊试纸和镁带分别与柠檬酸晶体接触后没有明显的现象

2.蓝色石蕊试纸与柠檬酸溶液接触后变红色,镁带与柠檬酸溶液接触后表面产生气泡。

【实验结论】酸的很多化学反应通常都是在水辘中进行的。

(二)酸的性质研究

1.盐酸和硫酸性质

盐酸(IlCI)硫酸(H2SO4)

(1)纯硫酸是无色黏稠状的油状液体

(1)纯盐酸是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溶液,(2)难挥发,易溶于水

物理性质一般略带淡黄色(含有杂质之)

⑶浓H2SO1有吸水性,用水稀释时放出大量

(2)易挥发,浓HCl在空气中有白色酸雾的热,稀释时只能将浓HSOJ慢慢注入水中,

而不能将水注入浓1L∙SOI中

具有酸的通性稀HzSOi具有酸的通性

(1)Zn+2HC1-ZnCl2+H2t(1)Zn+H2SOK稀)—ZnSOl+H2t

化学性质

(2)Fe2O3+6HC1-2FeCl3+3H20(2)CuO+H2SO1-CuSO1+H2O

(3)NaOH+HCl=NaCl+H2O(3)2NaOH+⅛SO,=Na2SO1+2H20

(4)Na2CO3+2HC1-2NaCl+C0"+H2O(4)Na2C03+H2S01-Na2S0.+C02t+H2O

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Ba(NQ)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检验

AgNO3+HCl-AgClI+HNO3BaBa(NO3)2+H2SO4—BaSO41+2HN03

2.浓盐酸与稀盐酸

(1)浓盐酸十分易挥发,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的小液滴而产

生白雾,用此方法可以鉴别浓盐酸、稀盐酸。

(2)挥发性对浓盐酸的影响: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以后,溶质的质量减少,溶液的质量也减少,所

以溶液的浓度下降。

3.浓硫酸与稀硫酸

稀硫酸浓硫酸

物理性质密度小密度大

无吸水性有吸水性,能用作干燥剂

化学性质无脱水性有脱水性,能使许多有机物炭化

跟氢(H)前面的金属(如Zn)反应产生乩跟金属反应不产生了

【注意】(1)吸水性对浓硫酸的影响: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以后,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的质

量增加,所以浓度下降。

(2)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3)浓硫酸的脱水性是化学变化过程,区别于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是原物质中没有水,只是将原物

质中的氢、氧两种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如沾有浓硫酸的白纸很快变黑,这是因为浓硫酸会使纸张、蔗

糖等物质脱水炭化。

(三)碱的性质研究

1.常见碱的物理性质

NaOHCa(OH)2Cu(OH)2Fe(OH)3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白色粉末固体,微溶,蓝色粉末固体,难溶于红褐色固体,不溶于

溶解时放热,有吸水性,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水。水。

易潮解,有强烈的腐蚀性。有强烈的腐蚀性。

2.碱溶液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碱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酥溶液变红色。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2NaOH+CO2-Na2CO3+H2O(NaOII应密封保存)

2NaOH+SO2=Na2SO3+H2O

(3)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2NaOH+H2SO.,=Na2SO3+2H20

(4)写某些盐反应

FeCl3+3NaOH=Fe(OH)31+3NaCl(NaoH常用于制不溶性碱)

V)典例分析

1.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实验:

①甲实验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乙实验现象是,属于中和反应的实验(填“甲”

或“乙”)

②将反应后甲乙两试管中的溶液部分倒入烧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由此猜想反应后乙试管中溶液的

溶质只有两种可能性:a.NaCl、HClb.

可能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1+2NaOH;CaCl2+Na2CO3=CaCO3I+2NaCl

③为了验证猜想a,某同学对乙试管中剩余溶液,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④下列物质代替石蕊试液,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其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铁粉

B酚酬溶液

C氧化铜粉末

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①.有气泡产生②.甲③.氯化钠(或NaCI)④.BD

【解析】

①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乙实验

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属于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满足中和反

应的特点;

故填:有气泡产生;甲。

②将反应后甲乙两试管中的溶液部分倒入烧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说明乙中的碳酸钠已经完全反应,

这是因为如果碳酸钠过量时,能和甲中反应生成的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由此猜想反应后乙试

管中溶液的溶质可能是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也可能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氢;

故填:氯化钠(或NaC1)。

③A、加入铁粉时,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稀盐酸,可以达到验证目的:

B、加入无色酚醐溶液不变色,无明显现象,不能达到验证目的;

Cs加入氧化铜粉末时,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稀盐酸,可以达到验证目的:

I)、加入氢氧化钠时,无明显现象,不能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稀盐酸,不能达到验证目的;

故填:BDo

2.(2021哈尔滨中考)实验室有一瓶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初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

对其成分产生浓厚兴趣,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活动

取样一加入一定量的水.

Tl_J充分搅拌并测温7室

牛石灰样晶固液混合物

图3

初步结论实验过程中没有温度变化,则该样品中没有(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样品中究竟有哪些物质呢?同学们利用该固液混合物继续进行实验。

进行实验

'几滴酚Si试液‘稀盐酸

,V,现象:溶液由红

现象:上层溶液一]:C色变为无

变为红色h⅛色,固体

表面有气

固液混合物固液混合物泡产生

图4

结论与解释根据上述现象,同学们得出固体样品中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你认为此结论(填“正确”

或“错误”)。其中氢氧化钙产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深入交流实验过程中细心的同学发现了这样的现象:边滴加稀盐酸边搅拌,溶液仍为红色时,固体表面没有

气泡产生,但固体却减少了。针对此现象,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

的,盐酸继续与该物质在溶液中反应,而未与碳酸钙反应。

分析评价同学们根据整个过程的实验现象,又绘制了溶液中某离子数目的变化趋势图。请你结合图像分析:

溶液

1.该离子应该是(填序号)。

①Ca"②OH③Cl

∏.在〜。的过程中,该离子数目减少的微观反应实质是

(用文字说明)。

老师对同学们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他们可以尝试用更多的方法进行探究。

【答案】初步结论CaO

结论与解释正确Ca0+⅛0=^=Ca(OH)2

深入交流氢氧化钙溶解

分析评价I.②II.酸解离出的H'与碱解离出的OH反应生成水分子

【解析】初步结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热,实验过程中没有温度变化,则该样品中没有

CaOo结论与解释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得到固液混合物,滴几滴酚酸试液,上层清液变成红色,说明原固体中

存在氢氧化钙;再滴加稀盐酸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固体表面有气泡生成,说明原固体中还含有碳酸

钙。根据上述现象,同学们得出固体样品中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此结论正确;其中氢氧化钙产生的原因是

氧化钙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lLO-Ca(OII)2O

深入交流边滴加稀盐酸边搅拌,溶液仍为红色时,固体表面没有气泡产生,但固体却减少了,是因为固体中的

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氯化钙和水,而稀盐酸未与碳酸钙反应。

G)即时巩固

1.在圆底烧瓶中充满CO2,通过注射器向瓶中分别加入同体积水和NaOH溶液。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气压变

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开始时,瓶内气压增大可能是注入的液体使瓶内气体压缩所致

B.曲线①显示气压最终恢复原状,说明COz几乎不溶于水

C.两条曲线对比,可证明CO?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该实验不能证明CO,能与水反应

【答案】B

【解析】A、开始时,瓶内气压增大可能是注入的液体使瓶内气体压缩所致,该选项说法正确;

B、曲线①显示气压最终恢复原状,说明1体积水溶解1体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两条曲线对比,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气压减小到几乎是0,可证明0)2能和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实验不能证明C02能与水反应,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人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证据,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中,各组所

用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

D.

氢氧化氢氧化

钠溶满y钢溶液

【答案】D

【解析】A项,镁比铁活泼,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对比现象明显。

B项,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降低,反应逐渐停止;

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反应更早停止,对比现象明

显。

C项,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镭的催化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有大量气泡产生,没有催化剂时反应很缓慢,几乎看

不到气泡,对比现象明显。

D项,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钢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馍和水,都无明显现象,故选

Do

3.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该选项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试管中压强减小,液面上升,该选项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锥形瓶中压强减小,气球膨胀,该选项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锥形瓶中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锥形瓶中,该选项符

合题意。

故选:Ao

4.如图所示,在烧瓶里收集满某种气体,烧瓶口用带导管(导管伸入瓶中一端事先已绑好一个气球)的咬

塞塞紧。拔开胶塞迅速倒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塞上胶塞,振荡,可以看到气球逐渐胀大。瓶中气体

可能是()

①氢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硫④二氧化碳。

A.(D@B.③④C.②④D.①③

【答案】B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烧瓶中的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压强变小,

外界的空气通过导管进入烧瓶,使气球逐渐胀大。

故选:Bo

5.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盐酸酚酿石蕊二氧化碳

【答案】D

【解答】解:区别两种碱,需要借助差异,而不是共性,所以要从钠离子和钙离子上入手。

A、盐酸虽然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但是没有反应现象,没法鉴别,故A错误,

B、酚儆与遇碱变红色,氢氧化钠和澄清石灰水都是碱,没法鉴别,故B错误,

C、石蕊遇碱变蓝色,氢氧化钠和澄清石灰水都是碱,不能鉴别,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出现沉淀,与氢氧化钠反应没现象,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Do

6.水槽中漂浮着充满CO2气体的密封的锥形瓶(瓶底铺有适量的沙粒,以使其能正立于水中),瓶口橡皮

塞上有一装满Ca(OII)2溶液的胶头滴管,将胶头滴管里的Ca(OIl)2溶液轻轻挤入瓶中,充分反应后水槽

中水面将会()

⅛r石灰水

∕l⅛c°2

A.上升B.下降C.不变D.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C

【解析】Ca(OH)-与COz发生了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锥形瓶及瓶内

的物质质量不变,则受到的浮力也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也不发生变化,所以充分反应后水槽中水面也不变。

故选:Co

7.有一种干燥剂,它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其化学式为将该干燥剂放入水中搅拌,其中主

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滴入无色酚酿显_________色。反应后,取出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再向这

清液中吹气,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答案】CaOCaOHgCa(OH)2红色Ca(OH)2+C02==CaC03I+H2O

【解析】

试题分析: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酰溶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的是碳酸钙和水:Ca(0H)2+C02==CaC03I+H2O0

8.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做如下实验:

(1)完成表格中的空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

L在小烧杯中加入5mLl%的NaOH稀溶

该反应是____反应(填”放

液,插入一支温度计后,再加入5mL1%温度计从5℃升高到17℃

热”或“吸热”)

的稀盐酸

2.在盛有5mL1%的NaOIl稀溶液的蒸发溶液颜色:实验现象(填现象序号)

皿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酥试液,再加入现象I:先由无色变为红色_能说明溶液的酸碱性

现的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现象H:后由红色变为无色发生改变

(2)你认为步骤2反应后的无色溶液____o

A一定呈中性B可能呈中性C可能呈酸性D可能呈碱性

(3)为验证你的判断,可取少许反应后的无色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观察其颜色变化。若

变红色,可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填“是”或“不是”)恰好完全反应。

(4)取少许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倒入蒸发皿,加热蒸发,直至大部分水被蒸发,静置,冷却,有白色固

体从溶液中析出,此白色固体是。

【答案】放热IIBC紫色石蕊试液不是氯化钠

【解析】

(1).实验步骤1在小烧杯中加入5ml1%的NaoH稀溶液,插入一支温度计后,再加入5mLK的稀盐酸,

观察到温度计从5℃升高到17℃,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2.在盛有5mL1%的NaOH稀溶液的蒸发皿中,滴加几滴无色酚励;试液,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酚配试液

呈红色;再加入1%的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氢氧化钠被反应完后,溶液呈中性或酸性,酚献试

液为无色,实验现象∏(由红色变为无色)能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改变;

(2)步骤2反应后,如氢氧化钠和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无色溶液的溶质只有氯化钠,呈中性;如盐酸过

量,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溶液显酸性;故选BC;

(3)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生成物氯化钠,为验证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只需要验证是否有盐酸剩余,可取

少许反应后的无色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其颜色变化。若变红色,可证明盐酸

和氢氧化钠不是恰好完全反应,而是盐酸过量:

(4)取少许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倒入蒸发皿,加热蒸发,直至大部分水被蒸发,静置,冷却,有白色固

体从溶液中析出,此白色固体是氯化钠。

9.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zSO,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

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1)方案一:测定稀HfO,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C)。

测定某NaOII溶液的pH,pll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将一定量的稀1班0“加入该NaOII

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小于7。

结论:稀IbSol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____过量。

(2)方案二:观察_____。(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

滴加足量稀H2SO4

结论:稀HzSOi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_____«

(4)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zSO,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选填“放热”、

“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HBO,与NaoH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

定溶液温度_____次。

【答案】大于稀HzSOi滴加了酚i¾的NaOH溶液颜色先变红,稀HzSO,加入后红色逐渐褪去

ll2SO∣+2NaOH=Na,SOl+2II,O测定溶液反应前后的酸碱性变化来确定两种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放热三

【解析】

(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大于7;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该NaOH溶液

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小于7,这说明稀硫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稀硫酸过量:故填:大

于;稀HZSor

(2)由图示可以看出,此实验为向滴有酚酿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

无色酚Ift试液变红,加入稀硫酸后,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显中性,故加入稀硫酸

后,红色逐渐褪去,故填:滴加了酚酿的NaOH溶液颜色先变红,稀HAO,加入后红色逐渐褪去;

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θ4+2NaOH=Na2S<Λ+2H2θ;

(3)无论是测溶液的pH,还是酚酿颜色的变化,都与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有关,故填:测定溶液反应前后的

酸碱性变化来确定两种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4)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可以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来进行确定,反应前测起始温度,反应

中测温度是否升高,反应完全后,加入过量的硫酸再测溶液的温度是否降低,所以测三次,故填:放热;

三。

10.某教师在进行“常见的碱”的教学时做了以下演示实验:取少量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于50mL干燥的烧

杯中,置于电子天平上。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固体表面出现了液体,天平示数增加。取下烧杯,将其放

置在空气中。一周后,向烧杯中加适量水配制成溶液,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1)(交流与解释)

①氢氧化钠固体表面出现液体是因为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②电子天平示数增加的原因除了吸收水分以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教师安排兴趣小组同学对烧杯中的溶液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进行了以下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没有氢氧化钠

(查阅资料)BaCk溶液、NaNO3溶液、Ba(NOa)2溶液均呈中性。

(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酣,观察到溶液变红,小明同学认

为猜想一成立。

(交流与评价)小玲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于是,小玲同学继续进行探

究。

(3)(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小玲同学在小明同学所做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Ba(N(h)2溶液猜想一成立

(4)(反思与拓展)

①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的性质,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某些气体的。

②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以下实验,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先加足量稀盐酸,再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先加足量BaCl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CUCIZ溶液

C光加足量Ca(OH)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酚醐溶液

D先加足量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FeCk溶液

【答案】(1)2Na0H+C02=Na2CO,+H2O

(2)NaOH与变质后的NaEo3溶液均显碱性,遇酚曲均变红

(3)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

(4)干燥剂;BD

11.某同学用氢氧化钠和硫酸做酸碱中和反应。下列实验中溶液的PH随加入试剂体积而变化的关系图。

①该实验是中逐滴入溶液。

②分别写出ABC三点,溶液中的溶质成分:A;B;C。

③写出滴加溶液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

【答案】氢氧化钠稀硫酸NaOH和NazSO,Na2SO1H2SO1^Na2SO,温度先升高,

再降低

【解析】

①根据题目的图像分析可知,该溶液的PH值由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

溶液的PIl小于7,溶液呈酸性。所以该实验是将酸溶液加入到碱溶液中。故答案为:氢氧化钠、稀硫酸;

②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H2SO,=Na2SO∣+2H2(‰A点的PH大于7,

表示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的溶质为未被反应完全的氢氧化钠和生成的硫酸钠。B点的PH等于7,表示溶

液呈中性,则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C点的PH小于7,表示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的溶质为过量的硫酸

和生成硫酸钠。故答案为:NaOHNa2SO1,Na2SO1,⅛S0,l⅛Na2SO4;

③硫酸是酸,氢氧化钠是碱。该反应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放出热量,随着反应的结束,溶液的温度逐渐

冷却到室温。故答案为:温度先升高,再降低。

12.许多化学反应都伴随着明显的现象。但也有一些观察不到明显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的明显现象是。

(2)COz与NaOH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一

盛满C02气体的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塞紧橡皮塞(胶塞中插有一下端系小气球的玻璃管)。

然后振荡锥形瓶,会观察到,其主要原因是。

<,o.

NaOII

威・"

(3)盐酸与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也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

盐酸前,应先向NaOH溶液中滴入少许o

【答案】(1)有红褐色的沉淀生成

(2)小气球逐渐胀大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吸收二氧化碳,使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

变小,外界大气进入小气球,使其胀大

(3)无色酚敷试液或紫色石蕊试液或其他酸碱指示剂

【解析】三氯化铁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发生反

应,吸收二氧化碳,使得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变小,外界大气进入小气球,使其胀大;酸碱中和反应没有

明显现象,可借助酸碱指示剂来判断反应的发生以及进行的程度,如题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儆。

13.在实验室,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加入氢氧化钠溶

液的质量(横轴)与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纵轴)的关系如图所示。

双Iih淹4j济盛侦5J/立

O入*3'“什岫泳疝IfK6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3)图中线段对应溶质质量减小的本质原因是。

(4)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BaCk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NaOH和NaC1。

【答案】⑴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之后有蓝色沉淀生成(2)2NaOII+H2SO4=Na2SO1+21f20CuSOl+

2NaOH=Cu(OH)2I+Na2SO4(3)加入NaOH的质量小于生成沉淀CU(OH)上的质量,所以溶质质量减小

(4)NaOlI和NaCl

【解析】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开始

没有现象,之后有蓝色沉淀生成,因为开始是氢氧化钠和硫酸的反应,反应中没有明显的现象,硫酸反应

完后,氢氧化钠会和硫酸铜反应产生蓝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2NaOH+H2SθL-Na2SO∣+2H2O:

CuS0,+2Na0H=Cu(OH)2I+Na2SO,;图中BfC线段对应溶质质量减小的本质原因是加入NaOH的质量小于生

成沉淀CU(OH)?的质量,所以溶质质量减小;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

过量.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钠,加入适量BaClz溶液,硫酸与BaCk反应生成硫酸钢和盐酸;硫

酸钠和BaCh反应生成硫酸钢和氯化钠,所以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HCl和NaClo

14.小明同学在学习酸的性质时,用大小、外形均相同的铝片分别与H'浓度相同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

他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时放出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与稀硫酸反应时放出气泡的速度。究竟是什么原因

致使反应现象出现了差异呢?小明从微观的角度加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小浓度相同的稀盐酸与稀硫酸的

差异是不同。

他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Cr能促进铝片和稀酸反应,sot对反应无影响。

②Cl-对反应无影响,S(V-能抑制铝片和稀酸反应。

③Cl-能促进铝片和稀酸的反应,SO厂能抑制铝片和稀酸的反应。

组别12

相同的铝片1克铝片1克铝片

H*浓度相同的酸5毫升盐酸5毫升硫酸

FI西列Tj添加少量某i式剂一NajSOiNaCl

―添加试剂后的反应现象无明显变化明显加快

结论和对反应无影响对反应有促进作用

根据上述探究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2)上述猜想是正确的。

(3)将第2组实验添加的试剂由NaCl改为HCl气体,能否完成探究任务?。请说明理

由:»

【答案】阴离子(I)Na+SO广Cl一⑵①(3)不能因为通入的HCI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增加了1广

的浓度

【解析】(1)反应条件中铝片的大小、外形均相同,H+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只有酸根离子不

同.

(2)第一组试验中加入了硫酸钠后反应速度无变化,则Na;S(V对实验没有影响.故答案为:Na*、SO,2;

Cl

(3)根据上面结论可以得出Cl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S(V对反应无影响.故答案为:①

(4)将NaCl改为盐酸,增加了盐酸浓度,改变了实验条件,起不到对比实验的作用.

1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

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

究。

I.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ek和Ca(OH)2;

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

猜想三:O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献试液,振荡。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O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物质中单独使用也能完成

该实验的是(填字母)。

A.PH试纸B.铜C.紫色石蕊试液D.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

使其溶质只含有CaCh,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答案】1.Ca(OI九+2HCl=CaCl2+2HQH.【猜想】可能是CaCk和HCl【进行实验】溶液无明

显变化(或溶液不变红色)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反思与拓展】(1)反应物的用量(2)AC(3)腐

蚀铁质下水管道(或污染水源)石灰石(或CaCOO

【解析】I、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

H、【猜想】反应可能是恰好反应,只有氯化钙(猜想二)、也可能是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另一种物质有

剩余,若氢氧化钙过量,则含有氢氧化钙和氯化钙(猜想-);若盐酸过量,则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猜想

三).

【进行实验】因为酚猷;遇碱会变红色,而结论是猜想一不正确,即不含有氢氧化钙,故观察到的现象是溶

液无明显变化(或溶液不变红色);

根据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即含有盐酸和氯化钙,其中的氯化钙溶液可以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

成沉淀,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为碳酸钙在盐酸存在的情况下不能以沉淀的形式析出,

故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再和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

【反思与拓展】(1)因为反应可能是完全反应,也可能是其中的一种反应物过量,因此在分析化学反应后

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

(2)因为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I显酸性,故用PH试纸测定PH应该小于7,能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

变成红色,但不能和排在氢后面的铜反应,虽然能够和硝酸银反应产生沉淀,但由于其中的氯化钙也能够

和硝酸银产生相同的现象,不能选择,故选择ac;

(3)盐酸会与铁反应而将下水道腐蚀;除去盐酸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还要防止过量产生新的杂质,只能

加碳酸钙.

16.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同学们做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

(1)甲组在实验过程中测定了其中一种溶液的PH变化,由图可知,该小组同学测定的是____溶液的PH

变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取了如图中A点所得溶液,加入试剂(填序号),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I、BaCl2溶液ILFe2(SO1)3溶液lɪl.CuSO4溶液

结论:酸碱没有恰好中和,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2)乙组向滴有酚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可观察到O结论:酸碱可能恰好中和,也可能

硫酸过量。

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乙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则硫酸过量;

方案二:取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铁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你认为上述两种方案,哪种不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o

【答案】NaOH2NaOH+H2SO4=Na2SO4+2H2OIn和NaOH红色变为无色

有气泡产生方案二不合理,因为NazSOi与Ba(OH)2反应也生成白色沉淀

【解析】

(1)由图可知,一开始pH>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减小,故该小组同学测定的是氢氧化钠溶液的PH

变化;

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A点pH>7,说明A点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硫酸钠,硫酸铜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加

入的试剂为硫酸铜溶液。

故选IΠ;

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Na2SO1;

(2)乙组向滴有酚麟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酰溶液变红,滴加稀硫

酸,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无色酚献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变色,故可观察到溶液由红

色变为无色;

方案一:取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若有气泡产生,说明硫酸过量;

方案二不合理,因为氢氧化钢也能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钏沉淀,不能说明硫酸过量。

17.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吗?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进行了下列实验:

(1)甲同学取IOmL10%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随着硫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的

温度与加入硫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本实验选用10%的NaOH溶液而不选用NaOH固体的原因

7EO

(2)乙同学按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o

(3)丙同学按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可以根据现象判断中和反应是放热的。

【答案】(1)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会对实验造成干扰

(2)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械氧化钠与盐酸反应能放出热量

(3)红墨水右移

【解析】(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放出热

量。(3)反应若放出热量,则会使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而膨胀,从而将红墨水向右推移,所以若观察到红墨

水右移,则说明中和反应放热。

18.风华实验小组的同学就酸溶液和碱溶液是否反应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如图-)。

IOmL氢氧化钠溶满氢氧化钠溶淹

图一图二

【活动与探究】

(活动一)甲组同学根据本组的设计方案,向烧杯中先加入IOmL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醐试液,然

后又用滴管(1)_____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

【解释与结论】酚献遇碱性溶液会变色,遇中性溶液和酸性溶液不变色,根据颜色的变化,从而证明(2)

是否存在,进而证明是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滴入稀盐酸后产生现象的原因:(3)据此甲

组同学证明了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活动二)乙组同学设计了和甲组顺序相反的实验,向烧杯中先加入IOmL稀盐酸,再滴入几滴酚髓试液,

然后又用滴管慢慢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搅拌。

【解释与结论】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观察到(4),说明氢氧化钠被反应掉了,从而证明二者发生了

反应。

(活动三)丙组同学(如图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连续滴加稀硫酸后才想起来忘了加指示剂,他们想换一

种试剂来检验,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冒出,所以认为硫酸

和氢氧化钠没有发生反应。请你评价丙组同学的结论(5)

【反思与总结】由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判断一个反应能够发生时,如果不能证明有其他物质

生成,则应设计实验证明(6)o

【答案】慢慢氢氧化钠NaOH+HCl=NaCNHzO溶液变为无色不正确,稀硫酸有剩

余也会有此现象反应物有所减少或已不存在

【解析】

活动与探究:

(活动-)甲组同学根据本组的设计方案,向烧杯中先加入IomL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儿滴酚献试液,然

后又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不断搅拌;

解释与结论:

酚酸遇碱性溶液会变色,遇中性溶液和酸性溶液不变色,根据颜色的变化,从而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存在;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II-HICl=NaCl+∣W;

(活动二)乙组同学设计了和甲组顺序相反的实验,向烧杯中先加入IomL稀盐酸,再滴入几滴酚前试液,

然后又用滴管慢慢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搅拌。

解释与结论:

酚酣与碱变红色,与酸不变色,氢氧化钠是碱,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被

反应;

(活动三)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冒出,所以认为硫酸和氢

氧化钠没有发生反应。请你评价丙组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因为稀硫酸有剩余时,滴加碳酸钠溶液,也会有

气泡冒出;

反思与总结:

由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判断一个反应能够发生时,如果不能证明有其它物质生成,则应验证

反应物有所减少或已不存在。

V)中考链接

1.(2022年云南省中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

A、通过运用手腕的力量,使试管底部左右振荡,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能向燃烧的酒精灯内加注酒精,容易引发失火,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Jl试纸上,从而测量溶液却值,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2.(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观察实验现象是科学探究的必要步骤,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D.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铁锈,溶液变为黄色

【答案】A

【解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溶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

变浑浊,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蓝色沉淀,说

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含铁离子的溶液为黄色,故稀盐酸中加

入少量铁锈,溶液变为黄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3.(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实验小组用图1装置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反应,测得数据如

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L。

温度传感器

度29

也2oC.

ro

2oζ-.

2o.£

2J

o.时同

o.204060

吉•磁力搅拌器图2

图1

ʌ.烧杯中只能盛放稀氢氧化钠溶液

B.图2不能证明反应是放热反应

C.60s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I).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反应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温度先上升后下降,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放

热。

A、烧杯中放稀氢氧化钠溶液还是稀盐酸,不影响对反应温度的升高,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图2温度升高,能证明反应放热,B错误,不符合题意;

C、60s是反应温度达到最高点以后的时间,不确定反应是加到恰好完全反应就停止滴加,还是一直滴加注

射器中溶液;

若恰好完全反应就停止滴加,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若是一直滴加注射器中溶液,60s时溶液中除了氯化钠,还有注射器中溶液的溶质;

C错误,不符合题意;

I)、实验反应放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O

4.(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下列图示是同学们在实验考试中的具体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

【答案】C

【解析】

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镜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由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

蔬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

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o

5.(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为探究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广2滴酚酸溶液,溶液显红色。

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

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2滴酚献

溶液,溶液显红色。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ʌ.实验一说明NaOH溶液没有变质B.实验二说明NaoH溶液全部变质

C.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为Ba(OH)2D.实验三说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

【答案】D

【解析】

实验一说明溶液呈碱性;实验二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溶质中含有碳酸钠;实验三加入足

量的BaCk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为氯化馍和碳酸钠生成的碳酸领沉淀,且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已将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过滤沉淀后,向滤液中滴加广2滴酚酰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还

含有氢氧化钠,故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

故选D。

6.(2022年新疆中考)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四条

化学性质如图甲(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I)反应①中若把酚i⅛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

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可以得出该反应

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盐是,你选择的依据是。

Λ.NaNO3B.CuSO1C.NHfNO3D.KNO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却不能,造成此性质差

异的微观原因是。

【答案】(1)溶液变红色

(2)NaoH+HCl=NaCHH2O(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放热

(3)BC它们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气体或沉淀(4)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

(1)氢氧化钠能使酚儆溶液变红,则若把酚i⅛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