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璀璨(cuǐ)炊事员(chuī)张冠李戴(guàn)

B.肆虐(nüè)萤光屏(yíng)饶有趣味(ráo)

C.枯竭(jié)孺子牛(rú)恍然大悟(huǎng)

D.怒号(hào)赤裸裸(luǒ)囫囵吞枣(hú)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长期以来,学生对于学校里自来水龙头长流水现象早已司空见惯,现在要他们自觉地节约用水,还要做很多工作。

B.他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真心实意地改正错误,半年以后,整个人已是万象更新。

C.最近,一些奇葩的名字引发广泛争议。有人给孩子起名“王者荣耀”,无独有偶,济南一对夫妇给孩子起名“北雁云依”,被拒绝落户。

D.《红楼梦》表面看来都是平常的生活琐事,但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反映生活的本质,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意义。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老师严肃地说。

C.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D.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C.李老师已经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那些孩子。

D.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漂泊》,是一位毛里求斯华裔作家之手。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花甲——六十周岁。

B.孟子,名珂,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记录其言行的著作是“四书”之一《孟子》。

C.诗歌《有的人》是臧克家在新中国成立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述了对鲁迅热情的赞颂,对反动派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D.《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一篇科普作品,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聂鲁达对于中国的艺术情有独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幅画面是一戎装少年骑在马上②另一幅画的是野花啼鸟

③手里牵着一只梅花鹿④在这所故居里,陈列着两幅中国画

A.②①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

二、句子默写

7.默写填上空

(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2)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3)从今克己应犹及,_______________。(卢仝《人日立春》)

(4)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

(5)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

(6)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表现开轩畅谈,忘情农事,田家生活欢快而充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孟郊《游子吟》中直抒胸臆,强烈地抒发对母爱赞美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8.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A.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史诗。

B.这首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出了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C.诗的前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充分表述竹子坚忍不拔的精神。

D.本诗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四、课内阅读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①所寄,废寝食者。

(A)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②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③,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④,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⑤大喜,(B)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①亡(wú):无,没有。②若:你。③四虚:四方④躇(chú)步跐(c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⑤舍(shì)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1)请用“/”给画横线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若屈伸呼吸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②因往晓之

③终日在天中行止④奈何忧崩坠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句子。

A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B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后来的人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申成“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问题。

筷子小传

施芳

①公筷公勺摆上桌,分餐进食好处多。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

②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梜”(jiā),战国晚期至汉代开始称为“箸”,到了明代得名“筷”。

③“纣为象箸”的典故说明,在商王纣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河南安阳殷墟1005号墓中曾出土6支青铜箸头,可以接柄使用。

④到了明清时期,箸的称呼被“筷子”取代。明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意思是说,船家期盼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止)”“翻”等字,故将“箸”称为“快儿”。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因筷子多用竹木制成。久而久之,后人就给“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⑤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中有言:“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

⑥筷子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在许多地方,筷子可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对。

⑦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国潮筷子、古风筷子、卡通筷子,配以富有设计感的包装盒,筷子成了一份实用性与美感兼备的礼物。

⑧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就材质而言,除常见的竹筷子,还有木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就造型而言,有素雅的原木筷,还有彩漆、雕花筷子以及多种材质镶拼而成的筷子。

⑨为适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一次性筷子应运而生,不同颜色的筷子则适合家族成员间区分使用。一种配有筷子及勺子的便携餐盒既环保又卫生,深受年轻人喜爱。为推广分餐制,写有“公筷”的筷子正被越来越多的餐馆所接受。

⑩小小筷子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多一双公筷,多一分安心。

(选自2020年5月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0.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筷子的主要特点。

11.第⑧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2.第⑥段和第⑦段能不能颠倒顺序,请你说明理由。

13.请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分析标题“筷子小传”的好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擦星星的人

王伟峰

①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晚自习放学后,我孤单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抬眼望去,窗外漫天的星星都在冲着我眨眼睛。

②我好想出去看星星,只是潘老师交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动笔呢——写一份不少于500字的书面检查。

③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偏偏我感到最难学的便是数学应用题。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最后,他脸一沉,说:“检查写完送到我办公室!我一会儿通知你爸,晚上在我这里补课。”可是检查怎么都凑不够字数,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潘老师不在,我松了口气,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解那些可恨的应用题。

④一会儿,潘老师回来,看到我老老实实在解题目,就什么都没说,坐下来批改作业,批累了,他也会抬头凝神看一会窗外的星空。

⑤等他忙完,我的作业也写完了。他看过后,脸上竟然难得地浮现出笑容,说:“做得不错嘛!很聪明的孩子,不过有一道题搞错了。”然后,仔细地给我讲解,讲到我听懂为止。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许是忘记了,他竟没再提要我交检查的事情。

⑥天色更暗了,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说:“饿了吧,赶紧吃!”回想起来,那碗泡面味道实在不错。那年头,泡面在乡下也不易得。我狼吞虎咽,还没品出味道就见了底儿。

⑦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了,也不再逃课了。潘老师总是在放学后给我补课,看我狼吞虎咽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渐渐地,我从那些应用题中体会到了乐趣,期末测试成绩也大有起色。

⑧潘老师从不缺课。记得深秋时节的一天,大雨如注,上午第三节课,踏着铃声,他匆匆赶来,裤腿挽得老高,裤子上溅满了黑黝黝的泥巴,黄胶鞋里不时“吧唧吧唧”朝外冒泥浆,或许是刚从田里赶来,他在讲台上边走边讲,不时哈气搓手。我发现,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⑨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这样,潘老师就能去办公室换换湿衣服和鞋子,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要知道,潘老师已是50多岁的人了。他坚持把那节课上完了,下课铃响,布置完作业,才踩着泥泞的黄胶鞋,匆匆而去……

⑩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外辗转漂泊,也做了老师。课堂上,我始终不敢忘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淘气的孩子。在我心里,他是永远的恩师。

某天,有老同学打来电话告诉我,潘老师去世了,走时被病痛折磨的全身只剩下一把骨头。我走进阳台,默默地遥望星空。窗外的星星,时隐时现,让我想起过年前在潘老师办公室的那一晚,想起那好吃的泡面……

那夜,我梦到了星空,上面繁星点点,也梦到了潘老师,他还是那么瘦削单薄,满身粉笔尘,他使劲擦着什么。

“潘老师,您干什么呀?”我问。

“擦星星呀!”潘老师停下来,回身说,“瞧,那颗星星,还有那颗,灰扑扑的,我得去把他们擦亮!”

(选自《教师博览》2020年底3期,有删改)

14.阅读全文,体会“我”对潘老师的感情变化,完成下面的填上空。

我_________潘老师——我_________潘老师——我_________潘老师——我感念潘老师

15.概括文中的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16.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

(2)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这样,潘老师就能去办公室换换湿衣服和鞋子。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

17.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擦星星的人”好在哪里

六、名著阅读

18.阅读《汉字奇兵》,完成下面的问题。

(1)汉字,是最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文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像汉字这般,蕴含着如此深刻的智慧和丰富的哲理。请仿照示例,将汉字拆开看,悟人生道理。

示例:

“功”:“工”+“力”成功=工作+努力。

自古成功无捷径,千锤百炼才成钢。要成功,在工作中就要尽心尽力,下工夫、出大力,才能功到自然成。

备选汉字:晃赶福够

(2)请按照《汉字奇兵》内容填上空。

省城的南山脚下,有一个幽静的去处,它虽然不是省里最大的图书馆,却是省里最老的图书馆,这是_________图书馆,馆里来了一个新馆员,他叫_________。

(3)结合你阅读《汉字奇兵》的感受,请从内容和写作特点两方面为这本书写一段推荐语。(80字左右)

七、作文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冰心说:“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繁星·春水》)

鲁迅认为童年“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小引》)

童年的记忆,吉光片羽,隽永清新。它是你的一首童谣、一次涂鸦、一次游戏、一次欢唱……每个孩子都会长大,但童年是我们生命长河中最美的浪花,是心中永不熄灭的灯塔。

请以“寄给童年的你”为题,以“小文”为写信人,给正处在童年时期的弟弟或妹妹写一封信。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卷面整洁,书写认真,600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解析:

1.C

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

A.张冠李戴(guàn)——guān;

B.萤光屏——荧光屏;

D.怒号(hào)——háo;

故选C。

2.B

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A.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使用正确;

B.万象更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不符合“某个人真心实意地改正错误并发生变化”的语境,使用错误;

C.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可以配对的,表示两件事或两个人十分相似。使用正确;

D.见微知著:指见到细微的苗头,就能预知事物发展的方向。能透过微小的现象看到本质,推断结论或结果。使用正确;

故选B。

3.B

B.这是一句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故应该改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

故选B。

4.C

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语序不当,应该把“解决问题、分析、观察问题”改为“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B.否定不当,可去掉“不再”;

D.句式杂糅,可去掉“之手”;

故选C。

5.D

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D.《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一篇科幻小说。

故选D。

6.D

考查句序的排列和衔接。④句承接上文叙写聂鲁达故居里陈列着两幅中国画;接着①③介绍第一幅画少年骑马牵鹿;然后又介绍第二幅画野花啼鸟。据此,正确的排序是:④①③②。故选D。

7.不知秋思在谁家春城无处不飞花颜与梅花俱自新何当金络脑乡音无改鬓毛衰绝知此事要躬行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考查名篇背诵,注意:俱、络、鬓、躬、轩、圃、晖。

8.A

考查诗歌赏析。

A.《竹石》是清代书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题画诗。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充分表现了劲竹顽强的生命力和刚毅的性格。后两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炼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傲然挺立。本诗并未涉及到史实,不是咏史诗;

故选A。

9.(1)若/屈伸/呼吸

(2)①倒塌②告知,开导③行动④为何,为什么,怎么

(3)①又有一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优愁而忧愁。②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很高兴。

(4)杞人忧天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1)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本句句意为: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主语为“若(你)”应断开,“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呼吸”为并列关系,中间应断开。故划分为:若/屈伸/呼吸。

(2)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崩:倒塌;

(2)句意为:就去开导他。晓:告知,开导;

(3)句意为: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行止:行动;

(4)句意为: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奈何:为何,怎么。

(3)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之,的;忧,忧愁、担心;彼,他。

(2)句重点词语:晓之者,开导他的人;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4)考查内容理解和成语的识记。

《杞人忧天》是一则寓言,出自《列子·天瑞篇》。文章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后引申为成语“杞人忧天”,意思是为缺乏根据和不必要事而感到忧虑。

参考译文: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那地陷了又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说:“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10.①中国独创,历史悠久;②寄托美好愿望;③使用有讲究;④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文化意蕴,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⑤花样繁多;⑥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11.分类别。条理清晰、具体地介绍了筷子有哪些类别,说明了筷子花样繁多的特点。12.不能颠倒顺序。因为两段间是递进关系,第⑥段写筷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第⑦段在此基础上写筷子常成为文创产品灵感来源。13.标题将筷子拟人化,生动、幽默地指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文介绍了筷子悠久的历史,得名的由来,使用很有讲究,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花样繁多等内容。最后强调筷子关联着文明健康,提倡使用公筷。

10.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由“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可概括为:中国独创,历史悠久。由“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可概括为:寄托美好愿望。由“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可概括为:使用有讲究。由“筷子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可概括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文化意蕴,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由“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可概括为:花样繁多。由“小小筷子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可概括为: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

1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由“除常见的竹筷子,还有木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就造型而言,有素雅的原木筷,还有彩漆、雕花筷子以及多种材质镶拼而成的筷子”可见,第⑧段使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类别,可以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可知,这一段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具体地介绍了筷子有哪些类别,说明了筷子花样繁多的特点。

12.本题考查段落间逻辑关系。此题要从两段间逻辑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第⑥段写的是“筷子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第⑦段写筷子因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因而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两段间是递进的关系,因此不能调换顺序。

13.本题考查对标题的赏析。此题要求从语言特点的角度着手。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准确平实和生动活泼两类。为筷子作传,将筷子当作人来写,是将筷子拟人化了,有生动、幽默的表述效果,指出了文章的说明对象,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4.惧怕亲近心疼(所填词语意对即可)15.外表严肃,实则关心热爱学生;对学生要求严格,耐心细致;对工作认真负责,辛勤敬业。(答出任意两方面,即可满分)16.示例:(1)运用细节描写(外貌、动作描写),刻画了淋雨后忍着寒冷为学生上课的潘老师的外貌和动作;既表现了潘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从不耽误一节课,又流露出“我”心疼老师的情感。

(2)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了“我”因潘老师淋雨后坚持上课而非常担心、害怕他着凉的心理,表现了“我”对潘老师的心疼与热爱;从侧面表现了潘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无私精神。17.交代了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潘老师;蕴含着对潘老师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点明文章主旨;标题与文章首尾形成照应;标题新颖别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答出任意3点,即可满分)

14.考查梳理情感脉络的能力。

第一空,由第①至③段中“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等语句可得出:“我”惧怕潘老师;

第二空,由第④至⑦段中“然后,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我听懂为止”“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了,也不再逃课了”“潘老师总是在放学后给我补课,看我狼吞虎咽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等语句可得出:“我”亲近潘老师;

第三空,由第⑨段中“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可得出:“我”心疼潘老师。第⑩段至文末的内容写的是“我”感念潘老师。

15.考查人物形象的概括。

根据第③段中“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可见,潘老师外表严肃;

根据第③段中“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可见,潘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认真负责;

根据第⑤段中“然后,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我听懂为止”可见,潘老师耐心细致,热爱学生;

根据第⑤段中“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可见,潘老师十分敬业;

根据第⑥段中“天色更暗了,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可见,潘老师关心学生;

根据第⑧段中“潘老师他从不缺课”可见,潘老师对工作很负责;

根据第⑩段中“我始终不敢忘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很淘气的孩子”可见,潘老师对工作负责,关心热爱学生。

16.考查语句赏析能力。此题要求从描写的角度入手。

(1)结合“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的内容,由“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可知是外貌描写,“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是动作描写,这里的外貌和动作表现的又是生活中的细节,即细节描写。这一句写的是潘老师衣着单薄又淋了雨,寒冷着为学生上课的情景,既表现了潘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从不耽误一节课,又流露出“我”对老师心疼的情感。

(2)结合“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这样,潘老师就能去办公室换换湿衣服和鞋子。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的内容,由“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可知运用了心理描写,生动刻画了“我”因潘老师淋雨后坚持上课而非常担心、害怕他着凉的心理,表现了“我”对潘老师的心疼与热爱;同时,也从侧面突出潘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无私精神。

17.考查文章标题的赏析。

文章的标题“擦星星的人”新颖独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段“‘擦星星呀!’潘老师停下来,回身说,‘瞧,那颗星星,还有那颗,灰扑扑的,我得去把它们擦亮’”,用“擦星星的人”交代了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潘老师;把潘老师对学生的耐心教导比作“擦星星”,含蓄表现了潘老师一心为学生成长奉献的精神品质,表述了的赞美、崇敬之情,点明了文章主旨;

文章首尾都出现“星星”的内容,标题与文章首尾形成照应,使得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18.(1)示例:

赶:“走”+“干”

跟别人做一样的事情,怎么可能超越别人。跟过去的你做一样的事情,你也无法超越自己。

只有不停地“走”,不停地“干”,才能超过别人。

福:“衣”+“一口田”

在古人看来,有衣穿有饭吃,就是幸福。现代物质生活如此丰富,可很多人却高兴不起来,整日愁眉苦脸。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欲望太多,得不到满足。幸福,不是拥有多少,而是懂得满足。(言之成理即可)

(2)千雯(图书馆)桑南

(3)示例:这本书融入了奇幻、冒险、穿越、爱情等因素,是一部十分奇特、富有文化内涵的小说,甚至可以称为“奇书”。把一个个中国汉字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写尽了中国文字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并围绕人与人、人与字、字与字之间演绎了一段动人曲折而又委婉的故事。

(1)考查汉字赏析。根据示例,把题目中给出的三个汉字中的某一个拆分成两部分,结合各部分意义和整字意义分析即可。

示例:

晃:“日”+“光”

一“日”用“光”了,一天就“晃”过去了。

一辈子用光了,生命也就晃过去了。人这一辈子,看似很长,其实很短。一寸光阴一寸金。时光是最宝贵的。

够:“句”+“多”

“够”就是刚刚好,再讲一“句”就“多”了。不多不少,这是会说话的决窍。

做任何事,也是一样的道理,过犹不及,恰到好处就足够了。

(2)考查作品内容理解和识记。

中文系毕业生桑南为了梦中反复出现的女孩,来到千雯图书馆工作。一天深夜,他被变成了寸许大的小人儿,进入了神奇的汉字的世界。他遇到了300年前的恋人莫千雯和仇人顾远谋。为了伸张正义,为了解救亲人,他们带领一群要去寻找亲人的汉字奇兵组成正义军团共同踏上了征途。途中他们遭遇了坏人设置的种种阻碍与困境,以桑南为代表的正义军团与顾远谋为代表的邪恶势力展开了一场场生死的较量……最终,“雯”为了保护桑南,与顾远谋同归于尽。桑南回到人世间,心中满系着因他而离去的千古恋人,最终,“雯”化身为一位现代女孩,与桑南相遇在千雯图书馆。据此填上空即可。

(3)考查拟写推荐语。

《汉字奇兵》是一部十分奇特、富有文化内涵的小说,甚至可以称为“奇书”。把一个个中国汉字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写尽了中国文字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并围绕人与人、人与字、字与字之间演绎了一段动人曲折而又委婉的故事。据此,结合阅读积累,从内容和写作特点两方面进行叙述即可。

示例:《汉字奇兵》是一部奇特的幻想小说。在笔下,汉字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汉字奇兵。小说形象地讲述了中国文字的发展和变化。小说以桑南的经历为主要线索展开故事。串联起整个故事的是桑南与300年前的女孩莫干雯及仇人顾元谋的恩怨。小说写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故事性与知识性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19.例文:

寄给童年的你

亲爱的弟弟:

你好,作为哥哥,作为过来人,我想告诉你,要珍惜童年。

童年是一罐糖中最甜的糖豆,让我们回味不尽;童年是手首饰盒中最美丽的一串项链,让我们难以忘怀;童年是玩具堆中最可爱的气球,让我们快乐无比;童年是花丛中最鲜艳的花朵,让我们留恋往返;童年是一次短暂的旅行,让我们充满回忆;童年也是人生中最快乐但又短暂的时光,童年的一切让我记忆犹新。

童年虽然难忘又美好,但童年也会过去的。时光老人不会给你更多的时间,哪怕只有一分钟、一秒钟,它对每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