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模拟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历史课上,某小组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展开讨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地 B.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C.经济大危机加剧了社会矛盾 D.法西斯国家疯狂侵略扩张2.下图是某一战役的部分信息,该战役的作战双方是()时间:1916年形式:阵地战别称:“绞肉机”“地狱”“屠场”A.法国军队与德国军队 B.德国军队与俄国军队C.英法联军与德国军队 D.英法联军与德奥联军3.二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俄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下列属于其“创造的有利条件”的是()A.农奴制度的废除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人民委员会成立 D.社会主义革命胜利4.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托洛茨基旨在说明十月革命()A.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 B.促使俄国由专制走向民主C.为社会进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5.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巴黎和会资料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和会的()A.时间 B.性质 C.内容 D.影响6.虽然,早在1899年美国就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但直到1922年,“门户开放”的原则才以条约的形式被各国所确认。这个条约是()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7.1922年,苏俄农民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国内的集市上去出售,结果是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这是因为苏俄推行()A.农业集体化运动 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8.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苏联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一号”进入太空,后安全返回地面。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市场经济体制 C.新经济政策 D.苏联模式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奏响了“民族曲”,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其中的代表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C.美国南北战争 D.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0.如图是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的部分要点,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A.十月革命 B.埃及华夫脱运动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卡德纳斯改革11.根据下表,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政府的放任政策导致棉花产量在1931年跌到最低谷B.棉花产量的大幅度下降带来1933年棉花价格的下降C.政府对棉花产量的调控利于1934年棉花的价格回升D.1937年棉花价格的大幅下降源于经济大危机的爆发12.1934年,洛雷纳·希科克在美国访问数月后感慨道:我原以为至少在大工业中法规会起作用,但我现在敢断言,99%的美国大企业正试图撕毁法规,而小企业则连假装遵守都不干。这表明,罗斯福新政()A.克服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B.遭到了部分资本家抵制C.解决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D.实施了全面公有制政策1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所形成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分别是()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日本⑤意大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14.斯大林曾经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是()A.诺曼底登陆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C.莫斯科保卫战 D.意大利投降15.尽管在雅尔塔已埋下不和的种子,但人们仍普遍地对雅尔塔会议表示欢迎,认为它是同盟国战时合作的顶峰。这一会议()A.讨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B.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组织C.决定战后成立国际联盟 D.讨论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16.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要求。(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1分)

(2)苏联模式建立的标志是。(1分)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分)

(4)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总统是。(1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个小题,共14分)17.(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材料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然完成了战后列强之间关系的调整,但它是不稳固的。它建立在一战后形成的极不稳定的基本力量平衡的基础上……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激化,并最终化为不可阻挡的力量爆发出来,决定了这一体系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陈从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一反映的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名称。漫画二中哪一条约的签订导致德国被“五头怪兽”踩在脚下?(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山东问题解决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国公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的影响。(2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稳固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2分)18.(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0年苏俄粮食产量只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一半,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8%,生活必需品十分缺乏,经济形势严峻。工人中出现悲观失望情绪,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农民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反苏维埃暴动不断发生。于是,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材料二如图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美国失业率的变化情况:材料三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1)依据材料一判断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该政策的制定者是谁?(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导致1933年之前美国失业率不断攀升的事件是什么。1933年后美国失业率呈下降趋势得益于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措施?(2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是怎样开展“新事业”的。通过“新事业”的开展,中国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2分)(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分)四、综合探究题(共12分)19.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忆战争之害]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约15亿人卷入战争,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数的一半。据统计,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超过3000万。(1)材料一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的性质及结束标志分别是什么。(4分)[明战争之程]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图(2)材料二中A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的影响是什么?图中B处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4分)[析战争之影响]材料三类别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影响①历时4年多,参战国家30多个,约15亿人卷入战争,死亡人数超过3000万②战争中使用了很多新式武器装备,如坦克、潜艇等③削弱了欧洲的力量④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①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②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③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④雷达、原子弹等新式武器在二战中发挥了作用(3)归纳表格中两次世界大战影响的共同点。(从两个方面回答,2分)[启战争之思](4)请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教训。(2分)答案:1.(B)2.(A)3.(B)4.(C)5.(D)6.(B)7.(D)8.(D)9.(D)10.(D)11.(C)12.(B)13.(C)14.(A)15.(B)16.(1)萨拉热窝事件。(1分)

(2)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公布。(1分)

(3)《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1分)

(4)罗斯福。(1分)

17.(1)答案:名称: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2分)条约:《凡尔赛条约》。(1分)(2)答案:原因: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列强间利益的分配与妥协。(1分)影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但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1分)(3)答案:原因:形成体系的基本力量不平衡(稳定);内部矛盾重重。(1分)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分)18.(1)答案:根本目的:巩固苏维埃政权。(1分)制定者:列宁。(1分)(2)答案:事件: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1分)措施:“以工代赈”。(1分)(3)答案: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1分)道路:道路。(1分)(4)答案:立足国情,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等。(1分)19.(1)答案:性质: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2分)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2分)(2)答案:二战达到最大规模。(2分)斯大林格勒战役。(2分)(3)答案:①从战争的规模和破坏性角度作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