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构化思维课堂课时教学设计表(教师个体备课表)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备课教师课时安排第1课时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学习目标1.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新知识转换成旧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达成评价1.能通过前面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迁移到通分变成同分母2.能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的计算方法。先行组织:学习单、课件新知建构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任务一、完成P93页例1活动1一、复习旧知识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回想一下:同分母分数怎样相加、减?怎样理解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指名学生汇报,并交流。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一)出示信息,提出问题。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很多垃圾,这些垃圾都叫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主要包括以下这几类师: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师: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刚才同学们提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梳理一下这些问题,有求和的,有求差的,老师从中选择了两个问题作为我们这节课研究的例子。课件出示教科书P93~94例1(1)(2)问。1.纸张和废金属等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品残渣多?它们的差占生活垃圾总量的几分之几?师:大家会列算式吗?学生口答列式,教师板书:+-3.观察比较,揭示课题。师:观察这些算式,与我们学过的分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师:我们将分母不同的分数称之为异分母分数,这节课我们将以这两道算式为例来学习异分母分数怎样相加、减。[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三、探究算法,理解算理(一)探讨算法,初步明理。1.小组合作。师:请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第一道题:+。合作要求:

(1)说一说:和的分母不同,它们能直接相加吗?请说出理由。(2)想一想:可以运用已有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独立计算。(3)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展示。师:刚才大家讨论得很积极热烈,现在选几个小组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指名学生板演第一种算法:+=+=师:因为和是异分母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利用通分把和转化为分母是20的同分母分数。(出示课件)指名学生板演第二种算法:+=0.3+0.25=0.553.比较异同。师:通过交流比较一下,你们喜欢哪种算法?说说理由。(二)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初步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相加的方法,大家快速地完成教科书P93“做一做”。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三)概括算法,深化算理。师:异分母分数相加大家都会了,试着做做减法吧,计算并验算-。指名学生板演:-=-=任务一、完成P93页例1活动1.学生能根据教师的讲解会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任务二、分析异分母到同分母活动1.如何化为同分母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活动2.学生能独立完成,任务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活动1.

完成教材第93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活动2.

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答案。活动3.教师提问题: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讨论,小结。成果集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作业设计: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四第1题。3.结构化思维课堂课时教学设计表(教师个体备课表)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备课教师课时安排第2课时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能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达成评价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先行组织:学习单、课件新知建构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任务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第2课时一、巩固练习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现在请同学们在随堂作业本上做一做教科书P95“练习二十四”(一)学生独立解答。(二)全班集体交流。师:同学们掌握得非常不错!请简洁地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计算中要注意什么?二、以题为例,变式练习(一)课件出示习题。解方程。师:这是两道涉及分数计算的方程,想一想,该怎么解答呢?1.学生尝试解答,并点两名同学板演。2.展示交流,课件呈现解答方法。师: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学生板演:

师:解答是否正确呢?引导学生对方程的解进行检验。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95“练习二十四”第4题,并点名同学板演。集中反馈。(二)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巧算方法。1.课件出示习题。2.学生先计算前两列,再交流算法。3.课件出示前两列算式的解答过程。4.探寻规律。师:仔细观察,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5.运用规律直接写出后两列算式的结果。(三)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习题。2.学生独立解答。3.展示交流。引导学生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算的。(四)探索规律。1.课件出示习题。有趣的三角。2.引导学生观察图,分析图中的每个数是怎么来的。3.根据发现的规律将图中空白处的数填写完整。4.交流发现的规律。师:仔细观察这些数,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5.运用规律。师:如果从开始,会是怎样呢?学生尝试填数。三、自主练习(一)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95“练习二十四”第2题。(二)同桌之间玩游戏。师:每个同学出4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题,给对方计算,并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同桌之间互相出题计算。(三)自主解答教科书P96“练习二十四”第7题。1.学生自由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2.全班分享提出的不同问题及解答。3.实践活动。完成教科书P96“练习二十四”第10题。任务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任务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迁移运用:成果集成: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异分母分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作业设计:教材第95页第6题。3.结构化思维课堂课时教学设计表(教师个体备课表)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备课教师课时安排第3课时课题:分数加减简便运算学习目标1、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2、培养学生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达成评价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先行组织:学习任务单、课件新知建构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任务一、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都会计算了吗?(一)计算练手,复习旧知识。1.课件出示教科书P100“练习二十五”第1题。2.学生独立计算。点6名同学上台板演,每人计算一道题。3.针对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更正。4.回顾算法。师:结合计算,说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二)揭示课题。师:在前面的学习中,大家通过计算对比,发现了分数的混合运算其实和整数的是一样的。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看还有哪些知识跟整数计算是一样的。(板书课题:分数加减简便运算)二、对比计算,发现规律(一)自主计算。师:同学们掌握得都很好!我们继续来计算几道题。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解答。(二)展示交流。1.研究分数加法的交换律。师:我们先看前两道题是怎样计算的。学生汇报计算结果,教师板书:师: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及计算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也就是+=+。板书:+=+师:由这两道算式中呈现出来的内容,你能猜想出分数加法的计算有什么规律吗?师: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还会推理了。由整数加法的交换律,想到了分数加法的交换律。真棒!也就是说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师:整数加法交换律对于分数加法是否也适用呢?你们可以举例来验证一下。学生举例,教师随机板书。师:你们的猜想正确吗?师: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2.研究分数加法的结合律。师:我们再看后面两道算式。学生汇报计算结果,教师板书:

师:通过上面两道算式及它们的计算结果,你们又发现了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师:你们能再多举出一些例子来验证吗?师:同桌之间合作,相互举例验证。学生交流讨论。师:确认了吗?3.整理归纳。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这几道算式。课件呈现教科书P98例2。师:圆圈里填什么符号?课件边呈现,师生边一起整理每组算式两边的关系,理顺思路。师:谁能用字母表示这两组算式的规律?学生说,教师板书:a+b=b+a(a+b)+c=a+(b+c)师小结: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板书)利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计算变得简便。三、运用运算律,深化理解(一)课件出示教科书P98“做一做”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2.展示交流。师: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要这样算呢?(二)课件出示教科书P100“练习二十五”第5题。1.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填一填。2.学生口答,课件展示。师:填什么运算符号?说说你的理由。(三)课件出示教科书P101“练习二十五”第4题。1.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填一填。2.学生口答,课件展示。师:括号里填什么分数?怎么想的?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四、拓展延伸,探寻计算模型(一)计算练习,发现规律。课件出示教科书P101“练习二十五”第8题。1.学生独立计算。2.展示交流,发现规律。师:观察算式和计算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吗?师小结并板书:-+1=(n≠0)师:符合这样条件的两个分数的差,我们都可以直接根据这个规律写出得数,如-=,-=。(可以教师说算式,学生说得数。)师:这个等式反过来是否成立呢?举例说明。(二)运用模型,简便计算。师:下面运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课件出示习题。用你的发现计算下面这道题。学生自主探索、计算、发现规律。师: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是两个分子为1的分数相减吗?

历探索、建模、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提升学生的运算技能。任务一、迁移运用:成果集成:索、建模、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提升学生的运算技能。作业设计:教材第100页第1题。3.结构化思维课堂课时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备课教师课时安排第1课时课题: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学习目标1.体会图示在理解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习用几何直观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2、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和方法。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达成评价1.用几何直观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2.通过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和方法。3.能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先行组织:学习单、课件新知建构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教学过程第3课时回顾旧知识,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家还记得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吗?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按照这样的步骤来解决一些新的生活问题。(板书课题: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探究问题,建立模型师:你们喜欢喝牛奶吗?乐乐也很喜欢喝牛奶,他在喝牛奶时遇到了数学问题。课件呈现教科书P99例3。(一)收集、理解信息。师:你从中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集体交流,全班展示。师追问:喝了几次牛奶?第一次喝了多少?第二次呢?两次喝的纯牛奶一样吗?加了多少水?水全喝完了吗?(二)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师:为了厘清、分析这些数学信息及其数量关系,请你们运用文字描述、列表、画线段图或示意图的方法来分析一下。1.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2.学生展示,交流汇报。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分析过程吗?预设1:借助表格分析。预设2:借助示意图分析。3.对比交流,体会关键。师: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分析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请你们对比一下,在这些数量关系中,关键点在哪?4.图解关键,厘清关系。师:在大家的分析中,第一次喝掉的牛奶是一杯牛奶的,第二次喝掉的牛奶是半杯牛奶的,这到底是多少牛奶呢?谁能想办法给大家讲清楚呢?学生分析关键点,在纸上画一画,然后集体交流。(1)借助直观图描述关键点。课件动态呈现牛奶和水的变化过程。(2)配合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师:喝了两次,肯定用加法来解答。第一次喝了杯,剩(1-)杯,喝完后加满水,纯牛奶不变,还是只有杯,又喝了加水后的,也就是把杯的纯牛奶再平均分成2份,喝的纯牛奶占其中的1份。杯的一半是()杯。第二次喝的纯牛奶是()杯,水是()杯。一共喝的纯牛奶:___________水:___________板书:杯牛奶的一半就是杯。+=+=(杯)答:乐乐一共喝了杯纯牛奶,杯水。5.回顾反思,总结方法。师:我们利用画图法得出的结论到底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验?师: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步骤利用了什么知识?三、巩固应用,深化模型(一)师: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又喝了半杯,觉得还是有些凉,就又兑满了热水。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师:你能继续填下去吗?(二)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