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陕西省西安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陕西省西安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1.(2022九上·西安期末)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纤绳(qiàn)掺杂(cān)恶劣(lüè)喷薄而出(bó)
B.撑船(zhǎng)赚钱(zhuàn)遁词(dùn)毳衣炉火(cù)
C.阔绰(chuò)窥望(guī)掠起(Iüè)岸芷汀兰(dīng)
D.恣睢(suī)撬开(qiào)剃掉(tì)箪食壶浆(jiāng)
D
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A.掺杂(cān)——(chān)恶劣(lüè)——(liè)
B.撑船(zhǎng)——(chēng)
C.窥望(guī)——(kuī)岸芷汀兰(dīng)——(tīng)
D.正确。
故解析为:D.
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解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2022九上·西安期末)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驱除岐岖根深蒂故弯腰屈背
B.戮破惊骇走投无路如雷惯耳
C.煞白谪守眼花缭乱不省人事
D.牧蛎柳阴蜿蜒游动鱼歌互答
C
音近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A.有误,“岐岖”的“岐”应为“崎”,“根深蒂故”的“故”应为“固”。
B.有误,“戮破”的“戮”应为“戳”,“如雷惯耳”的“惯”应为“贯”。
C.正确。
D.有误,“牧蛎”的“牧”应为“牡”,“鱼歌互答”的“鱼”应为“渔”。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解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2022九上·西安期末)经典诗文默写。
(1),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2)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3)汉文有道恩犹薄,?(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5)酿泉为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6);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溪云初起日沉阁
(2)蜡炬成灰泪始干
(3)湘水无情吊岂知
(4)日星隐曜
(5)泉香而酒洌
(6)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一般性默写
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炬、曜、洌”
故解析为:⑴溪云初起日沉阁⑵蜡炬成灰泪始干⑶湘水无情吊岂知⑷日星隐曜⑸泉香而酒洌⑹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4.(2022九上·西安期末)请根据圈点内容,对林冲做点评。
《水浒传》选段点评
(李小二)两口儿欢喜道:“我夫妻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林冲)对他夫妻两个说道:“今日管营拨我去大军草料场管事,却如何?”李小二道:“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有些常例钱钞。往常不使钱时,不能够得这差使。”林冲道:②“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林冲)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等到天明,却做理会。”把被卷了,依旧把门拽上,锁了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爱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①②③
替他人着想;对“拨自己去草料场管事”一事有所怀疑;做事小心谨慎
作品的经典情节;《水浒传》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联系“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可知林冲替他人着想;联系“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可知林冲既对“拨自己去草料场管事”一事有所怀疑,又对统治者心存幻想,这是由他的矛盾性格决定的;联系“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爱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可知林冲做事可以说小心到了极点,一连串的动作既轻巧,又仔细。
故解析为:替他人着想;对“拨自己去草料场管事”一事有所怀疑;做事小心谨慎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2022九上·西安期末)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②怀疑不仅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③_______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_______有问题并想寻求解答。④在不断的求解、发问和怀疑中,那就没有新问题、新发明,也就没有人类文化的进步了。
5.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请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7.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精神是条件。
6.只有|才
7.在不断的怀疑、发问和求解中。
条件关系;主谓句;语序不当
⑴本题考查提取句子的主干。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的格式提取即可。
⑵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解答此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判断:1、理解句子内容,明辨分句间的关系。2、充分利用已知推断未知。3、从宏观入手,逐层推断。
⑶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本题考查提取句子主干。根据语法知识积累,“怀疑”是定语,“精神”是主语,“是”为谓语,“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是定语,“条件”是宾语。故第①句的主干为:精神是条件。
故解析为:精神是条件。
6.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仔细阅读语句可知,“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与“有问题并想寻求解答”是条件关系,故第③句的横线处可用关联词“只才”。
故解析为:只有|才
7.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语序不当,改为:在不断的怀疑、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故解析为:在不断的怀疑、发问和求解中。
二、综合性学习(7分)
(2022九上·西安期末)2022年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请你参加秦淮中学九年级(1)班“茶韵传承远”综合性学习活动。
8.请将“茶韵传承远”正确、规范、工整地钞写。
9.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有关茶文化的知识,请根据相关内容为该板块拟定小标题。
项目标题内容
一①秦淮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地区
二茶的种类红茶绿茶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
三贸易通道茶马古道万里茶道丝绸之路
四②红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绿茶:杀青﹣揉捻﹣干燥
五茶的药效促进消化,有明目、减肥、抑癌等多种作用
10.茶是海外民众认知度最高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为了促进茶文化的发展,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11.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接。
茶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茶是多种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
一片茶叶,蕴藏着勾连古今、通联世界的能量;
一碗茶汤,富含着清纯质朴、晶莹明澈的韵致;
8.茶韵传承远
9.四大茶区;制作工艺
10.示例:①举办茶叶博览会,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茶文化,让人们近距离了解茶叶制作过程。
11.示例:一颗茶树,见证着风风雨雨。
汉字的部首与偏旁;衔接仿写;见解表述
⑴本题考查汉字的钞写。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划平正,结构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构。标点符号各占一格。
⑵本题考查拟写标题。拟写文章小标题,要结合相关内容,按照“人物(对象)+事件”的形式来进行概括
⑶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依据材料表述感想,作答时,一定要紧紧围绕材料中的某些关键词语来表述,有必要在解析中出现材料中的一些关键字词,表述时,语意要清晰连贯,不能有语病。
⑷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8.本题考查汉字书写。按要求书写汉字,书写正确、工整、规范。
故解析为:茶韵传承远
9.本题考查拟写小标题。仿照示例,结合题干提示,拟写小标题,言简意赅,表述清晰。由“秦淮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地区”可知,①处标题不妨拟写为:四大茶区;由“红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绿茶:杀青_揉捻干燥”可知,这是讲不同茶的制作方法,据此可将②处标题拟写为:制作工艺。
故解析为:四大茶区,制作工艺
10.本题考查综合实践。本题其实就是针对“如何促进茶文化的发展,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来提建议。结合中国的茶文化,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来出谋划策。如:举办茶叶博览会,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茶文化;开展制茶技艺培训,让人们近距离了解茶叶制作过程等。
故解析为:①举办茶叶博览会,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茶文化,让人们近距离了解茶叶制作过程。
11.本题考查仿写。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句式结构来写,言简意赅,表述清晰,做到句式一致,修辞一-致,语意贯通。
故解析为:一颗茶树,见证着风风雨雨。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2022九上·西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小题。
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
——罗迦费因格《谈创造性思维》(节选)
创新,首先要在思维方式上进行改变和革新。
现实社会中,无论是科技产品的创新研发,还是重要工作的创新发展,都蕴藏着出人意料的创新思维。譬如,吸尘器的发明,变“扫”为“吸”,不再尘土飞扬,只是摆脱了用刀削笔的常规思路,变“削”为“卷”
事实证明,创新发端于思维上的别出心裁、不落窠臼。走出某些习惯思维的泥淖,往往能找到一块充满生机活力的“芳草地”,每每能走进一个别有洞天的“新世界”。因此,要创新就必须在思维方式上来一次自我革命,从研究传统思维方式、既有工作模式及其产品成果的缺陷中找到问题的症结,从分析发展需求与工作现状的差距中获得创新的灵感,创造出超凡脱俗的革新成果。
(胡建新《打开“死结”与创新》2022.11.16《今晚报》,有删改)
科技创新使卡塔尔世界杯熠熠生辉。世界杯的比赛用球——“旅程”,将是历届世界杯中飞行速度最快的足球,也是全新的革命性足球。
“旅程”以先进的制作材料和工艺缔造最快飞行速度。球体表面采用了名为SPEEDSHELL的纹理聚氨酯球面材料。球面由20个模块组成,采用三角形状和弯折设计,降低了足球在空中运行的风阻系数,大大提升了足球飞行的稳定性。
在制作工艺方面,“旅程”是第一款完全使用水性涂料和水基胶的世界杯用球。表面的20个SPEEDSHELL模块是通过热黏合拼接技术贴合在一起的,降低球的运动阻力,使其增加了弹性,让足球的运动速度更快。
“旅程”的又一亮点设计,是应用了创新技术系统——CTR﹣CORE,即在足球内部植入一枚中央芯片
(陈曦《史上最快世界杯用球暗藏了什么玄机》2022.11.21《科技日报》,有删改)
12.结合三则材料,说说怎样才能富有创造性思维。
13.阅读,“旅程”是“全新的革命性足球”体现在哪些方面?
1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非凡的灵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即使有细小的想法
B.打破某些常规思路,在各种缺陷中找问题的症结,就一定会获得创新的灵感。
C.“旅程”足球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不断革新,因而必将成为世界杯中飞行速度最快的足球。
D.科技创新使“旅程”更具稳定性、平衡性,速度也更快,从而也会推动足球产业的发展。
12.①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②创新发端于思维上的别出心裁、不落窠臼。
13.①先进的制作材料和工艺缔造最快飞行速度。
②第一款完全使用水性涂料和水基胶的世界杯用球。
③应用了创新技术系统——CTR﹣CORE。
14.C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⑴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筛选信息答题技巧: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①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补充、筛选、提取所需要的信息;②合理地概括信息;③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⑶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比对能力.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应注意:1、细心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看清是“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2、提高辨析异同的能力,选项表述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加工整合的,多数情况下不是原文的机械罗列。做题时应用心比对,做出判断。
12.根据“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可知,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根据“事实证明,创新发端于思维.上的别出心裁、不落窠臼”可知,创新发端于思维上的别出心裁、不落窠臼。
故解析为:①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②创新发端于思维上的别出心裁、不落窠臼。
13.根据“旅程’以先进的制作材料和工艺缔造最快飞行速度。球体表面采用了名为SPEEDSHELL的纹理聚氨酯球面材料”可知,先进的制作材料和工艺缔造最快飞行速度。根据“在制作工艺方面,‘旅程’是第一款完全使用水性涂料和水基胶的世界杯用球”可知,第一款完全使用水性涂料和水基胶的世界杯用球。根据“‘旅程’的又一亮点设计,是应用了创新技术系统CTR-CORE,即在足球内部植入一枚中央芯片,其能够以500次/秒的速度记录足球运动相关数据”可知,应用了创新技术系统-CTR-CORE。
故解析为:①先进的制作材料和工艺缔造最快飞行速度。
②第一款完全使用水性涂料和水基胶的世界杯用球。
③应用了创新技术系统——CTR﹣CORE。
14.A.有误,根据“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可知,“即使有细小的想法,将来也不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与原文不符,表述错误。
B.有误,根据“从研究传统思维方式、既有工作模式及其产品成果的缺陷中找到问题的症结,从分析发展需求与工作现状的差距中获得创新的灵感,从而看准机会、适时出手,创造出超凡脱俗的革新成果”可知,“一定会获得创新的灵感”表述绝对,与原文不符。
C.正确。
D.有误,根据[材料三]可知,“从而也会推动足球产业的发展”无中生有。
故解析为:C
(2022九上·西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挑灯夜读记
向军
我天生怕黑。追光,便成本能。
怕黑,大抵会感染,不然,怎么也怕黑?夜色降临时,小鸟抗议着不肯归巢,鸡群扑腾着拖延进圈,暮归的老牛惶恐地回头,纷纷退缩到房舍,一盏盏油灯逐渐亮起,烧出一个个昏黄的洞眼。
重重扔下肩上的柴捆,进到漏风的卧室,划燃火柴,就着斑驳的木桌,打开书本……“灯芯拔小点,我早已听得耳朵起茧。为了节约,在我点亮卧室油灯时,借着灶门忽明忽暗的火光,手忙脚乱做事,可她,实在不容我一人独享油灯,坐在我旁边,就着微弱的灯光缝缝补补。
家家户户的油灯,通常是墨水瓶再利用。
找来空墨水瓶,备好薄铁皮或牙膏皮,扯一团棉花,或撕一根棉布条,翻出纳千层底的钻子,取下柴刀,制作油灯开始了。
拧开墨水瓶盖,洗净瓶体;用筷子头当卷轴,卷成一支粉笔长、粗的管子,挥动柴刀背,退出筷子头;紧握钻子,大小刚好穿过管体即可;棉绳或棉布条当灯芯,一端露出指甲盖一半长,另一端没入瓶中,用薄铁皮剪一个瓶盖大的挡片,钻孔,护住瓶盖。完成这些工序,向瓶内注入煤油。一盏油灯
点亮油灯的时刻,心里格外踏实。
初中起,我便习惯半躺床上,就着油灯,这些泛黄的书籍,均是从故纸堆寻得。
刚学过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在教中学语文的姐夫家,我顺来的《名作欣赏》,就两遍,三遍……直到耗去23个夜晚,让人脑子懵懂。可是,行家们精美的言辞,浸润着我。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黑暗中的油灯下,我徜徉于书海,灯油燃尽,灯光熄灭,脑子兴奋,迟迟不能入睡……早上起床,鼻孔积满黑烟,母亲定会心疼地责备:又浪费了一盏灯油!对母亲的责备,我先是愧疚,而后坦然。
怎样才能坚持每晚看书,又不让母亲心疼煤油?我曾想了很多办法:借灶堂柴火的光亮,自制竹篙火把,效果不佳。
一次,巡山时,我发现茂密的树林中,松脂!能制松烛的松脂!我惊喜得差点儿喊出来。这可是宝啊!
我赶紧脱下外衣,铺在地上,半跪着俯下身子,有一大包呢。择一块平地,摊开,挑拣出石子、泥土、松针和其他杂质,一丝不苟的状态
事毕,我从腰间摸出锋利的柴刀,就近挑一些质地坚硬的灌木枝,备作烛柄。拾来枯枝,燃起火堆,放到柴刀宽面,置于火焰上烘烤,化成糊状,用木棍的一端在糊里裹一圈,右手持棍,在左手摊着的松脂里再裹一圈,捏紧,又放火上烘烤,哧哧冒泡。
捏松烛,要趁热,得抢时间,一边用手握捏,如此反复,滚烫的松脂糊就滴在手上,烫得人呲牙咧嘴。
可是,想到它能对付黑暗,还能为母亲节省灯油钱,忍痛继续操作。柴火将烬,松脂用完,好大一堆,看着这些杰作
松烛代替油灯,嗞嗞燃烧,在烛光与松烟熏烤下,我的思想和灵魂,仿佛穿越纸糊的窗户
夜燃松烛,节约了不少煤油,母亲自然不会反对。尤其是我捧着奖状回家时,还投以赞许的目光。
进到寄宿学校后,有了电灯。我乐坏了,很是珍惜。晚上熄灯后,如饥似渴蹭光夜读。我想用书中的文字,洞穿心底的厚墙,让内心世界早日变得敞亮。
而今,生活的大都市,夜如白昼,让人目不暇接。但是,无论怎样,我也忘不了儿时夜读追逐烛光的纯粹。
15.文章开头的“追光”含义丰富,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16.文章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7.“对母亲的责备,我先是愧疚,而后坦然。”既然感到“愧疚”
18.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我想用书中的文字,洞穿心底的厚墙,让内心世界早日变得敞亮。(请对这句话进行简要赏析。)
②但是,无论怎样,我也忘不了儿时夜读追逐烛光的纯粹。(如何理解“纯粹”一词?)
19.文中的“我”和《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两人的成长历程有何不同?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5.①追求照明之光,油灯、电灯都是为了驱逐黑暗;
②追求精神之光,用阅读照亮思想和灵魂;
③追求理想之光,用阅读支撑人生。
16.渲染了夜幕时分万物归巢的宁静氛围,引出自己读书的故事。
17.“愧疚”的是煤油金贵,得之不易,晚上就要耗去不少油量,让“我”的眼界越来越宽。
18.①写出阅读的力量,和阅读对“我”精神心灵的浸润作用。
②阅读时专注,心无杂念,执着并坚持。
19.杜小康是随父亲放鸭子,在孤独和恶劣环境的磨砺中;“我”是通过读书。
文章开头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自然环境描写
⑴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⑵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解答时既要注意文段的内容,也要结合景物描写的语段在文章中的位置。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⑷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情感内容的阐述。
⑸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15.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根据“点亮油灯的时刻,心里格外踏实”“柴火将烬,松脂用完,一支支酷似烟熏香肠的松烛,好大一堆,看着这些杰作,成就感油然而生”“进到寄宿学校后,有了电灯”可知,追求照明之光,油灯、松烛、电灯都是为了驱逐黑暗,寻求光明。根据“初中起,我便习惯半躺床上,就着油灯,有模有样当起书虫。《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四书五经》等,这些泛黄的书籍,均是从故纸堆寻得”‘“我乐坏了,很是珍惜。晚上熄灯后,我悄悄躲到楼梯口、厕所里,如饥似渴蹭光夜读”可知,追求精神之光,用阅读照亮思想和灵魂。根据“我想用书中的文字,洞穿心底的厚墙,让内心世界早日变得敞亮”“而今,生活的大都市,夜如白昼,五彩缤纷的灯光世界,让人目不暇接”可知,追求理想之光,用阅读支撑人生,一步步踏实地走向美好的未来。
故解析为:①追求照明之光,油灯、电灯都是为了驱逐黑暗;②追求精神之光,用阅读照亮思想和灵魂;③追求理想之光,用阅读支撑人生。
16.本题考查景物描写作用。根据“怕黑,大抵会感染,不然,寨子上的飞禽走兽,怎么也怕黑夜色降临时,小鸟抗议着不肯归巢,鸭子聒噪着不想入棚,鸡群扑腾着拖延进圈,暮归的老牛惶恐地回头,向太阳落下的方向张望田地里劳作的农人,纷纷退缩到房舍,.一盏盏油灯逐渐亮起,把无边的夜幕,烧出一个个昏黄的洞眼”可知,渲染了夜幕时分万物归巢的宁静氛围,引出自己读书的故事,也交代了自己挑灯读书的静谧环境。
故解析为:渲染了夜幕时分万物归巢的宁静氛围,引出自己读书的故事。
17.本题考查对内容的分析。
根据“黑暗中的油灯下,我徜徉于书海,直到半夜,灯油燃尽,灯光熄灭,仍意犹未尽,脑子兴奋,迟迟不能入睡早上起床,看到我双眼红肿,鼻孔积满黑烟,母亲定会心疼地责备:又浪费了一盏灯油”可知,“愧疚”的是煤油金贵,得之不易,“我”点灯看书,晚上就要耗去不少油量;“坦然”的是油灯下的阅读,让“我”的眼界越来越宽,内心越来越敞亮。
故解析为:“愧疚”的是煤油金贵,得之不易,晚上就要耗去不少油量,让“我”的眼界越来越宽。
18.本题考查句子赏析。①结合“洞穿心底的厚墙,让内心世界早日变得敞亮”可知,这句话写出阅读的力量,和阅读对“我”精神心灵的浸润作用。
②结合“无论怎样,我也忘不了儿时夜读追逐烛光的纯粹”可知,“纯粹”一词指阅读时专注,心无杂念;把阅读当作一种精神信念,执着并坚持。
故解析为:①写出阅读的力量,和阅读对“我”精神心灵的浸润作用。
②阅读时专注,心无杂念,执着并坚持。
1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赏析。《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是随父亲放鸭子,在孤独和恶劣环境的磨砺中,变得坚强而后成长蜕变;结合“初中起,我便习惯半躺床上,就着油灯,有模有样当起书虫。《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四书五经》等,这些泛黄的书籍,均是从故纸堆寻得”‘“我乐坏了,很是珍惜。晚上熄灯后,我悄悄躲到楼梯口、厕所里,如饥似渴蹭光夜读”可知,本文中“我”是通过读书,使精神和心灵不断丰富和充实。
故解析为:杜小康是随父亲放鸭子,在孤独和恶劣环境的磨砺中;“我”是通过读书。
四、古诗文阅读(16分)
(2022九上·西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
璋曰:吾之不明,悔之何及!不若开门投降,以救满城百姓。”董和曰:“城中尚有兵三万余人;钱帛粮草,可支一年:奈何便降?”刘璋曰:“吾父子在蜀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攻战三年,血肉捐于草野,皆堕泪。后交割印绶文籍,与玄德并马入城。
孔明曰:“刘璋失基业者,皆因太弱耳。主公若以妇人之仁,临事不决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信义著于四海
②惟将军图之
③可支一年
④无恩德以加百姓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皆因太弱耳
B.若跨有荆、益
主公若以妇人之仁
C.玄德从之
其此之谓乎
D.不如投降以安百姓
醒能述以文者
2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②吾之不明,悔之何及!
23.结合两段文字,说说刘璋的“弱”,表现在哪些方面?
20.闻名;考虑;供给;施予
21.B
22.①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
②我一时糊涂,后悔也来不及了!
23.刘璋的“弱”主要表现在统治黑暗,不能体恤百姓;为人懦弱。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⑶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⑷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20.①句意为:将军您声望很高,闻名天下。著:闻名。
②句意为:希望您考虑这件事。图:考虑。
③句意为:可以供给一年的花费。支:供给。
④句意为: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什么福祉。加:施予。
故解析为:闻名;考虑;供给;施予。
2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不同,凭借/因为。
B.相同,如果。
C.不同,代词,指诸葛亮/助词,的。
D.不同,连词,来/介词,用。
故解析为:B
2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①中重点词语有:总揽,广泛地罗致。②中重点词语有:不明,糊涂。
故解析为:①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
②我一时糊涂,后悔也来不及了!
2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从甲文“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可知,刘璋的“弱”表现在虽掌握天府之国,却不能体恤百姓,选任贤能;从乙文“刘璋失基业者,皆因太弱耳。主公若以妇人之仁,临事不决,恐此土难以长久”可知,刘璋心存妇人之仁,不思抵抗,开门投降,错失机会。
故解析为:刘璋的“弱”主要表现在统治黑暗,不能体恤百姓;为人懦弱。
(2022九上·西安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小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4.词上下两阕中的“愁”各有什么含义?
25.请赏析词中最后一句。
24.本词里上下片的“愁”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怀才不遇的哀愁。
25.诗人从上文的说愁,转而言天气。全词通过“少年”“而今”、有愁的对比,但是这愁苦却又说不出道不出,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充分表述了他受压抑排挤,以及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
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述技巧赏析
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的感情,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多角度赏析名句。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诗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然后从修辞手法、内容主旨、哲理等方面对诗句进行赏析。从修辞角度赏析,要答出该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手法的作用;从内容主旨方面赏析,需要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写出该诗句表述出诗人怎样的胸襟;从哲理角度赏析,则需要答出该诗句蕴含的哲理。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的滋味,喜欢登上高楼。
喜欢登上高楼,为了作新词没有愁苦硬要说愁。
现在尝够了忧愁的滋味,想说而终于没有说。
想说而终于没有说,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24.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上文“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可知,这里的“愁”是少年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中“而今识尽愁滋味”是说历经了忧国伤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失意后,心里满是愁绪。
故解析为:本词里上下片的“愁”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怀才不遇的哀愁。
25.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联系解释,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以“却道天凉好个秋”结尾,从全词来看,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述了之“愁”的深沉博大,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说之亦复何益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抒发了诗人饱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门]的痛苦,表述了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
故解析为:诗人从上文的说愁,转而言天气。全词通过“少年”“而今”、有愁的对比,但是这愁苦却又说不出道不出,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充分表述了他受压抑排挤,以及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
五、作文(50分)
26.(2022九上·西安期末)作文。
班固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
明代学者胡居仁说:“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请根据以上材料内容,自拟题目,自定立意,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字迹工整,书写规范;②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范文:
坚持的力量
古人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终把锐石磨去棱角,终将原木锯成两段,只有坚持不懈承受磨炼。
坚持的力量能够战胜困难。古希腊伟大演说家狄摩西尼小时因天生的唇齿缺陷,与人交流十分困难。从此便每日将一块小小的鹅卵石含在嘴里练习说话。起初他并不适应口中含着异物说话,但他仍然坚持着没有放弃,直到他能像正常人一样说话。最后他甚至成为了一代演讲大师。坚持的力量,获得了成功。
坚持的力量能够驱除失败的阴影。法国作家凡尔纳是科幻小说的鼻祖。当时的他将手稿投到报社,他毫不气馁,坚持着一连投了十五家报社。但是他没有放弃。他的小说终于被看中出版,凡尔纳因此名声大振。坚持的力量,赢得了成功。
坚持的力量能够磨炼心智。海伦凯勒即使失明失聪也依然坚持学习;司马迁坚持着自己的信念。相反,才华横溢,最后也只是泯然众人矣,可没有坚持最后一英里,要实现理想。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金石可镂,难免会遇到坎坷挫折,只要一直不懈地坚持下去,迎来梦想花开!
材料作文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材料给出的两则名言,主旨都是“坚持”“持之以恒”,具有人生导向。我们常说,“坚持就是胜利”,这是很有道理的。文体要求写成议论文。可围绕“坚持”“恒心”等关键词确定自己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成功”“坚持在成长中的重要性”“做事要持之以恒”等为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要采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列举古今中外为梦想、为目标努力奋斗、坚.持到底的例子。论据尽量具体充分,如梵高的执着的绘画梦想,虽然很遗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没有受到是人的欣赏,但在那种世人漠视、穷困潦倒的环境下,仍坚持着自我的梦想。论证方式同时也可以变换着来,如交替使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文章整体需做到行文思路清晰,论据贴合论点,结构严谨完整。
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要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再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运用材料中的事例或者名言,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陕西省西安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1.(2022九上·西安期末)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纤绳(qiàn)掺杂(cān)恶劣(lüè)喷薄而出(bó)
B.撑船(zhǎng)赚钱(zhuàn)遁词(dùn)毳衣炉火(cù)
C.阔绰(chuò)窥望(guī)掠起(Iüè)岸芷汀兰(dīng)
D.恣睢(suī)撬开(qiào)剃掉(tì)箪食壶浆(jiāng)
2.(2022九上·西安期末)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驱除岐岖根深蒂故弯腰屈背
B.戮破惊骇走投无路如雷惯耳
C.煞白谪守眼花缭乱不省人事
D.牧蛎柳阴蜿蜒游动鱼歌互答
3.(2022九上·西安期末)经典诗文默写。
(1),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2)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3)汉文有道恩犹薄,?(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5)酿泉为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6);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2022九上·西安期末)请根据圈点内容,对林冲做点评。
《水浒传》选段点评
(李小二)两口儿欢喜道:“我夫妻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林冲)对他夫妻两个说道:“今日管营拨我去大军草料场管事,却如何?”李小二道:“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有些常例钱钞。往常不使钱时,不能够得这差使。”林冲道:②“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林冲)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等到天明,却做理会。”把被卷了,依旧把门拽上,锁了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爱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①②③
(2022九上·西安期末)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②怀疑不仅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③_______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_______有问题并想寻求解答。④在不断的求解、发问和怀疑中,那就没有新问题、新发明,也就没有人类文化的进步了。
5.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请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7.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二、综合性学习(7分)
(2022九上·西安期末)2022年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请你参加秦淮中学九年级(1)班“茶韵传承远”综合性学习活动。
8.请将“茶韵传承远”正确、规范、工整地钞写。
9.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有关茶文化的知识,请根据相关内容为该板块拟定小标题。
项目标题内容
一①秦淮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地区
二茶的种类红茶绿茶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
三贸易通道茶马古道万里茶道丝绸之路
四②红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绿茶:杀青﹣揉捻﹣干燥
五茶的药效促进消化,有明目、减肥、抑癌等多种作用
10.茶是海外民众认知度最高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为了促进茶文化的发展,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11.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接。
茶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茶是多种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
一片茶叶,蕴藏着勾连古今、通联世界的能量;
一碗茶汤,富含着清纯质朴、晶莹明澈的韵致;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2022九上·西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小题。
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
——罗迦费因格《谈创造性思维》(节选)
创新,首先要在思维方式上进行改变和革新。
现实社会中,无论是科技产品的创新研发,还是重要工作的创新发展,都蕴藏着出人意料的创新思维。譬如,吸尘器的发明,变“扫”为“吸”,不再尘土飞扬,只是摆脱了用刀削笔的常规思路,变“削”为“卷”
事实证明,创新发端于思维上的别出心裁、不落窠臼。走出某些习惯思维的泥淖,往往能找到一块充满生机活力的“芳草地”,每每能走进一个别有洞天的“新世界”。因此,要创新就必须在思维方式上来一次自我革命,从研究传统思维方式、既有工作模式及其产品成果的缺陷中找到问题的症结,从分析发展需求与工作现状的差距中获得创新的灵感,创造出超凡脱俗的革新成果。
(胡建新《打开“死结”与创新》2022.11.16《今晚报》,有删改)
科技创新使卡塔尔世界杯熠熠生辉。世界杯的比赛用球——“旅程”,将是历届世界杯中飞行速度最快的足球,也是全新的革命性足球。
“旅程”以先进的制作材料和工艺缔造最快飞行速度。球体表面采用了名为SPEEDSHELL的纹理聚氨酯球面材料。球面由20个模块组成,采用三角形状和弯折设计,降低了足球在空中运行的风阻系数,大大提升了足球飞行的稳定性。
在制作工艺方面,“旅程”是第一款完全使用水性涂料和水基胶的世界杯用球。表面的20个SPEEDSHELL模块是通过热黏合拼接技术贴合在一起的,降低球的运动阻力,使其增加了弹性,让足球的运动速度更快。
“旅程”的又一亮点设计,是应用了创新技术系统——CTR﹣CORE,即在足球内部植入一枚中央芯片
(陈曦《史上最快世界杯用球暗藏了什么玄机》2022.11.21《科技日报》,有删改)
12.结合三则材料,说说怎样才能富有创造性思维。
13.阅读,“旅程”是“全新的革命性足球”体现在哪些方面?
1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非凡的灵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即使有细小的想法
B.打破某些常规思路,在各种缺陷中找问题的症结,就一定会获得创新的灵感。
C.“旅程”足球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不断革新,因而必将成为世界杯中飞行速度最快的足球。
D.科技创新使“旅程”更具稳定性、平衡性,速度也更快,从而也会推动足球产业的发展。
(2022九上·西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挑灯夜读记
向军
我天生怕黑。追光,便成本能。
怕黑,大抵会感染,不然,怎么也怕黑?夜色降临时,小鸟抗议着不肯归巢,鸡群扑腾着拖延进圈,暮归的老牛惶恐地回头,纷纷退缩到房舍,一盏盏油灯逐渐亮起,烧出一个个昏黄的洞眼。
重重扔下肩上的柴捆,进到漏风的卧室,划燃火柴,就着斑驳的木桌,打开书本……“灯芯拔小点,我早已听得耳朵起茧。为了节约,在我点亮卧室油灯时,借着灶门忽明忽暗的火光,手忙脚乱做事,可她,实在不容我一人独享油灯,坐在我旁边,就着微弱的灯光缝缝补补。
家家户户的油灯,通常是墨水瓶再利用。
找来空墨水瓶,备好薄铁皮或牙膏皮,扯一团棉花,或撕一根棉布条,翻出纳千层底的钻子,取下柴刀,制作油灯开始了。
拧开墨水瓶盖,洗净瓶体;用筷子头当卷轴,卷成一支粉笔长、粗的管子,挥动柴刀背,退出筷子头;紧握钻子,大小刚好穿过管体即可;棉绳或棉布条当灯芯,一端露出指甲盖一半长,另一端没入瓶中,用薄铁皮剪一个瓶盖大的挡片,钻孔,护住瓶盖。完成这些工序,向瓶内注入煤油。一盏油灯
点亮油灯的时刻,心里格外踏实。
初中起,我便习惯半躺床上,就着油灯,这些泛黄的书籍,均是从故纸堆寻得。
刚学过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在教中学语文的姐夫家,我顺来的《名作欣赏》,就两遍,三遍……直到耗去23个夜晚,让人脑子懵懂。可是,行家们精美的言辞,浸润着我。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黑暗中的油灯下,我徜徉于书海,灯油燃尽,灯光熄灭,脑子兴奋,迟迟不能入睡……早上起床,鼻孔积满黑烟,母亲定会心疼地责备:又浪费了一盏灯油!对母亲的责备,我先是愧疚,而后坦然。
怎样才能坚持每晚看书,又不让母亲心疼煤油?我曾想了很多办法:借灶堂柴火的光亮,自制竹篙火把,效果不佳。
一次,巡山时,我发现茂密的树林中,松脂!能制松烛的松脂!我惊喜得差点儿喊出来。这可是宝啊!
我赶紧脱下外衣,铺在地上,半跪着俯下身子,有一大包呢。择一块平地,摊开,挑拣出石子、泥土、松针和其他杂质,一丝不苟的状态
事毕,我从腰间摸出锋利的柴刀,就近挑一些质地坚硬的灌木枝,备作烛柄。拾来枯枝,燃起火堆,放到柴刀宽面,置于火焰上烘烤,化成糊状,用木棍的一端在糊里裹一圈,右手持棍,在左手摊着的松脂里再裹一圈,捏紧,又放火上烘烤,哧哧冒泡。
捏松烛,要趁热,得抢时间,一边用手握捏,如此反复,滚烫的松脂糊就滴在手上,烫得人呲牙咧嘴。
可是,想到它能对付黑暗,还能为母亲节省灯油钱,忍痛继续操作。柴火将烬,松脂用完,好大一堆,看着这些杰作
松烛代替油灯,嗞嗞燃烧,在烛光与松烟熏烤下,我的思想和灵魂,仿佛穿越纸糊的窗户
夜燃松烛,节约了不少煤油,母亲自然不会反对。尤其是我捧着奖状回家时,还投以赞许的目光。
进到寄宿学校后,有了电灯。我乐坏了,很是珍惜。晚上熄灯后,如饥似渴蹭光夜读。我想用书中的文字,洞穿心底的厚墙,让内心世界早日变得敞亮。
而今,生活的大都市,夜如白昼,让人目不暇接。但是,无论怎样,我也忘不了儿时夜读追逐烛光的纯粹。
15.文章开头的“追光”含义丰富,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16.文章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7.“对母亲的责备,我先是愧疚,而后坦然。”既然感到“愧疚”
18.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我想用书中的文字,洞穿心底的厚墙,让内心世界早日变得敞亮。(请对这句话进行简要赏析。)
②但是,无论怎样,我也忘不了儿时夜读追逐烛光的纯粹。(如何理解“纯粹”一词?)
19.文中的“我”和《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两人的成长历程有何不同?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四、古诗文阅读(16分)
(2022九上·西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
璋曰:吾之不明,悔之何及!不若开门投降,以救满城百姓。”董和曰:“城中尚有兵三万余人;钱帛粮草,可支一年:奈何便降?”刘璋曰:“吾父子在蜀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攻战三年,血肉捐于草野,皆堕泪。后交割印绶文籍,与玄德并马入城。
孔明曰:“刘璋失基业者,皆因太弱耳。主公若以妇人之仁,临事不决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信义著于四海
②惟将军图之
③可支一年
④无恩德以加百姓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皆因太弱耳
B.若跨有荆、益
主公若以妇人之仁
C.玄德从之
其此之谓乎
D.不如投降以安百姓
醒能述以文者
2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②吾之不明,悔之何及!
23.结合两段文字,说说刘璋的“弱”,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2九上·西安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小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4.词上下两阕中的“愁”各有什么含义?
25.请赏析词中最后一句。
五、作文(50分)
26.(2022九上·西安期末)作文。
班固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
明代学者胡居仁说:“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请根据以上材料内容,自拟题目,自定立意,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字迹工整,书写规范;②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解析解答部分
1.D
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A.掺杂(cān)——(chān)恶劣(lüè)——(liè)
B.撑船(zhǎng)——(chēng)
C.窥望(guī)——(kuī)岸芷汀兰(dīng)——(tīng)
D.正确。
故解析为:D.
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解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C
音近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A.有误,“岐岖”的“岐”应为“崎”,“根深蒂故”的“故”应为“固”。
B.有误,“戮破”的“戮”应为“戳”,“如雷惯耳”的“惯”应为“贯”。
C.正确。
D.有误,“牧蛎”的“牧”应为“牡”,“鱼歌互答”的“鱼”应为“渔”。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解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1)溪云初起日沉阁
(2)蜡炬成灰泪始干
(3)湘水无情吊岂知
(4)日星隐曜
(5)泉香而酒洌
(6)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一般性默写
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炬、曜、洌”
故解析为:⑴溪云初起日沉阁⑵蜡炬成灰泪始干⑶湘水无情吊岂知⑷日星隐曜⑸泉香而酒洌⑹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4.替他人着想;对“拨自己去草料场管事”一事有所怀疑;做事小心谨慎
作品的经典情节;《水浒传》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联系“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可知林冲替他人着想;联系“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可知林冲既对“拨自己去草料场管事”一事有所怀疑,又对统治者心存幻想,这是由他的矛盾性格决定的;联系“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爱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可知林冲做事可以说小心到了极点,一连串的动作既轻巧,又仔细。
故解析为:替他人着想;对“拨自己去草料场管事”一事有所怀疑;做事小心谨慎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5.精神是条件。
6.只有|才
7.在不断的怀疑、发问和求解中。
条件关系;主谓句;语序不当
⑴本题考查提取句子的主干。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的格式提取即可。
⑵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解答此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判断:1、理解句子内容,明辨分句间的关系。2、充分利用已知推断未知。3、从宏观入手,逐层推断。
⑶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本题考查提取句子主干。根据语法知识积累,“怀疑”是定语,“精神”是主语,“是”为谓语,“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是定语,“条件”是宾语。故第①句的主干为:精神是条件。
故解析为:精神是条件。
6.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仔细阅读语句可知,“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与“有问题并想寻求解答”是条件关系,故第③句的横线处可用关联词“只才”。
故解析为:只有|才
7.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语序不当,改为:在不断的怀疑、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故解析为:在不断的怀疑、发问和求解中。
8.茶韵传承远
9.四大茶区;制作工艺
10.示例:①举办茶叶博览会,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茶文化,让人们近距离了解茶叶制作过程。
11.示例:一颗茶树,见证着风风雨雨。
汉字的部首与偏旁;衔接仿写;见解表述
⑴本题考查汉字的钞写。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划平正,结构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构。标点符号各占一格。
⑵本题考查拟写标题。拟写文章小标题,要结合相关内容,按照“人物(对象)+事件”的形式来进行概括
⑶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依据材料表述感想,作答时,一定要紧紧围绕材料中的某些关键词语来表述,有必要在解析中出现材料中的一些关键字词,表述时,语意要清晰连贯,不能有语病。
⑷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8.本题考查汉字书写。按要求书写汉字,书写正确、工整、规范。
故解析为:茶韵传承远
9.本题考查拟写小标题。仿照示例,结合题干提示,拟写小标题,言简意赅,表述清晰。由“秦淮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地区”可知,①处标题不妨拟写为:四大茶区;由“红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绿茶:杀青_揉捻干燥”可知,这是讲不同茶的制作方法,据此可将②处标题拟写为:制作工艺。
故解析为:四大茶区,制作工艺
10.本题考查综合实践。本题其实就是针对“如何促进茶文化的发展,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来提建议。结合中国的茶文化,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来出谋划策。如:举办茶叶博览会,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茶文化;开展制茶技艺培训,让人们近距离了解茶叶制作过程等。
故解析为:①举办茶叶博览会,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茶文化,让人们近距离了解茶叶制作过程。
11.本题考查仿写。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句式结构来写,言简意赅,表述清晰,做到句式一致,修辞一-致,语意贯通。
故解析为:一颗茶树,见证着风风雨雨。
12.①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②创新发端于思维上的别出心裁、不落窠臼。
13.①先进的制作材料和工艺缔造最快飞行速度。
②第一款完全使用水性涂料和水基胶的世界杯用球。
③应用了创新技术系统——CTR﹣CORE。
14.C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⑴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筛选信息答题技巧: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①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补充、筛选、提取所需要的信息;②合理地概括信息;③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⑶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比对能力.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应注意:1、细心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看清是“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2、提高辨析异同的能力,选项表述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加工整合的,多数情况下不是原文的机械罗列。做题时应用心比对,做出判断。
12.根据“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可知,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根据“事实证明,创新发端于思维.上的别出心裁、不落窠臼”可知,创新发端于思维上的别出心裁、不落窠臼。
故解析为:①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②创新发端于思维上的别出心裁、不落窠臼。
13.根据“旅程’以先进的制作材料和工艺缔造最快飞行速度。球体表面采用了名为SPEEDSHELL的纹理聚氨酯球面材料”可知,先进的制作材料和工艺缔造最快飞行速度。根据“在制作工艺方面,‘旅程’是第一款完全使用水性涂料和水基胶的世界杯用球”可知,第一款完全使用水性涂料和水基胶的世界杯用球。根据“‘旅程’的又一亮点设计,是应用了创新技术系统CTR-CORE,即在足球内部植入一枚中央芯片,其能够以500次/秒的速度记录足球运动相关数据”可知,应用了创新技术系统-CTR-CORE。
故解析为:①先进的制作材料和工艺缔造最快飞行速度。
②第一款完全使用水性涂料和水基胶的世界杯用球。
③应用了创新技术系统——CTR﹣CORE。
14.A.有误,根据“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可知,“即使有细小的想法,将来也不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与原文不符,表述错误。
B.有误,根据“从研究传统思维方式、既有工作模式及其产品成果的缺陷中找到问题的症结,从分析发展需求与工作现状的差距中获得创新的灵感,从而看准机会、适时出手,创造出超凡脱俗的革新成果”可知,“一定会获得创新的灵感”表述绝对,与原文不符。
C.正确。
D.有误,根据[材料三]可知,“从而也会推动足球产业的发展”无中生有。
故解析为:C
15.①追求照明之光,油灯、电灯都是为了驱逐黑暗;
②追求精神之光,用阅读照亮思想和灵魂;
③追求理想之光,用阅读支撑人生。
16.渲染了夜幕时分万物归巢的宁静氛围,引出自己读书的故事。
17.“愧疚”的是煤油金贵,得之不易,晚上就要耗去不少油量,让“我”的眼界越来越宽。
18.①写出阅读的力量,和阅读对“我”精神心灵的浸润作用。
②阅读时专注,心无杂念,执着并坚持。
19.杜小康是随父亲放鸭子,在孤独和恶劣环境的磨砺中;“我”是通过读书。
文章开头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自然环境描写
⑴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⑵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解答时既要注意文段的内容,也要结合景物描写的语段在文章中的位置。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⑷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情感内容的阐述。
⑸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15.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根据“点亮油灯的时刻,心里格外踏实”“柴火将烬,松脂用完,一支支酷似烟熏香肠的松烛,好大一堆,看着这些杰作,成就感油然而生”“进到寄宿学校后,有了电灯”可知,追求照明之光,油灯、松烛、电灯都是为了驱逐黑暗,寻求光明。根据“初中起,我便习惯半躺床上,就着油灯,有模有样当起书虫。《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四书五经》等,这些泛黄的书籍,均是从故纸堆寻得”‘“我乐坏了,很是珍惜。晚上熄灯后,我悄悄躲到楼梯口、厕所里,如饥似渴蹭光夜读”可知,追求精神之光,用阅读照亮思想和灵魂。根据“我想用书中的文字,洞穿心底的厚墙,让内心世界早日变得敞亮”“而今,生活的大都市,夜如白昼,五彩缤纷的灯光世界,让人目不暇接”可知,追求理想之光,用阅读支撑人生,一步步踏实地走向美好的未来。
故解析为:①追求照明之光,油灯、电灯都是为了驱逐黑暗;②追求精神之光,用阅读照亮思想和灵魂;③追求理想之光,用阅读支撑人生。
16.本题考查景物描写作用。根据“怕黑,大抵会感染,不然,寨子上的飞禽走兽,怎么也怕黑夜色降临时,小鸟抗议着不肯归巢,鸭子聒噪着不想入棚,鸡群扑腾着拖延进圈,暮归的老牛惶恐地回头,向太阳落下的方向张望田地里劳作的农人,纷纷退缩到房舍,.一盏盏油灯逐渐亮起,把无边的夜幕,烧出一个个昏黄的洞眼”可知,渲染了夜幕时分万物归巢的宁静氛围,引出自己读书的故事,也交代了自己挑灯读书的静谧环境。
故解析为:渲染了夜幕时分万物归巢的宁静氛围,引出自己读书的故事。
17.本题考查对内容的分析。
根据“黑暗中的油灯下,我徜徉于书海,直到半夜,灯油燃尽,灯光熄灭,仍意犹未尽,脑子兴奋,迟迟不能入睡早上起床,看到我双眼红肿,鼻孔积满黑烟,母亲定会心疼地责备:又浪费了一盏灯油”可知,“愧疚”的是煤油金贵,得之不易,“我”点灯看书,晚上就要耗去不少油量;“坦然”的是油灯下的阅读,让“我”的眼界越来越宽,内心越来越敞亮。
故解析为:“愧疚”的是煤油金贵,得之不易,晚上就要耗去不少油量,让“我”的眼界越来越宽。
18.本题考查句子赏析。①结合“洞穿心底的厚墙,让内心世界早日变得敞亮”可知,这句话写出阅读的力量,和阅读对“我”精神心灵的浸润作用。
②结合“无论怎样,我也忘不了儿时夜读追逐烛光的纯粹”可知,“纯粹”一词指阅读时专注,心无杂念;把阅读当作一种精神信念,执着并坚持。
故解析为:①写出阅读的力量,和阅读对“我”精神心灵的浸润作用。
②阅读时专注,心无杂念,执着并坚持。
1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赏析。《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是随父亲放鸭子,在孤独和恶劣环境的磨砺中,变得坚强而后成长蜕变;结合“初中起,我便习惯半躺床上,就着油灯,有模有样当起书虫。《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四书五经》等,这些泛黄的书籍,均是从故纸堆寻得”‘“我乐坏了,很是珍惜。晚上熄灯后,我悄悄躲到楼梯口、厕所里,如饥似渴蹭光夜读”可知,本文中“我”是通过读书,使精神和心灵不断丰富和充实。
故解析为:杜小康是随父亲放鸭子,在孤独和恶劣环境的磨砺中;“我”是通过读书。
20.闻名;考虑;供给;施予
21.B
22.①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
②我一时糊涂,后悔也来不及了!
23.刘璋的“弱”主要表现在统治黑暗,不能体恤百姓;为人懦弱。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盈科一品产业金融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州海丝企业服务有限公司福州鼓楼分公司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省漳州市对外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劳务派遣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漳州市属重点国企城投集团招聘3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泉州丰泽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第二批招商专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宁德市金禾房地产有限公司秋季公开招聘3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厦门厦工重工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怀化中方县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第二次对外招聘驾驶员岗位开考情况说明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郑州二七数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6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临时汽车修理工聘用合同
- 梦中的婚礼钢琴简谱曲谱
- 【申报书】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申报书
- 劳动教育通论1-11章完整版课件
- 《炼油与化工装置机泵 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 羽毛球竞赛编排知识与方法
- 2023数据标准管理实践
- 非洲水坝施工方案
- Unit 3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Road to Success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项目需求分析文档(模板)
- 长阳清江画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