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5记叙文写作技法准确审题常见的记叙文的审题方法有以下几种:(1)抓关键词语法,也叫重点词语分析法。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就能弄明白要表达的中心。如《难忘的初中生活》这一题目,“生活就是文章的文眼”,本文要求写初中生活。初中有漫长的三年,写哪些呢?再看题目中的“难忘”,就写那些印象深刻的,有意义的或有趣味的生活。再如《童年趣事》,“趣事”就是本篇文眼,应抓住“有趣”写事,有的事很有意义,但缺少趣味性,就不能写,并且要发生在童年的事情。(2)添加因素法,也叫补充条件法。有的题目限制不具体,似乎无处下笔,这时,审题时给题目添加限制的条件,写作内容明确,就可以写作了。如《背影》,可写的内容很多,可以给题目添加因素,写“父亲的背影”或“母亲的背影”“老师的背影”等。《委屈》添加因素,可以写自己的委屈,他人的委屈等。再如《变》,可以写人的变化,也可以写成事的变化,还可以添加诸如“家乡的”“祖国的”“班级的”等因素去写。(补充:南通市的考题,往往要把“我”放进去,以“我”为主。)(3)以小化大法,也叫缩小范围法。有的题目比较宽泛,可写的范围太大,要通过审题缩小范围,使所写范围进一步明朗化。如《童年》,可缩小范围,化解大题,侧重写童年的小伙伴或童年的梦想,童年二三事等;再如《难忘的一天》,一天当中的活动太多了,一一记下来就成了流水账,可以缩小范围,写一天当中的主要活动,突出“难忘”这一中心,其他活动略写,点到为止。这种审题方法可以和添加因素法结合起来用。添加因素或缩小范围后,在文中要适当地点题,照应题目,揭示中心,这样就不会出现题宽文窄的现象了。如《童年》写成童年的梦,就可以在结尾照应题目:“童年是多么美好,多么令人留恋,童年的梦又是多么绚丽多彩啊。至今,我还在为这多彩的梦而努力着。(4)小题大写法,也叫做深挖主题法。这种题目和那种写法范围宽泛的题目正相反,往往要求写一些小事,这就要深入挖掘小事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深化文章的中心。如《一件小事》、《订纽扣》、《一张电影票》。鲁迅就是从一件小事中看出了劳动人民的高大,进而解剖自己,激励自己,我们是不是可以从纽扣中感受到伟大的母爱,从一张电影票中体会到纯真的友谊呢?在这方面,王愿坚的《七根火柴》可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5)比喻、象征法,也叫联想法或以物喻人法。有些事或物为题的题目比较隐蓄、隐晦,如果照直写会流于肤浅,或写不出新意,我们审题时就要研究题目蕴涵着的意义,这时可发挥想像,揭示事物的比喻义或象征义,使文章立意有深度,新颖、不落俗套。如《桥》,可以发挥想像。在你学习上、生活上或思想上遇到困难时,老师帮助你,老师就是你人生路上的桥,《航标》也是如此。又如《落叶》《竹》可以通过写景或叙事揭示象征意义或比喻意义。歌颂人的精神品质。明确立意。审好题后,要对文章进行立意,立意就是对文章确立主题。立意明确,是指立意正确,感情健康,意义深刻。立意的好坏是文章能否写好的重要标准。只有立意正确、深刻,文章才有价值。立意正确,深刻的源泉就是对生活的深入开掘,对材料的认真提炼。有的记叙文,只片面追求真实,没有教育意义,有的则停留在叙述描写的过程中,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深入发掘事件蕴涵的思想意义,这样的立意是平庸肤浅的。那么,记叙文怎样立意呢?立意要正确立意正确是指文章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这是对立意正确的最基本的要求。立意正确应从下面几方面考虑。①文章表达的思想观点是正确的。②文章抒发的感情是健康的、高尚的。③文章题材有积极意义或教育意义。④文章对读者能陶冶性情、美化心灵。对命题作文来说,立意正确还包括立意切题,如果不切题,一起步就会走向错误。如有一年作文的题目是“尝试”有的写尝试做老师,表现献身精神的热情,有的写尝试做家务,表现出热爱劳动的主题。有一个同学写的是尝试做小偷。可以尝试的事那么多,为什么偏要选这个主题呢?这个主题有什么意义呢?这里有一个题目《告诉你一个密秘》它有三种立意:(1)记叙我有一次考试时一道题不会做,我悄悄地抄了临桌同学的答案,取得了好成绩。告诉我们只要做得巧妙,作弊也能成功。(2)记叙我为了帮助一个家境困难的同学治病,不惜忍受委曲,接受父母的责怪、打骂,直到这个同学到我家登门道谢,父母才知道这件事。说明助人为乐是我们应该做的。(3)记叙我有一次到商店买东西,营业员多找了我几块钱,我心里很高兴,用这些钱买了好吃的同朋友分享,这三种立意哪种正确呢?(2)立意要深刻。立意要深刻,就是指文章尽可能表述一个较为深刻的主题。主题的深刻,在于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对记叙文来说,就是要充分挖掘事物的深层内容和实质的思想意义。立意正确比较容易做到,要达到立意深刻就不容易了,中学生的作文在主题的确立上,往往浅尝辄止,流于表面,要立意深刻,就要对生活、对题材深入挖掘,通过深入思考,把隐含于事物表面的深层含义“挖”出来。要立意深刻,必须有较高的思想水平,较强的思考能力,较厚的知识积累等。同学们要平时多注意从这些方面提高自己。中学语文课本中《榆钱板》的立意就很深刻,文章没有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而是通过少年时吃榆钱饭,十年动乱中生活困难又吃榆钱饭,现在想吃而难吃得到鲜明的对比,有力的说明了以榆钱饭当救命粮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日益富裕的新面貌,写的是日常生活的小事,反映的是深刻的时代主题。(3)立意要新颖立意要新就是写文章写出新意义,从平时的题材、陈旧的题材中表现出新思想、观念。古人写文章要“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也是强调贵有新意。要写出新意,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使人得到新启迪、新联想,新感受。新的立意,首先来自新的观念。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事物不断产生,人们的观念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比如:过去时代人们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哪有条件去修饰打扮?加上思想的保守,若有人在现实生活描眉画眼涂口红,马上成了众人批驳的靶子。现在,从都追求形象美,就连老太太也在注重修饰打扮了。思想观念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进步。过去,农村连电话却无法打,相距两地的亲戚朋友有了急事往往要亲自走一趟。现在,农民手中也拿起了手机,不久,电脑也进入了农家。社会的发展,进代的进步,使生活充满无比清新的气息,为文章产生新意打下了基础。要写出有新意的文章,作者要有创新精神,要打破思维定势,不要人云亦云。要从多角度、多方向、多侧面去观察、分析、认识问题,苏轼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是这个意思。要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方式,从平常的生活中,陈旧的题材中发现新意,写出富有新意的好文章,例如《春蚕的联想》,若能由吐丝想到奉献,观点正确却陈部分到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有一段过渡:“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下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盒子们和木莲们!……这样,结束了“百草园”的内容,进入了“三味书屋”的叙述。③用交代时间空间的转换进行过渡。这种方法,通常不有过渡句、段,是一种自然过渡。如《我爱家乡》一文是用交代时间转换的方法使文章逐段自然过渡。“我的家乡在县城南面一个千把人口的大村庄里,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那里的一切都使我难于忘怀,特别是整日和我在一起的”鼻涕兵“伙伴,更使我朝思幕想。春天,我和我的“鼻涕兵“们爱在……”。夏天,就更快活秋天,最大的兴趣……冬天,似乎有点枯燥……通过交代季节的转换,文章一层层展开,从一段自然过渡到另一段。这样,使文章与段的联系紧密,层次也很清晰。总之,过渡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恰当安排,就会使上下文气贯通,不至出现上下文脱节的现象。照应常用的方法有:①首尾照应。文章开头与结尾遥相呼应,使全文浑然一体。如《记一辆纺车》、《谁是最可爱的人》,都用了首尾照应的写法。②前后照应,前提到的人,事物或有关问题,后文中应有着落;后文中涉及到的人、事物或有关问题,前文中应有交代,或叫设下伏笔。这样,文章内容才会显得完整,读起来才清楚明白。如《这不是一颗流星》一文中,前面写好在看“戏熊”时说:“要是这只熊死了,不就有熊皮了吗?”有了熊皮,不是可以给阿婆做熊皮手套了吗?”后面就通过回忆的内容,写阿婆为保护“我”的儿子被开水烫伤了手,以后每到冬天阿婆的手就生冻疮,儿子对病中的阿婆说:“阿婆等我长大了一定给你买了双熊皮手套。这样,你就不会生冻疮了。”这样前后呼应,我们就明白了“儿子”希望熊死的原因了,也更好地表现了一个孩子纯洁美好的童心。③文题照应。题目往往是有揭示全篇主旨或主要内容的作用,文章开头或中间或结尾处明确地点明题意。如杨朔的《荔枝蜜》在结尾部分点明题意,《谁是最可爱的人》《我的老师》都在开头点题。(3)选择恰当的开头、结尾。元人乔梦符说:“作乐府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不但乐府如此,各种文章,大都如此。作文开头要像“凤头”那样俊秀、挺拔;中间部分要像“猪肚”那样丰满、圆润;结尾要像“豹尾”那样飞扬、有力。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亦如此。在文间的各个部分中,写好开头尤为重要。好的开头先声夺人,是成功的第一步。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有以下几种,作文时可根据全文内容及布局谋篇的规划,选择比较适当的方法:(1)开门见山式。也叫直入式,即落笔点明题意,直入正题开头。如《我的老师》的开头:“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又如《进谏》(学生习作)的开头:“讲得枯燥无味,听得昏昏欲睡,结果事倍功半。语文课结束后,我真想振臂高呼:请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吧!我要向老师“进谏”。(2)设置悬念式。目的是用悬念的方法把读者的思维“悬”起来,吸引读者急于阅读下文。这种开头往往产生一种很好的效果。有的开头直接用设问句造成悬念,如学生习作《可爱的塔里木》的开头:“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塔里木河吗?我们家就在塔里木河边上。一提起塔里木,人们总想到风沙弥漫,野兽出没,芦苇丛生,那是过去的事了。在我没出世的时候,王震爷爷已经领导三五九旅的老战士进军塔里木了,如今她是什么样呢?”有的文章开头就造成一种紧张激烈的气氛,给人造成悬念,有的文章用倒叙的方法给读者造成悬念。如《第二次考试》的开头写音乐学院收学生,陈伊玲参加初试时音色灿烂,音域宽广,考试委员会的成员一致认为,如果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只有一个,那么这人无疑是陈伊玲。但是复试时,她的成绩糟透了。考试委员公的音乐家苏林教授大感失望,他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有才华的学生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还是第一次碰到。为什么陈伊玲前后判若两人呢?给读者造成悬念,增加阅读兴趣。(3)交代式。起笔交代人物、地点、时间、事件的起因等。如《我的老师伊凡先生》就是以交代人物开头的。“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张欧洲人的脸。那被棕色的略带卷曲的头发覆盖着宽阔的前额,那高高的鼻子,碧蓝的深深凹陷的眼睛,那抿成一条线的双唇,那蓬松的络腮胡子,便构成了一张坚毅而开朗的脸盘,这就是我的法籍教师——伊凡先生。”(4)环境描写式。它往往用描写的方法写出与本文有关的环境。如《七根火柴》用对草地环境描写开头、暴雨、冰雹、冷风、泥泞的艰苦环境,为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也衬托了红军战士的崇高与坚强。还有《孔乙己》也是写环境描写的方法开头。(5)自然开始式。即从事件的开始写起。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常用这种开头。如《压岁钱》的开头:除夕夜,我们全家人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吃着香喷喷的饺子,爸爸含着笑问我:“过年了,你长成大姑娘了,还要不要压岁钱?”(6)抒情式。有的文章是以直接抒发感情的方式开头的。如《心思系着两个故事》就用直接抒情开头。“近来,心头常莫名其妙地懊恼。恨不得离开爸爸妈妈,甩开同学,一个人跑到荒野外,光着足,躺在草地上,闻泥土的气息,看天边挂起第一颗星星,什么也不想,抒出积于心中的闷气、浊气,把城市气一古脑儿吐个干干净净。或者,一任想像驰骋,让梦回故乡,与高山流水为伴,与鸟儿们为伍。”开头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掌握开头方法外,使用时要做到“三忌”:一忌离题;二忌陈旧;三忌唆。结尾的好坏,对于突出中心,深化中心,加强文章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也有重要意义。常见的结尾方法有以下几种:(1)画龙点睛式。即文章卒章显志,或揭示主旨,或深化中心。如杨朔的《茶花赋》的结尾点明:祖国正像一朵含露乍天的童子面茶花,就可以象征祖国的面貌揭示了文章中心:赞美祖国欣欣向荣的新貌,表达作者的爱国之情。他的《荔枝密》也用了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赞扬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2)呼应式。即首尾呼应。这种方法,使文章结构更严谨。如《记一辆纺车》的结尾:“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和开头“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相呼应,也与题目相呼应,强调了主旨,使结构严谨,首尾圆合。(3)余音绕梁式,也叫引发回味式,即不将话说尽,故意留有余地,让读者自己回味。这样的结尾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如:“好一个‘明年花更好’。我一面走着,一面听人家说着,自己也默记着这样两句话:春光似海,盛世如花。”(李广田《花潮》)(4)描写抒情式。在结尾处直接描写或抒情,表示文章的中心。如《跟着感觉走》的结尾:“……星星似乎也在音乐声中沉睡了,就像丽丽、甜甜地进入了梦乡。书包仍然躺在那里暗寂寞的角落里,月光映着那笔还没算完的帐和那捆花花绿绿的钞票,还有丽丽那张涂满化妆品的脸。”再如鲁彦的《听潮》的结尾:“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5)自然式,即以有关事件的结束作结尾。如一位学生写的《捉螃蟹》,内容写与表弟一同到海边捉螃蟹的经过。事件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结尾是:“表弟已捉了两只,我还是一只没捉到。这时,又有一只螃蟹爬过来了。我按照表弟的方法,从右边靠,两指一捏。嘿,我也捉到了一只横行霸道的大螃蟹。”结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使用时也要做到“三忌”:一忌画蛇添足;二忌生搬硬套;三忌虎头蛇尾。文贵真情,以情感人记叙文是通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来表达感情,感染读者的。只有情真意切,才能富有感染力,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发挥文章的作用。古人就讲究“文贵真情”“情动而辞发”。记叙文必须以真情感人制胜。情真,则文路流畅、情深,则文章优美,富有真情是作文的生命支柱。一个人的感情是他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以及政治立场,处世态度的鲜明体现,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情。文如其人,作者的思想感情会在作文中自然流露。作一篇好的文章要表达的感情必须是清晰明白、真实可信的,也必须是健康质朴、真切感人的。感人,来自于情真,更来自于纯洁高尚。如果对的写材料随意编造,缺乏生活真实性,或者为作文而作文,自己就没有被所写的材料感动,或者作者本人没有纯洁高尚的情感,都不能写出感人的文章。事实上,作文就是“做人”我们要求在作文中发真知,抒真情,以健康向上的思想来表达自我,以真挚的感情去感染别人,决不是为写作文而写作文,而是通过作文感动自己,感染教育别人,把人做得更完美、更高尚。而那些空发感情及假感情、无情可发的文章就毫无意义了。那么,记叙文中如何表现自己的感情呢?(1)缘事抒情。我们叙事时,不是纯客观地叙述这些事件。而是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一词一句都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如果是纯真充沛,就能感动读者,如果作者随随便便去写,是不能感人的。(2)缘人抒情。记叙文中写人,不是给人照像,而是要表现出人的性格,人的思想品质,作者对人是褒是贬,是爱是憎,态度明确,作者也用这种感情感染着读者。(3)借景托物抒情。景物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他们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作者可以借景托物抒情。杜甫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诗人借花和鸟鸣抒发了伤时感世的思想。朱自清借春风春雨春花春草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借荷塘月色抒发了淡淡的哀愁;茅盾借挺拔傲立的白杨赞美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高尔基通过对海燕的描绘表达了对战斗者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的热烈赞扬。一景一物往往会激发我们的感情,用一定的中心思想作统率,通过描写、抒情、象征、比喻等手法表达出来,往往是很感人的。准确生动,富有文采同样写一件亲身经历的感人事件,为什么有的同学写出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而有的同学写出来却干巴巴的,不能感人呢?这就涉及到语言表达问题了。记叙文对语言的要求是:准确、通顺、具体、生动。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如果一篇文章句子不通顺,表达不准确,不具体,记叙描写不生动形象,那么即使有再好的思想内容也毫无意义。准确通顺是对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准确,来自于对事物的认真观察、准确把握;要做到通顺,就要借助语法和逻辑,认清事理,不写病句,使句子完整通顺。记叙文不仅要文理通顺,而且要生动感人,使人饶有兴味,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要做到这一点,那就要求语言形象化。例如下面几句话,同样写雨大,用语不同。(1)今天下着大雨。(2今天下着倾盆大雨。(3)今天的雨下得特别大,就像空中的往下倒一样,房屋上落下一条条瀑布,地上射起无数个箭头,一会儿工夫,地上的水已到处流。到处都在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雨中。可以看出,第(1)句不具体,不形象;第(2)句具体,比较形象;第(3)具体形象地描绘了大雨的景象,使人如临其境。要写得具体生动,除了具体观察外,还要准确理解词意,精心选择词语,注重变换句式,巧用修辞手法,特别是恰当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语言的生动形象起重要作用。语言与修辞的关系,就好比绘画中线条与色彩的关系。单凭线条构成的图形没有生气,若敷陈适当的色彩,就会使画面鲜明生动起来,观赏者不仅得到了图形的概念,还可以得到色彩的启迪和美感。正如老舍先生说的:“当你说一个人娴静如娇花照水时,就不但有了一个美如花的印象,还有了一幅娇花与水相互映照的画面。”这就是修辞对于语言的作用,这样的语言就是有文彩的语言。运用修辞方法使语言富有文彩,但不能乱用修辞方法,就像一幅画不能过多的敷陈色彩,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浓妆艳抹一样。修辞方法的运用是建立在准确的表达基础上的。除了上面所讲的以外,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做到:(1)多读书、积累丰富的词汇;(2)多背名篇佳句;(3)从生活中搜索生动活泼的语言;(4)多进行写作练习。总之,只要我们下功夫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就定能写出文从句顺又富有文彩的文章。文贵曲折、跌宕多姿古语曰:“文以曲力工”,“文似看山不喜平”,也就是说,如果文章像那峰回路转,挺拔险峻的名山,就会时时强烈的吸引读者,如果平铺直叙,就如在平地看风景,一览无余,叫人兴致大减,所以,文章的内容要精心设计,做到波澜起伏,一波三折跌宕多姿。我国传统的文学作品很讲究情节的曲折生动,引人入胜。如《三国演义》中对“孔明借箭”故事的叙述。周瑜要诸葛亮十日内造十万枝箭,这绝不能做到,但诸葛亮竟答应了,并且只要三日时间,我们为诸葛亮的性命深深担忧,作者罗贯中在叙过时设下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峰回路转,最后写了诸葛亮妙计取箭,令人拍案口称奇。又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是情节曲折生动,扑朔迷离,引人入胜的。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狼》,仅200多字,却写得曲折有致,扣人心弦,紧张的情节,时时吸引着读者,是我们作文的一个很好的范例。使文章曲折生动有下面几种方法:(1)巧设悬念。设置悬念可使文章情节产生波澜,引人入胜。设置悬念也有几种方法,如:先果后因;全篇设悬;误会巧合等。(2)抑杨交错。作文中欲扬先抑,可以通过抑突出其杨;欲抑先杨,可以以扬衬抑、突出其抑。这样抑扬交错,相辅相成,使文章波浪式地向前发展,突出所写事物的特征,所写人物的品质。如《白杨礼赞》中,用黄土高原的美景来衬托白杨树的挺拔傲立,在人们的赞叹——恹恹欲睡——惊奇的情绪变化中引出了白杨树,用了先杨后柳再杨的手法突出白杨树的形象,第七段中又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了白杨树“伟丈夫”的品格。(3)多设层次,事物本身有多个侧面,事件本身的情节也不是单一的,多设层次,可以使情节本身变曲折,文章自然会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了。(4)虚实并蓄。记叙文是以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为主的,但也可以采用借代烘托和比喻暗示的手法,或联想、想象等手法。描述出富于变化的虚幻景象,这样虚实并存,生动感人。恰当剪裁,详略得当好裁缝能做出称心得体的服装,首先取决于剪裁好,好的作者也要对所选材料恰当剪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对主要材料祥写,对次要材料略写,对中心无关的材料要大胆裁去,这样才能写出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的文章。详叙,就是要又紧扣中心,最能具体,生动地表达文章中心的主要材料充分发挥,细致刻画,浓墨重彩,集中详细叙写;略叙,就是要对与文章中心有些关系而能不写的次要材料,只要不影响中心的表达,不影响内容的连贯,衔接,不影响文章的完整,就惜墨如金,轻描淡写,不吝割舍,概括简要叙述。我们学过的《我的老师》一文,巍先生在这篇散文里旨在表现蔡老师的美好心灵,抒发自己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选取了老师假装发怒,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教我们读诗,我们对蔡老师的依恋,以及正确处理“我”与同学们的纠纷,“我”在“梦中”、“寻师”等几件事儿。分析这些材料,哪些最能表现文章的中心呢?即哪些材料与中心关系最为密切呢?显然,蔡老师正确处理“我”与同学们的纠纷与“我”在“梦中”“寻师”是主要材料,其余则为次要材料。主要材料自然应当详写,愈具体愈详尽愈好,而次要材料则应略写,愈简洁愈好,愈概括愈好,这样文章的重点也就出来了。魏先生即是如此,对于后两件事情精雕细刻、浓墨泼洒,而对前几件事情则略略带过。表现在行文中,主要材料就成了重点段落,而次要的材料是非重点段落,再如《分马》一文,写人叙事,详略配合浓淡相宜、重点突出。从分马到换马,在诸多人物中,只详写了郭全海和老孙头,深刻表现了主要人特的个性特点。详写郭全海是为体现党在土地改革中的领导作用;详写老孙头在于反映广大翻身农民的喜悦心情和觉悟的提出,同时说明教育农民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对其他人物则省俭笔墨,却也各具特色。这样安排详略,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详略与略叙,从目的作用上是殊途同归,相反相成;从形式写法上是存留弃舍,各司其职。有详有略还未必是好文章,必须做到该详则详,需略则略,详略配合得当才能达到相反相成,相得益彰。写文章既不可平均使用笔墨,也不可详略颠倒,否则会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冲淡主题,淹没中心。议论抒情、感染力强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也可以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恰当的议论抒情会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在写叙述文时,往往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态度,这就要在记叙中穿插议论,这种议论可以阐发人物、事件的意义,加深读者的理解;可以评判人物、事件的是非曲直,提高读者的认识;可以强化人物的形象,深化中心。如《荔枝蜜》中作者看到农民在田间劳动后,文中这样写:“他的正在用劳动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这一句议论赞美了农民的勤劳,起到了画龙点睛,揭示主旨的作用。总这,记叙文中的议论要为记叙服务。在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方式有:(1)先叙后议。阐发所写事物的意义,增强文章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授权委托书编写指南3篇
- 工抵房协议书3篇
- 代为领取毕业证书委托书模板3篇
- 家居饰品采购合同3篇
- 新材料技术构建未来交通的新方式考核试卷
- 奶制品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与管理考核试卷
- 碳素材料在电子显示技术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毛皮行业国际贸易风险与防范考核试卷
- 球类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管理考核试卷
- 2025商业办公装修施工合同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地理试卷(含答案)
- 海南省海口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期中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部编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课件
- 社会单位1234+N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评定标准
- 熔射(热喷涂工艺)
- 地质灾害防治培训教学课件
- 2022法考刑法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一)
- 球形网架屋面板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2023年昆明安宁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整形美容医院5月营销活动政策方案
- 全文《中国式现代化》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