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魏征谏唐太宗(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1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魏征谏唐太宗(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2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魏征谏唐太宗(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3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魏征谏唐太宗(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魏征谏唐太宗(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材料一:魏征,钜鹿人也。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珪、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者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魏征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道,遂亡一镜矣!”因泣下久之。乃诏曰:“昔惟魏征,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有删减)材料二: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弊,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司马光《谏院题名记》)10.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卿A所谏B前C后D二百余E事F皆G称H朕Ⅰ意J非K卿L忠诚M奉国N何O能P若是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与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阴”指私底下,与《苏武传》中“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的“阴”字意思相同。B.“于”与《〈老子〉四章》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于”字用法和意义相同。C.“以”与《大学之道》中“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以”字用法和意义相同。D.“为”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为天下笑”的“为”字用法和意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征曾在太宗与隐太子暗中争夺权力时,劝隐太子早做打算。隐太子死后,太宗诘问魏征离间兄弟关系,魏征镇定自若,从容作答,并获得太宗赏识。B.太宗设宴招待近臣,长孙无忌打趣说过去的政敌变成了现在的同僚,太宗心生感慨,认为魏征能竭尽心力侍奉自己,自己提拔重用魏征,做到了君臣契合。C.太宗以三面镜子谨防自己犯错:以铜作为镜子,端正衣冠;以古事作为镜子,了解兴衰;以人作为镜子,知道得失。魏征死后,太宗认为自己失去了一面镜子。D.庆历中,钱君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他恐怕日子长了名字会磨灭掉,后来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4分)译文:(2)昔惟魏征,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4分)译文:14.结合两则材料,请简要概括作为一名合格的谏官应具备哪些品质。(3分)【答案解析】10.FJN;大意:你直言劝谏的前后二百多件事,都符合我的心意,不是你忠心为国,怎能如此?11.B;解析:A.阴:皆指私底下;B.于:介词,表比较,意义相当于“比”/介词,表动作、行为的所从,意义相当于“从”;C.以:皆为介词,意义相当于“把”“将”;D.为:介词,意义相当于“替”/介词,意义相当于“被”。12.D;解析:D.是司马光恐怕日子长了名字会磨灭掉,在嘉祐八年时,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不是钱君。13.(1)魏征素来有治国的才能,性情刚直不阿,绝不畏缩屈服随便放弃自己的主张。雅:平素、素来,1分;抗直:刚正不阿、刚正不屈,1分;屈挠:屈服、退缩(或意译为“随便放弃自己的主张”,1分:句意,1分)(2)过去只有魏征能经常能使我的过错显现(或意译为“指出我的过错”)。自从他去世以后,我即使有过错,也没有谁能使它显现(或意译为“指出我的过错”)。我难道唯独在过去有错误,而在今天都是正确的吗?【虽:即使,1分;彰:使……显现(或意译为“指出过错”),1分:是:正确的、对的,1分;句意,1分】14.①要敢于劝谏,指出君主过失;②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的名利得失;③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每点1分,答满3点,3分)【参考译文】材料一:魏征,是钜鹿人。不久前搬家至河北相州的临黄。武德末年,做太子洗马。当他看到太宗同隐太子李建成暗中倾轧争夺,常劝建成早做打算。太宗杀了隐太子后,把魏征叫来责问:“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当时大家都替魏征担惊受怕,魏征慷慨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了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太宗听了这话肃然起敬,对他分外敬重,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把他请进卧室,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魏征素来有治国的才能,性情刚直不阿,绝不畏缩屈服随便放弃自己的主张。太宗每次和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的。魏征欣幸遇到了赏识自己的主子,竭尽才力来效劳。太宗又安慰他说:“你以前直言劝谏前后二百多件事,都称我的心意,若不是你忠心为国,怎能如此?”贞观三年,魏征几次升迁做上秘书监,参预朝政,他深谋远虑,起了很好的作用。太宗曾对他说:“论你的罪过比当年管仲射中齐桓公的带钩还要严重,而我对你的信任却超过了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近代君臣之间融洽相处,难道还有谁能像我这样对你吗?”贞观六年,唐太宗驾幸九成宫,设宴招待亲近的大臣,长孙无忌说:“王珪、魏征,过去侍奉隐太子,我见到他们就像见到仇敌一样,想不到今天能在一起参加宴会。”太宗说:“魏征过去确实是我的仇敌,但他能为侍奉的主子尽心出力,这是很值得称道的。我能够提拔重用他,自比古人应无愧色!魏征常常不顾情面恳切劝谏,不许我做错事,所以我器重他。”魏征再拜说:“陛下引导我提意见,我才敢提意见。如果陛下不接受我的意见,我又怎么敢去犯龙鳞、触忌讳。”太宗很高兴,每人赏赐钱财十五万。魏征去世。太宗亲临大哭,赠司空,谥号为文贞。太宗经常对左右说:“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古事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我过去常常注意保持这三面镜子,来谨防自己犯错误。如今魏征去世,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因而伤心地哭了很久。于是下诏说:“过去只有魏征能经常指出我的过错。自从他去世以后,我即使有什么过错也没有谁指出了。我难道只在过去会犯错误,而到了今天就变得都是正确了吗?恐怕还是群臣只求顺从我的心意,不敢冒险触犯我!所以我一方面虚心听取群臣意见,一方面排除假象反省过失。如果臣子提出的意见我没有采纳,那是我咎由自取。如果我准备采纳意见却没人提出,是谁的责任呢?从今以后,各自尽献你们的忠诚;如果我有不对的地方,就直接说出来不要隐瞒。”材料二:在古代没有专门来规劝君王的官职,从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从事手工业和从商的人,都可以规劝君王。(等到)汉朝兴盛开始,才有了谏官的称号。将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内的百姓,国家社稷的得与失,优势和弊病,都汇聚于谏官身上让他正确地将一切说出来。(谏官)的责任相当重啊!要当好一个谏官,(应当)注意重要的方面,舍弃细微的地方;把情况紧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紧的事放在后面,只为国家作贡献而不要将自己放在国家前面。那些在名声方面急切的人,就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