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研究_第1页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研究_第2页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研究_第3页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研究_第4页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此处键入]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研究摘要中国纺织品自古便作为一种出口商品颇受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欢迎。21世纪以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我国商品出口额已位列世界第一,因此不少发达国家对我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贸易歧视政策。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型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造成巨大的阻碍作用,其中以欧盟的绿色贸易壁垒最为严格。欧盟制定并实施的REACH法则和PEF目录,一个在技术层面上不断挖掘,一个在作用范围上不断推进,力求成为整个欧洲最完善的绿色环保法及基本绿色环保法案。综上,本文选择图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计量回归方法等方式针对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这一命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首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28国纺织品进口现状作简要分析,表明中国纺织品出口对欧盟依赖性逐年降低的事实;接着对欧盟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做定性分析,得出绿色贸易壁垒虽在现实中威胁着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但在长期发展中促进了行业的转型升级,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分别从我国政府、行业协会、出口企业三个角度提出让我国出口企业成功度过纺织品市场冬天,在技术上赶上欧美列强的合理建议。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纺织品出口;欧盟

AbstractSinceancienttimes,ChinesetextileshavebeenwelcomedbycountriesalongtheSilkRoadasanexportcommodity.Inrecentyears,withtheriseofChina'sinternationalstatus,moreandmoredevelopedcountrieshaveadoptedvarioustradediscriminationpoliciesagainstChina.Greentradebarriers,asanewtypeoftradebarriers,havecausedhugeobstaclestoChina'stextileexporttrade.Amongthem,theEU'sgreentradebarriersarethemoststringent.TheEU’sREACHrulesandthePEFdirectory,whicharedevelopedandimplementedbytheEuropeanUnion,areconstantlydiggingatthetechnicalleveltostrivetobecomethemostcompletegreenenvironmentalprotectionlaw,andoneistocontinuetoadvanceinitsscopeofactionandstrivetobecomethebasicgreenenvironmentalprotectionlawthroughoutEurope.Inthisregard,thispaperchooseschartresearchmethod,literatureresearchmethod,quantitativeregressionmethodandotherresearchmethodstodiscussthepropositionoftheimpactofgreentradebarriersonChinesetextileexportstotheEUindetail.Firstofall,abriefanalysisofthecurrentstatusofChina’stextileexportsandtheEU28’stextileimportsshowsthefactthatthedependenceofChinesetextileexportsontheEUhasbeendecreasingyearbyyear;thenaqualitativeanalysisoftheimpactoftheEU’sgreentradebarriersandtheconclusionofthegreentradebarriersAlthoughitthreatensChina'stextileexportenterprisesinreality,ithaspromotedthe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oftheindustryinthelong-termdevelopment.Finally,ithaspassedempiricalanalysisandusedtheconclusionsobtainedfromtheempiricalanalysistotheChinesegovernment,industryassociations,andexportenterprisesfromthreeperspectives.PutforwardreasonablesuggestionsforChina'sexportenterprisestosuccessfullyspendthewinterofthetextilemarketandtechnicallycatchupwithEuropeanandAmericanpowers.Keywords:Greentradebarriers;EU;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

目录摘要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背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了世界的基本基调。大部分人的关注点从裹腹的食物转移到了暖身的衣物,甚至“衣食住行”每个方面都要兼顾到。纺织品作为“衣”的典型代表,自古便是中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影响。一开始,纺织业只是制作能满足人们普通生活需求的纺织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业与其他产业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大。同时,纺织业开始设计生产满足人们特殊爱好的纺织品,例如唐装汉服、Lolita。放眼国际,不难发现纺织业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最快发展起来的产业,也是国际贸易中参与次数最多的产业。它不仅作用在发展中国家的稳定汇率,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在发达国家和较发达国家,纺织品已经被当成了思想和生活品味的符号成为了生活必需品。2001年中国加入WTO,纺织品贸易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我国纺织品出口额已由1994年的355.5亿美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2664.2亿美元,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增长超7倍。2017年世界纺织原料及纺织品出口总额为6826.33亿美元,中国占据世界纺织出口额的37.7%.成为世界上纺织品出口最多的国家,在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自2005年纺织品出口配额政策被取消,中国纺织品出口额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可随之而来的是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同时中国纺织业市场还面临着国内生产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贸易壁垒、政治歧视等方面的压力,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额虽然基本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出口增长速度开始慢慢放缓,其中2015年和2016年还出现了出口额和国际市场占比的负增长,这可能代表着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倒退,难以恢复到稳定阶段。在21世纪初以来随着内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纺织业内产品层次的上升,欧盟纺织品服装的自我供给能力不断下降,进口依赖度不断上升。此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中国纺织品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中欧交易日益频繁,但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心从美国次贷危机向欧洲债务危机转移后,中欧经贸交易面临日益严峻的局势。2010年中国对欧洲的进口增长率为34.5%,对欧盟27国的进口增长率为31.9%,远低于中国对外进口的总体增长率38.7%。在对欧盟进出口增长率速度不同以及欧洲债务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中欧的双边贸易出现了巨额贸易逆差。顾虑到中国日益壮大,欧盟对中国采取了“反倾销”以及“设置贸易壁垒”、“加强复审制度”等措施,中欧贸易逐渐演变成“贸易战”。作为环境保护的领头羊,欧盟是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手段最复杂和最严格的经济体之一。其环境基础自1972年的欧共体峰会奠定以来,不断更新和细化,标准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4年欧盟正式发布“纺织品环球标签”新规,中国纺织出口受更大程度影响。研究意义随着绿色消费意识逐渐蔓延到全球,绿色贸易壁垒开始被更多国家运用到对外限制上。欧盟不断优化改进环境保护标准和惩罚机制,其行为使世界各国争相模仿。相对地,中国长期以来依赖劳动力成本低进行生产销售造成了其竞争优势逐渐减弱。从欧盟2011年颁布《纺织化学品生态标签》以来,中国对欧盟纺织品出口速度趋向缓慢,且出现了负增长。此时,中国纺织业需要了解到绿色贸易壁垒对纺织品的出口有多大影响,才能决定未来纺织业出口欧盟的对策。如果中国的纺织业技术水平不能跟上欧盟的相关要求,这将限制到中国对欧盟乃至对世界的纺织出口贸易发展。本文通过对绿色贸易壁垒产生原因、特点,表现形式和影响效果进行整理,客观建立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真实认知,为中国纺织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统计近几年中欧纺织原料及其制品贸易数据和SPS通报数据,更好的了解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遭受绿色壁垒影响现状。随后,通过实证分析,测度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纺织品对欧盟贸易总量带来的影响。对于绿色贸易壁垒和纺织出口贸易关系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中国和欧盟的经济发展水平、绿色贸易壁垒的普遍度和强度,以及其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的影响程度。然后从政府政策、行业协会、出口企业三个方向,针对欧盟对纺织品市场的绿色贸易壁垒,提出确实可行的建议,提高我国纺织品的竞争力,打破出口增长停滞的僵局。1.2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作用的不断减弱,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成为一些发达国家限制进口的新举措。绿色贸易壁垒有着特别的环保名义,内容丰富多样,手段灵活而且方式隐蔽,使出口国企业难以得到规范,从而减少了国际贸易之间的相关活动。以下将会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介绍国内外学者对于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这也是本文主要参考的国内外文献:21世纪初,随着贸易自由化趋势的逐渐衰退,贸易保护主义在西方盛行,EUSMECenter(2011)预测未来中国大陆将长期占有低级别的纺织品出口市场,欧盟方则只能发展高级别的纺织品市场。这一说法加剧了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季耀华(2018)认为欧盟主动发起的贸易摩擦占主导地位,并且贸易摩擦所导致的贸易保护效果有限,贸易摩擦解决的过程复杂而漫长[5]。Lee,Chen-Kuo;Chen(2011)通过环境模拟指出限制贸易自由化实施引起贸易摩擦的措施之一的绿色贸易壁垒终会导致发展中国家难以扩大其出口市场,也无法发展其经济[12]。发现大多数发达国家对环境问题缺乏应对措施不得不实行绿色贸易壁垒之后,周家珂(2018)提出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以及导致其出现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采取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8]。我国作为纺织品大国,贸易摩擦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影响极大。姚博明(2012)全面审视了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及其失衡的实质和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扩大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规模的具体措施[6]。江海澈(2015)和卢天明(2011)分别选择广东省和河北省纺织服装业为切入口,通过深入研究发现纺织服装业的低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科技创新推动名牌战略才是首选,增加政府扶持力度也是好办法;同时,环保意识淡薄、法律不健全使得中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已是不可避免[1][7]。郑琳琳(2018)以土耳其作为参考对象,提出中土纺织品出口结构和出口目标市场具有很大的重叠性,土耳其纺织出口结构优于我国的观点,并对处于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的中国提出合理化建议[3]。作为对纺织品出口最具阻碍作用的绿色贸易壁垒,赵天时(2011)在很久以前便感受到了它的影响,并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绿色贸易壁垒进行了研究,其观点具有相当大的前瞻性,可以说许多文章都是基于该文章的框架来进行研究[11]。王可心(2019)采用的文章框架与前者相差无几,不同的是她的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分析更具有说服力,建议更具有时效性;另一方面,她对欧盟的深入研究更能反映绿色贸易壁垒对纺织品的影响上限,引起读者警觉[2]。赵蓉(2017)选择研究欧盟REACH法规,以中国家用纺织品作为研究对象,她发现在经济危机过后REACH法规对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民营企业影响非常大,企业被淘汰的几率非常大[4]。众多国内外研究表明在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越来越成熟。针对不同国家的不同行业,研究者以往会选择农业作为研究对象,或者选择国内的某个省去分析纺织品受绿色贸易壁垒的程度。在针对绿色贸易壁垒对两国贸易或某一商品贸易的定量研究方面,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尚有不足,由于不同国家或者不同商品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程度差异极大,研究者在没有准确数据的前提下做不了定量分析。因此,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绿色贸易壁垒进行定性定量研究,针对绿色贸易对中国纺织品影响程度进行研究,丰富相关研究。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3.1研究内容及框架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首先我对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内容(论文提纲)、拟解决关键问题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最后指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况进行总结。介绍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以及背景,提出有争议的部分,对其建立相应的整体认知,为下文的模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前提;第三部分,中欧纺织品贸易现状以及欧盟绿色贸易介绍。该章通过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额和中国对欧盟纺织品出口额的对比,欧盟纺织品进口额和欧盟对中国纺织品进口额的对比,分析出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与欧盟进口纺织品的数量关系。最后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简洁理性地概括出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第四部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业出口欧盟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二十年来对欧盟出口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讨出绿色贸易壁垒在广度和强度上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程度;第五部分,我国应对欧盟纺织业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从政府、出口企业、行业休会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其对策,力求在双赢的前提下解决问题。下图为本文技术路线图:国内外研究国内外研究研究思路、方法的确定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理论基础中国出口纺织品的状况欧盟进口纺织品的状况影响的定量分析结论与对策建议图1-1论文结构图1.3.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利用书籍档案及互联网等广泛的途径查找与绿色贸易壁垒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分析研究,取之精华,并以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作为参考,为本文的模型以及假说建立理论支持。图表分析法:在整个项目研究过程中,始终贯彻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借助官方图表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此对本论文进行布局、设计,保证本论文体系结构的逻辑性、科学性、可行性。计量回归方法:以数据为前提,通过计算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而估计他们之间的联系公式。便于分析问题,扎到问题的关键,提出的建议更具说服力。

第二章绿色贸易壁垒概括2.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与来源2.1.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贸易壁垒。它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期已经蔓延到世界各地。其初衷是指以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而规划的与国际贸易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相应的行政措施以及由WTO成员国制定实施签署的区域多边协议。随着人们国际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绿色贸易堡垒作为一门隐性的技术贸易壁垒,还具有限制国外商品流入本国,控制环境标准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功能。于是,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颁布了与其相关的绿色贸易规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如今,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有着巨大的分歧,原因在于他们难以取得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政策框架和环境标准。二十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和大部分多边环境部门商议出的一套框架被世界大部分国家采用,但它们在协调环境与经济平衡方面尚未完全达到一致;同时,因为预算和监管能力不同,对于欧盟来说的最佳方案与南美、中亚地区的大相径庭;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民都热衷于环保,这正是绿色贸易壁垒能广泛推行的一个原因。发达国家往往乐意提高绿色贸易壁垒的标准,为自身着想;发展中国家则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是一种贸易歧视。2.1.2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背景1.关税壁垒屡遭抵制,发达国家寻求方案保护本国企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致力于帮助缔约国签订双赢协议,更好的降低关税和减少贸易障碍,形成自由贸易的国际环境。上世纪90年代,随着贸易自由化在全世界的推广,企业往往不惜破坏环境来降低贸易成本,如何减少对生存环境的污染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很多国家利用这个机会开始运用环境法规或措施保护本国利益,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美国的“金枪鱼贸易案”。此后,发达国家纷纷效仿,踊跃建立符合自身需要的环保法案。进入21世纪,大部分发达国家的企业面临着产品供过于求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更有蔓延趋势。由于这种全球性的生产过剩无法在短期内消失,许多国家和地区倾向于采取奖出限入的对外贸易政策,这便加快了绿色贸易壁垒在全球的普及。另一方面,近几十年间发展中国家依靠着便宜且大量的劳动力优势,经济实力飞跃;比较之下,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方面屡受冲击,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一向以自我发展为中心的发达国家必须缓解本国企业的压力,然而旧的保护措施已不再适用,以环保和保护动物为名义的绿色贸易壁垒便是量身定做的方案,在国际社会中备受关注。2.生态环保问题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成为21世纪热点话题随着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世界人口出生率迅速上升,人类的平均寿命从1985年统计的62岁发展到如今的70岁。跟随着工业文明到来的是不仅是经济增长,生活便捷,当然还有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引发的只是热带雨林消失,土壤荒漠化等问题;而污染生态环境带来的不仅是公害问题,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范围环境破坏问题。1972年《增长的极限》面世,通过描述地球的增长极限,斥责了西方文明以经济发展为唯一的难以持续发展的传统发展观,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同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114个国家的代表起草了关于“工业污染控制与国际贸易”的研究报告,同时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之后,一系列政策、协议、标准和制度等纷纷涌现。严峻的生态危机触及到了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底层,随着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纷纷举起环保大旗,各国政府更是争先恐后地落实环保法规。然而,各个国家制订的环保法案都以自身为出发点,这便使国际贸易变得不公平。另一方面,作为公共物品的生态环境需要共同维护,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乐意去承担这一笔费用。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更愿意看到发达国家去投资环保,导致这种情况出现——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国家往往会因为维护成本过高并且缺乏激励机制而选择放弃。此时,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发达国家政府平衡国际环保天平的措施,既可以拉动发展中国家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又可以合理的保持双方在技术和标准方面的距离。如今人类尝试用技术为手,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的建立。3.国际性环保法案有待完善,国际贸易仍需谨慎1995年WTO第一届总理事全体会议决定成立CTE即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着手处理贸易与环境相关的事务。即使如此,如今WTO,APEC等国际组织对环保标准也是众说纷纭,这使得人们对国际贸易之间的环境关系理解的模糊不清,企业管理人员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发生贸易纠纷时,双方往往各执一词,如果碰上双方都是霸权国家,贸易上的争端甚至会演变成战争。有时众多国家共同商讨出来的国际贸易规则并不能完全满足某些发达国家的要求,既然世界组织不能采取他们的提议,他们就修改自身国家的法律,而几乎每一个与其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家都需要遵守该法律。这一举动大大限制了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一直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国家支柱的产业不得不转型,“绿色贸易壁垒”一词也应运而生。国际贸易是长久的贸易,需要人们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发达国家修改环保法律的同时,也在催促着我们进步。2.2绿色贸易壁垒的类型及其特点2.2.1绿色贸易壁垒主要类型1.环保法规和国际公约环保法规和国际公约多表现为以保护臭氧层和维持生物多样性为目的的一系列公约,其主要由联合国或者有权威的世界性组织起草并制定,其缔约国相互信任,相互监督。由于国际公约适用范围比较大,难以协调各方的意见,一些发达国家更倾向于与某一个环境危害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或者某一个地区签署环保公约,例如“中国和欧盟气候变化联合宣言”“亚洲—太平洋水产养殖中心网协议”等等。许多国际公约都没有明显的针对国际贸易的意向,单纯是为了国际环境的优化和生物多样性而制定的,值得我们共同去维护。2.绿色环境标志国际绿色环境标志是一种独特的具有权威性的环保标签。1978德国实施了“蓝天使”计划,给3600种产品发放了环境标签,其为最早的绿色环保标志。接着,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效仿,中国于1989年开始实施绿色食品标志制度。虽然绿色环境标志多以自愿加入为主,但在国际贸易中其相当于划分了几个市场等级,能争取到环境标签才能抢占市场份额。在欧洲,申请和使用“欧洲之花”生态标签价格不菲。尽管进入欧盟的产品不一定需要生态标签,但是企业往往更愿意花钱去拥有绿色环境标志。在发达国家,绿色标志在消费者心中拥有重要地位。3.绿色补贴制度政府得知该国企业难以承受高昂的环境成本,于是采取补贴的形式援助本土企业,以达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目的,这便是绿色补贴制度。而在发达国家眼中,这种补贴行为违反了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即发达国家本土产品与其竞争就缺少了成本优势,其本质为该国政府不支持自由竞争。于是,许多发达国家向WTO提出了反补贴起诉。4.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的形成是由于人类多用的包装物塑料、玻璃制品等丢弃之后难以自然降解,塑料燃烧还会污染环境,提高环境成本。另一方面,采用绿色包装是由于原包装携带对本土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物质。在1998年9月,美国曾因为我国出口商品的包装使用了未经处理的木材,将我国的长刺峰带去了美国,要求我国商品改换包装。此外,一些国家利用税收优惠或处罚等手段鼓励回收使用可再生包装材料。这些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功不可没,但在我们眼中便是典型的绿色贸易壁垒。5.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在国际上最具效力的绿色卫生检疫制度莫过于《实施动植物卫生检验措施的协议》,简称SPS协议。与别的协议不同,SPS主要涉及食品安全、动物卫生、植物卫生三个方面,其规定了一整套有关卫生和动植物卫生检疫的国际标准。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仍有很大的自由度,由于检验程序并不透明,加上发达国家对产品的生产条件等要求苛刻,很容易形成对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贸易壁垒。6.绿色技术标准制度技术标准制度是利用技术手段对进口商品制作、加工阶段进行检测,要求达到一个标准才能进入市场的制度。对比起其他性质的绿色贸易壁垒,发达国家使用绿色技术标准的频率更多,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往往达不到标准,绿色技术标准达到的效果往往最佳。如今最著名的绿色技术标准协议为TBT法则和欧盟的REACH法规,单单是REACH法规每年通报撤出市场的产品就高达1600多条。欧盟作为我国历年来的出口贸易伙伴,在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对我国产品制定了多条极其严格的绿色技术标准。根据2019年第46周预警通报,本周发布了31例产品通报,中国大陆被通报次数就有16例,占总通报次数一半;而中国纺织类就占据3例,占通报总数的1/10。可见,欧盟习惯于运用绿色技术贸易壁垒控制市场,打击发展中国家产业。表2-12019年第46周欧盟RAPEX通报情况警报号产品类别通报国产品名称品牌危害分类违反法规措施A12/1696/19服装,纺织品和时尚用品类瑞典化妆包HotWheels/Mamal'O化学危害REACH法规撤出市场A12/1705/19服装,纺织品和时尚用品类瑞典钱包JoeMacofSweden化学危害,环境危害POP法规;REACH法规撤出市场A12/1716/19服装,纺织品和时尚用品类立陶宛皮革手链XUPING化学危害REACH法规撤出市场2.2.2绿色贸易壁垒的特性1.合法合理性和歧视性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的一种国际环保法案。一般来说,国家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标准来达到限制污染产品产生的期望。在当时,这种绿色环保规则颇受大众欢迎。无论是在国家政府方面,还是在企业、消费者方面,绿色贸易法案都以其无公害、人类使命感、关乎大众等特点深入人心,充满了合法合理性。随着20世纪末生产过剩、经济紧缩等商业困境蔓延全球,各发达国家政府为保护本土企业挺过商业寒冬,迅速将环保标准大幅度提高,绿色贸易法案渐渐变质成为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法案的实施经过了国际上大部分国家的认可,并且是以国际上公开的法律条文为依据,且各国都拥有自主调整环保法案的“环保例外权”,因此,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对此举手足无措,只能称其为国际歧视行为。另一方面,在起草国际多边贸易协议中,发达国家通常具有较大的话语权,他们往往相互合作制定出复杂多变,模糊难懂的协定,并且执行时间较长,在兑现后的交货期间无法准时到达或令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2.绿色壁垒的兼顾性和隐蔽性在发展中国家企业首次出口绿色商品到国外地区时,极大多数人会选择邻边的发展中国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对比起发展中国家的零关税贸易壁垒,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设计得无孔不入,在各方面将准入标准控制得细致入微。与传统的关税贸易壁垒相比,绿色贸易壁垒的保护范围设计得相当兼顾,制作绿色产品时不仅在材料、最终完成品上规定了对应的材料成分比,而且在其制作成最终产品的中间过程中设置特定的检验标准,在产品外观、包装材料、售后服务、生产环境等方面做出了严格规定,在资源节约方面它甚至限定了一单位绿色产品所用材料的最大值。另一方面,绿色贸易壁垒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它存在于有发达国家起草的多边环保协议中,不易察觉。比较起来其更具有自主控制性质,以绿色环保不到位来应付分配不均,许可证拖延等问题;其次,它的环保性质使大多数发达国家用它作为其贸易保护主义的挡箭牌,发达国家往往在技术层面设置暗卡,只有当你技术水平相当高时才会发现其隐藏的绿色贸易壁垒。3.高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法案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有效控制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达国家在设计绿色贸易壁垒时也利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一点,绿色贸易壁垒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检验次数的增加得到不断改进,根据各国经济技术的发展进步,相应的法规政策也随之做出了有效调整。由于绿色贸易壁垒是建立在先进科技水平之上的,所以在发达国家之间因为绿色贸易壁垒引起的贸易摩擦相对较少;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技术差异都比较大,绿色贸易壁垒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便如同难以跨越的鸿沟。绿色贸易壁垒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时间效应,又具有技术上的明显优势,可以说这种非关税贸易壁垒熄灭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斗志,完全体现了其作为贸易壁垒的优越性。

第三章中欧纺织品贸易现状以及欧盟绿色贸易3.1中国纺织品出口现状3.1.1中国对外纺织品出口现状无论是在古时以男耕女织为潮流推崇手工业的时代,还是如今飞机卫星满天飞生产机器整天运行的时代,纺织业作为生活用品注定退不下历史的舞台,中国也是。中国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过高的对外依存度,西方列强常常依此为借口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纺织品征收关税。即使如此,中国在九十年代中期便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并延续至今。据统计,21世纪前十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占据世界的份额逐年以2%的速度在上升,现如今已经基本占据了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份额。作为中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美国、日本、欧洲相应地对中国产品采取的绿色环保标准也最为严格。有资料显示,即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西欧以及美国纷纷对中国纺织品设置贸易壁垒,大量减少对中国进口,依然影响不了中国纺织品走向世界的脚步,中国纺织品出口量占据世界总出口量仍在攀升。图3-12001年、2008年、2012年、2013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占世界纺织品出口比重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纺织品市场前景大好。下表是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历年HS11出口总金额,HS第十一类产品包括纺织原料、织物类产品、纺织品服装和其他纺织制成品分别在海关HS编码的第五十到五十五章、五十六到六十章、六十一到六十二章、六十三章。表3-12001-2018年中国纺织类产品出口情况年份我国HS第十一类出口金额(美元)增长率(%)占出口比重(%)200049378693997-19.822001498290243620.9118.7320025784939633116.1017.7720037334624216926.7916.7420048876718676421.0214.96200510766123867921.2814.13200613809388010828.2714.25200716610581100920.2813.6120081797340249458.2012.562009161329393609-10.2413.43201019953431048223.6812.65201124053959531220.5512.6720122460581974882.2912.01201327395866717011.3412.420142875841191234.9712.282015273393475456-4.9312.032016253216498664-7.3812.0720172573212302201.6211.3720182664209600223.5410.71图3-22001-2018年中国纺织类产品出口总额图3-32001-2018年中国纺织类产品出口比重和增长率由表3-1可知,自2001年起,中国纺织品出口总额不断增加,到了2018年我国出口HS11总额已经翻了6倍。同时,我们也能看出中国出口纺织品总额在2015年和2016年是有所下滑的,当然这大部分归结于欧盟实施了环境足迹产品指导目录。据统计,在2015年欧盟纺织品强制召回名单中有48%涉及中国纺织产品。2016年起,中国正式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常态”,中国将保持高速的发展速度走向世界。纺织产业逐渐回暖,纺织产品也走向多元化、专业化。3.1.2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原因受强烈阻碍的原因主要分为外界和自身两个方面。外界原因主要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遭受极大削弱,多数发达国家在社会舆论压力下提倡贸易自由化,暗地里高筑贸易保护城墙以维护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保护本国企业。自身方面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1.纺织品出口多为以量取胜,绿色思想尚未普及大众纺织品出口被设置贸易壁垒是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和发展迅速带来的后遗症。中国纺织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40年的风风雨雨,仍未摆脱以量取胜的方针,出口产品多为无名牌低档产品且缺少精加工商品。况且单纯以量取胜对纺织品行业整体来说相当不利,缺乏技术上的创新难以在世界贸易环境中存活下去。此外,在纺织厂纷纷建设的时候,我国还没有建立健全的生态安全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体系。即使到了今天,我国标准和别国相差甚远,而且还多次存在执法不严的状况,违背环境保护法则和技术条例,环境标准形同虚设。大多数企业往往只顾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目光的行为,为西方纺织业技术革新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也正好证明了大多数中国企业对绿色消费浪潮没有正确的认识和敏感度。想要遵守规则的企业会因为成本过高而畏手畏脚,绿色标准对于我国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规则,并没有深入人心。2.无绿色贸易壁垒警报系统,企业依旧没有主动权因为在历史发展里,绿色环境标准对中国来说只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中国人尚未完全接受这种新标准,所以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时候,我国大多数企业都会是一种难以正面接受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并未完全朝实用化标准改善,我国缺乏与预防绿色贸易壁垒相应的人才。在国际贸易交易中只能任人鱼肉,被动接受订货方的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不能灵活改变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依规则变动而变动。据统计,欧盟自从实施PEF、OEF等环境标签计划以来,平均不到两个月就更新一版绿色贸易法规,而自始至终中国行业内的反应都是缓慢的。3.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落后,进入列强市场困难重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份子,中国拥有的科学技术自然难以比肩欧美列强。在传统出口检测中,我国只是针对一些传统项目进行测定,这种检测方式精确度要求比较低,在发达国家眼中并不合格,况且我国政府缺少与发达国家检验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当时也导致了一些环保问题。于是,我国企业只能自行购买检测设备,但是,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难以支付检测设备所需的大量资金。我国纺织企业只能被动地选择性生产,寻找自己的求生之路。检测的困难使得我国纺织品走出国门已是困难重重,更别说突破绿色贸易壁垒。不巧的是,欧盟开始了针对纺织品进口的一系列要求:禁用和限用新的纺织助剂,迄今已经禁用了25类将近两千种限用染料。同时,不断提高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市场的门槛,据统计,每一类化学物质的检测成本将近85000欧元,而一种新物质的成本则高达570000欧元,近两千种限用物质的检测成本对中小企业来说负荷实在过重。3.2欧盟纺织品进口现状3.2.1欧盟对外纺织品进口现状改革开放后,中国纺织业作为世界纺织业的一份子参与国际贸易,欧盟的纺织业屡受打击,大量廉价的纺织品从发展中国家涌进欧洲市场,本土纺织业难以承受高昂的成本接连倒闭,欧盟为此绞尽脑汁。从下表联合国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欧盟对于出口国来说是一个不容放弃的市场,21世纪初就有114.35美元的人均进口额。另一方面,将图一结合图二可以清晰地看出欧盟的进口额在2000年到2008年是一路上升的,而在2009年,2012年和2015年都出现了进口额下降的情况。查阅可知,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欧洲经济受创严重,其进口额降低则为生活所需;2012年欧洲开始注意到全球产能过剩,必须保护本国产业发展,因此大量使用反倾销惩罚;2015年欧盟试用环境足迹产品指导目录,该目录为史上最为严格的绿色标准,将欧盟绿色贸易壁垒推上一个新高度。这正好说明了欧盟在维护本土纺织企业发展这一方面下了很大决心,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需要更多对策,提高纺织品技术含量则迫在眉睫。表3-2欧盟向全世界进口HS11情况年份欧洲HS11进口总额(美元)欧洲人口(万)人均进口额(美元)20005582595863248822114.3520015544710264348902113.3820025868639860649025119.7120036967683327249206141.620048025275725649403162.4520058563244496049598172.6520069669852821549784194.24200711034635968449979220.18200811884410728750168236.89200910511350199950319208.9201011468639371150430227.42201113355212766550401264.98201211788173317250510233.38201312200071417050660240.92201413267728824150819261.08201512197788685550972239.31201612224117191351122239.12201712686850334051219247.7201813543090581851321263.89图3-3欧盟向全世界进口HS11总额图3-4欧盟人均进口HS11纺织品金额3.2.2欧盟对中国纺织品进口现状与欧盟进口世界的相差无几,欧盟进口中国纺织品也在2009年、2012年和2015年存在拐点,这也正好说明了欧盟的反倾销措施和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有明显限制作用。通过观察图3可以看出在2009年中国出口欧盟占出口世界到达最大值以后,占比开始下降并维持在一定水平。这与中国2015年进入高速发展的“新常态”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将走向出口多元化,降低以往对大国出口的依赖度。表3-3欧洲进口中国HS11产品情况年份欧洲进口中国(美元)中国出口全世界(亿美元)占比(%)20009363579312493.7918.9620019651825269498.2919.37200211503063975578.4919.88200315032667675733.4620.50200418805057548887.6721.182005266516097301076.6124.762006304818248391380.9422.072007381418080141661.0622.962008462524383301797.3425.732009432792865761613.2926.832010477108732321995.3423.912011535260248352405.4022.252012457424875252460.5818.592013457256943402739.5916.692014491997937652875.8417.112015440496059122733.9316.112016418045998062532.1616.512017421779275382573.2116.392018441698557162664.2016.58图3-5欧洲进口中国HS11产品总额图3-6中国HS11商品出口欧盟占出口世界百分比另一方面,通过观察表3-4可以发现虽然欧洲从中国进口纺织品在不断增加,但不难看出欧洲从世界进口纺织品总额与中国进口总额距离逐渐拉大。欧洲纺织品市场逐年扩大,中国应该紧跟欧洲纺织品市场发展的脚步,实现出口利益最大化。通过观察图3-7可以发现自2010年欧盟加大绿色贸易壁垒强度以后,欧盟进口中国纺织品占欧盟进口世界纺织品比例不断下降,2018年所占比例几乎和2006年所占比例一样。面对针对中国取得卓越成就的绿色贸易壁垒,中国政府应该及时采取反制措施,鼓动企业创新积极性。表3-4欧洲从中国进口纺织品和欧洲从世界进口纺织品及比例年份欧洲进口中国(美元)欧洲进口全世界(美元)占比(%)200093635793125582595863216.77200196518252695544710264317.412002115030639755868639860619.62003150326676756967683327221.582004188050575488025275725623.432005266516097308563244496031.122006304818248399669852821531.5220073814180801411034635968434.5720084625243833011884410728738.9220094327928657610511350199941.1720104771087323211468639371141.620115352602483513355212766540.0820124574248752511788173317238.820134572569434012200071417037.4820144919979376513267728824137.0820154404960591212197788685536.2820164180459980612224117191334.220174217792753812686850334033.4520184416985571613543090581832.61图3-7欧洲从中国进口纺织品占欧洲从世界进口纺织品比例3.3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影响定性分析3.3.1欧盟绿色贸易壁垒的有利影响众所周知,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之后,大部分的关税壁垒被削弱,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绿色贸易壁垒拥有强大的隐蔽性,对科学技术落差较大的国家效果明显;同时,它划分了市场结构,为市场准入者提供了特别的通行证。下面是绿色贸易壁垒的有利影响:1.清洁能源成为潮流经济全球化影响下,我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渐渐提高,人民曾追求的“吃饱喝足”到如今的“睡得暖吃得香”,绿色消费概念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绿色产品具备节约生活成本同时保护生存环境的特点,容易被普罗大众所接受,在强大需求的推动之下,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奖励措施,我国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支出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行业产值由2012年30000亿人民币扩大到2018年的81300亿人民币。例如:LED灯渐渐代替白炽灯;2017年我国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占据全球销量的60%。同时,绿色产品LED也在带动其他行业发展,例如美国苹果公司产品iPhone用到了OLED技术、奥迪汽车开始使用LED大灯等。2.促使我国环保法规走向完善虽然绿色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纺织行业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整个社会的进步是功不可没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的筛选作用不止出现在产品出口上,更多地出现在国民企业中。传统国民企业多以手工业为主,粗加工的制作方式很难得到其他国家认可,如此环境下,这些企业将面临淘汰;能够与国家接轨,不断更新制造技术的企业才能满足公众消费的需求。为此,我国设置了众多环保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其中,效果最明显的便是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2019年该税收221亿元,同比增长46.1%,另外,对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各产业纷纷向环保产业靠拢。3.绿色贸易壁垒拉近人民与环境之间的距离随着我国环境标准的不断改进,新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制度问题得到了改善,生活问题却不容乐观。为了使人们的生活与环保密切关联起来,节约生活成本,2019年7月1日上海成为了第一个实施垃圾分类的城市。自此以后,垃圾分类的风气传向了全国。在实施“垃圾分类”政策前全国每一年的城市生活垃圾超过1.5亿吨,并且以每年8%到10%的速度递增。全国有大量垃圾难以处理和直接利用,我国已有接近2/3的城市被垃圾包围,每年因垃圾未能处理造成的资源损失价值超300亿人民币。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人民应尽的义务,我国的政策切实拉近了人们与环境的联系。3.3.2欧盟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1.拖慢全球化进程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会导致国际贸易环境和贸易秩序的恶化,而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将会影响到本国甚至全球。另一方面,高筑贸易壁垒会拖慢全球化进程,由发达国家使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会迅速提高行业标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企业根本不能望其项背,而欠发达国家企业只能自甘落后,失去信心。可现实中大多数发达国家不仅不知悔改甚至变本加厉,欧盟在实行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100(Oeko-Tex)、REACH法规之后,开始统一整个欧洲各种绿色贸易壁垒的评估方法和环保标志认证,统一生产中各个环节的标准,只有全部结果合格才有资格进入欧盟市场,这意味着要实现全球一体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很大限度地降低产品价格优势显而易见的,绿色贸易壁垒有力地限制了出口国出口纺织品到进口国,同时保护了进口国本土企业的生存环境。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它大大减少了进口国对该产品的需求;供应量稳定需求量突然降低便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不合格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降低,出口国对应产业也因此落入低谷。另一方面,绿色贸易壁垒促使行业标准迅速提高,能够紧随其后的出口国公司不得不几十倍地提高用料成本,产品的价格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其产业的低迷会影响到世界贸易的每一个参加者,其产品的价格提升会促使世界价格的不稳定,环保不应该建立在动荡之上。3.引起国际贸易歧视,难以发展在诸多发达国家打破了二十世纪时自己呼吁的自由化格局之后,绿色贸易壁垒由于名正言顺在西方大国眼里颇受好评。然而,深受其害的发展中国家并不这么认为,绿色贸易壁垒实则上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歧视。不说泰国、印度这些环保理念还没发展成熟的国家,就是环保法案已经落实好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仍然每年遭受着众多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并且环保法规更新速度远超科技创新速度。据统计,中国在许多产业都收到了来自欧盟以及北约等发达地区的绿色贸易限制:茶叶的农药残留精确到0.01mg/kg,纺织品被禁用的染色试剂高达3000多种,电子产品生产厂家更是需要每年4次年审……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贸易大国,中国应该履行好其常任理事国的责任,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从另一个方面有节制地维护本土企业的利益。

第四章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业出口欧盟影响4.1理论模型的选取和建立欧盟作为中国纺织品出口最主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其从创立之初便与中国有着大量的纺织品贸易往来;同时,由于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文化多样等因素,欧盟对纺织品服装和纺织原料需求旺盛,据统计其进口纺织品曾占据中国纺织品出口量的四分之一,可见欧盟是中国纺织品贸易往来的代表地区。另一方面,欧盟颁布的绿色贸易法则最为严格,包含Eco-label、REACH法规、TBT-SPS通告等绿色贸易措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影响严重,我国未来还将面对欧盟新环保政策“环境足迹产品指导目录”。本章将会利用2002年至2018年中国与欧盟纺织品贸易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其绿色贸易壁垒对纺织品影响程度。4.1.1适用模型的构建在构建理论模型之前,选择适当的模型是首要的一步,贸易引力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是学者接触的比较多的实证分析模型。一般均衡模型是一种依赖于价格调整促使供给和需求平衡,通过调节微观要素解释产品生产、分配的模型,适合用于解释平常生活中消费,投资对产品的影响等问题。贸易引力模型多用于研究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流量、贸易规模的相互联系,是研究国际贸易影响因素的首推模型。由于贸易引力模型具有解释性强,可信度高等特点,笔者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变换解释变量,找到研究重点,因此本文选择使用贸易引力模型来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研究。在最初的实验中,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是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进行改编实验,他们分开研究却巧妙发现,在两国贸易往来中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吸引着另一国的贸易流动,相反两国地理距离的增加也会导致贸易的排斥。他们发现,M不代表两个物体的质量而是两国的经济总量,R则代表了两国的中心距离。其引力模型基础公式如下F其中,F为某两个国家间出口货物或服务总额,M、m为与F对应的地区各自的经济实力,R2代表两个地区中心的实际距离的乘积。为了使公式更接近现代计量表达方式,将公式对数简化可以获得以下公式:ln其中b0、b1、b2实常数项,u是误差估计。接着,学者们一般会根据各自选题的不同挑选适合的变量组合,每一个变量都会对贸易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按照性质的不同变量可以分为解释变量和虚拟变量,大部分解释变量是内部变量,包括一国的人均GDP、国民总收入、汇率、平均报酬等;虚拟变量则为是否经过突发事件造成贸易发生大规模改变,包活是否发生金融海啸,是否与别的国家组成联盟或一体化组织。本文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前提下,根据自身需要对模型进行拓展修改,首先选取2002年-2018年欧盟进口中国纺织类产品总额为因变量,以2002年为始年是因为自2002年起欧盟全面使用欧元,欧元成为欧洲统一货币,贸易总额和汇率才具有可信度。因变量中会选取中国GDP作为中国经济代表,即供给力度;欧盟GDP作为欧盟经济代表,即需求力度;汇率则是用来辅助衡量经济环境的指标。SPS通报数可以代表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广度,虽然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但是TBT协定除了绿色生态规定之外还对其他行业标准进行了深入规范,作为指标会导致偏差严重。另一方面,本文由于只要考虑中国出口欧盟纺织品,同时使用的数据均为时间序列数据,欧盟与中国的地理距离暂时未出现较大距离变化,因此在本文中排除地理距离对贸易产生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列出以下计量模型:lnF本文建立如下计量模型,其中包含2002年-2018年数据,GDP1代表中国,GDP2代表欧盟,为b0截距项,u为随机扰动项。4.1.2模型的数据来源本文为了选取口径的一致性,大部分指标都是通过“世界银行”官网获得。选取2002年到2018年的数据是因为2002年是欧元全面普及的元年,同时我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2002年为始年更符合实际。数据来源的具体情况如下:“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总额”用符号“F”表示,数据来源于“联合国数据库”;“中国、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用符号“GDP”表示,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官网;“欧元兑人民币历年汇率”用符号“ExRATE”表示,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官网;“我国SPS通报数”用符号“SPS”表示,数据来源于“中国WTO/SPS-TBT通报咨询网”。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估计的方法一般是最小二乘法,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较多的时间序列数据容易产生自相关问题。估计结果产生自相关问题时就意味着估计量存在误差,缺乏科学性,况且,经济问题中时间序列数据会因为数据的巨大而产生极大的误差,偏离事实。因此,我们经常会把计量方程进行对数处理,这样既确保了数据之间的准确性,又能确定各个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4.2模型的线性回归处理和结果4.2.1模型的理论假说本文利用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分析,得出每个变量对贸易总额的实际影响,进而提出与结果相符合的建议或者对未来产业行情的预测。以下为对实证结果做出的理论假设,期望得到各个解释变量与我国出口纺织品之间的关系:假说一:“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总额”是正相关关系,正相关关系代表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足以支撑起中国纺织品制造总额的增加速度,经济发展和纺织品输出相互促进;假说二:“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总额”是负相关关系,负相关关系代表着欧盟的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会阻碍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国内生产总值越高意味着其创造力越强,对外依赖度越低,进而阻碍中国出口;假说三:“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总额”是正相关关系,欧元兑人民币汇率降低即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相应欧洲会减少进口,中国纺织品出口总额降低;假说四:“SPS通报数”与“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总额”是负相关关系,按照本文假设SPS通报数象征着绿色贸易壁垒强度,绿色贸易壁垒强度越大对我国出口纺织品到欧盟存在阻碍作用。4.2.2模型回归结果分析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严格上来说,在对数据收集进行处理和描述性分析之后,第一步应该做的就是单位根检验。虽然现有的单位根检验方法可能会不尽人意,有一些缺陷在里面,但是单位根检验仍然具有很多优点,值得样本容量较大的数据使用。单位根检验最大的作用在于检验数据的平稳性,由于平稳性数据建模步骤和非平稳数据建模步骤差异很大,直接用非平稳数据建模可能会产生“伪回归”现象,不利于找到准确的实证结果。基于这个原因,本文将利用Stata14软件对相关数据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下图是使用ADF检验对各个已取对数的变量依照仅含线性趋势项模型,仅含个体固定效应的截距项模型,不含线性趋势项也不含个体固定效应的截距项模型分别进行检验然后筛选得到的检验结果。表4-1模型的单位根检验变量名称条件ADF统计值5%临界值10%临界值平衡关系LnFLags(6)-3.230-3.000-2.630稳定LnGDPCLags(6)-0.947-3.000-2.630不稳定LnGDPEULags(6)-1.021-3.000-2.630不稳定LnRATELags(6)-1.290-3.000-2.630不稳定LnspsLags(6)-0.908-3.000-2.630不稳定LnFLags(6)+trend-2.404-3.600-3.240不稳定LnGDPCLags(6)+trend-1.739-3.600-3.240不稳定LnGDPEULags(6)+trend-4.753-3.600-3.240稳定LnRATELags(6)+trend0.140-3.600-3.240不稳定LnspsLags(6)+trend-1.625-3.600-3.240不稳定LnFLags(6)+none0.3180-1.950-1.600不稳定LnGDPCLags(6)+none0.177-1.950-1.600不稳定LnGDPEULags(6)+none-0.068-1.950-1.600不稳定LnRATELags(6)+none-0.621-1.950-1.600不稳定LnspsLags(6)+none1.735-1.950-1.600不稳定ADF检验是以数列存在单位根为原假设的检验,按照所学知识可知三种单位根检验中只要出现一次拒绝的情况则说明该数列为平稳数据,所以LnF、LnGDPEU在5%的显著性水平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皆为平稳数据,LnRATE、LnGDPC、Lnsps皆为不平稳数据。2.多重共线性在对数据进行对数处理和单位根检验之后,就可以尝试性地对数据进行回归操作。回归操作得到的效果十分理想,首先校正后的拟合优度达到了0.9708,模型的效果还不错;其次,从各解释变量回归的显著程度来看LnGDPC、LnGDPEU、LnRATE的P值远大于0.0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原假设通过,而Lnsps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拒绝原假设。从通过原假设程度来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种,最有可能的是他们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要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多重共线性,既可以通过检查预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也可以查看方差膨胀因子即VIF,常常在预测变量相关时,度量估计回归系数的方差增加的幅度,若所有解释变量VIF皆为1,则说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若某个解释变量VIF大于8,则该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的估计结果不太理想。虽然多重共线性不会影响到拟合优度和预测优度,但是多重共线性会对系数进行干扰,系数无法可靠的进行解释。下图是直接回归过后的VIF数据,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除了Lnsps之外,其他解释变量均存在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表4-2模型的膨胀因子检验VariableVIF1/VIFlnGDPC118.720.008423lnGDPEU64.110.015599lnRATE44.850.022295lnsps1.300.771770MeanVIF57.24——3.逐步回归在发现数据存在不平稳和多重共线性问题之后,本文决定使用逐步回归法来缓解多重共线性,选取最优回归的解释变量集。首先将每一个解释变量逐一引入方程,用被解释变量LnF对其进行回归处理,每引入一个解释变量后对已选取的解释变量逐个进行显著性检验。若因为某一个解释变量的引入而导致已选取的解释变量变得不显著,那么就将这个解释变量除去以保证回归方程中只包含显著的解释变量,这个步骤反复进行直到没有不显著的解释变量可以引入方程为止。通过逐步回归得到的模型的回归结果如下图所示,回归方程除去了LnGDPC这一解释变量,R的平方和修正过的R的平方接近于1,模型拟合度高;LnGDPEU、LnRATE、Lnsps的P值均小于0.05,证明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每一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显著,模型运行流畅;各解释变量的系数符号和预期差别不大,模型达到效果。表4-3模型的逐步回归结果变量名称回归系数标准误差T值P值LnGDPEU2.46780.117521.000.000LnRATE-0.64660.1598-4.050.001Lnsps-0.28680.0844-2.400.005C-21.15541.4812-14.280.000R的平方0.9730修正过的R的平方0.9667F值156.034.实证分析结论本文利用Stata软件对欧盟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利用2002年到2018年的纺织品出口数据、我国和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汇率数据以及企业商品通报数,推测不同变量在不同强度下对贸易额的影响程度。以下是根据实验结果提出的实证分析结论:结论一:“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总额”是正相关关系,根据实验所得欧盟的经济发展速度每提升1%会促进中国出口欧盟纺织品总额提升2.4678%,欧盟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会刺激消费,提高民众的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同时中国纺织类产品物美价廉,欧盟GDP的提升会吸引中国纺织品出口实属正常;结论二:“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总额”是负相关关系,根据实验所得欧元兑人民币汇率每上升1%会导致中国出口欧盟纺织品总额减少0.6466%。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即欧元升值,欧元升值在一般情况下会有利于欧盟进口商品,中国纺织品出口额上升;而现实中,中国出口欧盟纺织品总额并未因为欧元升值而提升,这也正好说明了绿色贸易壁垒成功地阻碍了中国纺织品出口的事实;结论三:“SPS通报数”与“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总额”是负相关关系,在本实验中,SPS通报数代表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强度,根据实验所得欧盟SPS通报数在上升1%的同时出口纺织品总额会降低0.2868%。实际上,SPS通报数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绿色贸易壁垒的强度与宽度,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会比0.2868%更大。结论四:“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总额”未能在实验中关系,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取对数之后出现了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本文所选模型不能得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对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

第五章我国应对欧盟纺织业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5.1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度过了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国人民经历很多东西从有到无的过程,也经历了很多东西从弱到强的过程。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很多行业的技术层面我们依旧逊色于西方列强,这也正是绿色贸易壁垒能够很有效地阻碍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的根本原因。面对绿色贸易壁垒愈加严重的今天,我国政府、出口企业和行业协会应该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绿色环保事业进展。1.完善纺织生态标准,争取与国际社会接轨随着欧盟绿色贸易壁垒俞加规范化和细致化,中国作为强有力的发展中国家理应感受到相当大的压迫感。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标准化工作,但是与欧美列强对比起来仍存在较大差距如欧盟实行Oeko-Tex100标准已有三十年之久。通过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可以发现,2019年12月31日当天发布了17则推荐性国家标准,我国政府至今仍不断发布推荐性国家标准以帮助纺织行业尖端企业适应欧美列强的高绿色贸易壁垒市场;翻看强制性国家标准你便会发现最近发布的是2015年的《纺织工业防火防爆管道安全装置技术规范》,而最近的《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2011年发布的,距离今天已有9年。不得不说,我国政府已经极力推动纺织品行业尖端技术企业进入欧盟市场,但是我国尚有很多纺织品企业处于中低端水平中,国际竞争力较弱,我国政府应该在顾及尖端技术企业发展的同时,援助中等水平技术企业;同时尽力去完善强制性国家标准,缩短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另一方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等大部分协议都是由欧美列强承担份额,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基本无权插手,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时容易受制于人。我国政府应该努力向其靠拢,争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的同时将绿色法规与国际接轨。2.培养尖端技术型人才,为纺织企业创造契机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起阻碍作用的主要是其高深复杂的技术性难题。除开纺织品技术规范不说,纺织品生产工具、纺织品生产用料、纺织品生产流程等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别人在用机器生产纺织品的时候我们在用手工而且还不去搞技术研发,贸易差距便会越来越大。生产方式能影响我国的发展方向,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应该向着人才大国的方向去前进,积极培养行业实用型人才,鼓励学校等教育机构针对某个领域去培育高级工程师。在面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时,合理安排生产,适当给予补助,不过度要求研发;在面对较大企业时,研发成功时给予资助,鼓励其为中小企业培养人才,成立交流平台并组织高技术人员积极交流以缓解绿色贸易壁垒给我们带来的压迫感,早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3.推进环保活动深入人心,打破绿色贸易僵局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随后垃圾分类规范风气蔓延全国,这是作为普罗大众的一份子感觉到了绿色环保就在身边。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应该在推动经济发展减少可回收垃圾浪费的同时时刻注意西方环保动向,多组织环保活动,在整个社会中营造良好的绿色环保氛围对我国纺织品企业执行国家纺织品安全标准有益无害。这种环保活动能在实质上更好地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实现企业减排,减少大面积雾霾天气、PM2.5严重超标的问题频繁出现。另一方面,早在2013年我国政府便意识到绿色贸易壁垒在将来必定会威胁到我国商品的进出口,那时便开始实行“一带一路”政策。如今已经是“一带一路”计划的第二个五年,打通陆上丝绸之路的计划帮助了很多中小企业度过绿色贸易寒冬,走上技术致富之路。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