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1页
名校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2页
名校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3页
名校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4页
名校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校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3高三上·牡丹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

袁隆平高中毕业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光宗耀祖。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母亲尊重袁隆平的选择,经过协商最后决定让他自己做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大学毕业后,袁隆平到湖南安江农技任教。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爱一门。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在备课中,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

1959年,是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但只得到一些奇花异果,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

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从1964年在稻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1970年11月,袁隆平带领助手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株。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

在19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

(摘编自祁淑英、魏晓雯《袁隆平传》,有删改)

材料二:

主持人:您的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问是什么促使您从事这项研究的呢?

袁隆平:我们现在13亿人口,人均大概一亩三分地;到2030年可能达到16亿人口,城市要扩大,还要退耕还林,每年减少几百万亩耕地,可是人口每年增加1000多万,我们始终把产量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主持人:30多年前,您还是一个偏僻农村的教师,后来,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我想,您的探索之路

袁隆平:唉,几十年了,其间遇到的困难、挫折、失败,常常要到田里去察看,打雷、刮风、下雨时我也去,观察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

主持人:听说,您每天都骑着摩托车去稻田观察,从1979年至今,搞科学研究还有什么是最重要的?

袁隆平:我认为,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创新,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

(摘编自《袁隆平访谈录》)

材料三: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以及出国讲学等方式传授技术,已经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并在当地不断创造出高产纪录。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20年11月2日,位于湖南省衡南县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迎来晚稻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加上衡南基地此前早稻测产,再次打破杂交水稻单产纪录。袁隆平听到测产结果后说,下一步目标,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先生这样评价袁隆平:“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摘编自《东方评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隆平身体力行,在教学中,他经常走出课堂,从实践中找答案。这为他攻克“杂交水稻"这一难题打下了基础。

B.袁隆平认为我国每年都在减少耕地面积,可是人口仍在递增,这进一步促使他潜心杂交水稻研究

C.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采用开办培训班和出国讲学等方式向外国传授技术,为世界上多个发展中国家培养了杂交水稻技术人才。

D.2020年,中国在水稻研究上又有好消息,湖南衡南杂交水稻试验示范基地的晚稻测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年轻时的袁隆平对大自然及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他义无反顾地跳进了“农门”。

B.袁隆平熟悉国外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他所做的无性杂交、环境影响等试验,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

C.在对待科学研究的问题上,袁隆平始终秉持了创新精神,不断地创新

D.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用其名字命名了小行星(8117),使其成为国际上广为人知的科学家。

3.下列对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与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两者都以事写人,选取了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相关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都有序地展现出人物品质。

B.《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边理论联系实际边教学边试验的特点。材料一突出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过程。

C.《喜看稻菽千重浪》通过小标题和采访过程中的亲身感受来表现人物。材料一从小事和细节入手通过人生经历来塑造人物。

D.作为人物通讯和人物传记,两则材料都基于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客观、严谨地陈述

4.袁隆平作为科学家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4分)

5.以上三则材料都与袁隆平院士有关,三者的写作侧重点有何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案】1.D

2.C

3.B

4.①刻苦钻研(吃苦耐劳)。②勤于实践。④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团结精神。

5.材料一:侧重展现袁隆平的教学生涯与杂交水稻的科研活动,用事件来塑造人物形象和品质。

材料二:侧重介绍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起因和实践探索中的艰辛,在对话中体现人物的思考和优秀品质。

材料三:侧重交代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世界的影响,用概括的语言体现人物的精神高度。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新闻报刊、对话访谈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台、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晚稻测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错,应是“晚稻加早稻测产相加突破1500公斤”。

故答案为:D。

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在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错。结合原文“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可知,没有得到父亲的大力支持。B.“他所做的无性杂交、环境影响等试验,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错。原文是“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可见“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的是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D.“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用其名字命名了小行星(8117)”因果关系错误。原文是“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但并未提到命名原因。故答案为: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B.两文内容表述正好相反。材料一最后一段总结说“在19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可见材料一突出他边教学边试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喜看稻菽千重浪》主要写“在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突出他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过程。故答案为: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由材料一“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材料二“我的工作地点主要在试验田,常常要到田里去察看,打雷、刮风、下雨时我也去"“听说,您每天都骑着摩托车去稻田观察,从1979年至今,已经骑坏了八九辆车”,可概括出“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由材料一“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材料二“我的工作地点主要在试验田,常常要到田里去察看”,可概括出“勤于实践";由材料一“但只得到一些奇花异果,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他决心另辟蹊径”,材料二“我认为,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创新,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可概括出“勇于创新”;由材料一“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珍贵材料奉献出来",可概括出“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团结精神”;由材料三“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以及出国讲学等方式传授技术,已经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现在杂交水稻已经种到了非洲等国家,并在当地不断创造出高产纪录"“袁隆平听到测产结果后说,下一步目标,向全省、全国水稻产区推广,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可概括出“为国为民为全人类谋利益"。

故答案为:①刻苦钻研(吃苦耐劳)。②勤于实践。④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团结精神。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三则材料的文体不同,其侧重点也就有所不同。

材料一摘编自祁淑英、魏晓雯《袁隆平传》,可见这是一篇人物传记。先看材料一的内容,从袁隆平高中毕业选择“农门”,到大学毕业后,袁隆平到湖南安江农技任教,然后介绍他边教学边搞科研,“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从1964年在稻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1970年11月,袁隆平带领助手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株……”,可见材料一侧重展现袁隆平的教学生涯与杂交水稻的科研活动,侧重用事件来塑造人物形象和品质。

再看材料二,通过对话可知这是一篇人物访谈。由主持人的问题“请问是什么促使您从事这项研究的呢?"“您的探索之路,一定充满艰辛吧?”“除了能吃苦以外,搞科学研究还有什么是最重要的?"可知,材料二侧重介绍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起因和实践探索中的艰辛,在对话中体现人物的思考和优秀品质。

材料三摘编自《东方评论》,是一则消息。第一段交代了袁隆平对世界的影响,如“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以及出国讲学等方式传授技术,已经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第二段交代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杂交稻突破亩产1500公斤"“再次打破杂交水稻单产纪录”;第三段交代了国际上对袁老的评价,用概括的语言体现人物的精神高度,因为这是一篇新闻评论。

故答案为:材料一:侧重展现袁隆平的教学生涯与杂交水稻的科研活动,用事件来塑造人物形象和品质。材料二:侧重介绍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起因和实践探索中的艰辛,在对话中体现人物的思考和优秀品质。材料三:侧重交代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世界的影响,用概括的语言体现人物的精神高度。

(2023高三上·牡丹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节选)

(清)曹雪芹

如今且说雨村,因补授了应天府,一下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乃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至殴伤人命。彼时雨村即问原告,那原告道:“被殴死者乃小人之主人。因那日买了一个丫头,不想是拐子拐来卖的。这拐子又悄悄地卖与薛家,无奈薛家原系金陵一霸,众豪奴将我小主人竟打死了,凶身主仆已皆逃走。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望大老爷拘拿凶犯,死者感戴天恩不尽!"

雨村听了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地走了,再拿不来的!”因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正要发签时,只见案边立的一个门子使眼色儿——不令他发签之意。雨村心下甚为疑怪,即时退堂,侍从皆退去,只留门子伏侍。

这门子忙上来请安,笑问:“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雨村道:“却十分面善的紧,只是一时想不起来。”那门子笑道:“老爷真是贵人多忘事,不记当年葫芦庙里之事?"雨村听了,方想起往事。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内一个小沙弥,因被火之后,无处安身,遂趁年轻蓄了发,充了门子。雨村那里料得是他,便忙携手笑道:“原来是故人。”又让坐了好谈。

雨村因问不令发签之意。这门子道:“老爷既荣任到这一省,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护官符’来不成?"雨村忙问:“何为‘护官符’?我竟不知。”门子道:“这还了得!如今凡做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方才所说的这薛家,老爷如何惹得他!"一面说,一面从顺袋中取出一张抄写的“护官符”来,递与雨村,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俗口碑。其口碑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雨村犹未看完,忽听人报:“王老爷来拜。”雨村听说,忙具衣冠出去迎接。有顿饭工夫,方回来细问。这门子道:“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俱有照应。今告打死人之薛,就系丰年大雪之‘雪’也。也不单靠这三家,他的世交亲友在都在外者,本亦不少。老爷如今拿谁去?"雨村听如此说,便笑问门子道:“如你这样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

门子笑道:“待我细说与老爷听:这个被打之死鬼,名唤冯渊,自幼父母早亡,只他一个人守着些薄产过日子。这也是前生冤孽,可巧遇见这拐子卖丫头,他便一眼看上了这丫头,立意买来做妾。谁晓这拐子又偷卖与薛家,那薛家公子岂是让人的,便喝着手下人一打,将冯公子打了个稀烂,抬回家去三日死了。这薛公子原是择定日子上京去的,谁知闹出这事来。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便没事人一般走他的路。这且别说,老爷你当被卖之丫头是谁?"雨村道:“我如何得知?”门子冷笑道:“这人算来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芦庙旁住的甄老爷的小姐,名唤英莲的。"雨村罕然道:“原来就是他!闻得养至五岁被人拐去,却如今才来卖呢?”

门子道:“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玩耍,况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从胎里带来的,所以我却认得。"

雨村听了,道:“且不要议论他,只目今这官司,如何剖断才好?”门子笑道:“小的听闻老爷补升此任,亦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做个整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府、王府。"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正当殚心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而废法?”门子听了,冷笑道:“老爷说的何尝不是大道理,但只是如今世上是行不去的。依老爷这一说,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

雨村低了半日头,方说道:“依你怎么样?”门子道:“老爷明日坐堂,只管虚张声势,动文书发签拿人。原凶自然是拿不到的,原告固是定要将薛家族中及奴仆人等拿几个来拷问。小的在暗中调停,令他们报个暴病身亡,令族中及地方上共递一张保呈。小人暗中嘱托拐子,令其实招。薛家有的是钱,与冯家作烧埋之费。那冯家也无甚要紧的人,不过为的是钱,想来也就无话了。老爷细想此计如何?"雨村笑道:“不妥,不妥。等我再斟酌斟酌。”

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应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疏,不过赖此欲多得些烧埋之费。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

雨村断了此案,急忙做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此事皆由葫芦庙内之沙弥新门子所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业,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地充发了他才罢。(有删节)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薄命女”指是贾雨村的恩人甄老爷之女英莲,“薄命郎"就是被打死的冯渊;而葫芦案的“葫芦”,就是谐音“糊涂"。

B.贾雨村得知衙中的“门子”是当年葫芦庙的“故人"后,忙着“携手”,又热情“让坐",表明他是个没有官架子看重旧情的人。

C.贾雨村审结“葫芦案”后,“急忙"写了两封信,分别送给贾政和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告诉薛蟠的事已经平息,不用再惦记。

D.本文的“护官符”揭示出四大家族的显赫势力以及封建社会官场的生存环境,他们互相勾结,达到了“荣辱与共"的地步。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原告在堂上的一番话,交代了命案的由来和双方的身份地位,点明“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的现实,为整个故事的发展设置了悬念。

B.本文中门子献给贾雨村的“护身符",其谚俗口碑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点出金陵贾、史、王、雪中大家族的富贵与权势。

C.本文人物语言极具表现力,如“但事关人命……岂可因私而废法?”“不妥,不妥。等我再斟酌斟酌"等语言,活画出了贾雨村当时的性格和心态。

D.本文以贾雨村审理案件的经过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从初接冯渊命案,到主仆密室定计,再到断案了结,故事层层推进,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8.结合故事情节,简析贾雨村的形象。

9.在《红楼梦》第一回里,癞头僧见到英莲作诗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结合《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说说这首诗暗示了英莲怎样的悲惨命运。

【答案】6.B

7.B

8.①得知被拐卖的丫头是恩人的女儿,却不肯营救以报恩德,可见他的忘恩负义:②面对有钱有势的薛家,他听信门子,胡乱断案,表现出他徇私枉法的一面;③案件办完后,急忙给贾政等人写信邀功献媚,表现他攀附权贵、投机钻营形象。

9.①娇生惯养的英莲在元宵节被拐走;②后被薛蟠买去作妾;③改名香菱;④受尽折磨而死。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欣赏文本的形象;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古代白话小说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台、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4)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命运的分析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表明他是个没有官架子看重旧情的人"分析错误。这些行为表现了贾雨村的虚伪。故答案为:B。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其谚俗口碑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分析错误。谚俗口碑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故答案为:B。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对于文中贾雨村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应该结合情节进行。首先,在门子告诉他被拐卖的女孩儿就是甄士隐的女儿英莲时,他回答“且不要议论他,只目今这官司,如何剖断才好?"当年甄士隐曾经资助过贾雨村,对贾雨村有恩,此时的贾雨村完全不把自己恩人的女儿的命运放在心上。从中可以看出他忘恩负义面目。在听到冯渊仆人叙说案情时,贾雨村“听了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地走了,再拿不来的!’”而在门子建议他作顺水人情放过薛蟠时,他说“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正当殚心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而废法?"虽然表面装得义正词严,但最后仍然是胡乱断案,表现出他虚伪和徇私枉法的一面。最后,案件办完后,“雨村断了此案,急忙做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从这一情节可以看出贾雨村攀附权贵、投机钻营的嘴脸。

故答案为:①得知被拐卖的丫头是恩人的女儿,却不肯营救以报恩德,可见他的忘恩负义:②面对有钱有势的薛家,他听信门子,胡乱断案,表现出他徇私枉法的一面;③案件办完后,急忙给贾政等人写信邀功献媚,表现他攀附权贵、投机钻营形象。

9.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命运的分析能力。第一句“惯养娇生笑你痴",英莲是甄士隐的女儿,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所以诗中说她“娇生惯养”。第二句“菱花空对雪澌澌"中“菱花”暗示英莲后来改名香菱,“雪澌澌"指薛蟠,指英莲后来被薛蟠买去作妾,“空对”表明薛蟠对待英莲并不好。第三句“好防佳节元宵后"是指英莲5岁因元宵夜看花灯被拐子拐走。“便是烟消火灭时”则是暗示香菱受尽折磨而死。薛蟠的正妻是夏金桂,此人是个艳丽而泼辣的货色,她处处刁难香菱,曾说菱角花谁闻见香来着?若说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哪里?给香菱改名为秋菱。最后,香菱也被夏金桂折磨而死。故答案为:①娇生惯养的英莲在元宵节被拐走;②后被薛蟠买去作妾;③改名香菱;④受尽折磨而死。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3高三上·牡丹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侣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文本二:

白居易,字乐天,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投著作郎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居易文辞富艳,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六年四月,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符摭居易。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

(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对一处1分

居易A自以逢B好文之主C非次D拔擢E欲以生平F所贮G仰酬恩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和,唐宪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年号。

B.京都,指唐朝首都长安。古人也把首都称作京师,如《登泰山记》中“自京师乘风雪"。

C.谪,指贬官降职,文段一中“左迁”与文段二中“贬为江表刺史"中的“贬”也有此意。

D.字,即表字,人的别名,字常用于自称,称呼别人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一交代了《琵琶行》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

B.白居易自幼聪明过人,十五六岁时创作的文章就得到了当时著名文士顾况的赞许。

C.白居易与元稹交好,元稹被贬时他多次上疏极力劝谏,奏疏呈上却没有得到回复。

D.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白居易上疏请求抓捕刺客,却因越权进谏而被贬为江州司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②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

14.白居易为什么能得到章武皇帝的重用,请结合文段二简要概括。

【答案】10.CEG

11.D

12.D

13.①她曾经跟随穆、曹两位技艺高超的乐师学弹琵琶,容颜衰老。②(这些作品)都在立意上含有讽谏的表述,弥补政务的缺漏。

14.①白居易擅长诗文创作,创作了很多讽喻诗。

②白居易创作的讽喻诗常常流传到皇宫。

③章武皇帝善于纳谏,渴望听到正直言论。

【知识点】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官职;称谓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文段一:

元和十年。到了第二年秋季的一天,在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奏琵琶,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原来她本是长安的歌女、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容颜衰老。于是我命人摆酒。她弹完以后,自己说起了少年时的欢乐之事,容颜憔悴。我离开京城调到外面任职两年来,自得其乐,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伤,一共六百一十六字。

文段二:

白居易,太原人,胸怀豁达开朗,袖揣自己的一篇文章。顾况擅长作诗文,没有合他心意的,不自觉地到门口迎接。贞元十四年,礼部侍郎高郢选拔他为甲科,拜授他为秘书省校书郎,宪宗当廷策试制举应考者,录入四等、集贤殿校理,尤其擅长作诗,他写的几十上百篇诗歌,针砭当代的弊病,那些有学问且品德高尚的人都很赞赏他。章武皇帝接受劝谏励精图治,元和二年十一月。元和三年五月。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君主,就决心用平生所学。他在拜谢厚命的时候。白居易与河南人氏元稹相友善,彼此交谊深厚,翰林学士李绛,白居易也多次上疏恳切劝谏。元和六年四月,白居易退职还居下邽,重新进入朝廷。元和十年七月,白居易第一个上书议论他冤枉。宰相认为白居易是太子属官而非谏官。正碰上有人一向嫉恨白居易,说他浮华无德行,就上奏皇帝把他贬为江表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议论,不应该治理州郡。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君主,自己被破格提拔,就决心用平生所学,报答皇上的恩泽。他在拜谢厚命的时候,献上文章议论政事。“逢”作谓语,“好文之主"做“逢”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生平"修饰“所贮”,关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故答案为:CEG。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字常用于自称,称呼别人时,以称名表示礼貌"错。名常用于自称,称呼别人时,以称字表示礼貌。故答案为:D。

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D.“却因越权进谏而被贬为江州司马”错,以偏概全。由“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可知,除了“越权进谏”外,还有其他原因。故答案为: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善才",技艺高超的乐师;“色”,容颜;“委身",嫁给。(2)“讽赋”,讽谏的表述;“箴",针砭;“补”,弥补;“多",称赞、赞赏。

故答案为:①她曾经跟随穆、曹两位技艺高超的乐师学弹琵琶,容颜衰老。②(这些作品)都在立意上含有讽谏的表述,弥补政务的缺漏。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由“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句,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可知,白居易擅长诗文创作,创作了很多讽喻诗。由“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可知,白居易创作的讽喻诗受到有学问且品德高尚的人的赞赏,诗篇常常流传到皇宫;由“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可知,章章武皇帝善于纳谏,渴望听到正直言论。故答案为:①白居易擅长诗文创作,创作了很多讽喻诗。②白居易创作的讽喻诗常常流传到皇宫。③章武皇帝善于纳谏,渴望听到正直言论。

(2023高三上·牡丹江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罗旧驿①

[明]王守仁

客行日日万峰头,山水南来亦胜游。

布谷鸟啼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

蛮烟喜过青杨瘴,乡思愁经芳杜洲。

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②天北是神州。

【注】①罗旧驿:诗人被贬途中的一个驿站。驿站是古代传递信息及供过往官员住宿的官方交通站。②五云:五色瑞云,常用来指皇帝所在之处。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写罗旧驿的独特景致:细雨中传来布谷鸟的啼叫,刺桐花遮掩着潺潺的溪水。

B.颈联写看到蛮烟过青杨瘴而喜,经芳杜洲反愁,喜与愁虚实结合,使得乡愁更为浓郁。

C.“芳杜洲"源于屈原《九歌·湘君》的“采芳洲兮杜若”,诗人又赋予其新的寓意。

D.尾联写诗人来到万里天涯的夜郎,遥想天北。而“天北"与首联“南来”遥相呼应。

16.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的作用。

【答案】15.B

16.①首联写出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诗人的旷达襟怀。②纵观全诗,首联起了大气包举、笼罩全篇的作用,引起了二、三联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又与尾联相呼应。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语句作用的能力。赏析诗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诗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诗句内容;其次要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喜与愁虚实结合"“乡愁更为浓郁”有误。“喜过青杨瘴"“愁经芳杜洲”都是实写,没有虚写。颈联在结构上是“转",由颔联“村雨暗”“花暝"“溪幽”到本联“喜过"再到尾联“五云天北是神州”,作者的心情应是逐渐开朗起来,不是“更为浓郁"。故答案为:B。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语句作用的能力。诗句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回答。内容上,首联“客行日日万峰头,山水南来亦胜游”意思是:我这个贬客每天都在赶路,已经记不清走过多少座山,一路南来,爬山涉水,就当它是一场游览吧。作者把被贬的旅途当成是胜游,写出了大自然的魅力,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结构上,首联是总领句,二三两联承接首联对被贬途中的景物展开具体的描写:耳边布谷鸟不停在鸣叫,眼前的小村,因为下雨显得昏暗,路旁的刺桐花没精打采,石头小溪显得格外幽静。南地的炊烟轻快的在青杨上空飘过,在芳杜州我心头涌起一股惆怅的乡思;同时,与尾联“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表现的乐观豁达的情怀相呼应。纵观全诗,首联起了大气包举、笼罩全篇的作用。

故答案为:①首联写出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诗人的旷达襟怀。②纵观全诗,首联起了大气包举、笼罩全篇的作用,引起了二、三联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又与尾联相呼应。

17.(2023高三上·牡丹江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意思是可以团结群众,也可以抒发不满。

(2)《燕歌行并序》中“___,___"两句用对比手法,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伏笔。

(3)辛弃疾《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___,___”。

【答案】(1)可以群;可以怨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怨、犹、堪的书写。

故答案为:(1)可以群可以怨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3高三上·牡丹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盛夏时节,陆军某旅秘密执行跨区演训任务。高炮营指挥控制班班长、中士赵万忠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一路①____却又只能深深沉默。

第一阶段是摩托化行进。部队行至某市市区时,身兼驾驶员的赵万忠发现路牌上写着一个熟悉的路名——他的岳父母家就在这条路的路口。穿行在熟悉的街道上,赵万忠陷入了美好的回忆里。他多想停下来去看看,只能②____地路过。

次日,部队转为铁路运输,军列将会经过赵万忠的家乡县城。赵万忠不由得激动起来,而他父母的老房子就在铁路旁边!

夜幕降临,军列已行至村口,再往前不远就是赵万忠家了他记得打儿时起只要有火车经过,母亲就会抱起他飞奔出来指给他看……时光真好像是③____,十八年匆匆过去了。要不要给父母打个电话,“巧妙"地提醒他们出来一下?哪怕只是站在窗口?赵万忠随即否定了这个念头。

车速好像忽然变慢了,车轮的“咣当”声变得格外的响,那栋老房子“撞"进了赵万忠的眼睛。只要他喊一嗓子,父母应该就能听见。

赵万忠终归没有喊出声来。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下列句子中的“打”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打",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

A.接受了这个任务,我可是打心眼里高兴。(王愿坚《党费》)

B.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鲁迅《祝福》)

D.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孙犁《荷花淀》)

20.文中画波浪线处的“撞”字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8.①心潮澎湃②悄无声息③白驹过隙

19.A

20.①却是现代人难以摆脱的一种情绪(却是现代人的现实处境)②猛然发现不知打给谁③才能收获温暖(才能化解孤独)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句子艺术手法辨析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依据合乎语境理解词语。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词语的表达效果,应先分析词语的词性、词义等,然后分析词语蕴含的情感,再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根据下文内容可知,文段主要写了部队执行秘密任务时经过战士赵万忠的家乡,赵万忠过家门而不入的事,写出了战士对家乡亲人的想念,又展现了军人严守纪律的钢铁意志,结合下文“赵万忠不由得激动起来"“他的心‘咚咚’跳起来”,故此处可填“心潮澎湃"。心潮澎湃:心情像波涛冲击一样,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第二空,联系前文“秘密执行”“深深沉默"可知,此处强调赵万忠穿行在熟悉的街道时是静悄悄的,故可填“悄无声息”。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也形容没有名声,默默无闻。第三空,前文写赵万忠追忆童年时光,本句又限定了主语为“时光",再联系下文可知,此处需填意为时光飞逝的成语,故可填“白驹过隙”。白驹过隙: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故答案为:①心潮澎湃②悄无声息③白驹过隙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句中的“打"字,介词,从,与名词“儿时”组成介宾短语。A.介词,从,与名词“心眼儿里"组成介宾短语。意义和用法与文中画横线句中的“打”相同。B.动词,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C.动词,搅拌。D.动词,发生与人交涉的行为。故答案为:A。

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要解释“撞"的本义,然后联系语境分析其语境义。“撞”,本义为“冲打、碰击"。然后联系语境分析其语境意。前句“车速好像忽然变慢了”分析,此时赵万年坐在车上,列车飞驰,本来是赵万忠自己靠近房子,但是作者从相对运动的角度,却说是老房子迫不及待地迎面而来,“撞"进赵万忠的眼里,从字面上来看是老房子迫不及待地迎面而来,这样从对方写来,既赋予了静态的房子以动态,逼真地写出了老房子的出现给赵万忠带来的震撼,又表现了赵万忠看到房子时迫切的渴盼与紧张激动的心情。故答案为:①却是现代人难以摆脱的一种情绪(却是现代人的现实处境)②猛然发现不知打给谁③才能收获温暖(才能化解孤独)

(2023高三上·牡丹江月考)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孤独,虽无法准确定义,①_________。19世纪美国作家爱伦·坡在《人群中的人》中描述了现代人孤独的处境,主人公不断追逐人群却寻找不到安慰。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不痛快,想找人倾诉,翻开通讯录,②___。马尔克斯创作完《百年孤独》后这样解释:孤独是一种爱的能力的缺失。在人群中,只有带着爱意、打破坚壳、努力追逐的人,③_________。

22.根据下面的材料,给“魔幻现实主义”下定义。

“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它不是文学集团的产物,而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共同倾向,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限于拉美地区。

这一流派的作家,执意于把现实投放到虚幻的环境和气氛中,加以客观、详尽的描绘,给现实披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的外衣,既在作品中坚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原则,又在创作方法上运用欧美现代派的手法,插入许多神奇、怪诞的幻景,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风格。这种把现实与幻景融为一体的创作方法,被拉丁美洲的评论家称为“魔幻现实主义”。

【答案】21.①却是现代人难以摆脱的一种情绪(却是现代人的现实处境);②猛然发现不知打给谁;③才能收获温暖(才能化解孤独)

22.“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限于拉美地区、运用把现实与幻景融为一体的创作方法进行创作的文学流派。

【知识点】压缩语段;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2)本题考查压缩语段中的整合材料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例如: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这段文字的中心话题是“孤独",第一处,前面说“孤独,虽无法准确定义”,由“虽"可知,前后内容之间应是转折关系,故后一句中应出现表转折的关联词“却”,再根据后面“描述了现代人孤独的处境,主人公不断追逐人群却寻找不到安慰。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这些内容可知,此处应是说孤独是现代人的现实处境或是一种逃不掉的情绪;第二处是对现实中人们孤独经历的叙述,“遇到不痛快,想找人倾诉,翻开通讯录”,却不知道打给谁;第三处,前面说“在人群中,只有带着爱意、打破坚壳、努力追逐的人",由“只有”可知,后一句中应有与之搭配的词语“才"或“才能”,前面所说应是化解孤独获得幸福的途径,后面自然是结果。

故答案为:①却是现代人难以摆脱的一种情绪(却是现代人的现实处境)②猛然发现不知打给谁③才能收获温暖(才能化解孤独)

22.本题考查压缩语段中的整合材料下定义的能力。本题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提炼信息,给“魔幻现实主义"下定义。提取有效信息时应注意把握能反映“魔幻现实主义”本质属性的语言,如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是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是“魔幻"而不失其真实,魔幻现实主义产生领域是“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限于拉美地区”等等;然后找到它的属概念“文学流派",组织成“种是属”的句式,即“魔幻现实主义是……创作手法"。故答案为:“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限于拉美地区、运用把现实与幻景融为一体的创作方法进行创作的文学流派。

四、写作(60分)

23.(2023高三上·牡丹江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我要向前走。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那咱们往哪走啊?"“往前走。”“哪是前啊?"“我对您透露一个大秘密,这是人类最古老的玩笑。往哪走,都是往前走。”

——米兰昆德拉《雅克和他的主人》

以上两则材料很具有启发意义。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立意准确

【解析】【分析】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写作指导两则材料都出自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其中都有关于人生方向的思考。材料一确定的方向是“远方的呼唤",要“向前走”;材料二对“前"这个方向提出了疑问,得出“往哪走,都是往前走”的结论。材料一的“向前走",本身就包含选准方向的意思;材料二的“往哪走,都是往前走”,既强调方向,也强调行动——走。因此,考生写作时,可从方向这个角度立意,也可从行动这个角度立意,还可以将两者结合,从辩证的角度进行立意。

两段来自米兰昆德拉不同作品中的话,能给时代青年特别是已经步入高三的考生带来感悟和思考。经过高一高二两年的学习,自身在学业或人格上存在的弱点不足自己应该有了较为真切的认识,面对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比如作业拖延、时间管理无序、课堂低效、沉溺电子产品、偏执任性、情绪化等等问题,明知自身的不足,却不敢正视抗争,不去努力改观,不去拔节成长,这就是面对成长中问题的软弱表现,那这样的青年就要面对米兰昆德拉描绘出结果---“倒在街头,倒在地上"。那应该怎么办呢?你要大胆的“往前走”——正视不足,奋力抗争,毫不犹豫,大步向前,然后获得改观,获得成长。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指明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拥有怎样的态度,如在逆境中摆脱软弱,勇敢向前走。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如在心态上可以指出,应该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命运,用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这是抗争的基础。此后,在行动中指出应当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才能有有效的抗争;或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勇往直前,坚持不懈,这是抗争的行动支持。最后,联系当下,明确当代青年应在激流中奋起抗争,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立意:

1.选准方向,勇往直前。

2.只要行走,哪个地方都有风景。

3.方向与行动,是人生取得成功的两翼。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3高三上·牡丹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

袁隆平高中毕业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光宗耀祖。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母亲尊重袁隆平的选择,经过协商最后决定让他自己做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大学毕业后,袁隆平到湖南安江农技任教。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爱一门。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在备课中,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

1959年,是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但只得到一些奇花异果,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

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从1964年在稻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1970年11月,袁隆平带领助手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株。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

在19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

(摘编自祁淑英、魏晓雯《袁隆平传》,有删改)

材料二:

主持人:您的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问是什么促使您从事这项研究的呢?

袁隆平:我们现在13亿人口,人均大概一亩三分地;到2030年可能达到16亿人口,城市要扩大,还要退耕还林,每年减少几百万亩耕地,可是人口每年增加1000多万,我们始终把产量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主持人:30多年前,您还是一个偏僻农村的教师,后来,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我想,您的探索之路

袁隆平:唉,几十年了,其间遇到的困难、挫折、失败,常常要到田里去察看,打雷、刮风、下雨时我也去,观察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

主持人:听说,您每天都骑着摩托车去稻田观察,从1979年至今,搞科学研究还有什么是最重要的?

袁隆平:我认为,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创新,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

(摘编自《袁隆平访谈录》)

材料三: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以及出国讲学等方式传授技术,已经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并在当地不断创造出高产纪录。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20年11月2日,位于湖南省衡南县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迎来晚稻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加上衡南基地此前早稻测产,再次打破杂交水稻单产纪录。袁隆平听到测产结果后说,下一步目标,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先生这样评价袁隆平:“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摘编自《东方评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隆平身体力行,在教学中,他经常走出课堂,从实践中找答案。这为他攻克“杂交水稻"这一难题打下了基础。

B.袁隆平认为我国每年都在减少耕地面积,可是人口仍在递增,这进一步促使他潜心杂交水稻研究

C.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采用开办培训班和出国讲学等方式向外国传授技术,为世界上多个发展中国家培养了杂交水稻技术人才。

D.2020年,中国在水稻研究上又有好消息,湖南衡南杂交水稻试验示范基地的晚稻测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年轻时的袁隆平对大自然及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他义无反顾地跳进了“农门”。

B.袁隆平熟悉国外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他所做的无性杂交、环境影响等试验,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

C.在对待科学研究的问题上,袁隆平始终秉持了创新精神,不断地创新

D.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用其名字命名了小行星(8117),使其成为国际上广为人知的科学家。

3.下列对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与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两者都以事写人,选取了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相关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都有序地展现出人物品质。

B.《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边理论联系实际边教学边试验的特点。材料一突出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过程。

C.《喜看稻菽千重浪》通过小标题和采访过程中的亲身感受来表现人物。材料一从小事和细节入手通过人生经历来塑造人物。

D.作为人物通讯和人物传记,两则材料都基于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客观、严谨地陈述

4.袁隆平作为科学家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4分)

5.以上三则材料都与袁隆平院士有关,三者的写作侧重点有何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2023高三上·牡丹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节选)

(清)曹雪芹

如今且说雨村,因补授了应天府,一下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乃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至殴伤人命。彼时雨村即问原告,那原告道:“被殴死者乃小人之主人。因那日买了一个丫头,不想是拐子拐来卖的。这拐子又悄悄地卖与薛家,无奈薛家原系金陵一霸,众豪奴将我小主人竟打死了,凶身主仆已皆逃走。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望大老爷拘拿凶犯,死者感戴天恩不尽!"

雨村听了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地走了,再拿不来的!”因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正要发签时,只见案边立的一个门子使眼色儿——不令他发签之意。雨村心下甚为疑怪,即时退堂,侍从皆退去,只留门子伏侍。

这门子忙上来请安,笑问:“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雨村道:“却十分面善的紧,只是一时想不起来。”那门子笑道:“老爷真是贵人多忘事,不记当年葫芦庙里之事?"雨村听了,方想起往事。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内一个小沙弥,因被火之后,无处安身,遂趁年轻蓄了发,充了门子。雨村那里料得是他,便忙携手笑道:“原来是故人。”又让坐了好谈。

雨村因问不令发签之意。这门子道:“老爷既荣任到这一省,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护官符’来不成?"雨村忙问:“何为‘护官符’?我竟不知。”门子道:“这还了得!如今凡做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方才所说的这薛家,老爷如何惹得他!"一面说,一面从顺袋中取出一张抄写的“护官符”来,递与雨村,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俗口碑。其口碑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雨村犹未看完,忽听人报:“王老爷来拜。”雨村听说,忙具衣冠出去迎接。有顿饭工夫,方回来细问。这门子道:“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俱有照应。今告打死人之薛,就系丰年大雪之‘雪’也。也不单靠这三家,他的世交亲友在都在外者,本亦不少。老爷如今拿谁去?"雨村听如此说,便笑问门子道:“如你这样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

门子笑道:“待我细说与老爷听:这个被打之死鬼,名唤冯渊,自幼父母早亡,只他一个人守着些薄产过日子。这也是前生冤孽,可巧遇见这拐子卖丫头,他便一眼看上了这丫头,立意买来做妾。谁晓这拐子又偷卖与薛家,那薛家公子岂是让人的,便喝着手下人一打,将冯公子打了个稀烂,抬回家去三日死了。这薛公子原是择定日子上京去的,谁知闹出这事来。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便没事人一般走他的路。这且别说,老爷你当被卖之丫头是谁?"雨村道:“我如何得知?”门子冷笑道:“这人算来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芦庙旁住的甄老爷的小姐,名唤英莲的。"雨村罕然道:“原来就是他!闻得养至五岁被人拐去,却如今才来卖呢?”

门子道:“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玩耍,况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从胎里带来的,所以我却认得。"

雨村听了,道:“且不要议论他,只目今这官司,如何剖断才好?”门子笑道:“小的听闻老爷补升此任,亦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做个整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府、王府。"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正当殚心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而废法?”门子听了,冷笑道:“老爷说的何尝不是大道理,但只是如今世上是行不去的。依老爷这一说,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

雨村低了半日头,方说道:“依你怎么样?”门子道:“老爷明日坐堂,只管虚张声势,动文书发签拿人。原凶自然是拿不到的,原告固是定要将薛家族中及奴仆人等拿几个来拷问。小的在暗中调停,令他们报个暴病身亡,令族中及地方上共递一张保呈。小人暗中嘱托拐子,令其实招。薛家有的是钱,与冯家作烧埋之费。那冯家也无甚要紧的人,不过为的是钱,想来也就无话了。老爷细想此计如何?"雨村笑道:“不妥,不妥。等我再斟酌斟酌。”

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应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疏,不过赖此欲多得些烧埋之费。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

雨村断了此案,急忙做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此事皆由葫芦庙内之沙弥新门子所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业,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地充发了他才罢。(有删节)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薄命女”指是贾雨村的恩人甄老爷之女英莲,“薄命郎"就是被打死的冯渊;而葫芦案的“葫芦”,就是谐音“糊涂"。

B.贾雨村得知衙中的“门子”是当年葫芦庙的“故人"后,忙着“携手”,又热情“让坐",表明他是个没有官架子看重旧情的人。

C.贾雨村审结“葫芦案”后,“急忙"写了两封信,分别送给贾政和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告诉薛蟠的事已经平息,不用再惦记。

D.本文的“护官符”揭示出四大家族的显赫势力以及封建社会官场的生存环境,他们互相勾结,达到了“荣辱与共"的地步。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原告在堂上的一番话,交代了命案的由来和双方的身份地位,点明“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的现实,为整个故事的发展设置了悬念。

B.本文中门子献给贾雨村的“护身符",其谚俗口碑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点出金陵贾、史、王、雪中大家族的富贵与权势。

C.本文人物语言极具表现力,如“但事关人命……岂可因私而废法?”“不妥,不妥。等我再斟酌斟酌"等语言,活画出了贾雨村当时的性格和心态。

D.本文以贾雨村审理案件的经过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从初接冯渊命案,到主仆密室定计,再到断案了结,故事层层推进,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8.结合故事情节,简析贾雨村的形象。

9.在《红楼梦》第一回里,癞头僧见到英莲作诗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结合《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说说这首诗暗示了英莲怎样的悲惨命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3高三上·牡丹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侣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文本二:

白居易,字乐天,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投著作郎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居易文辞富艳,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六年四月,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符摭居易。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