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与《渭川田家》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野望》与《渭川田家》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野望》与《渭川田家》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野望》与《渭川田家》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躲进田园后的诗人——《野望》与《渭川田家》对比阅读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了解作者王绩的生平创作,能够知人论世;2、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诗人的孤独和苦闷;3、通过对比阅读,深入了解田园诗人不同人生价值,提高审美。【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训练,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教学难点】赏析诗歌,领悟诗中情趣,对比阅读,理解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情感。【教学方法】朗读指导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点拨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走进田园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写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自东晋陶渊明开创后,到了唐宋,田园诗由隐居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他们在自然中寻找慰藉与人生哲理。那么,躲进田园后的诗人,又怎样了呢?引出课题。二、自主探究,品味诗歌这也是本节课的主要环节,分为三个任务进行自主探究。任务一:沿着诗歌,寻找诗人1.通过阅读人生不同阶段的诗歌,了解诗人生平,知人论世。青年:弱龄慕奇调,无事不兼修。”“明经思待诏,学剑觅封侯。”多才多艺、文武兼修、志向远大中年:“中年逢丧乱,非复昔追求。”“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逢丧乱、迷茫失意、苦闷晚年:《自撰墓志铭》:“王绩者,有父母,无朋友,自为之字曰无功焉。”极其孤独,没有功名,郁郁不得志2.《野望》正是写于此时,想象自己是诗人王绩,齐读本诗。任务二:沿着诗意,寻找诗心1.小组合作,借助课下注释,疏通诗意,把诗句整理成自己的语言。(时间5分钟)教师来回走动点拨解惑,提示学生注意课件上标注的字词。2.小组展示,走进诗心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诗意: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教师强调“薄、徙倚、依”的意思,请小组内一名同学人模仿“徙倚欲何依”的样子,体会诗人烦闷、痛苦的心情。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诗意: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教师点拨学生思考“秋色”与“落晖”的景致,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笔下田园的凋零、萧瑟之感。诗人心情烦闷想要散心,但是在田园景色中找不到温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诗意: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带着猎物回去。教师点拨学生感受傍晚人们回家的温馨,提示学生将颈联与后一句“相顾无相识”连起来理解,体会诗人在人情社会中找不到安慰的孤寂。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意: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教师点拨诗歌用典的手法,体会表达效果。回归课题,躲进田园后的诗人王绩,在自然中找不到温暖,在人情社会中找不到安慰,甚至厌倦了人生,最后郁郁而终。3.怀着诗人的心路历程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任务三:对比阅读,提高审美1.齐读《渭川田家》:渭川田家唐·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2.借助老师提供的助读资料,理解诗意,对比《野望》和《渭川田家》,抓住关键句,体会《渭川田家》的不一样田园。点拨:“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与“相顾无相识”对比,《渭川田家》的田园是温馨的,是亲切的。“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人与人是相互挂念的。“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园生活是美好闲适的。“斜阳照墟落”对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自然景色是暖融融的。回归课题,躲进田园后的诗人王维,体会到了田园的温暖淳朴,找到了心灵的归属。《野望》的诗人躲避政治,躲避社会,甚至厌倦人生;《渭川田家》的诗人躲避政治但不躲避社会,对人生有美好的期待。3.引导学生思考两首诗不同的原因。三、《野望》练习一、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选择题: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A.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B.颔联和颈联承“望”字而来,又紧扣“薄暮”写出远望所见到的景色。“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远景、动态,侧重细致刻画。“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所描绘的景物,在其他田园诗人笔下,可能意味着静谧、悠闲、恬淡,但在诗人这里,看到牧人们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而呈现出忧郁、孤独、冷清的色彩,这自然是诗人心绪投射与外物的反映。D.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感情,收束全诗。夕阳下景色的宁谧,农人们归家的喜悦,都冲淡不了诗人心头的忧郁。诗人感觉自己虽身处陶渊明般的境地,却与之若即若离,只好向前贤那里寻找慰藉,放声高歌,怀念古时候的隐者伯夷和叔齐。【解析】B“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静态。“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是动态。2.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A.王绩是初唐诗人,性情简放,曾三仕三隐。唐贞观元年,因疾罢官,躬耕于东皋,自号“东皋子”。B.王绩的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绮靡诗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来重要贡献。《野望》是其代表诗作,也是现存较早的五言绝句。C.诗人对陶渊明是比较仰慕的,但他的归隐,不如陶渊明那么彻底;对田园生活,也不如陶渊明那么热爱,总笼罩着一种落寞和苦闷的情绪。这些在《野望》中都有所表现。D.全诗写的是山野秋景,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解析】B是五言律诗,不是绝句。3.对《野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A.首联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B."欲何依"化用了曹操《观沧海》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C.领联融情于景,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D.本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解析】B.化用了曹操的《短歌行》。四、布置作业1.将本节课的思考写下来,以“读《野望》有感”为题写一篇300字小练笔。2.背诵并默写《野望》。五、板书设计躲进田园后的诗人野望王绩青年中年晚年怀壮志逢丧乱极孤独厌倦人生,郁郁而终对比渭川田家王维温暖淳朴心灵归属《野望》课后反思《野望》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唐诗五首》的第一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野望》首联叙事,颔联和颈联写景,尾联抒情,结构明晰,起承转合很到位。听懂了内容后,大部分学生也基本上就背过了诗歌。讲述古诗的时候,我意图打破以往诗词鉴赏教学的理解意思,赏析手法,体会情感的模式,选取了与本诗风格类似的田园诗《渭川田家》作为对比阅读,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