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对中国的预期_第1页
管理世界对中国的预期_第2页
管理世界对中国的预期_第3页
管理世界对中国的预期_第4页
管理世界对中国的预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管理世界对中国的预期随着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经站在了全世界的聚光灯前,世界对于中国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高估与捧杀之声骤起,出于善意或是别有用心的过高赞誉一同抛向中国,世界需要中国这个“领袖者”在国际事务中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于是,贸易保护主义、人民币升值以及气候问题上的争议与压力纷至沓来。

2010年1月27日,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拉开帷幕。在为期4天的达沃斯论坛上,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报道团队首次实现了在达沃斯的核心区域进行连线直播,在达沃斯的舆论场中参与讨论并主动设置“管理世界对中国的预期”的议题,争夺国际话语主动权,引起国际舆论强烈反响。

主动设置中国议题传递中国声音

“管理预期”,这个从西方借鉴而来的词组成为此次论坛中十分引人注目的主题。“管理世界对中国的预期”是在世界经济论坛的主流舆论场中首次由中国人策划和主导的议题,也是第一次进入达沃斯官方议程的中国议题,这一议题也获得了外交部的高度认可,并得到了国内外的企业家、政府官员及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在提出“管理世界对中国的预期”这一概念之后,我们邀请中国政府代表团的三位重要官员――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以及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走进财经频道的达沃斯演播室“中国之家”,对“捧杀”中国的论调予以驳斥。

何亚非副部长指出,“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据联合国的标准来说,我们的相对贫困人口1.5亿,将近两个德国的人口;残疾人总数将近8000万,又是一个德国的人口”,“希望世界各国的政府、媒体及各界人士能够到中国来看看,对中国的现状和未来有一个非常正式的了解。”

张晓强副主任用一组客观数据强调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巨大差距:“中国去年取得(GDP增长)87%的成绩。但是人均GDP只有约3600美元,排在世界一百位之后,大体上只相当于世界人均GDP8000美元的44%,离世界平均的一半都不到,连发达国家人均4万美元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中国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中国确实还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易小准副部长认为,“中国在扩大内需上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不为外界所知,世界应该更多地了解中国,希望我们的贸易伙伴能够以一种开放的心胸来接纳中国”。

清华大学的李稻葵教授在采访中提出,中国已经被置于聚光灯之下,进入了一个被世界高估的通道,如果我们传递给世界的信息不够精准客观,就会让世界对中国产生错觉,而世界对中国的预期一旦出现偏差,摩擦就会越来越大。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也接受了我们的独家采访,他在采访中称:“在经济衰退的时期,很多政治家会把责任转嫁给其他国家,这种政治的老把戏已经被使用了上百年了。但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中国正在崛起,中国的经济增速超过了其他很多国家,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程度也在加强,这些和其他任何变化一样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来震动。但中国不用因此而感到遗憾,而应该非常小心地去管理这些预期,这样中国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实一些不合理的预期来源是其他国家自身存在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其他国家也应该认识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需要为减少国内的贫困而努力。”

针对一些国家质疑中国“搭便车”却没有为世界经济做出相应贡献的声音,达沃斯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接受我们的专访时表示了反对,他认同中国现在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还面临许多困难的看法,认为中国官员在这次论坛中帮助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并欢迎和鼓励更多中国社会企业家和学者积极参与世界经济论坛的讨论。

渣打银行集团行政总裁皮特・塞兹也在采访中表示,世界对中国的过高期望是不公平的,“中国领导人需要强调人均GDP的概念,否则其他国家会给中国提出更多不公平的要求。我的意见是来自中国政策制定者的声音和亚洲其他国家政策制定者的声音,必须要在这样一个辩论当中被听到,并且被吸取,以更好地制定出金融系统的相应体制”。

在达沃斯会场的交流与沟通中,财经频道采访了57位全球政商领袖,对与会嘉宾的采访并不仅仅在于解读与传递世界经济的信号与形势,更重要的是,将中国的视角投射到嘉宾身上,并随他们在会场内外的流动与沟通得以扩散。

国际舆论积极回应中国声音

我们在达沃斯论坛上主动参与议程设置的过程,有力地表达了中国的立场,对世界媒体产生了积极有效的影响。报道观点纷纷被各大媒体引用,成为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

英国《金融时报》在《东方影响渐行渐近》一文中说,“中央电视台已经在达沃斯显示出实力”。芮成钢将中国经济比作16岁的姚明――“已经两米高,而且仍在不断增长”的说法也被BBC、路透社等媒体引用,BBC甚至借用议题“管理对中国的预期”,撰写文章《2010达沃斯:对中国的看法是错误的》。路透社称,“素来低调的中国今年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希望中国能发挥领导作用,帮助世界实现经济复苏,解决经济不平衡的问题”,并指出中国在此次达沃斯论坛上的立场“赢得了各国高官的普遍好评,包括20国集团的韩国代表,本届世界经济论坛的主席,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施特劳斯一卡恩”。韩国的《朝鲜日报》以《达沃斯成“中国天下”》为题,称“在从早7时许持续到凌晨的250多场会议上,最大的焦点一直是中国”。彭博社也大幅报道了作为CCTVDebate系列活动的ChinaChat。此外,《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法国电视台以及瑞士当地报纸《MEDIEN》等媒体也都对财经频道在达沃斯的表现做了报道,并对中国的影响力发表了观点,对“管理世界预期”的议题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2009年2月,CCTV-2首次在达沃斯成功主办“中国之夜”主题活动,吸引了上百位中外商业领袖汇聚交流。2010年1月,瑞士达沃斯论坛延续了“中国之夜”的成功,财经频道为反映在华跨国企业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特别制作了一份针对在华外资跨国企业的调查报告《中国人眼中的跨国企业》,并在“中国之夜”首次发布,提升了中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

总体来看,在此次达沃斯论坛报道中,我们设置并主导了中国议题,在技术和距离上与世界级媒体相差无几,在构建国际话语权、影响世界舆论的进程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在专业性与国际化并重的发展中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也呼吁国内政府官员、媒体界、企业界等各界人士积极介入重要的国际场合,与各方观点互动,主动进行议程设置,发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