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湖南衡阳市衡山县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_第1页
2021-2022年湖南衡阳市衡山县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_第2页
2021-2022年湖南衡阳市衡山县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_第3页
2021-2022年湖南衡阳市衡山县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_第4页
2021-2022年湖南衡阳市衡山县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年湖南衡阳市衡山县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1.我会拼写。六年的小学时光如薄雾被初阳zhēngróng()了。幸好我没有dāngē()时间,没有páihuái()。回首过去,最为快乐的是有“朋友”相伴;shūjí()是“朋友”,潜心阅读,收获知识,走向向往的lǐngyù();kùnjìng()是“朋友”,勇敢面对,得到锻炼,活出jiérán()不同的人生。【答案】①.蒸融②.耽搁③.徘徊④.书籍⑤.领域⑥.困境⑦.截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汉字拼写能力。首先需要认真的阅读读音,结合语句,知道是什么词语,注意书写时其中易错子,书写时需要注意“蒸”、“耽”、“徘”、“域”、“境”、“截”容易出错,书写时需要注意字的结构,笔画,要做到规范美观。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追悼(diào)鱼饵(ěr)抽噎(yē)B.使劲(jìng)收敛(liǎn)威胁(xié)C.搅和(huo)瞻仰(zhān)奄奄一息(yǎn)D.碗筷(kuài)搀扶(cān)铭记(míng)【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升资质正确读音。A.追悼(diào)——dào;B.使劲(jìng)——jìn;D.搀扶(cān)——chān。故选C。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肿胀擢升敦厚蜜饯 B.娴熟日暮掀翻沸滕C.通霄唾沫发誓窟窿 D.鞭炮压抑栖息演译【答案】A【解析】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有静气的人,就像巍峨的大山。 B.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C.巨大的响声震得地动山摇。 D.他的脸红扑扑的,好像是刚喝过酒似的。【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方法的使用。A.比喻,将“人”比作“大山”。B.拟人,将“春雷”赋予了人的动作情感。C.夸张,“响声震得地动山摇”夸张说明声音音量大。故选D。5.“赋予重任”中“赋”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一项有关?()A.诗赋 B.金钱 C.武力 D.给予【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的含义。“赋予重任”意思交给重大任务,“赋”的意思是给予。故选D。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B.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C.为了防止疫情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措施。D.从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修改病句。A.“听取了广泛”词序错误,应为“广泛听取了”。B.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者“使”。D.缺少主语,去掉“从”。故选C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十恶不赦的罪犯被执行了死刑,也算是死得其所了。B.灾难发生后,五湖四海的人们纷纷伸出援手,帮助灾区渡过难关。C.货摊上的工艺品设计得别有用心,让人眼前一亮。D.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应当不耻下问,积极请老师指教。【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A.不当,“死得其所”形容死的有意义,有价值。这里形容死刑犯不当。B.正确。C.不当,“别有用心”指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不能用在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工艺品设计上,可以换成“别出心裁”。D.不当,“不耻下问”指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这里是向老师请教,所以“不耻下问”用在此处不妥。故选B。8.毕业之前你想表达对同学的惜别之情,下面诗句或词句恰当的一项是()A.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词理解运用。A.选自《采薇》。意思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表达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厌恶战争的情感。B.选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意思是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C.选自宋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意思是可那黄鹂千百遍地婉转啼叫,又有谁能知晓它的意思呢?看吧,一阵风起,黄鹂鸟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D.选自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表达了作者和朋友依依惜别之情。故选D9.在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021年是辛丑牛年。俗话说“牛马年好耕田”,这是辛勤耕耘的年份,“牛”象征着拼搏实干的精神。新征程上,我们更加呼唤这样的“中国牛”——做“开山牛”,;做“拓荒牛”,;做“孺子牛”,;做“老黄牛”,。①敬业奉献,踏踏实实,争做“实干家”②改革创新,敢为人先,当好“排头兵”③敢闯敢拼,一往无前,挺进“无人区”④心系人民,苦干实干,甘当“勤务员”A.③②④①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②④①③【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与积累。结合句子的内容,“开山牛”搭配“敢闯敢拼,一往无前,挺进‘无人区’”。“拓荒牛”吃苦耐劳,肯干实干,不空谈,重行动,是改革开放中创业者的象征。“拓荒牛”搭配“改革创新,敢为人先,当好‘排头兵’”。“孺子牛”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孺子牛”搭配“心系人民,苦干实干,甘当‘勤务员’”。“老黄牛”搭配“敬业奉献,踏踏实实,争做‘实干家’”。故选A。10.选出下面的人物外貌、言行描写所体现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品质。(填序号)A.热爱祖国B.高洁、坚韧C.对孩子十分关爱D.彬彬有礼(1)从一排蜡梅盆景中站起一个人来,他看上去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了一株梅树。衬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2)父亲到月台那边替我买橘子。我看见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答案】①.B②.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1)从“他看上去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了一株梅树。”可知,句子通过外貌描写,体现人物高洁、坚韧的性格特点。(2)从“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可知,句子通过动作描写,体现人物对孩子十分关爱的品质。11.根据加点词的意思,填写与其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找到真理。当很多人对紫罗兰遇到盐酸变成红色__________时,波义耳却从中有所发现,发明了石蕊试纸;当人们对世界地图_________时,魏格纳却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答案】①.习以为常②.见怪不怪【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意思相近的成语的积累。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习以为常: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见怪不怪: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12.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扫地画画写字(1)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我正在画画,听到妈妈说下午会带我去游乐园玩。顿时,我手中的画笔不由得跳起舞来,画中的河流唱着动听的歌奔向远方。美丽的花儿也绽开了笑脸,散发出迷人的香味。②.我正在画画,听到妈妈说下午她有事,不能带我去游乐园玩。顿时,我手中的画笔停滞不前,画中的河流有气无力地唱着悲伤的歌,花儿们更是耷拉着脑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想象写话的能力。要求从所给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再就心情“好”与“不好”的状态,写几句话,表达当时的情感。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合理的想象后写话。示例:扫地(1)心情“好”:今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妈妈答应乐乐打扫完卫生一会就出去玩,乐乐兴奋极了,就连扫地都觉得有劲儿了。(2)心情“不好”:东东本来今天要去游乐场,家里突然要有客人来访,计划泡汤了,东东心情很低落,连帮妈妈扫地都有气无力的。13.照样子,写句子。例:即使我们只是一只春蚕,也应该“春蚕到死丝方尽。”(1)即使我们只是一支蜡烛,也应该“_____________。”(2)即使我们只是一片树叶,也应该“___________。”【答案】①.蜡炬成灰泪始干②.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的积累。根据阅读原句其中“春蚕”春季饲养的蚕。关于“春蚕”的古诗,出自《无题》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1)其中“蜡烛”用蜡或油脂制成的烛,多用于照明、喜庆或祭祀典礼。,关于“蜡烛”的古诗“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无题》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2)其中“树叶”树木的叶子。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关于“树叶”的古诗“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春泥》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都是对奉献的赞扬。14.改写句子。老师对我说:“我很赞同你的观点,你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改成不用引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老师对我说,他很赞同我观点,让我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改写句子。原句是直述句,改成不用引号句子,即改成转述句。改成转述句时,先去掉引号,把冒号改成逗号;再把句中“我很赞同你的观点”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第二人称“你”改成第一人称“我”;最后把句子“你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中的第二人称“你”改成第一人称“我”。完成后通读一遍,确保句子通顺完整。15.按原文内容积累。(1)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苏轼的《浣溪沙》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了自强不息、事在人为的道理。(4)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曰:非然也。【答案】①.草色遥看近却无②.绝胜烟柳满皇都③.野径云俱黑④.花重锦官城⑤.谁道人生无再少⑥.休将白发唱黄鸡⑦.思援弓缴而射之⑧.弗若之矣⑨.为是其智弗若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1)选自唐韩愈《早春呈睡不张十八员外》。注意“遥”“绝”“皇”的正确书写。(2)选自唐杜甫《春夜喜雨》。注意“径”“重”“官”的正确书写。(3)注意“再”“休”“唱”的正确书写。(4)选自《学弈》。注意“援”“缴”“弗”的正确书写。16.毕业在即,班级开展了“童年是一首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请你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一个板块。第一板块:拍毕业照第二板块:举办“童年是一首歌”诗歌朗诵会第三板块:制作“童年是一首歌”成长纪念册第四板块:(2)六(2)班全体同学想要邀请校长参加6月18日下午第五节课举办的诗歌朗诵会。请你将邀请函内容补充完整,写在方框内的横线上。(3)在制作“童年是一首歌”成长纪念册时,同学们就“自己动手做纪念册或交给店家制作纪念册”这两个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请你选择一方的观点,说出自己的理由。观点:理由:【答案】(1)师生、同学之间互相赠言(2)诚邀您参加我班“童年是一首歌”诗歌朗诵会,朗诵会时间定于6月18日下午第五节课。(3)自己动手做纪念册。纪念册记录了我们童年的点点滴滴,自己动手做更有意义。【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综合实践能力。从“第一板块:拍毕业照;第二板块:举办‘童年是一首歌’诗歌朗诵会;第三板块:制作‘童年是一首歌’成长纪念册”可知,第四板块应与毕业有关。第四板块:设计送自己亲手设计的礼物给老师或者同学。(2)本题考查的是邀请函的写作。邀请函要有称呼,说明活动内容和时间。读题干,这封邀请函是邀请校长参加6月18日下午第五节课举办的诗歌朗诵会。因此,时间、地点、内容要写清楚。注意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简明。(3)本题考查的是辩论观点。首先判断观点,然后回答理由。“自己动手做纪念册或交给店家制作纪念册”无论是哪一方的观点,只要说出合理的理由就可以。正方:自己动手制作更好。理由:既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又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创意。反方:交给店家制作更好。理由。店家更加专业,能设计出不一样的风格,会更加精致。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片段,完成练习。①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17.选段主要写阿瑟林斯基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他产生一连串疑问,接着_______________,最后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18.我发现,这个事例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填序号)①得出结论②提出问题③发现现象④进行实验19.选段中画“”的句子一连用了三个_______________句,这一连串的问题,可以用“()”来概括最恰当。(填序号)A.百思不得其解B.打破砂锅问到底C.一问三不知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0.这个事例证明了本课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一个能证明这个观点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7.①.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②.经过反复观察实验③.当睡觉的人眼珠快速转动时,他最容易做梦18.③②④①19.①.疑问②.B20.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②.阿基米德从洗澡时水会溢出发现浮力原理。

【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提取文章内容。由选文的句子“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可知,选段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经过反复观察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当睡觉的人眼珠快速转动时,他最容易做梦。【18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理解。通读选段,从句子“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可知,阿瑟林斯基首先发现现象;从句子“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可知,阿瑟林斯基发现现象后,就提出问题;从句子“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可知,阿瑟林斯基接下来进行实验;从句子“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可知,阿瑟林斯基进行实验后,得出最后结论,因此,这个事例是按照③②④①的顺序写的。【19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理解。A.“百思不得其解”的意思是多次、反复地思考也无法理解。B.“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意思是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C.“一问三不知”的意思是比喻对所问的事情一无所知。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文中划线句子“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连用三个问号,属于疑问句。表达了阿瑟林斯基对眼球转动这一现象的锲而不舍的追问。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理解。通读选段可知,这是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第三个事例。阿斯林斯基对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产生疑问,通过“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这一过程证明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从而印证了文章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补充事例时,从自己积累的事例中选取一个能证明该观点的事例即可。如: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发现地球引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草地夜行(节选)①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②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③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④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________,一下子把我________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⑤我使劲伸手去_______他,可是什么也没有_______住。他_______下去了,已经没顶了。⑥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定、坚强、坚韧)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⑦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21.将下列词语填到短文中的横线上或在括号中用“√”选择合适的词语。陷抓顶拉甩22.下列句子属于神态描写的是()A.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B.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C.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D.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23.画横线的句子“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这些话中省略号作用是什么?再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这几句话运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中的“光明大路”指的是什么?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1.顶甩拉抓陷坚强22.A23.说话断断续续;体会到红军战士对战友的爱护(舍己为人)、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24.环境描写。渲染出悲凉的气氛,烘托了“我”沉重的心情。25.“光明大路”既指过草地的过程中,通往陕北方向的路,也指充满光明和希望的路。【解析】【21题详解】考查补充短文内容河边词词语。坚定:指(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坚强:(形)强固而不可动摇。本句指的是坚强的同志。坚韧:指坚持而不动摇。意志坚强、有韧性。顶: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头顶。甩:挥动。拉:牵引。抓: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一把抓住。陷:陷阱。文中应依次选填“顶”“甩”“拉”“抓”“陷”。【22题详解】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B、C、D项属于动作描写。A.“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这是神态描写。故选A。【23题详解】考查对整点句子的理解。文中的画线句子“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说话断断续续。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老红军战士对战友的爱护、忘我的牺牲精神以及坚定革命胜利。【24题详解】考查描写方法和作用。文中的“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这句话是环境描写。句子通过风雨的描写,渲染出悲惨的气氛,烘托了“我”深沉的心情。【25题详解】考查品词析句的能力。文章结尾段的“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句子中的“光明大路”指的是通向陕北的革命胜利之路。因为我们革命队伍中有这样的舍己为人的革命战士,我们的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26.习作天地。阅读中,我们歌唱鲁滨逊、福克先生等拥有闪光品质的人物。生活中,值得我们歌唱的人、事、物同样很多:辛勤养育我们的父母、谆谆教导我们的老师、与我们共同玩耍的同伴、陪伴我们成长的母校、疫情期间负重前行的逆行者、为我们撑起蓝天的祖国……请结合具体事例,以“________,我为你歌唱”为题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答案】例文:祖国,我为你歌唱2022年10月1日,是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里,全中国人民都为祖国您而骄傲,为您自豪!为庆祝您73岁生日的国庆大阅兵在北京隆重举行,伴随着雄壮的音乐,一排排整齐的方队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徐徐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这一刻,不免让我们回想起您成立以前,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