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完整分享_第1页
经络完整分享_第2页
经络完整分享_第3页
经络完整分享_第4页
经络完整分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络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络的基本功能经络的概念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脉与络脉的区别经脉络脉

含义经有路径之意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是经脉的小分支

循行深浅循行于深部可循行于浅表

循行路径有固定的路径,多为纵行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

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

经脉十二经脉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奇经八脉任、督、冲、带、阴阳跷、阴阳维脉十二经别十二经脉别出的较大分支

经络系统的组成络脉十五别络从十二经脉及任、督脉各分出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浮络分布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孙络最细小的络脉

经络系统的组成

连属部分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部分。连缀四肢百骸,主关节运动的作用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经络系统把人体所有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十二经脉的命名含义每一条经脉的名称都由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个部分组成例如: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手、足

手经循行于上肢足经循行于下肢

阴、阳

阴经循行于四肢内侧阳经循行于四肢外侧脏、腑阴经属脏阳经属腑十二经脉的名称分类手足阴经经脉名称手足阳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三阴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手三阳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三阴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三阳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手三阴经阴经与阳经交接在手足部阳经与阳经交接在头面部阴经与阴经交接在胸腹部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规律头手足胸腹手三阳经足三阳经

手三阴经

足三阴经十二经脉走向与交接规律示意图十二经脉流注次序十二经脉中的气血循环贯注的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表十二经脉表里关系十二经脉中的一条阴经与一条阳经配合关系,即为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体内有络属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十二经脉表里关系,不仅加强了互为表里两经的联系,而且使互为表里的脏与腑,在结构上通过经脉加强了联系,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疗上相互利用。如:

心火可下移小肠

脾经的穴位可用于治疗胃或胃经的疾病十二经脉表里络属关系表阴经(里)属脏络腑阳经(表)属腑络脏手太阴肺大肠手阳明大肠肺手少阴心小肠手太阳小肠心手厥阴心包三焦手少阳三焦心包足太阴脾胃足阳明胃脾足少阴肾膀胱足太阳膀胱肾足厥阴肝胆足少阳胆肝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1)四肢部部位

经脉分布

内侧面(阴经)外侧面(阳经)

前线手太阴经手阳明经上肢中线手厥阴经手少阳经后线手少阴经手太阳经前线足太阴经足阳明经下肢中线足厥阴经足少阳经后线足少阴经足太阳经注:内踝上八寸以下,足厥阴在前,足太阴在中;内踝上八寸以上,足太阴在前,足厥阴在中。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分布手三阳经在上肢的分布上肢下肢足三阴经下肢分布足三阳经下肢分布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2)头面部

部位经脉分布前面面额部手足阳明经面颊部手太阳经侧面耳颞部手足少阳经后面头顶、枕项部足太阳经十二经脉在头部的分布手阳明足阳明手少阳足少阳手太阳足太阳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3)躯干部部位经脉分布第一侧线第二侧线第三侧线胸部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前距胸正中线2寸距胸正中线4寸距胸正中线6寸

腹部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面距腹正中线半寸距腹正中线2寸距腹正中线4寸足厥阴肝经

从少腹斜向上至胁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部位经脉分布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距背正中线一寸半距背正中线三寸)面肩胛部手三阳经侧腋下手三阴经面胁、侧腹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在胸腹部的分布十二经脉在背部的分布手太阴肺经胸旁上肢内侧前大指属肺络大肠脏腑病候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等。经脉病候咽喉肿痛,缺盆部及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主要病侯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咽喉痛、咯血等肺系疾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手阳明大肠经次指上肢外侧前肩前颈鼻旁

属大肠络肺主要病侯脏腑病候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等。经脉病候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咽喉肿痛,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肠胃病、皮肤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足阳明胃经目下面周颈前胸腹第二侧线下肢外侧前次趾

属胃络脾主要病侯

脏腑病侯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肠鸣腹胀,热病,发狂等。

经脉病侯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下肢等本经循行部应疼痛等。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疾病和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足太阴脾经大趾内下肢内侧中、前腹胸第三侧线胸胁部属脾络胃主要病侯脏腑病候胃脘痛,呕吐,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等。

经脉病候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等。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手少阴心经腋下上肢内侧后小指属心系络小肠主要病候脏腑病候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等。经脉病候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手太阳小肠经小指上肢外侧后肩胛颈耳前属小肠络心主要病侯脏腑病候少腹痛,目黄,耳聋等。经脉病候腰脊痛引睾丸,颊肿,咽喉肿痛,肩臂外侧后缘痛等。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项、耳、目、咽喉病和热病、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足太阳膀胱经内眦头项第一侧线项后背腰第一、二侧线骶下肢外侧后小趾属膀胱络脑络肾主要病候脏腑病候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迎风流泪,头痛等。

经脉病证鼻至多涕,鼻衄,项、背、腰、臀部和下肢后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等。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项、口、背、腰、下肢部病证以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一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足少阴肾经小趾下足心下肢内侧后腹胸第一侧线胸部属肾络膀胱络心主要病候脏腑病候咳血,气喘,舌干,水肿,大便秘结,泄泻等。经脉病候咽喉肿痛,腰痛,脊股内后侧痛,痿弱无力,足心热等。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妇科病、前阴病和肾、肺、咽喉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手厥阴心包经乳旁上肢内侧中中指属心包络三焦主要病候脏腑病候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等。经脉病候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等。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手少阳三焦经无名指上肢外侧中肩后颈耳后眉梢属三焦络心包主要病候脏腑病候腹胀,水肿,小便不利等。经脉病候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颊肿,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疼痛等。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侧头、耳、目、胸胁,咽喉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足少阳胆经外眦头颞项侧胁腰侧下肢外侧中第四趾属胆络肝主要病候脏腑病候口苦,目疾,疟疾,偏头痛等。经脉病候缺盆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发热等。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病和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足厥阴肝经大趾外下肢内侧前、中阴部胁部属肝络胆主要病候脏腑病候胁肋胀满,疼痛,胸脘满闷,呕逆,疝气,小便不利等。经脉病候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等。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奇经八脉奇经八脉的名称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奇经与正经的区别奇经八脉的功能:(1)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关系

督脉总督诸阳经,任脉总任诸阴经,带脉总约诸脉(2)调节十二经气血

十二经

(满溢)储存

奇经

气血

(不足)补充

八脉(3)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腑的关系较为密切奇经八脉奇经与正经的区别表

正经奇经循分布区域遍布于全身上肢无奇经分布行循行规则内外、上下、左右循行循行无规则分有规则布络属脏腑与脏腑直接络属无特定络属关系表里关系阴阳经表里相配合无表里配合关系功能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调节十二经气血奇经八脉任、督脉的体表循行(1)任脉

行于前正中线胞中(会阴)下口唇(承浆)(2)督脉

行于后正中线胞中(会阴)上唇系(龈交)任脉

胞中前正中线下口唇(会阴)(承浆)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症。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和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督脉

胞中后正中线上唇系(会阴)(龈交)主要病侯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和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以及相应的内脏疾病。冲脉主胞宫孕子育胎十二经之海、血海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阴、阳蹻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阴、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调节六阴经经气经络的功能《灵枢·经别》:“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的功能(一)联络脏腑器官,沟通表里上下(二)运行气血,营养脏腑组织(三)感应传导作用

1对脏腑组织异常变化的感应传导

2对病邪侵袭的感应传导

3对针灸等刺激的感应传导(四)调节机能平衡

1经络自身的调节作用

2经络对治疗的调节作用经络学说的应用(一)阐释病理变化1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脏腑的传变途径

2内脏病变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表现特定部位的异常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1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

2根据穴位压痛或有结节状、条索状的反应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