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2_第1页
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2_第2页
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2_第3页
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2_第4页
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是在“乡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过程中诞生的一种文学形态。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启蒙”共识的凝聚,很多作家将关注的焦点从文学的新旧与文白论争转移到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乡土文学的创作。很多作家都近乎自觉地参与到建构现代性知识的历史进程中,用民族国家、进步进化、历史目的和必然性等现代性视角来重新审视乡村,由此生产出一系列新的关于乡村的知识与形象:乡村不再是充满牧歌的田园,而是一片衰败的土地。就风物而言,乡村满眼的凄凉、萧索,如鲁迅的《故乡》、许钦文的《父亲的花园》:就习俗而言,乡村充斥着愚昧与迷信,如鲁彦的《岔路》、台静农的《烛焰》;就民风而言,乡村散发着原始野蛮之气,如许杰的《惨雾》、蹇先艾的《水葬》,等等。这些新的乡村形象使传统的“乡里空间"在知识上被“他者化”,并通过文学批评、文学出版、文学教育等传播机制,更新了一大批新青年的乡村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传统宗法制度的瓦解。

②20世纪40年代,以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是解放区的核心政治之一,因此,文艺如何参与到新型乡村社会的建构之中就成为文艺工作者需要面对的具体问题。赵树理、周立波、丁玲、孙犁等作家与时代政治进程联动,完成了对文学的功能与形式的改造,在《小二黑结婚》《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中建构了新的历史观、国家观、家庭观、个人观、爱情观,在介入乡村政治生活的同时,也创造了乡村政治生活。而秧歌剧、新歌剧等新型乡土文艺形式则将自身嵌入乡村现实内部,一方面,营造出了“普遍启蒙"的时代氛围,成为乡村基层社会与革命意识形态之间的精神通道;另一方面,也创设了可参与的文艺空间,使农民摆脱了长期以来“被表述”的被动位置,实现了农民的自我教育,并确立其作为社会主人翁的感性地位。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被确立为推动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性力量,但农民由于长期受宗族宗法文化的束缚,短时间内很难摆脱作为权力从属者的自我身份定位。这一时期的乡土文学参与了对乡村现实的创造,文学从一种表现现实的“社会象征行为"转变为一种介入现实的社会实践。而在介入现实的过程中,“文字”被转化为广播、电影、连环画、新民歌、新秧歌等“图像"和“声音”,形成了一种“非文本中心主义"的文艺形态,调动、激活了群众的感官,使群众的阅读行为转变为观看行为、参与行为。这种文艺形态颠覆了既定的雅/俗之分,和民众的生活世界粘连在一起,将大量不识字的农民纳入到新中国的政治进程之中,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媒介,也是民众自身的发明。

④20世纪80年代,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下,乡土作家再次站到了“启蒙”的位置,在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文学思潮中,添加乡土之维,呼应改革的逻辑,成为推动中国乡村改革的重要力量。何士光的《乡场上》、贾平凹的《腊月·正月》、张炜的《秋天的愤怒》、蒋子龙的《燕赵悲歌》等作品聚焦农村现实,既彰显了农村改革的必然性,也揭示了农村改革的阻力,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话语支持。

⑤进入新世纪,中国已经从以农为本、以土为生、以村而治的“乡土中国"形态转变为城乡互动、产业共融的“城乡中国”形态,农民不再牢牢地与土地捆绑在一起,乡土的边界随着农民活动空间的变换而伸展,新乡贤、大学生村官、农民主播、农村代购员等新型乡村人物不断涌现。“城乡中国"形态下乡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结构性变化改变了作家对乡村的固有认知,引发了一股颇具规模的“新乡土写作”热潮。乔叶的《宝水》、付秀莹的《陌上》、关仁山的《白洋淀上》、叶炜的《后土》等作品对新的乡村结构与乡村经验的呈现,与当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实践和思考构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兴起的乡土“非虚构写作",它的出现正代表了一些作家对既有文学形式的不满以及重新把握“新乡土”的尝试与努力,它与生活本身的质感保持了一种同步,虽然它不属于经典意义上的“文学",却蕴含着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所缺少的历史实质和形式强度。

⑥总体而言,乡土文学与乡村建设相伴而生,二者时而相互配合,时而相互对立,其中既有放眼世界的激进,也有重返乡土的犹疑,既有对西方现代性的强烈追求,也有对他者规定的“普遍性"的反思与修正。这种反思与修正在一定程度上使乡土文学溢出了“中国/西方”“传统/现代"等二元阐释框架,加入了“中国道路”的话语建构之中。

(摘编自徐志伟《百年中国乡土文学与乡村建设》)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是在“乡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过程中,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态,它与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

B.20世纪20年代,许多作家重新审视乡村,他们塑造的一系列新的乡村形象,更新了大批新青年的乡村认知,加速了传统宗法制度的瓦解。

C.秧歌剧、新歌剧等新型的文艺形式,将乡村基层社会与革命意识形态紧密联系,为农民提供了可参与的文艺空间,实现了农民的自我教育。

D.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众发明了和自身生活世界密切相关的一种“非文本中心主义”文艺形态,这种文艺形态颠覆了对传统高雅文艺的认知。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40年代,就如何参与新型乡村建设问题,一批作家完成了对文学功能与形式的改造,确立了农民作为社会主人翁的地位。

B.20世纪80年代,乡土文学通过反映农村生活现实,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变革和人们的思想变化,成为推动乡村改革的重要力量。

C.在新世纪产生的“新乡土写作"热潮中,作家们创作的作品呈现出新的乡村结构和乡村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新农村文化建设。

D.乡土文学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既关注中国乡村,也放眼世界,打破了传统与现代的边界,丰富了“中国道路”话语建构的内涵。

3.本文阐述了不同时期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概况,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骆驼祥子》:通过描写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底层民众的痛苦和旧社会的黑暗。

B.《创业史》:通过叙述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过程,表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历史风貌。

C.《平凡的世界》:通过孙少安兄弟的奋斗历程,展现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年的命运轨迹。

D.《哦,香雪》:通过描写香雪的情感波澜与心路历程,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精神追求。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5.在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转变中,新世纪乡土文学作家在哪些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6分)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乡村是一个具有共同风俗习惯、文化和价值的文明共同体。“农村"是相对于“工厂”“商店"之类而言的功能概念,是指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粮食和农作物的地方;而“乡村"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地域概念,它所具有的功能不仅仅是农业生产,还可以开展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各种产业,乡村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于一身的“五脏俱全"的文明载体。因此,“乡村”比“农村"涵盖的范围更大、涵义更丰富。中央提出“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而不用“农村建设”“农村振兴战略",一字之差,其内涵的理念和实践、能量和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乡村建设需要系统价值思维,要从传统的“农村思维”定式转型到全面发展的“乡村思维"上来,将乡村视作一个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生命共同体,一个集生活与生产、社会与文化诸多要素为一体的文明共同体。

乡村建设的生活价值是最基础的价值。乡村作为人类活动原始的空间和场所,是人类生活的起源地。乡村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强化乡村的生活设施建设,扩大乡村的生活空间和范围,使乡村生活带给人们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乡村建设的生活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守护和传承一个国家乃至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脉,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基。一方面,乡村建设的生活价值体现为生活内容的丰富性,确保所有人生命维持、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尤其是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这就需要开拓乡村生活价值的内涵,适应社会发展、人口增加的需要,为人们提供吃穿住用行等各方面的生活必需品。另一方面,乡村建设的生活价值体现为生活方式的改变,通过乡村建设,在传承低碳绿色、有利于人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改变与时代格格不入的落后生活方式。

坐落在绿水青山之间的乡村天然具有亲自然性。乡村建设的生态价值,就是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理念融入村落选址、民居建造、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民间习俗与信仰之中,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原生态多样性。在遵循乡村特点、将现代生活设施有机嵌入乡村生产生活之中的同时,使乡村仍不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地气和烟火气,使乡村变得更加宜居宜业、轻松怡情。否则,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物带来土地污染、水体污染、空气污染,不仅会摧毁乡村的原生态,而且将割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链条;不仅损害乡村建设的生态价值,而且威胁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建设的文化价值指的是保护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乡村文化功能,留住乡村文化的根和魂,使之成为实现乡风文明的有效抓手。文化是乡村建设的精神之魂,没有文化,乡村就只是砖头瓦片堆砌的躯壳。根植于乡村场域的农耕文化集中了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耕作技术、生产经验、劳动方式、工具改进、民间信仰、风俗习惯,还有由此衍生出来的民族传统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礼仪、文化娱乐方式、原始图腾崇拜等,以及几千年来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和乡规民约,上慈下孝、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先民在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中逐渐形成的对自然、世界、自我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蕴含着古老中国“敬畏自然"“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的生态精神。国家领导人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完全可以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乡村建设就是要通过去粗取精、古为今用,加工、挖掘和提升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乡村的文化价值,蕴藏在村落的空间结构之中,在村落形态、乡村肌理、特色民居、农家院落以及祖坟、祠堂、庙宇、戏台、牌楼等公共空间之中;存在于乡村特定的社会结构之中,在特定的家族关系、熟人社会中;存在于以活的生产和生活样态、活的服饰、活的习俗、活的语言和文字等支撑的乡村生产与生活方式之中。乡村建设就是要活化这些载体,使之无声变有声、无色变有色、无生命变有生命,真正成为中华文明的活记忆和活历史。

(选自唐任伍《乡村建设的历史逻辑、价值内涵和未来图景》,有删节)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村建设与农村建设不同,前者内涵丰富范围广,体现为多元素一体的文明建设。

B.乡村建设的生活价值即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

C.乡村建设离不开对大自然的敬畏,现实中我们要保护自然原生态,杜绝环境污染。

D.没有文化的乡村建设不完整,传统文化是历代传承的宝贵遗产,可直接为今所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通过“乡村"与“农村”的比较,澄清了概念内涵,明确了论述说理的范围。

B.“麻雀"“砖头瓦片”等句以喻证法阐述乡村特点,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C.文章引用国家领导人的话,有力证明了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其现实意义。

D.文章为总分结构,从三方面解读乡村建设的价值内涵,体现乡村的文明共同体特点。

3.下列选项,不属于乡村建设的生活价值的一项是()(3分)

A.苗族人民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纺织文化,用传统农耕技术将青山绿水变为丰收之地。

B.某乡村通过胡同治理和形象空间景观提升,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格局。

C.开发科技农场,吸引城里人来到乡村,通过亲身劳动收获食物,获得农耕快乐。

D.医务人员定期入村为村民体检,指导村民运用草药、按摩等疗法维护身体健康。

4.你的家乡是北方一个海边乡村,你寒假回家得知家乡要筹建一处江南园林式景点。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筹建委员会提两条建议。(4分)

5.文中指出“乡村的文化价值……存在于乡村特定的社会结构之中,在特定的家族关系、熟人社会中",请结合《平凡的世界》或《乡土中国》对此做具体阐释。(6分)

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众所周知,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唐诗大大发展了歌行体样式,丰富了诗歌内容,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峰。“唐诗宋词元曲”之说,其中把诗归结于唐,由此可看出唐朝在诗歌历史上的垄断之势。唐保存在《全唐诗》中的诗作40000多首,无数诗坛泰斗,如满天繁星,熠熠生辉。鲁迅先生感叹:“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作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

唐诗的繁荣大抵有三个阶段,即景云中至安史之乱前后(盛唐和代表转折时期的集大成的杜甫);贞元、元和间的中唐诗坛;大和、大中间的晚唐初期诗坛。三个阶段,各自繁荣的特点,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诗歌思想主要倾向的不同,而这则直接受到士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盛唐诗人之追求风骨、兴象、自然的美,与此时士人强烈的入世思想,与他们对建立功业的热烈向往,与他们的充足自信心是分不开的,是他们这种情怀在美学理想上的反映。近百年的安定繁荣,国力强盛,培养了这一代士人的昂扬精神风貌。他们的豪雄气概与建立功业的强烈愿望,几乎处处流露出来。一大批诗人把边塞写得那样神奇壮伟,山河、功业、豪情,完全融为一体;向往、追求、理想,一切都带着明朗基调与乐观情绪。这就是盛唐风骨的思想基础,也就是盛唐风骨表现出清刚壮大的特点,而不同于魏晋风骨悲怆慷慨的原因。可以说,没有这种昂扬的精神风貌,就不会有盛唐风骨,盛唐诗歌之所以为盛唐诗歌,也就难以想象了。

唐代社会衰败的到来,特别是安史乱起之后,政局的突然变化在士人中引起了不同的心理反响。像杜甫那样,同情生民疾苦,系念朝廷安危,一片忠心,一腔血泪,遂在创作中走向写实,于“世上疮痍”中成为“诗中圣哲"。诗歌思想从盛唐的倾向于理想主义转变为杜甫的倾向于写实,当然与战乱引起的杜甫复杂的心理状态的变化有关。但不久,另一部分士人便表现出了另外的倾向,他们在突然到来的大战乱面前表现出了出世的心理状态。“时艰方用武,儒者任浮沉”,他们原先那种渴望立致卿相、建立不世功业的理想,被安史之乱和继之而来的藩镇割据、外族入侵、战乱连绵的政局一扫而光,他们感到生不逢时,在剧烈动荡的生活面前,表现出一种不知所措的情绪。他们已不再追求清刚壮大的气概,而是追求冷落寂寞的境界,追求冲淡与韵味。士人心理状态的变化,造成诗歌思想的这种转变。而诗歌思想的这种变化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标志着唐代诗歌繁荣的第一个高峰的结束,转入一个过渡期,等待着第二次繁荣的到来。

待到贞元、元和年间,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它的智囊们,才仿佛从不知所措的心绪中惊觉起来,产生了一种渴望挽救唐王朝的衰落、渴望中兴的强烈愿望。他们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改革主张,永贞革新自不必说,韩愈的反佛老、裴度的平淮西,以至白居易在《策林》中提出的对政治经济问题的种种见解,都是这种改革愿望的反映。只要看看柳宗元的那种执着求实的精神,看看韩愈反佛老的那种坚决的义无反顾的态度,就可以知道他们尽管政见不同,但希望朝廷强大起来、幻想中兴却是一致的。正是士人的这种改革精神,这种重又振奋起来的心理状态,才给贞元末至元和的文坛带来了新的生机。如果要简单地描述贞元末至元和年间文坛的总的风貌的话,那么可以用一句话加以大致的概括,便是:充满革新精神。诗歌上“讽喻"说的提倡,散文上“明道”说的出现,为革新精神在文学上的反映固不待言;诗歌思想上韩、孟之尚怪奇,李贺之追求瑰丽斑斓,也无一不充满革新精神。正是这种革新的精神,促使中唐诗坛出现了众多创作个性极其鲜明,彼此之间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方法差别极大的诗人和不同的诗派,出现了唐代诗歌的第二次繁荣。可以说,唐诗的第二次繁荣,与此时士人的改革精神关系至为密切。

随着改革的失败,中兴成梦,士人心理又起了变化。虽仍惦念王朝盛衰,时存希望,而又明知衰败之无法挽回,繁华已成陈迹。这种矛盾的思想状态,使此时士人的视野转向对历史的回顾与思索,转向闺阁庭园,给诗歌带来细腻的情思与技巧。唐诗最后一个高潮的特点,同样是与士人心理状态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唐代政治影响下的士人心理状态变化与诗歌思想变化的关系,具有普遍意义。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里文人普遍地走入仕参政的道路,文人的命运和思想变化往往和政局的变化关系至为密切。他们的创作很自然地反映了他们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反映了他们的追求。政

局的变化、士人心理状态的变化与创作倾向的变化、诗歌思想的变化常常是很敏感地联系在一起的,也必然会影响诗歌的兴衰。

(摘编自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不可逾越的高峰,形成了诗歌史的垄断之势,浩如烟海,名家辈出。鲁迅不禁感叹到:“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作完。"

B.盛唐诗以及转折时期的杜甫诗歌带来了唐诗第一阶段的繁荣,但安史乱起后,部分士人一扫盛唐入世心态,第一阶段在过渡中渐渐结束。

C.贞元至元和年间,面对王朝的困境,士人们表现出强烈的改革精神,在改革成功的激励下,涌现出众多优秀诗人,诗坛再度进入了繁荣。

D.唐诗最后一个繁荣阶段出现在晚唐初期。在这一阶段,士人视野转向了对历史的回顾思索和闺阁庭园,诗歌带有了细腻的情思与技巧。

2.根据材料内容,对下列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骨”可喻指人的品格,在文中则是一个古典文学理论术语。“盛唐风骨"是说盛唐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清刚壮大、昂扬向上的特质。

B.“入世”指投身社会,渴望建功;“出世"则相反,指超脱尘世,回归自然。《梦游天姥吟留别》反映的便是李太白入世不顺后的不羁。

C.“写实”在文中指诗歌创作关注社会、反应现实,与“浪漫主义"是相对的。文中第四段所说的“理想主义”指的应该就是“浪漫主义"。

D.“智囊”比喻足智多谋的人,在文中应指为统治阶级谋划的知识分子。贞元、元和年间,他们虽政见不尽相同,但幻想中兴的愿望一致。

3.下列说法不能证明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汉末动乱,人心思统,曹操在赤壁大战前高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B.先秦政治宽松,诗歌萌如春笋,诸如《静女》之类的爱情民歌大量涌现。

C.东晋腐败,求仕艰难,陶潜在看破官场后写下“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北宋柳永入仕不成,浪迹市井,其作品基调依然与时代的繁荣相得益彰。

4.假如让你结合本文观点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出对比评论,请列出评论要点。(4分)

5.从议论文写作的角度来讲,最后一段给我们什么启示?(6分)

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教学质量检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注]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治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二:

要想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就要在继承过去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改良与探索,将依靠国家强制力量保障的法治,和乡土社会长久以来自发形成的非制度化、非程序化的传统乡规民约有机结合起来。

要想在乡村社会推行法治,首先,需要克服传统法治对人们思想上的错误引导,破除传统的藩篱。因为如果人们不摒弃不合时宜的思想,就无法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法治的权利与义务意识,也就无法以此来规范自我的行为,更别提法律的普及了。特别强调的是,如果在破除传统藩篱之前,强行将法律嵌入乡村社会,因为法律具有强制力,一旦使用失当,就会破坏现代法治的形象,激化乡村社会矛盾,现代法治的推行将寸步难行。当然,破除也不是全部摒弃的意思,而是从传统入手,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对原先维系乡土社会秩序的力量保持足够的敬畏之心,寻求二者的平衡状态。其次,深层次挖掘现代法治对于基层社会治理的时代价值,充分考虑各个村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探索各地区的法治模式,使现代法治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中,树立法律的权威。再者,为了更加有效地在乡村社会普及法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继续坚持自上而下地送法下乡模式,组织法治的宣传与培训活动,为乡村社会的民众灌输法治的思想;另一方面,国家也要注重自下而上的普法方式,要从传统的送法下乡模式向主动的迎法下乡模式转变。要借助现代化的媒介,使民众在日常使用电子产品时就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的熏陶,培养法治意识,自觉主动地学习法律知识、法治理念。要避免拿来主义和硬性的法律移植,要让人们信任法律,主动接受法律,不然不仅法治无法普及,就连原本的礼治秩序也会遭到破坏。

礼治既然可以绵延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必有其独特之魅力。历史发展证明,礼治在教化民众和治理社会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礼治对于乡土社会的稳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在几千年以后的当代,我们仍要继续传承这一优秀的治世理念,不断改良与发展,重塑传统礼治的思想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公开场合言明:我们必须有序推进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梳理工作,让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文物、文化典籍之类,而应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礼作为历史渊源颇深的传统文化,必须在现代社会进行创新型转化、创造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丰富传统意义上的礼治。费孝通曾说过我国的文化具有极强的继承性。我国传统文化扎根于乡土社会,故而目前想要实现乡村治理有效,就要重塑以礼为代表的乡村共同体,这样才可以为现代法治的传播提供思想动力。基于此,我们要从乡村的基本单位入手,即立足于家庭,重塑家风文明,从而塑造乡风文明。此外,礼治是我们目前乃至今后都要始终坚持的治世理念,要在发展中不断丰富扩展其内涵,使之与时代同行,为普及现代法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显然,道德与法律在实际生活中难免会碰撞,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不符合道德良知的法律不是良法,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道德与法律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而且,在复杂的社会中,道德与法律各自发挥着自己的力量,二者缺一不可,即礼治与法治缺一不可,谁都不是万能的。作为乡土大地所特有的内生性礼俗文化,不仅不是乡村社会治理路上的绊脚石,还会成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是当代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大方向。其中所说的法治主要靠政府,德治主要靠优秀的文化,自治靠社会组织。而传统的礼治在乡土社会中融合了“三治”的许多功能,因此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坚持传统的礼治,也要不断落实现代的法治,旨在形成农民内在意识与国家外在制度的有机衔接,探索礼治与法治多元共治的新格局,实现二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动。

总的来说,面对现代乡村社会的治理困境,我们既要继承传统礼治中的精华所在,也要不断地传播现代的法治理念,理顺礼治与法治的关系,实现礼法共生、礼法融合,构建多元共治的局面,从而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构建良好的乡风文明,实现乡村振兴。

(摘编自罗新远《乡村社会治理中礼治与法治的实践与思考》)[注]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贡想要废除每月初一告祭祖庙时杀活羊的做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镜花缘》描写了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由此推测礼治社会有“文明"或者“慈善”的一面。

B.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说明孔子对礼残酷的一面也是认可的。

C.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来维持,所以礼治要优于法治。

D.克服传统法治对人们思想的错误引导,破除传统藩篱,是在乡村社会顺利推行法治的前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礼治与法治的关系,但是,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并不完全相同。

B.礼治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是个人长期接受教化而自然形成的结果。

C.材料二立足于家风、乡风文明建设,认为应该着力推动乡土社会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D.材料二综合运用引用论证、因果论证、类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人服礼是主动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没有做过大夫的曾子,在弥留之际要求儿子给他换掉只有大夫才有资格使用的席子。

B.《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中,关羽看到曹操飞扬跋扈、目无君王,就想要杀掉他。

C.子路被敌人砍断了帽子上的带子之后说:“君子死而冠不免。”系好帽子才死去。

D.在牛郎织女这一民间故事中,织女下凡到人间,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

4.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二段的论证思路。(4分)

5.王安石说:“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请你结合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对这句话进行评价。(6分)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古典诗歌的格律化经历了长期的探索。上古时人们已有意识地追求诗歌的语音美,但汉语表意文字的性质掩盖了语音因素,增加了探索语音组合美的难度。韵律的探索在《诗经》中已可见,而对声律的探索却较迟。汉代人们对声调的平仄似乎有所意识,五言诗中,不少诗句第二、第四字平仄相异;到了晋代,人们开始注意到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两句之间平仄相对的语音组合之美。

齐梁时期,诗歌格律的探索进入了与音韵学结合的自觉阶段。受到来华传教的印度僧人以梵文字母拼注汉字语音的启发,中国的音韵学产生。随着韵部的分析和四声的辨定,人们对诗歌语音美的摸索有了理论的指导。沈约首先把音韵学的成果运用于说明诗歌的语音组合,他论述“四声”“八病"之著虽不传,却无疑是关于诗歌语音的理论探讨。齐、梁、陈、隋的诗歌,虽然还未能称之为“律诗”,但已有不少合律之作。

完成格律定型化任务的是唐代的宋之问、沈佺期。元稹指出:“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之后,文体之变极焉。"唐代近体诗的形成,既是对前人长期摸索尝试的总结,又是后代诗歌形式流变的契机,中国诗史自此进入格律化阶段。在发掘本民族语音组合形式美方面,近体诗将对仗与声律结合,体现了追求和谐的古典审美理想。格律包括声律和韵律两要素。基于汉语以声调表义的语音特征,近体诗找到了“平”和“仄"。如何组合平、仄这对语音因素?近体诗结合对仗构成两两相对的基本形式,平仄相间而形成律句,以“对”的形式连结两律句而成“联",以“粘”的形式连结“联"而组成全诗音响整体。于是一扬一抑,回环往复,节奏鲜明而不呆板,富于变化。声律“以异为显”的节奏美和韵律“以同为和"的循环美相配合,声调在起伏抑扬中互相呼应,体现着和谐、整一的古典审美理想,成为古代中国诗美的一种范式。

近体诗在意象组合上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追求对称美的古典审美理想。近体诗把对称整一原则发挥到完美的境地,平仄、粘对、押韵、对仗等规则不仅对诗歌的形式进行规范,而且对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有所制约。意象的构成、意象的组合都由对称的原则指导。这种古典式对称美的审美理想渗透于诗歌的形式与内容,呈现出匀称和谐的意境,成为古代中国诗美的理想境界。

同时,近体诗在艺术风格上体现了中国古代追求含蓄凝炼之美的民族审美意识。中国长期基于血缘关系的比较稳固的社会结构形成了较为沉稳的民族心理,民族的审美意识也趋向精凝、含蓄,追求意在言外,追求韵外之致。近体诗最能体现这种精凝含蓄的审美理想。它以严格的格律,迫使诗人逐字逐句地锤炼,“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它以极精炼的形式,要求诗人把丰富的内容浓缩进去,给读者以最大的想象余地。

最佳形式的确立不能代替一切美,它的副作用是对美的追求的拘限,故历来有成就的诗人都呼吁不能“拘限声病"。当近代倾向于矛盾、发展、不平衡的审美意识代替了和谐、静止、对称的古典审美意识的时候,格律体渐成诗歌的束缚,自由体在更高层次上取代了它的地位。但是,前人对格律的摸索、总结是否于自由体的白话诗毫无意义?显然不是。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闻一多等现代诗人鉴于白话诗不能琅琅上口,就进行过诗歌语音规律的探索。这样看来,历史的经验并非没有借鉴价值。

(摘编自梁文宁《格律化与民族审美范式——近体诗形成的意义》)

【材料二】

很多人认为格律只是形式的约束,为了形式美而约束诗人的自由。但也许没有料到,格律却可以充实诗的活力与多层复杂性。对于没有才能的诗人,格律是强加的,自外面来的限制,诗人被迫去遵守。在上世纪初新诗作者抱着解放自己的想法,抛弃了格律倾向写自由体诗。实则对于真正有才能的诗人,格律并非负面的限制,而是对诗才的积极的挑战。一旦诗人能与格律建成对话,化对抗为相互启迪,格律的要求成了调动诗人生活存储内容的力量和刺激。为了满足格律的声、行、节奏的要求,诗人必须放弃初始比较单纯的逻辑思维与线形进展的主题,而去挖掘自己无意识中或潜意识中库存的生命体验与生活记忆,使之调动起来,进入诗中,满足格律的建构要求。

对于白话诗来讲,形式是隐在的,无形的。才能不高的诗人,缺乏形式感,滥用了形式的自由,写出冗长、贫瘠、没有形式美的诗。但对于才能卓越的诗人,他意识到那无形而又存在的形式感是很难与之商洽交谈的,因此要用最大的毅力与天才,在不可见的形式要求下获得最大的创作自由。获得这种不自由中的自由所需要的艺术才能是极大的,写古典诗在形式挑战前失败,有目共睹;写白话诗在不可见的形式挑战前失败,却往往不被意识,作者甚至可以以其它因素的成就来遮丑,因此在白话诗中,是珠是鱼目更是真伪难辨。可以断言天下不可能有无形式的好诗。

任何优点都可能附带来一些缺点。古典诗形式的严格,使得诗才不高者滥用“典”及套话来过关,这是上世纪初白话文学运动所以能获得大量支持的原因之一,它主张坚决废除陈词滥调,以求创新。但是我们今天回顾几千年诗词的成就,不由得赞叹不已。古人超越了险韵的关山,取得珠玉的诗作,克服不自由后获得的创作自由更喷发了诗歌艺术的奇泉。自由与不自由是相对的,越障的天才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懒散的信步者只浪费了多少诗行。内容呼唤形式,形式延伸内容,二者缺一无法成好诗,一盛一衰也令人扼腕。

(摘编自郑敏《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诗歌的格律化曾经历了从有意识地追求诗歌的语音美到探索韵律、探索声律,到探索格律等长期的过程。

B.宋之问、沈佺期完成了格律定型化的任务,推动了唐代近体诗的形成,使中国诗史从此进入格律化阶段。

C.近体诗以两两相对的基本形式组合平仄,平仄相间形成律句,再以“对"“粘”连结,组成全诗音响整体。

D.前人对格律的摸索与总结对于自由体的白话诗也有一定意义,闻一多等现代诗人曾进行过白话诗语音规律的探索。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梁、陈、隋的诗歌尽管已有不少合律的作品,但因为当时还未完成格律定型化的任务,不能称之为“律诗"。

B.声律“以同为和”,韵律“以异为显",二者相互配合,声调彼此呼应,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的一种审美范式。

C.天才的诗人只要能超越格律的束缚,凭着自己的毅力与卓越才能就可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获得真正的创作自由。

D.自由体取代格律体的直接原因是和谐、静止、对称的古典审美意识被倾向于矛盾、发展、不平衡的审美意识代替。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格律对白话诗的影响的一项是(3分)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徐志摩《再别康桥》)

B.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闻一多《红烛》)

C.在锈蚀的岩壁,但有一只小的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

(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

D.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

4.闻一多曾形象地把格律比作“脚镣”,认为“恐怕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

5.阅读材料一加点词语,请结合杜甫的律诗《登高》的当中两联,指出其“对”的形式与“粘"的形式,说说其作用是什么。(6分)

山东省枣庄三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期末检测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途径。以往一些乡村文化建设项目之所以流于形式或者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乡村文化知之甚少。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性,需要清晰认识三个问题,即乡村有哪些文化,乡村文化保存在哪里,如何建设乡村文化。

乡村是文化的宝库。乡村文化总体而言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农耕文化。这是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知识、技术、理念的综合,包括农学思想、栽培方式、耕作制度、农业技术等。二是乡村手艺。像木匠、石匠、篾匠、刺绣、酿造等技艺,凝结了先人的生存智慧,反映着村民们的精神信仰与心理诉求。三是乡村景观文化。乡村景观以农业活动为基础,以大地景观为背景,由聚落景观、田园景观、社会生活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等共同构成,集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四是乡村节日与习俗。生活习俗作为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包括衣食住行的方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习俗,以及民间信仰与禁忌等广泛内容,也包括乡村艺术和娱乐活动等。

任何文化都需要特定载体,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在乡村。由于传统文化的复杂性,每一类文化的存在空间、呈现形态都不尽相同。以下三个方面对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乡村的空间形态。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的物质载体。乡村空间由村落、民居、院落及公共空间等构成。村落空间具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感化、感染或教育功能。二是乡村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是传承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农具的使用、地方品种的延续与更新、传统栽培措施、特殊的农业制度等都存在于特定农业生产过程之中。三是乡村生活。村民日常生活的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以及街谈巷议、饮食习惯等都是传统文化载体。失去了乡村生活,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会成为“展品”和记忆。农耕文明所孕育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等,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共享、低碳等理念十分契合。在理解乡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乡村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遵守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原则。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他们既是乡村文化的建设者,也是乡村文化的受益者,只有农民最理解乡村文化与自身生产、生活的关系。任何排斥农民主体地位,试图越俎代庖,把本来的主人变成看客的做法,都必然失败。因此,要尊重农民的创造,如倡导德孝文化、弘扬优秀家风、通过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均是来自基层行之有效的乡村文化建设经验。

二是坚持保护好村落原则。丰富的农业文化以及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邻里互助、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存在于乡村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之中,农家院落及其特定的排列方式构成的村落形态、村落公共空间,乡村的劳动与消费方式、节日与交往习俗,以及乡村的家庭、家族、邻里、亲缘关系等,都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和延续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正是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的重要原因。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乡村文化建设只有从保护村落开始,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出现建设性破坏。

(摘编自朱启臻《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材料二: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关于乡村文化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村文化建设项目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是因为人们对乡村文化知之甚少。

B.乡村文化由农耕文化、乡村手艺、乡村景观文化、乡村节日与习俗组成,缺一不可。

C.乡村文化存在于乡村空间形态中,而村落空间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感化或教育作用。

D.乡村文化建设只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做到与时俱进,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其首要任务是弄清乡村文化的类别、内涵等。

B.只有坚持让农民成为乡村的主人,尊重农民的创造,才能建设好乡村和乡村文化。

C.作者运用史禄国先生所述例子,证明了中国人不管条件如何也要坚持种地的乡土性。

D.土地是种地人赖以生存的资本,但它的不可流动性,也会使之成为种地人的束缚。

3.下列选项,不能完全视为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有效举措的是(3分)

A.梅李镇收集村民旧房改造剩下的砖瓦木料及老式门窗等材料建设“美丽乡村”。

B.蒋巷村改造村居环境,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吸引众多远近游客。

C.虞山镇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在老城、新城大面积圈地划块,建单元楼。

D.沙家浜党员群众修缮革命旧址,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材料二中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请结合材料一谈谈如何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体现其乡土性。(6分)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是在“乡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过程中诞生的一种文学形态。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启蒙”共识的凝聚,很多作家将关注的焦点从文学的新旧与文白论争转移到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乡土文学的创作。很多作家都近乎自觉地参与到建构现代性知识的历史进程中,用民族国家、进步进化、历史目的和必然性等现代性视角来重新审视乡村,由此生产出一系列新的关于乡村的知识与形象:乡村不再是充满牧歌的田园,而是一片衰败的土地。就风物而言,乡村满眼的凄凉、萧索,如鲁迅的《故乡》、许钦文的《父亲的花园》:就习俗而言,乡村充斥着愚昧与迷信,如鲁彦的《岔路》、台静农的《烛焰》;就民风而言,乡村散发着原始野蛮之气,如许杰的《惨雾》、蹇先艾的《水葬》,等等。这些新的乡村形象使传统的“乡里空间"在知识上被“他者化”,并通过文学批评、文学出版、文学教育等传播机制,更新了一大批新青年的乡村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传统宗法制度的瓦解。

②20世纪40年代,以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是解放区的核心政治之一,因此,文艺如何参与到新型乡村社会的建构之中就成为文艺工作者需要面对的具体问题。赵树理、周立波、丁玲、孙犁等作家与时代政治进程联动,完成了对文学的功能与形式的改造,在《小二黑结婚》《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中建构了新的历史观、国家观、家庭观、个人观、爱情观,在介入乡村政治生活的同时,也创造了乡村政治生活。而秧歌剧、新歌剧等新型乡土文艺形式则将自身嵌入乡村现实内部,一方面,营造出了“普遍启蒙"的时代氛围,成为乡村基层社会与革命意识形态之间的精神通道;另一方面,也创设了可参与的文艺空间,使农民摆脱了长期以来“被表述”的被动位置,实现了农民的自我教育,并确立其作为社会主人翁的感性地位。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被确立为推动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性力量,但农民由于长期受宗族宗法文化的束缚,短时间内很难摆脱作为权力从属者的自我身份定位。这一时期的乡土文学参与了对乡村现实的创造,文学从一种表现现实的“社会象征行为"转变为一种介入现实的社会实践。而在介入现实的过程中,“文字”被转化为广播、电影、连环画、新民歌、新秧歌等“图像"和“声音”,形成了一种“非文本中心主义"的文艺形态,调动、激活了群众的感官,使群众的阅读行为转变为观看行为、参与行为。这种文艺形态颠覆了既定的雅/俗之分,和民众的生活世界粘连在一起,将大量不识字的农民纳入到新中国的政治进程之中,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媒介,也是民众自身的发明。

④20世纪80年代,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下,乡土作家再次站到了“启蒙”的位置,在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文学思潮中,添加乡土之维,呼应改革的逻辑,成为推动中国乡村改革的重要力量。何士光的《乡场上》、贾平凹的《腊月·正月》、张炜的《秋天的愤怒》、蒋子龙的《燕赵悲歌》等作品聚焦农村现实,既彰显了农村改革的必然性,也揭示了农村改革的阻力,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话语支持。

⑤进入新世纪,中国已经从以农为本、以土为生、以村而治的“乡土中国"形态转变为城乡互动、产业共融的“城乡中国”形态,农民不再牢牢地与土地捆绑在一起,乡土的边界随着农民活动空间的变换而伸展,新乡贤、大学生村官、农民主播、农村代购员等新型乡村人物不断涌现。“城乡中国"形态下乡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结构性变化改变了作家对乡村的固有认知,引发了一股颇具规模的“新乡土写作”热潮。乔叶的《宝水》、付秀莹的《陌上》、关仁山的《白洋淀上》、叶炜的《后土》等作品对新的乡村结构与乡村经验的呈现,与当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实践和思考构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兴起的乡土“非虚构写作",它的出现正代表了一些作家对既有文学形式的不满以及重新把握“新乡土”的尝试与努力,它与生活本身的质感保持了一种同步,虽然它不属于经典意义上的“文学",却蕴含着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所缺少的历史实质和形式强度。

⑥总体而言,乡土文学与乡村建设相伴而生,二者时而相互配合,时而相互对立,其中既有放眼世界的激进,也有重返乡土的犹疑,既有对西方现代性的强烈追求,也有对他者规定的“普遍性"的反思与修正。这种反思与修正在一定程度上使乡土文学溢出了“中国/西方”“传统/现代"等二元阐释框架,加入了“中国道路”的话语建构之中。

(摘编自徐志伟《百年中国乡土文学与乡村建设》)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是在“乡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过程中,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态,它与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

B.20世纪20年代,许多作家重新审视乡村,他们塑造的一系列新的乡村形象,更新了大批新青年的乡村认知,加速了传统宗法制度的瓦解。

C.秧歌剧、新歌剧等新型的文艺形式,将乡村基层社会与革命意识形态紧密联系,为农民提供了可参与的文艺空间,实现了农民的自我教育。

D.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众发明了和自身生活世界密切相关的一种“非文本中心主义”文艺形态,这种文艺形态颠覆了对传统高雅文艺的认知。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40年代,就如何参与新型乡村建设问题,一批作家完成了对文学功能与形式的改造,确立了农民作为社会主人翁的地位。

B.20世纪80年代,乡土文学通过反映农村生活现实,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变革和人们的思想变化,成为推动乡村改革的重要力量。

C.在新世纪产生的“新乡土写作"热潮中,作家们创作的作品呈现出新的乡村结构和乡村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新农村文化建设。

D.乡土文学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既关注中国乡村,也放眼世界,打破了传统与现代的边界,丰富了“中国道路”话语建构的内涵。

3.本文阐述了不同时期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概况,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骆驼祥子》:通过描写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底层民众的痛苦和旧社会的黑暗。

B.《创业史》:通过叙述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过程,表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历史风貌。

C.《平凡的世界》:通过孙少安兄弟的奋斗历程,展现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年的命运轨迹。

D.《哦,香雪》:通过描写香雪的情感波澜与心路历程,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精神追求。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5.在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转变中,新世纪乡土文学作家在哪些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6分)

1.D(“颠覆了对传统高雅文艺的认知"表述不当,文中是“颠覆了既定的雅/俗之分”)

2.A(“确立了农民作为社会主人翁的地位"表述不当,文中是“秧歌剧、新歌剧等新型乡土文艺形式”确立了农民“作为社会主人翁的感性地位")

3.A(《骆驼祥子》不属于乡土文学)

4.本文为分总结构;第①段到第⑤段分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在介入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概况,第⑥段总说乡土文学与乡村建设的关系及意义。

(结构特征2分,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2分,共4分。如将第一句话作为总说,答“总分总”关系亦可得分)

5.①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新型乡村人物形象;②呈现出了新的乡村结构与乡村经验,与当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构成了一种良性互动;③探索了乡土“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形式,弥补了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所缺少的历史实质和形式强度。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乡村是一个具有共同风俗习惯、文化和价值的文明共同体。“农村"是相对于“工厂”“商店"之类而言的功能概念,是指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粮食和农作物的地方;而“乡村"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地域概念,它所具有的功能不仅仅是农业生产,还可以开展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各种产业,乡村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于一身的“五脏俱全"的文明载体。因此,“乡村”比“农村"涵盖的范围更大、涵义更丰富。中央提出“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而不用“农村建设”“农村振兴战略",一字之差,其内涵的理念和实践、能量和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乡村建设需要系统价值思维,要从传统的“农村思维”定式转型到全面发展的“乡村思维"上来,将乡村视作一个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生命共同体,一个集生活与生产、社会与文化诸多要素为一体的文明共同体。

乡村建设的生活价值是最基础的价值。乡村作为人类活动原始的空间和场所,是人类生活的起源地。乡村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强化乡村的生活设施建设,扩大乡村的生活空间和范围,使乡村生活带给人们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乡村建设的生活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守护和传承一个国家乃至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脉,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基。一方面,乡村建设的生活价值体现为生活内容的丰富性,确保所有人生命维持、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尤其是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这就需要开拓乡村生活价值的内涵,适应社会发展、人口增加的需要,为人们提供吃穿住用行等各方面的生活必需品。另一方面,乡村建设的生活价值体现为生活方式的改变,通过乡村建设,在传承低碳绿色、有利于人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改变与时代格格不入的落后生活方式。

坐落在绿水青山之间的乡村天然具有亲自然性。乡村建设的生态价值,就是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理念融入村落选址、民居建造、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民间习俗与信仰之中,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原生态多样性。在遵循乡村特点、将现代生活设施有机嵌入乡村生产生活之中的同时,使乡村仍不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地气和烟火气,使乡村变得更加宜居宜业、轻松怡情。否则,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物带来土地污染、水体污染、空气污染,不仅会摧毁乡村的原生态,而且将割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链条;不仅损害乡村建设的生态价值,而且威胁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建设的文化价值指的是保护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乡村文化功能,留住乡村文化的根和魂,使之成为实现乡风文明的有效抓手。文化是乡村建设的精神之魂,没有文化,乡村就只是砖头瓦片堆砌的躯壳。根植于乡村场域的农耕文化集中了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耕作技术、生产经验、劳动方式、工具改进、民间信仰、风俗习惯,还有由此衍生出来的民族传统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礼仪、文化娱乐方式、原始图腾崇拜等,以及几千年来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和乡规民约,上慈下孝、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先民在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中逐渐形成的对自然、世界、自我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蕴含着古老中国“敬畏自然"“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的生态精神。国家领导人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完全可以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乡村建设就是要通过去粗取精、古为今用,加工、挖掘和提升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乡村的文化价值,蕴藏在村落的空间结构之中,在村落形态、乡村肌理、特色民居、农家院落以及祖坟、祠堂、庙宇、戏台、牌楼等公共空间之中;存在于乡村特定的社会结构之中,在特定的家族关系、熟人社会中;存在于以活的生产和生活样态、活的服饰、活的习俗、活的语言和文字等支撑的乡村生产与生活方式之中。乡村建设就是要活化这些载体,使之无声变有声、无色变有色、无生命变有生命,真正成为中华文明的活记忆和活历史。

(选自唐任伍《乡村建设的历史逻辑、价值内涵和未来图景》,有删节)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村建设与农村建设不同,前者内涵丰富范围广,体现为多元素一体的文明建设。

B.乡村建设的生活价值即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

C.乡村建设离不开对大自然的敬畏,现实中我们要保护自然原生态,杜绝环境污染。

D.没有文化的乡村建设不完整,传统文化是历代传承的宝贵遗产,可直接为今所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通过“乡村"与“农村”的比较,澄清了概念内涵,明确了论述说理的范围。

B.“麻雀"“砖头瓦片”等句以喻证法阐述乡村特点,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C.文章引用国家领导人的话,有力证明了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其现实意义。

D.文章为总分结构,从三方面解读乡村建设的价值内涵,体现乡村的文明共同体特点。

3.下列选项,不属于乡村建设的生活价值的一项是()(3分)

A.苗族人民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纺织文化,用传统农耕技术将青山绿水变为丰收之地。

B.某乡村通过胡同治理和形象空间景观提升,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格局。

C.开发科技农场,吸引城里人来到乡村,通过亲身劳动收获食物,获得农耕快乐。

D.医务人员定期入村为村民体检,指导村民运用草药、按摩等疗法维护身体健康。

4.你的家乡是北方一个海边乡村,你寒假回家得知家乡要筹建一处江南园林式景点。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筹建委员会提两条建议。(4分)

5.文中指出“乡村的文化价值……存在于乡村特定的社会结构之中,在特定的家族关系、熟人社会中",请结合《平凡的世界》或《乡土中国》对此做具体阐释。(6分)

1.(3分)A(B.以偏概全;C.“杜绝环境污染”错;D.“直接为今所用"错)

2.(3分)B(“麻雀”“砖头瓦片"等不是喻证法)

3.(3分)B(B项是文化价值)

4.(4分)①要遵循乡村特点,充分保护和利用家乡北方海边的原生态多样性,不要盲目营造江南园林式景点;②可以提取家乡中有关海洋文化、节日礼俗、特色民居等方面的文化元素,活化并提升家乡传统文化的价值。(每点2分)

5.(6分)(每点3分,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示例一:以《乡土中国》为例,乡村的文化价值表现为:①注重人伦与人情,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看重邻里互助、尊老爱幼等美德,它往往遵循由己及外的差序格局特点形成社会结构关系;②注重家族关系,重视家族事业的延续,表现为父子传承重于夫妻情感的乡规民俗;③注重礼治秩序,依据熟人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和他人,人们在传统的教化中养成主动服从礼的习惯。

示例二:以《平凡的世界》为例,乡村的文化价值表现为:①尽管经济贫穷,但坚守父慈子孝、长幼有序等家族伦理秩序,如孙家对祖母的奉养、兄弟间的照顾、子女们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等;②农民的韧性、执着与朴素的智慧,如孙少安诚信仁义、勤劳能干,在家乡开办砖厂,凭借敏锐的“差序”意识,打通一个个圈子,带领本村人发家致富。

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众所周知,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唐诗大大发展了歌行体样式,丰富了诗歌内容,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峰。“唐诗宋词元曲"之说,其中把诗归结于唐,由此可看出唐朝在诗歌历史上的垄断之势。唐保存在《全唐诗》中的诗作40000多首,无数诗坛泰斗,如满天繁星,熠熠生辉。鲁迅先生感叹:“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作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

唐诗的繁荣大抵有三个阶段,即景云中至安史之乱前后(盛唐和代表转折时期的集大成的杜甫);贞元、元和间的中唐诗坛;大和、大中间的晚唐初期诗坛。三个阶段,各自繁荣的特点,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诗歌思想主要倾向的不同,而这则直接受到士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盛唐诗人之追求风骨、兴象、自然的美,与此时士人强烈的入世思想,与他们对建立功业的热烈向往,与他们的充足自信心是分不开的,是他们这种情怀在美学理想上的反映。近百年的安定繁荣,国力强盛,培养了这一代士人的昂扬精神风貌。他们的豪雄气概与建立功业的强烈愿望,几乎处处流露出来。一大批诗人把边塞写得那样神奇壮伟,山河、功业、豪情,完全融为一体;向往、追求、理想,一切都带着明朗基调与乐观情绪。这就是盛唐风骨的思想基础,也就是盛唐风骨表现出清刚壮大的特点,而不同于魏晋风骨悲怆慷慨的原因。可以说,没有这种昂扬的精神风貌,就不会有盛唐风骨,盛唐诗歌之所以为盛唐诗歌,也就难以想象了。

唐代社会衰败的到来,特别是安史乱起之后,政局的突然变化在士人中引起了不同的心理反响。像杜甫那样,同情生民疾苦,系念朝廷安危,一片忠心,一腔血泪,遂在创作中走向写实,于“世上疮痍"中成为“诗中圣哲”。诗歌思想从盛唐的倾向于理想主义转变为杜甫的倾向于写实,当然与战乱引起的杜甫复杂的心理状态的变化有关。但不久,另一部分士人便表现出了另外的倾向,他们在突然到来的大战乱面前表现出了出世的心理状态。“时艰方用武,儒者任浮沉",他们原先那种渴望立致卿相、建立不世功业的理想,被安史之乱和继之而来的藩镇割据、外族入侵、战乱连绵的政局一扫而光,他们感到生不逢时,在剧烈动荡的生活面前,表现出一种不知所措的情绪。他们已不再追求清刚壮大的气概,而是追求冷落寂寞的境界,追求冲淡与韵味。士人心理状态的变化,造成诗歌思想的这种转变。而诗歌思想的这种变化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标志着唐代诗歌繁荣的第一个高峰的结束,转入一个过渡期,等待着第二次繁荣的到来。

待到贞元、元和年间,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它的智囊们,才仿佛从不知所措的心绪中惊觉起来,产生了一种渴望挽救唐王朝的衰落、渴望中兴的强烈愿望。他们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改革主张,永贞革新自不必说,韩愈的反佛老、裴度的平淮西,以至白居易在《策林》中提出的对政治经济问题的种种见解,都是这种改革愿望的反映。只要看看柳宗元的那种执着求实的精神,看看韩愈反佛老的那种坚决的义无反顾的态度,就可以知道他们尽管政见不同,但希望朝廷强大起来、幻想中兴却是一致的。正是士人的这种改革精神,这种重又振奋起来的心理状态,才给贞元末至元和的文坛带来了新的生机。如果要简单地描述贞元末至元和年间文坛的总的风貌的话,那么可以用一句话加以大致的概括,便是:充满革新精神。诗歌上“讽喻”说的提倡,散文上“明道"说的出现,为革新精神在文学上的反映固不待言;诗歌思想上韩、孟之尚怪奇,李贺之追求瑰丽斑斓,也无一不充满革新精神。正是这种革新的精神,促使中唐诗坛出现了众多创作个性极其鲜明,彼此之间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方法差别极大的诗人和不同的诗派,出现了唐代诗歌的第二次繁荣。可以说,唐诗的第二次繁荣,与此时士人的改革精神关系至为密切。

随着改革的失败,中兴成梦,士人心理又起了变化。虽仍惦念王朝盛衰,时存希望,而又明知衰败之无法挽回,繁华已成陈迹。这种矛盾的思想状态,使此时士人的视野转向对历史的回顾与思索,转向闺阁庭园,给诗歌带来细腻的情思与技巧。唐诗最后一个高潮的特点,同样是与士人心理状态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唐代政治影响下的士人心理状态变化与诗歌思想变化的关系,具有普遍意义。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里文人普遍地走入仕参政的道路,文人的命运和思想变化往往和政局的变化关系至为密切。他们的创作很自然地反映了他们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反映了他们的追求。政

局的变化、士人心理状态的变化与创作倾向的变化、诗歌思想的变化常常是很敏感地联系在一起的,也必然会影响诗歌的兴衰。

(摘编自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不可逾越的高峰,形成了诗歌史的垄断之势,浩如烟海,名家辈出。鲁迅不禁感叹到:“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作完。”

B.盛唐诗以及转折时期的杜甫诗歌带来了唐诗第一阶段的繁荣,但安史乱起后,部分士人一扫盛唐入世心态,第一阶段在过渡中渐渐结束。

C.贞元至元和年间,面对王朝的困境,士人们表现出强烈的改革精神,在改革成功的激励下,涌现出众多优秀诗人,诗坛再度进入了繁荣。

D.唐诗最后一个繁荣阶段出现在晚唐初期。在这一阶段,士人视野转向了对历史的回顾思索和闺阁庭园,诗歌带有了细腻的情思与技巧。

2.根据材料内容,对下列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骨"可喻指人的品格,在文中则是一个古典文学理论术语。“盛唐风骨”是说盛唐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清刚壮大、昂扬向上的特质。

B.“入世"指投身社会,渴望建功;“出世”则相反,指超脱尘世,回归自然。《梦游天姥吟留别》反映的便是李太白入世不顺后的不羁。

C.“写实"在文中指诗歌创作关注社会、反应现实,与“浪漫主义”是相对的。文中第四段所说的“理想主义"指的应该就是“浪漫主义”。

D.“智囊"比喻足智多谋的人,在文中应指为统治阶级谋划的知识分子。贞元、元和年间,他们虽政见不尽相同,但幻想中兴的愿望一致。

3.下列说法不能证明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汉末动乱,人心思统,曹操在赤壁大战前高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B.先秦政治宽松,诗歌萌如春笋,诸如《静女》之类的爱情民歌大量涌现。

C.东晋腐败,求仕艰难,陶潜在看破官场后写下“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北宋柳永入仕不成,浪迹市井,其作品基调依然与时代的繁荣相得益彰。

4.假如让你结合本文观点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出对比评论,请列出评论要点。(4分)

5.从议论文写作的角度来讲,最后一段给我们什么启示?(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C(3分。“改革成功”错,第6段明确说“随着改革的失败,中兴成梦")

2.C(3分。文中的“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不能划等号)

3.B(3分。《静女》代表的先秦《诗经》爱情诗大都是民歌,不是文人诗)

4.①北宋统一繁荣,士人自信昂扬,苏轼《念奴娇》虽然慨叹个人际遇,但整体基调乐观旷达。

②南宋偏安一隅,士人备受压抑,稼轩《永遇乐》虽然心系家国命运,但整体基调慷慨悲愤。

(4分。每条对政治形势或文人心态作出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