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1页
《中国建筑史》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2页
《中国建筑史》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3页
《中国建筑史》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4页
《中国建筑史》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建筑史》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样本)

(总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合计20分)

①祈年殿

答:祈年殿是天坛建筑群中的重要建筑,是明清时期皇帝祈祷五谷丰

收的场所。它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攒尖顶建筑,高38米,直径32.72米,

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构造。大殿中心4根柱代表一年四季,内檐柱

12根象征12个月,外檐柱12根象征12个时辰,内外檐柱24根代

表24个节气。

②方上

答:汉代帝王陵墓形式。具体方法是挖坑筑石为墓,用黄土层层夯筑

呈覆斗形而为坟,这与秦汉时以方形为贵有关。认为帝王是大地的主

宰,按天圆地方之说,所以取方形。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和西安西郊

的西汉陵都属于“方上”,

③歇山

答:我国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歇山顶的等级仅次于虎殿顶。由一

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俄脊组成,故称为九脊殿。它也有单檐、重

檐的形式。在宫殿中的次要建筑和住宅园林中,又有无正脊的卷棚歇

山顶。

④抬梁式

答:抬梁式构造是中国古代木构造的一种主要形式,大多应用于官

式建筑与北方民间建筑中。其根本构造特征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

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在置梁.梁的两端并承楝;如是层叠而上,在

最上的梁中心放脊瓜柱的承脊楝.这种构造在我国应用很广,多用于

官式和北方民间建筑,特别北方更是如此.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

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重要建

筑则用斗拱承载出挑.主要构件,梁,柱,楝,杨。

⑤坐斗

答: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构件称为坐斗(大斗,宋为护斗)有时也可

以单独使用。(学生可示意简图)

⑥雀替

答:雀替是中国古建筑中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杨的木构

件,具有稳定和装饰的功能。可以缩短梁杨的净跨距离;也用在柱间

的落挂下,但是为纯装饰性构件。能增加梁头抗剪力气或削减梁杨间

的跨距。雀替从力学上的构件,渐渐进展成美学的构件。

⑦《园冶》

答:《园冶》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

著。由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全书共3卷,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

局部。该书是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的专著,全书论述

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

总结了造园阅历,是一部争论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为后世的园林建

筑供给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仿照的范本。

⑧李春

答:是我国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他建筑了举世著名的赵州桥,开创

了我国桥梁建筑的崭局面,为我国桥梁技术的进展作出了巨大奉献。赵

州桥位于今河北省赵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拱桥,也是世界上

现存最古老、跨度最长的敝肩圆弧拱桥。

⑨留园

答: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我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该园在空间上

的突出处理,充分表达了古代造园家的超群技艺、卓越才智和江南园

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该园占地30余亩,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

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东部以建筑为主;西

部环境偏僻,富有山林野趣;北部富有乡村田园风味。

⑩麟德殿

答:麟德殿是迄今所见唐代建筑中形体组合最简洁的大建筑群。位于

大明宫太液池西的一座高地上。它的遗址已被开掘,底层面积合计约

达5000平方米,由四座殿堂(其中两座是楼)前后严密串连而成,是

中国最大的殿堂。在主体建筑左右各有一座方形和矩形高台,台上有

体量较小的建筑,各以弧形飞桥与大殿上层相通。德殿以数座殿堂凹

凸错落地结合到一起,以东西的较小建筑衬托出主体建筑,使整体形

象更为壮丽、丰富,表达了唐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二.识图说明:建筑名称,产生朝代和所在地。(每图3分,共

15分)

①②

识图答案:(列表方式)(留意:序号错位分)

图片

图名产生的朝代产生的地点

序号

①晋祠圣母殿宋朝山西省太原市

②陕西歧山凤雏村遗址西周陕西

③嵩岳寺塔北魏河南郑州登封市

④高颐墓石阙东汉四川省雅安市

⑤午门明北京

三.给以下建筑类型各写出一个实例名称。(5分)

(1)阁楼式塔

答:山西应县迦塔释(仅为参考答案)

(2)密檐式塔

答:河南开封嵩岳寺塔

(3)单层塔

答:山西四门寺神通塔

(4)喇嘛塔

答:北京妙应寺白塔

(5)金刚宝座塔

答:云南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

四、绘图题(15分)

1.绘出北京天坛总平面示意图

答案参见《中国建筑史》教材(第5版)第123页图4-21

五、简答题(25分)

1、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占15分)

答案(要点):佛光寺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唐代木构架建筑,建于晚唐

时期,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的成熟期。大殿平面形式为金箱斗底槽,面

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四间),七铺作双抄双下昂,单檐四阿殿,屋

面坡度较平缓。正脊和檐口都有升起曲线,有侧脚,承受了叉手和托

脚,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大的

柱身,肥硕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

2、试述穿斗式构架的优缺点?(占10分)

答案(要点):优点:1)以竖向的木柱来代替横向的木梁,2).以小材

来取代大材.,3).简化了屋面用料4).简化了屋檐的悬挑构造5).增加

了构架空间的整体性;6).增加了构架的灵敏适用性。,

缺点:1)密柱导致的小跨度,不能适应大空间的需要;2)小规格用料

和简便的构造,不能适应厚重的荷载。

六、论述题(20分)

试论述故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艺术成就。

答案(要点):故宫建筑群是现在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也是

最精巧的宫殿建筑。它的主要成就包括:1)

规模宏大、布局严整。

仅以宫殿的核心局部紫禁城为例,它东西长760米,南北长960

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依据宫廷建筑的一般习惯,故宫也可以分作

皇帝处理政务的外朝和皇帝起居的内廷两大局部。故宫中的乾清门,

就是外朝和内廷之间的分界限。外朝以“三大殿”一一太和殿、中和

殿、保和殿为主,前有太和门,两侧有文华殿和武英殿两组宫殿。内

廷以“后三宫”一一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它的两侧是供嫔

妃居住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宫六院”。故宫的这

种总体布局,突出地表达了传统的封建礼制“前朝后寝”的制度。2)

建筑群组合方式集中表达了中国古建筑群体设计思想。

整个故宫的设计思想突出地表达了封建帝王的权力和森严的封建

等级制度。例如,主要建筑除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外,特别强

调其中的“三大殿”,“三大殿”中又重点突出进展朝会大典的太和殿

(俗称金銮殿)。为此,在总体布局上,“三大殿”不仅占据了故宫中

最主要的空间,而且它前面的广场面积达2.5公顷,有力地衬托出太

和殿是整个宫城的主脑。再加上太和殿又位于高8米分作三层的汉白玉

石殿基上,每层都有汉白玉石刻的栏杆围绕,并有三层石雕“御路”。使

太和殿显得更加威猛无比,远望如同神话中的琼宫仙阙,气象非凡。至

于内廷及其它局部,由于它们附属于外朝,故布局比较紧凑。3)

辉煌的建筑单体艺术

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

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如同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

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华美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进展

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

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

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

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重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进展大典

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

的场所。

4)建筑颜色的奇异运用

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颜色也最擅长使用色

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构造体系分不开的。由于木料不能经

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承受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方法,以保护

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样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到达有用、结

实与美观相结合。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杨等处

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颜色方面积存了丰富的

阅历,例如在北方的宫殿、官衙建筑中,很擅长运用鲜亮颜色的比照

与调和。房屋的主体局部、也即常常可以照到阳光的局部,一般用暖

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局部,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

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温存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比照。朱红

色门窗局部和蓝、绿色的檐下局部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

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加了装

饰效果。

故宫在这种颜色体系的根底上再加上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

下面并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洁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在华北平原秋

高气爽、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