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电话网2教材_第1页
第5章-电话网2教材_第2页
第5章-电话网2教材_第3页
第5章-电话网2教材_第4页
第5章-电话网2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电话网技术1作业讲解-业务网技术1.简述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并列举与各层交换技术的层次对应关系。21.简述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并列举与各层交换技术的层次对应关系。电路交换和电话网、数字数据网DDN以及移动通信网相当于OSI模型的第1层,即物理层交换,无需使用协议;帧中继及帧中继网相当于OSI模型的低2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并对数据链路层进行了简化;ATM协议相当于OSI模型的低2层,但比帧中继还简化;作业讲解-业务网技术32.通信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可概括为哪四种功能?接口功能——用户接口和中继接口分别将用户线和中继线终接到交换网络连接功能——通过交换网络可实现任意入线和任意出线之间的连接(物理连接或虚拟连接)控制功能——交换系统实现信息自动交换的保障;电信交换系统采用分散控制方式信令功能——电信网中的接续控制指令,通过信令可以使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交换节点设备和传输设备协同运行作业讲解-业务网技术4作业讲解3.名词解释:无连接、面向连接、物理连接、逻辑连接。

面向连接:进行数据传输之前数据发送方必须要与数据接收方建立连接,通信结束后,要释放连接。

无连接: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数据发送方不必与数据接收方建立连接,而可以直接向数据接收方发送信息。物理连接:指用户通信过程中,无论用户有无信息传送,交换网络始终按照预先分配的物理带宽资源保持其专用的接续通路。

逻辑连接:只有在用户有信息传送时,才按需分配物理带宽资源,提供接续通路,也称“虚连接”。51窄带综合业务网技术234电话网概述

电信管理网智能网技术移动电话网5课程回顾课程回顾:电话网组成用户终端(用户话机)+节点交换设备+传输线路7课程回顾:电话网结构我国电话网结构(三级网):长途电话网、本地电话网、用户接入网。长途电话网结构本地电话网结构(二级网)8课程回顾:电话网的路由选择路由:网络中任意两个交换中心之间建立一个呼叫连接或传递信息的途径,它可以由一个电路群组成,也可以由多个电路群经交换局串接而成。路由选择:路由选择也称选路,是指一个交换中心呼叫另外一个交换中心时在多个可传递信息的途径中进行选择,对于一次呼叫而言,直到选到了目标局,路由选择才算结束。有级选路结构与无级选路结构固定选路与动态选路9课程回顾:电话网的编号计划本地电话国内长途电话不超过11位国际长途电话10课程回顾:电话信令网的组成与结构信令网组成:信令网由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和信令链路(link)组成信令网组成无级信令网有级信令网11课程回顾:电话信令网的组成与结构三级信令网结构12课程内容1

窄带综合业务网技术234电话网概述

电信管理网智能网技术移动电话网55.2.1ISDN的概念(由来)

1.综合数字网(IDN)众所周知,通信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当一种网络的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都采用数字系统时,就称为综合数字网(IntegratedDigitalNetwork,IDN)。这里的“综合”是指将“数字链路”和“数字结点”合在一个网络中。如果将各种不同的业务信息经数字化后都在同一个网络中传送,这就是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ISDN)。这里的“综合”既指“综合业务”,也指“综合数字网”。5.2.1ISDN的概念(续)

1.综合数字网(IDN)IDN实现从本地交换节点至另一端本地交换节点间的数字连接,并不涉及用户接续到网络的方式。IDN概念示意图5.2.1ISDN的概念(续)

1.综合数字网(IDN)5.2.1ISDN的概念(续)

1.综合数字网(IDN)IDN的缺点1.经济性差:各种网络互不兼容,终端和接入设备专用,增加用户投资;2.效率低:专网专用,难以互通,资源利用率低;3.用户使用不方便:各种网络标准不同、号码不同、接入过程不同;4.管理复杂:不同网络由不同的网络管理部门管理,增加业务困难。为了克服IDN的上述缺点,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网络的分立状况,用一个单一的网络来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业务,由此发展了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ISDN是这样一个网络,它以电话IDN为基础发展演变而来的,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提供包括包括话音和非话音在内的多种电信业务,用户的接入是通过有限的、标准的多用途用户/网络接口标准实现的5.2.1ISDN的概念(续)

2.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ISDN定义强调的要点是:

ISDN是以电话IDN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通信网;

ISDN支持包括语音、数据、文字、图像在内各种综合业务

提供标准的多用途用户/网络接口;

④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5.2.1ISDN的概念(续)

2.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5.2.1ISDN的概念(续)

2.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实现ISDN的步骤】5.2.1ISDN的概念(续)

2.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ISDN的三个基本特征】端到端的数字连接标准的用户/网络接口综合的业务5.2.1ISDN的概念(续)

2.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端到端的数字连接】5.2.1ISDN的概念(续)

2.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标准的多用途用户/网络接口】ISDN支持包括话音、数据、文字、图像在内的各种综合业务。任何形式的原始信号,只要能够转变成数字信号,都可以利用ISDN来进行传送和交换,实现用户之间的通信。ISDN的业务不仅覆盖了现有各种通信网的全部业务,而且包括了多种多样的新型业务。【提供综合的业务】“标准”:是通用性要求,规定了接口的信道速率、信道组成、插头插座的形状、控制信号的格式及通信过程。它促成了终端的可携性。“多用途”:入网接口对各种各样的业务都是通用的,也就是说不通的业务和不同的终端都可以经同一个接口接入网络。5.2.2ISDN的网络功能【初期的ISDN】5.2.2ISDN的网络功能【最终的ISDN】5.2.2ISDN的网络功能【ISDN的功能体系】5.2.3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1.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参考配置参考配置:指规定ISDN内各组成部分之间连接关系的系统模型。CCITTI.411建议采用功能群和参考点的概念来描述参考配置;是制定ISDN出入口的根据。功能群:用户接入ISDN所需的一些功能,这些功能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物理设备来完成参考点:不同功能群的分界点,R,S,T,U,V为ISDN的参考点5.2.3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续)1.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参考配置功能群1类终端设备(TE1),又叫ISDN标准终端设备,它是符合ISDN接口标准的用户设备,如数字电话机和4类传真机。2类终端设备(TE2),又叫非ISDN标准终端设备,它是不符合ISDN接口标准的用户设备,需经过终端适配器TA的转换,才能接入ISDN的标准接口(S参考节点)如模拟电话机。5.2.3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续)1.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参考配置功能群终端适配器(TA):TA完成适配功能,使TE2能接入ISDN的标准接口。网络终端2(NT2):NT2又叫做智能的网络终端,可以完成交换和集中的功能(OSI1-3层全部功能),物理上可以是ISDN交换机、集中器或局网。网络终端1(NT1):NT1是ISDN网在用户处的物理和电气终端装置。主要功能是把用户终端设备连接到用户线,NT1完成OSI第一层的功能5.2.3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续)1.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参考配置功能群线路终端设备(LT):是用户环路和交换局间的接口设备,实现交换设备和传输线路端接的接口功能。交换终端(ET):交换局端的交换终端5.2.3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续)2.信道与接口信道根据速率、信息性质和容量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称为信道类型。B信道:容量为64kbit/s,用来传输用户信息。D信道:速率为16kbt/s或64kbit/s,有两个用途:用来传送公共信道信令,而这些信令用来控制同一接口上的B信道上的呼叫;当无信令传送时可用来传送分组数据或低速的遥控、遥测数据。H信道:用来传送高速的用户信息,如图像、高速数据、高质量音响等。信道类型5.2.3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续)2.信道与接口基本速率接口-BRI(BasicRateInterface)

2B+D即2条64kbit/s的B信道和1条16kit/s的D信道组成。它们时分复用在一对用户线上,用户可以用的最高速率为192kbit/s。一般用来传送一般终端及办公室设备。

其中一个B通道用来传送电话,另一个B通道用来传送数据或传真,D通道用来传送信令或分组数据信息。基群速率接口-PRI

(PrimaryRateInterface)

一次群速率接口,有两种速率:1.544Mbit/s和2.048Mbit/s,基群速率接口可用来支持H信道。基群速率接口主要用于专用用户交换机(PBX)用户及主机接入ISDN。ISDN接口结构BRIDB1B2PRIDB1~B30基本速率数字管道,144kbps一次群速率数字管道,2Mbps5.2.3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续)2.信道与接口ISDN接口结构(1)基本速率接口信道结构:(2B+D)B:64kb/sD:16kb/s净速率:2B+D=2×64kb/s+16kb/s=144kb/s实际速率=净速率+控制信息

U接口=160kb/sS/T接口=192kb/s(2)一次群速率接口信道结构:(30B+D)或(23B+D)B:64kb/sD:64kb/s净速率:30B+D=1984kb/s23B+D=1536kb/sT/U接口实际速率=净速率+控制信息

30B+D=2048kb/s 23B+D=1544kb/s5.2.3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续)接口速率课程内容5.1

窄带综合业务网技术5.25.35.4电话网概述

电信管理网智能网技术数字电路交换技术5.5355.3.1智能网概述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对电信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复杂,要求电信网能迅速而灵活的向用户提供种种电信业务1.通信行业的发展数据业务超过语音业务IP逐步进入统治时代新业务提供上加入市场365.3.1智能网概述(续)每增加一种新业务,就要在网络节点(交换机)中增加相应的软件,需要时还要提供相应的硬件,进行相应的增加和修改工作量大、软件繁杂、难以维护、易引起错误、难以互通、成本高、时间长。2.传统的补充业务的处理办法电信运营商面对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的压力和挑战,迫切需要新的技术,一方面做最经济有效的投资,一方面能够提供多样化的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37将基本呼叫处理和业务控制分开,智能业务的提供、修改以及管理等功能全部集中于智能网,程控交换节点只完成基本呼叫处理,而与业务提供无直接关联。不需更改现有网络的设备,可以灵活、方便的提供多种业务,降低了提供新业务的成本,提高了可维护性和可靠性。3.智能业务的处理办法5.3.1智能网概述(续)38增加集中的业务控制点,将呼叫处理与业务控制分开3.智能业务的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