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耀正优+”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耀正优+”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耀正优+”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耀正优+”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耀正优+”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耀正优+”2023~2024学年高二期末测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上、选择性必修中第二、三单元和古诗词诵读四首诗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考古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民需要什么样的考古学?考古学怎样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这需要考古工作者朝着什么方向努力?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文化资源,考古学要科学回答好人民之问,就要走与人民相融合的学术道路。考古工作本来就根植于人民,所发掘的都是先民在历史上创造的物质文化遗存;同样也必须面向人民,直面群众需求,让考古学科的成果和价值走进日常生活,让人民群众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要“让文物活起来”,善于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策划沉浸式、互动式的考古成果展示,使文物古迹成为人们了解中华文明的生动课堂和鲜活教材。“让遗址会说话”,深入阐释大遗址的文明深度和历史厚度,有效贯通考古学的“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积极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摘编自孙庆伟《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材料二:长期以来,我们把考古学视为一门科学,至少是广义上的。由此决定了考古学的目标,它就应该像科学一样。考古学除了采用科学的方法,还应该接受科学的目标,尽管考古学并不清楚这个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准确重建过去?发现人类过去演变的规律?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实际上这些都没有实现。有意思的是,一旦将考古学视为科学,就会强调考古学是价值中立的,考古学不应该为现实社会所左右。科学是自由的探索,科学探索的是真理,科学发展有自身的逻辑,于是乎作为科学的考古学构成了一个由专业术语构成的相对封闭的话语圈。考古学者不需要太多关注现实社会的需要,反而认为参与到现实社会中就有可能失去了学术的独立性。这里无意否定作为科学的考古学的重要性,而是说作为科学的考古学忽视了考古学的另外一方面,也就是它的人文意义!这里我想提出来一项主张,考古学不只是一门科学,更是文化,是一项促进文化发展的事业。考古学的最终目标不应是科学式的,探究规律与真理,这是个乌托邦,而应该是文化的,满足现实的文化需要,增加社会的福祉。科学与文化不是对立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文化高于科学,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发展。作为科学的考古学是过程、是方法,而非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文化!我想把我的主张归纳为一句话,就是“作为文化的考古学”。先师宾福德曾提出“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的主张,认为考古学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发展成为如人类学那样的学科。但是,不论是在人类学还是科学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都是分离的,研究对象是外在的。考古学研究的是人本身,从人的技术到人的社会再到人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是人自身的创造,所谓外在的世界已经在历史进程中为文化意义所渗透,人与物是不可能分离的。不理解文化,也不可能理解物,考古学除了要研究文化,它本身就是文化,本身就是在发展文化。中国人何以成为中国人呢?最近这些年,经常听说中国人中有精神日本人(精日分子)、精神美国人的奇闻,心里很是难受。我深切地感到,我们的文化教育有非常大的欠缺,它主要是书本的,而缺少浸入式的体验。考古学本可以提供丰富而具体的文化资源的,很显然,考古学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缺位了,间接导致了部分人的文化认同发生错位。近代考古学在民族国家甚至文化身份的建构中曾经发挥过重要的影响。在民族国家构建上,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日耳曼德国的形成,三百多个小国形成了日耳曼民族认同,成为现代德国立国的基础。没有民族认同,就没有现代国家。而考古学提供的正是民族认同的历史证明,以实物形式加以体现。在文化身份构建上,西方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代化过程中把古希腊塑造成了西方文明的根源。实际上,古希腊是与古埃及、西亚交往密切的文明,其农业基础来自西亚,其农业人群来自西亚,其科学来自古埃及,在文化上与欧洲西欧、北欧所谓欧洲的中心有比较大的区别。但是,通过文化身份的构建,西方世界由此产生了共同的文化传统认同。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作为文化的考古学”,而不能局限于“作为科学的考古学”。考古学的发展目标是由现实世界决定的,而不是由乌托邦式的规律与真理决定的,因此,考古学要回到现实中来,回到生活中来。考古学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考古学格物致知,既要致知识,也要致良知。忽视后者的话,考古学就可能为虎作伥,如纳粹考古、种族主义考古以及在全世界掠夺文化遗产的帝国主义考古。作为文化的考古学以作为科学的考古学为基础,以文化建设为目的,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满足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考古学如何参与到中国文化建设之中呢?当下的中国,中西两种文化的竞争十分激烈。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凡有过殖民化历史的国家,都会存在本土文化与殖民文化认同的问题。如果是完全的殖民地,自身文化传统丧失殆尽,就只有认同殖民文化了。中国只是半殖民地,而且自身文化传统比较强大,因此中西文化之争一直存在,随着中国的崛起,这一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考古学是构建中国自身文化力量的生力军,它正在揭示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展示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这里意味着我们要更多去探索、阐释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意义,尤其是它们在新时代的意义。换句话说,我们把文化遗产发掘出来,不是为了摆在展柜里,而是要发挥它的文化意义,参与到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来。考古学需要回到现实,回到文化建设上来,而不是沉湎在虚无缥缈的“规律或真理”的探索之中,浑然忘记了考古学的初心。(摘编自陈胜前《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作为文化建设的考古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进入新时代,考古学如果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能走与人民融合的学术道路。B.材料二认为,我们不能将考古学视为科学,因为考古学虽然采用了科学的方法,但并不清楚科学的目标。C.宾福德曾主张采用科学的方法,将考古学发展成为如人类学那样的学科,提出了“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的观点。D.日耳曼德国的形成体现了民族认同对现代国家的决定性构建作用,而考古学则提供了民族认同的历史证明和实物证据。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让文物活起来”“让遗址会说话”是为了让考古学的成果和价值走进日常生活,让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B.文化意义已经渗透进了历史进程中的外在世界,人与物是不可能分离的,理解和解释人类创造的文化和物之间的关系是考古学的任务之一。C.作为文化的考古学为作为科学的考古学提供了基础和支持,前者将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二者相辅相成,实现了社会价值和科学的双重体现。D.有过殖民化历史的国家,都会存在本土文化与殖民文化认同的冲突,随着中国的崛起,在这个问题上的冲突愈加激烈。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从青铜器铭文中习得一种新的书法字体,甚至把甲骨文也用于书法艺术的创造中,让这些文字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B.定期召开考古届学术交流会议,研讨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及考古学术论文规范化表达的问题。C.20世纪40年代,夏鼐先生通过发掘齐家文化墓葬,证明了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的早晚关系,攻破了“中华文化西来说”的错误论断。D.奇台石城子遗址出土了大量的云纹瓦当、五铢钱等汉代典型器物,其性质可能为东汉“疏勒城”旧址,展现了古代新疆各民族文化同中原文化的交流交融。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论证特色。5.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历经4次考古发掘,在原址上建立博物馆。遗址之上,巨型幕布打造沉浸空间,模拟还原宫殿的建造过程;走近遗迹,AR透明屏再现古代生活……博物馆巧用数字化手段,让游客更直观地读懂遗址,感受文物所承载的文化之美。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杭州这一做法的意义。【答案】1.C2.C3.B4.论证方式上: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文章先指出了“长期以来将考古学视为一门科学”这一看法的片面性,再提出自己的主张:考古学不只是一门科学,更是文化,是一项促进文化发展的事业。从多个角度和维度来审视考古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意义,使得论证更为全面。5.①使考古学的成果和价值走进日常生活,让群众感受文物之美,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②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不断焕发耀眼的光彩,让文物古迹成为人们了解中华文明的鲜活教材。③提供丰富而具体的文化资源,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教育,使文化教育过程中不仅依靠书本还增加了浸入式体验,增加民族文化认同感。【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考古学如果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能走与人民融合的学术道路”错误,由原文“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文化资源,考古学要科学回答好人民之间,就要走与人民相融合的学术道路”可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考古学走与人民融合的学术道路”两者之间是条件关系不是假设关系。选项“考古学如果……就……”曲解文意。B.“我们不能将考古学视为科学”错误,由原文“这里无意否定作为科学的考古学的重要性,而是说作为科学的考古学忽视了考古学的另外一方面,也就是它的人文意义!”可知,我们不能将考古学片面地视为科学,选项“不能将考古学视为科学”过于绝对;且材料二第二段中“考古学的最终目标不应是科学式的……真正的目的是文化!”可推断出不能将考古学片面地视为科学的原因是考古学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实现文化的需要,增加社会的福祉。D.“决定性构建作用”错误,由原文“在民族国家构建上,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日耳曼德国的形成,三百多个小国形成了日耳曼民族认同,成为现代德国立国的基础”可知,体现对现代国家的基础性构建作用。选项“决定性构建作用”于文无据。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作为文化的考古学为作为科学的考古学提供了基础和支持”错误,结合原文“作为文化的考古学以作为科学的考古学为基础”,可知“作为科学的考古学”是“作为文化的考古学”的基础,选项主客颠倒,曲解文意。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结合原文“这里我想提出来一项主张,考古学不只是一门科学,更是文化,是一项促进文化发展的事业”可知,材料二的观点是“考古学不只是一门科学,更是文化,是一项促进文化发展的事业”。A.促进文化创新与发展,符合材料二观点。B.为学术界内部的交流活动,属于作者所说的“作为科学的考古学构成了一个由专业术语构成的相对封闭的话语圈”的情况。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C.揭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展示中华文明重大贡献,符合材料二观点。D.增强民族凝聚力,坚定文化自信,符合材料二观点。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结合原文“长期以来,我们把考古学视为一门科学,至少是广义上的……这里无意否定作为科学的考古学的重要性,而是说作为科学的考古学忽视了考古学的另外一方面,也就是它的人文意义”可知,文章先指出了“长期以来将考古学视为一门科学”这一看法的片面性;结合原文“这里我想提出来一项主张,考古学不只是一门科学,更是文化,是一项促进文化发展的事业”可知,再提出自己的主张:考古学不只是一门科学,更是文化,是一项促进文化发展的事业;结合原文“考古学本可以提供丰富而具体的文化资源的,很显然,考古学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缺位了,间接导致了部分人的文化认同发生错位”“作为文化的考古学以作为科学的考古学为基础,以文化建设为目的,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满足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考古学是构建中国自身文化力量的生力军,它正在揭示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展示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考古学需要回到现实,回到文化建设上来,而不是沉湎在虚无缥缈的‘规律或真理’的探索之中,浑然忘记了考古学的初心”可知,从多个角度和维度来审视考古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意义,使得论证更为全面。综上所述,论证方式上采用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考生首先要根据题干中“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杭州这一做法的意义”这一提示信息,明确要在文章中筛选信息,然后精读材料,找出“分析杭州这一做法的意义”句子,最后整合信息,形成答案。由“博物馆巧用数字化手段,让游客更直观地读懂遗址,感受文物所承载的文化之美”可知,杭州用数字化手段,让游客更直观地读懂遗址,感受文物所承载的文化之美;再结合原文“考古工作本来就根植于人民,所发掘的都是先民在历史上创造的物质文化遗存;同样也必须面向人民,直面群众需求,让考古学科的成果和价值走进日常生活,让人民群众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可知,杭州这一做法使考古学的成果和价值走进日常生活,让群众感受文物之美,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走近遗迹,AR透明屏再现古代生活……博物馆巧用数字化手段”可知,杭州利用科技手段,让游客更直观地读懂遗址;再结合原文“要‘让文物活起来’,善于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策划沉浸式、互动式的考古成果展示,使文物古迹成为人们了解中华文明的生动课堂和鲜活教材”可知,杭州这一做法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不断焕发耀眼的光彩,让文物古迹成为人们了解中华文明的鲜活教材。由“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历经4次考古发掘,在原址上建立博物馆”“巨型幕布打造沉浸空间,模拟还原宫殿的建造过程”可知,杭州模拟还原宫殿的建造,增加浸入式体验;再结合原文“考古学本可以提供丰富而具体的文化资源的”“而考古学提供的正是民族认同的历史证明,以实物形式加以体现”“作为文化的考古学以作为科学的考古学为基础,以文化建设为目的,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满足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可知,杭州这一做法提供丰富而具体的文化资源,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教育,使文化教育过程中不仅依靠书本还增加了浸入式体验,增加民族文化认同感。(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心海图(节选)林森真回来了吗?村子当然是陌生的,所有的建筑都换了一遍,可又有着隐隐约约的熟悉,因为那些房子仍修筑在原来的地基上。自己家在东北角,他凭着记忆往那个方向寻去,只找到了倒塌的屋墙、屋内长出的比人还高的杂草。这房子让他心中翻江倒海,倒掉的墙壁犹如一个重播键,不断把少年往事翻出。此时,村人从各家各户出来,散落在路边,是围观,也是在“欢迎”一个“已死之人”的归乡。方延不敢看他们的脸,那些人里,有他从未见过的年轻人,也有和他有过交集的老人。锣鼓声稀稀拉拉,有唱戏的声音夹杂其中。——自己去香港后,父亲母亲后来的日子怎么样?——哥哥后来是否回来过?——这房子倒塌于哪一年的台风暴雨?……这些难解的问题,凝结成水,冲灌他的眼睑。族里的人也围了过来,却不知道怎么开口。只有一堵墙还未倒,梁木散落,腐败朽坏,霉味凝滞。在人气散尽后,杂草从一切可以生长的缝隙冒出,占领了屋内的空地。方延在乱草中寸步难行,他细细打量,眼前时光倒流,所有的杂草缩回地下,倒塌的墙体重新立起,空荡的房内溢满争吵与欢笑。倒是有一处没有被杂草完全侵占,方延伸脚前探,移步过去,脚底坚硬,原来是数块大石平铺在院子的地面上,一些细草从石块的缝隙钻出。光滑的石块,植物无法侵占、掀翻。少年时感受过的眩晕穿山越海侵袭而来了——很多个夜里、很多个黎明之前,父亲在这里手把手教他拳脚功夫。记忆的细节刻在骨血中,当父亲逼迫他保持某一个动作不变时,眩晕便会袭来——他脑袋空空,仰望着的天也开始变换颜色。他和父亲经常站桩的位置,磨出两片轻微的凹痕,那么多年的风雨冲刷也没能磨平。他轻轻踩上去,像钥匙插入锁洞,开启了记忆的院门。“先去祖屋吧。”堂兄方振成站在荒草之外,把他拉回现下。方延跟着,锣鼓和地方戏的声音在变强。祖屋里阵仗齐整,他这个归人需要去完成一个仪式——告知祖先,他并未死在他乡。漂泊近半个世纪、在这个村子认识他的人所剩无几之后,他回来了,得给祖先一个交代。堂兄方振成隐约记得,四十几年前那封英文信寄回来时,没人看得懂。几个月后才问到隔壁村一个读了洋学的青年,他翻译了一下那封信,讲得也含混迷离,隐隐约约说方延已经死在海上之类——估计那小子也没把洋学真读懂。既然死了,该表示的也得表示,家族里给他立过一个空墓,请来做法事的师傅以各种仪式召唤他的灵魂归来。祖屋的位置没变过,也没有大拆大建,只是在原基础上修修补补,仍散发着半个世纪前的旧气息。敲锣打鼓的、唱戏的队伍是族里请来的,他们在班主的指挥下,在庆典或葬礼上演奏着不同的曲子。香烛、纸钱的味道在祖屋里缭绕,村人从各个角落围拢过来,观看这个美国归侨。族里的男人全都聚齐了,有三十多位,这些人大多比方延小,他全不认识。少数几位比方延大的,他走上前去,盯着一张线条交错的脸,沉思半天:“二叔?”老者点点头,泪涌出。方延扶住二叔。“时辰到……开始!”班主的声音不大,却有着极强的掌控力,锣鼓暂停,时不时甩出几句地方戏暖场的“演员”也停下演唱,细听指挥。班主让族人按辈分、年纪大小顺序排好,准备举行仪式。此时,场面肃静庄严,香烛的味道更让人不得不认真对待此事。可方延越想集中精神,越是心神脱缰,所有的声音都绝尘而去。为了不失礼,方延只能盯紧班主,班主鞠躬他鞠躬,班主站直他站直……他无数次想象过重返故乡的画面,却绝非眼前的光景——透露出某种说不出的荒诞。是的,荒诞。他闭上眼睛,尽力平复自己,这很难,可也得去做。再回过神来,班主已带着队伍走了,族人也退出祖屋,聚集到方振成家的大院子里。那里摆了十余桌,族人以及邀请的一些村人要聚集欢宴。是该欢宴,族人欢喜一位亲人的死而复生,方延欢喜魂兮归来——这少小离家老大回,这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半个世纪的光阴似箭箭穿心。方延在祖屋里待了许久,中间有晚辈来喊他三回,堂兄方振成也叫了两次,方延都不太应声,他确实需要一些时间消化消化。外头天色已黑,屋内纸钱早已化灰,蜡烛烧尽,线香的点点光斑犹如夏夜的萤火虫,时明时灭,喝酒、欢笑的声音传进来。不远处就是大海,夜风夹带着腥咸味,族人们欢迎他归来的酒宴如同摆在海面之上,被月亮引发的潮汐所掌控,漂浮摆荡,似梦似真。最后一根线香熄灭,方延走出祖屋。他准备问问堂兄,父亲母亲的墓地在何处?不管离家多远,不论荒草如何嚣张,蔓延、笼罩、遮蔽了那两座土堆,又或者土堆已被时光之刃削平,未在尘世留下显眼的痕迹,他都得马上去看看。村里没有电灯亮起,手电筒还是稀罕物,也不管了,点一盏马灯或一根火把,火光会引路,把他带到荒草蔓蔓之地,把他带到荆棘草叶划破衣裤在肌肤上留下血痕之地,他要在父亲母亲的坟前,洒下三杯水酒、两行热泪、一串哭声和半个世纪的悲欣交集。(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村人散落在路边围观返乡的主人公,锣鼓声稀稀拉拉,写出了村人既好奇又冷漠的心态。B.读洋学的青年错误地翻译了英文信,让族人以为主人公已经死在海上,并为他立了空墓。C.“族里的男人全都聚齐了”,这句话的作用与鲁迅《祝福》中“拜的却只限于男人”类似。D.主人公祭祀时“盯紧班主”,主要是因为他心神恍惚,心神脱缰,为了不失礼而认真对待。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真回来了吗”直接描写主人公如真似幻的感受,而“不敢看他们的脸”则透着类似“近乡情更怯”的意味。B.破折号和问号的三次连用、独句段的三次使用,意在强化思绪联翩纷沓的效果,表现了主人公对家和家人的关切。C.小说擅长心理描写,“酒宴如同摆在海面之上”一句明写酒宴热闹、海水动荡的景象,暗写主人公的内心世界。D.结尾“荒草蔓蔓之地”,呼应开头“比人还高的杂草”,都写出主人公亲眼所见的荒凉,寄寓了主人公的哀痛之情。8.小说中现实与回忆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9.小说描述了一些具有地方色彩的仪式,体现了“乡土中国”怎样的特点?请运用下面材料的观点加以阐释。材料: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答案】6.A7.D8.①既写主人公返乡祭祖的现实经历,又写主人公小时候与父亲相处的回忆,使小说情节更加集中紧凑。

②可以将主人公“死而复生”的传奇故事作为背景,凸显主人公落叶归根悲欣交集的复杂心情,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③回忆与现实灵活切换,形成了时空交错的艺术效果,增强了感染力。9.①小说中描写了法师招魂、地方戏暖场、祖屋祭拜、族人欢聚等具有地方色彩的仪式。

②这些仪式都来自耳濡目染的地方文化,能够唤起幼时共同成长的亲情回忆,没有具体目的。

③体现出“乡土中国”重礼仪传统、重地方风俗、重“有机的团结”等特点。【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冷漠”错误,根据“村人从各家各户出来,散落在路边,是围观,也是在‘欢迎’一个‘已死之人’的归乡”以及“村人从各个角落围拢过来,观看这个美国归侨”可知,村人以好奇为主,他们并无恶意,他们的本质是善良的,“冷漠”曲解文意。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D.“都写出主人公亲眼所见的荒凉”错误,结尾写“荒草蔓蔓之地”是想象。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艺术手法的作用的能力。①从情节结构方面来看,既有实写,又有虚写。主人公方延返乡祭祖为实写,“少年时感受过的眩晕穿山越海侵袭而来了——很多个夜里、很多个黎明之前,父亲在这里手把手教他拳脚功夫。记忆的细节刻在骨血中,当父亲逼迫他保持某一个动作不变时,眩晕便会袭来——他脑袋空空,仰望着的天也开始变换颜色”等,是方延的回忆,为虚写。虚实交织,使小说情节更加集中紧凑。②从人物形象方面分析,在族人心中主人公方延是“已死之人”,半个世纪后“死而复生”还乡祭祖,以此作为背景,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根据“方延越想集中精神,越是心神脱缰,所有的声音都绝尘而去。为了不失礼,方延只能盯紧班主,班主鞠躬他鞠躬,班主站直他站直……他无数次想象过重返故乡的画面,却绝非眼前的光景——透露出某种说不出的荒诞。是的,荒诞”可知,主人公落叶归根悲欣交集心情复杂。现实与回忆交织,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从艺术效果方面分析,回忆与现实灵活切换,时空交错,增强艺术效果,增强感染力。【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①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其性质是社会成员有机的团结,小说中描写了法师招魂、地方戏暖场、祖屋祭拜、族人欢聚等具有地方色彩的仪式,这些都是族人为方延回乡举行的族内活动。②地方性是乡土社会最大特点,祖屋祭拜、族人欢聚等具有地方色彩的仪式,都来自耳濡目染的地方文化,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生长,这些仪式能够唤起幼时共同成长的亲情回忆。③这些具有地方色彩仪式,是在乡土社会宗族内部举行的,体现出“乡土中国”重礼仪传统、重地方风俗、重“有机的团结”等特点。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牙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牙,鲍叔牙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牙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牙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牙能知人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节选自司马迁《管晏列传》,有删减)材料二: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吾观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节选自苏洵《管仲论》,有删减)【注】威公即齐桓公。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因A威公之B问C举D天下之E贤者F以自G代H则仲I虽死J而齐国K未L为无仲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和句子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游”指交往,与《鸿门宴》中的“秦时与臣游”的“游”含义相同。B.文中“多”指多少,与《登泰山记》中的“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的“多”词义相同。C.反坫指互相敬酒后把空酒杯放还在坫上,为周代诸侯宴会时的一种礼节。D.“何以死哉”与《过秦论》中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的句式相同。12.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管仲胸怀大略,在被鲍叔牙举荐之后,帮助齐桓公称霸,并让齐桓公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正于一。B.材料一中管仲十分注重民生,他了解百姓的喜恶,执政能够顺应民心,百姓想要的,就给他们;百姓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C.材料二中管仲去世后,齐桓公重用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导致五个公子争夺王位,国家发生内乱,齐桓公也在内乱后死去。D.材料二中借萧何将死之时举荐曹参的例子,论证举贤任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指明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2)吾观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14.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管仲功成名就的原因有哪些?苏洵是如何评价管仲的?【答案】10.CHJ11.B12.C13.(1)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2)我看汉丞相萧何将死之时,推荐曹参来替代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啊。14.原因:①内因:管仲自己足智多谋,胸怀大略。②外因:鲍叔牙不遗余力地举荐和齐桓公的重用。评价:苏洵认为管仲是一个不知道选拔贤才代替自己,即不知道从根本上着眼的人。【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趁着桓公问话的机会,荐举天下的贤才来替代自己当政,那管仲虽然死去,齐国并不是没有另一个管仲啊。“因威公之问”趁着桓公问话的机会,做句首状语,介宾结构,不可断开,C处可断开;“则”,那么,句首语气词,H处断开;“而”在这里表示转折,引出后面内容,J处可断开。故CHJ三处需要断句。【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句意:他年轻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秦朝时他和我交往。B.错误。称赞。/数量大。句意: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山上的石头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C.正确。D.正确。两句都是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以何死哉?/信臣精卒陈利兵而何谁。句意:凭什么就这样撒手而去了呢?/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齐桓公也在内乱后死去”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可见是齐桓公在内乱中死去,且五个公子争夺王位,并不是因为竖刁、易牙、开方三个人被重用导致。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实”,充实,满;“服度”,合乎法度,遵守法度;“固”,稳固。(2)“且”,将要;“自代”,宾语前置,代自,代替自己;“固”,本来。【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原因:结合“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可概括出,内因是管仲自己足智多谋,胸怀大略;结合“鲍叔牙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可概括出,外因是鲍叔牙不遗余力地举荐和齐桓公的重用。评价:结合“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可概括出,苏洵认为管仲是一个不知道选拔贤才代替自己,即不知道从根本上着眼的人。参考译文:材料一: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公子纠被杀死,管仲被囚禁。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完全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这都是管仲的智谋。鲍叔牙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牙能够识别人才。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所以。他在《管子》一书中称述说:“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国家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顺着百姓的心意流下。”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管仲富贵得可以跟国君相比拟,拥有设置华丽的三归台和国君的宴饮设备,齐国人却不认为他奢侈僭越。管仲逝世后,齐国仍遵循他的政策。常常比其它诸侯国强大。材料二:管仲作丞相辅佐桓公,称霸于诸侯,排斥打击夷、狄等异族,终其一生都使齐国富强,诸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重用。桓公死于宫廷内乱,五位公子争抢君位,此祸蔓延,直到齐简公,齐国无一年安宁。功业的完成,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必然由一定的因素而引起;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于作乱之时,也必有其根源而预兆。因此,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说是由于管仲,而说是由于鲍叔。至于齐国的祸乱,我不说是由于竖刁、易牙、开方,而说是由于管仲。为什么呢?使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时,桓公询问丞相的人选。此时,我想管仲将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作答,但他的话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个人,不讲人情,不能亲近罢了。唉!管仲是不懂得从根本上着眼的人啊!如果他乘着齐桓公询问时,推荐天下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虽死,齐国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这三人又有什么可怕的,就是不提他们也可以啊!我看汉丞相萧何将死之时,推荐曹参来替代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啊。国家因一个人而兴盛,一个人而灭亡。贤人不悲痛自己的死亡,而忧虑国家的衰败,因此必须再推选出贤明的人来,然后才可以放心死去。那管仲,凭什么可以死掉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围绕“风”字落笔,无一“风”字,却把风的猛烈写得历历在目。B.诗歌点明了唐军出师的原因,敌人趁着秋后草黄马肥,发兵犯境,都护封常清奉命西征,讨寇平边。C.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细致地刻画了马身上那凝而化,化而凝的汗水,充分渲染了环境的艰苦和临战前的紧张气氛。D.全篇奇句豪气,风发泉涌,由于诗人有边疆生活的亲身体验,因而此诗能“奇而入理”,“奇而实确”,真实动人。16.元代的陈绎曾精辟地指出“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请结合《燕歌行(并序)》与此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5.C16.①高适的诗歌善于运用质朴的语言来揭露现实并抒发自己的主观感情感。《燕歌行》中诗人用简朴质实的语言叙写了出军时军容气势浩大、军营中苦乐不均等场面,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忧愤,谴责了边塞将帅不体恤士兵的行为,歌颂了保卫国家“破残贼”的将士们的爱国节操。②岑参的诗歌崇尚奇巧且喜欢描写自然景物。本诗中诗人用了反衬、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抓住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地特有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让本就具有奇异色彩的景象,更显奇幻壮丽,更能突出将土们不畏艰险和高昂的爱国精神。【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诗人用比喻……的手法”错误,“五花、连钱”本指马斑驳的毛色,这里指代战马,使用了借代的手法,不是比喻。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本诗中“尚质主理”主要体现在语言质朴。比如《燕歌行》描写军队出征时的场面,“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摐金伐鼓”描写军队鸣金击鼓,用声音表现军队出征的气势浩大;“逶迤”描写军旗招展曲折行进的样子,语言准确朴实;再如描写军中苦乐不均的状况,用了“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半死生”可见伤亡惨重,而“犹”意为“还是”,表明将军歌舞享乐的情况不是个例,这个字虽然质朴,却刻画出了将军不顾战士死活的冷酷,这样的鲜明对比,即谴责了边塞将帅不体恤士兵的行为,歌颂了保卫国家“破残贼”的将士们的爱国节操,也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忧愤,体现了“主理”的特点。其余还有如“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大漠”“塞草腓”“孤城”“落日”这些词语和意象并不华丽,但却描绘出了环境的萧索,也烘托了经历惨败后士兵们的绝望失落、力尽心伤之感。再看“尚巧主景”。岑参的诗歌崇尚奇巧且喜欢描写自然景物。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描写怒吼的“风”,斗大的“碎石”,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边塞险恶的环境;“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描写战马蒸腾的“汗气”,瞬间凝结成“冰”,运用夸张手法,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幕中草檄砚水凝”,写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用结冰的“砚水”写出了征战环境的艰苦。这些意象巧妙地呈现了奇异的边塞景象,表现了环境的恶劣,诗人抓住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地特有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以边塞典型奇特之景巧妙营造险恶严寒之奇境,让本就具有奇异色彩的景象,更显奇幻壮丽,更能突出将士们不畏艰险和高昂的爱国精神,抒发赞美大唐将士不畏艰险,不惧严寒,保家卫国之奇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直接概括了屈原写作《离骚》的缘由。(2)《春江花月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面对皎洁江月所抒发的思古之悠情。后世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与这两句颇有异曲同工之妙。(3)“空”虽表示无,但在诗歌中别有意味,尤其在景物描写中。例如唐代诗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②.盖自怨生也③.江畔何人初见月④.江月何年初照人⑤.映阶碧草自春色⑥.隔叶黄鹂空好音(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幽思、盖、畔、阶、隔叶、夜月。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日,商务部等5部门对中华老字号进行了复核,将长期经营不善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此,有人感慨惋惜,也有网友说“早该如此”。不同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A。①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劣势也在于“老”。②一方面“老”意味着多年积淀打磨了工艺、塑造了品牌、积累了声誉,③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相较于年轻品牌,解决观念陈旧、机制落后、顾客流失更为迫切。④随着市场发展,产品供给越来越丰富,消费者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⑤当长板不再突出、短板日渐展现,⑥一些老字号的发展步入了十字路口。此次复核,对不同经营、发展状况的品牌分别作出移出名录、限期整改、保留中华老字号称号等决定。这一顺应市场规律的举措,有利于确保中华老字号“金字招牌”的成色。同时,“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也是对企业的一种警示: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面对市场的变化和新兴品牌的冲击,踟蹰不前或是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注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甚至会被市场淘汰。B,交出消费者满意的答卷,是每个老字号企业在发展道路上都必须回答好的课题。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A.一些老字号面临的尴尬处境

B.如何跟上市场发展节奏19.②“老”一方面意味着多年积淀打磨了工艺、塑造了品牌、积累了声誉

③解决观念陈旧、机制落后、顾客流失等问题更为迫切

⑤当长板不再突出、短板日渐显现【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A处:根据第一段对中华老字号被移除名录,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可以明确此处应该填老字号的发展现状。横线后面介绍了“老”的两面性,可知“老字号”在如今的发展现状呈现尴尬的局面。所以可填:“一些老字号面临的尴尬处境”。B处:根据上文“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注定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甚至会被市场淘汰”可推出B处应该填不被市场淘汰的具体做法;再结合“是……必须回答好的课题”可知,B处开头应为疑问词“如何”“怎样”等。综合考虑,可以填写:“如何跟上市场发展节奏”。【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②语序不当,“一方面‘老’……”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关系不当,第②句的主语是“老”,第③句的主语也是“老”,分句主语一致,主语在关联词前,应改为“‘老’一方面……”;③成分残缺,“解决观念陈旧、机制落后、顾客流失”缺少宾语,应为“解决观念陈旧、机制落后、顾客流失等问题”;⑤搭配不当,“短板日渐展现”主谓搭配不当,“展现”强调的是事物或现象的清晰、明显地展示。“显现”强调的是事物的渐变或部分显现。应改为“短板日渐显现”。(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我们坐在舱前,因了那隆起的顶棚,仿佛总是昂着首向前走着似的;于是飘飘然如御风而行的我们,看着那些自在的湾泊着的船,船里走马灯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远了,又像在雾里看花,尽朦朦胧胧的。20.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C.出门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1.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句子简要分析。22.对文学作品来说,叠词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两处画线的重叠形式“黄黄、黯黯”是如何增强表现力的?【答案】20.B21.运用了通感的手法,用“厚而不腻”来形容“秦淮河的水”,即“碧阴阴”的“秦淮水”属于视觉,而“不腻”属于味觉,以味觉来表现视觉,突破了单一器官的局限性,让读者更好地体味到秦淮河水的特点。22.“黄黄”比“黄”程度更深,强调两重玻璃里辐射出散光的明亮;“黯黯”比“黯”更能写出水波在雾霭笼罩下的昏暗;这两个叠词的使用使灯影里的秦淮河或明或暗,蕴清于浊,更加依稀朦胧,更能突出夜幕的静谧,读来语气更舒缓,更具有音律美。【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例句中的“谁”是特指,指的是看风景的人。A.是疑问代词,指什么人。B.是特指,指诗人自己。C.是泛指,没有具体指向某个人。D.是泛指,没有具体指向某个人。故选B。【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结合原文“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可知,“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属于视觉,而“不腻”属于味觉,这是用味觉来表现视觉,这属于通感;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让读者更好地体味到秦淮河水的特点。【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结合原文“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可知,“黄”是散光的颜色,“黄黄”比“黄”程度更深,强调两重玻璃里辐射出散光的明亮;结合原文“在黯黯的水波里”可知,“黯”是水波的颜色,“黯黯”比“黯”更能写出水波在雾霭笼罩下的昏暗;“黄黄”“黯黯”两个情彩兼俱的叠音词作为点睛之笔,空灵奇巧地将秦淮河绚丽变幻、如诗如画的美景编织出来呈现在读者眼前,给人以十分浓厚的色彩感和含蕴无边的意境美,使人赏之不尽、味之无极,艺术效果十分突出。同时,叠词的使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使语言更加和谐、富有音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