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学生保存,以备评讲)。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作为一种被反复阐说的理论,“永字八法”的意义不应忽视。楷书的笔画是多种多样的,至少有二十余种。诸种笔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方向的,如横、竖等,一类是多方向的,如横折、竖弯钩等。多方向的笔画可以看作是由单方向的笔画合成的,比如横折是由横和竖连接而成的,竖钩是由竖和钩连接而成的。这样,楷书的笔画便可分为“基本笔画”与“合成笔画”。随着合成次数的增加,笔画的路线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比如竖钩由两个基本笔画合成,横折钩(“刀”的第一笔)由三个基本笔画合成,横折折撇(“及”的第二笔)由四个基本笔画合成,横折折折钩(“乃”的第二笔)由五个基本笔画合成。楷书的书写元素是笔画,笔画又是由基本笔画以及基本笔画的结合构成的,所以只要找出这些基本笔画,就真的可以“该于万字”了,而这正是“永字八法”的一大贡献。提炼出“八法”,就可让楷书繁杂的笔画显示出清晰的秩序,这对理解楷书的构成是极为有益的。除了有助于理解文字,“永字八法”也有助于学习书法。从众多笔画中提炼出基本笔画,可谓化繁为简。而书法艺术的点画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众点齐列,各有不同。研习一种法帖,循着基本笔画的线索,把握这种法帖中各种笔画的多种写法,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功课深化日常临帖之所得,这样的过程可谓执简驭繁。不过,“永字八法”的作用也曾被夸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一个笔画有其基本的形态,比如撇可以描述为“向左下的斜笔”,任何一个写出来的撇画既然能够被称为“撇”,自然是符合它的基本特征的。书法的练习虽不违背笔画的基本特征,却并不是以吻合基本特征为指归的。撇画的形状在不同的汉字结构中是各不相同的,撇画作为基本笔画的形态和它在合成笔画中的形态也是各不相同的,更不要说,书法家在不同的时候书写同一个字中的同一个撇画,也会有不同的塑造。从理论的层面看,用“永字八法”来解说笔法也面临不堪重负的难题。既然“永字八法”作为基本笔画可以构成所有的楷书字形,那么对每一法的阐释在理想状态下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能够体现每一笔画的特征所在,或曰体现每一笔画不同于其他笔画的独特之处。其次,对某一笔画的书写要点的阐述不仅适用于基本笔画,还应当适用于包含这一基本笔画的合成笔画,假如对横的指点只适用于一个单独的横画,而不适用于横撇中横的部分,那么“永字八法”的“该于万字”的意义就形同虚设了。再次,对某一笔画要点的阐述不仅适用于它在“永”字中的写法,还应适用于它在其他字形中的写法,理由同上。做到这三点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执取八法而忽视对于众多鲜活的书法艺术范本的体验,是对“永字八法”的理论限度的无视。其实,对于书法艺术而言,“永字八法”只是一种途径,它以分解的方式提供了一种观察范本的方法。以“永字八法”之简进入众多范本、众多字形、众多点画之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范本的把握。只有在对众多范本的亲切体验中去领悟那不拘于任何经验范本的法则,才能真正实现“永字八法”的价值。(摘编自邓宝剑《“永字八法”的价值与限度)材料二:用笔有中锋、侧锋、藏锋、出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区别,皆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象。所谓千笔万笔,统于一笔,中国的大书法家正是运此一笔来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这就是中国历代丰富的书法。这里所说的一笔书、一笔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像宋人郭若虚所说的,“王献之能为一笔书,陆探微能为一笔画。无适一篇之文、一物之象,而能一笔可就也。乃是自始及终,笔有朝揖,连绵相属,气脉不断”。这才是一笔书、一笔画的正确定义。古人所传的“永字八法”,用笔为八而一气呵成,血脉不断,构成一个有骨有肉、有筋有血的字体,表现一个生命单位,成为一个艺术境界。那么,用笔怎样能够表现骨、肉、筋、血,成为艺术境界呢?三国时魏国大书法家钟繇说道:“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蘸墨画在纸帛上,留下了点画,突破了空白,创造了形象。从这一画之笔迹,流出万象之美,也就是人内心之美。没有人,就感觉不到这美;没有人,也画不出、表达不出这美。画家、书家、雕塑家创造了这条线(一画),使万象得以在自由自在的感觉里表现自己,这就是“美”!美是从“人”流出来的,又是万物形象里节奏旋律的体现。所以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划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而这条线,中国的先民极早就在书法里、在殷墟甲骨文里、在商周钟鼎文里、在汉隶八分里、在晋唐真行草书里,做出极丰盛的、创造性的反映了。中国人用笔写世界万象,从一笔入手,但一笔画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著名的“永字八法”包括侧法、勒法、努法、趯法、策法、掠法、啄法、磔法等,八笔合成一个“永”字。这些笔画,由于悬腕中锋,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一个点不是平铺的一个面,而是有深度的,它是螺旋运动的终点,显示着力量,映入眼帘。可见,“美”就是势,是力,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这里所见到的中国人的美学倾向在于壮美。(摘编自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字八法”的意义不应忽视,除了有助于理解文字,“永字八法”也有助于学习书法。B.只要以“永字八法”之简进入众多范本、众多字形、众多点画之繁,就能完全把握所有范本。C.书法用笔中的一笔书强调的是在构成有骨有肉、有筋有血的字体时应注重一气呵成、血脉不断。D.中国书法虽从一笔入手,但也重视笔画的变化多端,比如“永字八法”包括侧法、勒法等八笔。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只要在对众多范本的亲切体验中去领悟那不拘于任何经验范本的法则,就能真正实现“永字八法”的价值。B.假如对横的指点不仅适用于一个单独的横画,而且适用于横撇中横的部分,那么“永字八法”的“该于万字”的意义就能够实现了。C.正是因为有“人心之美”与“万象之美”的艺术追求目标,我们才更加青睐于壮美的书法作品。D.两则材料都论述了“永字八法”,材料一侧重阐释它的价值与限度,材料二则侧重借“永字八法”来阐释书法的用笔。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唐代李阳冰在《翰林禁经》中曾云:“昔逸少攻书多载,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其备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字也。”B.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说:“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C.唐代林蕴在《拨镫序》中曾云:“常人云永字八法,乃点画尔,拘于一字,何异守株。”D.姜夔《续书谱》中说:“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则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5.材料一对我们练习书法有哪些启示?【答案】1.B2.D3.C4.①首先提出观点:中国的书法是以一笔来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②接着阐释“一笔”的定义。③然后强调“一笔”来源于“人”。(或“用笔怎样能够表现骨、肉、筋、血,成为艺术境界”。)④最后以“永字八法”为例,提出用笔时一笔画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以尽势。5.①运用“永字八法”,先练好基本笔画。②揣摩法帖,把握法帖中各种笔画的多种写法。③在对众多范本的亲切体验中去领悟那不拘于任何经验范本的法则。【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只要……就……”说法太绝对,材料一最后一段的原文说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范本的把握”。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只要……就能”错误,过于绝对,原文“只有在对众多范本的亲切体验中去领悟那不拘于任何经验范本的法则,才能真正实现‘永字八法’的价值”说的是“只有……才能”。B.“假如对横的指点不仅适用于……而且适用于……那么……就能够实现了”错误,过于绝对。原文是说“假如对横的指点只适用于一个单独的横画,而不适用于横撇中横的部分,那么‘永字八法’的‘该于万字’的意义就形同虚设了”。C.“正是因为……我们才更加青睐于壮美的书法作品”错误。既强加因果,而且“果”也不成立。原文是说“从这一画之笔迹,流出万象之美,也就是人内心之美”“所以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划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观点为“‘永字八法’只是一种途径,它以分解的方式提供了一种观察范本的方法”。A.“以其备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字”,不强调“永字八法”只是一种途径,不符合材料一观点。B.“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不强调“永字八法”只是一种途径,不符合材料一观点。C.“常人云永字八法,乃点画尔,拘于一字,何异守株”能体现这一观点。D.不强调“永字八法”只是一种途径,不符合材料一观点。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①第一段,“所谓千笔万笔,统于一笔,中国大书法家正是运此一笔来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这就是中国历代丰富的书法”,首先提出观点:中国的书法是以一笔来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②第二段,“这里所说的一笔书、一笔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像宋人郭若虚所说的,‘王献之能为一笔书,陆探微能为一笔画。无适一篇之文、一物之象,而能一笔可就也。乃是自始及终,笔有朝揖,连绵相属,气脉不断’。这才是一笔书、一笔画的正确定义”,接着阐释“一笔”的定义。③第三段,从这一画之笔迹,流出万象之美,也就是人内心之美。没有人,就感觉不到这美;没有人,也画不出、表达不出这美”,然后强调“一笔”来源于“人”。(或“用笔怎样能够表现骨、肉、筋、血,成为艺术境界”。)④第四段,“中国人用笔写世界万象,从一笔入手,但一笔画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著名的‘永字八法’……”,最后以“永字八法”为例,提出用笔时一笔画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以尽势。【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①由“楷书的书写元素是笔画,笔画又是由基本笔画以及基本笔画的结合构成的,所以只要找出这些基本笔画,就真的可以‘该于万字’了,而这正是‘永字八法’的一大贡献”可知,运用“永字八法”,先练好基本笔画。②由“研习一种法帖,循着基本笔画的线索,把握这种法帖中各种笔画的多种写法,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功课深化日常临帖之所得,这样的过程可谓执简驭繁”可知,揣摩法帖,把握法帖中各种笔画的多种写法。③由“以‘永字八法’之简进入众多范本、众多字形、众多点画之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范本的把握。只有在对众多范本的亲切体验中去领悟那不拘于任何经验范本的法则,才能真正实现‘永字八法’的价值”可知,可知,在对众多范本的亲切体验中去领悟那不拘于任何经验范本的法则。(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山外有山天外天林斤澜①北温泉有江边码头,一上码头就上山坡,坡上转弯地方,有薄板搭起来的小饭馆。当门账桌上,坐着一位中年汉子,平头,高颧,宽肩膀,两眼闪闪,独腿。据说是冯玉祥的老兵,抗日拼大刀丢掉一条腿。厨下堂上,都是退伍军人,都是北国口音,都有见过世面的气派。②流亡学生到学校二三天,就在温泉游泳池打了一架,把老板打到水沟里动弹不得,看门的扫地的当下住手,哈腰央告,这才让老板顺沟溜走,得胜收兵。③老板额角有暗红胎记一大块,袍哥中称三爷陈大疤。④起因是一个东北学生跑来告诉,只因无票进门“小事”,受了干预之气。论流亡,东北资格最老,不过这一位却口讷体弱,只有回到学校里吞吞吐吐的份儿。大家刚来,素不相识,不过“同是天涯流亡人”,当以义气为重。几个东北学生振臂一呼,义无反顾,蜂拥跟上,到位就开打。陈大疤闻声出来,当门一站,还没有及时“拿言语”,一个老东北军子弟,把“来将通名”都省略掉了,箭步挥拳……⑤须知袍哥打架,“拿言语”是大关节,言来语去,倒把两手“反剪”起来,那就只见扭头犟颈,吐沫车载斗量。流亡学生辩论是辩论,打架是打架,分做两回事,到了打架份上,“更不搭话”,“当场开彩”。⑥这位老东北军子弟,其父没等他翅膀长硬,先送学兵连练操盘杠子,而后才斟酌上洋学堂,因此有一些“幼工上身”,说不上“出手不凡”的话,也是“出手不孬”。那陈大疤敢开浴室、游泳池,也不是等闲之辈。当年凡在市井做卖票出入的营生,都是有两手的角色。多半因双方程序不一,弄得个措手不及;又可能还没有和学生对过阵,先乱了步法,失脚落沟。凑巧那水沟高齐胸口,窄如肩宽,在里边只有吃打的份儿,没有施展的余地,立刻无条件停战了。⑦陈大疤还是有后台的,后台告到学校去。学校当局按“中庸”之道处理:打群架不提,外无赔情内不记过。单说起因,某生“行为不轨”,不具体说明不出告示,个别劝告自动离校。那学生也不作声,只管卷行李。学校派人跟着,是押送也是护送。⑧众流亡学生想道:岂不是打架打坏了?若不帮衬盘缠,不说遭人耻笑,也是仁义上过不去。只是流亡学生有一个通病,经常腰无分文,仗义大方,疏财羞涩。有一位心血来潮,会同二三人,直奔水码头老兵搭的薄板小店,说明原委,张口一百元,有借有还。坐账桌的独腿老兵,二话不说,拉开抽屉,数出一沓票子来。当年一个月的伙食费,还到不了二十元,一百不是小数。学生接钱道一声谢,回头就走了。过后才想起来,不但没有写下字据,连归还的日期也没有说定。啊呀,双方都还没有通名道姓。⑨一二个月后,学生得了一注钱财,走到小店去,心想人家将本求利,难得这样痛快,就添上十元,也不说明,把一百一十做一搭递上账桌。回头坐下,要了个油煎豆腐,一人一碗酒。当地喝烧酒,也论碗。才喝上几口,独腿过来,把十元拍在桌上,只说:“咱们不来这个。”学生才要解释,独腿已把双拐一甩半个圆圈,扭过身子了,学生几张嘴同声叫道:“喝酒,来来,喝碗酒。”“有事。”独腿坐到账桌那里了,两眼闪闪,有微微的笑影。⑩有天路过店门口,听见里边有人高谈阔论,只看得见守着账桌的独腿,不时点点头,答答应,一脸少见的恭敬。不免朝里张张,看见高谈的人,那是陶行知,人称陶老夫子。夫子时任育才中学校长,经常在重庆校场口分校和草街子分校(位于北碚、合川交界处)之间奔走。当年车无时间表,船看日头。夫子等船的工夫,就在小店里“传道”。⑪北温泉的流亡学生中,男多女少,草街子的男生还未长个,女生先苗条起来了,总是造化的功德,两厢来往频率,日渐提高。⑫陶老夫子的高风亮节,自然撞进耳轮。这里仅记两次愤愤之情。一次是学校内部晚会演出,一个老师编排了一个舞蹈《农家乐》。育才的文艺老师,论艺术流派,是兼容并蓄。这个舞蹈是东方的现代舞。演完才闭幕,陶老夫子就在观众席上高声问道:“现在农家还有乐吗?”随着当众直抒己见,他说的“乐”,指的是“田园牧歌”“春秋抒情”等等,在山穷水尽的现实农村,这些“乐”已经不复存在了。说着有些愤然。编排老师也根据他的艺术角度,分辩一通,言来语去,夫子愤愤溢于言表。过后,没有行政处理,归在学术上的争鸣了。⑬再一次是召集全校学生讲话,讲的是近来纪律不怎么好,声色愤愤,全场哑默。接着列举事实,数落真人真事中间,不免涉及大多学生是从难民收容所挑来的难童。比如有个男生,原是端着个饭碗,去打两个铜板酱油,回头落下炸弹,一片火烧瓦砾场。这个男生的身世记忆,只剩下端碗打酱油。夫子不觉老泪夺眶,台上唏嘘,台下饮泣。这也没有行政处理,归用不着了。⑭育才在北碚公演,北温泉流亡学生当作好机会,跑去帮忙。到那里看见把门任务,已是老兵“包圆”。门口一盏发蓝光的气灯,灯下正中间,站着独腿老兵,金鸡独立,又有双拐斜撑,鼎足而三。散披军大衣,分外肩阔膀圆。两眼闪闪,平头高颧,微露笑影。这气派,别说陈大疤,就是流亡学生也玩不出来,山外有山天外天也。⑮凡袍哥、特务、青皮、痞子,一概销声匿迹,唯有蓝光一片,丝丝作响,弥漫夜空。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题目“山外有山天外天”含义是“人外有人”,而文中所写的第一高人应是老兵。B.本文开头介绍老兵的相貌和身世,突出其不同凡响,为后文写流亡学生的求助做铺垫。C.陶行知利用等船的工夫在小店里“传道”,他的高谈阔论感染、折服了独腿老兵。D.育才在北碚公演时,流亡学生跑去帮忙和老兵“包圆”把门任务,动机各不相同。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塑造陶行知形象,既有正面着笔,又有侧面烘托,写法摇曳多姿,形象丰满生动。B.本文主要采用反衬手法,以陈大疤的厉害反衬流亡学生的仗义,以流亡学生的仗义反衬老兵的慷慨豪爽,以老兵的非凡气派反衬陶行知的高风亮节。C.文中多次出现“两眼闪闪”,采用间隔反复的手法,渲染了独腿老兵的侠义精神。D.“凡袍哥、特务、青皮、痞子,一概销声匿迹”,从侧面表现了老兵威镇全场的气概。8.本文最后两段以独腿老兵为育才公演把门作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9.⑫、⑬两段表现了陶行知先生怎样的“高风亮节”?请简要概括。【答案】6.A7.B8.①以老兵的非凡气派正衬(衬托、烘托)陶行知的高风亮节。②与⑩段内容相照应,表明老兵为公演把场是受陶行知精神感召。③首尾照应,结构严谨④以景结情,余韵悠长。(留白的效果)9.①关注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精神(敢于针砭时弊)。②兼容并蓄的学术理念。③以情动人的教育方式。【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A.“文中所写的第一高人应是老兵”错误。本文主人公是陶行知。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B.“反衬”错误,应为正衬。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散披军大衣,分外肩阔膀圆。两眼闪闪,平头高颧,微露笑影。这气派,别说陈大疤,就是流亡学生也玩不出来,山外有山天外天也”,通过肖像描写,表现了独腿老兵的豪迈自信、威震全场的气概,从而衬托了陶行知先生的高风亮节。“到那里看见把门任务,已是老兵‘包圆’。”承接了上文的陶先生在小店的“传道”,也表明了老兵被陶先生折服了。文章开头以“北温泉有江边码头,一上码头就上山坡,坡上转弯地方,有薄板搭起来的小饭馆。当门账桌上,坐着一位中年汉子,平头,高颧,宽肩膀,两眼闪闪,独腿”肖像描写开篇,又以“门口一盏发蓝光的气灯,灯下正中间,站着独腿老兵,金鸡独立,又有双拐斜撑,鼎足而三”肖像描写结尾,首尾照应。由“凡袍哥、特务、青皮、痞子,一概销声匿迹,唯有蓝光一片,丝丝作响,弥漫夜空”可知,以景结情,有留白的效果,余韵悠长,让人回味无穷。【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原文“接着列举事实,数落真人真事中间”体现他“针砭现实”,“夫子不觉老泪夺眶,台上唏嘘,台下饮泣”体现了他“关注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精神。原文“论艺术流派,是兼容并蓄。这个舞蹈是东方的现代舞。并高声问道:现在农家还有乐吗?”体现了他“学术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文“召集全校学生讲话,夫子不觉老泪夺眶,台上唏嘘,台下饮泣”这是他“以情动人的教育方式”的体现。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I(本题共6小题,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军中不驰,今使者驰三军,云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田氏日以益尊于齐。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谮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田乞、田豹之徒由此怨高、国等。其后及田常杀简公,尽灭高子、国子之族。至常曾孙和,因自立为齐威王,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而诸侯朝齐。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太史公曰:余读司马兵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亦少褒矣若夫穰苴区区为小国行师何暇及司马兵法之揖让乎世既多司马兵法以故不论著穰苴之列传焉。(《史记·司马穰苴列传》)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擢之闾伍之中擢:提拔B.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枹:鼓槌C.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封:分封D.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放:通“仿”,模仿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余读司马兵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亦少褒矣∕若夫穰苴区区∕为小国行师∕何暇及司马兵法之揖让乎∕世既多司马兵法∕以故不论著∕穰苴之列传焉B.余读司马兵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亦少褒矣∕若夫穰苴区区∕为小国行师∕何暇及司马兵法∕之揖让乎∕世既多司马兵法∕以故不论∕著穰苴之列传焉C.余读司马兵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亦少褒矣∕若夫穰苴∕区区为小国行师∕何暇及司马兵法之揖让乎∕世既多司马兵法∕以故不论著∕穰苴之列传焉D.余读司马兵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亦少褒矣∕若夫穰苴∕区区为小国行师∕何暇及司马兵法之揖让乎∕世既多司马兵法∕以故不论∕著穰苴之列传焉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庶孽:庶子,妾所生的儿子。“庶”与“嫡”词义相反,“嫡”指正妻。B.立表下漏:竖起测量日影的标竿,设下计时的漏壶。C.文中“申明约束”与“临军约束则忘其亲”两句中的“约束”含义相同。D.“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与“持节云中”两句中的“持节”含义相同。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穰苴出身低微,但在国家危难时刻主动请缨,表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B.庄贾在约定的时刻未到达军营被斩首示众,君王的使者驾车驰入军中,也被处罚。C.穰苴深入士卒军舍,对体弱多病者关怀有加;他率兵抗敌,士卒都乐于为之效命。D.齐国大夫妒忌穰苴功高位尊,向齐景公进谗言,景公因此撤了穰苴大司马的职务。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2)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15.简要概括司马穰苴能战胜燕晋之师、博取军功的原因。【答案】10.C11.D12.C13.A14.(1)景公召见穰苴,与(他)谈论军事,很喜欢他,就用(他)作了将军,让他率兵抵御燕、晋两国的军队。(2)庄贾派出的人已经前往宫中,还没来得及回来,穰苴于是杀掉庄贾,用来在三军前示众。三军将士个个都震惊、战栗。15.①晏婴推荐,景公信任。②军纪严明。③爱护士卒,士卒乐于效命。【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君王把我从平民中提拔起来B.句意:擂鼓进军,战况紧急的时刻,就应当忘掉自己的生命。C.封:边界。句意:收复了所有沦陷的领土,然后率兵凯旋。D.句意:他率兵打仗施使权威,都广泛地模仿穰苴的做法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读《司马兵法》,感到宏大广博,深远不可测度。即使是夏、商、周三代的战争,也未能完全发挥出它的内蕴,像现在把《司马穰苴兵法》的文字附在里边,也未免推许的过分了。至于说到田穰苴,不过是为小小的诸侯国带兵打仗,怎么能和《司马兵法》相提并论呢?社会上既然流传着许多《司马兵法》,因此不再评论,只写这篇《司马穰苴列传》。“竟其义/如其文”表并列,中间断开,排除AC;“区区”修饰“小国行师”,要连在一起,排除A。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B.正确。C.“含义相同”有误。规章;遵守规章。句意:宣布了各种规章号令。/来到军队宣布规定号令后,就应忘掉私人的交情。D.正确。都是“拿着符节”之意。句意:齐景公派的使者才拿着符节来赦免庄贾。/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到云中。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但在国家危难时刻主动请缨”有误,从原文“晏婴乃荐田穰苴曰”来看,不是主动请缨,而是晏婴推荐。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说”,通“悦”,喜欢;第二个“将”,作动词,率领;“扞”,抵御。(2)“既”,已经;“反”,通“返”,返回;“徇”,示众;“振栗”,震惊、战栗【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从原文“晏婴乃荐田穰苴曰”“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来看,晏婴推荐司马穰苴,景公也信任他;从原文“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来看,司马穰苴斩杀了没有按照约定时间到军门的监军宠臣贾庄,严明了军纪;从原文“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来看,他爱护士卒,所以士卒乐于效命。参考译文:司马穰苴,是田完的后代子孙。齐景公时,晋国出兵攻打齐国的东阿和甄城,燕国进犯齐国黄河南岸的领土。齐国的军队都被打得大败。齐景公为此非常忧虑。于是晏婴就向齐景公推荐田穰苴,说:“穰苴虽说是田家的妾生之子,可是他的文才能使大家归服、顺从,武略能使敌人畏惧。希望君王能试试他。”景公召见穰苴,与(他)谈论军事,很喜欢他,就用(他)作了将军,让他率兵抵御燕、晋两国的军队。穰苴说:“我的地位一向是卑微的,君王把我从平民中提拔起来,置于大夫之上,士兵们不会服从,百姓也不会信任,人的资望轻微,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希望能派一位君王宠信、国家尊重的大臣,来做监军,才行。”于是齐景公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派庄贾去做监军。穰苴向景公辞行后,便和庄贾约定说:“明天正午在营门会齐。”第二天,穰苴率先赶到军门,立起了计时的木表和漏壶,等待庄贾。但庄贾一向骄盈显贵,认为率领的是自己的军队,自己又做监军,就不特别着急;亲戚朋友为他饯行,挽留他喝酒。已经等到了正午,庄贾还没到来。穰苴就打倒木表摔破漏壶,进入军营,巡视营地,整饬军队,宣布了各种规章号令。等他部署完毕,已是日暮时分,庄贾这才到来。穰苴说:“为什么约定了时刻还迟到?”庄贾表示歉意地解释说:“朋友亲戚们给我送行,所以耽搁了。”穰苴说:“身为将领,从接受命令的那一刻起,就应当忘掉自己的家庭,来到军队宣布规定号令后,就应忘掉私人的交情,擂鼓进军,战况紧急的时刻,就应当忘掉自己的生命。如今敌人侵略已经深入国境,国内骚乱不安,战士们已在前线战场暴露,无所隐蔽,国君睡不安稳,吃不香甜,全国百姓的生命都维系在你的身上,还谈得上什么送行呢!”于是把军法官叫来,问道:“军法上,对约定时刻迟到的人是怎么说的?”回答说:“应当斩首。”庄贾很害怕,派人飞马报告齐景公,请他搭救。庄贾派出的人已经前往宫中,还没来得及回来,穰苴于是杀掉庄贾,用来在三军前示众。三军将士个个都震惊、战栗。过了好长时间,齐景公派的使者才拿着符节来赦免庄贾。车马飞奔直入军营。穰苴说:“将领在军队里,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又问军法官说:“驾着车马在军营里奔驰,军法上是怎么规定的?”军法官说:“应当斩首。”使者异常恐惧。穰苴说:“国君的使者不能斩首。”就斩了使者的仆从,砍断了左边的夹车木,杀死了左边驾车的马,向三军巡行示众。又让使者回去向齐景公报告,然后就出发了。士兵们安营扎寨,掘井立灶,饮水吃饭,探问疾病,安排医药,田穰苴都亲自过问并抚慰他们。还把自己作为将军专用的物资粮食全部拿出来款待士兵。自己和士兵一样平分粮食。把体弱有病的统计出来。三天后重新整训军队,准备出战。病弱的士兵也都要求一同奔赴战场,争先奋勇地为他战斗。晋国军队知道了这种情况,就把军队撤回去了。燕国军队知道了这种情况,因渡黄河向北撤退而分散松懈,于是齐国的军队趁势追击他们,收复了所有沦陷的领土,然后率兵凯旋。还没到国都,就解除了战备,取消了战时规定号令。宣誓立盟而后才进入国都。齐景公率领文武百官到城外来迎接,按照礼仪慰劳将士后,才回到寝宫。齐景公接见了田穰苴,敬重、推崇地任命他做大司马。从此,田氏在齐国的地位就一天天地显贵起来。后来,大夫鲍氏、高氏、国氏一班人忌妒他,在齐景公面前中伤、诬陷他。齐景公就解除了他的官职,穰苴发病而死。田乞、田豹等人因此怨恨高氏、国氏家族的人。此后,等到田常杀死齐简公,就把高氏、国氏家族全部诛灭了。到了田常的曾孙田和,便自立为君,号为齐威王。他率兵打仗施使权威,都广泛地模仿穰苴的做法,各国诸侯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派大夫研究讨论古代的各种《司马兵法》,而把大司马田穰苴的兵法也附在里边,故而定名叫《司马穰苴兵法》。太史公说:我读《司马兵法》,感到宏大广博,深远不可测度。即使是夏、商、周三代的战争,也未能完全发挥出它的内蕴,像现在把《司马穰苴兵法》的文字附在里边,也未免推许的过分了。至于说到田穰苴,不过是为小小的诸侯国带兵打仗,怎么能和《司马兵法》相提并论呢?社会上既然流传着许多《司马兵法》,因此不再评论,只写这篇《司马穰苴列传》。(二)文言文阅读II(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类此。(《韩非子·外储说》)16.解释文中加点字词。①遗:_______________②尚:_____________③白:_____________17.根据上面这则寓言,解释成语“郢书燕说”的意思。【答案】16.①.遗:赠送。②.尚:崇尚(重视)。③.白:禀告。17.讽刺穿凿附会,曲解原意(望文生义)。【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①遗:赠送。句意:从前有人从楚国的都城郢写信给燕国的相国。②尚:崇尚(重视)。句意:举烛,就是崇尚清明廉洁。③白:禀告。句意:燕相把这个意思禀告给燕王。【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燕国的宰相读郢人送给他的信时望文生义,误解“举烛”之意,“举烛”二字本是无意识地写在信里,举高蜡烛的意思,却被燕相国理解成崇尚清明廉洁之意,从而进谏燕王,使燕国得到大治。作者讽刺当时学者托古改制,虽然提出了种种有道理的主张,但与历史本来事实大相径庭。后来就用“郢书燕说”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参考译文:从前有人从楚国的都城郢写信给燕国的相国。可是夜晚在写信,光线不够明亮,就对举着蜡烛的仆人说:“举烛。”结果无意识地在信里写上了“举烛”两个字。其实,“举烛”这两个字并不是信里要说的意思。燕相看到信中“举烛”二字,很高兴,说:“举烛,就是崇尚清明廉洁;要施行清明政策,则应举荐贤才担任重任。”燕相把这个意思禀告给燕王,燕王很高兴,并予以施行,结果燕国治理得很好。国家虽然治理好,却不是信的本意。现在学习的人,都和这个相似。(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杜甫的诗,完成下面小题。房兵曹胡马①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病马②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坐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注】①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杜甫时年28岁,漫游于齐赵一带。②这首诗大约写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当时诗人流落秦州。18.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马的不同特点表现迥异的人生境遇和感触。B.第一首诗前两联实写马的外形动态,后两联虚写马的品格,内容上由咏物转入抒情。C.就“毛骨”而言,胡马嶙峋耸峙,状如锋棱,无愧“汗血马”,而病马则普普通通。D.“所向无空阔”是说胡马冲向平原,一往无前。此句写出了胡马“骁腾”的特点。19.这两首诗所写的马有什么共同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8.D19.忠诚(驯良)。第一首结合“真堪托死生”分析,第二首结合“坐中老尽力”“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等诗句分析。【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D.“此句写出了胡马‘骁腾’的特点”错,“无空阔”,指没有障碍、视空阔为无物。这句主要写胡马勇往直前、所向无前,所向无远道,没有障碍、视空阔为无物的精神。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第一首中“真堪托死生”,意思是真可将生死托付于它。可见,马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表现了马的忠诚。第二首中颔联“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具体描写马现在的状态:老了且病了。但是,在艰苦路途上,依旧还在为诗人卖力;在当岁晚天寒的时候,况且又生病,不能不让人为它伤心。颈联两句“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抒发对病马的浓浓深情。尾联“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说马之为物虽然低微,可是对人的情分却是十分深厚,使诗人禁不住为它感动、沉吟起来。综上可知,该诗也表现了马的忠诚。(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一句中的“小”和“大”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赤壁赋》中写月亮虽有圆缺、但最终没有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白居易《夜筝》诗写道:“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琵琶行》中与后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句读之不知②.惑之不解③.盈虚者如彼④.而卒莫消长也⑤.别有幽愁暗恨生⑥.此时无声胜有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读、盈、卒、幽。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B.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C.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D.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句式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C.“妇孺及孩童”语义重复,“妇孺”包括孩童,可去掉“和孩童”。D.“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语序不当,“三个月内”是“完成”的时间状语,应改为“要求每名学生三个月内”。故选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京有着深厚的戏曲艺术传统,辽杂剧、金院本到北杂剧都在此出现,孕育了中国戏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到中国戏曲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明清传奇(昆曲)的兴盛也是至北京而达到鼎盛。可以说,戏曲的()在北京深厚而肥沃。北京作为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既拥有巨大市场,也决定着全国的文化风向。在京剧形成之前,北京的戏曲(),除昆、弋之外,秦腔等花部诸腔都早已活跃于北京戏曲舞台。徽班之所以能①,占据北京戏曲舞台,一定意义上就在于当时北京宽松活跃、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环境与生态。作为都城,北京在思想文化上体现出多元性与包容性,不同艺术、不同声腔都有其市场和观众,这种格局使得京城戏曲舞台犹如万花筒,②;又如一个熔炉,各种声腔可在其中裂变组合、③。徽班在安徽与北京间几进几出,这个过程对戏班和戏曲本身也是一种历练,在与昆、弋及花部诸腔的接触、交流中,彼此取长补短,借鉴融合,使得四大徽班在京城保持了“安庆色艺最优”的美誉与地位。徽班除唱徽调二簧外,(),包括京腔、秦腔、昆曲和时尚之曲,属于多种声腔并奏。2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3.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22.①后来居上(异军突起)②五彩斑斓(五彩缤纷、异彩纷呈)③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吐故纳新)23.①传统(积淀)和土壤②就已百花齐放(异常活跃、异常繁荣)③还兼容其它声腔【解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的能力。第一处,根据前文“除昆、弋之外,秦腔等花部诸腔都早已活跃于北京戏曲舞台”和后文“占据北京戏曲舞台”,可知语境说在徽班占据北京戏曲舞台之前秦腔等花部诸腔都早已活跃于北京戏曲舞台,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所以,此处可填“后来居上(异军突起)”。后来居上: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有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异军突起:比喻突然兴起的新生力量。第二处,“这种格局使得京城戏曲舞台犹如万花筒”,语境说京城戏曲舞台犹如万花筒,好看,丰富且多种颜色错杂,所以,此处可填“五彩斑斓(五彩缤纷、异彩纷呈)”。五彩斑斓: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第三处,“又如一个熔炉,各种声腔可在其中裂变组合”,语境说各种声腔可在其中裂变组合,“熔炼”后以新的面目出现,所以,此处可填“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吐故纳新)”。浴火重生: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凤凰涅槃:比喻一种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和一种勇敢奋斗的坚强意志。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吸取其精华,使它以新的面目出现。革故鼎新:指革除旧的,建立新的。吐故纳新: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可以说”表示该句是对前文的总结。根据“北京有着深厚的戏曲艺术传统,辽杂剧、金院本到北杂剧都在此出现,孕育了中国戏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到中国戏曲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明清传奇(昆曲)的兴盛也是至北京而达到鼎盛”,可知“北京”历经戏曲发展的两个黄金时期,是戏曲的发展地,有着深厚的戏曲传统和积淀。所以此处可填“传统和土壤”或“积淀和土壤”。第二处,根据后文“除昆、弋之外,秦腔等花部诸腔都早已活跃于北京戏曲舞台”,可知在北京戏曲舞台上活跃着昆、弋、秦腔等花部诸腔,可见在京剧形成之前,北京的戏曲精彩纷呈,所以此处可填“就已百花齐放”“异常活跃”或“异常繁荣”。第三处,根据后文“包括京腔、秦腔、昆曲和时尚之曲,属于多种声腔并奏”,可知后文说徽班包括京腔、秦腔等多种声腔,结合前文“除……外”,应指徽班还兼有其他声腔,所以,此处此处可填“兼融其他声腔”。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互联网的普及,新技术的发展,让青年人更好地关注远方的资讯。与此同时,如果你问一些青年人:距离你家最近的菜市场在哪里?校园里一年四季都有哪些花在开落荣枯?你父母在工作中有什么烦恼?你身边有哪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未必能说得清。这类现象被称为“附近的消失”。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远方诚重要,附近更可贵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的迭代更新,人们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有时候对远方的事情比自家门口的事情还了解得更多,而对身边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容易忽略的细节,关注的却很少,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一种社会学的现象——“附近的消失”。依我所见,关注远方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关心附近,珍惜附近。远方与附近皆是生活。鲁迅曾言,“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远方之所以称为远方,是因为人们认为这件事与自己的时空距离较远,可谁又能保证这件事不会发生在你的身边?谁又能保证那“买不起七十九元眉笔的平民百姓”、那上层者口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