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普通高校专科升本科经济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福建省普通高校专科升本科经济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福建省普通高校专科升本科经济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福建省普通高校专科升本科经济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福建省普通高校专科升本科经济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福建省普通高校专科升本科经济学模拟试题一、单选题1、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______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按劳分配规律2、《国富论》的作者是______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阿尔弗雷德·马歇尔3、关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______A.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可能B.在某人状况变好的同时,其他人的状况可以不变坏C.两人的状况可以同时变好D.如果某人的状况变好,其他人的状况肯定变坏4、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是______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5、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所得到的______A.效用的增量是递减的B.总效用是递减的C.平均效用是递增的D.总效用是递增的6、某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只消费一种商品X,他的效用函数为U=-3X2+12X,则他的边际效用为______A.-9X+12B.-3X+12C.-6X+12D.97、在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中,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所遵循的原则是______A.边际效益MR=边际成本MCB.边际产品价值VMP=边际产品MP×产品价格PC.边际产品价值VMP=要素价格WD.边际产品MP=产品价格P8、某企业在产量为100时,其边际成本为50,边际收益为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______A.应该增产B.应该减产C.减产到边际成本小于50为止D.已经实现了利润最大化,100为最优产量9、对于完全竞争厂商来说,如果他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20,则他的边际收益曲线MR为______A.P=20B.Q=20C.P=20QD.Q=20P10、减税使IS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______A.LM曲线陡峭,IS曲线陡峭B.LM曲线平缓,IS曲线平缓C.LM曲线陡峭,IS曲线平缓D.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11、在其他情况保持不变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会引起______A.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供给量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供给量减少,利率下降12、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下列哪项成为国内生产净值______A.直接税B.原材料支出C.折旧D.间接税13、在进行国民生产总值核算时,以下各项中不应计入GDP的是______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经纪人收取的二手车交易佣金C.某生产企业购买的新机器D.农民消费自己种植的蔬菜1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______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B.生产技术既定不变C.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D.A和B15、若某种产品需求曲线为Q=3-P,供给曲线为Q=-7+P,则该产品的均衡价格为______A.0B.5C.1D.21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私人银行和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办厂的行为是______A.借贷资本输出B.生产资本输出C.国家资本输出D.私人资本输出17、______市场最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A.汽车B.卷烟C.水稻D.家电18、关于商品的二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B.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使用价值C.使用价值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D.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19、下列属于职能资本的是______A.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B.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C.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D.银行资本和借贷资本20、在短期生产中,当边际产量处于递增阶段时,则边际成本______A.处于递增阶段B.处于递减阶段C.达到最小值D.两者没有必然联系2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______A.投入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边际效用递减B.要素的边际产值递减C.投入越多,产量越大,从而产品价格越低D.要素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减少22、对于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如果价格上升,消费者剩余会______A.增加B.减少C.不变D.上下波动23、马克思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这里的“看不见的线”是指______A.资本主义私有制B.契约自由的形式C.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D.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24、浮动汇率制是指______A.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固定不变B.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C.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给关系自发地决定D.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由他国政府制定25、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某一种商品来表现,这样的价值形式叫作______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26、资本总公式是______A.W-G-WB.W-G-W'C.G-W-G'D.G-W-G2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某企业投入的要素价格为5元,该要素的边际产量为0.5,利润极大化时的产品价格为______A.2.5元B.1元C.0.1元D.10元28、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______A.大于1的正数B.小于2的正数C.零D.129、在资本循环的各阶段中,马克思所说的商品的“惊险的跳跃”发生在______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消费阶段30、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随着收入的增加______A.消费增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B.储蓄增加,边际储蓄倾向递减C.消费减少,边际消费倾向递增D.储蓄减少,边际储蓄倾向递增31、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经济利润为零B.正常利润为零C.单个厂商可能盈利D.单个厂商可能亏损32、生产资料必须优先增长的原因在于扩大再生产过程中______A.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B.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C.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D.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33、根据需求定理,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则对该商品的______A.需求量减少B.需求减少C.需求增加D.需求量增加34、导致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先下降后上升的原因是______A.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B.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C.边际报酬递减规律D.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35、根据平衡预算乘数的作用机制,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同时增加相同的数量,则会引起国民收入水平______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36、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劳动是______A.抽象劳动B.脑力劳动C.具体劳动D.体力劳动37、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______A.剩余价值率B.利润率C.平均利润D.利息率38、政府要抑制经济过热,可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______A.增加政府购买支出B.刺激私人部门投资C.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D.加息39、某人清扫了路边的积雪,路过的行人感到方便,这体现的是______A.生产的正外部性B.消费的正外部性C.生产的负外部性D.消费的负外部性40、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______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41、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称为______A.恩格尔系数B.基尼系数C.消费结构D.消费弹性42、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______A.失业B.通货膨胀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43、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______A.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是有效的B.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呈负相关关系C.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D.菲利斯普曲线仍然有效44、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______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B.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D.失业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无关45、关于厂商的短期成本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AFC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曲线B.随着产量的增加,STC曲线先上升再下降C.SMC曲线与AVC曲线的交点是收支相抵点D.SMC曲线与SAC曲线相交于SAC曲线的最低点46、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力作为商品,其使用价值的特点______A.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B.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耗掉C.只创造出自身的价值D.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47、若短期边际成本SMC小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则AVC______A.递增B.递减C.最小D.最大48、长期里,产量加倍,而平均成本下降,这意味着______A.规模经济的存在B.规模不经济的存在C.规模收益不变D.收益递减发生了49、在AD-AS模型的一般情形下,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于经济的影响是______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下降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上升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下降50、资本与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______A.作为流通手段B.作为支付手段C.购买生产要素D.带来剩余价值5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中,关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公平优先,兼顾效率B.政府不应该对收入分配过程进行干预C.均等分配不会降低经济效率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52、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______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5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______A.劳动价值学说B.货币学说C.资本积累学说D.剩余价值学说54、以下不属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是______A.欧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联合国D.亚太经合组织55、“一带一路”是指______A.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丝绸之路B.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C.古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丝绸之路D.古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56、等产量曲线______A.说明了为生产一个给定的产出量而可能的各种投入要素的组合B.除非得到所有要素的价格,否则不能画出该曲线C.表明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D.表示无论投入数量怎么变化,产出量都是一定的57、完全竞争的市场是指______A.市场参与者的购销量只占整个市场交易量的极小部分B.市场参与者只能接受价格,而不能影响价格C.交易的商品是同质的D.以上全对58、以下属于固定资本的是______A.原料B.厂房C.工资D.燃料59、生产的第Ⅲ区间不是最优生产区间,原因是______A.固定资本没有充分利用B.边际产量大于0C.边际产量小于0D.劳动要素不是免费的6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是______A.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B.计划手段和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D.计划手段和行政手段二、名词解释61、财政的挤出效应62、边际产量递减规律63、货币创造乘数64、价值规律65、边际消费倾向三、简答题66、简述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点。67、简述偏好的完备性公理68、简述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说明二者的关系。69、“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四、计算题70、已知某人月收入为160元,用于购买两种商品X、Y,他的效用函数为U=XY,且Px=1元,Py=2元,求:1.效用极大时,他购买X、Y的数量各为多少?2.此时总效用是多少?71、假定在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函数为I=200-40r(r的单位:%),政府购买支出G=80,税收T=100,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60r,货币供给M=200,物价水平P=1,Y的单位:亿元73.求IS曲线和LM曲线。74.求均衡的利率和收入。五、论述题72、论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和目标。73、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该实施什么样的财政政策?会产生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它是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起作用的经济规律。2、A[解析]《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3、D[解析]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效率,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如果不使其他某个人境况变坏他的情况就不可能变好。4、A[解析]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5、A[解析]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得,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效用的增量递减。6、C[解析]边际效用为总效用的一阶导函数,MC=dU/dX=-6X+12。7、C[解析]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要素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价格,此即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则等于要素的市场价格W。因此,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所遵循的原则可表述为VMP=W。满足此条件的要素量即为最优要素使用量。8、D[解析]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因此该企业当前已经实现了利润最大化。9、A[解析]TR=PQ=20Q,MR=d(TR)/dQ=20=P。10、D[解析]减税使IS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意味着财政政策非常有效。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有效。11、B[解析]在其他情况保持不变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增加货币供给量,货币需求不变,利率下降。12、C[解析]国内生产总值减折旧成为国内生产净值。13、D[解析]农民消费自己种植的蔬菜属于自给自足的生产,自给自足的生产不计入GDP。14、D[解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或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如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定程度以后,增加一个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效益增加量是递减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以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为条件进行讨论的一种规律。15、B[解析]联立需求曲线Qd=3-P和供给曲线QS=-7+P,解得,P=5。16、B[解析]生产资本是指开设工厂,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的资本形式,所以在国外投资办厂属于生产资本输出。17、C[解析]农产品市场最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18、B[解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19、B[解析]职能资本亦称“机能资本”,是指用来生产或实现剩余价值的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20、B[解析]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变化方向是相反的,边际产量处于递增阶段,边际成本递减。21、B[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要素的边际产值递减。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22、B[解析]消费者总剩余可以用需求曲线下方、价格线上方和价格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表示。由消费者剩余可知:第一,如果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剩余下降,反之,如果价格下降,则消费者剩余上升:第二,如果需求曲线是平的,则消费者剩余为0。23、A[解析]“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看不见的线”是指资本主义私有制。24、C[解析]浮动汇率制度与“固定汇率制度”相对而言,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根据供求关系自由波动的汇率。25、C[解析]一般价值形式:这一阶段商品交换的特点,就是出现了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前两个阶段的商品交换,都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交换,不借助于任何中介物。而到了第三阶段,一般等价物成了商品交换的中介。一切商品都首先同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发生价值关系,然后借助于一般等价物完成交换过程:例如,在羊成为一般等价物的情况下,谷物与牛的交换便是通过“1担谷=2只羊=1头牛“的形式来实现的。扩大的价值形式指一种商品的价值以一系列其他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26、C[解析]资本总公式G—W—G'表示的是货币—商品—货币的流通过程,即货币所有者用货币购买商品,然后把商品卖出去,重新换回货币。这不是一般的商品流通过程,而是买卖经济行为。27、D[解析]利润极大化的条件为W=MP×P,5=0.5P,P=10(元)28、D[解析]MPC+MPS=1,APC+APS=1。29、C[解析]商品被生产者生产出来后,就与生产者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了,在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过程中,商品一货币一商品,商品生产者只有顺利实现商品到货币的跳跃,把商品换成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货币,生产者才能交换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可以满足他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否则生产者就无法在市场中生存下去。30、A[解析]绝对收入假说是凯恩斯提出的用于描述消费支出和收入之间关系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总需求函数中消费部分,主要以总所得为其主要变数,消费支出与实际收入之间保持稳定的函数关系,收入增减,消费也随着增减,但每一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小,用于储蓄的比重越来越大。31、A[解析]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指在长期中厂商通过改变所有要素的投入数量,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而达到的一种均衡。长期内,厂商在上述两方面的调整是同时进行的,在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LAC=SAC。32、C[解析]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是指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或资金)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社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生产比消费资料生产增长较快的客观趋势。33、A[解析]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自身价格上升,则需求量减少。34、C[解析]起初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减少;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而增加。因此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随着产量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动规律。35、A[解析]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小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它描述的是当同时增加或者减少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政府的预算保持不变的时候,国民收入的同方向变化的情况。36、A[解析]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一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种劳动是抽象劳动。37、C[解析]平均利润率又称“一般利润率”,是每年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额同资本家预付社会总资本的比率。38、D[解析]政府要抑制经济过热,应采用抑制总需求的政策,如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减少货币供给量。A、B、C属于刺激总需求的政策措施,均排除。39、C[解析]某人清扫了路边的积雪,属于生产性行为,路过的行人感到了方便,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没有得到回报,这体现的是生产的负外部性。40、A[解析]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1S曲线右上方,投资小于储蓄,LM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41、A[解析]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全部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42、C[解析]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43、C[解析]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线,意思是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并不存在替代关系,即通胀率的上升不会降低失业率,因为预期的存在,导致政策无效;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胀政策有一定的产出效应,可以降低失业率。44、C[解析]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45、D[解析]TFC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AFC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随着产量的增加,STC曲线一直上升;SMC曲线与AVC曲线的交点是停止营业点;SMC曲线与SAC曲线相交于SAC曲线的最低点。46、D[解析]劳动力商品价值构成的特殊性: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过程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并且它能够创造出大于它自身价值的价值。47、B[解析]短期边际成本SMC小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AVC递减;短期边际成本SMC大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AVC递增。48、A[解析]平均成本下降阶段对应的是规模经济。49、C[解析]在AD-AS模型的一般情形下,原材料价格上涨使AS曲线左移,国民收入减少,价格上升。50、D[解析]资本在现象上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但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下,货币和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用来作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时,才转化为资本,由此,能否带来剩余价值是资本与货币的根本区别。51、D[解析]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平等原则;公平分配的原则;机会均等,能者优先的原则。52、B[解析]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会下降。53、A[解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由于这两大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劳动价值学说是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54、C[解析]区域经济一体化亦称“区域经济集团化”,指同一地区的两个以上国家逐步让渡部分甚至全部经济主权,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并形成排他性的经济集团的过程。其组织形式按一体化程度由低到高排列,包括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不属于区域经济体化组织。55、B[解析]“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56、A[解析]等产量曲线表示在生产某一产量水平的产品下的所有可能的投入品组合。57、D[解析]完全竞争市场有以下特点:①数量众多、规模很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任何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市场价格接受者。②产品同质。每一生产者的产品都是一样的。③生产要素可以在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生产者可以自由进出某行业。④信息完备,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及时获取市场的全部信息。58、B[解析]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等以劳动资料的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是流动资本的对称,属于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它的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虽然受到磨损,但仍然长期保持固定的物质形态。它的价值不是一次全部转移,而是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磨损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经过商品销售,这部分转移过来的价值又变为货币形式收回,以备更新它本身的物质形态。59、C[解析]在生产的第Ⅲ区间,边际产量小于0,增加投入,总产量减少,减少投入,总产量增加,因此,此区间不为最优生产区间。60、A[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手段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必要时可以采用行政手段。二、名词解释61、财政的挤出效应:当政府支出增加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在货币供给既定情况下,利率会上升,私人部门的投资会受到抑制,从而产生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现象。62、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将一种可变要素连续等量地投入一种或其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过程中,当该要素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连续投入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是递减的。63、货币创造乘数:中央银行增加一笔原始货币供给使该期存款总和增加的倍数表达式为:货币创造乘数=(1+rc)/(rd+re+rc)。64、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65、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用MPC表示,即消费曲线上任点切线的斜率。三、简答题66、含义: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同等程度满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又称等效用线。性质:(1)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两点代表着相同的偏好;(2)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4)同一无差异曲线图上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互不相交;(5)愈远离原点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愈高。67、假定任何两个消费束都是可以比较的。也就是说,假定有任一x消费束和任一y消费束,假定(x1,x2)大于等于(y1,y2),或者相反,或者两种情况都有,在最后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这两个消费束是无差异的。68、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1)资本的价值构成:从价值方面来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它们之间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叫作资本的价值构成。(2)资本的技术构成:从物质方面来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它们之间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说来,这种一定比例取决于生产的技术水平,即技术水平越高,每一劳动者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关系,叫作资本的技术构成。(3)资本有机构成:在资本的价值构成和资本的技术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6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两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1)具体劳动又叫有用劳动,是在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劳动的具体形式是由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目的等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2)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和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其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社会关系的经济范畴。(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它们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矛盾的,存在着差别。(4)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四、计算题70、1.已知效用函数U=XY,MUX=Y,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