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第二章第5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学案_第1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第二章第5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学案_第2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第二章第5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学案_第3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第二章第5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学案_第4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第二章第5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❷〉课标要求

1.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的价态,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

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

2.能由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变化,并能设计实

验进行部分验证,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考点一,

H必备知识房春

卫史"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FeBn溶液中

通入少量Cb时,因为还原性FebBr,所以Cb先与Fe"反应。

用理外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含有Fe3∖Cu2∖

Y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3+>Cu2+>H+,所以铁粉先与FeA反应,

然后依次与CU-H*反应。

此诞拔常见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

+3+

氧化性:MnO;(H)>Cl2>Br2>Fe>I2>S;

2+2+2

还原性:Mn<CΓ<Br^<Fe<I^<SO2(SO∣^)<S-0

[理解辨析]

1.判一判(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

⑴L和Fe反应生成FeI3。()

2t

(2)把FeCI2溶液滴入酸性KMnOl溶液中,只发生反应5Fe+MnO4+8H^

3+

—5Fe+Mn+4H20O()

3+

解析:⑴因为氧化性Fe>I2,所以L和Fe反应生成FeI20

⑵在酸性条件下,Cl也还原MnO4O

答案:⑴X(2)X

向含S二Fe2∖Br∖Γ的溶液中通入Cb,按先后顺序依次写出发生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Cb+S“_SI+2C1

C12+2I^-I2+2C1

2+3+

Cl2+2Fe-2Fe+2Cl

Cl2+2Br—Br2+2C1

、『关键能力有厂

1.(2021•河北衡水二模)已知有如下反应:①K2Cr2O7+i4HCl(浓)一

2KCl+2CrCl3+3Cl2↑+7H20;②Cr+2HC1(稀)—CrCl2+H2t;③

2枷血计16取1(稀)-2代1+2向(:12+5(;121+8H20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氧化性:KMnO4>K2Cr2O7>O

B.反应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2(S0)3溶液中滴入酸性KMnOl溶液,可发生反应IOCr"+6Mno4+11乩0

t+

—5Cr2O^+6M∏+22H

D.向金属Cr中滴入浓硝酸无明显变化,说明两者不能发生反应

解析:由题干可推知K2Cr2O7氧化HCl,需要盐酸为浓盐酸,KMnO1氧化

HCl,需要盐酸为稀盐酸即可,因此高镒酸钾的氧化性大于重格酸钾的,

所以氧化性顺序为KMn01>K2Cr207>Cl2,选项A正确;反应③中,Mn元素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KMn0」为氧化剂,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Cl

为还原剂,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当有2molKMn0“参力口反应时,有10mol

HCl被氧化,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选项B正确;

由选项A推知的氧化性KMno4强于K2CnO7可知,该选项符合强制弱规

律,选项C正确;稀盐酸可以氧化Cr,说明Cr的还原性比较强,浓硝酸

具有强氧化性,遇到Cr单质常温下无明显变化,不是因为氧化性不够,

而是因为发生钝化,选项D错误。

2.(双选)向含Fe/I、Br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溶液中四种粒

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b-a=5,线段IV表示一种含氧酸,且

I和IV表示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C)

A.线段II表示Fe"的变化情况

B.线段IV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5C12+120M=2IO"IOCl+6乩0

C.根据图像可计算a=5

D.原溶液中c(Fe2+):c(I):C(Br)=2:1:3

解析:向含Fe2∖I∖Br一的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还原性Γ>Fe2+>Br',

2+

首先发生反应2「+Cb——l2+2C「,「反应完毕,再发生反应2Fe+Cl2

—2Fe3t+2CΓ,Fe"反应完毕,又发生反应ZBH+Cb-Bm+ZCr,故线段

I代表I的变化情况,线段II代表Fe"的变化情况,线段In代表Br的

变化情况,故A正确;线段IV表示一种含氧酸,且I和IV表示的物质中

含有相同的元素,该元素为I元素,2Γ+C12-I2+2CΓ,消耗1mol氯气,

碘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反应IV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5mol,根

据得失电子守恒,设该含氧酸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χ-0)×2mol=5

molX2,解得x=+5,则该含氧酸为HIO3,离子方程式为I2+5C12+6H2O-

2IO3+10Cl+12H;故B错误;根据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溶液中

22+

n(I)=2n(Cl2)=2mol,n(Fe)=2n(Cl2)=2×(3mol-1mol)=4mol,Fe

反应完毕,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I)+n(Br)=2n(Fe2*),故n(Br)=

2

2n(Fe,)-∏(I)=2×4mo1-2mo1=6mol,2Br+Cl2=Br2+2Cl可矢口,

澳离子反应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a=3+3=6,故C错误;根

据以上分析,原溶液中c(Fe"):c(「):C(Br)溶:1:3,故D正确。

一方法规律

向amolFeBr2中通入XmolCI2时,先后发生的反应为①Cb+ZFe"===

2Fe*+2CΓ;②CL+2Br-Bn+2CΓ°用数轴表示如下:

2

3Cl2+2Fe*44Bf

jt

=6Cl^+2Fe+2Br2

►考点二

H必备知识房各

(1)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

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3∖CiT只有氧化性,S2∖

I只有还原性,CI2、Fe"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价态归中规律

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一,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

遵循“高价+低价一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简记为“两相

靠,不相交”。如在反应KC1O3+6HC1-KC1+3C12t+3H20中,氧化产物

是Ck,还原产物是CL,1molKClO3反应时转移电子数是5义。

⑶歧化反应规律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中间价一高价+低价”。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

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2+2NaOH-

NaCl+NaC10+H20,1molCk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以。

(1)判断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如浓

H2SO4与SO?不发生反应。

(2)根据化合价判断反应体系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及氧化产物、还原

产物。如反应6HCl+NaC103-NaCl+3Cl2↑+3H20中,氧化剂为NaClO3,

还原剂为HCl,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为Cl2o

[理解辨析]

1.判一判(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

(1)向浓H2SO4中通入H2S气体,1molH2SO4转移电子数可能是6NΛ,也

可能是2义。()

(2)1molKClO3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6N,∖°()

(3)SO2的还原性较强,而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所以浓硫酸不能

干燥S02气体。()

解析:(1)若转移电子数为6NΛ,此时H2S转化为SO2,浓H2SO4转化为S,

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⑵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应转移5N,个电子。

(3)SO2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价,浓HzSOi中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两者

不发生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SO2o

答案:(I)X(2)×(3)X

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q2NaCl+

NaClO3o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可能

是下列哪组物质?

①NaC1、NaClO

(2)NaCl>NaClO3

③NaClO3、NaClO1

提示:②。已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变为+5和-1,符合邻位转

化规律,相同条件下NaCl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则氯元素的化合价

应既有升高也有降低,②中与题意相符。

∖T关键能力有厂

1.氯气跟氢氧化钾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12+KOH—*

KX+KY+H2O(未配平),KX在一定条件下能自身反应:KX-KY+KZ(未配

平,KY与K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以上KX、KY、KZ均是含氯元素

的一元酸的钾盐,由以上条件推知在KX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C)

A.+1B.+3C.+5D.+7

解析:反应Ck+KOH-KX+KY+乩。是Cb的歧化反应,KX、KY中的Cl元

素显正价和T价,由于KX也发生歧化反应,KX-KY+KZ,可断定KY为

KCl,Cl元素化合价高低为KZ中CDKX中Cl(均为正价)。假设KX中

Cl元素为+a价,KZ中Cl元素为+b价,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原理及KX-

KY+3KZ,有a+l=3(b-a),把a=l、a=3>a=5代入上式讨论,可知a=

5时,b=7,符合题意,则KX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5。

2.L、M、Q、R、X代表五种物质,它们都含某种价态的氮元素,各物质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只有一种。物质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比物质M中氮

元素的化合价低。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会有如下的转化关系(未配平):

Q+HC1^M+C12+H2O

R+L—*X+H20

R+O2—*∙L+HzO

请回答:

(1)五种物质按氮元素的化合价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是

,若五种物质中有一种是硝酸,那么硝酸应该是

(用字母表示)。

⑵某同学写出下列不同价态的氮的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未配平),

其中你认为一定不能实现的是(填字母)o

A.N0+HN03-*N203+H20

3+NO->HNO2+H2O

2O4+H2O-HNO3+HNO2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及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

律,Q+HC1—M+CI2+H2O中,Ck是氧化产物,M是还原产物,因此氮元素

化合价Q>M,R+02-*L+H2O,O2是氧化剂,R是还原剂,L是氧化产物,氮

元素化合价L>R,由R+L—虫+乩0可知,X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介于R和L

之间,又由于氮元素的化合价L>R,因此氮元素的化合价L>X>R,由题

干信息“物质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比物质M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低”可

知,氮元素的化合价M>L,五种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

为Q>M>L>X>R;HNo3中N的价态为+5价,是N元素的最高价态,在五种

物质中,Q中N元素的化合价最高,所以Q为硝酸。

(2)NO中N元素为+2价,HNO3中N元素为+5价,gʤ中N元素为+3价,+3

价介于+2价和+5价之间,可以发生归中反应,A选项可以实现;N4中N

元素为-3价,No中N元素为+2价,而HNO2中N元素为+3价,+3>+2>-3,B

选项不可能实现;N2O1中N元素为+4价,HNO3中N元素为+5价,HNO2中N

元素为+3价,+4价介于+3价和+5价之间,可以发生歧化反应,C选项

可以实现。

答案:(1)Q>M>L>X>RQ(2)B

■思维建模

价态归中(转化)规律思维模型

含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

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一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简记

为“两相靠,不相交”。

如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如图:

II①∣W

-2O«4÷6

HSSSOHSO

2I④i∣?2∣∣24

⑤_________________

注:你与浓H2SO4反应可以是③、④或H2S转化为S而HzSOi转化为SO2,

但⑤不会发生。

>考点三

必备知识房式

电子守恒规律,即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1.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一一反应中

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

恒。利用守恒思想,可以抛开繁琐的反应过程,可不写化学方程式,不

追究中间反应过程,只要把物质分为始态和终态,从得电子与失电子

两个方面进行整体思维,便可迅速获得正确结果。

2.电子守恒规律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如湿法制

备高铁酸钾(LFeO)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微粒:Fe(OH)3、C10∖OH、

FeOf、C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失去3个电子,而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至IJ2个电子,所以根据得失

电子守恒,并结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Fe(OH)3+3CIO+40H2FeO『+3Cl+5乩0。

[理解辨析]

1.判一判(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

2+

已知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3Fe+2S2θΓ+02+a0H

—Y+S40f+2H20o

⑴上述反应中S2C>r是还原剂。()

⑵上述反应中Y的化学式为Fe2O3o()

⑶根据相关知识可以计算出a=4°()

(4)上述反应中,每有1mol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

4molo()

解析:(1)反应前S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是+2.5价,化合价升高,

因此SQr是还原剂。

(2)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2molS2C⅛一失去2mol电子,而1mol氧气

得到4mol电子,所以亚铁离子应该再失去2mol电子,因此Y是FesO」。

(3)根据电荷守恒可知a=4o

(4)每有1mol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4=4molo

答案:(I)J(2)X(3)√(4)√

用0.100Omol-LK2CnO7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FeSOl至终点,消

耗标准溶液20.00mLo已知:CnO夕+Fe'H'-Fe*+Cr"+H2O(未配平)。

则溶液含有的Fe?一的物质的量为o

解析:先找出氧化剂(CnOM)及还原产物(Cr3t)>还原剂(Fe*)及氧化

产物(Fe3t);再确定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每个Cr原子得到3个

电子,每个Fe.失去1个电子);最后根据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

列等式计算,n(氧化剂)义变价原子数义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X

变价原子数X化合价变化值,即0.1000mol∙L-'×0.02L×2×3=

2+2"

n(Fe)XlX1,得n(Fe)=O.012molo

答案:0.012mol

、T关键能力房奔^

1.(2022•河南潦河检测)已知某强氧化剂Ro(OH):中的R元素被

3

Na2SO3XWmolRO(OH);至较低价态,需要60mL0.1mol∙Lr的Na2SO3

溶液。那么,R元素被还原成的价态是(B)

C.+1D.+2

解析:设R0(0H)2×103mol×(5-χ)=6X103molX(6-4),解得x=0,

故B正确。

2+

2与C-'反应,产物是CnOM和Pb,则与1.0molCr%反应所需PbO2S<J

物质的量为(B)

A.3.0molB.1.5mol

C.1.0molD.0.75mol

解析:已知Pb由+4价变为+2价,Cr由+3价变为+6价,设所需PlA的

物质的量为Xmol,则有1.0mol×l×(6-3)=xmol义1义(4-2),解得

x=l.5,故B正确。

3.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

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LOmol∕L的

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

39.2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

20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mol/L

C.产生的NO体积为4.48L

D.Cu、Cih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解析: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溶液中溶质为NaNo3,n(NaNO3)=n(NaOH)=

1.0mol/LX1.0L=Imol,沉淀为CU(OH)骨质量为39.2g,物质的量

为E'24=0.4mol,根据铜元素守恒有n(Cu)+2n(Cu2O)=n[Cu(OH)2],

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n[Cu(NO3)2]=n[Cu(OH)J=O.4mol,设Cu和Cu2O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1、ymol,根据两者质量有64x+144y=27.2,

根据铜元素守恒有x+2y=0.4,联立方程解得x=0.2,y=0.1,所以n(Cu):

n(Cu2O)=0.2:0.1=2:1,故A错误;根据N元素守恒可知,n(HNO3)=

n(N0)+n(NaNO3),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3n(NO)=2n(Cu)+2n(Cu2O),

所以3n(N0)=2×0.2mol+2×0.1mol,解得n(N0)=0.2mol,

n(NaNO3)=n(NaOH)=1mol,所以n(HNO3)=n(NO)+n(NaNO3)=0.2mol+

1mol=L2mol,所以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I等=2.4mol/L,

故B错误;由B中计算可知,n(N0)=0∙2mol,所以标准状况下NO的体

积为0.2molX22.4L∕mol=4.48L,题中未告知是否为标准状况,无

法判断NO的体积是否为4.48L,故C错误;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

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硝酸、硝酸铜反应,最后为硝酸钠溶液,根据氮

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后溶液中n(HNO3)+2n[Cu(NO3)2]=n(NaNO3),所以

n(HNO3)=n(NaNO3)~2n[Cu(NO3)2]=1mol-2×0.4mol=0.2mol,故D

正确。

■思维建模

守恒法解题的思维流程

⑴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⑵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

(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

剂)X变价原子个数义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走进新高考

1.(双选)(2020・海南卷,9)含有下列有害组分的尾气,常用NaOH溶

液吸收以保护环境。吸收过程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BC)

322

解析: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为非氧化还原反

应,A不符合题意;滨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滨化钠和水,为非氧化

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2.(2021•广东卷,18节选)高纯AlAs(碎化铝)可用于芯片制造。芯片

制造中的一种刻蚀过程如图所示,图中所示致密保护膜为一种氧化物,

可阻止乩。2刻蚀液与下层GaAs(碑化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