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连续性文本-科普文)(分层训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_第1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连续性文本-科普文)(分层训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_第2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连续性文本-科普文)(分层训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_第3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连续性文本-科普文)(分层训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_第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连续性文本-科普文)(分层训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3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解密

10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类)

A基础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用什么点亮黑夜

陈怡嘉

①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科技新闻:有人在健身房的地板下装上特殊的装络,收集人们跳健美操时蹦跑

的能量,用来供应健身房本身的照明需要。我不由感叹现代人已经走进了一个怪圈:身上多余的热量成了

脂肪,成了健康的负担,而我们同时又一直在向自然界索取能源。可惜,似乎这样的创新发明仍然无法大

规模推广,离我们的生活仍然很远。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电好像一只只尾巴干净灵动、却顶着一脑袋脏泥

巴的蝌蚪——在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中,37%是由电力生产所产生的。家中雪白干净的插座,那一头连接

的却是大量能源损耗、极高的碳排放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②火力发电的缺点人产早已知晓,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大致为1公斤煤产生3度电,同时会排放出很

多有毒有害气体,并且发电过程中能量的损耗浪费非常严重。

③水力发电曾经被视为获取清洁绿色能源的有效途径,大江大河被视作取之不尽的能源宝库。但随着

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逐渐逐渐深入,“水电是否算得上真正的绿色能源”开始成了存在着巨大争议的问

题。埃及阿斯旺水坝的故事说来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建坝发电、控水灌溉的眼前利益晃得埃及人兴奋不

已,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摆脱从法老时代开始就靠尼罗河泛滥吃饭的日子,待到他们兴师动众地转移了坝区

里的若干历史文物遗址、筑坝蓄水之后,却发现得不偿失:没有尼罗河泛滥带来的淤泥,下游农地很快贫

瘠下去,尼罗河入海口的水质也发生了变化,鱼类不再集在河口觅食,坝区在若干年后即将被泥沙淤积,

蓄水量和发电量开始下降,血吸虫病也开始流行。而当地区局势不稳、有战争隐忧之时,大规模蓄水的阿

斯旺水坝又会成为惹眼的目标,一旦被袭击,大片土地将成泽国……这水坝建得闹心,成了烫手的山芋。

1998年,一篇《水坝与发展》报告,尖锐地提出了“水坝对环境破坏严重”的观点,在解决能源紧张与破

坏生态环境之间,水电究竟更靠近哪一端?

④与水力发电一样,核能也备受争议,核能发电仅有50多年的历史,但1959—1995年间,全球就发

生了18次重大核事故。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可能会对全球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欧美大部分发达国家,出于安全及环保的需要,如今已基本上停建核电站或提前关闭了核电站。但在碳排

放成为关注热点的时候,核能又开始受到青睐——日趋严重的气候变化促使国际知名环保人士挑战禁忌,

他们认为,石油、煤等常规燃料对环境的威胁比核能更大,与其完全拒绝核能,不如思考如何解决核能的

经济与安全等问题。

⑤火、水、核能都不是理想的发电能源,而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当科技精英仍

在上下求索之时,我们还是只能使用“脏脑袋”的电。

(选自《人与自然》2011年第3期有删改)

(I)下列有关能源利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力发电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发电过程中排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能量的损耗浪费严重。

B.水电作为真正的绿色能源,清洁无污染,但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C.核能备受争议,主要是因为其在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D.太阳能和风能可算是理想的发电能源,但其发电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一则新闻材料,既引出了说明的对象,又增添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我不由感叹现代人已经走进了一个怪圈。""怪圈"的意思是我们从自然界摄取了过多的热量成为脂肪,成

了负担,忙着“减负",而我们还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能源。

C"在解决能源紧张与破坏生态环境之间,水电究竟更靠近哪一端?"这"哪一端"指的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

D."脏脑袋"的电既指火力、水力发的电,也指核能发的电。

(3)文中第①段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天津的开合桥

茅以升

开合桥就是可开可合的桥,合时桥上走车,开时桥下行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是一种很经济的桥

梁结构。但在我国,这种桥造得很少,直到现在,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

一种"特产"。南运河上有金华桥,于牙河上有西河桥,海河上有全钢桥、全汤桥、解放桥。这些都是开

合桥。为什么天津有这样多的开合桥呢?

对陆上交通说,过河有桥,当然是再好没有了。但是河上要行船,有了桥,不但航道受限制,而且船

有一定高度,如果桥的高度不变,水涨船高,就可能过不了桥。要保证船能过桥,就要在桥下预留一个最

小限度的空间高度,虽在大水时期,仍然能让最高的船通行无阻。这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名为“净空”,

要等于河上航行的船的可能最大高度。根据河流在洪水时期的水位,加上净空,就定出桥面高出两岸的高

度。如果河水涨落差距特别大,如同天津的河流一样,那么,这桥面的高度就很惊人了。桥面一高,就要

在桥面和地面之间造一座有坡度的“引桥”,引桥不仅增加了桥梁的造价,而且对两旁的房屋建筑非常不

利。这在城市规划上成了不易解决的问题。这便是水陆文通之同的一个矛盾。为了陆上交通,就要有正桥

过河,而正桥就妨碍了水上交通;为了水上交通,就要有两岸的引桥,而引桥又妨碍了陆上交通,因为上

引桥的车辆有的是要绕道而行的,而引桥两旁的房屋也是不易相互往来的。在都市里,除非长度有限,影

响不大的以外,引桥总是一种障碍物,应当设法消除。开合桥就是消除引桥的一种桥梁结构。天津开河桥

多,就是这个原因。

开合桥的种类很多,一种是“平旋桥”,把两孔桥联在一起,在两孔之间的桥墩上,安装机器,使这

两孔桥围绕这桥墩在水面上旋转九十度,与桥的原来位置垂直,让出两孔航道,上下无阻地好过船。一种

“升降桥”,在一孔桥的两边桥墩上,各立塔架,安装机器,使这一孔桥能在塔架间升降,就像电梯一样,

桥孔升高时,下面就可以过船了。一种是“吊旋桥”,把一孔桥分为两叶,每叶以桥墩支座为中心,用机

器转动,使其临空一头,逐渐吊起,高离水面,这样两叶同时展开,就可让出中间通道,以便行船。一是

“推移桥”把一孔桥用机器沿着水平面拖动,好像拉抽屉是一样,以使让出河道行船。

开合桥桥面不必高出地面,不用引桥,但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水陆交通不可同时进行。特

别是,桥在开合的过程中,既非全开,又非全合,于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水陆都不能通行,这在运输繁忙

的都市,如何能容许呢?因此,在桥梁史上,开合桥虽曾风行一时,但在近数十年来,就日益减少了。

那么,开合桥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呢?应当说,有几种改进的可能:一是将桥身减轻,改用新材料,

使它容易开动:二是强化桥上的机器,提高效率,大大缩减开桥合桥的时间;三是利用电子仪器,使桥的

开合自动化,以期达到每次开桥时间不超过3分钟,如同十字道口的错车时间一样。这些都不是幻想,也

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引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桥是建造在河的两岸有一定坡度的桥,其作用是引导车辆驶上正桥。

B.在设计引桥时,需要综合考虑空间高度、桥梁造价、城市规划等因素。

C∙引桥方便了水上交通,但会妨碍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必须绕道。

D.在都市里,长度过长、影响太大的引桥是一种障碍物,应该设法消除。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合桥成为天津的“特产”,与天津河流水位涨落差距特别大密切相关。

B.建桥时,正桥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等于河流平时的水位加上桥的净空。

C.除平旋桥之外,升降桥、吊旋桥、推移桥这三种都属于一孔桥。

D.改进开合桥的关键是尽可能缩减桥的开合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3)请结合全文,概括开合桥的优缺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噪音和价值判断

何满子

无声的世界是悲哀的,这毋庸说;但嘈杂轰乱的噪音也是生态污染,这大概也是常识。于是,人们厌

恶扰人清梦的高音喇叭,厌恶令人肉麻齿浮的高分贝的金属锂锯声,厌恶搅得人心慌意乱的喧嚷和吼叫,

厌恶涎皮笑脸的无休止的插科打浑,等等。人们即使不是为了公益,只是为了自卫,也有权发发话,向社

会作点诉求。听惯噪音、喜欢这种调调儿以及要显得本人大度能容的人物,似乎也正不必讥嘲那些想耳根

清净而发话的人。不应该是多样化、多元化的世界么?那么有人对听不惯的噪音发点话也无妨纳入多样化

多元化的声音里,不必嫉视吧。

当然,噪音也是一种价值判断。你说城市里放鞭炮吵得人心烦意乱,吓得婴儿惊悸、老人心脏病猝发;

他说这是制造欢乐祥和气氛。你说《周易》科学占卜、《麻衣神相》现代化相面是宣传迷信,蛊惑人心;他

说其中大有玄妙,是科学尚未究明的超科学。如此等等,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各人的判断就是不一

样。但也该让大家判断判断,是非尽量求得共识。

城市放鞭炮和迷信活动之类是可以靠行政手段禁止或限制的,当然禁了或限了也很难根绝,有人喜欢

这些调调儿,你也拿他没有办法。那是必须加以年月,待全民的文明水准提高以后才庶几能消歇的。有些

东西则不能禁,也无需禁,再说,禁也禁不掉。它利弊兼有,影响又广泛,只能容许其存在,但不宜任其

泛滥成灾,让噪音弥漫全社会,压倒正声。依靠什么才能做到使噪音收敛呢?恐怕主要要靠舆论力量,靠

明智的价值评断争取社会更多的认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导向。

例如,娱乐性、消遣性的不少玩艺,就有大量庸俗甚至恶俗的趣味腐蚀着社会,以其通俗和某些感官

效果引诱得大批的人发烧。如那些与严肃音乐艺术无缘的歌星演唱,蒙面大盗之类的劣等文化,耍嘴皮子

玩个梦的痞子腔文学等等。能逗乐,可以化严肃为一笑,有那么一点也可以让人间不太寂寞,也能显示一

下文化的多样性或多元化。然而,若嫌这些玩艺泛滥得还不够,曲予辩解,为之鼓吹宣扬;其终极理由则

为有这些玩艺至少胜于无声的世界,更以为采取如此的态度才是“有容乃大”,那就纵使不追究价值判断

上的问题,至少也应说是过犹不及了。

人们从身历的过去厌恶无声的世界或清教徒戒律的世界,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盼望金鼓齐鸣百音并奏

不等于要把世界全让给大声怪叫或吱里哇啦的噪音。舞台上少不得有一二小丑做点怪相逗乐,但满台小丑,

奉小丑为舞台艺术的极致,总非文化之福吧。

又有一说,市场是不以价值判断为转移的,说是白费神。更多的人还认为市场经济发展下去,新文化、

新道德会自然形成,该淘汰该衰竭的会自行让位或敛迹,一切都会自行平衡,文化也就会自行推向高层次。

这种市场经济万能论其实就是通常所说的商品拜物教的延伸,应该说是不负责任的托词。果真如此,则文

化价值判断就根本无用,发议论者都是吃饱了撑的。这倒是信奉了黑格尔老人的命题:凡是存在的就是合

理的。于是人只能俯伏在噪音之前,无能为力,反不如找理由给原已泛滥的低档次文化辩解,努力发现其

如何美妙,犬儒主义地迎合时尚,既显示宽容,又自居新潮,才是计之最得者也。“劝君莫忧愁”,实行

这一妙计的人是有的。

(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论述层次。

(2)噪音和价值判断有怎样的关系?请依据第二至四段内容加以概括。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末画线句的理解。

实用类文本阅读

国际最大规模的射电望远镜

为了争取国际最大规模的射电望远镜合作计划来华,中国正在贵州省“筑巢引凤”,建设全球最大的射

电望远镜。这是中国2007年批准立项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日前已经在贵州省开始

基建,项目总投资6.27亿元,建设期5年半,预计2014年开光。FAST建成后,不仅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单

口径天文望远镜,并将在未来20年至30年内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探测遥远的“地外文明”

这座巨大的望远镜外形与卫星天线相似,单口径500米,犹如一只巨大的“天眼”,将探测遥远、神秘

的“地外文明”。千百年来人类大多是通过可见光波段观测宇宙。事实上,天体的辐射覆盖整个电磁波段,

而可见光只是其中人类可以感知的一部分。该射电望远镜可以用来监听外太空的宇宙射电波,其中包括可

能来自其他智能生命的“人工电波”;在电力充足的条件下,这只巨大的“天眼”还能发送电波信号,几

万光年远的“外星朋友”将有可能收到来自中国的问候。

可寻找第一代诞生的天体

据FAST工程办公室研究人员介绍,项目建成后,它将使中国的天文观测能力延伸到宇宙边缘,可以观测

暗物质和暗能量,寻找第一代天体。其能用一年时间发现数千颗脉冲星,研究极端状态下的物质结构与物

理规律。而且无需依赖模型精确测定黑洞质量就可以有希望发现奇异星和夸克星物质:可以通过精确测定

脉冲星到达时间来检测引力波;还可能发现高红移的巨脉泽星系,实现银河系外第一个甲醇超脉泽的观测

突破。

用于太空天气预报

FAST还将把中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速率提高100倍。

脉冲星到达时间测量精度由目前的120纳秒提高至30纳秒,成为国际上最精确的脉冲星计时阵,为自主导

航这一前瞻性研究制作脉冲星钟。同时,可以进行高分辨率微波巡视,以IHZ的分辨率诊断识别微弱的空

间讯号,作为被动战略雷达为国家安全服务。还可跟踪探测日冕物质抛射事件,服务于太空天气预报。

带动中国制造技术发展

FAST研究涉及了众多高科技领域,如天线制造、高精度定位与测量、高品质无线电接收机、传感器网络

及智能信息处理、超宽带信息传输、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等。FAST关键技术成果可应用于诸多相关领域,

如大尺度结构工程、公里范围高精度动态测量、大型工业机器人研制以及多波束雷达装置等。FAST的建设

经验将对中国制造技术向信息化、极限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产生影响。2015年12月16日,正在贵州省

平塘县建设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目前正在进行反射面面板

安装,边长约11米的三角形面板安装已经完成2059块,完成比例达46%。FAST的反射面总面积约25万平

方米,用于反射无线电波、供馈源接收机接收,是FAST工程的主线,预计将于2016年4月安装完毕。

(1)下列对这则新闻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O

A.FAST建成后,不仅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天文望远镜,并将在未来20年至30年内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B.在电力充足的条件下,这只巨大的"天眼”还能发送电波信号,几万光年远的“外星朋友"将收到来自中国的

问候。

C.项目建成后,它将使中国的天文观测能力延伸到宇宙边缘,可以观测暗物质和暗能量,寻找第一代天体。

D.FAST的建设经验将对中国制造技术向信息化、极限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产生影响。

(2)下列对新闻的数据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项目总投资6.27亿元,建设期5年半,预计2014年开光",可见项目投资大,工期较长。

B."FAST建成后,不仅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天文望远镜,并将在未来20年至30年内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这表明FAST的性能只有十年的最佳使用期。

C."FAST还将把中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速率提高IoO倍”,

FAST建成后将提高中国空间测控能力。

D/FAST目前正在进行反射面面板安装,边长约11米的三角形面板安装已经完成2059块,完成比例达46%”,

项目的安装正在按计划进行。

E.这座巨大的望远镜外形与卫星天线相似,单口径500米,犹如一只巨大的"天眼",将探测遥远、神秘的"地

外文明”,只有口径达到500米以上的射电望远镜,才能探测遥远、神秘的“地外文明"。

(3)请简述FAST的功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速度与激情——中国科技的世界印象

2016,中国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成就。在海外科研人员看来,这里的科

学家正用“速度与激情”,书写着另一个中国奇迹。

成果:春色满园关不住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太空停留33天、“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暗物质卫星“悟

空”成功运行一周年、天舟“大空快递”、国产航母下水、C919首飞……一系列井喷的科学成果,不仅让

国人“自嗨”,也获得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科研人员纷纷点赘。

“'悟空’是中国的首颗空间高能粒子探测卫星,也是中国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我很高兴看到它运

行状况优异,且数据分析取得重要进展。”意大利佩鲁贾大学博士乔万尼•安布罗西说。

“中国能够启动量子卫星,可能出乎一些西方观察家的意料。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领域。”澳大

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航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登普斯特表示。

天舟一号太空“快递小哥”只运货不送人,货物运载量将是俄罗斯进步号无人货运飞船的3倍,在功

能、性能上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C919首飞直播时,外国网友惊叹居然有驾驶舱的实时画面,有人甚至呼吁波音和空客下一次的新机型

首飞时也“搞一个”。

中国对科研重器的投入力度,让海外同行们羡慕不已。在他们的眼中,中国所取得的成就非常“酷炫

定会推动全人类科技进步。

速度:轻舟已过万重山

让海外科研人员点赞的,是中国科研进展的惊人速度。用法国大学教授达尼埃尔・科昂的话来说,这个

成长速度”如同火箭升天”。

安德鲁•登普斯特的专长是卫星导航领域。在他看来,中国北斗系统的发展堪称奇迹。“美国的GPS

和俄罗斯的GLONASS是仅有的两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但北斗系统却在短时间里崛起,它也已准备好在全

球范围投入使用。”

乔万尼•安布罗西对中国科研的决策力和执行力印象深刻。他表示,无论是“中国天眼”还是“悟空”,

很多国家都不可能在短短五六年间完成从创意到立项再到落成的过程,但中国却一次次用事实证明了他们

具备这样的速度。

“中国加快了通过科技征服未来的脚步。”达尼埃尔•科昂说,“并且呈现出非常好的发展特色。”

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

随着暗物质卫星“悟空”不断向地球传来数据,中国有望在暗物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乔万尼・安布罗

西表示,正是因为暗物质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的20年坚守,从当初一个不被同行认可的idea,一步步变成

一个可能会改变人类认识暗物质进程的成果。

作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专家,达尼埃尔•科昂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表示钦佩,“我知道她,并不

仅仅是因为她曾获得诺贝尔奖,而是因为她能够汲取中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在治疗疟疾这一世界性疾病方

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我对她十分崇拜,在那个时代里,她能尝试用这种药物研究治疗疟疾的方法非常有勇

气。”

达尼埃尔•科昂表示,中国拥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科学家。这得益于中国的教育体系能够让所有人,

包括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机会学习知识,可以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机会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对一个国

家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未来: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于中国科技的未来,他们怎么看?

“大有前景!”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科学家保罗•欧亚拉说。

“中国的崛起,将加剧世界科技领域的竞争。”达尼埃尔•科昂说。他认为,英美在科技上长期领先

让他们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而中国的强势崛起,必然能够激发世界强国发展科斫的斗志。

“只要这样继续努力下去,中国获得更多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曾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的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说。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也被视作中国科技崛起的潜力所在。达尼埃尔•科昂表示,若想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首先要是一个诗人。因为超越现有知识体系离不开大胆设想。“中国科学家的思维如同中国文化一样,充

满了想象力和诗意。相信这也是促使中国能够在科技探索方面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新华社“中国网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舟"快递小哥",不仅运载货物量远超俄罗斯进步号无人货运飞船,而且在功能、性能上都处于国际先进

水平。

B,在法国科学家达尼埃尔,科昂看来,中国科研进展速度惊人,意大利科学家乔万尼•安布罗西也认为,这在

其他国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C.屠呦呦受到国际同行的钦佩甚至崇拜,原因主要是,她在那个时代里,能够汲取中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大

胆尝试研究治疗疟疾的方法。

D.英美两国在科技上长期领先使他们失去了前行的动力,只要中国奋起直追,不仅可以强势崛起,还可以促

进世界共同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新时代的中国奇迹,不仅指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成就,还包括以令世界瞩目的“速度”为特点的科技成长。

B.中国科技的“激情",不仅表现为一系列井喷式的科技成果,也表现为昂扬奋发的精神与"大有前景"的未来。

C.在全球化的时代,科技的进步更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对科研重器的投入力度之大,不仅让海外同行艳羡,

而且将会加剧世界科技领城的竞争,推动共同发展。

D.本则材料通过借用大量外国科学家的评判来展现中国科学技术取得的突出成果,不仅视角独特,而且更为

客观。

E.站在新时代看,不论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技术,还是眼下以高新尖端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无不显示

中国科技的世界领先地位。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能够在科技探索方面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B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仙人掌科植物是个大家族,成员有上千种。它们相貌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茎的不同,多为柱状或掌状,

小的如砂石,大的似巨柱。表面有的平滑、有的结节,有的凹陷,有的呈圆球状……仙人掌的“老家”在

美洲,大多生活在荒漠地带,少数生长于热带地区,比如常见的昙花属、蟹爪兰属的一些种类。

之所以能在沙漠的干旱气候下繁衍生息,是因为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为刺状,大大缩小了蒸腾面积,

使体内的水分不容易散失。绿色的肉质茎很肥厚,表面有角质和蜡质,不仅贮藏水分,还代替叶子进行光

合作用。这种植物每到晚上打开气孔吸收二氧化碳,白天则在封闭气孔(防止水分散失)的同时,还能用

晚上收集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通过该过程,就可以避免白天蒸腾作用损耗水分。

对于沙漠中的行走者,仙人掌就是一棵救命树。在沙漠中,一棵15米至20米高的仙人掌,可蓄水两

吨以上。每公顷的刺梨仙人掌能储存180吨水,足够养活5头成年牛。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2015年遭遇干

旱,当地民众关键的食物和水源、动物的草料都来自刺梨仙人掌。仙人掌不仅是贮水能手,还是节水模范。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拔出一棵仙人掌称重后有千克,把它扔到角落里6年后再称,重量为千克。也就是

说,这些年它动用自己的储备,在没喝一口水的情况下仅消耗了11千克,但凡换成别的绿色植物,估计早

已成了标本。

有些生命力顽强的仙人掌也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严苛,一旦生长环境被严重破坏,就很难继续生存。在

众多破坏因素中,人类活动是导致植物濒危的主要原因,如无节制的采伐利用、非法贸易等。间接原因则

更为复杂,如大气、水以及土壤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系统功能受损、植物所依赖动

物群体的退化等。这些都会直接减少植物群体的数量或间接干扰植物群体的正常维持和更新,当特定植物

群体的数量减少到一定数量,就会进入濒危、野外灭绝或灭绝的状态。

仙人掌是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对于许多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所在生态

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比如,仙人掌为鹿、林鼠、兔子等动物提供食物和水,这些物种有助于扩散仙人掌种

子;仙人掌花朵为蜂鸟提供花蜜,蜜蜂等昆虫对其进行授粉。仙人掌如果缺失了,就会造成多个物种的紊

乱。一个物种的诞生可能需要数百万年,但人类活动导致其永久消失可能只需要短短几年。虽然有不少植

物已经完全消失在人类的视线中,但是保护的行动只要开始就不会太晚,尽可能减少对植物的干扰就是人

类最好的行动。

别小看呆萌的仙人掌,它有不少'‘超能力",现在正在被人们一点点挖掘出来。这种植物可以改善土

壤质量、利于大麦种植,同时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在''仙人掌之国"墨西哥,仙人掌还是清洁的汽车燃料

来源。当地工程师从2007年启动研究用仙人掌提炼清洁燃料的方法,人们自主研发设备提取仙人掌中的生

物质能。根据测算,每吨仙人掌可产100立方米清洁燃料气体,所提供能源相当于100升汽油。

(节选自林林《仙人掌:沙溪中的救命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仙人掌的种类众多,形状、大小有较大差异,主要生长在热带或者荒漠地带。

B.仙人掌能够在沙漠干旱气候下繁衍、生长,与它的叶子退化为刺状密不可分。

C.仙人掌白天封闭气孔,且肉质茎肥厚,表面有角质和蜡质,有利于贮藏水分。

D.科学家时隔六年先后两次称重仙人掌,结果有力地证明了仙人掌是贮水能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仙人掌的,老家,在美洲”“仙人掌就是一棵救命树”等等,这些语句可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

B.仙人掌的生长环境一旦受到自然因素或者人类活动因素的破坏,仙人掌就会退化,甚至灭绝。

C.仙人掌对于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缺失可能会导致当地多个物种的紊乱。

D.随着技术的发展,仙人掌可成为清洁的汽车燃料,为沙漠地区的能源使用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3.为什么说“对于沙漠中的行走者,仙人掌就是一棵救命树”?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野外,采取必要的就地保护措施;在昆明植物园,实现开花结实、子二代成功繁育;在极小种群野生植

物离体保存库,四五十米高的树木被“压缩”至厘米级甚至毫米级,成为玻璃瓶中的组培苗……通过卓有

成效的保护,野生植株一度仅剩52株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华盖木,如今已经没有灭绝之虞。2021年4

月,新版《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在组织编制时公开征求意见,首批位列其中的华盖木已成

功被“开除”。

像华盖木这样分布地域狭窄、种群及个体数量都极少、随时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类,被称为“极

小种群物种”。它们同样是自然宝库中闪亮的珍珠。作为率先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省份,云

南近年来成功保护了漾沸械、西畴青冈、巧家五针松、杏黄兜兰等物种,将它们从濒临灭绝的“警戒线”

上抢救回来。

保护极小种群物种,意义不容小觑。从实际功能上看,不少极小种群物种用途广泛、作用非凡。例如,

生长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极小种群物种云南梧桐,为破解干热河谷绿化问题提供了有用之方,其果实还可

为本土动物提供食物,有效参与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循环。此外,从观赏价值高的杏黄兜兰,到有药用潜力

的蒜头果,再到可用于柑橘育种的富民枳,不少极小种群植物在发挥生态价值的同时,还有巨大的经济潜

力可供挖掘。

生物为人类生存提供必不可少的食物、氧气,每一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保护

生态系统必须保护包括极小种群物种在内的各类物种。这不仅关乎物种的多样性、基因资源的多样性,也

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保护极小种群物种,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生态价值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之于人类所具有的环境价值。因此,保护极小种群物种,也是在保护人类

生存发展的可能性。时下,人类对物种的未知或许远远大于已知。一种植物有多少种天然化合物,每种天

然化合物有什么作用,作物野生近缘种携带哪些优良基因……很多问题仍有待解答。正如没有雄性不育野

生稻,就没有杂交水稻;没有黄花蒿,就不可能发现青蒿素,每个物种对人类来说都是宝藏,而保护和收

集则是研究与利用的必要前提。

2021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明

确要求加强极小种群保护。要看到,极小种群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时下,随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

保护地体系逐步完善,越来越多极小种群植物像华盖木一样受到就地保护。未来,既要推动极小种群物种

在人类干扰减少的情况下得到自然恢复,又要确保野外调查、种质保存、迁地保护等人为保护协同发力;

既要树立保护优先的意识,也要逐渐探索可持续利用的方式。只有从保护、研究、利用等方面多措并举,

才能让极小种群物种焕发更多生机。

(摘编自杨文明《发挥极小种群物种的生态价值-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云南在保护极小种群物种上成就突出,将漾演械等物种从濒临灭绝的边缘抢救回来。

B.极小种群物种的种群及个体数量极少,随时有濒临灭绝的风险,因此应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C.保护极小种群植物意义重大,这缘于它们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还能为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D.应认识到对极小种群物种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保护、研究、利用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野外和植物园内的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实施,使华盖木没有了灭绝之虞,也不再属于国家保护植物。

B.人类对于物种还有很多未知的认识,还无法掌握每个物种的价值,所以要保护好每一个物种。

C.材料举雄性不育野生稻、黄花蒿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极小种群物种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为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部门印发了文件,使越来越多的极小种群物种得到了保护。

3.极小种群物种的生态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

日'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道德经》)

②IOO亿或200亿年前,发生了宇宙大爆炸,炸出了我们的这个宇宙。

③在那次巨大的宇宙爆炸中,宇宙开始了一种至今从未停止的膨胀。当空间扩展时,宇宙中的物质和

能量随之膨胀并迅速冷缩。产生爆炸的原始火球的一部分辐射进入红外区和射电区。现在用射电望远镜可

以探剧到这些宇宙本底辐射,它们来自天空各处。在早期的宇宙中,太空是灿烂辉煌的,随着时间的流逝,

太空的结构继续膨胀,辐射停息了,太空变得黑暗起来了,就像今天这个样子。

④早期的宇宙充满了辐射和最初由氢和氨组成的充实的物质团,这些物质团是由超高密度的原始火球

中的基本粒子形成的。慢慢地,少量而不均匀的气囊开始增大,巨大而轻薄的卷须状气态云形成了,一群

群发出隆隆响声的、缓慢旋转的物体,平稳地发着光,然后形成了含有亿万个闪光点的各种天体。宇宙中

最大的可辨认的结构——星系——就这样形成了。

⑤宇宙中的恒星和星际物质会产生引力坍缩,因为角动量守恒原则,初生星系的旋转便不断加快。有

的星系变平,在离心力不能抵消重力的地方,沿着自转轴把自己压扁,这样就变成了第一批漩涡星系,即

一种在广袤太空中快速旋转着的轮状物质。其他一些引力较弱或自转初速度较小的原始星系只稍微变平,

结果变成了第一批椭圆星系。因为万有引力和角动量守恒这些简单的自然定律在整个宇宙都一致不二,所

以宇宙中有相类似的星系存在,就好像用同一个模子冲压出来的一样。为地球这个微观世界中的自由落体

和花样滑冰尽力提供理论根据的物理原理,造就了宇宙这个宏观世界中的种种星系。

⑥在新生星系里,小得多的星云也经历了引力坍缩,内部温度变得非常高,激发了热核反应,第一批

恒星也就形成了。灼热而巨大的年轻恒星迅速演化,像浪子一样,毫不在意地挥霍其氢燃料资源,很快就

会形成超新星。超新星在辉煌的爆炸中结束了它们的生命后,将热核尘埃——氯、碳、氧和种种较重的元

素——还原为不断生成一代代新恒星的星云。大量早期恒星的超新星爆炸,在紧邻的气体中产生了连续重

迭的冲击波,挤压着星系间的媒介物质,从而加速星系团的形成。超新星爆炸的冲击波也许已经以各种规

模促成了物质的增大,宇宙演变的史诗已经开始,即开始了对大爆炸产生的气体物质的凝缩进行分类:星

系团、星系、恒星、行星,还有最终出现的生命,包括人。

⑦今天的宇宙充满各种星系团。其中有些只是几十个星系毫无意义的、微不足道的集合体;而被亲切

地称为“本星系群”的星系团只包含两个还算大的星系,即两个漩涡星系——银河系和M31;很多星系团则

大到含有数以千计的相互吸引旋转的巨大星系群。有些星系团中的成员星系是按球面几何体排列起来的,

它们主要由椭圆体组成。其他那些以更无规则的几何体排列的星系团,拥有相当多的旋涡形和不规则形的

星系。星系碰撞的结果,改变了原始球状星系团的形状,同时可能促进从椭圆形往旋涡形和无规则形的演

变。

⑧高速计算机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对几十或几万个集体运动点进行数值实验,每一动点代表一颗恒

星,每个星都处在其他诸点的引力作用之下。实脸推测,当两个星系碰撞时,由于一个星系主要是空虚的,

而且各恒星间的空间距离又很大,所以恒星就像子弹穿过蜂群一样,毫不费力地互相穿越,星系的外观会

发生严重的变形。一个星系对另一个星系的直接撞击,能使该星系的绝大多数恒星流入星系际空间,这样,

一个星系就瓦解了。当一个小星系在正面撞上一个较大的星系时,它能产生一个最壮丽罕见的不规则星系,

一个跨度达数千光年宽的环形星系,反衬着星系际空间的天鹅绒背景。它是星系池中一种飞溅、崩裂瓦解

后的恒星的一种暂时的外貌,一个被拔除了核心的星系。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周秋麟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高密度的原始火球发生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宇宙,用射电望远镜可以探测到从天空各处散发出来的

宇宙本底辐射。

B.星系的形成需漫长的过程,最初由氢和氨组成充实的物质团,接着产生了气态云,形成了各种天体,进

而星系得以形成。

C.万有引力和角动量守恒定律使宇宙中产生了类似的星系,地球上的一些现象也能证明这些物理原理。

D.宇宙中充满各种星系团,它们的大小和形状都各不相同,星系的碰撞将使星系团由椭圆形往旋涡形和无

规则形演变。

2.下列对相关材料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与文中宇宙大爆炸理论有契合点,所以卡尔・萨根才加以引用,也可

见中国哲学的科学性。

B.文中“恒星像浪子一样,毫不在意地挥霍其氢燃料资源”“宇宙演变的史诗已经开始''等语言生动形象,且

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C.初生星系最终形成漩涡星系还是椭圆星系,主要由其引力大小和自转初速度决定,后一种情况往往引力

较大,自转初速度较快。

D.据实验推测,当两个星系碰撞时,恒星就像子弹一样毫不费力地互相穿越,因为星系中各个恒星之间的

空间距离通常很大。

3.第六自然段的内容如何体现老子名言“周行而不殆”的道理?请简要说明。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森林的枢纽

戎可

红日待升,晨雾缥缈,远山如幻。林中某处,黑啄木凌厉的叫声一如既往,转眼间百鸟齐鸣,如歌如

朝。百鸟来朝是人类的想象,天下万物实在无高下之分。但是确实,某些物种似乎更加重要,如同枢纽。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啄木鸟,森林将会怎样?

《辞源》说,枢纽,“比喻事物互相联系的中心环节这个中心环节如枢如纽,本身并不起眼,然而一

旦轨如,整个系统却会发生重大改变。1969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生态学家罗伯特∙T•佩因提出了关键种

的概念,它的英文是keystonespecies,其中keystone的本义是指石拱门上方中间的那块石头,它在所有组

成拱门的石头中受力最小,但没有它,拱门就会倾倒,keystone的含义与汉语里的“枢纽”异曲同工。

关键种的概念并非凭空而来,佩因教授分析了一系列的例证,特别是他在1966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这

项研究开始于1963年,他在离西雅图不远的马考海湾做了一个有趣的去除实验。马考海湾在太平洋东侧,

满是石岸而无沙滩。佩因选择了一块海滩作为样地调查底栖生物。样地的中段——中潮间带,布满了贻贝、

藤壶和一种称为茗荷儿的节肢动物,这些动物都固着在岩石上。有一种海星以这些动物为食,哪种动物增

多,海星便优先取食哪种,所以没有谁能占据绝对优势。低潮间带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较短,生物种类急

剧增多,甚至包括了四种大型海藻。除了刚提到的三种动物的幼体,另一种藤壶零散地附着在岩石上,夹

杂着些海葵。两种石鳖和两种帽贝四下爬行,几只海兔(裸鲤类软体动物)在海绵上缓缓爬过,贪婪地摄

取着它们的食物。

实验中精彩的部分来了,佩因取走了样地里的海星。3个月后,原本只分布在低潮间带的那种藤壶,竟

然占据了样地60%-80%的空间。随后的9个月里,小个头儿的贻贝和茗荷儿迅速生长,到处都是它们。再往

后,茗荷儿也消失了,遍地贻贝。它们侵占了几乎所有的岩石,其他生物无处附着,结果藻类只剩一种,

海葵所剩无几,石鳖和帽贝爬向别处,海兔也随着海绵的消失而消失。这样演替的结果,虽然生物量大大

提高,但物种数却从15种迅速降到了8种,甚至更少。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减少的问题在于,一旦环境变

得不适于这区区几个物种的生存,整个生态系统将面临崩溃。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去除了几只能够控制

固着生物生长的海星。

这个例子里的海星,便可称为“关键种它们虽数量不多,却对生态系统起至关重要的影响。关键种这

个概念的意义在于,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处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我们只要保护好这个物种,那么生态系

统就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自我维持着它的结构和功能。而从理论上讲,保护一个关键种,所花费用应

该不大,四两拨千斤,何乐而不为?

像海星这样,通过捕食稳定了生态系统结构的例子很多,比如地上的老虎、天上的雄鹰和海边的海獭,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特别强调保护这些动物的意义所在。但是关键种至少还有另外两种可能的形式,其中一

种是基于互利共生关系的关键种。比如在澳大利亚西部,食蜜鸟给很多种植物传粉,也取食它们的花蜜,

彼此互惠互利、互相依赖。但当橡子山龙眼开花的季节,它的花却是食蜜鸟的唯一蜜源。在这种情况下,

橡子山龙眼就成了关键种,因为一旦它开不了花,食蜜鸟种群就会衰落,其他的植物也将跟随着无法繁殖。

与上面两类关键种不同,生态工程师为其他生物创造生态位,是另一种形式的关键种。比如水獭修筑

的水坝,像工程师一样改变了局部环境,不仅促进了森林的更新,更为一系列物种的生存提供了资源。再

比如啄木鸟,它在树上雷出的大大小小的洞,为真菌、昆虫的生存提供了便利,给各种小型兽类、鸟类的

隐蔽和繁殖提供了空间。啄木鸟吃虫,它的数量不会太多,否则就意味着树干里的虫太多,森林也就不复

存在。但如果没有啄木鸟,我们无法想见,那些依赖于它的洞穴的动物将何去何从,森林又将是一个怎样

的面貌。

关键种是个美丽的保护生物学概念,但在真实的世界找到这样一个枢纽却难上加难,这是因为物种间

的复杂关系,往往远超常人的想象。我们能做的,就是到森林里多走走,多观察、多体会、多分析,大自

然会告诉我们答案。也许,这就是荒野精神。

(节选自2016年7月8日《中国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关键种在英文里的意思与枢纽的意义相近,它所起的作用也和枢纽一样,一旦缺失,整个系统就会发生

重大改变。

B.佩因教授所做的“去除实验”,在去除样地生态环境后,导致生物量提高,而物种却迅速减少。

C.我们只要保护好一处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这个生态系统就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自我维持着它的结构

和功能。

D.因为物种之间有着复杂关系,因此在现实世界里找到一个关键种很难,保护一个关键种更难,由此说明

保护关键种不一定比发现它更难。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是()

A.文章开头,以“红日待升,晨雾缥缈,远山如幻”的描写,表现百鸟和鸣的美好景象,激起人们对美妙大

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B.在“关键种”概念提出时,文章先引用《辞源》中关于枢纽的解释,再用英文的构成,准确而形象地说明

其作用,体现了科普文本的特点。

C.关于佩因教授的去除实验,文章采用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详细地讲解了实验的样本特点和实验的过

程,让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其实验的意义。

D.本文在介绍“关键种”时,列举了两个最典型的关键种——啄木鸟和海星,这样由点到面,准确地分析了

关键种的作用。

3.在生态环境中,关键种有哪些作用?这个概念的提出有什么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病原菌对抗生素耐受性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抗生素的临床有效性,给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

挑战。

近日,国际知名期刊《危险材料杂志》在线发表了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教授王志强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

成果。他们发现,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可以诱发抗生素耐受性的形成,进而削弱了杀菌抗生素的临床有

效性。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王志强介绍,与抗生素耐药性不同的是,耐受性的形成不依赖于耐药基因的获得,

而是指细菌在不改变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lC)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自身细胞内的代谢水平来获得对外界药

物的抵抗能力。

目前,这种表型耐药而基因型不耐药的菌株在临床上由于缺乏标准的检测方法,因此往往容易被忽视。

但是研究表明,抗生素耐受性不仅是导致慢性和反复性感染的重要原因,而且能够促进耐药性的发展和进

化。然而,目前对于抗生素耐受性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的外界诱导因素仍然缺乏足够的了解。

脱氢乙酸钠(DHA-S)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可的一种安全新型的食

品防腐剂,其被广泛应用于加工食品如面包、糕点、月饼、熟肉及腌菜,以及化妆品等产品中。在我国食

品添加剂的标准中,在食品中允许添加的最高浓度为/kg。然而,DHA-S在食品工业中的大量使用引起的潜

在健康风险仍有待进一步评估。

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扬州大学教授刘源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我们通过体外杀

菌实脸发现,亚抑菌浓度的DHA-S与病原菌的共培养显著降低了病原菌对多种杀菌抗生素的敏感性,且呈

现剂量依赖性,但对于抑菌抗生素的敏感性影响不大。

然而,MlC测定结果表明,细菌与DHA-S共培养后细菌对抗生素的MlC值并未改变。基因组测序表

明,细菌与DHA-S共培养后没有非同义突变的出现。

基于此,该团队推断,DHA-S诱发了抗生素耐受性的形成而非可遗传的耐药性突变。在大蜡螟和小鼠

感染模型中,他们发现,提前给子DHA-S处理的动物,在后续的抗生素治疗中表现出更低的存活率,表明

抗生素的体内有效性受到削弱。

发现这个现象后我们着手调查其潜在的机制,刘源说。

深入研究表明,DHA-S通过多种分子机制促进了抗生素耐受性。

首先,DHA-S抑制了三段酸循环中a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阻止了a一酮戊二酸向琉珀酸的转化。该

过程诱导了细菌代谢中的乙配酸分流,导致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供体MADHA降低,最终抑制了细菌细胞

的呼吸。

其次,DHA-S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了细菌抗氧化防御。同时,DHA-S增强了

细菌外排聚的功能,减少抗生素胞内累积,减轻氧化损伤。这些分子机制共同作用导致细菌对抗生素耐受

性的形成以及抗生素疗效的下降。

该研究不仅阐明了DHA-S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危害,而且揭示了抗生素耐受性和细菌代谢

之间的关系,为抗生素耐受性的形成及防控策略提供了新的见解。

(《危险材料杂志》2022年4月)

1.下列对材料中有关“耐受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病原菌通过调整自身细胞内的代谢水平或者获得耐药基因而出现对抗生素的耐受性,严重影响抗生素的

临床有效性,给细菌感染型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挑战。

B.根据扬州大学普医学院教授王志强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可以诱发抗生素耐

受性的形成,从而使得某些杀菌抗生素失效。

C.抗生素的耐受性是慢性和反复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但由于对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的外界诱导因素缺乏

足够的了解,往往容易被忽视。

D.DHA-S被广泛应用于加工食品,是WHe)和FAO认可的全新型食品防腐剂,但由于耐受性的发现,其

引起的潜在健康风险有待进一步评估。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扬州大学教授通过体外杀菌实验和MIe测定结果,有力地证明了DHA-S诱发了抗生素耐受性的形成而

非可遗传的耐药性突变这一科学结论。

B.抗生素的体内有效性受到削弱通过大蜡螟和小鼠的感染模型得到进一步证实。在此模型中,提前给予

DHA-S处理的动物,在后续抗生素治疗中存活率更低。

C.DHA-S通过多种分子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呼吸、增强细胞抗氧化防御、减轻氧化损伤等导致细菌对抗生

素耐受性的形成以及抗生素疗效的下降。

D.扬州大学对抗生素耐受性的研究可贵的是揭示了抗生素耐受性和细菌代谢之间的关系,为抗生素耐受性

的形成及防控策略提供了新的见解,有现实意义。

3.请简要梳理作者介绍这一最新科研成果的思路。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野外,采取必要的就地保护措施;在昆明植物园,实现开花结实、子二代成功繁育;在极小种群野

生植物离体保存库,四五十米高的树木被“压缩”至厘米级甚至毫米级,成为玻璃瓶中的组培苗……通过

卓有成效的保护,野生植株一度仅剩52株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华盖木,如今已经没有灭绝之虞。2021

年4月,新版《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公开征求意见,首批位列其中的华盖木成功“出列”。

像华盖木这样分布地域狭窄、种群及个体数量都极少、随时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类,被称为“极

小种群物种”。它们同样是自然宝库中闪亮的珍珠。作为第一个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省份,云南

近年来成功保护了漾沸械、西畴青冈、巧家五针松、杏黄兜兰等物种,将它们从濒临灭绝的“警戒线”上

抢救回来。

保护极小种群物种,意义不容小觑。从实际功能上看,不少极小种群物种用途广泛、作用非凡。例如,

生长于金沙江河谷的极小种群物种云南橹桐,为破解干热河谷绿化问题提供了有用之方,其果实还可为本

土动物提供食物,有效参与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循环。此外,从观赏价值高的杏黄兜兰,到有药用潜力的蒜

头果,再到可用于柑橘育种的富民枳,不少极小种群植物在发挥生态价值的同时,还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可

供挖掘。

生物为人类生存提供必不可少的食物、氧气,每一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保护

生态系统,必须保护包括极小种群物种在内的具体物种。这不仅关乎物种的多样性、基因资源的多样性,

也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保护极小种群物种,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生态价值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之于人类所具有的环境价值。因此,保护极小种群物种,也是在保护人类

生存发展的可能性。时下,人类对物种的未知或许远远大于已知。一种植物有多少种天然化合物,每种天

然化合物有什么作用,作物近缘种携带哪些优良基因……很多问题仍有待解答。正如没有雄性不育野生稻,

就没有杂交水稻;没有黄花蒿,就不可能发现青蒿素,每个物种对人类来说都是宝藏,而保护和收集是研

究与利用的必要前提。

2021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明确

要求加强极小种群保护。要看到,极小种群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时下,随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

护地体系逐步完善,越来越多极小种群植物像华盖木一样受到就地保护。未来,既要推动极小种群物种在

人类干扰减少的情况下得到自然恢复,又要确保野外调查、种质保存、迁地保护等人为保护协同发力;既

要树立保护优先的意识,也要逐渐探索可持续利用的方式。只有从保护、研究、利用等方面多措并举,才

能让极小种群物种焕发更多生机。

(摘编自杨文明《发挥极小种群物种的生态价值》,2022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