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_第1页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_第2页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_第3页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_第4页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目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和隋唐王朝的鼎盛局面。认识这一时期制度演进、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发展等新的成就。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第3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

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三国与西晋二、东晋与南朝三、十六国与北朝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一、政权更迭1、三国与西晋——三国鼎立时间建立者国号都城公元220年曹丕魏洛阳公元221年刘备汉(史称蜀汉)成都公元229年孙权吴建业1、三国与西晋——西晋短暂统一西晋思考一: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如此短暂?这十六年间诸王的互相残杀,史称“八王之乱”,它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了人民的大量死伤和流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从此瘫痪。“八王之乱”的最后几年,各地流民和内迁的少数民族纷纷起来反晋。311年,刘聪军终于攻占了洛阳。316年又攻占了长安。晋怀帝及其嗣君晋愍帝,先后成为刘氏的俘虏,西晋亡。——白寿彝《中国通史》西、北边陲少数民族内迁“自魏氏以来,夷虏内附,鲜有桀悍侵渔之患。由是边守遂怠,鄣塞不设。而今丑虏内居,与百姓杂处,边吏扰习,人又忘战。受方任者,又非其材,或以狙诈,侵侮边夷;或干赏啖(dan吞并)利,妄加讨戮。固其理也。”——(唐)房玄龄等:《晋书·卷22》

2、东晋与南朝——衣冠南渡01316年,匈奴贵族刘曜攻入长安,西晋灭亡02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03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2、东晋与南朝——南朝更替国号建立者时间都城宋刘裕420年—479年建康齐萧道成479年—502年梁萧衍502年—557年陈陈霸先557年—589年士族专权自魏晋以来,仕者多世家。逮南北分裂,凡三百年,而用人之法,多取之世族。如南之王、谢,北之崔、卢,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犹卬然以门地(家族背景,门指家族声望,地即籍贯)自负,上之人亦缘其门地而用之……往往其时仕者,或从辟召,或举孝廉,虽与两汉无异,而所谓从辟召、举孝廉之人,则皆贵胄也。其起自单族匹士而显贵者,盖所罕见。——(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士族政治: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权贵阶层。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文化上,崇尚清谈;社会生活方面,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问:士族政治的特点是什么?江南地区的开发思考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自永嘉截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编户齐民)约有九十万,占当时政府编户齐民五百四十万的六分之一。——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北民南迁江南……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负担额外的劳役),役宽务简,氓庶(民众)繁息,至余粮栖亩(存积于田亩),户不夜扄(jiong,户耳,上门闩),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良田)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南朝梁)沈约《宋书》社会相对安定自然环境优越3、十六国与北朝——五胡十六国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西晋灭亡后,中国北部再次分裂,先后出现了一批少数民族建立的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他们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淝水之战公元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北方各政权。383年,前秦为实现统一,出兵伐晋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有效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前秦政权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3、十六国与北朝——北朝01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02534年,元善见称帝,都邺城,史称东魏550年,权臣高洋袭位,史称北齐。03535年,元宝炬于长安即位,史称西魏557年,宇文觉称帝,北周开始;577年,灭北齐04581年,北周外戚杨坚称帝,国号隋北魏孝文帝改革问: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与影响有哪些?二、民族交融南北迁徙,经济往来南北朝后期,南北双方关系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南北使节往还日益频繁,……南北方经济上的互市交易也越来越多,沿淮、汉边境有“大市”、“小市”,打破关禁的要求日益迫切。尽管全国尚未实现统一,但北人不再因民族压迫而南流,各地对统一文化的认同感也日趋强烈。——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友好交往,胡汉互化生活方式上:胡人的饮食烹饪如奶酪以及涮羊肉和烤乳猪等吃法、游牧民族的舞蹈、音乐也传入内地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汉人胡食画像砖汉族妇女制作少数民族的传统食物蒸馍与烙饼砖画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华夏认同,奠基隋唐盛世思考三:以下材料体现了民族交融过程中的什么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交融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少数民族内迁北齐北朝:北魏统一黄河流域386-439-534南方:东晋317-420北方:十六国魏220-265汉221-263吴229-280西魏东魏西晋短暂统一265-316三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南朝:宋、齐、梁、陈420-479--557-589北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士族专权北民南迁,江南地区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前秦一度统一北方东晋与十六国隋朝1.东晋难朝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而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这说明()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B.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技术C.北方经济发展落后于南方D.南北方民族交融逐步加深题目练习B2.南方汉人认为北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到北魏后期却不得不承认“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材料旨在强调()A.鲜卑族被汉族同化B.南北经济趋于平衡C.孝文帝改革的影响D.北方战乱社会动荡

题目练习C3.“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