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朝天子·咏喇叭》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_第1页
统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朝天子·咏喇叭》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_第2页
统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朝天子·咏喇叭》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_第3页
统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朝天子·咏喇叭》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_第4页
统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朝天子·咏喇叭》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统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朝天子·咏喇叭》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朝天子·用喇叭》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

一、导入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朝天子·咏喇叭》,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的心情,欣赏名作的境界吧。

二、目标

1、了解有关王磐和散曲的文学常识;体会散曲中诙谐讽刺性的语言。

2、反复诵读,品味散曲的艺术美,把握散曲的主题思想。

3、了解本曲借物咏怀,体会人民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之情。

三、原文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四、解释

《朝天子·咏喇叭》:选自《王西楼乐府》。

朝天子:曲牌名。

曲儿小腔儿大:曲子短小,声音响亮。

官船:官府的船。这里指扰民的宦官船只。

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

军:指军队。

愁:发愁。

辨:分辨、分别。

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

共:和。

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

五、曲意

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官船来往频繁如乱糟糟的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位。军队听了军队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

六、赏析

“喇叭”和“唢呐”本是同类乐器,因为端口向外扩张,虽然吹不出长的曲调,声音却被放大得特别响亮。它没有别得本事,专门为“官船”抬高身价。它吹到哪里,哪里就一片愁怨,一片惧怕,让人分不清来者的真与假,直到“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吹干了民脂民膏才算作罢。借咏喇叭,刻画出明朝中后期宦官在运河沿岸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社会现实。此曲立意新奇,描摹传神,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讽刺意义。

七、文学常识

1、简介

王磐(约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江苏高邮人,明代散曲家。他出身仕宦家庭,但不喜豪华,厌弃科举,故未曾做官。他好读书,精通琴、棋、书、画,在寄情山水、吟诗作画中度过一生。其作品多以山水和闲适的生活为题材,间或有同情百姓疾苦之作,《朝天子·咏喇叭》即其中之一。王磐有《王西楼乐府》一卷,其艺术风格骚雅清俊、放逸诙谐,多用民间口语,妙趣横生。

2、写作背景

这支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当时宦官当权,在交通要道运河上,他们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诗人王磐家住在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支《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

八、问题探究

(1)这首散曲以一个什么字贯穿始终?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参考:

1)吹。

2)①吹之声:腔儿大;②吹之功用:全仗你抬声价;③吹之恶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水尽鹅飞。

(2)“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军愁”“民怕”甚至到了不敢辨真假地步的果真是喇叭吗?你是怎么想的?

参考:

不是。“愁”的、“怕”的是借“喇叭,锁哪”开道,残害、鱼肉百姓的宦官。

(3)这首散曲主要采用了拟人的写法,借助“喇叭”“唢呐”巧妙地讽刺了哪一些人?

参考:

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强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的腐败官吏。

(4)全曲表面上句句是在咏喇叭,实际上要表述的是什么?你能作简要分析吗?

参考:

这首散曲表面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处处写和都是宦官,“曲儿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儿大”比喻宦官仗势欺人,“水尽鹅飞”则比喻宦官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

(5)文章末尾连用三个“吹”字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

末尾连用三个“吹”字,不仅形象、具体地描绘了“来往官船乱如麻”的官船的喇叭声,写出了“吹”之声,“吹”之功用,“吹”之恶果,表述了对“吹”的憎恨,以诙谐的语调揭露出宦官鱼肉百姓的罪行。

(6)请分析为什么选喇叭作为写作题材?“咏喇叭”的内容和表述主题是什么关系?

参考:

因为喇叭能发高腔吓人,喇叭的特点是曲儿小,腔儿大,才小气粗,装腔作势,借以吓人,这与宦官的本质相似。

本文运用了借物抒怀的表现手法,借咏喇叭来抒发对宦官制度和黑暗社会的痛恨。

(7)前人在评价这首曲子时,认为这首曲子极富艺术魅力,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

同意。这是一首咏物诗。表明上看,无一句不是在“咏”喇叭,实际上,无一句不是在写那些宦官,写那些宦官丑态,以及祸国殃民的罪行。构思巧妙,语言通俗浅近,而又不失幽默诙谐,是一首极富韵味与讽刺力的咏物诗。

九、诗歌主旨

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述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十、课堂小结

1、熟读成诵。

2、写作特色:

喇叭和宦官不同类,但喇叭的“曲儿小腔儿大”与宦官的“本事小来头大”却有共同点,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实际上是比照着宦官的嘴脸“咏”喇叭的:以吹(虚张声势)为特征,是官方害民的帮凶,到处作威作福,惹得军民共愤,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动摇。

十一、板书设计

解析

1.王磐(约1470—1530),字,号,江苏高邮人,(朝代)散曲家。

2.写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①坚如磐石②唢呐

一、默写

记忆型默写:

喇叭,唢呐,。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理解型默写:

1、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2、用喇叭,唢呐,暗喻宦官身为奴仆而虚张声势的句子是。

3、《朝天子·咏喇叭》中写喇叭、唢呐声音特点的句子是:“。”

4、《朝天子·咏喇叭》中描写喇叭、唢呐特点的句子是,描写喇叭功用的句子是_。

二、课内诗歌鉴赏

(一)古诗赏析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王磐是_____(朝代)散曲家。词中用______________一句形象地描绘出喇叭、锁呐的特征。

2.赏析“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3.全曲以“_________”字贯穿始终,“_________”几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_________”三个字则把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之态描摹殆尽。

4.这首散曲表面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儿小”比喻______________,“腔儿大”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水尽鹅飞罢”则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吹”的功用。

6.赏析下面的加点词。

(1)曲儿小腔儿大。

(2)官船来往乱如麻。

(3)全仗你抬声价。

7.赏析句子“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8.这首散曲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9.这首散曲借助白描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主题?表述了怎样的情感?

10.前人在评价这首散曲时,认为这首散曲极富艺术魅力,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三)读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回答问题。

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1.下面对《朝天子·咏喇叭》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首句渲染喇叭、唢呐极为响亮的声音,先声夺人,营造出一种乱哄哄的不安定的气氛。

B.“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写出了人民对于喇叭声的反应,反映出当时腐败的官吏祸害百姓的行为已经在百姓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C.“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用比喻手法,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强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的腐败官吏。

D.“水尽鹅飞罢”的意思是,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12.请赏析“官船来往乱如麻”中的“乱”字的妙处。

(四)诗歌鉴赏

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3.本曲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4.阅读《朝天子·咏喇叭》一曲,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曲儿小腔儿大”一小一大,形成对比,借物喻人,讽刺了宦官地位高又趾高气扬的丑恶形态。

B.“乱如麻”,比喻,写出了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

C.“全仗你抬声价”中的“抬”,讽刺了宦官酷吏虚张声势的丑恶神态。

D.“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出百姓因为宦官的剥削残害而家破人亡的情景,表现了对宦官的痛恨和对人民的同情。

(五)阅读下面的明曲,然后回答问题。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请写出这首曲中表现喇叭特点的句子。

(2)“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外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

赏花时·冻苏秦衣锦还乡①

凭着我七尺身驱八斗才,那怕他十谒朱门九不开。休想我白首困尘埃,凭着这兵书也那战策。(孛老②云)孩儿,我则记着金榜无名誓不归。(正末云)父亲、母亲,您放心也。(唱)我直着夺得一个可兀的锦标来③。(下)

①赏花时:曲牌名。苏秦:战国著名谋士,促使六国合纵抗秦,佩六国相印。②孛老:元杂剧中老年男子角色。下句中“正末”为元杂剧里男主角。③可兀的:必定,一定;锦标:指授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

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七”“八”“九”“十”几个数字连用增强了唱词趣味性。

B.榜无名誓不归”说明此时苏秦尚未能完成衣锦还乡的心愿。

C.花时”是曲牌名,《朝天子.咏喇叭》中“咏喇叭”也是曲牌名。

D.的“孛老”角色应是苏秦的父亲,“正末”的角色应是苏秦。

(二)古诗鉴赏。

满庭芳失鸡

[明]王磐

平生淡薄。鸡儿不见,童子休焦①。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炰。

煮汤的贴他三枚火烧②;穿③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睡到日头高。

(解释)①休焦:不要着急。②火烧:一种圆形的面食。③穿:通“汆”,一种烹调方法。

19.对曲中的“我”而言,失鸡最大的好处是“_____”。(用原句回答)

20.请结合作品内容,说说这首曲的语言特点。

(三)阅读下面的曲,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1.本首曲中“昏鸦”的意思是____。

22.下列对本首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曲中最能体现季节特征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

B.本曲色彩丰富,勾勒出了一幅游子悲秋图。

C.本曲前三句通过多个景物,烘托了悲凉,萧瑟的氛围。

D.本曲前后两句直接抒发了游子的羁旅秋思。

(四)诗歌鉴赏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3.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本曲为元代杂剧家白朴B.本曲题目为“天净沙·秋”

C.本曲被誉为“秋思之祖”D.本曲被视为“元人小令最佳”

24.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曲通过对十二种景物的描绘,含蓄地表述情感变化过程。

B.本曲描写景物既有动景又有静景,可谓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本曲描写景物由远及近,通过视角的变化,多层次地铺排秋意。

D.本曲一扫传统诗词悲秋格局,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丰富色调。

(五)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水仙子·咏江南

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25.这首元曲的是______,曲题是______。

26.下列对本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曲中“淡”字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淡淡秋意。

B.“看沙鸥舞再三”句为江南美景平添了几分孤寂。

C.“卷香风十里珠帘”一句暗示了江南水乡的富丽。

D.“爱杀江南”作结尾,既突显主题,又直抒胸臆。

(六)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7.“天净沙”是这首曲的______;这首曲的是______(人名)。

28.下列对这首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思”就是旅人在秋天里的思绪情感。

B.这首曲渲染出游子旅途中的孤单和寂寥,勾画出行旅之人漂泊不定而又热爱秋景的情怀。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直接抒发了游子的心理感受。

D.“古道西风瘦马”是游子在旅途中状态的具体描写。

(七)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下列小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1.这首曲的是_____代________(人名)。

3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具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B.“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来,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C.“断肠人”一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D.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绪”。

(八)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吕〕普天乐

滕宾

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有人认为这首元曲主要表述了闺中思妇伤春的幽怨之情,你同意吗?请结合这首元曲说说你的看法。

(九)阅读元曲《天净沙·秋思》,完成第25-26题。(4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4.从全曲看,这首元曲所写景物是季的景。其中,“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特征是明丽清新,它

与和形成鲜明对比。

35.这首元曲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小题。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36.曲中“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表明所写季节正值_________。

3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本曲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关汉卿,他与白朴、张养浩、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B.“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写出了女子与爱人在分别之时,难舍难分,哀婉凄苦之情。

C.全曲围绕“送别”,在写出女子与爱人别离后的痛苦的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女子不顾山水阻隔,要去与恋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D.本曲前三句直抒胸臆,后四句寓情于景,表述了女主人公深切的离愁别绪。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元曲的前三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

(2)这首元曲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百草红叶黄花。

48.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凭栏袖拂杨花雪。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C.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9.本曲成功地将之景和之景融合在一起,极富艺术张力。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0.下列选项中对这首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D.在曲中表述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其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51.首句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说说自己的理解。

(十四)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52.这首元曲的是__________。

53.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四、诗歌对比鉴赏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送人归京师①

宋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月

元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③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解释):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③砧声:捣衣声。

16.两文中的“愁”情完全一样吗请分析说明。

17.请选择其中一文,说说是如何来渲染“愁”情的。

(二)阅读下列元曲,完成下题。

甲: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9.两首元曲的曲牌都是。

30.(1)两首元曲都描写了□□的形象。(用原曲词语回答)

(2)乙曲除了写景以外,还写了。

(三)比较阅读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甲)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8.解释加点的词。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③枯藤老树昏鸦

39.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0.对两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曹操,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乙曲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之一。

B.甲诗想象丰富,意境宏阔,为诗歌的达志蓄势;乙曲开头,意象罗列,富有特色,为后面的抒情铺垫。

C.两首诗歌都是借景抒情的名篇:甲诗表述了诗人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乙曲抒发了游子的乡愁之苦。

D.甲诗是一首律诗,讲究押韵和对仗,句式整齐,韵律感强。乙曲中的“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意思是对秋天的思念。

41.两处划线句子都是写景,甲诗划线处海阔天空,境界宏大;想象丰富,富含哲理;语言整齐,节奏感强。请自选角度,赏析乙曲划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42.甲诗最后一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那么,乙曲最后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整首曲中有怎样的作用呢?

(四)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43.下列对两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曲描绘的秋景图由两部分组成:前面部分是萧瑟冷清的秋景,而后面部分画面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

B.《秋》曲中的景物都为动态,如“一点飞鸿影下”,此句是前后两部分的过渡,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

C.《秋思》勾画了一幅羁旅秋景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可以看出抒情的动机。

D.《秋思》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44.《秋思》和《秋》两首元曲表述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五)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各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45.两首元曲所写的季节都是___,《天净沙·秋思》中点明季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6.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元曲题目中的“思”字和“咏”字,都流露了的情感。

B.两首元曲极具画面感,前者画风萧索悲凉,后者则清丽祥和。

C.两位在作品中都流露了对“江南水乡”的真切热爱。

D.两首元曲的末句都直抒胸臆,饱含真情。

诗词欣赏(一):

朝天子·秋夜客怀月

(元)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诗词欣赏(二):

赏花时·冻苏秦衣锦还乡

凭着我七尺身驱八斗才,那怕他十谒朱门九不开。休想我白首困尘埃,凭着这兵书也那战策。(孛老云)孩儿,我则记着金榜无名誓不归。(正末云)父亲、母亲,您放心也。(唱)我直着夺得一个可兀的锦标来。

诗词欣赏(三):

满庭芳失鸡

[明]王磐

平生淡薄。鸡儿不见,童子休焦。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炰。

煮汤的贴他三枚火烧;穿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睡到日头高。

诗词欣赏(四):

〔中吕〕普天乐

滕宾

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解析

1.王磐(约1470—1530),字,号,江苏高邮人,(朝代)散曲家。

鸿渐西楼明代

考查基本的文学常识。同学们平时要注意积累。

2.写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①坚如磐石②唢呐

①pán②suǒnà

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情况。平时注意拼音的正确书写,注意积累。

一、默写

记忆型默写:

喇叭,唢呐,。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1、曲儿小腔儿大

2、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3、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背记并能默写古诗词。注意“腔”“辨”“鹅”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理解型默写:

1、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2、用喇叭,唢呐,暗喻宦官身为奴仆而虚张声势的句子是。

3、《朝天子·咏喇叭》中写喇叭、唢呐声音特点的句子是:“。”

4、《朝天子·咏喇叭》中描写喇叭、唢呐特点的句子是,描写喇叭功用的句子是_。

1、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2、曲儿小腔儿大

3、曲儿小腔儿大

4、曲儿小腔儿大全仗你抬身价

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同学们平时除了要背记默写古诗词,还要能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注意“辨”“腔”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二、课内诗歌鉴赏

(一)古诗赏析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王磐是_____(朝代)散曲家。词中用______________一句形象地描绘出喇叭、锁呐的特征。

明代曲儿小腔儿大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文学常识和诗歌内容的掌握。这是一首曲,是明代散曲家王磐。其中“曲儿小腔儿大”一句写出了喇叭和唢呐的特点。

2.赏析“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运用夸张,比喻手法,形象的写出了官船喇叭声声,刻画了他们仗势欺人,横冲直撞,揭露了他们欺诈百姓,鱼肉百姓的罪行。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水尽鹅飞罢”意思是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这是宦官害民的严重后果。运用比喻的修辞揭露了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和欺诈嘴脸。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3.全曲以“_________”字贯穿始终,“_________”几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_________”三个字则把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之态描摹殆尽。

吹腔儿大乱如麻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根据对这首散曲大意的把握,再联系标题“咏喇叭”中的“咏”则可确定第一空填“吹”;根据“曲儿小腔儿大”以及下文的描写,可确定第二空填“腔儿大”;根据题干中的“三个字”“横冲直撞的骄横之态”可确定第三空填“乱如麻”。

4.这首散曲表面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儿小”比喻______________,“腔儿大”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水尽鹅飞罢”则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宦官的地位低下宦官仗势欺人宦官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先结合对散曲大意的把握,以及对第1题的解答,确定“腔儿大”的比喻义。然后从对比的角度体会“曲儿小”的比喻义;“水尽鹅飞罢”的比喻义要结合语境“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来体会。“曲儿小”,暗示宦官乃宫中奴仆,本来地位低下没有参政的资格,也可理解为其所作所为完完全全是小人行径。“腔儿大”,指宦官很不正常地占据要津后的得意忘形,耀武扬威,气势压人。“水尽鹅飞罢”意思是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5.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吹”的功用。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抓住“功用”找解析,切忌回答成“吹”的后果。“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是说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

6.赏析下面的加点词。

(1)曲儿小腔儿大。

(2)官船来往乱如麻。

(3)全仗你抬声价。

(1)腔调之意,道出了宦官与喇叭的共同特征,揭露了宦官装腔作势的丑恶之态。

(2)表面写的是官船来往之频繁,实则侧面表现出官场的混乱和黑暗,表述人民对宦官酷吏的憎恨。

(3)抬高之意,与喇叭的特点相对应,暗含对比,讽刺了宦官装腔作势,狐假虎威的嘴脸。

本题考查对诗词用字的赏析能力。首先要解释加点字的本义,然后结合语境分析该字的语境义以及该字写出了事物(人物)怎样的特点,表述了人物(或)怎样的情感等。(1)“腔儿大”,指宦官很不正常地占据要津后的得意忘形,耀武扬威。(2)“乱”表面写的是官船来往之频繁,实则侧面表现出官场的混乱和黑暗。(3)“声价”即名誉地位,按理应是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抬”,就说明喇叭、锁呐的品格是卑下的,讽刺了宦官装腔作势。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7.赏析句子“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官船上喇叭声声的情景,刻画了宦官们仗势欺人,横冲直撞的情态,揭露了他们欺压百姓,鱼肉百姓的罪行。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本句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吹翻了这家”是近指,“吹伤了那家”是远指,远近结合,可见范围之大,危害之大。“只吹旳水尽鹅飞罢”,这一句从危害旳程度来说。“水尽鹅飞”这里有两层意思:首先,这里是借“水尽鹅飞”比喻民财全部被搜刮干净,人民为了缴粮纳税,已经倾家荡产,粮无粟粒,钱无分文。其次,这儿旳“水尽鹅飞”跟”竭泽而渔“是同意语,严整地警告统治者,你们这样做,只能进一步加重人民旳负担,激起人民旳反抗,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旳脚,自寻苦果。这一层从广和深两方面分析了宦官给人民带来旳灾难,讽刺了宦官在运河沿岸装腔作势,仗势欺人,鱼肉百姓旳罪恶行径,传达了人民对宦官旳恨。

8.这首散曲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语言上具有通俗易懂,讽刺性强的特点。

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特色的理解。从自己读这首散曲的感受角度回答即可。根据“曲儿小腔儿大”“吹翻了这家”“水尽鹅飞罢”等语句可判断本散曲语言非常通俗易懂,根据“全仗你抬声价”等语句可看出语言还有极强的讽刺意味。

9.这首散曲借助白描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主题?表述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散曲以咏喇叭为题,讽刺了宦官们装腔作势的丑态,从而揭露他们作威作福,残害人民的罪恶。言语中流露出沉痛激愤的思想感情。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要结合背景感悟主题,体会情感。明正德年间,宦官当权。他们每日出巡,竟无空闲之时。每到一处,动辄吹吹打打,威风八面,搞得百姓颇不安生。本曲表面上批评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借物抒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作威作福,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述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10.前人在评价这首散曲时,认为这首散曲极富艺术魅力,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这是一首咏物曲。表面上看,无一句不是在“咏”喇叭;实际上,无一句不是在写那些宦官,写那些宦官的丑态以及他们祸国殃民的罪行。构思巧妙,语言通俗浅显而又不失幽默诙谐,是一首极富韵味与讽刺力的咏物散曲。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写作特色的理解。首先明确表态——同意;然后抓住题干中的“艺术魅力”,从写作思路,语言特点等角度入手,结合具体内容阐明理由即可。写作思路方面,本曲构思巧妙,表面上批评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借物抒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作威作福,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述了人民的痛恨情绪,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语言特点方面,根据“曲儿小腔儿大”“吹翻了这家”“水尽鹅飞罢”等语句可判断本散曲语言非常通俗易懂,根据“全仗你抬声价”等语句可看出语言还有极强的讽刺意味。

(三)读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回答问题。

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1.下面对《朝天子·咏喇叭》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首句渲染喇叭、唢呐极为响亮的声音,先声夺人,营造出一种乱哄哄的不安定的气氛。

B.“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写出了人民对于喇叭声的反应,反映出当时腐败的官吏祸害百姓的行为已经在百姓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C.“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用比喻手法,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强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的腐败官吏。

D.“水尽鹅飞罢”的意思是,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C

本题考查诗歌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述的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C.曲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儿”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欺压得倾家荡产。“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揭露了对百姓造成的灾难程度之大,不是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强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的腐败官吏。故选C。

12.请赏析“官船来往乱如麻”中的“乱”字的妙处。

“乱”字表面写的是官船来往之频繁,侧面表现了官场的混乱和黑暗,表述了人们对他们的憎恨。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诗歌大意,理解相关诗句的意思,分析关键词语的含意即可。“官船来往乱如麻”紧扣现实,运用比喻写出了明代船多、官僚多,“乱”写出了当时宦官在交通要道运河上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展现了一幅搜刮民财的丑恶景象,表述了人们对他们的憎恨。

(四)诗歌鉴赏

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3.本曲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对宦官专横跋扈、趾高气扬、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强烈的憎恶之情。

这首小令是目睹了往来于运河之上的宦官的种种恶行后的借题发挥之作,是有所寄托的。喇叭和宦官不同类,但喇叭的“曲儿小腔儿大”与宦官的“本事小来头大”却有共同点,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实际上是比照着宦官的嘴脸咏喇叭的:以吹(虚张声势)为特征,是官方害民的帮凶,到处作威作福,惹得军民共忿,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动摇。对宦官害民的现实黑暗进行揭露。

14.阅读《朝天子·咏喇叭》一曲,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曲儿小腔儿大”一小一大,形成对比,借物喻人,讽刺了宦官地位高又趾高气扬的丑恶形态。

B.“乱如麻”,比喻,写出了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

C.“全仗你抬声价”中的“抬”,讽刺了宦官酷吏虚张声势的丑恶神态。

D.“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出百姓因为宦官的剥削残害而家破人亡的情景,表现了对宦官的痛恨和对人民的同情。

A

A项“借物喻人”说法错误。

(五)阅读下面的明曲,然后回答问题。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请写出这首曲中表现喇叭特点的句子。

曲儿小腔儿大。

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提炼能力。仔细阅读这首曲,从“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一句可以看出,喇叭特点是“曲儿小腔儿大”。

(2)“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那些仗势欺人、强取豪夺,把百姓欺压得倾家荡产的腐败官吏的鄙视和愤慨,对百姓的同情。

第(2)小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①结合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讽刺和揭露了腐败官吏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述了百姓对他们的痛恨之情,表述了对百姓的同情。

三、课外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

赏花时·冻苏秦衣锦还乡①

凭着我七尺身驱八斗才,那怕他十谒朱门九不开。休想我白首困尘埃,凭着这兵书也那战策。(孛老②云)孩儿,我则记着金榜无名誓不归。(正末云)父亲、母亲,您放心也。(唱)我直着夺得一个可兀的锦标来③。(下)

①赏花时:曲牌名。苏秦:战国著名谋士,促使六国合纵抗秦,佩六国相印。②孛老:元杂剧中老年男子角色。下句中“正末”为元杂剧里男主角。③可兀的:必定,一定;锦标:指授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

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七”“八”“九”“十”几个数字连用增强了唱词趣味性。

B.榜无名誓不归”说明此时苏秦尚未能完成衣锦还乡的心愿。

C.花时”是曲牌名,《朝天子.咏喇叭》中“咏喇叭”也是曲牌名。

D.的“孛老”角色应是苏秦的父亲,“正末”的角色应是苏秦。

C

本题考查的是对这首曲的内容的理解、手法运用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握,我们解答时要结合整首曲,逐句进行分析。C项理解不正确,《朝天子·咏喇叭》中“朝天子”是曲牌名,“咏喇叭”属散曲题名。

(二)古诗鉴赏。

满庭芳失鸡

[明]王磐

平生淡薄。鸡儿不见,童子休焦①。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炰。

煮汤的贴他三枚火烧②;穿③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睡到日头高。

(解释)①休焦:不要着急。②火烧:一种圆形的面食。③穿:通“汆”,一种烹调方法。

19.对曲中的“我”而言,失鸡最大的好处是“_____”。(用原句回答)

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睡到日头高

本题考查学生对整体内容的理解。曲的前三句讲述缘由,主人丢了鸡还劝小童别焦急;接下来四至八句,想象偷鸡贼将鸡下锅烹煮;最后两句戏言自己贪睡,丢了鸡也好。因此,失鸡最大的好处是: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睡到日头高。

20.请结合作品内容,说说这首曲的语言特点。

俳谐风趣。

本题考查学生这首曲的语言特点。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示例:作品的风格基本上是清丽精雅的,个别讽刺作品则较为豪辣,本曲则以俳谐风趣为人所称道。从文中“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睡到日头高”可以看出此曲中的主人,不但豁达,而且风趣,想像力很强——偷鸡贼此刻一定很得意吧,鸡则很倒霉。用俗话说,就是“会想”,如欲时髦,你把它叫做“生活的艺术”也可以。

古人居家以鸡犬为伴。母鸡可以下蛋,公鸡可以报晓。可知鸡不但是食物来源,而且可以是闹钟。因此,偷鸡是一件很损的事——难怪孟子有嘲偷鸡贼思过、拟从“月攘一鸡”做起之寓言。反之,鸡被偷了,则是一件很使人沮丧、乃至焦急的事。主人掉了只公鸡,童子正在焦急,便是这支曲的题前之景。

(三)阅读下面的曲,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1.本首曲中“昏鸦”的意思是____。

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本题考查诗句中重点意象的解释,“昏鸦”指的是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22.下列对本首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曲中最能体现季节特征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

B.本曲色彩丰富,勾勒出了一幅游子悲秋图。

C.本曲前三句通过多个景物,烘托了悲凉,萧瑟的氛围。

D.本曲前后两句直接抒发了游子的羁旅秋思。

B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不是直接抒情,而是借景抒情。

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即事感怀、怀古伤今。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接着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怎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四)诗歌鉴赏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3.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本曲为元代杂剧家白朴B.本曲题目为“天净沙·秋”

C.本曲被誉为“秋思之祖”D.本曲被视为“元人小令最佳”

A

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天净沙秋》的是元代杂剧家白朴,体裁是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是题目。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是《天净沙秋思》,也被视为“元人小令最佳”。故解析为A。

24.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曲通过对十二种景物的描绘,含蓄地表述情感变化过程。

B.本曲描写景物既有动景又有静景,可谓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本曲描写景物由远及近,通过视角的变化,多层次地铺排秋意。

D.本曲一扫传统诗词悲秋格局,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丰富色调。

D

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在写法上,一改前人一悲到底的格局。故解析为D。

(五)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水仙子·咏江南

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25.这首元曲的是______,曲题是______。

张养浩咏江南

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理解。《水仙子·咏江南》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创作的散曲。

26.下列对本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曲中“淡”字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淡淡秋意。

B.“看沙鸥舞再三”句为江南美景平添了几分孤寂。

C.“卷香风十里珠帘”一句暗示了江南水乡的富丽。

D.“爱杀江南”作结尾,既突显主题,又直抒胸臆。

B

B错误,“看沙鸥舞再三”写得是张养浩本人闲洒自适得怡然之味。

(六)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7.“天净沙”是这首曲的______;这首曲的是______(人名)。

曲牌名马致远

考查文学常识。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天净沙”就是是这首曲的曲牌。“秋思”是标题。是马致远,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28.下列对这首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思”就是旅人在秋天里的思绪情感。

B.这首曲渲染出游子旅途中的孤单和寂寥,勾画出行旅之人漂泊不定而又热爱秋景的情怀。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直接抒发了游子的心理感受。

D.“古道西风瘦马”是游子在旅途中状态的具体描写。

B

B项“勾画出行旅之人漂泊不定而又热爱秋景的情怀”对这首曲理解不正确。“热爱秋景的情怀”属于分析错误。这首小令用寓情于景的方法,通过对秋天黄昏时的景物描写,表现了异乡游子的羁旅之情,也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

(七)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下列小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1.这首曲的是_____代________(人名)。

元马致远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3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具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B.“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来,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C.“断肠人”一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D.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绪”。

A

A.有误。“老树”不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故选A。

(八)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吕〕普天乐

滕宾

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有人认为这首元曲主要表述了闺中思妇伤春的幽怨之情,你同意吗?请结合这首元曲说说你的看法。

示例:不同意。第一,这首曲子虽有“数枝红杏,闹出墙围”的景物描写,但这只是在展现美丽的春景,其后的“好雨初晴东郊媚”更印证了这一点;第二,“看儿孙月下扶犁”“青山眼里,归去来兮”等句,显然表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所以结合全曲来看,此曲根本不存在“闺中思妇伤春的幽怨之情”。

本题考查考生评价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在解答该题时可分两步走:第一,亮出自己的观点;第二,结合元曲内容阐明理由。通过分析可知,该元曲从开头到“闹出墙围”,描写的是美丽的春景;“院宇深,秋千系”写出了理想的居住环境;“好雨”两句则蕴涵着的无限喜悦,交代了追求的思想境界;“青山眼里,归去来兮”则鲜明地传达出厌弃官场生活,热爱田园,向往自由的隐逸生活。可以说这首元曲中没有丝毫“闺中思妇伤春的幽怨之情”。所以说不同意。

(九)阅读元曲《天净沙·秋思》,完成第25-26题。(4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4.从全曲看,这首元曲所写景物是季的景。其中,“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特征是明丽清新,它

与和形成鲜明对比。

秋“枯藤老树昏鸦”和“古道西风瘦马”

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5.这首元曲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或答: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考查的是诗词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

(十)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小题。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36.曲中“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表明所写季节正值_________。

暮春(春)

考查对诗歌描写季节的把握。“凭阑袖拂杨花雪”中的“杨花雪”一词表明所写季节正值“暮春”的季节。读懂诗句,有一定的物候知识是作答的前提。

3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本曲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关汉卿,他与白朴、张养浩、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B.“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写出了女子与爱人在分别之时,难舍难分,哀婉凄苦之情。

C.全曲围绕“送别”,在写出女子与爱人别离后的痛苦的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女子不顾山水阻隔,要去与恋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D.本曲前三句直抒胸臆,后四句寓情于景,表述了女主人公深切的离愁别绪。

D

A“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B“分别之时”错。用女子的语言,表述她对爱人深深的相思。是在“分别之后”。C“女子不顾山水阻隔,要去与恋人团聚的迫切心情”错。诗歌没有反映出这个意思。“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远远望去,水拐了一弯又一湾,山隔了一重又一重,山遥水远,人已经不知去了多远了。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元曲的前三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

萧瑟(萧索)、荒凉。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2)这首元曲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答“思乡”或“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也可)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诗词赏析中体味情感类的题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要结合背景来分析;分析“诗眼”;解读意象;借助典故等。抓住其中的一点或几点进行分析就可以悟到的思想感情。

(十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百草红叶黄花。

48.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凭栏袖拂杨花雪。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C.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C

由题目“天净沙·秋”可知描写的是秋季,C项句子出自“天净沙·秋思”也是描写秋季的,故选C。

49.本曲成功地将之景和之景融合在一起,极富艺术张力。

暗淡萧瑟明朗绚丽

考查对诗词的鉴赏。该曲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0.下列选项中对这首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D.在曲中表述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其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D

考查对曲文内容的理解。D项,在曲中表述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其最主要原因“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述的是对百姓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愤恨。故解析为D。

51.首句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说说自己的理解。

“聚”化静为动,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怒”运用拟人,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这两个字从视觉和听觉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这类试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述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述效果。如有修辞格,可综合起来分析作答。曲文中运用“聚”字是化静为动,写出了潼关地理形势,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一个“怒”字,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的特点。这两个词语的使用,形象地突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据此理解作答。

(十四)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52.这首元曲的是__________。

关汉卿

“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这是“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创作的小令。

53.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D

此题考查学生对元曲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这首小令描写了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的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远望,依依不舍之情,情人已走,但送别人却心情难以平复,迟迟不归。再望远方,只有小溪,小路,远山,而情人已远走,再也看不见,想来令人肝肠寸断。此曲前三句写离别相思之情,用的是直抒胸臆的方法。后四句,则是以景托情,景中含情,言尽而意不尽。D项有误,并不是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赏析诗词曲,要从入手,联系已知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借助于诗词曲的标题、解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从语言入手,抓住关键词句,分析表现手法。

四、诗歌对比鉴赏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送人归京师①

宋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月

元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③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解释):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③砧声:捣衣声。

16.两文中的“愁”情完全一样吗请分析说明。

不完全一样。虽然两文都抒发了的思乡之愁苦,但同中有异。《送》文中的“愁”表现了诗人虽有强烈思乡之情,但面对国土沦丧,即使可以回到故园也颇为犯愁的矛盾心理。《朝》文则表现了游子思归的离愁别恨。

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背景、人物和主旨来分析作答。从两首诗词内容来看,都抒发了思念家乡的愁苦之情。但这种愁苦之情又有所不同,《送人归京师》一诗抒发的是因战乱而有家难回的“乡愁”,这可从“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而曲词《朝天子·秋夜客怀月》则抒发的是游子在外思念家乡的愁苦之情,这可从题目“秋夜客怀月”就能体会出来。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17.请选择其中一文,说说是如何来渲染“愁”情的。

示例一:《送》文中扣住门外子规叫个不停、夕阳西下山村幽梦不断的场景来触景生情,暗示诗人被深重的痛苦所困扰,表述一种思念故土却因国土沦丧有家难归的矛盾心理。

示例二:《朝》文紧扣“月光"“桂香””砧声"“雁声”等意象,从视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勾起思乡的离愁别绪;或《朝》文以“梦家山”“身异乡”作对比,表述漂泊异乡、思归不得的孤寂愁苦。

考查对诗文写法的理解与分析。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其具体的意象分析作答。《送人归京师》主要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先描写了“子规”啼鸣、夕阳西下山村场景,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进而表述诗人的思念故土却因战乱,国土沦丧,有家却不能回的矛盾心理。曲词《朝天子·秋夜客怀月》则抓住“月光”“桂香”“砧声”“雁声”等意象,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并把“梦家山”与“身异乡”作对比,表述漂泊异乡孤寂愁苦之情。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二)阅读下列元曲,完成下题。

甲: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9.两首元曲的曲牌都是。

天净沙

此题考查对诗词常识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记忆。这两首曲的曲牌名都是天净沙。

30.(1)两首元曲都描写了□□的形象。(用原曲词语回答)

(2)乙曲除了写景以外,还写了。

(1)老树(2)(秋天里)游子(悲凉的)情思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根据“轻烟老树寒鸦”“枯藤老树昏鸦”可知两首元曲都描写了老树形象。根据“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可知此曲抒发了游子悲凉的情思。

(三)比较阅读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甲)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8.解释加点的词。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③枯藤老树昏鸦

①到达,登上②多么③黄昏时

本题考查字词的翻译。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是否记得字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①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临:登上。

②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何:多么。

③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昏:黄昏时。

39.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①幸运得很,用诗歌来歌咏志向。②夕阳早已往西沉下去,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离家很远的地方。

本题考查诗歌的翻译。

幸运得很,用诗歌来歌咏志向。幸:庆幸。甚:极点。至:非常。

②夕阳早已往西沉下去,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40.对两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曹操,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乙曲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之一。

B.甲诗想象丰富,意境宏阔,为诗歌的达志蓄势;乙曲开头,意象罗列,富有特色,为后面的抒情铺垫。

C.两首诗歌都是借景抒情的名篇:甲诗表述了诗人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乙曲抒发了游子的乡愁之苦。

D.甲诗是一首律诗,讲究押韵和对仗,句式整齐,韵律感强。乙曲中的“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意思是对秋天的思念。

D

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观沧海》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述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天净沙·秋思》曲中的“天净沙”是曲牌名。选项错误。故选D。

41.两处划线句子都是写景,甲诗划线处海阔天空,境界宏大;想象丰富,富含哲理;语言整齐,节奏感强。请自选角度,赏析乙曲划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①意象罗列:9个意象连续罗列,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②景象特色鲜明:冷、暗、孤,给诗歌蒙上了清冷、孤寂的色彩;③寓情于景:晦暗、阴冷的意象、营造了悲凉、清冷的意境,为下文“断肠人”的出场做好了铺垫。(意思到即可)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