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_第1页
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_第2页
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_第3页
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_第4页
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一)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周礼涉及的范围极广,国家制度,社会的道德规范,封国之间的朝觐、聘问、交接、来往等礼节,社会生活中的礼仪活动等,都需要通过“礼”来规范调节。“国家非礼不治,社稷得礼乃安,故礼所以经理国家,安定社稷。”周代重“礼”主要是为了A.打破血缘界限B.教育贵族子弟C.维护社会秩序D.维护中央集权2.秦统一六国之后,乡里成为绝大多数人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核心场所。秦朝的乡里制度将人们登记在相同的乡里户籍上,且不可随便流动迁移。这表明秦朝的乡里制度A.延续了先秦户籍管理制度B.强化了国家对基层的控制C.放松了对土地兼并的限制D.杜绝了人口的大规模迁徙3.唐朝时期的绘画题材以释道人物画为主,但至五代时期,绘画题材则转变为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题材并驾齐驱。这一变化反映了A.政治衰颓的社会现实B.儒学正统地位的消亡C.包容开放的思想潮流D.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4.宋代,住宿和餐饮业综合发展已成为一大趋势。江西鄱阳士人林子安于“绍兴三十二年秋,入州赴举。行半程,饭旅店”,西京留台之子李宗鲁“行次任村逆旅,方就食”。这主要得益于A.人口总量急剧增长B.社会局面和谐稳定C.市民生活日益丰富D.商品经济繁荣发展5.1560年,由于辽东地区的粮食储备短缺,明廷暂时准许渤海湾进行海运,渤海沿岸的商业随之发展起来。粮食短缺一旦得到缓解,明廷就再次禁止海运。这反映出明朝A.依赖内陆运输来获取高额利润B.竭力稳定传统农耕经济秩序C.适时调整海禁政策以维护统治D.保障了朝贡贸易的规范进行

6.下表为晚清时期中国出口的茶、棉花、草帽辫(欧洲妇女装饰用品)、豆饼等四类货物的出口总值情况(单位:万吨)。其中甲是时期甲乙丙丁1894—1896年8757.082358.18237.97893.251901—1903年6770.623116.131544.611171.201909—1911年10783.376399.734465.712614.44A.茶叶B.棉花C.豆饼D.草帽辫7.下图是1916年8月《晨钟报》杂志的发刊词。这表明该刊编者认识到A.教育革新是社会变革的必由之路B.青年觉醒和国家改造是时代要求C.知识分子是挽救民族危亡的主力D.民族团结是民主革命成功的前提8.抗战时期,边区各级党委在组织领导普选活动时,积极纠正工农群众敌视地主、富农等错误行为,鼓励和支持非党进步分子、开明绅士等参与边区政权机关的民主选举活动。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A.关注调动民族资产阶级力量B.积极开展党员干部政治教育C.公私兼顾以调节各阶层利益D.根据地政治实践具有独创性9.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赋予城市基层治理主体居委会三大主要职能:协助政府监督管制分子,协助户籍警调查户口;发动居民响应人民政府号召,协助人民政府政策法令之宣教;解决居民的公共福利问题。这主要是为了A.稳定重建社会秩序B.发展社会主义生产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实现人民当家作主10.某学者认为,如今我们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就不可能不卖国外的消费品。对日常生活用的、低端的、技术含量少的国外产品,要尽可能少进口,以保护民族产品,并把有限的外汇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比如,在日化、服装等领域,有一些我们自己的品牌很受消费者欢迎。该学者强调A.学习世界先进工业管理模式B.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技术革新C.保护民族品牌以适应全球化D.保持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念

11.右图是古埃及的一件彩绘木棺——佘盆梅海特的女性木乃伊内棺,它的制作材料有来自黎巴嫩地区的木材,产自努比亚地区的黄金和来自阿富汗地区的青金石,及出自两河流域的沥青。据此可知,人类文明交往A.推动了区域文化的认同B.11.右图是古埃及的一件彩绘木棺——佘盆梅海特的女性木乃伊内棺,它的制作材料有来自黎巴嫩地区的木材,产自努比亚地区的黄金和来自阿富汗地区的青金石,及出自两河流域的沥青。据此可知,人类文明交往A.推动了区域文化的认同B.革新了民族文化的底色C.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D.避免了不同文明的冲突12.在新航路开辟以前,东方通往西方的商路原来有一条陆路——由中亚沿里海、黑海到达小亚细亚;两条海路——经南洋海路人波斯湾,然后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东岸叙利亚一带,或先由海路至红海,然后由陆路到埃及亚历山大港。在15世纪,这些商路A.因奥斯曼的崛起而中断B.催生信贷金融机构的出现C.密切了东西方经济交流D.影响相关区域的商品供求13.18—19世纪,民族主义思潮在西方广为传播。从法国大革命开始,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蕴含着建立近代民族国家的愿望与行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法国主导着近代欧洲国际关系B.民族主义推动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C.民主共和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D.法国大革命的反封建思想影响深远14.马克思指出了协作与各种不同的分工形式只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各种特殊的生产方法”,虽然分工的发展能够提高生产力,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工人为资本家劳动的时间。这强调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A.生产工具在工业化时代有了质的飞跃B.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是历史的必然C.协作分工的根本目的是获得高额利润D.资本主义社会难以实现人的根本解放15.1937年10月5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芝加哥发表措辞强硬的“隔离”演说,指出“世界上无法无天的瘟疫看来确实正在蔓延”,要求对法西斯侵略国像病人一样“隔离起来”。但遭到了《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等有影响力的报刊的猛烈抨击。这说明当时美国A.孤立主义在政治中依然存在B.“中立”的政策已经宣告破产C.恢复发展生产仍是首要任务D.未意识到法西斯侵略的危害16.从1970年起,每次不结盟首脑会议都会发表“经济宣言”。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正式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后来又把加强南南合作、集体自力更生提到战略高度。这反映了不结盟国家A.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政治独立的愿望B.建立起了最大的政治性国际组织C.正式成员国的数量正在不断地增加D.斗争的矛头始终指向旧殖民主义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晚清的最后几十年是中国科研机构的萌芽时期。1872年,法国人在上海建立徐家汇气象台(含气象、地震、授时三个部分)。1885年,英国人在台湾基隆、淡水、安平、渔翁岛、鹅鸾鼻等地建立气象站。其后,清政府也开始注意建立科研机构。1898年,光绪帝下诏“兼采中西各法”振兴农学,并于京师设立中央负责农业的最高行政机构————农工商总局(1906年改设农工商部)。上海的育蚕试验场同期建立。1902年以后,直隶、山东、山西等地开始建立农事试验场。1906年3月,农工商部上书议设“农事试验场”时说:“泰西各国,罔不以农事为重。美利坚以农立国,富甲全球;日本维新以来,农事改良,遂致物产繁兴,工艺发达。近闻日本之福冈、北海道等处,均有试验场,或数百顷以至千顷,皆为劝农所设。”“京师为首善之区,树艺农桑为臣部所职掌,自宜择地设立农业试验场一所,以示模范。”不久,农工商部便于京师西直门外建设农事试验场。———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中国科研机构统计表(1911年以前)成立时间地点机构名称1872年上海徐家汇天文台1885年台湾气象站1898年上海育蚕试验场1902年保定直隶农事试验场1903年太原山西农事试验场1903年济南山东农事试验场1904年济南山东林业试验场1906年北京农工商部农事试验场1906年大连奉天农事试验场1906年福州福建农事试验场1908年大连奉天植物研究所1908年天津天津种植园————据林文照《20世纪前半期中国科学研究体制化的社会因素》整理(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晚清科研机构设置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科研机构设置的意义。(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954—1957年中国举办的重要经济贸易展览会简表名称地点时间概况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北京1954年4—7月展出王崇伦创造的万能工具胎等。观众有36.4万人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展览会北京1954年11月展品有农具、竹藤柳草编织、特种工艺等六大类,共计2000多种西藏第一次国产商品展览会拉萨1956年3月展览出4000多种国产商品,接待了观众3.7万人日用工业品质量展览会北京1956年7月参观的人数达19万,参观者向展览会提出了5000多条意见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广州1956年11月至1957年1月展出4.9万多件展品,接待了95万国内观众,同外商达成2000万英镑的交易————摘编自夏松涛、强蓓《新中国展览业的肇始、成就及其对经济现代化的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的有利条件。(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的意义。(0万,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当殖民掠夺在资本主义破晓中出现的时候,印度的中世纪史尚未终结。”马克思曾经断言道,“印度本来就逃不掉被征服的命运”,因为当时印度政治上的主要特点是分裂和国家政权对社会相对弱小的控制能力。莫卧儿帝国是印度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也在印度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来没有形成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面对地处东西方要冲的印度,英国殖民者从东印度公司开始,到英国女王直接管理,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印度实际上是英国议会直接控制和统治。————摘编自陆梅《从印度的变迁看英国殖民统治的双重历史使命》材料二近代以来,西方大国谋求霸权历来是军事扩张、经济掠夺、意识形态渗透“三位一体”。相比于武力征服和经济控制,意识形态渗透隐蔽且威力强大。对亚非拉国家的思想渗透就是着眼于控制、摧毁非西方的价值观和灵魂,最终目的是通过文化渗透和价值观输出,摧毁、颠覆乃至替代对象国的信仰体系、价值标准和文化自信,使后者按照西方的意志和利益思考和行事。————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印度无法逃脱被英国征服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进行价值输出和文化渗透的危害。(4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朝代兵役制度征召形式夏、商、周民军制,也称兵民合一制朝代兵役制度征召形式夏、商、周民军制,也称兵民合一制平时只保持少量由奴隶主贵族组成的卫队,负责王室的警卫。战时临时召集三公贵族和平民出征,大多数平民出身的成年男子平时务农,战时出征,故又称为兵民合一的兵役制度战国、秦、汉征兵制,也称义务兵役制实行郡、县征兵制,按郡、县、乡、里等行政体系征集兵员,农民成了主要征集对象。秦国规定,凡17岁的男子须向官府登记,称为“傅”。傅籍后,须服兵役两年。东汉末年,由于边事和内乱,征兵困难,征兵制逐渐为募兵制所代替三国世兵制“世兵”就是父子世代为兵。这种兵家户籍不属郡县,而由军府管理,称为“士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