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南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西方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团体,团体是有界限的,不能模糊,这种格局不妨称之
为团体格局。如果有朋友写信说他将要“带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你就知道要和
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子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
他只和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常用“阖第光临”,但是很少
人能说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家”字
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指自己太太一个人,“家门”可指叔伯侄子
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
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
柴,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则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
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
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
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
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
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
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
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
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
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
定。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
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瑚邠散,缩成一
小团。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节选自《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
材料二:
不但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样不分差序的爱的观念,而
且我们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在西方团体格局的社会中,公务,
履行义务,是一个清楚明白的行为规范。而这在中国传统中是没有的。现在我们有
时把“忠”字抬出来放在这位置上,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忠君并不是个人与团体的
道德要素,而依旧是对君王私人间的关系。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
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
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他讳隐。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
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写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
解。这在差序社会里可以不觉得是矛盾:因为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
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
标准来。
(节选自《乡土中国•系维着私人的道德》,有删改)
材料三: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不穷凶极
恶的意思。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
礼是合式的意思。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
推行的,礼却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
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
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
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
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
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
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
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
证的。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
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
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节选自《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西方社会相比,乡土中国“家”的界限模糊,作者认为这正是中西方社会结构
不同的表现。
B.在中国传统中,没有个人对团体履行义务的行为规范,也就不容易找到个人对
团体的道德要素。
C.礼和法都是行为规范,“礼”靠教化养成,“法”靠国家权力推行,二者皆可用来
维持社会秩序。
D.维持礼的是传统,而乡土社会可靠礼来维持,正是因为它满足了传统可以有效
应付生活的前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乡土社会,亲属关系呈现水波似的同心圆,自己是圆心,根据血缘关系,
逐步向外推展开。
B.传统道德的“忠”,有对朋友的“忠”,有对君王的“忠”,包含私人关系,最接近
公共道德观念。
C.从行为规范看,礼和法律并无本质差异,它们都是约束人行为的规范,合乎礼
的行为就是对的。
D.因为缺乏变化,礼只能在传统乡土社会发挥作用,而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
它的效力无从发挥。
3.下列《红楼梦》中的情节,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袭人是贾母拨过来侍奉宝玉的,因此宝玉不能直呼她的名字而称“姐姐”。
B.凤姐弄权铁槛寺,干预张姓财主女儿金哥的婚事,导致金哥殉情而亡。
C.柳湘莲因贞操名节的禁锢,拒绝了和尤三姐的婚约,尤三姐以死明志。
D.有一回晴雯不在,三等丫鬟小红给宝玉倒了一杯茶,招来一顿责骂。
4.材料一与材料三都在谈乡土中国的特点,论证方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简
要分析。
5.下面的文字是小说《白鹿原》的结尾,请结合材料一、二的相关内容分析白嘉
轩对鹿子霖忏悔的原因。
他一路思索,既然神灵把白鹿的吉兆显示给我白嘉轩,而不是显示给那块土地
的主家鹿子霖,那么就可以按照神灵救助白家的旨意办事了。如何把鹿子霖的那块
慢坡地买到手,倒是得花一点心计。要做到万无一失而且不露蛛丝马迹,就得把前
后左右的一切都谋算得十分精当……一旦把万全之策谋划出来,白嘉轩实施起来是
迅猛而又果敢的。
这个村庄后来出了一位很有思想的族长,商定族长老大那一条蔓的人统归白姓,
老二这一系列的子子孙孙统归鹿姓;白鹿两姓合祭一个祠堂的规矩,一直把同根同
种的血缘维系到现在……白嘉轩看着鹿子霖(注:此时鹿子霖已经发疯,家业败
落),忽然想起以卖地形式作掩饰巧取鹿子霖慢坡地做坟园的事来,儿子孝文的县
长,也许正是这块风水宝地荫育的结果。他俯下身去,顶着鹿子霖的眼睛说:“子
霖,我对不住你。我一辈子就做下这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我来生再世给你还债补
心
,摘编自陈忠实《白鹿原》
二、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雪莲花儿开
乔正芳
当军区文工团慰问演出队即将出发的时候,杨灿灿背着背包气喘吁吁追上来。
她昨夜似乎没有睡好,眼泡红肿,面色憔悴。
新任队长蒋小妮看了看她,说,老队长,这次演出你就别去了,你这几天就要
转业回川了。
杨灿灿咬了咬牙,说,正是因为我马上要转业回川了,机会难得,所以这次演
出我一定要去!
队友们都了解老队长的个性,互相看了眼,没有再提出异议。
她们这次慰问演出的边防哨所,大多都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雪山之上,山势陡峭,
道路险峻,特别是最后一站月牙巅,常年积雪覆盖,平均气温在零下二十几度,是
一座据说连鸟儿也无法飞跃的“孤岛”。
杨灿灿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登上这个哨所时的情景:由于海拔高,山风特别大,
几间平房四角都用钢丝绳缀着硕大的石头。战士们每天巡逻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处处怪石嶙峋、险情暗伏。如果赶上天气不好,那就更加艰险。由于严寒干燥、环
境恶劣,大雪封山时蔬菜不能及时补给,战士们个个皮肤粗糙,嘴唇干裂。看见她
们前来慰问演出,战士们高兴得像过节一般。
这些可爱的大男孩,他们争相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苹果、大枣以及各种宝贝,
招待这些勇敢的女客人。有个看上去十八九岁的小战士,还特意用烧开的雪水泡了
老家寄来的绿茶。那场面,让已为人母的杨灿灿好生感动。她紧紧握着小战士皴裂
的双手,流下了热泪。小战士很不好意思,反倒不停地安慰她,没事的,真的!我
们都已习惯了。再说戍守边疆、保家卫国,也是我们每个男儿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天,她们这群被称为“高原上的百灵鸟”的文艺女兵们再一次登上了这个海
拔4000米的雪山哨所。看到她们,战士们激动得欢呼雀跃,纷纷跑进屋,捧出平
时舍不得吃的各种果子;他们用高压锅煮了米饭并开了几个香喷喷的肉罐头。
大家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说笑着,新队长蒋小妮问,战友们,你们最喜欢看我
们表演什么节目呢?
一个战士说,我喜欢听《烛光里的妈妈》;另一个说,我喜欢听《我的祖国》,
那高亢雄壮的旋律,每次听都让人热血沸腾。
一个戴眼镜的战士说,我喜欢看古典舞,那衣袂飘飘的女子,柔美曼妙,有着
无法言传的美!
别胡说,老班长急忙打断他的话,你忘了这是在海拔四千米的雪山上?气温零
下二十度呢!
这个战士自觉失言,不禁红了脸。
吃完饭,战士们集体集合站到了外面,腾出宿舍给女兵们作化妆间。
演出开始了。哨所前的冰地霎时暖意洋洋,战士们围成一圈,凝神观看着。
首先上场的是蒋小妮,她唱的是《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
香两岸……”清澈喷亮的歌声,飘荡在雪山之巅,飘荡在战士们的心里。接着是吴
丽红、袁圆....
轮到她们的老队长杨灿灿上场了!战士们齐齐回过头,满怀期待的目光望过来
——忽见眼前一亮,一团白光闪耀,天地澄明,万物安静。一位素衣女子,衣袂翩
趾,如月华初上、光彩盈盈;她旋转腰肢,裙裾飞扬,清风细细,枝叶扶摇,俨然
一株乍开似开的雪莲,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中,慢慢绽放……
所有的人全都睁大了眼睛:天哪,这个杨灿灿,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雪山上,
在包裹着棉衣棉裤还嫌冷的哨所前,她竟然光着脚丫,身上只穿了一件绸纱!
战士们愣了愣,继而掌声雷动。
杨灿灿面色恬静,随着音乐,挥动水袖,旋转、拧倾、屈伸、俯仰,将一株雪
莲花的生长画面徐徐展开——新芽初萌、喜逢甘霖、枝叶舒展、搏击风雪、傲然盛
开!
战士们哭了,无声的泪水顺着鼻翼淌进了嘴巴,在心里涌起了滔天的巨浪。班
长默默脱下身上的棉大衣,小心地铺在了花儿般旋转着的杨灿灿的脚边;所有的战
士们全都脱下了自己的棉大衣,恭敬地放在了这株圣洁的雪莲边……
风静止了,雪静止了,整个天地都静止了——齐齐看一株最美的雪莲在海拔四
千米的冰山上灿然盛开!
新队长蒋小妮呜咽着,使劲擦去流到下巴的泪水。只有她知道,就在前天,杨
灿灿六岁的儿子,因为得了严重的高原心脏病,已经在四川某医院病逝了。
(原载《小说月刊》)
文本二: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属于艺术之范畴,其终极旨归应为“诗”。诗性当是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突出特征。但一些作家似乎过多沉迷于叙述模式的借鉴和
实脸,陶醉于魔幻现实的营造,痴心于恢宏历史的展现,执着于玄妙故事的构思,
却忽视或者模式了小说诗性的构建。在他们的作品中,难于找寻到诗化的现实,诗
意的语言和充满诗魅的意象,而直露的现实,粗鄙的语言和意象的缺席,却占据了
不小的空间。而且,多度商业化的氛围造成了他们心态的浮躁和对利益的追逐,从
而进一步加剧了小说的通俗性和腐俗化,使其几乎成了“快餐文化”的一份子。这
并不是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全面否定。中国当代小说不乏富有诗性,艺术水准颇高的
佳作,但这类作品似乎正在日益被通俗性的潮流冲刷、侵蚀。
(摘编自仕永波《小说亟待提升诗性品质》,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灿灿家里突遭变故,蒋小妮了解情况,所以用“就要转业回川了“为由劝老队
长不要参加这次慰问演出。
B.老班长细心、善解人意,此时的边哨所天寒地冻,不适合慰问团表演古典舞,
所以他急忙打断戴眼镜战士的话。
C.杨灿灿恬静地“挥动水袖,旋转、拧倾、屈伸、俯仰”,演绎雪莲花的生长,精
彩表演让战士们激动得哭了。
D.本文写的是军区文工团慰问演出的故事,表现了女兵们和战士间的深厚情谊,
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莲花儿开”,既指杨灿灿用舞蹈展现雪莲花开的过程,也象征人物品质和彼
此间情谊的升华,意蕴丰富。
B.杨灿灿回忆初到哨所的经历,通过直接描写哨所恶劣的自然环境,写出了战士
们在雪山上的坚守及对祖国的爱。
C.临近演出,儿子因高原心脏病离世,给杨灿灿内心带来巨大痛苦,这和她为战
士们精心表演形成强烈对比。
D.本文采用顺叙与插叙结合的方式讲述杨灿灿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是第一次慰
问演出、儿子医院病逝、第二次慰问演出。
8.本文是如何塑造杨灿灿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请结合文本二,从语言、意象、情节等角度简要分析文本一的“诗性品质”。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冬,十月,以汝阴王骏为征西大将军,羊祜为征南大将军,皆开府辟召,仪同
三司。祜上疏请伐吴,日:“先帝西平巴、蜀,南和吴、会,庶几海内得以休息。
而吴复背信,使边事更兴。夫期运虽天所授,而功业必因人而成,不一大举扫灭,
则兵役无时得息也。蜀平之时,天下皆谓吴当并亡,自是以来,十有三年矣。夫谋
之虽多,决之欲独。凡以险阻得全者,谓其势均力敌耳。若轻重不齐,强弱异势,
虽有险阻,不可保也。蜀之为国,非不险也,皆去一夫荷戟,千人莫当。及进兵之
日曾无藩篱之限乘胜席卷径至成都汉中诸城皆鸟栖而不敢出非无战心诚力不足以相
抗也。及刘禅请降,诸营堡索然俱散。今江、淮之险不如剑阁,孙皓之暴过于刘禅,
吴人之困甚于巴、蜀,而大晋兵力盛于往时。不于此际平壹四海,而更阻兵相守,
使天下困于征戍,经历盛衰,不可长久也。今若引梁、益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
众进临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扬、青、兖并会秣陵,以一隅之吴当天下
之众,势分形散,所备皆急。巴、汉奇兵出其空虚,一处倾坏则上下震荡,虽有智
者不能为吴谋矣。吴缘江为国,东西数千里,所敌者大,无有宁息。孙皓恣情任意,
与下多忌,将疑于朝,士困于野,无有保世之计,一定之心;平常之日,犹怀去就,
兵临之际,必有应者,终不能齐力致死已可知也。其俗急速不能持久,弓弩戟楣不
如中国,唯有水战是其所便,一入其境,则长江非复所保,还趣城池,去长入短,
非吾敌也。官军县进,人有致死之志,吴人内顾,各有离散之心,如此,军不逾时,
克可必矣。”帝深纳之。而朝议方以秦、凉为忧,祜复表日:“吴平则胡自定,但
当速济大功耳。”议者多有不同,贾充、荀勖、冯^尤以伐吴为不可。祜叹目:
“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唯度支尚书
杜预、中书令张华与帝意合,赞成其计。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八十卷•羊祜谏伐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进兵之日/曾无藩篱之限/乘胜席卷径至/成都汉中诸城/皆鸟栖而不敢出/非无
战心/诚力不足以相抗也。
B.及进兵之日/曾无藩篱之限/乘胜席卷/径至成都/汉中诸城/皆鸟栖而不敢出/非无
战心/诚力不足以相抗也。
C.及进兵之日/曾无藩篱之限/乘胜席卷/径至成者K/汉中诸城皆鸟栖/而不敢出/非无
战心/诚力不足以相抗也。
D.及进兵之日/曾无藩篱之限/乘胜席卷径至/成都汉中诸城/皆鸟栖而不敢出/非无
战心诚力/不足以相抗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司,同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一般指司马、司
徒、司空。
B.上疏,是指下级向上级递交建议的一种文书,常就政事应注意的事项分条陈
述,提出谏劝。
C.朝议,面临重要事情及难断之事,皇帝召集三公九卿及相关官员召开会议,商
谈解决方案。
D.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文中的“度支尚书”指的是主管国家财
政税收的官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吴背信弃义,使边境重燃战火,百姓生活不得安宁,羊祜认为这是统一东吴
的有利时机,于是上疏请求伐吴。
B.羊祜在奏疏中陈列双方实力悬殊,虽然东吴有江、淮“险阻”,只要出奇兵,就
可使其有“智者”不能谋,从而获胜。
C.东吴依江设置防线,军队擅长水上作战,所以羊祜建议伐吴时应扬长避短,直
入其境,避免和东吴进行水战。
D.羊祜认为不用过度忧虑秦州、凉州的战事,东吴削平之后,胡人叛乱自然能得
到解决,但是朝廷上下意见不统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期运虽天所授,而功业必因人而成,不一大举扫灭,则兵役无时得息也。
(2)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
14.请简要概括羊祜建议司马炎伐吴的原因。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赵翼①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②。
【注】①乾隆三十七年(1772),赵翼因事被降级调用,辞官归乡,经过赤壁时
写下此诗。②《楚辞・渔父》中写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
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赤壁地势险峻,“扼”字突出战略要塞地位,“故”字富有深沉的历史感,
起句自然,巧妙切题。
B.颔联用典,化用曹操《短歌行》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句子,再现了
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
C.颈联意境凄清悲凉,将时间与空间对照,历史与现实对比,纵贯古今时代,表
现出对山河遗迹的感喟。
D.诗人将赤壁眼前之景与历史勾连,写景有虚有实,抒写了自己的“思古之幽
情”,有鲜明的个人意识。
16.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以“,”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2)在《劝学》中,荀子用登高望远、顺风疾呼、骑马行千里、舟桨渡江河等四
个类比,推出了“,”的结论。
(3)《赤壁赋》中,客人以“,”来表达心中与神仙为伴、同
明月长存的愿望。
六、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方的哥特式教堂被誉为“大艺术”,东方可以称作“大艺术''的,非中国园林莫
属O
西方园林景观大多排斥自然的塑造,力求体现造园的严谨与理性,体现造园家
一丝不苟的精神,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建造,凸出人工美在园林中不可
撼动的地位。
中国古代园林惯以山水为骨干,以池水为中心,亭、台、轩、榭、楼、阁建在
池的周围,假山、叠石、荷池,构成和谐的景观。亭台楼榭、曲槛回廊无不
巧妙安排,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为旨趣。园林布局自由,以小见大,体现
了“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造园理念,营造出典雅精致、曲折含蓄、
变化无穷的意境,构成幅幅令人的艺术画境,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
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
虽然中国园林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但雅集却,出现在各个时代和各
类园林中。园林的景致引人入胜,先贤的风雅令人神往。对中国古人而言,园林不
只是游览场所,更是生活场所,他们在园林中实现了海德格尔所推崇的——“诗意
地栖居”,将饮酒、作诗、品茶、弈棋、赏曲、鉴古等活动升华为艺术,从而造就
了堪称“大艺术”的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的旨趣是回归自然,体悟自然。今天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创造,
更需要的或许并非向外的追寻,而是向内的回归。所有的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贵港桂平市江口中心卫生院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湖南娄底冷水江市城发实业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实验室试验员的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大学课件片头
- 2025人民医院流程优化能力考核
- 2025广西石卡镇储备村(社区)“两委”后备人才15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福建供电服务公司招聘笔试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安徽芜湖鸠江区招聘区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拟聘用人员(二)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北京市通州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协办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上海市中医院学术会议学习汇报与知识转化能力考核
- 2025中心医院切缘评估诊断考核
- 枫蓼肠胃康胶囊与其他肠胃药的协同作用研究
- 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 国家开放大学理工英语1边学边练
- 人工智能导论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 陕中医大西医外科学教案05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失调
- 俱舍论原文内容
- GB/T 18742.3-2017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
- 肺癌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 高三班主任经验交流课件
-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