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_第1页
生物-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_第2页
生物-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_第3页
生物-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_第4页
生物-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州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1.艾滋病病毒、大肠杆菌和草履虫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核糖体D.遗传物质2.下列可用于检测还原性糖的试剂及反应呈现的颜色是()A.碘液,蓝色B.斐林试剂,砖红色C.双缩脲试剂,紫色D.苏丹Ⅲ染液,橘黄色3.DNA指纹技术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重要的用途,这一技术主要依据DNA分子的A.特异性B.稳定性C.多样性D.显色反应4.凤仙花的紫红色花瓣能挤出紫红色的汁液,它主要来自细胞中的()A.液泡B.叶绿体C.内质网D.细胞质基质5.嫩肉粉可将肌肉组织部分水解,使肉类食品口感松软、嫩而不韧。嫩肉粉中使肉质变嫩的主要成分是A.淀粉酶B.DNA酶C.蛋白酶D.脂肪酶6.下列对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B.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同C.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发生改变D.高温可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活性7.《晋书·车胤传》记载了东晋时期名臣车胤日夜苦读,将萤火虫聚集起来照明读书的故事。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A.淀粉B.脂肪C.ATPD.蛋白质8.一分子ATP中,含有的特殊化学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A.2和3B.1和3C.2和2D.4和69.下列是呼吸作用实质的是()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10.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A.不产生CO2B.必须在有O2条件下进行C.在线粒体内进行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11.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终产物是()A.CO2B.H2O2C.酒精D.乳酸12.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做法不合理的是()A.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B.定期地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D.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13.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下列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B.C.D.14.给小球藻提供含14C的CO2,发现有含14C的三碳化合物产生,其产生场所是()A.细胞质基质B.类囊体薄膜C.叶绿体基质D.叶绿体内膜15.在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A.适当延长光照时间B.保持合理的昼夜温差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D.降低室内CO2浓度16.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B.细胞周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D.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17.通常,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是()A.核膜、核仁消失B.形成纺锤体C.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D.着丝粒分裂18.下图所示的细胞变化过程称为A.细胞分化B.细胞生长C.细胞分裂D.细胞凋亡19.正常情况下,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使基因的碱基序列产生差异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过程D.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自然的生理过程20.鸡在胚胎发育早期趾间有蹼状结构,随着胚胎的发育,蹼逐渐消失的原因是()A.细胞增殖B.细胞衰老C.细胞坏死D.细胞凋亡21.在电子显微镜下,蓝细菌(蓝藻)和黑藻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A.叶绿体B.线粒体C.核糖体D.内质网22.进入冬眠的变温动物(如青蛙等)代谢极为缓慢、直接原因是()A.运动量减少B.体内酶的活性降低C.外界食物减少D.身体耗能少23.馒头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俗称发面)蓬松可口、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刚烧开的水发面有利于提高发面速度B.馒头的发酵过程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C.能够造成面团鼓起来的物质是二氧化碳D.在发面过程中发生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4.若判定运动员在运动时肌肉细胞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应监测体内积累的()A.酒精B.乳酸C.CO2D.O225.细胞内铜离子积累会导致细胞“铜死亡”,且主要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比主要进行无氧呼吸的细胞更易发生“铜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在细胞质基质进行B.线粒体内的呼吸途径可能是“铜死亡”的必要条件C.降低铜离子载体的活性可以抑制“铜死亡”D.有氧条件可以有效降低细胞对铜离子的敏感性26.在植物工厂中,LED灯等人工光源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从光合色素吸收光谱的角度分析,适宜的光源组合为()A.红光和绿光B.红光和蓝光C.黄光和蓝光D.黄光和绿光27.图是叶绿体局部结构模式图。在相应区域发生的生物学过程不包括A.①的膜上面发生色素吸收光能的过程B.①的膜上面发生水的光解(释放O2)C.在②中CO2转化为C3化合物D.在②中发生ATP的合成28.以下指标不能用于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是()A.氧气释放量B.CO2吸收量C.ATP生成量D.糖的生成量29.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点时,小麦叶肉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B.b点时,小麦光合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D.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会不断上移30.同位素标记(示踪)法不可以研究()A.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B.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C.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D.光合作用中CO2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31.下列细胞中,不具有细胞周期的是()A.造血干细胞B.干细胞C.受精卵D.精细胞32.图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图像,染色体数目与该植物体细胞相比加倍的是()A.AB.BC.CD.D33.分离酶是一种蛋白酶。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Securin蛋白与分离酶形成复合物,复制后的染色体由粘连蛋白复合物连接在一起;到了后期,Securin蛋白降解,分离酶释放出来,通过切割粘连蛋白复合物触发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间期能够合成分离酶等蛋白质.B.分离酶在整个细胞周期都保持高活性C.分离酶功能障碍会引起子细胞染色体数异常D.Securin降解异常可能影响细胞进入后期34.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的对应,不合理的是实验材料实验目的A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B黑藻叶肉细胞观察胞质环流C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D菠菜叶肉细胞提取光合色素A.AB.BC.CD.D35.在有或无机械助力两种情形下,从事家务劳动和日常运动时人体平均能量消耗如图。对图中结果叙述错A.走路上学比手洗衣服在单位时间内耗能更多B.葡萄糖是图中各种活动的重要能量来源C.爬楼梯时消耗的能量不是全部用于肌肉收缩D.借助机械减少人体能量消耗就能缓解温室效应36.土壤盐渍化对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降低了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请回答问题:(1)高浓度的盐使土壤渗透压升高,导致根细胞发生,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代谢。(2)高盐环境使细胞中Na+积累,植物可以通过排出Na+来降低胁迫。细胞膜上的Na+转运蛋白能利用水解ATP产生的能量,将胞内过量的Na+排出,这是一种(填跨膜运输方式)。(3)在没有盐胁迫的情况下,Na+转运蛋白处于无转运活性的状态;当遭遇盐胁迫时,Na+转运蛋白被磷酸化,发生改变,转运能力增强。(4)研究者将L蛋白与荧光蛋白结合,并进行下列分组实验,得出了“高盐诱导过氧化氢(H2O2)产生,H2O2进而促进L蛋白进入细胞核中”的结论。请补充3、4、5组的实验处理:A.NaCl+H2O2合成抑制剂B.H2O2+H2O2合成抑制剂C.H2O2处理(5)已知L蛋白进入细胞核能提高Na+转运蛋白的合成量,请完善下列流程图:是泥鳅抗氧化酶系的重要成分,其活性变化可反映镉对动物的毒性效应。请回答问题:(1)过氧化氢酶在细胞内的(填细胞器)合成,能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2)为了检测镉对泥鳅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将泥鳅置于4种不同浓度含镉的水中饲养,分别在饲养10、20、30天后,取泥鳅肝脏组织,制成组织匀浆。采用钼酸铵比色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H2O2与钼酸铵形成稳定的黄色复合物,加入肝脏组织匀浆充分反应后黄色越浅表示酶活性越。(3)测得镉对泥鳅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如下图:由图可知,在相同饲养时间,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着镉浓度增加呈现出的趋势。科学家推测原因是:在轻度镉胁迫条件下,肝脏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从而保护机体,随着镉浓度进一步增加进而在体内富集,对抗氧化系统产生损伤,又使酶的活性。38.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请回答问题:(1)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是,将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的,产生少量(2)下图为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中B表示膜。与A相比,B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这与其上可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反应的功能密切相关。(3)一般情况下,膜上的F0-F1蛋白复合物能够协助H+运输至线粒体基质,同时催化ATP的合成,该物质运输方式为。研究发现,大鼠等生物的细胞中,H+还可通过UCP2蛋白运输至线粒体基质,此时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速率将。(4)科研人员发现UCP2蛋白含量高的大鼠在摄入高脂肪食物时不会发生肥胖,请结合(3)的信息,推测这些大鼠未出现肥胖现象的原因是。39.色素缺失会严重影响叶绿体的功能,造成玉米减产。科研人员诱变得到叶色突变体玉米,并检测突变体与野生型玉米叶片中的色素含量,结果如图1。请回答问题:(1)据图1可知,与野生型相比,叶色突变体色素含量均降低,其中的含量变化最大。(2)结合图2分析,叶色突变体色素含量降低会影响光反应,使光反应产物[①]和NADPH减少,导致叶绿体中进行的暗反应减弱,合成的[②]减少,使玉米产量降低。(3)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叶色突变体的叶肉细胞,其叶绿体可能出现等变化,从而导致色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40.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有一定差异。请回答问题:(1)大豆等植物的生活环境水分相对充足,从外界吸收的CO2与结合后,生成2分子C3,之后C3被还原为糖类和C5这一暗反应过程也称作循环,这些植物则称作C3植物。(2)干旱环境下植物为了减少水分散失,会关闭,导致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干旱环境下,起源于热带的玉米等植物,除了与小麦等植物一样的暗反应过程外,还有一条固定CO2的途径,即C4途径,该途径的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玉米中完成光合作用暗反应的细胞是细胞。(3)相较于C3植物,玉米等C4植物能利用更低浓度CO2,从酶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4)为了追踪玉米进行C4途径时,光合作用产物葡萄糖中C的转移路径。研究人员用14C标记的CO2来追踪,请写出最可能的转移途径是(用物质和箭头表示)。(5)大豆和玉米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合理密植是重要的增产措施。根据两种植物生理功能差异分析,其中更适合在密集条件下种植的植物是,判断理由是。41.福橘是我国的传统名果,科研人员以航天搭载的福橘茎尖为材料进行了研究。请回答问题:(1)福橘茎尖经组织培养后可形成完整的植株,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性。此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增殖和。(2)为探索航天搭载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科研人员对组织培养的福橘茎尖细胞进行显微观察。①制作茎尖临时装片需要经过、漂洗、和制片等步骤。②观察时拍摄的两幅显微照片如图。照片a和b中的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期和后期。正常情况下,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之后着丝粒分裂,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③图中箭头所指位置出现了落后的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的牵引下运动,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落后染色体的出现很可能是其结构异常导致的。(3)研究人员发现,变异后的细胞常会出现染色质凝集等现象,最终自动死亡,这种现象称为细胞 。因此,若要保留更多的变异类型,还需进一步探索适当的方法。42.请阅读下面文本,并回答问题。通过光合作用让衰老细胞“返老还童”动物细胞也能像植物一样光合作用吗?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最新研究成果,从菠菜中提取类囊体递送到动物细胞中,使其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从而逆转细胞的衰老退变。细胞内物质的合成需要消耗足够的能量,ATP充当细胞的“能量货币”,NADPH可为合成代谢提供还原力。ATP和NADPH不足造成的细胞内合成代谢不足是导致体内许多病埋过程的关键因素。例如骨关节炎正是此原因而导致关节软骨破坏。但在病理条件下,很难将不足的ATP和NADPH水平提高到最佳浓度。因此,要给动物细胞“充电”。于是,研究者提出了一个设想:我们能否设计一个“生物电池”,在细胞内可控地产生ATP和NADPH?研究者将菠菜的类囊体作为“生物电池”。电池有了,如何给电池充电呢?这是第一道难题。还有如何将类囊体安全、精准地递送到动物的衰老退变细胞内,是该研究的第二道难题。人体拥有一套复杂的免疫系统,会对异物进行识别和清除,最终通过溶酶体降解。因此,要想把植物材料递送到动物细胞内,就需要瞒天过海。于是,研究者想到可以用受体细胞自身的细胞膜做载体。研究者利用小鼠的软骨细胞膜封装纳米级类囊体,并注射到软骨受损的部位。此时的类囊体仍处于“沉睡状态”,而“唤醒”类囊体的方式就是光照刺激。外部一束光透过小鼠的皮肤到达软骨细胞内部,这时类囊体开始生产出ATP和NADPH,衰老细胞的合成代谢也得到恢复。更重要的是,小鼠的关节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1)类囊体是进行的场所,它能够将光能转变为,储存在和(2)在植物细胞的中,ATP和NADPH进一步参与暗反应的步骤,但是由于只有类囊体递送至动物细胞中,所以ATP和NADPH可提供给其它合成代谢。(3)要保证稳定性和可控性,封装纳米级类囊体导入后需要满足以下哪些条件。A.可通过膜融合将类囊体释放到软骨细胞B.不会被免疫系统识别和被溶酶体降解C.光照下ATP和NADPH才会显著增加D.所有物质的合成代谢均大幅度提高(4)你认为在将此技术应用于临床之前,应当重点关注哪些问题,请试举一例。通州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1.艾滋病病毒、大肠杆菌和草履虫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核糖体D.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详解】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草履虫为真核生物,具有众多的细胞器和细胞核,艾滋病病毒、大肠杆菌和草履虫都具有的物质是遗传物质。D正确,ABC错误。故选D。2.下列可用于检测还原性糖的试剂及反应呈现的颜色是()A.碘液,蓝色B.斐林试剂,砖红色C.双缩脲试剂,紫色D.苏丹Ⅲ染液,橘黄色【答案】B【解析】【分析】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详解】鉴定还原糖需要用斐林试剂,两者在水浴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B正确。故选B。3.DNA指纹技术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重要的用途,这一技术主要依据DNA分子的A.特异性B.稳定性C.多样性D.显色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DNA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DNA具有多样性、特异性等特点。【详解】不同人的DNA中的碱基序列不同,即DNA具有特异性,故可以依据DNA指纹技术来锁定嫌疑人。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4.凤仙花的紫红色花瓣能挤出紫红色的汁液,它主要来自细胞中的()A.液泡B.叶绿体C.内质网D.细胞质基质【答案】A【解析】【分析】1、液泡:在幼小的植物细胞内,液泡小而分散,在成熟植物细胞内,只有一个大的中央液泡,可占细胞体积的90%以下,液泡内充满了细胞液,细胞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此外还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有机酸、蛋白质等,有的液泡还含有色素,使细胞显现不同的颜色.液泡的功能主要是渗透调节、储藏、消化三方面。2、叶绿体:细胞质中一些绿色小颗粒,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含有叶绿素,故含叶绿体的细胞大多呈绿色。【详解】A、液泡中含有多种色素,使细胞显现不同的颜色,A正确;B、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但正常情况下叶绿素的含量大于类胡萝卜素,使得叶绿体的细胞大多呈现绿色,B错误;C、内质网是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不含有色素,C错误;D、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多种有机物,但不含有色素,D错误。故选A。5.嫩肉粉可将肌肉组织部分水解,使肉类食品口感松软、嫩而不韧。嫩肉粉中使肉质变嫩的主要成分是A.淀粉酶B.DNA酶C.蛋白酶D.脂肪酶【答案】C【解析】【分析】嫩肉粉的主要作用是利用蛋白酶对肉中蛋白质进行部分水解,使肉类制品口感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效果。【详解】肌肉组织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嫩肉粉的主要作用是利用蛋白酶对肉中蛋白质进行部分水解,使肉类制品口感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效果,C正确,ABD错误。故选C。6.下列对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B.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同C.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发生改变D.高温可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活性【答案】D【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详解】A、酶的化学本质是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错误;B、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能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B错误;C、酶是生物催化剂,在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不发生改变,C错误;D、高温或过酸过碱都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活性,D正确。故选D。7.《晋书·车胤传》记载了东晋时期名臣车胤日夜苦读,将萤火虫聚集起来照明读书的故事。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A.淀粉B.脂肪C.ATPD.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详解】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所以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ATP,ABD错误,C正确。故选C。8.一分子ATP中,含有的特殊化学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A.2和3B.1和3C.2和2D.4和6【答案】A【解析】【分析】ATP的结构: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三分子磷酸。【详解】一分子ATP中,含有3个磷酸基团,三个磷酸基团之间通过两个特殊化学键(~)连接,结构式为A-P~P~P,BCD错误,A正确。故选A。9.下列是呼吸作用实质的是()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答案】B【解析】【详解】ABCD、呼吸作用实质是生物体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同时释放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的过程。ACD错误,B正确。故选B。10.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A.不产生CO2B.必须在有O2条件下进行C.在线粒体内进行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答案】A【解析】【分析】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详解】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不产生CO2,A正确;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不需要氧气,B错误;C、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D、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而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D错误。故选A。11.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终产物是()A.CO2B.H2O2C.酒精D.乳酸【答案】A【解析】【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1)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分子葡萄糖被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的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型氢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2)无氧呼吸的二阶段: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因此两者共同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故选A。12.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做法不合理的是()A.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B.定期地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D.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答案】D【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消耗有机物、氧气、水,生成二氧化碳、水,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消耗有机物,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释放少量能量。【详解】A、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构成有氧环境,从而抑制厌氧型细菌的繁殖,A正确;B、定期地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能增加土壤中氧气的量,增强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促进对无机盐的吸收,B正确;C、真空包装可隔绝空气,使袋内缺乏氧气,可以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且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以延长保质期,C正确;D、采用快速短跑时肌肉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的乳酸,D错误。故选D。13.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下列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层析液是由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毒性,容易挥发。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用橡皮塞塞住试管口。【详解】A、层析液是由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毒性,但没有用橡皮塞赛紧瓶口,A错误;B、层析液容易挥发,没有用橡皮塞赛紧瓶口,另外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B错误;C、滤纸条上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并没有触到层析液,则滤纸条上分离出四条色素带,且用橡皮塞赛紧瓶口,防止层析液容挥发,C正确;D、层析液容易挥发,用了橡皮塞赛紧瓶口,但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实验失败,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用分离装置示意图的真实情景考查色素的分离,考生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注意操作过程中的重要事项。14.给小球藻提供含14C的CO2,发现有含14C的三碳化合物产生,其产生场所是()A.细胞质基质B.类囊体薄膜C.叶绿体基质D.叶绿体内膜【答案】C【解析】【分析】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能进行,这个阶段叫作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的。在这一阶段,CO2被利用,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生成糖类。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与C5(一种五碳化合物)结合,这个过程称作二氧化碳的固定。一分子的二氧化碳被固定后,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随后,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C5。【详解】ABCD、由暗反应过程可知,暗反应中,CO2被利用,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生成糖类,其中一分子的二氧化碳被固定后,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所以给小球藻提供含14C的CO2,发现有含14C的三碳化合物产生,其产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BD错误,C正确。故选C。15.在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A.适当延长光照时间B.保持合理的昼夜温差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D.降低室内CO2浓度【答案】D【解析】【分析】在提高大棚作物产量的过程中,可以增大昼夜温差,降低夜间有机物的消耗;或白天的时候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室内CO2浓度等均有助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可以提高产量。【详解】A、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量,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A不符合题意;B、保持合理的昼夜温差将减少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从而提高产量,B不符合题意;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C不符合题意;D、封闭的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有限,因此降低室内CO2浓度会降低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产量,D符合题意。故选D。16.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B.细胞周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D.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分裂期又被分成前、中、后和末四个时期。【详解】A、DNA的复制发生在间期,因此抑制DNA的合成,能将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A错误;B、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被分成前、中、后和末四个时期,B错误;C、细胞分裂间期进行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故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C正确;D、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只有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C。17.通常,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是()A.核膜、核仁消失B.形成纺锤体C.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D.着丝粒分裂【答案】C【解析】【分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植物细胞是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纺锤体。末期产生子细胞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有中间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是在赤道板的部位形成细胞板并由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进而形成了两个子细胞。【详解】A、核膜、核仁消失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共有的特征,与题意不符,A错误;B、纺锤体形成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都有的特征,与题意不符,B错误;C、动物细胞有中心粒,有丝分裂前期在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这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点,C正确;D、着丝粒分裂也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共有的特征,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C。18.下图所示的细胞变化过程称为A.细胞分化B.细胞生长C.细胞分裂D.细胞凋亡【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以图形示过程考查细胞分化,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细胞分化的过程和实质的理解及读图能力。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图示为全能干细胞经一系列分化形成了红细胞【详解】经过图示变化过程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稳定性差异,这种变化过程称为细胞分化,A正确;细胞生长是细胞体积有适度长大,其结构不会明显变化,B错误;细胞分裂,细胞数目会增加,C错误;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D错误;故选A。19.正常情况下,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使基因的碱基序列产生差异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过程D.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自然的生理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A、已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再分裂,A错误;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其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发生改变,B错误;C、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C错误;D、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对机体是有利的,D正确。故选D。20.鸡在胚胎发育早期趾间有蹼状结构,随着胚胎的发育,蹼逐渐消失的原因是()A.细胞增殖B.细胞衰老C.细胞坏死D.细胞凋亡【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等方式1)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比如人在胚胎时期尾部细胞自动死亡、蝌蚪尾部细胞自动死亡、胎儿手指间细胞自动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等。(2)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如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的情况下,由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叫作细胞坏死。比如骨细胞坏死、神经细胞坏死等。2、鸡在胚胎发育早期趾间有蹼状结构,随着胚胎的发育,蹼逐渐消失,这个过程叫作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过程。【详解】A、鸡在胚胎发育早期趾间有蹼状结构,随着胚胎的发育,蹼逐渐消失,这个过程叫作细胞凋亡,而不是细胞增殖,A错误;B、细胞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一个阶段,表现为细胞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和适应的能力降低。细胞衰老是生理活动和功能不可逆的衰退过程。而鸡在胚胎发育早期趾间有蹼状结构,随着胚胎的发育,蹼逐渐消失,为细胞凋亡,B错误;C、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如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的情况下,由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叫作细胞坏死,为被动过程,C错误;D、鸡在胚胎发育早期趾间有蹼状结构,随着胚胎的发育,蹼逐渐消失,这个过程叫作细胞凋亡,D正确。故选D。21.在电子显微镜下,蓝细菌(蓝藻)和黑藻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A.叶绿体B.线粒体C.核糖体D.内质网【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借助于电子显微镜,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蓝细菌是原核生物,黑藻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A、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叶绿体,A错误;B、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B错误;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C正确;D、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内质网,D错误。故选C。22.进入冬眠的变温动物(如青蛙等)代谢极为缓慢、直接原因是()A.运动量减少B.体内酶的活性降低C.外界食物减少D.身体耗能少【答案】B【解析】【分析】酶大多是蛋白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均会导致其变性失活。【详解】由于青蛙是变温动物,进入冬眠的青蛙,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低温会使酶的活性降低,导致代谢缓慢,B正确,ACD错误。故选B。23.馒头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俗称发面)蓬松可口、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刚烧开的水发面有利于提高发面速度B.馒头的发酵过程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C.能够造成面团鼓起来的物质是二氧化碳D.在发面过程中发生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答案】A【解析】【分析】酵母菌在馒头发酵过程中发生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详解】A、酵母菌生长最适温度在18~25℃,用开水发面,温度过高,酵母菌相关酶活性降低,不利于酵母菌的发酵,A错误;BCD、馒头发酵一般采用的是干酵母,即利用到的微生物叫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产生二氧化碳,使发面变得蓬松可口,BCD正确。故选D。24.若判定运动员在运动时肌肉细胞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应监测体内积累的()A.酒精B.乳酸C.CO2D.O2【答案】B【解析】【分析】无氧呼吸是在无氧条件下,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详解】A、人体无氧呼吸不产生酒精,A错误;B、乳酸是人体无氧呼吸过程特有的产物,判断运动员在运动时肌肉细胞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应监测体内积累的乳酸,B正确;C、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C错误;D、氧气是有氧呼吸的反应物,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无氧呼吸的产物,对于无氧呼吸过程的理解应用的解题的关键,结合无氧呼吸的知识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5.细胞内铜离子积累会导致细胞“铜死亡”,且主要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比主要进行无氧呼吸的细胞更易发生“铜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在细胞质基质进行B.线粒体内的呼吸途径可能是“铜死亡”的必要条件C.降低铜离子载体的活性可以抑制“铜死亡”D.有氧条件可以有效降低细胞对铜离子的敏感性【答案】D【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消耗有机物、氧气、水,生成二氧化碳、水,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消耗有机物,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释放少量能量。【详解】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在细胞质基质进行,A正确;B、主要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比主要进行无氧呼吸的细胞更易发生“铜死亡”,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全过程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说明线粒体内的呼吸途径可能是“铜死亡”的必要条件,B正确;C、细胞内铜离子积累会导致细胞“铜死亡”,则降低铜离子载体的活性,减少对铜离子的吸收,可以抑制“铜死亡”,C正确;D、主要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比主要进行无氧呼吸的细胞更易发生“铜死亡”,说明有氧条件可以提高细胞对铜离子的敏感性,D错误。故选D。26.在植物工厂中,LED灯等人工光源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从光合色素吸收光谱的角度分析,适宜的光源组合为()A.红光和绿光B.红光和蓝光C.黄光和蓝光D.黄光和绿光【答案】B【解析】【分析】色素的分布、功能及特性1)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类囊体膜)上。(2)功能:吸收光能、传递光能(四种色素)、转化光能(只有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详解】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故从光合色素吸收光谱的角度分析,适宜的光源组合为红光和蓝光。故选B。27.图是叶绿体局部结构模式图。在相应区域发生的生物学过程不包括A.①的膜上面发生色素吸收光能的过程B.①的膜上面发生水的光解(释放O2)C.在②中CO2转化为C3化合物D.在②中发生ATP的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粒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分析图解:图中①表示叶绿体类囊体膜,②表示叶绿体基质。【详解】图中①是叶绿体类囊体膜,上面分布着可以吸收光能的光合色素,A正确;①是叶绿体类囊体膜,是水的光解和ATP产生的场所,B正确;②表示叶绿体基质,是二氧化碳固定生成三碳化合物的场所,C正确;②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需要消耗ATP,D错误。28.以下指标不能用于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是()A.氧气释放量B.CO2吸收量C.ATP生成量D.糖的生成量【答案】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反应式:CO2+H2O(CH2O)+O2【详解】A、根据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可知,测定光合作用速率可以单位时间氧气释放量为指标,不符合题意,A错误;B、根据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可知,测定光合作用速率可以单位时间CO2吸收量为指标,不符合题意,B错误;C、由于细胞中ATP的含量很少,且ATP与ADP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因此不能以单位时间ATP的生产量作为指标来测交光合作用速率,与题意相符,C正确;D、根据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可知,测定光合作用速率可以单位时间糖的生成量为指标,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C。29.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点时,小麦叶肉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B.b点时,小麦光合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D.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会不断上移【答案】D【解析】【分析】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多,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光照强度再增强,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不变。图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表示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此时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点已经达到了光饱和,光照强度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详解】A、a点时无光照,所以小麦只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B、b点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0,说明此时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正确;C、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当植物缺Mg时,叶绿素合成减少,导致光合速率减慢,因此需要较高强度的光照才能达到光补偿点,即b点将向右移动,C正确;D、20℃不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适当提高温度时,光合速率将增强,cd段位置会上移,但是超过一定的温度,cd段位置可能会下移,D错误。故选D。30.同位素标记(示踪)法不可以研究()A.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B.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C.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D.光合作用中CO2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答案】A【解析】【分析】同位素标记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即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参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以研究生物相应的生理过程。【详解】A、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用的是控制变量法,通过研究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否为光照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A错误;B、3H标记的亮氨酸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从而发现了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途径,B正确;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用18O标记水和二氧化碳,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即2H218O→4[H]+18O2,C正确;D、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即14CO2→14C3→(14CH2O),D正确。故选A。31.下列细胞中,不具有细胞周期的是()A.造血干细胞B.干细胞C.受精卵D.精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一定周期性,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是一个细胞周期。【详解】A、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只有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造血干细胞能够进行连续分裂,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B、干细胞能够进行连续的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B错误;C、受精卵能够进行连续分裂,具有细胞周期,C错误;D、精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没有细胞周期,D正确。故选D。32.图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图像,染色体数目与该植物体细胞相比加倍的是()A.AB.BC.CD.D【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细胞处于分裂间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详解】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与该植物体细胞相比加倍是有丝分裂后期,由于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引起的。图中A细胞处于分裂间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正确。故选D。33.分离酶是一种蛋白酶。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Securin蛋白与分离酶形成复合物,复制后的染色体由粘连蛋白复合物连接在一起;到了后期,Securin蛋白降解,分离酶释放出来,通过切割粘连蛋白复合物触发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间期能够合成分离酶等蛋白质B.分离酶在整个细胞周期都保持高活性C.分离酶功能障碍会引起子细胞染色体数异常D.Securin降解异常可能影响细胞进入后期【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①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③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④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的移向两级;⑤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题意显示,分离酶是一种蛋白酶。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Securin蛋白与分离酶形成复合物,据此可推测,有丝分裂间期能够合成分离酶等蛋白质,A正确;B、分离酶是一种蛋白酶。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Securin蛋白与分离酶形成复合物,此时的分离酶没有活性,因此,复制后的染色体由粘连蛋白复合物连接在一起,B错误;C、在有丝分裂后期,Securin蛋白降解,分离酶释放出来,通过切割粘连蛋白复合物触发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促进了染色单体的分离,可见,分离酶功能障碍会引起着丝粒分裂异常,进而导致子细胞染色体数异D、Securin降解异常可能使着丝粒不能分裂,进而影响细胞进入后期,D正确。故选B。34.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的对应,不合理的是实验材料实验目的A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B黑藻叶肉细胞观察胞质环流C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D菠菜叶肉细胞提取光合色素A.AB.BC.CD.D【答案】A【解析】【分析】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体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1)具有生物活性的成熟的植物细胞2)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3)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详解】A、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是未成熟植物细胞,无中央大液泡,质壁分离不明显,故不作为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的实验材料,A错误;B、黑藻叶片小而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大,常用来观察叶绿体和胞质环流,B正确;C、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可以发生渗透作用,低浓度中吸水,高浓度中失水,C正确;D、菠菜叶肉细胞富含光合色素且容易获取,因此常用菠菜叶肉细胞提取光合色素,D正确。故选A。35.在有或无机械助力两种情形下,从事家务劳动和日常运动时人体平均能量消耗如图。对图中结果叙述错A.走路上学比手洗衣服在单位时间内耗能更多B.葡萄糖是图中各种活动的重要能量来源C.爬楼梯时消耗的能量不是全部用于肌肉收缩D.借助机械减少人体能量消耗就能缓解温室效应【答案】D【解析】【分析】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水解释放的能量可满足细胞各项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求。【详解】A、由图可知,走路上学比手洗衣服在单位时间内耗能更多,A正确;B、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B正确;C、爬楼梯时消耗的能量不是全部用于肌肉收缩,部分会转化为热能,C正确;D、有机械助力时人确实比无机械助力消耗的能量少,但机械助力会消耗更多的能量,不利于缓解温室效应,故选D。36.土壤盐渍化对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降低了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请回答问题:(1)高浓度的盐使土壤渗透压升高,导致根细胞发生,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代谢。(2)高盐环境使细胞中Na+积累,植物可以通过排出Na+来降低胁迫。细胞膜上的Na+转运蛋白能利用水解ATP产生的能量,将胞内过量的Na+排出,这是一种(填跨膜运输方式)。(3)在没有盐胁迫的情况下,Na+转运蛋白处于无转运活性的状态;当遭遇盐胁迫时,Na+转运蛋白被磷酸化,发生改变,转运能力增强。(4)研究者将L蛋白与荧光蛋白结合,并进行下列分组实验,得出了“高盐诱导过氧化氢(H2O2)产生,H2O2进而促进L蛋白进入细胞核中”的结论。请补充3、4、5组的实验处理:A.NaCl+H2O2合成抑制剂B.H2O2+H2O2合成抑制剂C.H2O2处理(5)已知L蛋白进入细胞核能提高Na+转运蛋白的合成量,请完善下列流程图:【答案】36.渗透失水37.主动运输38.空间结构39.①.C②.A③.B40.合成增加;转运能力增强【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①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进出细胞的方式,如:氧气、二氧化碳、脂溶性小分子。②协助扩散:借助转运蛋白(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扩散方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③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消耗能量,需要有载体蛋白。【小问1详解】高浓度的盐使土壤渗透压升高,导致根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代谢。【小问2详解】Na+排出,需要转运蛋白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小问3详解】蛋白质的变性原因是空间结构的改变,故在没有盐胁迫的情况下,Na+转运蛋白处于无转运活性的状态;当遭遇盐胁迫时,Na+转运蛋白被磷酸化,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转运能力增强。【小问4详解】由题干可知,若H2O2进而促进L蛋白进入细胞核中,直接添加H2O2,L蛋白进入细胞核中量最多,核荧光强度最高,故3组为H2O2处理,加入H2O2合成抑制剂,抑制H2O2的合成,故H2O2+H2O2合成抑制剂的处理,会降低和荧光强度,NaCl+H2O2合成抑制剂的处理,使H2O2量最低从而核荧光强度最低,故4组为NaCl+H2O2合成抑制剂,5组为H2O2+H2O2合成抑制剂。【小问5详解】高盐胁迫,一方面使活化Na+转运蛋白,其转运能力增强,另一方面高盐诱导H2O2产生,H2O2进而促进L蛋白进入细胞核中,L蛋白进入细胞核能提高Na+转运蛋白的合成量,将胞内过量的Na+排出,降低盐胁迫。是泥鳅抗氧化酶系的重要成分,其活性变化可反映镉对动物的毒性效应。请回答问题:(1)过氧化氢酶在细胞内的(填细胞器)合成,能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2)为了检测镉对泥鳅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将泥鳅置于4种不同浓度含镉的水中饲养,分别在饲养10、20、30天后,取泥鳅肝脏组织,制成组织匀浆。采用钼酸铵比色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H2O2与钼酸铵形成稳定的黄色复合物,加入肝脏组织匀浆充分反应后黄色越浅表示酶活性越。(3)测得镉对泥鳅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如下图:由图可知,在相同饲养时间,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