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涟源蓝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蓝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蓝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蓝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蓝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蓝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线粒体

D、核酸参考答案:D2.下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D.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相同参考答案:D3.如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为ADNA连接酶、限制酶、解旋酶B限制酶、解旋酶、DNA连接酶C限制酶、DNA连接酶、解旋酶D解旋酶、限制酶、DNA连接酶参考答案:D4.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和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曲线分析错误的是(

)A.ab段核DNA含量上升的原因是DNA复制B.gh段核染色体数量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C.cd段核DNA含量下降一半是由于DNA平均分配到2个细胞核中D.fg段1条染色体含1个DNA分子参考答案:D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左图中ab表示DNA分子复制,cd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进入两个细胞核中;右图gh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ab段DNA含量上升的原因是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导致的,A正确;gh段染色体数量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的,B正确;cd段核DNA含量下降一半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DNA平均分配到2个细胞核中,C正确;fg段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因此1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熟练掌握有丝分裂过程的特点,能准确分析出cd、gh和ij段引起的原因。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的植物细胞都有液泡和叶绿体,但没有中心体B.正在分裂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内没有大液泡和叶绿体,但有较多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C.高倍显微镜下的成熟植物细胞,不可能观察到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D.许多果实、花瓣的颜色是由液泡中的色素决定的,色素的颜色与细胞液的pH有关参考答案:A6.温室大棚技术的兴起使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餐桌上丰富多彩。下列有关冬季温室大棚种植蔬菜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棚内夜间的温度高,不利于植物有机物的积累B.晴朗的中午将大棚开口,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C.阴雨天提高大棚的温度,可提高产量D.大棚施足农家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和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参考答案:C7.某蛋白质的分子式为C63H103O65N17S2它最多可含有几个肽键

A.15个

B.16个

C.18个

D.19个参考答案:B8.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相关物质的结构变化,据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A可以为物质B提供活化能B.物质A在细胞内合成,但可以在生物体外起作用C.物质A可以催化物质C和物质D结合重新生成物质BD.物质A和物质B的水解产物不可能相同参考答案:B【考点】酶的特性.【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显示酶作用的原理,酶与低物结合形成复合物后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更容易进行,A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酶,B是反应物,C、D是生成物,酶能特异性的和底物结合,体现了酶的专一性.酶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进而对相应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因此酶具有高效性;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会使酶的活性降低,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酶发生不可逆转地失去活性;酶作为一种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同,在反应前后其本身性质不发生改变.【解答】解:A、酶A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对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而不是为底物B提供能量,A错误;B、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生物体外只要条件适宜,酶液可以正常发挥作用,B正确;C、酶具有专一性,看图可知物质A可以催化物质B分解为C和D,但是不能催化物质C和物质D结合重新生成物质B,C错误;D、若物质A为蛋白酶,那么物质B为蛋白质,A和B的水解产物都为氨基酸,D错误.故选:B.9.玉米属雌雄同株异花植株,雄穗着生于植株顶端,雌穗位于茎杆中部叶腋间。隐性突变b基因纯合使植株不出现雌穗而变成雄株,隐性突变t基因纯合会使原来产生花粉的雄穗变成雌穗而转变成雌株。若要后代只获得雄株和雌株,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BbTt(♂)XBBtt(♀) B.BbTt(♂)Xbbtt(♀)C.bbTt(♂)Xbbtt(♀) D.bbTt(♂)XBBtt(♀)参考答案:C略10.研究人员在对甲、乙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调查后,发现两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三级和四级消费者。如果其他的因素都一样,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的总能量B.甲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总能量小于生产者的总能量,但乙生态系统则相反C.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的总能量D.甲、乙两个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的总能量参考答案:D11.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参考答案:B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去一分子水,形成一个肽键。蛋白质中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800-2=798;由于每条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不参与形成肽键,再加上R基上的氨基和羧基不参与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所以蛋白质中氨基总数=R基中氨基数+肽链条数=(810-800)+2=12,蛋白质中羧基总数=R基中羧基数+肽链条数=(808-800)+2=10;所以正确选项是B。12.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参考答案:C略13.催产素是一种含有9个肽键的多肽,能使人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催产素属于一种九肽B.催产素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C.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少量催产素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D.合成催产素时生成的水中的H原子来自氨基和羧基参考答案:D14.已知天冬酰胺的R基为(-C2H4ON),现有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其中含有2个天冬酰胺。在上述多肽中肽键最多有(

)A.17个

B.16个

C.15个

D.14个参考答案:C15.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建立了高产稳产的桑基鱼塘,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从而获得稻、鱼、桑三丰收。与该生态系统不符的叙述是A.人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突出

B.使物质能够更好循环C.使能量流向了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D.提高了能量传递的效率参考答案:D略16.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参考答案:B17.两个葡萄糖分子(C6H12O6)结合成一分子麦芽糖,麦芽糖的分子式不是C12H24O12,而是

C12H22O11,其原因以及能够进行这一反应的细胞是

A.发生了同化作用

植物细胞

B.发生了水解反应

动物细胞

C.发生了缩合反应

植物细胞

D.发生了缩合反应

动物细胞参考答案:C18.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中,所得4条色素由上到下依次是A、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B、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C、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D.

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参考答案:C19.通过实验测得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得到如右图所示曲线。下图中所示细胞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A20.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

)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②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③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④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A①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错误;②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正确;③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不可能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错误;④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导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正确.所以属于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②④.【考点定位】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名师点睛】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21.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的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参考答案:B22.下列物质中属于组成生物体蛋白质氨基酸的是()A.NH2―CH2―COOH

B.NH2―CH2―CH2OH

C.

D.参考答案:A图中物质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A正确;图中物质没有羧基,B错误;图中物质中氨基和羧基没有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C错误;图中物质没有氨基,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特点,能根据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其各选项中的分子是否属于氨基酸。23.某男孩色盲,他的祖父和父亲均色盲,祖母、母亲和外祖父母均色觉正常。在此家庭中,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是(

)A.外祖母→母亲→男孩 B.祖父→父亲→男孩C.祖母→父亲→男孩 D.外祖父→母亲→男孩参考答案:A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母亲(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由于母亲正常,所以母亲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母亲的一定是XB,则母亲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故选A。点睛: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表现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且隔代、交叉遗传.若母亲有病,则儿子一定有病;父亲正常,则女儿一定正常。该男孩的致病基因肯定来自于自己的母亲,再推出来自于祖父母的可能性。24.遗传因子为Aa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下列哪项最有可能

A、性状表现肯定是1:2:1

B、遗传因子组成肯定是1:2:1C、性状表现肯定是2:1

D、遗传因子组成肯定是3:1参考答案:B25.下列生物结构与其他三种显著不同的是()A.支原体

B.蓝藻

C.细菌

D.青霉菌参考答案:D26.下列实验中科学家使用的手段或技术显著不同于其它的是A.科学家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研究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C.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卡尔文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参考答案:C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进行了研究你,发现3H标记的亮氨酸在细胞内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外;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即2H218O→4[H]+18O2;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束和好氧菌做实验,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即14CO2→14C3→(14CH2O)。根据以上分析发现A、B、D都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只有C选项不同,故选C。27.关于原核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的拟核除了无核膜外,其余的核仁、染色体都与真核细胞相同B.原核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无核膜,无细胞壁,无种类多样的细胞器C.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DNA分子为遗传物质D.蓝藻细胞因为含有叶绿体这种细胞器,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的原核生物参考答案:C28.下列不是细胞膜功能的是()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合成蛋白质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参考答案:B29.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亚显微结构是

(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叶绿体

④核糖体

⑤液泡

⑥内质网

⑦中心体

⑧高尔基体

⑨线粒体

⑩溶酶体

A.②④⑥⑦⑧⑨⑩

B.③④⑥⑦⑨⑩

C.①③④⑤⑥⑧

D.②④⑥⑧⑨⑩参考答案:D30.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参考答案:D31.在组成人体的各种化学元素中,最基本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依次是

A.C、O、C

B.C、H、O

C.C、O、N

D.C、O、O参考答案:A32.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是①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A.①②④

B.③①④

C.③①②D.②③④参考答案:B33.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增强。但在炎热的夏季中午,光合作用反而会下降,其原因是A.蒸腾作用太强,体内水分不足

B.酶的活性降低,失去活性C.气孔关闭,CO2摄入不足

D.气孔关闭,O2释放受阻参考答案:C34.下列测交或自交的组合中,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参考答案:B【考点】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纯合体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子能稳定遗传.杂合子是指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个体.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纯合子自交后代仍然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具有纯合子和杂合子.【解答】解:A、纯合子测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aa→Aa,A错误;B、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其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正确;C、杂合子自交后代也有纯合子,如Aa×Aa→AA、Aa、aa,C错误;D、杂合子测交后代也有纯合子,例如Aa×aa→Aa、aa,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杂合子和纯合子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概念,明确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而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35.下面对几种细胞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图示的五种细胞器B.在光学显微镜下,④比上图中其它几种细胞器更为醒目C.上述几种细胞器都含有磷脂D.③④⑤上都含有核酸参考答案:B【分析】考点是细胞器,考查细胞器的分布、结构特点等,考查通过比较和总结牢固识记相关知识的程度,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详解】真核细胞中不一定都有叶绿体,如根尖细胞,A错误.④是叶绿体,含有色素,比其它几种细胞器更容易观察,B正确.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含磷脂,C错误.③④⑤分别是内质网、叶绿体和核糖体,内质网不含核酸,D错误.【点睛】细胞器包括有膜细胞器和无膜细胞器,生物膜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含有DNA和RNA,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36.如果AaBb个体自交,那么雌雄个体的配子种数、后代表现型种类、基因型种类分别为多少(

)

A、4、2、9

B、2、2、2

C、4、4、2

D、4、4、9参考答案:D37.用黄豆发豆芽,1kg黄豆可以长出5kg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总量A.先少后多

B.不变

C.增多

D.减少参考答案:D38.在光学显微镜下鉴定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所属类群,不能作为鉴定依据的结构是()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有无核糖体 C.有无叶绿体 D.有无细胞壁 参考答案:B.A、细胞核的有无是区分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最主要的标准,A错误; B、细胞生物均有核糖体,因此不能作为鉴定的标准,B正确;C、低等植物具有叶绿体,其他均不存在叶绿体,C错误;D、原生动物没有细胞壁,其他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D错误39.如表是一组鉴别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的实验,其中的数字分别代表()待检物质试剂颜色反应蛋白质双缩脲试剂③脂肪②红色①斐林试剂砖红色DNA④绿色A.①葡萄糖②苏丹Ⅲ染液③紫色

④甲基绿B.①蔗糖

②苏丹Ⅳ染液③紫红色④碘液C.①还原糖②苏丹Ⅳ染液③蓝紫色④硫酸铜D.①还原糖②苏丹Ⅳ染液③紫色

④甲基绿参考答案:D【考点】19:检测蛋白质的实验;1E: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1K:检测还原糖的实验;1P:检测脂肪的实验.【分析】1、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解答】解:①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能生出砖红色沉淀;②脂肪可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③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④DNA与甲基绿的亲和力强,能被甲基绿染成绿色.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实验、检测脂肪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用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需用考生在平时的学校过程中注意积累.40.如下图所示,在U形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素c(一种蛋白质)的水溶液(红色)。b侧加入清水,并使a、

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是(

)A.a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B.a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C.a液面低于b液面,b侧为红色D.a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无色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面是生物学实验的一些具体内容,分析回答:(1)下表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所看到的状况,分析回答:①该细胞是根尖____________部位的细胞。其特点是

②这个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期。③若要把这个细胞进一步放大观察,请从下列各项中选择正确的操作步骤,并按顺序排序

A.朝右下方移动装片,使需放大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B.朝左下方移动装片,使需放大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D.缓慢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E.打开大光圈F.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物镜(2)在20世纪60年代,有人用实验手段破坏蛙卵细胞核,再把蛙小肠上皮细胞的核移入这个卵细胞中,结果这个细胞像受精卵一样,能进行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和变化,最后形成一个蝌蚪。这个实验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分生区

②后

⑶A

F

E

D

(2)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ADADB

DCDDB

CCCAB

CBACC

AACAB

DACDD

DDBDADBCCB41。后

(2)8

0

8

(3)8

4

(4)姐妹染色体

复制

(5)赤道板

细胞板

细胞壁42.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a、b、c表示物质,甲和乙分别表示某种细胞器;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1cm2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从图1分析,如果物质a为O2,它在细胞器甲的

(场所)产生,物质c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它最可能是

.H2O在结构乙的产生部位是

.(2)从图2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

(mg/cm2h)(用图中字母表示),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

(mg/cm2h)(用图中字母表示).(3)从图2分析,恒定在上述

℃温度下,维持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1cm2增重最多,增重了

mg.参考答案:(1)(叶绿体)基粒(或类囊体)

丙酮酸

(线粒体)内膜(2)X

Y+2X(3)14

36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