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畸形穗率高的原因及对策探讨_第1页
玉米畸形穗率高的原因及对策探讨_第2页
玉米畸形穗率高的原因及对策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作为我国常见且主要的粮食作物,其高产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现结合多年实践观察,就影响玉米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畸形穗率高问题进行探讨。明确其生长与栽培中因为气候、种植方式、管理方式及病虫害防治等导致的畸形穗率高这一问题的具体解决举措,以期加强玉米种植管理的科学指导,减少其畸形穗率,确保玉米的稳定高产。玉米种植中常常会出现畸形穗的问题,而导致其畸形穗的原因是多方面,有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也有人们种植管理中的影响。面对玉米畸形穗率高的问题,当务之急是针对原因提出具体对应的解决举措,确保玉米产量的稳定,品质的稳定。玉米畸形穗率高的问题探讨具有现实必要性,只有确保粮食产量高,供应稳定,才能带动社会稳定发展。一、玉米畸形穗率的成因1、自然气候方面的影响自然气候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干旱与高温。干旱情况下,土壤水分不足,进而影响到玉米根茎的养分输送,根系发育受阻,玉米地上部分供养不足,产生畸形穗,主要表现为秃尖穗、缺粒穗和旱灾穗等。高温方面,高温环境下,玉米的光合作用能力减弱,物质积累能力下降,在高温环境下,玉米发育生理生化反应加快,玉米原有生长发育周期被迫缩短,对应的雌穗小花分化数量减少,导致果穗变小。高温环境对玉米雌穗的伤害也是不可逆的,花粉活力下降明显,甚至使得雄穗无法开发,散粉通道被切断,产生花束穗、啤酒瓶果穗等畸形穗。其他的恶劣天气如低温、冰雹、霜冻等也导致玉米畸形,使得其畸形穗率增高。2、施肥不当产生的影响玉米正常生长离不开肥料支持,施肥不当或者过少也导致玉米畸形穗。一般来说,生产100千克的玉米籽,需要氮肥4千克,磷肥1.4千克,钾肥3.5千克,并且三种元素比例要均衡。而如果农户施肥中肥量小,营养物质配比失衡也会导致玉米畸形穗。氮元素的缺失影响玉米光合作用,叶绿素生成不足影响果穗发育,造成秃尖穗,而缺磷则造成缺粒穗。3、品种选取不当的影响玉米自身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品种。不同的品种其畸形穗的发生率不同。特别是有些玉米品种其苞叶紧密且短,雨水很容易进入到果穗中,出现萌穗情况。而有的玉米品种受遗传基因的影响,十分惧怕低温天气,一旦出现低温情况原本正常发育的果穗会形成手掌穗或者杠铃穗。因此选择优良的玉米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玉米的畸形穗率。4、种植密度不合理的影响玉米的种植密度也是影响其畸形穗率的因素。玉米在生长发育期对营养成分有着巨大的需求量,因此必须根据玉米生长习性科学种植。如果种植密度过大,会遮挡阳光,使得其光照减弱,影响玉米的营养吸收,导致雌穗花丝发育差,导致高畸形穗率。调查研究发现,玉米种植密度在3500株每667平方米其畸形穗的发生率将达到70%。5、病虫害方面的影响病虫害也是导致玉米畸形穗的因素。常见的病害主要是根腐病、粗缩病等。常见的虫害则是玉米螟、黏虫等。病虫害如果不加以防治,会阻碍玉米的正常生长,切断玉米营养运输通道,玉米甚至无法正常授粉,自然会出现畸形穗,严重情况下玉米植株死亡。二、玉米畸形穗率高的防治举措1、有效应对恶劣气候针对自然环境的因素,重点是加强抗旱防涝应对。自然气候无法很好地预知与控制,但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提升玉米的抗旱防涝能力。旱情时发挥农田水利灌溉优势,确保玉米作物供水充足,灌溉条件有限时,减少种植密度确保植株供水充足。加强洪涝灾害的应对,重点是清理排水沟,提高农田水利蓄洪能力,在引水与排水的举措下,有效抗涝。2、倡导科学施肥坚持科学施肥的原则,加强玉米的精细化管理。在施肥中坚持一个原则: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比例均衡。主要施加农家肥,配合尿素、磷酸二胺、硫酸锌、硫酸钾等化肥。并且确保比例均衡。科学施肥与精细化管理相辅相成,定期巡视,优化管理,及时发现并清理植株杂草,引入人工去雄,确保雌穗能吸收更多的营养成分,确保玉米植株的稳定生长。3、精选玉米品种了解不同玉米品种的优劣势,精选优质品种。在选种时要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土壤情况、灌溉条件等结合起来,优选抗倒伏能力强、发芽率高、病虫害抵抗能力强的玉米品种。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思想,考虑到各种自然影响因素,避免选种的盲目性。建议南方地区选择中单808等品种,北方优选丹玉69、农华8号等,更契合地域种植实际。4、坚持科学种植玉米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的技术措施之一,合理密植减少玉米畸形穗率。具体来说根据土壤情况合理密植,主要参考土壤肥瘦和苗架长势,土壤肥沃宜密,土壤瘠薄宜稀。植株间的分布要均衡合理,密植的前提是确保其最大限度的通风透光。不同的玉米品种对种植密度的要求不同,因此种植时要具体分析与考虑。5、加强病虫害防治要想降低玉米畸形穗率,必须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具体来说,我们要明确病虫害类型,拿出有效解决病虫害问题的举措。针对地下害虫、黏虫、玉米螟等进行科学防治,区别防治。常用的药剂有辛硫磷乳油、菊马乳油、敌百虫等,在黏虫治理和地下害虫治理方面作用明显。药剂施加以喷雾为主,虫害应对以预防为主。病害应对方面,用扑虱灵兑水防治粗缩病。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黑粉病,大小斑病等。无论是哪种药剂的使用,都必须适量,规范,按照说明来,规范施加,在防治病虫害同时不能增加其他方面的植株伤害。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