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17)(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17)(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17)(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17)(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17)(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新题型(17)·原卷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植物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和住所,还能调节气候,给地球带来生机和活力。但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地球上的物种正在加速灭绝,植物也不例外。据统计,从1753年至2018年,全球范围内已经有571种种子植物在野外灭绝。一种植物的消失,对我们来说,并不仅仅是单一物种的消亡,也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地球上的生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植物的灭亡可能会导致几十种伴生物种的消失,植物的大量灭绝将会动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塔基。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由于遗传基础狭窄而引起的粮食安全事件。拥有相同基因的植物,一旦遭受疾病侵袭,很容易“全军覆没”。有专家认为,从野生植物的基因中或许能找到解决办法。如籼稻是由野生稻驯化而来的,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籼稻获得了人们所期望的性状,但也失去了部分野生稻特有的基因,其中包括抗病虫、抗逆、高蛋白含量等优良基因。因此,对于育种专家而言,不适合食用的野生稻可以为改良栽培稻储备丰富的基因源,对解决粮食安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为了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科学家想出了建造植物“诺亚方舟”的方法,将野生植物的种子提前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种子库。而坐落于云南昆明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我国重大科学工程、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是指有活力、有生命力、可以传递给后代的遗传资源,如植物的种子。种子大约出现在3.6亿年前,是陆地植物在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不断演化出的高度复杂而精妙的结构,包含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通常,成熟的种子会在适宜的条件下开始萌发。但有时,种子也会因进入休眠状态而无法萌发。造成种子休眠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种子自身的原因,如胚还需要继续发育或被种皮密封而未能获得足够的水分和空气;另一种则是外部原因,种子已充分成熟,只因环境不具备萌发所必须的条件而被迫处于暂时停顿状态。这两种因素既可以单独作用,也可以复合作用,使种子进入不同深浅程度的休眠状态。种子的休眠特性是一种植物特有的生存策略,可以让植物史对地适应环境,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长。正是因为这一特性,才使建立种子库、通过保存种子来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方案成为可能。为了保证种子能长久保存,首先要尽量采集成熟度较好且饱满度较高的健康种子。种子采集通常从容易采集的区域入手,逐渐延伸到更偏远的地区。种子被采集回来后,还要对其“验明正身”,核查种子与标本、数据表、DNA材料、照片等是否一一匹配,并初查种子的质量状况。其次,要创造适宜的条件将种子保存起来,尽可能使它们“延年益寿”,以便日后需要的时候再次利用。对于大多数种子而言,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速其萌发过程,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加速物质代谢,也会导致出现霉变等问题。相比之下,种子更喜欢干燥低温的贮藏环境。大量实践数据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种子的含水量每降低1%或储藏温度每降低5℃,种子的储藏寿命可延长一倍。实际操作中,种子会被放置在空气相对湿度为15%的干燥间进行脱水,这样做是为了让种子的含水量下降到安全范围之内。如果种子的含水量超过安全范围,过多的水分就可能成了种子的“心腹之患”,在低温下形成大冰晶,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种子失去活性。保存种子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够重新使用,也就是把“沉睡”的种子“唤醒”,使原本处于休眠期的种子正常萌发。为此,要周期性地给种子做萌发实验。一般情况下,在种子送入冷库一周后,就可进行初次萌发实验,萌发率在75%以上即视为合格。接下来,每隔5-10年,就要从冷库中取出一部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监测种子的活力情况。理论上,对于冷库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只要打破休眠条件,就能刺激种子萌发。但实际上,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的种子,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别的反应。比如一种叫白楸的植物,它的种子冷藏后便不能萌发。遇到这种情况,研究人员会先利用能将活细胞代谢产物染色的化学试剂进行染色实验,判断种子是否还具有活力。染色结果显示,白楸种子并没有失活。切片观察后发现,原来白楸种子的含油量特别高。冷藏之后,种子细胞内的油脂发生凝固,而在进行萌发实验的25℃的条件下,凝固的油脂没有熔化。当把环境温度升高至45℃时,种子细胞内的油脂仍处于凝固状态。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种子才逐渐萌发。简单地说,这类种子被冻僵了,需要给它“泡热水澡”,才能够苏醒过来。另外,还要充分考虑植物原始的生长环境。比如,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大,所以要把来自这一地区的种子放在培养箱里面,模拟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的环境,通过变换温度,让它们能够萌发。总之,我们希望种子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又希望它们在需要的时候能被轻松“唤醒”。这一点无论对种子还是对现有的保存技术而言,都充满挑战。直到现在,种子库中还有某些种子处于“一睡不醒”的状态,试过多种办法仍不能使其萌发。但这也正是物种保护工作的乐趣之一——通过工作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进一步了解自己要保护的对象,窥探大自然的秘密。(摘编自谭治刚蔡杰《种子库:植物的“诺亚方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军覆没”在文中指有相同基因的植物受疾病侵袭,导致其伴生物种消失的现象。B.“验明正身”在文中指的是初步检查种子的质量状况,是种子入库前的第一道程序。C.“心腹之患”在文中指种子的内部含水量过多,种子在低温时有失去活性的潜在危险。D.“一睡不醒”在文中指我们希望种子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2.根据材料中白楸种子萌发实验的相关图文,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冷藏后白楸种子的细胞内油脂凝固,由此可见,现有保存技术在改变种子外部环境的同时,也有可能引发其内在状态的变化。B.温度为45℃时白楸种子不萌发,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它才开始萌发,因而当种子未被“唤醒”时,不能简单判断其已失活。C.白楸种子被“唤醒”后的萌发率即使达到最高值,也较冷藏前明显下降,这提示我们有必要在采集时确保种子的数量足够多。D.实验中白楸种子的萌发率在55℃时最高,然后随温度上升而下降,这说明种子在萌发时若超过一定温度会再次进入休眠状态。3.下列选项,和文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关于经济发展中的泡沫,曾经有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认为,它就像喝啤酒时的泡沫,有了泡沫喝起来才有味道。B.接下来,每隔5-10年,就要从冷库中取出一部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监测种子的活力情况。C.还要充分考虑植物原始的生长环境。比如,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大,所以要把来自这一地区的种子放在培养箱里面D.简单地说,这类种子被冻僵了,需要给它“泡热水澡”,才能够苏醒过来。4.根据材料中对种库工作流程的介绍,下列填入方框中的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健康饱满,或有助于改良作物的基因B.种子在不具备萌发条件时会选择休眠C.在安全范围内,创造干燥低温的储藏环境D.打破种子休眠条件,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5.本文兼具科学性与社会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6~9题。山月不知心里事周克芹脱下汗湿的灰布衣服,换上一件崭新的月白色的的确良衬衫,容儿跨出小屋。屋外的院墙爬满了丝瓜藤,还有牵牛花。丝瓜是娘种的,牵牛花是容儿种的。上肥的时候,母亲偏心眼儿,丝瓜苗吃得又饱又足。如今藤儿爬起来,这派势可壮了,把又瘦又小的牵牛藤儿掩盖在它肥大的绿叶下,露不出脸儿来。容儿在院墙下站了站。她已经忘记了牵牛花的委屈;就算还没忘吧,她也不计较这件事情了。近日来,她心头装着更大的委屈。天上有一抹淡淡的浮云。初升的圆月在薄薄的云后面窥视大地。山峦、田野、竹园、小路,一切都是这样的朦朦胧胧。容儿和巧巧约好去看小翠。朦胧的月光照着两个姑娘,她们顺着一条拐了弯的田坎往前走去。巧巧成天爱说爱笑,她的话已经往哪州哪国绕了一圈,容儿不知道。这会儿,定了定神,却听她说:“小说还没写完,小翠抢了去看,却又叫她哥哥发现了……”“你没对我说过,你在写小说。”“我怕你呢。因为我写了一家人:老娘自私透了,克得很;儿子呢,三十岁娶不上亲,又穷又懒;一个姑娘呢,二十多岁,成天劳动,还做着团支书和科研小组组长的工作,因为队里穷,家里穷,她一年四季都穿着又厚又粗的衣服,布的颜色又老,想买一件的确良衬衫吧,手上没有一个零钱……”“去去去……别说了。”容儿狠狠地拧了她一把。月亮在水田里慢慢移动,伴着她的缓缓的脚步。容儿看看天,天上的浮云已不知去向。容儿想起小翠的哥哥,那个“怪人”!那些青年们,上过学,除了一年四季庄稼经,他们心里装着比父母兄嫂更丰富的东西。他们给农村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在这个大队,小翠的哥哥读的书比谁都多,他担任大队会计以后,大胆地推行起生产责任制来,什么“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等等。起初大队支书都反对他。他因此得罪了一些生产队长和大队干部。可他满不在乎,社员们不反对他,一年下来,大家都得到了好处,那些记恨他的人也少了。转过田角,容儿听到“嚓嚓”的响声。有人还在那儿挖地。麦桩地里站着一个男的,光着膀子,拄着一把锄头。容儿望着他,月光下,他显得很矫健。其实呢,他的相貌平常,个子也不高。这会儿,他已经认出了两人。“二位到哪儿去呀?”巧巧的嘴不让人:“嗨,你好哩!你妹子明天就出嫁了,你不在家里帮忙?”那人依然笑着。容儿想问:“你为什么在这儿挖地呀?这不是你们家的包产地呀。”小翠曾告诉过她:“我哥假积极,没人包的山坡地,他包。累死我们了。”“正好,我有些事要给你们说,在田埂边坐一会儿吧。”明全说着,把单衣披在肩上。三人坐在田坎上。容儿盯着面前的田水,她又看见水里的月亮了。刚才,她走,月儿也跟着走,这阵她坐下,月儿也不走了,就这么静静地守候在身旁,等待着她。明全点燃一支纸烟,问:“巧巧,你的小说快发表了吧?”“还没有写完呢。”“还没写完?不就只差个结尾了嘛。”明全说,“小说里那家人有什么变化,你如实地写出来就好了嘛!那个儿子大变样了,还娶了媳妇。小春粮食超产一千斤,老大娘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回,据说老人家一点儿也不‘克’啦,把卖粮食的钱全数交给儿女去安排!那个女儿,新添了两套‘料子’,衬衣是月白色的……这个结尾不是很真实么?容儿,你说真实不真实?”巧巧怕容儿生气,忙拉着她的手要走。容儿没有动。不知怎么的,她愿意在这潮湿的田坎上多坐一会儿。听凭清风吹拂她滚烫的面颊。近两年,容儿家里的生活明显变化。然而,却只有在今夜,在此刻,对于变化了的生活,她才强烈地感觉到了。巧巧见容儿不动,便又向明全说:“你不是有事要给我们说么?”明全笑着说:“自从生产责任制搞起来以后,大家都不再缺口粮了,这是第一步。现在……我要转告二位:明天晚上吃过夜饭到大队开会,研究科研组的工作。”巧巧忙说:“科研组不是都散伙了嘛!”“嘿嘿嘿,这事儿该我做检讨。不能散。还要办一个农业技术夜校,把青年们组织起来学习科学技术。”容儿突然插嘴问:“是么,这是真的么?”明全认真地说:“今天支委会上决定的。你们的忧虑,也是当前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上级注意到了。”容儿依旧淡淡地说:“注意到,就好了。”暗地却吐了口长长的气,心里感到说不出的舒坦。明全说:“不过,科研组不能像过去那样吃大锅饭。”容儿答道:“我们都不是懒人。我们小组愿意给生产队订立承包合同。”明全忙说:“当然,也不会叫你们吃亏。”他说罢,纵声大笑起来。这笑声有一种力量,冲击着这初夏夜晚的宁静。一个老汉拄着棍走过来了。容儿认得老汉姓马,同时,她忽然想起:马大爷的老伴害病进了医院,儿女都到医院服侍老母亲去了,土地没有人来种。“这个怪人!”容儿心里这样说。马大爷和明全说什么,容儿完全没听。她望着明全那消瘦下去了的脸频,心中暗暗责备起自己来。而那种讨厌的委屈情绪,已随着清风,在宁静的月夜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容儿回到家里了。她和巧巧在小翠家没呆一会儿,两人约定明晚一块儿去大队参加会议。矮墙里,满院子如水的月光。(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选取“丝瓜藤”“牵牛花”“田坎”等典型意象,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B.文中“的确良”“吃大锅饭”“社员”等词语既能看出农村的发展变化,又使本文具有时代特色。C.“吐了口长长的气”“心里感到说不出的舒坦”可以看出容儿听到能再次开展科研工作而放下忧虑了。D.明全在小翠眼中是“假积极”,在容儿眼中是“怪人”,这表明有理想、勇于开拓的农村新青年与当时环境的矛盾。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圆形结构,从容儿出门始,至容儿归家终,首尾呼应,章法谨严。B.从“天上有淡淡的浮云”,到“浮云已不知去向”不仅交代了环境的变化,还暗示容儿将消除对明全的芥蒂。C.全文以容儿的视角展开叙述,不仅刻画了明全等人物形象,而且表现了容儿的内心世界。D.小说“以小见大”,通过叙述容儿、巧巧相约送别小翠途中偶遇明全的平常生活片段,折射出农村改革的社会背景。8.小说中“写小说”的情节设计颇具匠心,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9.有人评价周克芹先生的这篇小说是“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吴王寿梦有四子,长曰谒;次曰余祭;次曰夷昧;次曰季札,号曰延陵季子,最贤,三兄皆知之。于是王寿梦薨,谒以位让季子,季子终不肯当。谒乃为约曰:“季子贤使国及季子则吴可以兴乃兄弟相继。”饮食必祝曰:“使吾早死,令国及季子。”谒死,余祭立;余祭死,夷昧立;夷昧死,次及季子。季子时使行,不在。庶兄僚曰:“我亦兄也。”乃自立为吴王。季子使还,复事如故。谒子光曰:“以吾父之意,则国当归季子;以继嗣之法,则我嫡也,当代之君。僚何为也!”于是乃使专诸刺僚,杀之,以位让季子。季子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则吾与尔为共篡也。”卒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君子以其不杀为仁,以其不取国为义。夫不以国私身,捐千乘而不恨,弃尊位而无忿,可以庶几①矣。秦始皇帝既吞天下,乃召群臣而议曰:“古者五帝禅贤,三王世继,孰是?将为之。”博士七十人未对。鲍白令之对曰:“天下官②,则让贤是也;天下家,则世继是也。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秦始皇帝仰天而叹曰:“吾德出于五帝,吾将官天下,谁可使代我后者?”鲍白令之对曰:“陛下行桀纣之道,欲为五帝之禅,非陛下所能行也。”秦始皇帝大怒曰:“令之前!若何以言我行桀纣之道也?趣说之,不解则死。”令之对曰:“臣请说之。陛下筑台干云,宫殿五里,建千石之钟,立万石之簴。妇女连百,倡优累千。兴作骊山宫室,至雍相继不绝。所以自奉者,殚天下,竭民力。偏较自私,不能以及人。陛下所谓自营仅存之主也,何暇比德五帝,欲官天下哉?”始皇闇然无以应之,面有惭色。遂罢谋,无禅意也。(节选自《说苑·至公》)【注释】①庶几:差不多,在文中指接近(“至公”的境界)。②官:公有,与“私”相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季A子B贤C使D国E及F季G子H则I吴J可K以L兴M乃N兄O弟P相Q继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薨”的意思是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去世,古代帝王或皇后之死则称“崩”。B.“当”的意思是承担,与《种树郭橐驼传》中“名我固当”的“当”意思不相同。C.“卒”的意思是最终,与《孔雀东南飞》中“供养卒大恩”的“卒”意思相同。D.“捐”的意思是舍弃,与成语“细大不捐”的“捐”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谒不得已继承王位,他每次饮食都虔诚祷告,祈求自己早日死去以传位贤能的季札。B.季子一直不愿接受王位。夷昧死时,他借出使逃避继位;光让位给他时,他逃到延陵。C.鲍白令之认为是实行禅让制还是世袭制,取决于君王是以天下为公还是以天下为家。D.鲍白令之以事实为依据批评秦始皇“行桀纣之道”,令秦始皇哑口无言,面露惭色。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以继嗣之法,则我嫡也,当代之君。僚何为也!(2)若何以言我行桀纣之道也?趣说之,不解则死。1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治国者怎样做才能达到“至公”的境界。(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还县①陆游霁色清和日已长,纶巾萧散意差强。飞飞鸥鹭陂塘绿,郁郁桑麻风露香。南陌东村初过社②,轻装小队似还乡。哦诗③忘却登车去,枉是人言作吏忙。[注]①县:指宁德县。此诗作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陆游时任宁德主簿。②社:指春社,在立春后几日,祭祀土地和五谷神。③哦诗:吟诗。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写诗人还县面对清和天气、悠长白日,却慵懒散漫,表现客宦异乡的苦闷。B.颈联与“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都描写“社日”,但用意不同。C.尾联转入直接抒情,感慨自己为吏穷忙,流露出对自然风光和农村生活的热爱。D.本诗描写了乡村风土人情,恬淡清新,其风格与陆游《书愤》的悲慨激昂不同。16.晚清诗人叶炜认为,如果将颔联改为“陂塘狎鸥鹭,风露长桑麻”,“工则工已,神韵转逊”。请简要分析颔联的“神韵”。(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邶风·静女》中,男主人公托物寄情,既赞美得到的礼物,更赞美了馈赠礼物的姑娘的两句是“,”。(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用“,”二句精练概括出白天的游程及旦暮景色的变化。(3)苏轼《赤壁赋》中,体现曹操率军东下时舰队浩荡之势的一句是“”,“”则体现出曹操作为一代英雄的文学风采。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题。有海的地方一般就会有蟹,然而蟹跟蟹不一样。有一种梭子蟹用味美肉鲜来形容,一点儿不为过,那就是会场蟹。说起来,会场的梭子蟹之所以味美肉鲜,①。会场这片地方一面靠山,三面环海,海水盐度高而且变化不大,海水的温度比起南方来要低得多,加上海底是砂质,因此成了梭子蟹得天独厚的繁殖栖息地。平时,这里的蟹游弋在两米以下的海域,自然生长。至于蟹的肉质,用当地渔民的话说,很“紧凑”“实落”,既鲜又嫩。②,也是个技术活儿。每天天不亮,渔民们就要带上工具,驾着渔船向大海深处驶去。吹来的秋风冷飕飕的,有时直令人打颤。风平浪静还好,若是涌浪湍急,人在船上会很难受。然而,这一切都挡不住渔民们出海的决心。为了让日子过得更好,渔民们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丰收的希望就在眼前。会场的蟹捕捞办法不同于一般蟹。捕捞时,渔民不用“拖网”,用的是“定置网”。顺着潮水而行的蟹,一不留神就会撞到高一米左右,张开就像一个排球网,嵌在海底的定置网。定置网因为不流动,对蟹不会造成伤害,这就最大程度保证了蟹的品相完整。从网上往下摘蟹也大有学问。要抓住后腿部位,免得手被蟹钳夹住,然后把网扣从蟹身上绕下来。有些蟹被网缠得太紧,③,然后取下。网虽被剪破,也不可惜,一只蟹足够买几张网片。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19.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5个语意连贯的短句。注意与前后文的衔接,可以改变语序,可以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20.下列各句中“像”字的用法,与文中“张开就像一个排球网”中“像”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空气低沉而又潮湿,像是要下一场暴雨。B.他没回答,脸涨得像个关公,讷讷半晌,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C.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劳动者,像袁隆平、张秉贵、钟扬……D.他站在柜台里的那股精神劲儿,售货动作的迅速劲儿,接待顾客的热情劲儿,像一团火一样,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住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苍山西耸,洱海东卧。苍洱之间,“望夫云”“飞碟云”“火把云”等①的云朵,构成大理特有的风景线。“夏秋之交的雨后初晴时,苍山的半山腰就会出现一条带状的云,这就是‘玉带云’。其实,‘玉带云’是洱海蒸发上来的水蒸气沿着苍山爬升时,与冷空气相遇凝结而成的。”说起奇异云景,大理州气象科技服务中心主任高志伟②。天气本身就能造景,气象资源也能变成旅游资源。精准预报天气条件和天气景观,既有利于让游客安心出行,又能实现“景不走空、人不空走”,让美景与人开心“相遇”。记者了解到,云南省气象局积极研发多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可以提前向游客报送梯田云海等天气景观的出现概率,预报观赏星空、湿地观鸥等特色游览项目的观赏适宜度。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又能准确预报天气景观,游客也不至于白跑一趟,看不到美景”,内容大致相同,但表达效果为什么原句更好?(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不少人读过这样一句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它出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末集·这也是生活》。文章这样写道:“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生活着,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这是鲁迅先生将近生命终点时写下的文字。在黑夜里,在斗室中,他眼里看到的,是穿窗而入的光。你呢,可能也曾经历过困守室中的日子。对于“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以及生活于其间的自己,是否有什么新的感悟和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和提示,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山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新题型(17)·解析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植物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和住所,还能调节气候,给地球带来生机和活力。但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地球上的物种正在加速灭绝,植物也不例外。据统计,从1753年至2018年,全球范围内已经有571种种子植物在野外灭绝。一种植物的消失,对我们来说,并不仅仅是单一物种的消亡,也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地球上的生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植物的灭亡可能会导致几十种伴生物种的消失,植物的大量灭绝将会动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塔基。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由于遗传基础狭窄而引起的粮食安全事件。拥有相同基因的植物,一旦遭受疾病侵袭,很容易“全军覆没”。有专家认为,从野生植物的基因中或许能找到解决办法。如籼稻是由野生稻驯化而来的,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籼稻获得了人们所期望的性状,但也失去了部分野生稻特有的基因,其中包括抗病虫、抗逆、高蛋白含量等优良基因。因此,对于育种专家而言,不适合食用的野生稻可以为改良栽培稻储备丰富的基因源,对解决粮食安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为了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科学家想出了建造植物“诺亚方舟”的方法,将野生植物的种子提前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种子库。而坐落于云南昆明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我国重大科学工程、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是指有活力、有生命力、可以传递给后代的遗传资源,如植物的种子。种子大约出现在3.6亿年前,是陆地植物在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不断演化出的高度复杂而精妙的结构,包含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通常,成熟的种子会在适宜的条件下开始萌发。但有时,种子也会因进入休眠状态而无法萌发。造成种子休眠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种子自身的原因,如胚还需要继续发育或被种皮密封而未能获得足够的水分和空气;另一种则是外部原因,种子已充分成熟,只因环境不具备萌发所必须的条件而被迫处于暂时停顿状态。这两种因素既可以单独作用,也可以复合作用,使种子进入不同深浅程度的休眠状态。种子的休眠特性是一种植物特有的生存策略,可以让植物史对地适应环境,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长。正是因为这一特性,才使建立种子库、通过保存种子来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方案成为可能。为了保证种子能长久保存,首先要尽量采集成熟度较好且饱满度较高的健康种子。种子采集通常从容易采集的区域入手,逐渐延伸到更偏远的地区。种子被采集回来后,还要对其“验明正身”,核查种子与标本、数据表、DNA材料、照片等是否一一匹配,并初查种子的质量状况。其次,要创造适宜的条件将种子保存起来,尽可能使它们“延年益寿”,以便日后需要的时候再次利用。对于大多数种子而言,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速其萌发过程,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加速物质代谢,也会导致出现霉变等问题。相比之下,种子更喜欢干燥低温的贮藏环境。大量实践数据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种子的含水量每降低1%或储藏温度每降低5℃,种子的储藏寿命可延长一倍。实际操作中,种子会被放置在空气相对湿度为15%的干燥间进行脱水,这样做是为了让种子的含水量下降到安全范围之内。如果种子的含水量超过安全范围,过多的水分就可能成了种子的“心腹之患”,在低温下形成大冰晶,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种子失去活性。保存种子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够重新使用,也就是把“沉睡”的种子“唤醒”,使原本处于休眠期的种子正常萌发。为此,要周期性地给种子做萌发实验。一般情况下,在种子送入冷库一周后,就可进行初次萌发实验,萌发率在75%以上即视为合格。接下来,每隔5-10年,就要从冷库中取出一部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监测种子的活力情况。理论上,对于冷库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只要打破休眠条件,就能刺激种子萌发。但实际上,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的种子,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别的反应。比如一种叫白楸的植物,它的种子冷藏后便不能萌发。遇到这种情况,研究人员会先利用能将活细胞代谢产物染色的化学试剂进行染色实验,判断种子是否还具有活力。染色结果显示,白楸种子并没有失活。切片观察后发现,原来白楸种子的含油量特别高。冷藏之后,种子细胞内的油脂发生凝固,而在进行萌发实验的25℃的条件下,凝固的油脂没有熔化。当把环境温度升高至45℃时,种子细胞内的油脂仍处于凝固状态。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种子才逐渐萌发。简单地说,这类种子被冻僵了,需要给它“泡热水澡”,才能够苏醒过来。另外,还要充分考虑植物原始的生长环境。比如,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大,所以要把来自这一地区的种子放在培养箱里面,模拟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的环境,通过变换温度,让它们能够萌发。总之,我们希望种子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又希望它们在需要的时候能被轻松“唤醒”。这一点无论对种子还是对现有的保存技术而言,都充满挑战。直到现在,种子库中还有某些种子处于“一睡不醒”的状态,试过多种办法仍不能使其萌发。但这也正是物种保护工作的乐趣之一——通过工作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进一步了解自己要保护的对象,窥探大自然的秘密。(摘编自谭治刚蔡杰《种子库:植物的“诺亚方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军覆没”在文中指有相同基因的植物受疾病侵袭,导致其伴生物种消失的现象。B.“验明正身”在文中指的是初步检查种子的质量状况,是种子入库前的第一道程序。C.“心腹之患”在文中指种子的内部含水量过多,种子在低温时有失去活性的潜在危险。D.“一睡不醒”在文中指我们希望种子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导致其伴生物种消失的现象”以偏概全,由原文“地球上的生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植物的灭亡可能会导致几十种伴生物种的消失,……一旦遭受疾病侵袭,很容易‘全军覆没’”可知,“全军覆没”指的是该植物以及伴生物种消失的现象,而非仅仅是“其伴生物种消失的现象”。B.“‘验明正身’在文中指的是初步检查种子的质量状况”以偏概全,由原文“种子被采集回来后,还要对其‘验明正身’,核查种子与标本、数据表、DNA材料、照片等是否一一匹配,并初查种子的质量状况”可知,此处漏掉了“核查种子与标本、数据表、DNA材料、照片等是否一一匹配”的内容。D.“‘一睡不醒’在文中指我们希望种子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曲解文意,由原文“总之,我们希望种子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又希望它们在需要的时候能被轻松‘唤醒’。这一点无论对种子还是对现有的保存技术而言,都充满挑战。直到现在,种子库中还有某些种子处于‘一睡不醒’的状态,试过多种办法仍不能使其萌发”可知,“一睡不醒”指的是有些种子“试过多种办法仍不能使其萌发”。故选C。2.根据材料中白楸种子萌发实验的相关图文,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冷藏后白楸种子的细胞内油脂凝固,由此可见,现有保存技术在改变种子外部环境的同时,也有可能引发其内在状态的变化。B.温度为45℃时白楸种子不萌发,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它才开始萌发,因而当种子未被“唤醒”时,不能简单判断其已失活。C.白楸种子被“唤醒”后的萌发率即使达到最高值,也较冷藏前明显下降,这提示我们有必要在采集时确保种子的数量足够多。D.实验中白楸种子的萌发率在55℃时最高,然后随温度上升而下降,这说明种子在萌发时若超过一定温度会再次进入休眠状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D.“这说明种子在萌发时若超过一定温度会再次进入休眠状态”无中生有,材料中白楸种子萌发实验的相关图文只能说明“实验中白楸种子的萌发率在55℃时最高,然后随温度上升而下降”,并不能得出“这说明种子在萌发时若超过一定温度会再次进入休眠状态”这一结论,文中也未出现此说法。3.下列选项,和文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关于经济发展中的泡沫,曾经有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认为,它就像喝啤酒时的泡沫,有了泡沫喝起来才有味道。B.接下来,每隔5-10年,就要从冷库中取出一部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监测种子的活力情况。C.还要充分考虑植物原始的生长环境。比如,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大,所以要把来自这一地区的种子放在培养箱里面D.简单地说,这类种子被冻僵了,需要给它“泡热水澡”,才能够苏醒过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判断说明方法的能力。A.D项都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B项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只有C项和画线句一样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故选C。4.根据材料中对种库工作流程的介绍,下列填入方框中的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健康饱满,或有助于改良作物的基因B.种子在不具备萌发条件时会选择休眠C.在安全范围内,创造干燥低温的储藏环境D.打破种子休眠条件,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理解的能力。A项“有助于改良作物的基因”不当,文中“种质资源是指有活力、有生命力、可以传递给后代的遗传资源”,并没有改良基因的要求。5.本文兼具科学性与社会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本文用准确严谨的科学语言,呈现实证研究的科学结果,具有科学性;②本文选题聚焦物种保护的时代关切,旨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具有社会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由“遇到这种情况,研究人员会先利用能将活细胞代谢产物染色的化学试剂进行染色实验,判断种子是否还具有活力。染色结果显示,白楸种子并没有失活。切片观察后发现,原来白楸种子的含油量特别高……”“为此,要周期性地给种子做萌发实验。一般情况下,在种子送入冷库一周后,就可进行初次萌发实验”以及“白楸种子萌芽试验记录”可知:本文用准确严谨的科学语言,呈现实证研究的科学结果,具有科学性;由“植物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和住所,还能调节气候,给地球带来生机和活力。但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地球上的物种正在加速灭绝,植物也不例外。据统计……”“正是因为这一特性,才使建立种子库、通过保存种子来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方案成为可能”“种子的休眠特性是一种植物特有的生存策略,可以让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长。正是因为这一特性,才使建立种子库、通过保存种子来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方案成为可能“可知:本文选题聚焦物种保护的时代关切,旨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具有社会性。(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6~9题。山月不知心里事周克芹脱下汗湿的灰布衣服,换上一件崭新的月白色的的确良衬衫,容儿跨出小屋。屋外的院墙爬满了丝瓜藤,还有牵牛花。丝瓜是娘种的,牵牛花是容儿种的。上肥的时候,母亲偏心眼儿,丝瓜苗吃得又饱又足。如今藤儿爬起来,这派势可壮了,把又瘦又小的牵牛藤儿掩盖在它肥大的绿叶下,露不出脸儿来。容儿在院墙下站了站。她已经忘记了牵牛花的委屈;就算还没忘吧,她也不计较这件事情了。近日来,她心头装着更大的委屈。天上有一抹淡淡的浮云。初升的圆月在薄薄的云后面窥视大地。山峦、田野、竹园、小路,一切都是这样的朦朦胧胧。容儿和巧巧约好去看小翠。朦胧的月光照着两个姑娘,她们顺着一条拐了弯的田坎往前走去。巧巧成天爱说爱笑,她的话已经往哪州哪国绕了一圈,容儿不知道。这会儿,定了定神,却听她说:“小说还没写完,小翠抢了去看,却又叫她哥哥发现了……”“你没对我说过,你在写小说。”“我怕你呢。因为我写了一家人:老娘自私透了,克得很;儿子呢,三十岁娶不上亲,又穷又懒;一个姑娘呢,二十多岁,成天劳动,还做着团支书和科研小组组长的工作,因为队里穷,家里穷,她一年四季都穿着又厚又粗的衣服,布的颜色又老,想买一件的确良衬衫吧,手上没有一个零钱……”“去去去……别说了。”容儿狠狠地拧了她一把。月亮在水田里慢慢移动,伴着她的缓缓的脚步。容儿看看天,天上的浮云已不知去向。容儿想起小翠的哥哥,那个“怪人”!那些青年们,上过学,除了一年四季庄稼经,他们心里装着比父母兄嫂更丰富的东西。他们给农村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在这个大队,小翠的哥哥读的书比谁都多,他担任大队会计以后,大胆地推行起生产责任制来,什么“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等等。起初大队支书都反对他。他因此得罪了一些生产队长和大队干部。可他满不在乎,社员们不反对他,一年下来,大家都得到了好处,那些记恨他的人也少了。转过田角,容儿听到“嚓嚓”的响声。有人还在那儿挖地。麦桩地里站着一个男的,光着膀子,拄着一把锄头。容儿望着他,月光下,他显得很矫健。其实呢,他的相貌平常,个子也不高。这会儿,他已经认出了两人。“二位到哪儿去呀?”巧巧的嘴不让人:“嗨,你好哩!你妹子明天就出嫁了,你不在家里帮忙?”那人依然笑着。容儿想问:“你为什么在这儿挖地呀?这不是你们家的包产地呀。”小翠曾告诉过她:“我哥假积极,没人包的山坡地,他包。累死我们了。”“正好,我有些事要给你们说,在田埂边坐一会儿吧。”明全说着,把单衣披在肩上。三人坐在田坎上。容儿盯着面前的田水,她又看见水里的月亮了。刚才,她走,月儿也跟着走,这阵她坐下,月儿也不走了,就这么静静地守候在身旁,等待着她。明全点燃一支纸烟,问:“巧巧,你的小说快发表了吧?”“还没有写完呢。”“还没写完?不就只差个结尾了嘛。”明全说,“小说里那家人有什么变化,你如实地写出来就好了嘛!那个儿子大变样了,还娶了媳妇。小春粮食超产一千斤,老大娘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回,据说老人家一点儿也不‘克’啦,把卖粮食的钱全数交给儿女去安排!那个女儿,新添了两套‘料子’,衬衣是月白色的……这个结尾不是很真实么?容儿,你说真实不真实?”巧巧怕容儿生气,忙拉着她的手要走。容儿没有动。不知怎么的,她愿意在这潮湿的田坎上多坐一会儿。听凭清风吹拂她滚烫的面颊。近两年,容儿家里的生活明显变化。然而,却只有在今夜,在此刻,对于变化了的生活,她才强烈地感觉到了。巧巧见容儿不动,便又向明全说:“你不是有事要给我们说么?”明全笑着说:“自从生产责任制搞起来以后,大家都不再缺口粮了,这是第一步。现在……我要转告二位:明天晚上吃过夜饭到大队开会,研究科研组的工作。”巧巧忙说:“科研组不是都散伙了嘛!”“嘿嘿嘿,这事儿该我做检讨。不能散。还要办一个农业技术夜校,把青年们组织起来学习科学技术。”容儿突然插嘴问:“是么,这是真的么?”明全认真地说:“今天支委会上决定的。你们的忧虑,也是当前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上级注意到了。”容儿依旧淡淡地说:“注意到,就好了。”暗地却吐了口长长的气,心里感到说不出的舒坦。明全说:“不过,科研组不能像过去那样吃大锅饭。”容儿答道:“我们都不是懒人。我们小组愿意给生产队订立承包合同。”明全忙说:“当然,也不会叫你们吃亏。”他说罢,纵声大笑起来。这笑声有一种力量,冲击着这初夏夜晚的宁静。一个老汉拄着棍走过来了。容儿认得老汉姓马,同时,她忽然想起:马大爷的老伴害病进了医院,儿女都到医院服侍老母亲去了,土地没有人来种。“这个怪人!”容儿心里这样说。马大爷和明全说什么,容儿完全没听。她望着明全那消瘦下去了的脸频,心中暗暗责备起自己来。而那种讨厌的委屈情绪,已随着清风,在宁静的月夜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容儿回到家里了。她和巧巧在小翠家没呆一会儿,两人约定明晚一块儿去大队参加会议。矮墙里,满院子如水的月光。(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选取“丝瓜藤”“牵牛花”“田坎”等典型意象,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B.文中“的确良”“吃大锅饭”“社员”等词语既能看出农村的发展变化,又使本文具有时代特色。C.“吐了口长长的气”“心里感到说不出的舒坦”可以看出容儿听到能再次开展科研工作而放下忧虑了。D.明全在小翠眼中是“假积极”,在容儿眼中是“怪人”,这表明有理想、勇于开拓的农村新青年与当时环境的矛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D.“这表明有理想、勇于开拓的农村新青年与当时环境的矛盾”错误,“容儿回到家里了。她和巧巧在小翠家没呆一会儿,两人约定明晚一块儿去大队参加会议”可知,她们原来不理解而现在理解了明全的行为,这样写刻画了走在时代前列的农村新人形象,他们有理想,有追求,勇于开拓,敢于担当。故选D。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圆形结构,从容儿出门始,至容儿归家终,首尾呼应,章法谨严。B.从“天上有淡淡的浮云”,到“浮云已不知去向”不仅交代了环境的变化,还暗示容儿将消除对明全的芥蒂。C.全文以容儿的视角展开叙述,不仅刻画了明全等人物形象,而且表现了容儿的内心世界。D.小说“以小见大”,通过叙述容儿、巧巧相约送别小翠途中偶遇明全的平常生活片段,折射出农村改革的社会背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全文以容儿的视角展开叙述”错误,全文写容儿与巧巧在一月光溶溶的夜晚相约去看明天就要嫁人的“闺蜜”小翠,在月夜、在月光下、在不远的一段路上,容儿与巧巧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构成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可见应该是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故选C。8.小说中“写小说”的情节设计颇具匠心,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答案】①与小说本身的内容形成呼应,补充了容儿的家庭、职业等信息,使情节更加完整;②丰富了容儿能干、追求进步的形象,人物更加立体饱满;③更好地表现容儿一家的变化,折射改革开放下的农村变迁;④叙事灵活,增加叙事的层次感,提升读者阅读体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结合原文“我怕你呢。因为我写了一家人:老娘自私透了,克得很;儿子呢,三十岁娶不上亲,又穷又懒;一个姑娘呢,二十多岁,成天劳动,还做着团支书和科研小组组长的工作,因为队里穷,家里穷,她一年四季都穿着又厚又粗的衣服,布的颜色又老,想买一件的确良衬衫吧,手上没有一个零钱……”可知,容儿的母亲自私,哥哥又穷又懒,自己做着团支书和科研小组组长的工作。与小说本身的内容形成呼应,补充了容儿的家庭、职业等信息,使情节更加完整;结合原文“容儿答道:‘我们都不是懒人。我们小组愿意给生产队订立承包合同’”“容儿回到家里了。她和巧巧在小翠家没呆一会儿,两人约定明晚一块儿去大队参加会议”可知,丰富了容儿能干、追求进步的形象,人物更加立体饱满;结合原文“小说里那家人有什么变化,你如实地写出来就好了嘛!那个儿子大变样了,还娶了媳妇。小春粮食超产一千斤,老大娘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回,据说老人家一点儿也不‘克’啦,把卖粮食的钱全数交给儿女去安排!那个女儿,新添了两套‘料子’,衬衣是月白色的……这个结尾不是很真实么?容儿,你说真实不真实?”可知,更好地表现容儿一家的变化,折射改革开放下的农村变迁;结合原文“巧巧成天爱说爱笑,她的话已经往哪州哪国绕了一圈,容儿不知道。这会儿,定了定神,却听她说:“小说还没写完,小翠抢了去看,却又叫她哥哥发现了……”“巧巧的嘴不让人:‘嗨,你好哩!你妹子明天就出嫁了,你不在家里帮忙?’”“巧巧怕容儿生气,忙拉着她的手要走容儿没有动”“巧巧见容儿不动,便又向明全说:‘你不是有事要给我们说么?’”“巧巧忙说:‘科研组不是都散伙了嘛!’”可知,穿插巧巧的内容,叙事灵活,增加叙事的层次感,提升读者阅读体验。9.有人评价周克芹先生的这篇小说是“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案】①景物描写营造意境美:文中对月亮的描绘,营造了乡村夜晚朦胧静谧的景象,为小说增添诗情画意美。②人物塑造表现人性美:明全晚上帮马老汉种田,表现了热心助人的美好品质;如果从有追求、有理想、勇挑重担等角度分析亦可;也可以分析容儿的勤劳质朴和巧巧的心思细腻体贴。)③语言叙述体现诗意美:运用散文化笔法,淡化情节,叙事细腻,使小说富有诗意美。④把“包产到户”、“包产到组”的农村改革和向科学进军的重大题材放入普通而诗意生活片段的叙述中。(每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结合原文“天上有一抹淡淡的浮云。初升的圆月在薄薄的云后面窥视大地。山峦、田野、竹园、小路,一切都是这样的朦朦胧胧”“矮墙里,满院子如水的月光”可知,景物描写营造意境美:文中对月亮的描绘,营造了乡村夜晚朦胧静谧的景象,为小说增添诗情画意美;结合原文“一个老汉拄着棍走过来了。容儿认得老汉姓马,同时,她忽然想起:马大爷的老伴害病进了医院,儿女都到医院服侍老母亲去了,土地没有人来种。‘这个怪人!’容儿心里这样说”可知,人物塑造表现人性美:明全晚上帮马老汉种田,表现了热心助人的美好品质;结合原文“巧巧怕容儿生气,忙拉着她的手要走容儿没有动”可知,巧巧的心思细腻体贴;结合原文“一个姑娘呢,二十多岁,成天劳动,还做着团支书和科研小组组长的工作”“我们都不是懒人。我们小组愿意给生产队订立承包合同”可知,容儿勤劳质朴;结合原文“屋外的院墙爬满了丝瓜藤,还有牵牛花。丝瓜是娘种的,牵牛花是容儿种的。上肥的时候,母亲偏心眼儿,丝瓜苗吃得又饱又足。如今藤儿爬起来,这派势可壮了,把又瘦又小的牵牛藤儿掩盖在它肥大的绿叶下,露不出脸儿来”“她望着明全那消瘦下去了的脸频,心中暗暗责备起自己来。而那种讨厌的委屈情绪,已随着清风,在宁静的月夜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可知,语言叙述体现诗意美:运用散文化笔法,淡化情节,叙事细腻,使小说富有诗意美;结合原文“在这个大队,小翠的哥哥读的书比谁都多,他担任大队会计以后,大胆地推行起生产责任制来,什么‘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等等。起初大队支书都反对他。他因此得罪了一些生产队长和大队干部。可他满不在乎,社员们不反对他,一年下来,大家都得到了好处,那些记恨他的人也少了”“自从生产责任制搞起来以后,大家都不再缺口粮了,这是第一步。现在……我要转告二位:明天晚上吃过夜饭到大队开会,研究科研组的工作”可知,把“包产到户”、“包产到组”的农村改革和向科学进军的重大题材放入普通而诗意生活片段的叙述中。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吴王寿梦有四子,长曰谒;次曰余祭;次曰夷昧;次曰季札,号曰延陵季子,最贤,三兄皆知之。于是王寿梦薨,谒以位让季子,季子终不肯当。谒乃为约曰:“季子贤使国及季子则吴可以兴乃兄弟相继。”饮食必祝曰:“使吾早死,令国及季子。”谒死,余祭立;余祭死,夷昧立;夷昧死,次及季子。季子时使行,不在。庶兄僚曰:“我亦兄也。”乃自立为吴王。季子使还,复事如故。谒子光曰:“以吾父之意,则国当归季子;以继嗣之法,则我嫡也,当代之君。僚何为也!”于是乃使专诸刺僚,杀之,以位让季子。季子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则吾与尔为共篡也。”卒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君子以其不杀为仁,以其不取国为义。夫不以国私身,捐千乘而不恨,弃尊位而无忿,可以庶几①矣。秦始皇帝既吞天下,乃召群臣而议曰:“古者五帝禅贤,三王世继,孰是?将为之。”博士七十人未对。鲍白令之对曰:“天下官②,则让贤是也;天下家,则世继是也。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秦始皇帝仰天而叹曰:“吾德出于五帝,吾将官天下,谁可使代我后者?”鲍白令之对曰:“陛下行桀纣之道,欲为五帝之禅,非陛下所能行也。”秦始皇帝大怒曰:“令之前!若何以言我行桀纣之道也?趣说之,不解则死。”令之对曰:“臣请说之。陛下筑台干云,宫殿五里,建千石之钟,立万石之簴。妇女连百,倡优累千。兴作骊山宫室,至雍相继不绝。所以自奉者,殚天下,竭民力。偏较自私,不能以及人。陛下所谓自营仅存之主也,何暇比德五帝,欲官天下哉?”始皇闇然无以应之,面有惭色。遂罢谋,无禅意也。(节选自《说苑·至公》)【注释】①庶几:差不多,在文中指接近(“至公”的境界)。②官:公有,与“私”相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季A子B贤C使D国E及F季G子H则I吴J可K以L兴M乃N兄O弟P相Q继【答案】CHM(每处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季子贤能,如果君位传给季子,那么吴国就能兴盛。我们就按照兄弟次序继承王位。“季子贤”是主谓结构,表意完整,应与后文断开;“使国及季子”是“则吴可以兴”的条件,应分别单独成句,且“季子”作“及”的宾语,在“季子”后断开;“吴”作主语,“可以兴”作谓语,主谓结构,表意完整,应与后文断开。故选CHM。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薨”的意思是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去世,古代帝王或皇后之死则称“崩”。B.“当”的意思是承担,与《种树郭橐驼传》中“名我固当”的“当”意思不相同。C.“卒”的意思是最终,与《孔雀东南飞》中“供养卒大恩”的“卒”意思相同。D.“捐”的意思是舍弃,与成语“细大不捐”的“捐”意思相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B.当,承担,句意:季子始终不肯接受。当,恰当,句意:叫我这个名字实在很恰当。C.两个“卒”意思不同。句意:(他)最终离开吴国去到延陵。卒,完成,引申为报答句意:能够终身侍奉公婆报答他们的大恩。D.捐,舍弃,句意:抛弃诸侯之位不觉得遗憾。捐,舍弃,句意: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故选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谒不得已继承王位,他每次饮食都虔诚祷告,祈求自己早日死去以传位贤能的季札。B.季子一直不愿接受王位。夷昧死时,他借出使逃避继位;光让位给他时,他逃到延陵。C.鲍白令之认为是实行禅让制还是世袭制,取决于君王是以天下为公还是以天下为家。D.鲍白令之以事实为依据批评秦始皇“行桀纣之道”,令秦始皇哑口无言,面露惭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B.“借出使逃避继位”错误,于文无据。原文是“夷昧死,次及季子。季子时使行,不在”,当时季子出使在外,不在国内。并非故意“借出使逃避继位”。故选B。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以继嗣之法,则我嫡也,当代之君。僚何为也!(2)若何以言我行桀纣之道也?趣说之,不解则死。【答案】(1)按照继承王位的礼法,我是嫡子,应当代替他继承君位。僚凭什么做吴王!(2)你凭什么说我做的是桀纣那样的事?赶快说清楚,说不出道理就处死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1)“以”,按照;“继嗣”,继承王位;“当代”,应该代替。每处1分,外加句意1分。(2)“若”,你;“何以”,凭什么;“趣”,同“促”,赶快,急促。每处1分,外加句意1分。1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治国者怎样做才能达到“至公”的境界。(3分)【答案】①不恋权位。季札拒绝吴国王位接近“至公”的境界。②爱惜民力。鲍白令之批评秦始皇“殚天下,竭民力”不是天下为公。③博爱无私。鲍白令之批评秦始皇自私,不顾百姓,不能做到天下为公。【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由“君子以其不杀为仁,以其不取国为义。夫不以国私身,捐千乘而不恨,弃尊位而无忿,可以庶几矣”可知,季札拒绝吴国王位接近“至公”的境界,因此,治国者需要做到不留恋权位。由“所以自奉者,殚天下,竭民力……陛下所谓自营仅存之主也,何暇比德五帝,欲官天下哉?”可知,鲍白令之批评秦始皇耗尽天下的资财,竭尽全国的民力,这样“竟然想要以天下为公有呢”,因此,治国者需要做到爱惜民力。由“偏较自私,不能以及人。陛下所谓自营仅存之主也,何暇比德五帝,欲官天下哉?”可知,鲍白令之批评秦始皇自私,不顾百姓,不能做到天下为公。因此,治国者需要做到博爱无私。参考译文: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叫谒;次子叫余祭;三子叫夷昧;少子叫季札,被称为延陵季子,在兄弟中数他最贤能,三个兄长都知道这一点。于是吴王寿梦死后,长子谒要将王位让给季子,季子始终不肯接受。谒便作誓约说:“季子贤能,如果君位传给季子,那么吴国就能兴盛。我们就按照兄弟次序继承王位。”(他)每当吃饭时便祈祷说:“但愿我能早死,把君位传给季子。”谒死后,余祭继位;余祭死后,夷昧继位;夷昧死后,轮到季子继位。这时季子出使在外,不在国内。他的庶兄僚说:“我也是兄长。”就自立为吴王。季子出使回国,侍奉吴王僚跟侍奉从前的吴王一样。谒的儿子公子光说:“按照我父亲的意愿,君位应当归于季子;按照继承王位的礼法,我是嫡子,应当代替他继承君位。僚凭什么做吴王!”于是派专诸刺杀吴王僚,行刺成功后,将王位让给季子。季子说:“你杀死我的国君,我再接受你的国家,那么我就是和你一同篡位的人了。”(他)最终离开吴国去到延陵,终身不再进入吴国。君子认为他不行杀戮是仁慈,不要王位是道义。不将国家作为自身的私产,抛弃诸侯之位不觉得遗憾,放弃尊贵地位没有愤恨,可以说接近“至公”的境界了。秦始皇吞并了天下之后,便召集群臣商议说:“古代五帝传位让贤,夏、商、周三代之君世袭,哪一种作法对?我将采用对的做法。”七十个博士官没有一人回答。鲍白令之回答说:“天下公有,那么禅让贤人就对;天下私有,那么世袭就对。所以五帝是以天下为公有,三王是以天下为私有。”秦始皇仰天长叹说:“我的国运出自五帝(秦统一中国之后,依照‘五德终始说’,宣扬秦代周是‘水德’代替‘火德’),我将以天下为公有,谁可以在我之后接替君位呢?”鲍白令之回答说:“陛下做的是桀纣那样的事,却想模仿五帝禅让王位,这不是陛下所能做到的。”秦始皇大怒说:“令之上前来!你凭什么说我做的是桀纣那样的事?赶快说清楚,说不出道理就处死你。”鲍白令之回答说:“请允许我说一说。陛下修筑楼台上接云霄,建造宫殿连亘五里,造重达千石的大钟,铸重达万石的钟鼓架(‘簴’音jù,本指挂钟磬的架子上的立柱)。嫔妃数百,艺人上千。兴建骊山宫室,到(咸阳的)雍门接连不断。为了一己的享乐,耗尽天下的资财,竭尽全国的民力。这样自私自利,而不顾及他人。陛下是所谓的只为自己谋利的君主,怎能与五帝的德行相比,竟然想要以天下为公有呢?”秦始皇默不作声,无言以对,脸上有羞惭的神色。于是放弃了这个打算,再也没有禅让天下的意思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还县①陆游霁色清和日已长,纶巾萧散意差强。飞飞鸥鹭陂塘绿,郁郁桑麻风露香。南陌东村初过社②,轻装小队似还乡。哦诗③忘却登车去,枉是人言作吏忙。[注]①县:指宁德县。此诗作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陆游时任宁德主簿。②社:指春社,在立春后几日,祭祀土地和五谷神。③哦诗:吟诗。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写诗人还县面对清和天气、悠长白日,却慵懒散漫,表现客宦异乡的苦闷。B.颈联与“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都描写“社日”,但用意不同。C.尾联转入直接抒情,感慨自己为吏穷忙,流露出对自然风光和农村生活的热爱。D.本诗描写了乡村风土人情,恬淡清新,其风格与陆游《书愤》的悲慨激昂不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A.“却慵懒散漫,表现客宦异乡的苦闷”错误。“萧散”的意思是“闲散舒适”,而非“慵懒散漫”,所以也并没有体现出“客宦异乡的苦闷”。故选A。16.晚清诗人叶炜认为,如果将颔联改为“陂塘狎鸥鹭,风露长桑麻”,“工则工已,神韵转逊”。请简要分析颔联的“神韵”。(6分)【答案】①运用叠词“飞飞”“郁郁”,增强了诗句的韵律美,且将鸥鹭自在飞翔的姿态和桑麻茂盛的形态写得意趣盎然。②“绿”“香”分别从视觉、嗅觉的角度,描绘出富有生机、香气怡人的田园景象,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丰富了诗句的意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识诗句的能力。颔联的意思是:湖泊和池塘上飞翔的鸥鹭,水面碧绿一片。桑树和麻草郁郁葱茏,微风中散发着芳香。其中,“飞飞”“郁郁”是叠词,不仅突出了鸥鹭的自在、桑麻的茂盛,而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美、音乐美。“陂塘绿”“风露香”,诗人调动视觉和嗅觉,从多角度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田园景象的美丽和生机,让人如临其境,丰富了诗句的神韵。(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邶风·静女》中,男主人公托物寄情,既赞美得到的礼物,更赞美了馈赠礼物的姑娘的两句是“,”。(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用“,”二句精练概括出白天的游程及旦暮景色的变化。(3)苏轼《赤壁赋》中,体现曹操率军东下时舰队浩荡之势的一句是“”,“”则体现出曹操作为一代英雄的文学风采。【答案】(1)彤管有炜说怿女美(2)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3)舳舻千里横槊赋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的能力。易错字词:彤、炜、说、怿、女、暝、舳舻、槊。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题。有海的地方一般就会有蟹,然而蟹跟蟹不一样。有一种梭子蟹用味美肉鲜来形容,一点儿不为过,那就是会场蟹。说起来,会场的梭子蟹之所以味美肉鲜,①。会场这片地方一面靠山,三面环海,海水盐度高而且变化不大,海水的温度比起南方来要低得多,加上海底是砂质,因此成了梭子蟹得天独厚的繁殖栖息地。平时,这里的蟹游弋在两米以下的海域,自然生长。至于蟹的肉质,用当地渔民的话说,很“紧凑”“实落”,既鲜又嫩。②,也是个技术活儿。每天天不亮,渔民们就要带上工具,驾着渔船向大海深处驶去。吹来的秋风冷飕飕的,有时直令人打颤。风平浪静还好,若是涌浪湍急,人在船上会很难受。然而,这一切都挡不住渔民们出海的决心。为了让日子过得更好,渔民们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丰收的希望就在眼前。会场的蟹捕捞办法不同于一般蟹。捕捞时,渔民不用“拖网”,用的是“定置网”。顺着潮水而行的蟹,一不留神就会撞到高一米左右,张开就像一个排球网,嵌在海底的定置网。定置网因为不流动,对蟹不会造成伤害,这就最大程度保证了蟹的品相完整。从网上往下摘蟹也大有学问。要抓住后腿部位,免得手被蟹钳夹住,然后把网扣从蟹身上绕下来。有些蟹被网缠得太紧,③,然后取下。网虽被剪破,也不可惜,一只蟹足够买几张网片。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答案】①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②捕蟹是个辛苦活儿③要用剪刀把网线剪断【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此处要讲会场的梭子蟹味美肉鲜的原因,与“之所以”搭配,此处应有“是因为”或“与……有关”;内容上,结合“会场这片地方一面靠山,三面环海,海水盐度高而且变化不大,海水的温度比起南方来要低得多,加上海底是砂质,因此成了梭子蟹得天独厚的繁殖栖息地”可知,讲的是生长环境。可填: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②后面说“也是个技术活儿”,应当与“蟹”有关,后面“每天天不亮,渔民们就要带上工具,驾着渔船向大海深处驶去。吹来的秋风冷飕飕的,有时直令人打颤。风平浪静还好,若是涌浪湍急,人在船上会很难受”,这是人们出海捕蟹去了,起早、冷风、晕船,总之很辛苦,可填:捕蟹是个辛苦活儿;③前面说“有些蟹被网缠得太紧”,说明不好往下摘,要借助工具,后面有“网虽被剪破”,可见要用到剪刀。可填:要用剪刀把网线剪断。19.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5个语意连贯的短句。注意与前后文的衔接,可以改变语序,可以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答案】定置网高一米左右,张开像一个排球网,嵌在海底。蟹顺着潮水而行,一不留神就会撞到网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首先分析划线句的特点,发现句子的定语“定置网”有多个定语,可以先把这些定语提取出来,让定置网作主语改成断句,如“高一米左右”加上主语定置网,变成“定置网高一米左右”,然后把“张开就像一个排球网”“嵌在海底”依次排在后面,相当于承前省略主语,变成三个小句子;然后把“顺着潮水而行的蟹,一不留神就会撞到”改成以“蟹”为主语的两个句子,即“蟹顺着潮水而行,一不留神就会撞到网上”。最后整理答案为:定置网高一米左右,张开像一个排球网,嵌在海底。蟹顺着潮水而行,一不留神就会撞到网上。20.下列各句中“像”字的用法,与文中“张开就像一个排球网”中“像”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空气低沉而又潮湿,像是要下一场暴雨。B.他没回答,脸涨得像个关公,讷讷半晌,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C.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劳动者,像袁隆平、张秉贵、钟扬……D.他站在柜台里的那股精神劲儿,售货动作的迅速劲儿,接待顾客的热情劲儿,像一团火一样,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住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义的能力。“张开就像一个排球网”中“像”表比较。A.表推测;B.表比较;C.表列举;D.表比喻。故选B。(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苍山西耸,洱海东卧。苍洱之间,“望夫云”“飞碟云”“火把云”等①的云朵,构成大理特有的风景线。“夏秋之交的雨后初晴时,苍山的半山腰就会出现一条带状的云,这就是‘玉带云’。其实,‘玉带云’是洱海蒸发上来的水蒸气沿着苍山爬升时,与冷空气相遇凝结而成的。”说起奇异云景,大理州气象科技服务中心主任高志伟②。天气本身就能造景,气象资源也能变成旅游资源。精准预报天气条件和天气景观,既有利于让游客安心出行,又能实现“景不走空、人不空走”,让美景与人开心“相遇”。记者了解到,云南省气象局积极研发多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