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鹿邑县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鹿邑县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鹿邑县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鹿邑县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鹿邑县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鹿邑县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四模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包含有一种新的东西。B.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C.“一带一路”把40多亿人联结成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D.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张书记亲自到特困户王大爷家里走访,看到李大爷家家徒四壁的景象,这位年轻的书记不禁落下了眼泪。2.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慷慨/气概吹嘘/面面相觑B.镀金/踱步辟邪/开天辟地C.蜗行/旋涡应和/随声附和D.要塞/闭塞粘贴/信手拈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B.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C.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颠,但见它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漫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蜘蛛网一般。D.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4.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学常识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中孙悟空敌不过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请来观音菩萨降妖,最后红孩儿被降服,做了善财童子。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东晋时期的诗歌305首。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指代儿童,原因是古代儿童营养不良,头发就显得发黄而纤柔。同样,“总角”“弱冠”也指代童年。D.《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18年,小说通篇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叙述故事。5.蒹葭苍苍,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四面边声连角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作者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为国戍边杀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者悲悯天下,心系苍生。范仲淹在贬谪任上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先人后己的情怀,杜甫流落成都栖身草堂,仍然抒发了愿意舍身为人的心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可言志,诗可明理。这让我们联想到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借登高所感展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言说生活道理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安守田园的乐趣,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写了自己远离官场的清净安适。6.在庆祝“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为了激发同学们更好地传承“五·四精神”,校广播台向你约稿。请你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谈谈新时代青年应该具备的品质。要求:概括准确,举例贴切,表达得体。二、阅读7.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问题。(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乾道六年,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此议不行。后辟①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诏奖谕之。——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注)①辟:征召(为官)。②留守:官职名,中国隋代以后,临时驻守京师、陪都或险要地区之职。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则有去国怀乡国:(2)宠辱偕忘偕:(3)甚备备:(4)无徒恃平盗之兵徒:2.完成下列选择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B.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C.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D.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齐之历城人B.或异二者之为而贪吏迫使为盗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讲和方定D.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后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进亦忧,退亦忧。(2)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4.甲文所写古仁人“忧君忧民”的政治情怀在乙文中如何体现?请结合乙文分析。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收之①。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②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③,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若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④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注释)①遣虎贲收之:虎贲(bēn),武士。收:逮捕,拘押。②核问:查问。③举尔所知:推荐你所了解的人。④诏;皇帝的命令或文告。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于是乃释(2)寻还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3.请结合文章分析许允之妻有什么过人之处。9.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小题游虎丘小记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乙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伸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跌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钓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2.解释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游人尚稀尝秋夜坐钓月矶相与趺坐石台生平过虎丘才两度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凤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4.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说“见虎丘本色耳”,你认为虎丘的本色是什么?结合全文回答。10.红楼旧梦孙越十一二岁的时候,我迷上了书架上那本厚厚的《红楼梦》。被时表姐妹三四个,课余时间腻在祖父的书房里,争相翻阅这一本书,围在老榆木书来前读着说着,为书中某个人物的一句俏皮话笑作一团,又因为你喜欢的人物我不喜欢而吵得不可开交。祖父靠在藤椅上,一手扶着眼镜,一手举着书,偶尔看着我们吵闹,平和开心地笑着。母亲或者姑妈总要不时来斥责两句,叫我们不要扰了祖父。祖父会摇摇手说,不妨事不妨事,让她们在这里看吧。姑妈便抱怨,小孩子家看这个做什么。然而祖父只是笑。满载着书籍似在摇动的藤木书架,古朴沉重的木来木椅,白瓷杯上氤氲的热气带来满室的茶香,在我们小小的心思里,只有这里配得上来读《红楼梦》。那是最爱做梦的年纪,书里对古时贵族大家生活细致生动的刻画引发了几个女孩子无边的幻想。这大概是书本最大的魅力之一。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书中人物,把小小书屋当作大观园里的精致楼阔,大姐是宝钗,端庄持重,兰言解疑癣;二姐是黛玉,魁夺菊花诗,低诵葬花吟;小妹是湘云,娇憨直爽,率真可爱;而我时而反串宝玉,时而装作史太君。杯里的普洱便是妙玉用旧年雪水烹出的好茶,一碟花生、一碟毛豆也成了珍馐美馔。夏日漫长的午后,窗外停留的云朵和窗边微笑的祖父欣赏了一出又一出自家小剧场版红楼梦。那也是心中满怀美好却假装忧伤的年纪。我们为林妹妹凄惨的结局哭得吃不下饭,相互交换的日记本里,工工整整地誊录着判词判曲、诗词歌赋。《莽花吟》已被二姐背得烂熟,大姐则最爱蘅芜君那一句“淡极始知花更艳”。母亲说我们是小孩子家为赋新词强说愁,我却私自觉得母亲只知茶来油盐,不懂诗书,不知精神世界。那时我们自以为懂得,以为宝黛凄美的爱情是书里最大的悲剧。那时我们爱笑爱热闹,悲伤过、叹息过之后便只看、只演前几十回,从黛玉进府到怡红夜宴,最爱的是结海棠社,吟菊花诗。那时我们不解太多人情世故,不解刑夫人因何为难凤姐。然而,祖父祖母相继离世,叔叔伯伯在除夕夜大打出手,姑妈婶婶互相指责。再后来,我随父母搬离了家乡,姊妹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淡了。再回乡已是为了变卖祖产,祖父的书房早已零落不堪,老屋即将拆除。长大后的姐妹之间谈笑得体,一如饭来上的大人般互相诉着想念,实际却客气而疏离。颠簸返城的路上,莫名地叹一句“三春去后诸芳尽”,母亲竟极自然地接了“各自需寻各自门”。母亲微笑着说,《红楼梦》她也不知读过几遍了。我略略诧异,笑问为何曾对我说少不读红楼,担心我早恋?母亲抚过我的头,说:“你终究还小,看再多悲剧,心里记住的都是些风花雪月的美好,等你像我一般大了,再读时一字一言皆有泪要落啊。”午后图书馆的阳光金黄,温暖。翻开《红楼梦》,想起挤在一起伏案看书的姐姐,想起摔着白水作品茶状的妹妹,想起悠长夏日里自编自演的红楼剧场,想起默默含笑注视着我们的祖父,心里满是疲倦和痛楚,好像做了一场极累的旧梦。妈,那些人情世故、兴衰成败,从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到食尽鸟飞、荣华富贵皆成过眼烟云的无限嗜嘘,我想我正在慢慢懂得。(《扬子晚报》2015年5月27日)1.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对话。小明:这篇文章的叙事很有特点,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对《红楼梦》由自以为懂到不懂最终弄懂的过程。小红:是的,另一条线索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1)彼时表姐妹三四个,课余时间腻在祖父的书房里,争相翻阅这一本书,围在老榆木书桌前读着说着,为书中某个人物的一句俏皮话笑作一团,又因为你喜欢的人物我不喜欢而吵得不可开交。“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有:①食品中油脂过多;②因食品中油脂过多而使人不想吃;③腻烦;厌烦;④润泽细致;⑤黏;⑥污垢。你认为句中加点的“腻”是哪个义项的引申,有什么表达效果?(2)夏日漫长的午后,窗外停留的云朵和窗边微笑的祖父欣赏了一出又一出自家小剧场版红楼梦。为什么“窗外停留的云朵”也会欣赏我们的表演呢?试结合文章分析。3.章太炎说过,他读书时即使身处闹市也能不受干扰。可见,只要专心,在哪里读书都一样。那为什么本文的作者却说“满载着书籍似在摇动的藤木书架,古朴沉重的木桌木椅,白瓷杯上氤氲的热气带来满室的茶香,在我们小小的心思里,只有这里配得上来读《红楼梦》”呢?4.文中的“我”开始并不了解太多的人情世故,但在文章结尾却说自己“正在慢慢懂得”,请结合材料和文章内容,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理解。材料一:8岁时伤感于美人鱼变成水泡;18岁时理解了这是一篇写爱情的童话;28岁时读出妈妈对孩子的爱;38岁时热衰探讨写作技巧。(毕淑敏《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材料二: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林语堂)材料三: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漫为所得之深浅耳。(张潮《幽梦影》)1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运动——无价良药(健康调查)材料一: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过去只有王公贵族才易得的痛风、糖尿病等富贵病。据英国糖尿病协会报告,1935年全球有20亿人口,糖尿病患者有1500多万,而现在人口增加了2.5倍,但糖尿病患者却足足增加了10多倍。材料二:一个名为“运动就是良药”的研究项目发现,如果人们进行适量的运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可以预防50%的乳腺癌以及60%的大肠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我们自己才是身体最好的医生,运动这剂无价良药我们随时可以服用。但是,现状并不乐观。目前,全球每年有近500万人死于运动缺乏,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加。材料三:美国一项基于54000人的死亡风险因素调查(健康咨询)某社区医生一天的健康咨询记录:(1)方××,男,13岁,初一学生;身高1.60米,体重163斤,食欲旺盛,走路易气喘,时常提不起精神。诊断:过度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建议:适当控制饮食,每天坚持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如跑步、打球、骑自行车等,(2)李××,女,15岁,初三学生;脸色蜡黄,消瘦,食欲不振。诊断:学习紧张、久坐不动引起的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炎。建议:利用零散的时间运动,如课间做一些蹲立的动作或者跳绳、爬楼梯等,还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以积少成多的运动方式,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增加摄入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3)徐××,男,62岁,退休工人;近期吃得多,喝得多,尿频,易疲乏无力,体重有所下降。诊断:疑似糖尿病早期症状。建议:(1)到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2)加强运动,如慢跑、打太极等,在身体无不适的前提下,可以逐步提高运动强度;运动时尽量不要空腹,最好饭后1小时进行。(健康知识)当我们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冲洗血管壁,使原本处于收缩状态的小血管舒张以减少阻力,增加血流量,有利于清除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沉着,把机体深处的代谢废物最大限度地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经常运动对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会产生一种叫作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有些疾病甚至不需要服用药物直接可以通过运动收到疗效,如不少轻度糖尿病患者只需坚持体育运动并注意饮食控制即可康复。运动要讲究方式方法。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打球、跳舞等不宜空腹,否则容易导致体内血糖降低、四肢乏力、胃肠痉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一般半小时后为宜,各种运动方式最好交替进行,如今天跑步明天可以游泳。运动后如果疲惫不堪、肌肉疼痛,休息一两天后不能消失,下次运动就需要减量;如果感到关节、韧带不适,应尽快就医,以防病情变得复杂出现接连损伤。初练者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运动的瘦子比常运动的胖子,患上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可能更大。B.运动时出汗不仅可以排毒,还可以消耗热量,燃烧多余脂肪,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C.运动后,会增进食欲,从而增加摄入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可能会增加体重。D.运动后会出现肌肉疼痛、关节不适等症状,休息一两天后会自行消失。2.(1)围绕文本主题,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从图中得出的结论。(不超过20字)(2)阅读(健康咨询)和(健康知识),有条理地说说为什么运动是无价良药。3.班主任陈老师工作很忙,平时很少运动,体质不太好,最近老是感冒,医生建议她加强运动。她制定了第一个星期的运动方案,这个方案还不够科学,请你提出修改建议。)时间周一至周五周六周日运动项目每天步行15分钟跑步1小时,打羽毛球30分钟打羽毛球1小时时间安排上下班途中晚饭后40分钟之后早饭前三、应用12.阅读下面新闻,为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人民网人民网联合搜狐网、新浪网等多家门户网站近日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最具价值的前10个汉字分别为:德、信、孝、诚、善、仁、和、礼、义、道。第11至第20个汉字分别为:爱、正、公、法、廉、智、理、忠、学、敬。在征集过程中,受访者围绕“德”字发表了很多看法。大家普遍认为“德”是做人的根本,古人强调“为政以德”“以德服人”,现在我们仍讲“德才兼备”“立德树人”。同时,受访者对当前社会道德现状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如何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国民道德水平,值得我们思考、探索。“信”字排在第二位,表明公众对当前社会上“诚信危机”的关注与忧虑,以及对建立新信用体系的期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作文春有桃红柳绿,夏有稻香蛙声,秋有丹桂金菊,冬有雪花冰凌,四季皆风景,都挺好;语文可以陶冶性情,数学可以锤炼思维,各科自成魅力,都挺好;天高可任鸟飞,海阔可凭鱼跃,天高海阔都挺好;进可以实现自我,退可以享受生命,进退无关成败,都挺好;出发能浏览沿途风光,回归可回味世间百态,出发回归各有收获,都挺好……家庭和睦富足,社会国泰民安,世界风平浪静,让人欣慰都挺好……请以“都挺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参考答案一、积累1、B【解析】

B错误,具体而微指(款式、模样、格局等)大体具备,但形状或规模较小。具体:大都具备。微:微小。不合语境。2、C【解析】

试题分析:A.慷慨/气概(kǎi/ɡài)、吹嘘/面面相觑(xū/qù);B.镀金/踱步(dù/duó)、辟邪/开天辟地(bì/pì);C.蜗行/旋涡(wō/wō)、应和/随声附和(hè/hè);D.要塞/闭塞(sài/sè)、粘贴/信手拈来(zhān/niān)。据此,答案为C。【点睛】;3、C【解析】

C.峰颠——峰巅,轻歌漫舞——轻歌曼舞。故选C。4、A【解析】

B.《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C.“黄发”指代老人,“垂髫”才指儿童;“弱冠”是指二十岁,不是童年。D.是28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5、(1)白露为霜(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6)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8)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嶂”“沧”“兀”“牍”等字词的书写。6、示例: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执着追求的品质。正如《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朱德,他为了寻找共产党,谢绝了军阀赐给的师长职位,远道跋涉,到上海、北京、柏林寻找党组织,终于在1922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最老的党员之一。还应该刻苦努力,做到博学明理。譬如《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毛泽东,擅长自学,专心致志,博览群书,在校就读时成绩名列前茅,还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具有高超的演讲和写作才能。【解析】

能概括出新时代青年应具备的品质,并能联系名著内容简要分析,言之成理即可。要有坚定的信仰,如,周恩来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二、阅读7、1.(1)国都(2)一起(3)详细、详尽(4)只,只是2.(1)B(2)C3.(1)这样,在朝廷做官也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官也担忧。(2)湖湘地区盗贼四起,辛弃疾都征讨平定了。4.(1)“忧君”在乙文中体现为,关心国家大事,立主收复南宋北方失地,详细地分析南宋朝廷面临的利弊;(2)“忧民”在乙文中体现为,以民为本,体察民情,体谅百姓被迫为盗的原因。【解析】

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国”:国都。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偕”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一起”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1)根据句意即可断句,正确的是B,即: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译为:希望陛下认真考虑导致盗贼起事的原因,讲求平盗之术。(2)C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都是“因为”之意。A前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后者“的”。B前者“心理活动”,后者“做,成为”。D前者“在……之后”,后者“后来”。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是”:这样。“连起”:四起,纷纷而起。“悉”:全都。4.题干要求分析甲文所写古仁人“忧君忧民”的政治情怀在乙文中如何体现。文言文要点的分析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好乙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忧君”体现为,关心国家局势安稳,“作《美芹十论》献于朝,甚备”。平定盗贼,“悉讨平之”。“忧民”体现为,以民为本,如“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认为不能仅仅用武力平定盗贼。【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一)译文: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二)译文: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乾道六年,作《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后来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湖湘地区盗贼四起,辛弃疾都征讨平定了。他上疏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而贪吏迫使他们为盗。希望陛下认真考虑导致盗贼起事的原因,讲求平盗之术,不要只靠用兵镇压。”皇上下诏嘉奖他。8、1.(1)放(2)随后,不久2.(对)英明的君主只可以用道理去取胜,很难用感情去求助。3.她明理识人、富有智慧、气度不凡。(1)她了解魏明帝是一个英明的君主,定能秉公办事;(2)她明白对于英明的君主,应以理服人,不能感情用事;(3)面对突发情况,她镇定从容,料事如神,显示了不凡的气度。【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注意古今异义词,寻:副词,随后,不久。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主:皇帝。理:道理。夺:取胜。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从许允之妻的言行来分析,“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看出允妇机智聪明;当初许允被捕,全家号哭,只有其妇自若,一点都不忧虑,表现许允妇的镇定和胸有成竹。【点睛】译文:许允担任吏部郎的时候,大多任用他的同乡,魏明帝知道后,就派虎贲去逮捕他。许允的妻子跟出来劝诫他说:“对英明的君主只可以用道理去取胜,很难用感情去求告。”押到后,明帝审查追究他。许允回答说:“孔子说‘提拔你所了解的人’,臣的同乡,就是臣所了解的人。陛下可以审查、核实他们是称职还是不称职,如果不称职,臣愿受应得的罪。”查验以后,知道各个职位都用人得当,于是就释放了他。许允穿的衣服破旧,明帝就叫赏赐新衣服。起初,许允被逮捕时,全家都号哭,他妻子阮氏却神态自若,说:“不要担心,不久就会回来。”并且煮好小米粥等着他。一会儿,许允就回来。9、1.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2.(1)还(2)曾经(3)一起,共同(4)次3.(1)风吹过亭子月光酒落在树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使人厌恶。(2)只有佛塔的风铃之声与佛灯在静夜之中若隐若现。4.夜色静美,在文章中写到月色下虎丘上无人往来的安静,如“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跌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译为: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2.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度”:次。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尚”在现代汉语中也有“还”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红粉”:歌女。“恶”:厌恶。“风铎”:风铃。“隐现”:若隐若现。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虎丘的本色可分析“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跌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等句,这几句描写了月色下虎丘上无人往来的安静,即可得出夜色静美的答案。【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译文:我在初十那天到了郡中,当晚就游览了虎丘。月色很美,游人也还不多,在风亭月榭之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扫兴。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前往要和我意。我曾经在秋夜坐在虎丘山顶的钓月矶上,天色昏暗,无人往来,只有佛塔的风铃之声与佛灯在静夜之中若隐若现。还有就是今年春天,和无际舍侄一起拜访仲和到这。半夜之时,月亮出来了,不见人影,我们盘膝坐在石台之上,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便觉得悠然之心与周围之清景同在了。我一生中造访虎丘,也就这两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10、1.另一条线索是“我”和表姐妹的关系由亲密到疏离的经过,促使“我”深刻理解了《红楼梦》这本书。2.(1)这句中“腻”的意思是义项⑤的引申,“腻”是黏在祖父书房里,长时间地待着。说明我们在祖父书房停留的时间之久,表达我们姊妹对《红楼梦》的痴迷、喜爱之情。(2)一方面写出了“我们”表演之精彩,不但打发了午后漫长的时光,也吸引了天上的云朵;另一方面也写出当时的生活平静而美好,让人有一种时间停驻、岁月静好之感。与后文“我们姊妹”关系疏离形成对比。3.“满载着书籍的藤木书架,古朴的木桌木椅,氤氲着热气的白瓷杯,满室的茶香”,营造出一种古典、雅致、悠然的氛围,和《红楼梦》中人物的吟诗作赋、烹茶品茗的生活情境非常相似,所以,这样的环境里,更能够体会书中人物的心境,才能够沉浸在书的情境中,细致地感受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环境过于嘈杂,会影响读者对《红楼梦》中很多情境的体会。(答出环境与书中情境的关系,对于理解书中人物心境的帮助即可)4.【示例】本来“我”并不懂人情世故,也不懂《红楼梦》中邢夫人为何为难凤姐,这是因为与书本“没有真正灵魂的接触”。但经历了家庭变故之后,看到了亲人之间表现出了人情的冷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虚伪,所以慢慢懂了。就像毕淑敏在读同一篇文章也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感悟一样,理解书中的内容是需要有人生阅历的。只有将有字之书和生活这本无字之书相融合,才能领悟文章的真谛,才能感受真实的生活。【解析】

1.考查文章两条线索中的另一条线索。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事件的中心内容进行分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如另一条线索是“我”和表姐妹由亲密到疏离促使“我”深刻理解了《红楼梦》这本书。两条都是叙事线索。2.(1)可从语句中加点的“腻”是哪个义项的引申及表达效果。读懂文句大意是作答的关键。“腻在祖父的书房里”中的“腻”的意思是“黏”意的引申,“腻”说明在祖父书房停留的时间之久,表达对《红楼梦》的痴迷与喜爱。一定要答出这个词语对表达人物性格及爱好的意义。(2)要求分析“窗外停留的云朵”也会欣赏我们的表演的原因。同样需要结合上下文的情节内容来分析。这是一种拟人的说法,表演排遣了时间,吸引了天上的云朵。说明表演的精彩。也写出当时的生活平静而美好。同时与后文“我们姊妹”关系疏离形成对比,促使“我”深刻理解了《红楼梦》这本书。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3.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意。要答出环境与书中情境的关系,也就是要答出环境对于理解书中人物心境的意义。“满载着书籍似在摇动的藤木书架,古朴沉重的木桌木椅,白瓷杯上氤氲的热气带来满室的茶香”所描写的环境特点是古典雅致的、悠然自得的,这与《红楼梦》中人物的吟诗作赋、烹茶品茗的生活情境不谋而合,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更能够体会书中人物的心境,感受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答此题,也可结合下文的“们把自己想象成书中人物,把小小书屋当作大观园里的精致楼阁……杯里的普洱便是妙玉用旧年雪水烹出的好茶,一碟花生、一碟毛豆也成了珍馐美馔”等句来分析。4.考查文章中的“我”“正在慢慢懂得”的深刻意蕴。分析时要结合材料和文章内容,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文章的前半部分写自己不懂人情世故,也不懂《红楼梦》中邢夫人为何为难凤姐。但经历了家庭变故之后,表姐妹与“我”变得疏离,此时才领悟了名著的真谛。所谓用生活的经历去读书,用读书的眼睛看生活。经历与读书向来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时真实的生活经历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读书中的困惑。【点睛】如何寻找散文的线索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主题。每一篇优秀的散文都应该具有明确深刻的主题,因此,阅读文章时,应首先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视、把握文章的线索,这种方法适用范围最广。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不管多么复杂的文章,只要我们把握住它的“神”,那么无论有无外部标志或内部标志,都能准确地把握它的线索。二、注意文章中经常出现的事物。很多以叙事为主的散文常用一个具体的事物或者象征事物贯穿全文,连接文章材料,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三、注意体会文章中感情的变化。散文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有些文章倾注了作者深深的感情,甚至感情线索常常是隐伏于记叙的内容之中的,这就需要在阅读时细心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找出文章的线索。四、注意文章中具有提示性的时间或者空间词语。在许多写人记事及游记类散文中,常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阅读时如果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看,就能领悟、把握文章的线索。11、1.D2.(1)静态生活方式成为导致死亡的最大风险因素。(导致死亡的最大因素是静态生活方式。)(2)①“运动”已经成为许多医生开给病人的处方,病人通过运动可以治疗精神不振,体质虚弱、肥胖等疾病。②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对许多疾病具有预防作用。③运动可使人产生愉悦感,对某些疾病具有治疗效果。3.(1)周一到周五的训练量过小,建议适度增加其他训练项目。因为运动要达到一定的量才能有效果。(2)周六的“跑步”和“打羽毛球”建议分开进行,因为陈老师体质不好,初练者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逐渐增加运动量。(3)周日的打羽毛球1小时建议放到吃完早餐半小时之后进行。因为强度较大的运动不宜空腹,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健康知识中的“运动后如果疲惫不堪、肌肉疼痛,休息一两天后不能消失,下次运动就需要减量“可知运动后的一些不适症状,休息一两天不一定能消除。故选D。2.①本题考查把表格转换成文字。作答此类问题,需要联系表格的题目,分析表格中的项目和数据。如果几组数据并列,要考虑有没有比较的意味。据此可得出结论:静态生活方式是最大的死亡风险因素。②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健康知识中的“当我们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冲洗血管壁,使原本处于收缩状态的小血管舒张以减少阻力,增加血流量,有利于清除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沉着,把机体深处的代谢废物最大限度地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经常运动对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可作答本题。3.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作答本题,需结合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