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同步讲义必修一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同步讲义必修一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同步讲义必修一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同步讲义必修一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_第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同步讲义必修一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地球的历史课程标准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学习目标1.结合图文材料,识别地层和化石,并了解其在地球演化中的作用。(地理实践力)2.依据地质年代表,说明不同地质时期的海陆变迁、矿产形成及古生物情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目标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地层(1)概念: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2)特征: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3)意义①确定地层形成时间:水平状态的岩层,有下老上新的规律。②确定地壳运动状况:地层发生弯曲,说明该处地壳发生过水平运动;发生明显的上下位移,说明该处地壳发生过垂直运动;地层发生了缺失,说明该处地壳可能发生过抬升,并受到外力侵蚀。③确定地理环境特征:依据地层组成物质可以确定当时的地理环境特征,如石灰岩地层形成的海陆环境是海洋。2.化石(1)概念: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2)特征: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3)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意义表现确定地质年代由于地质时期经历过几次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因此:①某些生物只生存于某个特定的地质时期;②某些生物是在进化到某个地质时期才出现的;③生物的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据此可以确定含化石地层的地质年代及先后顺序,如含三叶虫化石的为古生代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地层,并且知道两个地层中,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年代更早确定古地理环境不同的生物生存的地理环境不同,因此保存有某种生物化石的地层沉积环境就是该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如煤炭反映了茂密的森林环境特征、存在鱼化石的地层反映了水生环境特征等3.地质年代表(1)划分依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2)具体划分: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编年,即地质年代表。(3)图示(2023·广西南宁期中)地球的历史好像是一本“书”。据此完成1~2题。1.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是指()A.标本、化石 B.标本、地层C.地层、化石 D.岩石、化石2.如果把地质年代比作一本4600页的书,下列地质年代中,占有页数最少的是()A.元古宙 B.太古宙C.中生代 D.新生代答案1.C2.D解析第1题,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地层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层形成时的地表环境,研究地层是了解地球历史的最主要途径,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有的地层中含有化石,不同类型、数量的化石反映了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是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C正确。第2题,地球历史约46亿年之久,如果把地质年代比作一本4600页的书,选项中占有页数最少的是新生代,6600万年前至今属于新生代,D正确。下图为中国科学家在云南罗平发现的距今2.44亿年前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肉食性鱼类化石,命名为云南暴鱼。完成3~4题。3.云南暴鱼化石所在的地层最可能形成于()A.元古宙 B.寒武纪C.三叠纪 D.第四纪4.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是()A.温暖的浅海 B.高耸的山地C.茂密的森林 D.干燥的盆地答案3.C4.A解析第3题,注意时间信息“距今2.44亿年前”,不可能为第四纪,D错。元古宙和寒武纪尚未出现鱼类,A、B错。中生代早期的三叠纪属于该时间范围,且有鱼类存在,C正确。故选C。第4题,鱼类生活在温暖的水域环境,所以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是温暖的浅海,A正确;高耸的山地、茂密的森林、干燥的盆地等不适合鱼类生存,B、C、D错。故选A。目标二地球的演化历程宙代纪地表的演化生物的演化矿产形成动物植物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联合古陆解体,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人类出现被子植物高度繁盛新近纪哺乳动物快速发展古近纪中生代白垩纪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小型哺乳动物出现裸子植物极度兴盛成煤期侏罗纪三叠纪古生代二叠纪地壳运动剧烈,海陆格局多次变迁,后期各块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称为联合古陆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早期鱼类大量繁衍;中期两栖类形成;晚期爬行动物出现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晚期,裸子植物开始出现成煤期石炭纪泥盆纪志留纪早古生代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后期,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的植物奥陶纪寒武纪元古宙前寒武纪大气层、海洋和陆地慢慢形成蓝细菌大爆发,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重要的成矿期,有大量的铁、金、镍、铬等金属矿藏太古宙出现了蓝细菌等原核生物冥古宙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的迹象某科幻冒险电影主要讲述了一名博士召集大批科学家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将已绝迹6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1.[区域认知]恐龙主要出现在地质历史上的哪个时代?人类是如何认识这种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的?答案中生代。通过研究古地层中的恐龙化石。2.[综合思维]恐龙生活地区当时的气候和植被有什么特点?答案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3.[综合思维]在恐龙繁盛的时代,地球上主要以什么植物为主?这些植物对于目前人类社会有何积极影响?答案裸子植物。积极影响:这些裸子植物死亡后被埋藏于地层中,形成了煤炭,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化石燃料。(2023·河南许昌期中)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了目前最早的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该古生物生活在距今大约1.6亿年前,比此前发现的白垩纪哺乳动物早大约3500万年。读“最早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及复原图”,完成1~2题。1.我国科学家用发现化石的地区和地层对该古生物进行命名,其最可能的命名是()A.辽宁新生兽 B.东北白垩兽C.中华侏罗兽 D.亚洲三叠兽2.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与图示动物属于同时期的重大事件是()A.各块大陆聚成联合古陆B.重要铁矿成矿时代C.发生喜马拉雅构造运动D.板块运动强烈答案1.C2.D解析第1题,该古生物生活在距今大约1.6亿年前,结合地质年代表可知,该古生物生活在侏罗纪;该古生物化石发现的地区位于辽宁省,命名用“中华”更准确,C正确。第2题,图示动物属于中生代,中生代板块运动强烈,联合古陆在古生代后期形成,A错,D正确;前寒武纪是铁矿的成矿时代,B错;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发生在新生代,C错。故选D。2021年9月29日,科研人员在我国华南地区发现了生活于4.3亿年前的海生无脊椎动物——混翅鲎化石,并将这一新属新种命名为秀山恐鲎。据此完成3~4题。3.秀山恐鲎生存的地质年代是()A.新生代 B.中生代C.古生代 D.太古宙4.秀山恐鲎生存的地质年代()A.恐龙称霸地球B.形成现代基本地貌及海陆分布格局C.被子植物繁盛D.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答案3.C4.D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秀山恐鲎为生活于4.3亿年前的海生无脊椎动物,根据地球的演化历程可知,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为古生代早期,C正确。第4题,恐龙繁盛于中生代,A错误。新生代形成现代基本地貌及海陆分布格局,被子植物繁盛,B、C错误。在古生代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D正确。地质历史上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和堆积物叫地层。主要包括沉积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形成的浅变质岩。据此完成1~2题。1.水平地层()A.下新上老 B.同时形成C.下老上新 D.陆地缺少2.地层不能够反映的是()A.生成顺序 B.新老关系C.地表环境 D.时间长短答案1.C2.D解析第1题,水平地层反映岩石形成的时间和地壳运动,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越在下层的年龄越老,即由下往上岩石的年龄由老到新,下面的地层形成的时间早,故选C。第2题,地层能够反映地层生成顺序和相对的新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地层形成时的地表环境,但不能反映各个地质时期时间的长短,故选D。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岩含有不同生命现象的信息。下图示意厦门某中学生地理兴趣小组搜集的不同地质年代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据此完成3~4题。3.根据地层及化石的有关知识,可知()①任何地层都含有生物化石②化石的特点与环境关系密切③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④生物总是从复杂向简单演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人类出现在()A.前寒武纪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答案3.B4.D解析第3题,生物化石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非任何地层都会含有生物化石,①错。化石的特点反映了当时的自然地理环境,化石的特点与环境关系密切,②正确。生物总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③正确,④错。故选B。第4题,人类出现在新生代的第四纪,D正确。某野外勘探队在内蒙古乌海市一大型煤场的页岩中发现了大量蕨类植物化石(下图)。读图完成5~6题。5.推测该地蕨类植物繁盛时,其地理环境可能是()A.冷干的沙漠地区 B.湿热的森林地区C.温暖的浅海地区 D.干旱的大陆地区6.下列地理事件,与蕨类植物繁盛时期相吻合的是()A.蓝细菌等原核生物大爆发B.出现两栖类动物甚至爬行动物C.恐龙繁盛D.联合古陆的最终解体答案5.B6.B解析第5题,蕨类植物属于陆地生物,根据此时蕨类植物繁盛,推知当时的地理环境为温暖湿润的陆地环境。故选B。第6题,蕨类植物繁盛时期为古生代后期,出现两栖类动物甚至爬行动物,蓝细菌等原核生物大爆发是前寒武纪时期,A错误,B正确。恐龙繁盛在中生代,C错误。联合古陆的最终解体在新生代,D错误。(2023·江西井冈山期中)古生物化石对研究古气候、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下图为“中华龙鸟”化石,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岩层中,该岩层还含有多种动植物化石。“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1.2亿年~1.4亿年间,开始人们以为它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据此完成7~9题。7.辽宁省西部所发现的“中华龙鸟”化石所处的地质年代主要在()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8.依据上述材料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A.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B.火山频发的海洋深处C.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D.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9.“中华龙鸟”所处的地质时期()A.是重要的成煤期B.包括第四纪冰川寒冷期C.联合古陆形成D.被子植物繁盛答案7.C8.A9.A解析第7题,按地质年代表推算距今1.2亿年~1.4亿年为中生代,该时期为恐龙繁盛时期,中后期爬行动物开始向鸟类发展。C项正确。第8题,由材料可知,该岩层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物和丰富的动植物化石,中华龙鸟生存的地方位于湖泊附近,又有丰富的动植物,说明温暖湿润,A项正确。第9题,该时期裸子植物繁盛,因此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A项正确;第四纪冰川寒冷期在新生代,B项错误;联合古陆形成于古生代,中生代由于板块剧烈运动,联合古陆开始解体,C项错误;被子植物在新生代繁盛,D项错误。故选A项。地球距今的年龄约为46亿年,在地球的漫长历史中,生物的出现与进化只是其中的一段。大熊猫(如图)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中国国宝”。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据此完成10~11题。10.大熊猫在地球上最初出现的地质年代是()A.古生代 B.中生代C.新生代 D.元古宙11.下列关于对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中地球演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②是重要的造煤时期③发生了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④爬行动物与裸子植物大发展⑤哺乳动物与被子植物大发展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⑤答案10.C11.C解析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大熊猫在地球上已至少生存了800万年,应属于新生代,C正确。第11题,大熊猫主要出现在新生代。新生代地球发生了一系列的造山运动,形成了现代的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①③正确。古生代、中生代是地球上重要的造煤时期,②错误。中生代爬行动物与裸子植物大发展,④错误。新生代哺乳动物与被子植物大发展,⑤正确。故选C。(2023·江苏苏州期末)读图,完成12~13题。12.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宙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13.乙的末期()A.蕨类植物衰退 B.恐龙灭绝C.出现被子植物 D.爬行动物盛行答案12.B13.A解析第12题,读图可知,甲对应的动物是恐龙,故甲是中生代。乙对应的是两栖动物、鹦鹉螺(无脊椎动物),故乙是古生代,B对。第1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乙为古生代,古生代末期进入裸子植物时期,蕨类植物由繁盛走向衰退,A对。恐龙灭绝是在中生代末期,B错。古生代没有出现被子植物,C错。爬行动物盛行是在中生代,D错。读“地层剖面略图”,回答14~16题。14.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15.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A.海洋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16.若在甲、乙两地钻孔找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甲地找到煤层B.在乙地找到煤层C.甲、乙两地都找不到煤层D.甲、乙两地都可以找到煤层答案14.A15.B16.B解析第14题,三叶虫是一种海洋无脊椎动物,生活在早古生代,①正确;鱼类繁盛于晚古生代,②正确;恐龙生活在中生代,④错误;裸子植物出现在古生代晚期,繁盛于中生代,③错误。故选A。第15题,在这一时期指的是古生代到中生代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动物由低等向高等演化的顺序是:海洋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自鱼类开始为脊椎动物,即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故选B。第16题,主要的成煤期为晚古生代和中生代。三叶虫出现在早古生代,因此甲地找不到煤层。乙地为中生代地层,当时裸子植物繁盛,是主要的成煤期,故选B。17.(2023·湖北武汉期中)地球上生物的进化一直是人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