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压轴题练习:物态变化-试卷_第1页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压轴题练习:物态变化-试卷_第2页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压轴题练习:物态变化-试卷_第3页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压轴题练习:物态变化-试卷_第4页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压轴题练习:物态变化-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精选压轴题训练: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

1.(2022•湖北恩施)吃雪糕解暑,雪糕在口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汽化C.液化D.凝固

2.(2022烟台)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惊艳

世界.以下节气中蕴含的物态变化知识正确的是()

A.“雨水”一一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B.“寒露”一一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C.“霜降”一一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D“大雪”一一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3.(2022贵港)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一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一一露形成是液化现象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一一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4.(2022秋•湖北黄冈)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波和甲物质同类B.乙熔化用时4分钟

C.200C时,乙是固体D.乙物质在6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5.(2022•湖南张家界)下列是小李同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采取的系列措施,其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

①使用酒精灯加热,不使用时盖上灯帽

②植树时剪掉多余的枝叶

③把洗过的衣服晾晒在通风处

④培育玉米苗时盖上地膜

⑤将收割的小麦摊开晾晒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6.(2022秋•山东聊城)如图所示实验,在橡皮塞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B.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C.橡皮塞冲出后,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D.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气体

7.(2021淮滨一中模拟)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

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雾气”是水蒸气B.“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D.“雾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8.(2022•湖南湘潭•统考模拟预测)甲、乙两种固态物质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熔点比乙的熔点高

B.第6min甲物质的状态肯定是固液共存态

C.甲物质温度为80℃时其状态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D.在0~8min内甲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9.(2022•湖南常德)为了实现“绿色冬奥”的目标,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值冷制

冰技术,实现了零污染制冰.原理如图所示,首先液体二氧化碳通过膨胀阀进入毛细管,在毛细管中迅速变成

气体,此时在制冰管上方的平面上洒水即可完成制冰;之后气体二氧化碳在压缩机的推动下进入冷凝器,在

这里变成液体,完成一个循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ʌ.毛细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B.制冰时水在平面上凝固吸热形成冰面

C.二氧化碳气体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

D.制冰时场地周围有很多霜,是二氧化碳凝华而成的

10.(2022•湖南娄底)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

变化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

D.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

11.(2021邵阳模拟)目前,口罩是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防护用品已成为国际共识。自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已

向世界各国捐赠和出口口罩一百多亿只,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情怀和国际担当。普通医用口罩由内、中、外三

层构成,口罩外层具有防水作用,可阻断部分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戴过的口罩内层会变得潮湿,将其晾干的过

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该过程热。

12.(2022•江苏无锡)在做“观察水的沸点”实验中,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_________在水中.当

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如图所示,说明水正在沸腾,沸点是°C.为验证

水沸腾时需要吸热,接下来的操作是:.

13.(2022•湖南张家界)北京冬奥会赛道上的雪是利用造雪机将液态的水粉碎成雾状的小水滴,当小水滴遇

到寒冷的外部空气成小冰晶.自然降雪是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成微

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变成雪花飘落大地.(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14.(2021•湖北襄阳)小明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二100

(1)在给烧杯内的水加热过程中,当水温如图所示后,继续加热水温不再升高,说明当时当地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2)当停止加热后,发现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水要保持沸腾状态需要。

15.(2021惠州模拟)⑴图中的物体长度是cm.

(2)如上表显示应读为s.

(3)温度计的示数是°C,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有以下几个步骤,请按照正确的顺

序:.

a.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b.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c.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d.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16.(2021云南模拟)根据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以下结论:

物质密度P∕(kgm-3)物质熔点/兆依标准大气压下)物质沸点/。C住标准大气压下)

煤油0.8×IO3铜1083酒精78.5

纯水1.0×IO3固体水银-38.8水100

铜8.9XIO3铅328水银357

铝2.7×IO3锡232乙醛35

(1)用来熔化铅的容器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铜制成.

⑵测量沸水的温度,应该使用温度计.(选填“酒精”或“水银”)

(3)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铝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

17.(2022营口)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选填“A”、"B”或"C”)的位置.为使冰块均匀受热,应选用.(选填“大

冰块”或“碎冰”)进行实验.

(2)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冰的温度为七.

(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第6min,处于(选填

“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温度____;冰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

晶体”);0〜4min升温比8~12min升温快的原因是.

18.(2021淄博模拟)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甲乙丙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

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该物质是(填“晶体”

或“非晶体”).

19.(2021毕节模拟)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象。

52温度/11

50

48

46

44

■42

40

≡O2681012时间/min

甲乙

(1)分析图象可知海波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2)从图象中发现海波熔化时间过短,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延长海波熔化时间的是(填序号)。

①增加试管中海波的质量

②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

③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

④撤掉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

20.(2021秋•江西上饶)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将质量相等的A、B两种固体物

质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再将两个试管同时放入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如图甲所示,图乙和图丙

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A、B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图甲中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是(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某时刻右侧温度计的示数

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2)由图乙和图丙可知,一定属于晶体的是(选填"A”或"B”)物质,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选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3)由图丙可知,B物质熔化过程所用时间为分钟,在第6分钟B物质处于态(选填“固”、

“液”或“固液共存”);

(4)已知A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B液体的沸点等于水的沸点,继续给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并持续

一段时间,在水沸腾过程中,试管(选填"A"、"B”或"A”和“B”)内的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