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1月期末历史调研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1月期末历史调研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1月期末历史调研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1月期末历史调研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1月期末历史调研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

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40分)

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

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

了西方仍然失败。”这里“遭遇的极大困难”准确的说法是()

A.闭关锁国局面被西方殖民者打破B.辛亥革命失败袁世凯窃国复独裁

C.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D.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摇尾成鹰犬

2.清政府忙于对付外来殖民者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造成了北方边疆防备空虚。口口乘虚而入,

1858年5月,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I860年又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占了,成为第二次鸦

片战争期间最大的获利者。“口口”应是()

A.英国B.俄国C.美国D.法国

3.“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

为“民族功臣”的历史依据是()

A.平定嘎尔丹,巩固漠北B.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C.痛击阿古柏,收复D.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为了缅怀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A.邓世昌B.丁汝昌C.左宝贵D.关天培

5.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

A.陈独秀B.孙中山C.毛泽东D.周恩来

6.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

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B.洋务运动C.公车上书D.虎门销烟

7.“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材料节

选自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这部重要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

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8.“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

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

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D.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9.《百年中国》的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

全新时代的开始。”上述说法是因为1921年()

A.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B.中国共产党诞生

C.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D.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10.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他是出现在

《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

是因为发生了()

A.戊戌政变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

11.标语和口号映射着历史发展的脚步。下列口号和标语按照相关事件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序

正确的是

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①③④

12.据统计,长征途中,“红军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近40余座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

的雪山就有20余座……大约每前进3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这些数据最能说明红军身上

具有()

A.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B.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勇气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D.独立自主,民主团结的优良作风

13.2022年9月3日,全国各地举行多种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利77周年,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华北事变

14.抗战老兵杨再和老人回忆一次战役时说:“命我军赶赴徐州听命。车抵徐州车站,五战区

长官李宗仁派车来接……部分行至车辐山下车,我师王铭章旅失去联络,……遭遇敌军伏击,

伤亡颇大。”该战役的重要意义是()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

C.标志着日军速亡中国战略的破产,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D.提高了新四军和共产党的威望,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5.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A.瑞金B.重庆C.延安D.西柏坡

16.1940年9月6日《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

战……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颇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社评中“大

规模的运动战”是()

A.平型关大捷B.徐州会战C.百团大战D.孟良圃战役

17.解放战争时期,有民谣唱到:“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

个亲骨肉送到战场上。”下列史实中,促使民谣中场景出现的是()

A.三民主义的提出B.《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C.土地改革的进行D.实行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18.面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先后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

重点进攻,之后展开战略反攻。标志着人民人民子弟兵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D.平津战役

19.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大勇壮军魂。’双十协议,应运生,中华人民

主浮沉”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武汉会战B.解放南京C.淮海战役D.重庆谈判

20.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较大变化,观察如表,分析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出

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

1913年689家33亿27万多

1920年1795家50亿55万多

A.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获取大量外来企业的投资

C.民族企业结构调整与生产方式的改革D.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

二、综合题(共20分)

21.(本题10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不断奋勇争先、救

亡图存,直到1949年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鼓舞了华夏儿女满怀信

心、携手向前续写新华章、建功新时代、创造新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和战前完全一样,麻木

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

洋不可。

—蒋廷赧《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甲午一战带来的屈辱越是沉重,国人对于日本自强成功的领会也就越为深刻。于

是强敌变成了榜样……这一事实非常雄辩地为西学致强的实效作了证明。一陈

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这个国家的政府已经腐败透顶,只有革命才能提供救世良方……1911年10月10

日,汉口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尽管缺乏配合,革命运

动仍迅速席卷全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少数人”有哪些代表人物?(列举一人)“学西洋”具体指什么运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甲午一战”失败后中国人追求“西学致强”是指哪一历史事

件?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兵变”是什么事件?

(4)材料三事件之后,一些先进中国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5)综合以上,分析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对西方的学习上,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22.(本题10分)中国共产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其历史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的智慧

和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

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改

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这次会议是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

而召开的。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

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一一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第三册》

材料四1945年4月……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选编自人教版《中国历

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五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华北人民甚

至喊出了“人民子弟兵打到了哪里,我们就支援哪里!”的口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中建筑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地点在哪里?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会”指的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上确立了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