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词语》_第1页
2022年中考语文《词语》_第2页
2022年中考语文《词语》_第3页
2022年中考语文《词语》_第4页
2022年中考语文《词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一)词语理解

1、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情不自

攀地欢叫着。(鸟儿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B.舞!舞!舞!狂野的铜梁龙,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让人叹为观止。

〔赞美舞动的铜梁龙美到了极点。)

C.家的味道就像妈妈亲手包的大汤圆,热气腾腾,用竹筷轻轻一挑,那浓稠的黑芝麻

糖汁就迫不或待地涌出面皮,添上一口,暖透心田。〔形容黑芝麻糖汁急速地往外涌。)

D.李灵同学自出心裁设计制作的“救护衣〃,在救助伤员时发挥了较大作用,受到医

护人员的赞赏,展现了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己用心裁剪。)

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专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物物’和“软削〃。

〔格物:探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爽曼恪尽职恪尽职守:谨慎认真

地做好本职工作)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啰为磔也〔叹为观止:看着令

人叹气,不想再看下去了)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双双不傕地汲取知识。(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3、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以下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读汪曾祺的作品,我们总能从他平实朴素的语言中品_______〔味、位)出宁静淡雅

的意韵。

“味〃有“区分、体会〃的意思,“位〃有“所在之地〃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味〃。

B.朵朵白云飘浮在空中,它们聚(笼、拢)在一起,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便形成

雨,洒向人间,滋润大地。

“笼”有"遮盖〃的意思,“拢〃有”凑起〃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拢”。

C.被贬后的苏东坡依然有赏清风皓月、饮美酒佳茗的闲情逸_____〔至、致),足见他

心胸的开朗、豁达。

“至〃有"极、最'’的意思,“致〃有“情趣〃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至”。

D.男排主教练坦言,在这次预选赛上,男排只有破____〔斧、釜)沉舟,才有可能冲

出重围。

"斧‘'指‘‘斧子",”釜〃是“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横线处应填“釜”。

4.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为哪一项〔〕

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部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B.她以这次太空飞行作为鼓励我们向未来冲击的教例,孜孜不彳言也讲述给我们。

(屡次、不知疲倦)

C.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屈辱辛苦地工作)

D.因为旅鼠的视力很差,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的东西。

(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词语运用

5.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温家宝在会见安南特使时指出:总务之后是保障叙利亚平民的生命平安,各方要立即

停止暴力行动。

B.近年来,随着华裔青年林书豪奇迹般地强举美国篮坛,华裔“虎妈式〃教育再次成为

社会热议焦点。

C.2021年预期房价将有所回落,但总体降幅不会很大,人们希望的7那即■的情景是

不会出现的。

D.中方再次敦促菲律宾切实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停止一切那畔,拿出诚意与中方进行

认真的外交对话。

6、以下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堪称有山/水,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腹懑承领,表示赞同。

C.小李沉溺于网络游戏,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他却不哒为终我行我素。

D.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木机管摩,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

7.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适宜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读书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人格的修炼,内心的历练。所以,爱读书的人,说话有⑴.

掷地有声;为人有有),豁达淡泊;生命有(3),深远厚重。恰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天下

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⑴▲⑵▲⑶▲

8、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有些地方为增产粮食而盲目毁林开荒,结果事与图逮,不仅粮食没增产,还破坏了生态

环境。(适得其反)

B.当我国体操健儿在奥运会中取得男子团体冠军的那一刻,鸟巢内爆发出震耳欲拿的欢呼

声。(振聋发耳贵)

C.单位给我俩各派重任,我和他在车站挥手辞别,然后就分道扬符各奔东西了。〔南辕

北辙)

D.梭罗的文章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内容,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至咽丁归。〔独

占鳌头)

9.以下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他望着八百里沂蒙起伏的群山,文思泉涌,一首《沂蒙颂》了气呵成。

B.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也不雅,浪费了不少珍贵的青春时光。

C.得到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她勇敢地走向赛场,成为当天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真实相得

章彰啊。

D.教语文的王老师讲课幽默幽默,同学们常常召俊不攀,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io.以下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怆学的一组是o

①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_______。

②4月14日在美国南加大校园附近遇害的中国留学生的家人抵达洛杉矶,中国使领馆

校方、警方等做好安抚家属、加紧侦破此案的工作。

③3D版《泰坦尼克号》首周票房收入便达四亿元人民币,登顶2021年上半年国内票房

冠军宝座____________O

A.管辖催促指日可待B.管制监督屈指可数

C.管制催促屈指可数D.管辖监督指日可待

二、填空题

11.请在下边的方框里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___属意思:____________B____满全球意思:___________

12.取括号里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A二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少年刘伟的双臂,当别人的不光叹息他生命的悲哀,他

依然—(执拗顽固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2)三秦大地,―〔五光十色水光山色五彩纷呈),相得益彰:陕南山青水绿,

风景如画;陕北黄土悠远,浑厚质朴;关中风光秀丽,气象万千。

13.阅读以下文段,从画线的短语中,找出与例如结构相同的短语各一个,按要求填在表格

内。

黄岩岛,是中国中沙群岛中唯一①露出水面的。礁.位于北纬15°07,,东经117°

51',距中沙环礁约160海里。黄岩岛是中国②固有领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

施行政管辖。中国对黄岩岛的领土主权③拥有充分法理依据:④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

并将其列入中国幅员,⑤实施主权管辖;中国一直对黄岩岛进行长期⑥开发和利用。黄岩岛

以东是幽深的马尼拉海沟,这是中国中沙群岛与菲律宾群岛的⑦自然地理分界O

例如同类结构短语〔填序号)

A.树绕村庄

B.世外桃源

C.发射飞船

三、综合题

14、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尚格小学是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学生们的课间活动是拎着锄头剪刀上山割菌草,因为

他们有一个另城里孩子们羡慕不已的生物园:一块菌草培育基地、六方葱[yu]的菜园和

十二窝[A]的小白兔。菌草基地是农林大学的教授为学校的生物园量身定做。菌草长势快,

是特别培植的新品种。刚割的菌草不能直接喂,要摊开晾干,不然兔宝宝吃了会拉肚子。菌

草还可以绞成粉末,,用来培育平菇和金针菇,当看到纤嫩的茵菇从这些粉末中地冒

出来的时候,同学们都兴奋得何不拢嘴:"真神奇啊"

⑴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葱yCi〔)晾()干

⑵从下面(A)(B)两组词语中各鹿一个最恰当的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Z定神闲(探头探脑

A<BI

、憨态可掬[挤眉弄眼

15、请从以下提供的词语中选用至少三个词N写一段描绘课堂情景的话,要求句子通顺,语

意完整,符合情理,字数在40~60之间。(4分)

兴致盎然对答如流味同嚼蜡充耳不闻昏昏欲睡渊博惬意烦躁

答案:专题三

1、D解析:“自出心裁”应理解为:处于自身的创意和裁断。2、C3、C

4.D解析:“鼠目寸光”常形容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从词的感情色彩看属贬义词,而D

项是对旅鼠的正常介绍,不带感情色彩,不合语境,应选D。

5、C6、B解析:“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决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看属贬义词,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7、11)B(2)C(3)A解析:“质量”常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分量〃比喻价值、

作用、对判断有影响的力量;“雅量”指宽宏的气度,多指认的心胸宽阔。据此可以判断选择答

案。

8、A解析:B项中“震耳欲聋'’指声音特别大,特别吵。而“振聋发耳贵〃虽然也是指声音

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但它常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假设替换那么改变句义;C项中“分道扬镰”比喻目标兴趣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属中性词。而“南辕北辙〃是指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含贬义,

故不能替换;D项中“独树一帜’’指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独占

鳌头〃比喻那些在各个领域获得第一名的人。所以“独树一帜〃更符合语境。

9、C解析:A“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本句中是一方帮助另一

方,使其取得成功。

10、A解析:管辖:管理统辖。管制:强制性管理。催促:监督并催促。监督:严密注

视并催促。指日可待:形容不久就可以实现。屈指可数:弯弯手指头就可以数清楚。

二、11、眷:亲属,家属;誉:名誉,荣誉

12、固执水光山色

13.A.④B.②或⑦C.③或⑤

三、14、(1)郁

[2)A憨厚可掬B探头探脑

15、例如:在课堂上,老师讲得生动有趣,展现了她那唧勺知识,我们听得当寒承终对于

老师的问题,我们都能对等如流。第一专题

〔一)指出以下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义:。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通〔〕,义:。

3、便要还家。通。,义::0

4、食之不能尽其材。通。,义:。。通。,义:。

5、才美不外见。通。,义:。

6、其真无马邪。通。,义:。

7、四支僵劲不能动。通。,义:。

8、.荡胸生曾云。通。,义:。

9、卜者知其指意。通。,义:0

10、矜、寡、孤、独、废疾者。通。,义:〔)

(二)1、以下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妻于邑人来此绝境。

不,虽不能察,必以情。

C.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旗律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2、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捡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检地耳(《唐雎不辱使命》)

B.走马观花夸父与日逐本〔《夸父逐日》)

伐伐无道,速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陈涉世家》)

D.举世无双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以下句中的加点词,不是两个词的一项为哪一项()

可以己乎?〔《鱼,我所欲也》)

B.虽举,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旭方七百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4、以下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亡入胡。(《塞翁失马》)

B.欲得饮,饮于河、渭。(《夸父逐日》)

C.里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星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5、以下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辱谢,遂许先帝以驱驰。〔感谢:因对方好意或帮助而对其产生好感。)

秋也。〔秋:季节。)

痢恨于桓灵也。〔痛恨:十分憎恨。)

里学。〔卑劣:身份卑微,出身鄙野。)

6、以下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私:偏爱。)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闻焉?[《曹刿论战》)〔间:参与。)

C.一箪食,一旦羹。(《鱼,我所欲也》)(豆:一种粮食作物。)

D.星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马说》)1是:这。)

7、以下句中黑体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怀怒未发,佐衩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休:桔祥。)

量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景:日光。)

作X以记之。〔《岳阳楼记》)(作文:文章。)

等不可得。〔《马说》)【等:等同。)

8、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为哪一项()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B.率妻子邑人来此挚填。[《桃花源记》)

C.蒋氏大戚,汪然出涉。〔《捕蛇者说》)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9、以下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惟危楼一座,琪援霄汉。[《山市》)

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D.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

10、指出以下加点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①将军宜枉驾廖之。(《隆中对》)〔〕

②盾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

③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

④小大之不,虽不能察。[《曹刿论战》)()

⑤微斯人,吾谁与归。1《岳阳楼记》)【)

【三)一词多义

1、安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安

②衣食所安,弗敢加也,必以分人安

③风雨不动安如山安

2、毕

①突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毕

②吾与汝毕力平险毕

3、比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比

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比

4、诚

①帝感其

诚诚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

③此诚危急存亡制秋也诚

5、池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池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池

6、曾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

②曾益其所不能曾

7、从

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从

②小惠未褊,民弗从也从

8道

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缺乏为外人道也

③会天大雨,道不

④策之,不以其道

⑤以浴t取善道,查纳雅言

9、达

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②不求闻达于诸侯

10、当

①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②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③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四)词类活用

指出以下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佣者笑而应曰:“假设为佣耕,何富贵也”活用为—,解释为

(2)以光先帝遗德活用为—,解释为。

(3)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活用为—,解释为。

(4)京中有善口技者活用为—,解释为—

(5)粪土当年万户侯活用为—,解释为o

(6)狼不敢前《狼》活用为—,解释为=

(7)渔人甚异之。活用为—,解释为o

(8)稍稍宾客其父活用为,解释为o

9、父利其然也活用为—,解释为o

(10)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活用为,解释为。

(五)文言句式

1、说说以下各句是不是判断句。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②珠可历历数也。

③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④是进亦忧,退亦忧。

2.判断以下各句的句式。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②始知为人情所患。()

③夫战,勇气也。()

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⑤何陋之有

3.填出下面句子的省略成分。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区分以下句子各属于哪种句式。

a.判断句b.省略句c.倒装句d.小被动句

(1)舜发于吠亩之中。()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4)子何恃而往()

5、选出以下句子中古汉语句式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望之蔚然深秀者,琅哪也。

C.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D.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6、以下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省略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试补出以下括号中省略的局部。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

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8.翻译以下句子并指出其结构形式。

⑴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

⑵微斯人,吾谁与归?()

⑶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⑷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王曰:'何坐’?〃句式一样的是〔)

A.一狼洞其中B.甚矣,汝之不惠

C.为乡里所患D.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10.“那么〃表示判断的一项为哪一项(

(六)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陈涉世家〔节选)

司马迁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

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

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

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

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曾鱼腹中。卒买鱼烹

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

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

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

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1.以下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陈胜、吴广喜,容鬼畲无与为乐者

B.今亡亦死善而果大亡其财

C.扶凉以数谏故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又闻吝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中间力在崩倒之声

2.用现代疯语表述以下句子

①等死,死国可乎?

②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3.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表达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

对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表达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

杰出才能。

B.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

了得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

C.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根底。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令徒属,

为坛而盟。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

D.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4.起义能顺利进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胜的才能。他有哪几个方面的

才能?请简要作答。

(七)文言文阅读

东方朔救乳母

葛洪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日:“帝忍而愎②,旁人言

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其言。朔在帝侧

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

乃凄然愍③之,即敕免罪。

【选自《西京杂记》,略有改动)

【注释】①申宪:依法惩办。申,按照。宪,法律。②愎bi:固执任性。③愍min:

哀怜。

1.以下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但屡顾帝(回头看)三题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B.帝虽才雄心召〔容忍)然胡不导乎(停止)

C.至假设春和量明(日光)相争而去(丢下,舍弃)

D.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窥谷忘反(通"返”)

2.以下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根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告之于帝

B.旁人言之何陋书有

C.我当设奇沙激之无从致书以观

D.乃凄然愍之乃不知有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

4.内容把握。

(1)选文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请细读选文,摘录文中词语填空。

开端:乳母—开展:乳母一高潮:东方设奇结局:武帝赦免

(2)东方朔言“我当设奇以激之〃,你认为他的计策“奇”在何处?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答复1〜5题。

〔一〕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假设脱笼之

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

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a管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

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1.用朱自清《春》中的句子描述加线句子所写的景物。

2.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是什么?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

我辈作文,必几经删润®,而后文成。闻欧阳文忠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

宦②至将相,富贵归故土。”再四改订,最后乃添两"而"字。作《醉翁亭记》,原稿处有

数十字。粘之卧内,到后来又只得"环滁皆山也”五字。其平生为文,皆是如此,甚至有不

存原稿一字者。近闻吾乡朱梅匿)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金去十余字。

旬日以后,至万无可去,而后脱稿®示人。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

①删润:删改和润色。②仕宦:指做官。③朱梅崖:清代进士。④辄:总是。⑤脱稿:

〔著作〕写完

3.以下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句:富贵而归故土

画前陈者[《醉翁亭记》〕

加去〔《小石潭记》)

加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则不能通其意〔《马说》)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目熟视,辄去十余字。

5.“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一句中的“法”具体指什么?

答案:专题十二

〔一〕1.奇通“又",意思还有一些

2、已通以,以后

3、要通“邀”,邀请。

4、材通才,才能

5、见通现,显露

6、邪,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7、支:通“肢”四肢的意思。

8、曾通"层",层层叠叠。

9、指:通“旨〃,意图

(二)1、D解析:A句中“妻子〃指妻子和儿女。B句中"狱"是“案件〃,今指监狱。

C句中“布衣”原是指所穿的衣服的质地,后指穿布衣服的人,即平民;现在专指布的质地,

用布做的衣服。D句中的“徜徉〃意思没变。因此答案为D。

2、Do解析:A项抢,古义:碰、触。B项走,古义:跑。C项诛,古义:责讨。D项意义不

同,前者是“推举”,后者是“全〃。

3、A解析:A项古今义相同,是一个词。B项古今义不同,是两个词,解释为“虽然

这样〃。C项古今义不同,也是两个词,解释为“中间夹杂”。D项古今义不同,也是两个

词,解释为“此地方圆〃。

4、D解析:A项亡,古义:逃亡;今义:死亡。B项河,古义专门指黄河;今义是天然

的或人工的大水道。C项虽,古义是即使;今义是虽然。D项是,古今义相同,都是判断词。

5、D解析:A项感谢,内心的感动,激发。侧重于内心。B项秋:古义是时、时候。C项痛

恨:惋惜、遗憾。

6、C解析:豆的古义是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A、B、D三项都对。

7、C解析:作文,此指写文章,是两个词。A、B、D三项都对。

8、D解析:“牺牲〃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属中性词;现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

献身,变成了褒义词。

9、C解析:A项古今义不同,古义指一直连接到;今义指不经过中间事物。B项古今义不同,

古义为扩大;今义为开业。C项古今义相同,都解释为“认为”。D项古今义不同,古义:

到了,是两个词,“至”是动词,"于”是介词;今义常用来表示另提一事。

10、①顾:古义是拜访;今义为照顾、回忆。②居:古义作“经过”讲;今义一般作“居住〃

讲。③但:古义是“只〃;今义是表转折的连词。④狱:此指案件;今义是监狱。⑤微:无、

没有;今义为微小、细微。

【三)1、①怎么②养③安稳

2、①全,都②完、尽

3、①靠近②等到

4、①诚心②果真③实在

5、①护城河②水池

6、①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②通增,增加

7、①跟从②服从

8、①道义②说③道路④方法⑤道理

9、①到达②威望

10、①对着②正当③应当④要,将要,快要

(四)(1)笑:动词活用做状语,解释为“笑着〃。

(2)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发扬光大〃。

(3)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解释为“使……生气发怒〃。

(4)善:形容词活用做动词,解释为“擅长”。

(5)粪土:名词的意动用法,解释为“认为……是粪土"。

(6)前:上前名词用作动词。

(7)异:对此感到惊讶意动用法。

(8)宾客:以其父为宾客意动用法。

9、禾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意动用法。

(10)箕畚:用箕畚名词作状语。

(五)1、答案与解析:第1句可翻译为: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这里“者〃

只表提顿,不表判断。第2句可翻译为: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也〃在这里是助词,

表肯定语气,可不译出。这两句虽然有“者〃、”也”等标记,但都不是判断句。第3句可

翻译为: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第4句可翻译为: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

也担忧。在古汉语中,特别是先秦时代很少用"是"字表示判断,在句中用了“是〃字,大

多数是把它作为代词使用的。第4句的“是〃在这里就是指代前句的“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

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如果稍不注意,解释成判断词的“是",好似句子也通顺,

那就错了。所以,这两句也不是判断句。

2、答案与解析:第1句“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这句话有作为判断句的语言标志

“……者……也〃,所以是判断句。第2句”始知为人情所患"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