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垓下之围-图文_第1页
项羽本纪·垓下之围-图文_第2页
项羽本纪·垓下之围-图文_第3页
项羽本纪·垓下之围-图文_第4页
项羽本纪·垓下之围-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羽本纪·垓下之围_图文.ppt一、司马迁二、《史记》三、《项羽本纪》四、《垓下之围》五、后世众家的评论

司马迁

1、司马迁的家世与家庭

司马迁(前145—前87年),字子长,生于龙门(陕西韩城县)芝川镇。祖父司马喜,是有爵无官的五大夫。司马迁十岁以前,“耕牧河山之阳”,十岁随父亲司马谈移居京师长安,“年十岁则诵古文”,向孔安国学《尚书》、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他的一生,据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推断,当是“与武帝相始终”。司马迁的先代“世典周史”,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曾任太史令,他写过《论六家要旨》,曾想修著一部史书。但未能如愿,临死时,就将这一理想留给了司马迁,他在遗嘱中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矣。”司马迁流着眼泪对父亲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太史公自序》)。司马谈死后三年,司马迁为太史令,开始搜集材料。武帝太初元年,着手起草《史记》。

《汉书·艺文志》:“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实秘府。”刘歆《七略》“孝武皇帝敕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山。”而且按照当时的制度,“天下遗闻古事靡不毕集于太史公”。即都掌握在史官的手里,这就为编纂大规模的历史著作准备了极其便利的条件。2、青、中年时期的漫游第一次:青年时期漫游

二十而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史记·太史公自序》)第二次:奉使随征巴蜀以南

司马迁回到长安后不久,便入仕做了郎中,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入仕后,奉武帝之命,奉使随征巴蜀以南,抵达邛(四川邛崃)、笮(四川汉源)、西南一带。这一带属少数民族居住区,司马迁随着出征的军队,考察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收集资料,第三次:随武帝进行“封禅”大典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从长安出发,东行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司马迁作为皇帝的随从,一路追随武帝到泰山。封禅之后,他又从武帝“帅师巡边”,出长城、北登单于台(呼和浩特附近),又东至碣石(昌黎)、辽西(辽宁义县西),考察了中国北部、东北部许多地区的情况。3、遭李陵之祸

司马迁38岁时做了太史令,42岁时,武帝下令实行太初历,即改秦历为夏历。司马迁认为这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便在这一年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前99年)发生了李陵出击匈奴被俘投降的事件,天汉三年,遭受宫刑。征和元年(前93年)遇赦出狱。出狱后担任中书令(相当于皇帝的近身秘书)。

《史记》《史记》是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为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史记》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52万余字。

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世家: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列传:历代有影响的人物传记(少数列传是外国史和少数民族史)

太史:三代(夏、商、周)为史官及历官之长。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是政府中很重要的一名官员。后来职位渐低,秦朝称太史令,汉朝属太常,掌天文历法。司马迁的官职即为太史,在《史记》中的作者评述多以“太史公曰”的句子起始,所以太史一词有时也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参之太史”)。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因此又称翰林为太史。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国的大臣崔抒弑其君齐庄公,齐太史秉笔直书:“崔抒弑其君。”崔抒就杀了齐太史。“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史记》中的许多人物形象寄托着司马迁自己人生的感慨:李广:悲其数奇而不遇;屈原、贾生忠而被谤、信而见疑,痛苦流涕而长太息;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荆轲为知己者死、朱家等之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都寄托了自己的感慨。茅坤(明):“读游侠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谊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遗世,读李广传即欲立斗,读石建传即欲俯躬,读信陵,平原君传即欲养士。”(《茅鹿门先生文集》卷一《与蔡白石太守论文书》)《史记》1.《史记》通过为人物作传记的方式,形象地表现了时代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2.《史记》追求历史真实的“实录”精神。班固:“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3.《史记》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思想倾向性。后人之论

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而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固之配迁,亦其宜矣。《史》《汉》之文,皆天地间之奇文章也。……虽然,马之于班,俱得天才之厚,而其发为文章,固自相悬殊。杨万里尝比马为太白,班为少陵,盖一则如仙翁剑客,一则雅士骚人也。郑鹤声《史汉研究》

“迁、固两体之区别,在历史观念上尤有绝大之意义焉,《史记》以社会全体为史的中枢,故不失为国民的历史;《班书》以下,则以帝室为史的中枢,自是历史乃变为帝王家谱矣。”(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迁喜杂说,不顾道所可否;固贵谀伪,贱死义。”(苏洵《苏老泉先生全集》卷9)

《项羽本纪》1.《项羽本纪》是《史记》人物传记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它记叙了项羽由少年时期到起义,由起义灭秦到楚汉争斗,直至乌江自刎的一生经历。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位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的形象。形象中透视着作者的赞美、同情、哀惋之情。这是一曲英雄的颂歌与哀歌。2.《项羽本纪》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一、吴中起事。二、杀宋救赵。(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三、鸿门宴。四、楚汉之争。五、垓下之围。

京剧脸谱:项羽

项羽是黑色花三块瓦脸,寿字立眉和如斗星目掩盖不了眉宇间的愁肠百结。脸谱带有哭相,同时又表现出超凡脱俗的伟力和气质。这个脸谱典型地诠释了项羽的形象—悲剧英雄。垓下之围(一)项羽性格特点.

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惊而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1、垓下之围(动作)——心理脆弱、多情善感

汉兵已略地,

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和项王歌

虞姬

2、东城快战(行动)——勇武、自负

三次行动项羽的表现汉军的情况第一次大呼驰下斩将皆披靡第二次瞋目叱之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第三次驰斩都尉杀数十百人3、乌江自刎(语言)——天命思想、知耻重义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乌江拒渡,赠马亭长;赐头故人,自刎而死(二)对项羽之评价太史公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三)司马迁的写人手法:1、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展现人物多方面的性格特征。

“言语呕呕”与“喑噁叱咤”,“恭敬慈爱”与“僄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在羽一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史记会注考证》2、选择重大的历史事件来展现人物的生平事迹。3、利用尖锐的矛盾冲突来反映人物的主要性格。

4、过“互见”的手法来塑造人物的完整形象。李笠《史记订补·叙例》:“史臣叙事,有缺于本传而详于他传者,是曰‘互见’。史公则以属辞比事而互见焉。以避讳与嫉恶,不敢明言其非,不忍隐蔽其事,而互见焉。《游侠传》不详朱家之事,而述于《季布传》;《高祖纪》不言过鲁祀孔子,而著之《孔子世家》,此皆引物连类而举遗漏者也。《封禅书》盛推鬼神之异,而《大宛传》云:‘张骞通大夏,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又云:‘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高祖纪》谓高祖豁达大度,而《佞幸传》云:‘汉兴,高祖至暴抗也。’此皆恐犯忌讳,以杂见错出而见正论也。5、通过典型化的细节和个性化的语言来展现人物风采吴见思《史记论文》:“‘可奈何’、‘奈若何’,若无意义,乃一腔愤怒,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钱钟书《管锥编》:“马迁行文,深得累叠之妙,如本篇末写项羽‘自度不能脱’,一则曰‘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再则曰‘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三则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心已死而意犹未平,认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