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教材_第1页
第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教材_第2页
第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教材_第3页
第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教材_第4页
第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规划与管理Environmental

Planning&Management

1972年6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次召开的关于环境问题的全球大会,是一次影响意义深远的大会,后人为了纪念这次大会,把每年的6月5号定为世界环境日,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在《人类环境宣言》中提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提出了环境管理的原则,包括指定适当的国家机关管理环境资源;应用科学和技术控制环境恶化和解决环境问题;开展环境教育和发展环境科学研究;确保各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效和有力的协调作用等。

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1.1

环境管理的含义环境管理的提出

1974年,在墨西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召开的资源利用、环境与发展战略方针专题讨论会上形成了三点共识:(1)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得到满足;(3)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即环境管理。(2)要发展以满足需要,但又不能超出生物圈的容许极限;

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环境科学大辞典》从广义上讲,环境管理是指在环境容量的允许下,以环境科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教育的和行政的手段,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从狭义上讲,环境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的环境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施加给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性影响进行调节和控制,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叶文虎《环境管理学》(高教出版社,2000)环境管理是“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也就是说,环境管理是人类有意识的自我约束,这种约束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教育的、科技的等手段来进行,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内容。”

朱庚申《环境管理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其中,管理手段包括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五个手段,人类行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种基本行为。”

1.环境与管理的基本概念1974年,美国学者G.H.休威尔编写的《环境管理》1987年,多诺尔在《环境管理专业实践》库克(Cooke)等在其《环境管理中的地形学》(1990)中采用类定义1987年,刘天齐主编的《环境技术与管理工程概论》1992年赖斯对管理的定义环境管理的含义第一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第二动用各种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第三环境管理是跨学科领域的新兴综合学科。第四环境管理和任何管理活动一样,也是一个动态过程。第五环境管理需要各国采取协调合作的行动。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要比较全面地理解环境管理的含义,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它的功能和作用表现在:①环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活动空间(水、气、生物);②环境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各种自然资源;③环境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废物提供了弃置消纳的场所。环境科学环境基础科学环境社会学环境技术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生态学医学地质学控制学工程学功效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作为学科的环境管理学,由理论基础(管理社会学、管理心理学、系统理论)、专业基础(环境法学、环境规划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监理)、技术基础(环境预测、决策、工程、监测技术、环境信息管理)三部分构成。

所以环境管理学具有交叉性、复杂性、新兴的三大特点,以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环境管理、体制、战略、环保政策、环保对策为研究内容。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在《人类环境会议宣言》中明确指出“合理的计划是协调发展的需要和保护与改善环境的需要相一致的”,“人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须加以规划”、“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取得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最大利益”,“必须委托适当的国家机关对国家的环境资源进行规划、管理或监督,以期提高环境质量”。1979年12月提出了环境保护法,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区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定环境保护规划,经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也就是说,我国从70年代初开始提出要实施环境规划。环境规划的提出

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环境规划的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1.2环境规划的含义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差别1、时空关系上,环境规划侧重于未来的规划,环境管理注重于现实的管理;2、他们分属于不同于不同的学科。

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1)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2)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3)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环境法学,环境生态学,系统工程,环境经济学,环境伦理学等等1.2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的和任务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两个层次上的原因:一是思想观念层次上的;一是社会行为层次上的。环境规划和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至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决策、计划和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并以制度、法律、体制和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创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

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传统观念理想观念发展观追求GDP绿色GDP伦理道德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间价值观环境无价环境有价、生态有价科学观分析的综合的、整体的消费观奢侈型节约型、环保型具体而言就是要创建新的生产方式(粗放型集约型)、新的消费方式【传统消费绿色(朴素、清洁)消费】、新的社会行为准则(环境伦理、生态文明)和新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项长期的根本的任务。文化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只有转变了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环境问题。

(二)环境规划和管理的任务

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政府行为是总的国家的管理行为,诸如制定政策、法律、法令、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等;市场行为是指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生产者个人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公众行为则是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消费、休闲和旅游等方面的行为。这三种行为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①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行为体系的调整

人类行为按行为主体可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

a.政府行为:具主导性,因为政府通过法律、规章约束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

b.市场行为:主要表现为企业行为,企业经营战略上,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涵盖三个层面:经济目标(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社会目标(满足公众个人的高层次需求)及环境目标(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企业在组织形式上建立环保机构,汇同企业的生产、流通、销售、财务部门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行为贯彻到企业的内外。

c.公众行为:公众消费行为的调整(减少对包装物的消费、消费时首先选择对环境无害且有环境标志的绿色产品,拒绝一次性消费、重复利用)。

不良行为理想行为政府行为环保投入不足充足的环境预算轻视环境公共责任重视政府的环境公共责任轻视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行为污染环境清洁生产和零排放资源高消耗循环经济模式环境和社会责任关注企业形象和责任公众行为随意丢弃垃圾垃圾分类收集资源浪费节约资源模式环境积极参与环保

②环境文化的建设: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思想意识文化、制度文化等。文化具有传承性、时代性、继承性、民族性。

环境管理的两项任务是相互联系的,环境文化的建设是高层次的、长期的任务;行为体系的调整可促进环境文化的建设。二者不可偏废。以环境文化建设为目标,以行为体系调整为手段,构建新型的绿色文明社会。

(三)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作用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实施环境政策、法规和制度的主要途径4.实现以较小的投资获取较佳的环境效益

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廿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末: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廿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廿世纪90年代初-至今,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为主要管理手段。

与之相适应,环境管理领域的探索也不断拓展和加深。如LAC、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提出和实行,有力的促进了环管的发展。

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末)

“先污染,后治理”的管理思想1962,《寂静的春天》

——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八大公害事件

——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20世纪50年代以前)没有必要的环境管理最初的单项治理阶段;考虑污染的控制,利用各种手段限制排污

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从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

“外部性成本内在化”的管理思想1972,《增长的极限》

——引起世界反响的“严肃忧虑”1972,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正式挑战

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于八大公害和《增长的极限》唤起了世人的环境意识,引发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第一次认识高潮。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在全球环境保护发展史上树立起第一个路标;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全球性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和《我们共同的未来》,引发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第二次认识高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球环境保护发展史上树立起第二个路标;21世纪初,人类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日见明显以及《联合国千年宣言》,引发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第三次认识高潮。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召开,以“人类、地球及繁荣”为主题,对未来2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制定《执行计划》,在全球环境保护发展史上树立起第三个路标。可持续发展的由来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典故:“网开三面”、“里革断罟”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管仲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秦律·田律》

:“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与天地相参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

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保护怀孕和产卵期的鸟兽以利“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的法令。孟子曾经批评过“竭泽而渔”齐国名相管仲也曾经指出,"童山竭泽者,君智不足也"(《管子·国准》)1975年,在我国湖北云梦的秦墓中发掘出一批竹简,其上记载的《田律》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法律,其中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复月,毋敢业革为灰,取生荔,毋…毒鱼鳖,置肼罔,到七月而纵之。”(大意是,从春季二月起,不准进山砍伐树木,不准堵塞林间水道。不到夏季,不准进山砍柴、烧草木灰。不准捕捉幼兽、幼鸟或掏鸟蛋,不准毒杀鱼鳖,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和陷阱等,这些禁令到七月才可以解除。)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1802年)、李嘉图(1817年)和穆勒(1900年)等,他们也较早地在著作中提出过人类消费的物质限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2、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全球的觉醒——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一、第一个路标――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本世纪50~60年代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引起了西方工业国家的人民对公害的强烈不满,促使一批科学家积极参与环境问题的研究,发表了许多报告和著作,形成了有代表性的观点和学派,并对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由58个国家152位成员组成的通讯顾问委员会为会议提供的一份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2)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宣言》将会议形成的共同看法和制定的共同原则加以总结,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初步构筑起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总体框架。

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污染类型污染源/物扩散途径/致害原因受体(人)反应/后果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12比利时马斯河谷大气污染谷地中工厂密布,烟尘、SO2排放量大河谷地形,逆温天气且有雾,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SO2、SO3和金属氧化物颗粒进入肺部深处咳嗽、呼吸短促、流泪、喉痛、恶心、呕吐、胸闷窒息;几千人中毒,60人死亡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5~10美国洛杉矶市大气污染光化学污染(二次污染)该市400万辆汽车每天耗油2500万升,排放烃类1000多t三面环山,静风,不利于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石油工业废气和汽车废气在紫外线作用下生成光化学烟雾刺激眼、喉、鼻,引起眼病和咽喉炎;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污染类型污染源/物扩散途径/致害原因受体(人)反应/后果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10美国多诺拉镇大气污染河谷内工厂密集,排放大量烟尘和SO2河谷形盆地,又遇逆温和多雾天气,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SO2、SO3和烟尘生态硫酸盐气溶胶,吸入肺部咳嗽、喉痛、胸闷、呕吐、腹泻;4天内43%的居民(6000人)患病,20人死亡伦敦烟雾事件1952.12英国伦敦市大气污染居民取暖燃煤中含硫量高,排放大量SO2和烟尘逆温天气,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SO2等在金属颗粒物催化下生成SO3、硫酸和磷酸盐,附着在烟尘上吸入肺部胸闷、咳嗽、喉痛、呕吐;5天内死亡4000人,历年共发生12起,死亡近万人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污染类型污染源/物扩散途径/致害原因受体(人)反应/后果水俣(病)事件1953~1961日本熊本县水俣镇海洋污染汞污染(二次污染)氮肥厂含汞催化剂随废水排入海湾无机汞在海水中转化甲基汞,被鱼、贝类摄入,并在鱼体内富集,当地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鱼而中毒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截至1972年有180多人患病;50多人死亡,22个婴儿生来神经受损四日事件(哮喘病)1955年以来日本四日市,并蔓延到几十个城市大气污染工厂大量排放SO2和煤尘,其中含钴、锰、钛等重金属颗粒重金属粉尘和SO2随煤尘进入肺部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患者500多人,其中36人因哮喘病死亡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污染类型污染源/物扩散途径/致害原因受体(人)反应/后果米糠油事件1968日本爱知县等23个府县食品污染多氯联苯污染米糠油生产中用多氯联苯作热载体,因管理不善,多氯联苯进入米糠油中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眼皮浮肿、多汗、全身有红丘疹,重症患者恶心呕吐、肝功能下降、肌肉疼痛、咳嗽不上,甚至死亡;患者5000多人,死亡16人,实际受害者超过1万人富山事件(骨痛病)1931~1975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并蔓延至其它七条河的流域水体污染土壤污染镉污染炼锌厂未处理的含镉废水排入河中用河水灌溉稻米,使米中也含镉,变成镉米,当地居民长期饮用被镉污染的河水和食用镉米而中毒开始时关节痛,继而神经痛和全身骨痛,最后骨骼软化萎缩、自然骨折、饮食不进、衰弱、疼痛至死;截至1968年5月确诊患者258例,甚至死亡128例,至1977年12月又死亡9例1973197819831989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同步发展方针。国家颁布的新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1979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为我国环保机构的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会议之后,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艰难起步了。首次将环境保护确定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环境保护工作战略思想的大突破、大转变,是环境管理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正式推出了新的五项环境管理制度。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起步阶段5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在环境规划与管理模式探索的过程中,我国明确地提出要开拓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其主要内涵有两个方面:在大政方针上,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宗旨,把在80年代初以来陆续提出的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等政策思想确定为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在具体制度措施上,形成了以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一套环境管理制度,促使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由一般号召走上靠制度管理的轨道。

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二个路标――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1983年,《新发展观》一书中指出新的发展观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其经济发展不仅包含数量上的变化,而且还包括收入结构的合理化、文化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其他社会福利的增进。1984年10月,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成立后,即在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下,编写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是关于人类未来的纲领性文献。报告分三个部分,共12章。《我们共同的未来》阐述了“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的总观点,并明确提出持续发展战略,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二个路标――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1992年6月3~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讨论了人类生存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人类迈入21世纪的意义最为深远的一次世界性会议。《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重申了1972年6月16日在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的观点和原则,并在认识到地球的整体和相互依存性的基础上,对加强国际合作,实行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性环境与发展问题,提出了27项原则。各国政府代表还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国际文件和公约。

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原则;该宣言进一步明确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原则;该宣言进一步重申了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该宣言还进一步强调了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实施原则。“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

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1世纪议程》议程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社会和经济方面;第三部分,为发展的资源保护和管理;第四部分,加强主要团体的作用;第五部分,实施的方法。全文共40章20余万字,论述了117个方案领域,提供了一个从现在起至21世纪的行动蓝图,涉及了与地球持续发展有关的所有领域。

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发展阶段

1992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4年8月,国家计委和国家环保局联合颁布了《环境保护计划管理办法》1996年7月,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提出了《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全国环境保护工作(1998-2002)纲要》,提出了“一控双达标”和33211工程,加大了重点地区和重点流域的治理力度。2002年1月,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92年里约(RIO)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之后,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出现了许多积极变化。全球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2000年环境报告指出,尽管一些国家在控制污染方面取得了进展,环境退化速度放慢,但总体上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没有得到扭转。

2000年9月联合国召开千年首脑会议,在这场历来规模最大的世界领袖聚会上,150位与会国家与政府元首通过《联合国千年宣言》,将《21世纪议程》与1992年以来联合国举行的重大会议相关结论,汇总成21世纪人类发展的努力目标。

三、第三个路标――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

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会议产生了两项最终成果:《执行计划》和《政治宣言》。

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产生了两项最终成果:《执行计划》和《政治宣言》。《执行计划》首先重申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具有奠基石作用的里约峰会的原则和进一步全面贯彻实施《21世纪议程》。认为《执行计划》是里约峰会原则的继续,强调全方位采取具体行动和措施,包括执行“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在内,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会议发表的《政治宣言》由69条组成。宣言最后呼吁联合国监督这次峰会所取得的成果的贯彻执行,承诺团结一切力量拯救地球,促进人类发展和赢得全人类的繁荣与和平,并向全世界人民宣告:相信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望定能实现。

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趋势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全国正在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努力建成一个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健全优美为基础的国民经济体。2002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10月,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标志着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正在深化。

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世界环境日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时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召开表彰“全球500佳”国际会议。阅读材料:世界环境日历年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主题(WORLDENVIRONMENTDAYTHEMES):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OnlyoneEarth)

1975年:人类居住(HumanSettlements)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Water:VitalResourceforLife)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OzoneLayerEnvironmentalConcern;LandsLossandSoilDegradation;Firewood)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DevelopmentWithoutDestruction)

1979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OnlyOneFutureforOurChildren-DevelopmentWithoutDestruction)

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ANewChallengefortheNewDecade:DevelopmentWithoutDestruction)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GroundWater;ToxicChemicalsinHumanFoodChainsandEnvironmentalEconomics)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保境识TenYearsAfterStockholm(RenewalofEnvironmentalConcerns)

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ManagingandDisposingHazardousWaste:AcidRainandEnergy)

1984年:沙漠化(Desertification)

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Youth:PopulationandtheEnvironment)

1986年:环境与和平(ATreeforPeace)

1987年:环境与居住(EnvironmentandShelter:MoreThanARoof)

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WhenPeoplePuttheEnvironmentFirst,DevelopmentWillLast)

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GlobalWarming;GlobalWarning)

1990年:儿童与环境(ChildrenandtheEnvironment)

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ClimateChange.NeedforGlobalPartnership)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OnlyOneEarth,CareandShare)

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PovertyandtheEnvironment-BreakingtheViciousCircle)

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OneEarthOneFamily)

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WethePeoples:UnitedfortheGlobalEnvironment)

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OurEarth,OurHabitat,OurHome)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ForLifeonEarth)

1998年: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ForLifeonEarth-SaveOurSeas)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OurEarth-OurFuture-JustSaveIt!)2000年: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2000TheEnvironmentMillennium-TimetoAct)

2001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ConnectwiththeWorldWideWeboflife)

2002年:让地球充满生机(GiveEarthaChance)

2003年:水----二十亿人生于它(Water-TwoBillionPeopleareDyingforIt!)

2004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责(Wanted!SeasandOceans——DeadorAlive?)

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GreenCities---PlanforthePlan、中国主题: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

2006年沙漠与荒漠化(DesertandDesertification)中国主题: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

2006年:莫使旱地变为沙漠(DesertsandDesertification——Don'tDesertDrylands!)

中国主题: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7年:冰川消融,后果堪忧(MeltingIce——aHotTopic?)

中国主题: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8年:促进低碳经济(KicktheHabit!TowardsaLowCarbonEconomy)

中国主题: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9年: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YourPlanetNeedsYou-UNitetoCombatClimateChange)中国主题:减少污染——行动起来

2010年: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ManySpecies.OnePlanet.OneFuture)

中国主题:(待定)

历届主办世界环境日的城市,国家:

1987–

内罗毕,肯尼亚

1988–

曼谷,泰国

1989–

布鲁塞尔,比利时

1990–

墨西哥城,墨西哥

1991–

斯德哥尔摩,瑞典

1992–

里约热内卢,巴西

1993–

北京,中国

1994–

伦敦,英国

1995–

比勒陀利亚,南非

1996–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

1997–

汉城,韩国

1998–

莫斯科,俄罗斯

1999–

东京,日本

2000–

阿德莱德,澳大利亚

2001–

都灵,意大利和哈瓦那,古巴

2002–

深圳,中国

2003–

贝鲁特,黎巴嫩

2004–

巴塞罗那,西班牙

2005–

旧金山,美国

2006–

阿尔及尔,阿尔及利亚

2007–

特罗瑟姆,挪威

2008–

惠灵,新西兰

2009–

墨西哥城,墨西哥

第三节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手段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原理和内容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手段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

1.现代系统管理的“五要素论”对于环境规划和管理,其研究对象也应包括人、物、资金、信息和时空等5个方面:(1)人是第一个主要对象。(2)物也是重要研究对象。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3)资金是系统赖以实现其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规划与管理的研究对象。(4)信息是系统的“神经”,信息也是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对象。(5)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时空特性日益突出,则时空条件亦应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2.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三个方面:(1)个人个人行为是环境规划和管理的主要对象之一。(2)企业企业行为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又一重要对象。(3)政府作为社会行为主体的政府,其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是复杂的、深刻的。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个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体现的,消费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有:①对消费的清洗、加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以生活垃圾的形式进入环境;②运输保存消费品时使用的包装物也可以生活垃圾的形式进入环境;③消费品使用后的废物最终进入环境。

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主要目标是通过向社会提供物质性产品或服务获得利润。企业的生产活动特别是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对环境系统的结构、状态或功能均有极大的负面影响:①从环境中索取自然资源,直接改变了环境的结构,进而影响到环境的功能。②生产过程中,部分原材料转化为产品,其余以废物形式进入环境。造成水、气、噪声污染。

政府作为社会行为的主体主要指:①作为投资者为社会提供公共消费品和服务;②作为投资者为社会提供一般的商品和服务;③掌握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以及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经营管理权;④政府有权运用行政和政策手段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引导。政府决策对环境的影响是复杂、深刻、广泛的。解决政府行为引发的环境问题关键是决策的民主化。

(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手段1.行政手段——根据国家行政法规所赋予的组织和指挥权力,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实施规划和管理。2.法律手段——是环境规划管理的一种强制性手段。3.经济手段——是指利用价值规律,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在环境管理过程的杠杆作用。4.技术手段——指借助那些既能提高生产率,又能把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工艺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来达到保护环境目标的手段。5.宣传教育手段——是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环境宣传既是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又是一种思想动员。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经济手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