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走进信息技术教材_第1页
第一课,走进信息技术教材_第2页
第一课,走进信息技术教材_第3页
第一课,走进信息技术教材_第4页
第一课,走进信息技术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来到1准时来机房上课,不逃课,旷课。有事得请假2.严禁带零食到机房3.按时完成作业4.积极呵护机房的公共财产机房的基本规则走进信息技术信息:

包括人们表达、传输、保存、处理的消息、情报、和知识内容信息技术:是人们用于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技术古代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的博学,因为过去的记载信息常用笨重竹简、木简以至搬家时用很多的车子来拉,但今天象这样一张薄薄的光盘所容纳的信息就远远超过“五车”了。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五次信息技术革命1、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2、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3、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5、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三、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应用:网上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科研应用:天文探测、科学项目研究农业应用:土壤,水源分析,作物信息收集,灾害预测工业应用:工业自动控制、,AI人工智能商业应用:超市、商业信息医学应用:手术、检查、医保卡交通运输应用:卫星定位系统GPS,交通管理系统军事应用:武器设计,模拟作战、防卫措施……生活中的信息技术世界最大!第一台205英寸LED平板电视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联网售票办公自动化生物芯片集成密度比半导体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10万倍,运算速度高1000倍,能耗低,不产热,有“自我修复能力”掌上电脑-------PDAPDA是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缩写,字面意思是“个人数字助理”。

这种手持设备集中了计算,电话,传真,和网络等多种功能。它不仅可用来管理个人信息(如通讯录,计划等),更重要的是可以上网浏览,收发Email,可以发传真,甚至还可以当作手机来用。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实现。当然,并不是任何PDA都具备以上所有功能;即使具备,也可能由于缺乏相应的服务而不能实现。但可以预见,PDA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就是计算、通信、网络、存储、娱乐、电子商务等多功能的融合。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简单地说,这是一个由覆盖全球的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保证在任意时刻,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以保证卫星可以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这项技术可以用来引导飞机、船舶、车辆以及个人,安全、准确地沿着选定的路线,准时到达目的地。

数字导航---GPS机械维修虚拟博物馆立体影院先进的3D地形数据库生成系统

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5000次加法/秒体重28吨占地170m218800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功率150KW计算机发展史第一代(1946~1956)电子管5千~4万(次/秒)第二代(1957~1964)晶体管几十万~百万(次/秒)第三代(1965~1970)集成电路百万~几百万(次/秒)第四代(1971~90年代)集成电路几百万~几亿(次/秒)1964年911机1966年112机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计算机发展史软件的概述“吃软不吃硬”的EDSAC存储程序工作原理的计算机决定了它的使用方式:编写程序和运行程序硬件软件应用软件计算机软件概述系统软件JohnvonNeumann冯

诺依曼1949EDSAC冯·诺依曼计算机存储程序工作原理计算机的两个基本能力:一是能够存储程序,二是能够自动地执行程序。计算机是利用“存储器”(内存)来存放所要执行的程序的,而称之为CPU的部件可以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中的每一条指令,并加以分析和执行,直至完成全部指令任务为止。计算机工作原理微机结构示意图计算机工作原理微机的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构成;输入/输出设备通过I/O接口与系统相连;各部件通过总线连接。存储器I/O接口输入设备I/O接口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地址总线AB输出设备运算器、控制器CPU认识计算机内存与处理器直接相连的存放数据的器件称为内存,不直接与处理器相连的介质如磁盘称为外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存放操作系统指令、软件指令、处理数据虚拟内存计算机使用磁盘空间来模拟内存的能力只读存储器ROMROMBIOS小型指令集合CMOS存储器存放计算机的配置信息,如日期和时间、硬盘容量、RAM容量等计算机工作原理输入/输出设备(外部设备)完成数据的输入/输出信号转换(模拟信号/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