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秋季期高考地理重点复习-人口(15题)_第1页
2023-2024年秋季期高考地理重点复习-人口(15题)_第2页
2023-2024年秋季期高考地理重点复习-人口(15题)_第3页
2023-2024年秋季期高考地理重点复习-人口(15题)_第4页
2023-2024年秋季期高考地理重点复习-人口(15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年秋季期高考地理重点复习—人口(15题)

选择题(共15小题)

读图,完成下面15〜16题。

入口密度

某城市某日8时和20时的人口分布图

1.根据人口热力图,可以()

A.确定城市用地类型B.统计该市人口数量

C.分析城市人口迁移方向D.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人n能度

某城市某日8时和20时的人口分布图

2.图中城市()

A.①地区土地可能为居住区

B.人口迁移方向为西南向东北

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升高

D.人口数量8时少于20时

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个中心城市的辐

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升级和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3〜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累

计净迁入人口650余万,其中四个中心城市迁入450余万。各中心城市净迁入人口数如

图所示。据此回答12〜13题。

3.据图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随着产业转移人口主要向大湾区以外迁移

B.中心城市中广州对外来人口吸引力最大

C.人口集中迁入区人均GDP增速更快

D.迁入人口主要向四个中心城市集聚

4.关于图中各地人均GDP增速差异及其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A.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最快,经济实力最强

B.大湾区内非中心城市最快,城镇化水平高

C.湾区外城市快于湾区内,承接产业转移多

D.深圳快于广州,城市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常住人口50126804人,与2010年全国

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4100175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86%。如图为与2010年相

比,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级市常住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31〜32题。

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常住人口比重变化,说明()

A.地级市常住人口减少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C.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较少

D.人口迁移率空间差异显著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常住人口50126804人,与2010年全国

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4100175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86%。图为与2010年相比,

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级市常住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11〜12题。

6.

A.营造美丽风景,壮大旅游业

B.发挥交通优势,促产业发展

C.位于西部,借力西部大开发

D.矿产资源丰富,开采潜力大

我国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地区称为南疆,这里地域辽阔,能源、矿产资源丰富。20世纪

80年代后期,南疆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但受自然条件制约,环境承载力较低。如图示

意南疆主要地理要素分布。据此完成4〜6题。

7.影响南疆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源D.资源

8.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量人口迁入南疆的原因是()

A.资源的开发需要B.良好的教育条件

C.适宜的气候条件D.高额的工资薪酬

9.利于提高南疆环境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是()

A.发展灌溉农业B.加大工业投入

C.改善生态环境D.开发矿产资源

如图是美国和墨西哥某段国界线两侧的景观。据此完成4~5题。

10.两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甲国合法流入乙国B.乙国合法流入甲国

C.甲国非法流入乙国D.乙国非法流入甲国

11.阻碍两国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自然因素D.宗教因素

塔里木盆地内的绿洲人口集中,农业发达,交通便捷。读图完成15〜18题。

12.天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13.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的老年人成批到云南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定居,导致这种人口迁移

的主要原因是()

A.就业机会更多B.教育资源更好

C.医疗卫生条件好D.气候温暖宜居

14.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A.干湿地区B.行政区C.热量带D.自然带

15.把''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写人党的十九大报告,这体现了可持续发

展基本内涵中的()

A.经济可持续发展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D.文化可持续发展

2023-2024年秋季期高考地理重点复习—人口(15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读图,完成下面15〜16题。

人“盥度

日■■高

某城市某日8时和20时的人口分布图

1.根据人口热力图,可以()

A.确定城市用地类型B.统计该市人口数量

C.分析城市人口迁移方向D.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

【考点】自然灾害的监测;GIS的基本功能;遥感的基本类型.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图文结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分析】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

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

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

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

灾等)。

【解答】解:人口热力图反映了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分布情况,根据人口密度可以

确定交通、商业区等用地类型的布局及其合理性,如白天商业区人口密度大、夜晚住宅

区人口密度大,A正确;

不能统计人口数量、人口迁移方向以及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B、C、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某城市某日8时和20时的人口分布图

2.图中城市()

A.①地区土地可能为居住区

B.人口迁移方向为西南向东北

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升高

D.人口数量8时少于20时

【考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人口与城市.

【分析】商业区白天人口稠密,夜晚人口稀少;住宅区白天人口密度较小,夜晚人口密

度大;工业区白天和夜晚的人口密度变化相对较小。

【解答】解:读图可知,该城市①地区早8时人口密度较小,晚上20时人口密度较大,

符合住宅区白天人口密度较小,夜晚人口密度大的特点,故①地区应为居住区,A正确。

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概念不同,该图反映人口分布的时间变化,不能体现人口迁移的方

向,B错误。

仅仅通过人口密度这一个数据无法统计人口数量以及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故C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人口密度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

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个中心城市的辐

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升级和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3〜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累

计净迁入人口650余万,其中四个中心城市迁入450余万。各中心城市净迁入人口数如

图所示。据此回答12〜13题。

3.据图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随着产业转移人口主要向大湾区以外迁移

B.中心城市中广州对外来人口吸引力最大

C.人口集中迁入区人均GDP增速更快

D.迁入人口主要向四个中心城市集聚

【考点】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人口与城市.

【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解答】解:根据材料可得,港澳大湾区累计净迁入人口650余万,其中四个中心城市

迁入450余万。说明迁入人口主要向四个中心城市集聚,D正确。

目前人口主要向大湾区以内迁移,故A错。

深圳迁入人口277.1万多于广州123」万,因此深圳的吸引力更大,故B错。

根据图示材料可以看出,人口集中迁入区以外的人均GDP增速更快,故C错。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人口迁移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

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4.关于图中各地人均GDP增速差异及其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A,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最快,经济实力最强

B.大湾区内非中心城市最快,城镇化水平高

C.湾区外城市快于湾区内,承接产业转移多

D.深圳快于广州,城市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考点】建设主体功能区.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影响GDP增速的因素有产业结构、技术、交通、政策等。

【解答】解:根据材料可得,各地人均GDP增速最快的是非中心城市,故A错。

大湾区内非中心城市最快,这些城市城镇化的水平相对较低,故B错。

湾区外城市快于湾区内,因为承接产业转移多,经济增长速度快,故C正确。

深圳快于广州,原因是深圳的开发程度更高,地理位置更优越。与城市服务功能关系不

大,故D错。

故选:C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人均GDP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

息的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常住人口50126804人,与2010年全国

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4100175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86%。如图为与2010年相

比,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级市常住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31〜32题。

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常住人口比重变化,说明()

A.地级市常住人口减少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C.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较少

D.人口迁移率空间差异显著

【考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及方式.

【专题】特征类简答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人口与城市.

【分析】人口数量比重数值大于0,说明人口总量增加;人口数量比重数值小于0,说明

人口总量减少。

【解答】解:A、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大部分人口比重降低,但防城港、北海市和柳州

市人口增加,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可知,广西壮族自治区年平均增长率为0.86%,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不符合题意。

C、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之间的人口流动较多,不符合题意。

D、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大部分人口比重降低,但防城港、北海市和柳州市人口增加,

说明人口迁移率空间差异显著,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常住人口比重变化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读图解答问题。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常住人口50126804人,与2010年全国

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4100175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86%。图为与2010年相比,

12题。

6.与2010年相比,柳州市人口比重上升,说明该城市()

A.营造美丽风景,壮大旅游业

B.发挥交通优势,促产业发展

C.位于西部,借力西部大开发

D.矿产资源丰富,开采潜力大

【考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主要从资源状况、市场、交通、服务设施、环境承载力

等方面考虑。

【解答】解:柳州市是广西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凭借这一优势,该市促进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岗位,吸引外来人口,使人口比重上升,B正确。

桂林市的旅游资源更为丰富,但与2010年相比桂林市人口比重下降,侧面说明柳州市人

口比重上升,旅游业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地级市常住人口比重与2010年相比,除柳州市外,其他市人口比重

均下降,说明西部大开发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错误。

矿产资源的开采潜力大,只能说明城市将来发展潜力大,将来人口可能增多,对目前柳

州市人口比重上升影响甚微,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旅游资源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

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我国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地区称为南疆,这里地域辽阔,能源、矿产资源丰富。20世纪

80年代后期,南疆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但受自然条件制约,环境承载力较低。如图示

意南疆主要地理要素分布。据此完成4〜6题。

7.影响南疆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源D.资源

【考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人口与城市.

【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源、资源和交通等。

【解答】解:南疆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有水源的

地方便可形成绿洲L吸引人口聚集,形成聚落,故水源是影响南疆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

因素,故C正确。

地形、气候和资源均不是影响南疆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故AB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8.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量人口迁入南疆的原因是()

A.资源的开发需要B.良好的教育条件

C.适宜的气候条件D,高额的工资薪酬

【考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人口与城市.

【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解答】解:南疆矿产资源丰富,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资源开发,就业机会增多,

吸引大量劳动力迁入,A正确。

南疆气候干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教育水平不高,B错误。

南疆地区气候条件恶劣,C错误。

南疆深居内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资薪酬相对不占优势,不是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

原因,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人口迁移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

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9.利于提高南疆环境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是()

A.发展灌溉农业B.加大工业投入

C.改善生态环境D.开发矿产资源

【考点】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环境承载力及影响因素.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人口与城市.

【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

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

要因素。

【解答】解:南疆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改善生态环境可以提高环

境承载力,C正确。

发展灌溉农业、加大工业投入、资源开发都可能带来生态环境破坏,降低环境承载力,

AB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熟

记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如图是美国和墨西哥某段国界线两侧的景观。据此完成4〜5题。

10.两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甲国合法流入乙国B.乙国合法流入甲国

C.甲国非法流入乙国D.乙国非法流入甲国

【考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人口与城市.

【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

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

会变革、战争等。

【解答】解:甲国境内建有隔离墙是为了防止邻国的非法移民进入本国境内,据此结合

图示可判断,有隔离墙的甲为美国,没有隔离墙的乙为墨西哥。美国经济发达,墨西哥

经济欠发达,所以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墨西哥流向美国,即从乙国流入甲国,B正确,

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11.阻碍两国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自然因素D.宗教因素

【考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人口与城市.

【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

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

会变革、战争等。

【解答】解:甲国建立隔离墙,防止邻国的非法移民进入本国境内,隔离墙的建立属于

政府行为,因此可知阻碍两国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B正确。

当今社会,人口迁移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和收入水平,因此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所以经济因素是导致两国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不是阻碍因素,A错误。

自然因素和宗教因素不是目前人口迁移的经常的主要因素,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塔里木盆地内的绿洲人口集中,农业发达,交通便捷。读图完成15〜18题。

12.天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分析】此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又称隐域性.是由非地带性因素

引起的无规律分布.海陆分布、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和

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分异规

律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其中在低纬度和高纬度最为显著.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

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具体

表现为:森林一(森林草原)一草原一荒漠.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是水

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纬度高海

拔山地最为显著.关于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中,一般山地的迎风坡自然带的分布界

线偏高(迎风坡上水分和热量丰富),而雪线则是在迎风坡低(因为在迎风坡上降水多).一

般山区的垂直自然带的多少与纬度和海拔有关.山体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自然带越

丰富.天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答】解: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

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

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一(森林草原)一草原一荒漠。天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

观的变化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故不符合题意;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分异

规律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其中在低纬度和高纬度最为显著。天山从山麓到

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故不符合题意;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

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纬度

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关于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中,一般山地的迎风坡自然带的分

布界线偏高(迎风坡上水分和热量丰富),而雪线则是在迎风坡低(因为在迎风坡上降水

多)。一般山区的垂直自然带的多少与纬度和海拔有关。山体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自

然带越丰富。天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故正确;

D.非地带性又称隐域性。是由非地带性因素引起的无规律分布。海陆分布、洋流等非地

带性因素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和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天山从山

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点评】此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了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

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结合题中的信息解题,难

度不大.

13.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的老年人成批到云南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定居,导致这种人口迁移

的主要原因是()

A.就业机会更多B.教育资源更好

C.医疗卫生条件好D.气候温暖宜居

【考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人口与城市.

【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解答】解:老年人退休后,通常不再考虑就业问题,A错。

老年人退休后,不再需要接受教育,B错。

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医疗卫生条件远低临近东北地区的北京等地,考虑医疗卫生条件,没

有必要去距离遥远的西双版纳和德宏,C错。

西双版纳和德宏纬度低,冬季温和,海拔高,夏季凉爽,四季如春、温暖舒适,而东北

地区冬季寒冷漫长,所以东北地区的老年人到西双版纳和德宏定居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气

候温暖宜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人口迁移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

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14.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A.干湿地区B.行政区C.热量带D.自然带

【考点】区域的含义.

【专题】特征类简答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分析】区域具有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

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差异性是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区域

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

低,区域本身简单,区域内同一性大,区域间差异也小;整体性是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

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过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一种不可分割

的统一整体;区域具有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

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其次是指对同一地

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解答】解:根据课本内容可知,行政区具有明确的边界,干湿区、热量带和自然带的

边界具有过渡性质,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特点,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15.把“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写人党的十九大报告,这体现了可持续发

展基本内涵中的()

A.经济可持续发展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D.文化可持续发展

【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专题】特征类简答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解答】解: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意思是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

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

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属于生态可持

续发展,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属于基础题,理解即可。

考点卡片

1.自然灾害的监测

自然灾害的监测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371A2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4.人口迁移的概念及方式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知识点的认知】

1、国际人口迁移

(1)人类早期的人口迁移:原始社会,追逐生活资料;农业社会,土地开垦的吸引或逃避

灾荒、战乱、宗教迫害。

(2)15-19世纪的世界人口迁移:①地理大发现结束了“旧大陆”和“新大陆”长期隔绝

的局面。②新航线的开辟,便捷了新旧大陆之间的联系。③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

(3)二战后的人口迁移: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新兴城市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2、国内人口迁移:

(1)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主要方向

是由黄河流域向其他地区迁移。

(2)改革开放前:严格的计划经济和户籍制度;改革开放后: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

择题出现。

例: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

不远的务工地,这一现象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出现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

内地()

A.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

B.产业升级迅速,人力资源需求量大

C.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放宽二胎

D.各类城市发展,就业创业机会增多

分析:出现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内地各类城市发展,就业创业机会增多,

使一部分人不必再去远方打工。

解答:由题可知,我国出现了务工潮倒吸现象,即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

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主要是因为当地城市的发展,

就业机会增多,农民工不必去远方工作。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人口迁移因素

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点拨】

解题关键是对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考查不同阶段、不同国家的人口迁移情况,熟记基

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6.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7.环境承载力及影响因素

8.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知识点的认知】

1、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

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也就是能够承受的人口数量的极限,是一个警戒值。

2、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3、人口合理容量:指地球以及它的各个部分对人口的合理负载能力,是一个理想值。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区别,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

综合题出现。

例:(2018春•玉田县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喝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

盆地北部、准嘎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

(1)分析准喝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分析:(1)准啜尔盆地南部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2)塔里木盆地南部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土地荒漠化严重。

解答:(1)读图可以知道,图中准格尔盆地南部的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为发展经济提

供基础;因为矿产资源丰富,该地经济基础好;读图可以知道,兰新套路和北疆铁路经过该

区域,所以其交通便利,对外联系便利;其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沿边,对外开放程度高,利

于发展边境贸易,所以准格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

(2)防治土地荒漠化;该地水资源缺乏,而工农业和人口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所以要加

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大量发展新兴产业和特色农业;

积极发展经济;提高财富积累;提高环境承载力。

故答案为:

(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2)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

牧结合;发展经济。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环境承载力的相

关知识。

【解题思路点拨】

解题关键是理解环境承载力或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上的区别,并且要熟知环

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首要因素),并且理清环境人口容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能够

根据题干提供的各种数据材料分析获取信息。

9.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知识点的认知】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

展。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

续发展(目的)。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

例:(2018秋•江苏期中)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判断对与错)。

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

展,包括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解答: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是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上述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X

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相关

知识。

【解题思路点拨】

解题关键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

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10.建设主体功能区

11.区域的含义

【知识点的认知】

区域的含义: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的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区域具有

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

区域有所区别。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区域的含义,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

例:(2018秋•哈尔滨期中)对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区域划分的标准是根据自然地理的差异

B.一个区域的内部是绝对一致的

C.区域的边界都是十分明确的

D.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分析: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

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